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女帝-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说,如果天下乱起,海盗会趁机上岸?”楚毅之听明白了楚昭的意思。
  楚昭看了楚毅之,“若是换了阿兄,你不会吗?”
  必须的会,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别看海盗如今安安份份的,那是因为楚昭一个小娘子都能领了一群部曲杀了他们五千人,所以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他们不会上岸。
  “那你说,如果你是海盗,现在你会做什么?”楚毅之问。
  “我要是海盗啊,这会儿应该派人偷偷的潜上岸,打探清楚渤海的消息,比如防备最严的是哪里,又如比,让他们动心的盐田又在哪里。当然,还要弄一个专门传递消息的地方,一但渤海有异,可以保证他们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带人上岸,报仇,拿盐。”
  眼睛发亮地说完,楚毅之已经笑了,“所以啊,你都准备了什么?”
  “我已经让人在沿海各处设了防位啊,还有各村的墙都彻高了,至于摸上岸潜伏的海盗也被我叫人盯紧了。既然阿兄不想我练水兵那么快,那我就想办法把人诱上岸,给阿兄你大杀四方的机会。”
  真是个好主意啊,楚毅之一直忙着练骑兵,还有渤海一应的事忙得他焦头烂额的,没有时间管到海盗上,楚昭已经帮他想好了,也准备好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心情很好的楚毅之道:“行了,外面的事有得阿兄忙了,这些事你办吧。”
  楚昭嘴角抽抽,“阿兄,一时半会的外面再乱也掀不起大乱,你确定让我再给你立功?”
  “反正,我们还要扎根渤海,要是天下没乱成,我得离开渤海了,我们的算盘不是全落空了,所以,阿昭,不要客气地上吧。”
  哇靠!楚昭惊奇看向楚毅之,好想问一句,哥,你也是穿来的不成。
  一抹脸,她哥是货真价实的古人,只是想法上先进了一点点,当然,也是信任了她一点点。楚昭深吸一口气,“那行吧,我自己看着办。”
  “你那斥部,消息如何?”事情算是达成了共识,楚毅之又问了一样。
  “阿兄想要什么?”楚昭耳朵动了动,楚毅之从来不问斥部的事,突然这么问,莫不是打什么坏主意?楚昭表示很期待。
  “雍州,徐州,京城。你可还记得当初将你掳走的徐狗子?”楚毅之说了三个地方,一中,一南一北,正好翼州在中间,还提起了徐狗子。
  楚昭道:“能跟阿兄打成平手的人,如何能忘。”
  得了楚毅之一个警告的眼神,“不用你提醒我徐狗子的能耐。”
  “我只是好奇,阿兄你放过他,莫不是英雄惜英雄,既然这样,当初阿兄为什么不把人弄到渤海来,强强联手,于我们有益。”当初楚毅之叫徐狗子跑了,里面的原由楚毅之没有细说,大概楚昭也能猜到,要么是两人打平了,徐狗子跑了,要么就是楚毅之故意把人放跑了。
  不管哪一样,楚毅这都是有机会把徐狗子弄到渤海的,楚毅之没有做,这才是楚昭好奇的。
  “你以为你阿兄是什么人,徐狗子那样的人,不是你阿兄能收得了的。”楚毅之不知楚昭对自己竟然那么有信心,“徐狗子就像是一疯狗,他的心里没有对错之分,这样的人弄在手里,搞不好会反咬你一口。”
  楚昭想了想,别说徐狗子确实不是个正常人。就我们家的情况,稳扎稳打的才是硬道理,他们一家用的人不都是听话懂事吗?来了一个不受控制的人,妥妥的坑自己啊!
  “那阿兄问清徐狗子是何意?”既然觉得徐狗子是当不了朋友,为何而问呢。
  楚毅之道:“有人告诉我,徐狗子在雍州出现。”
  “你又知道那是徐狗子?”楚昭反问,楚毅之凉凉地道:“跟我去堵徐狗子的人,难道会认不出他来。”
  “徐狗子在雍州做什么?”楚昭拿眼看了楚毅之,楚毅之道:“不知,所以才想让你的斥部好好查查。”
  敢情是让她干活呢,楚昭侧过头道:“阿兄觉得徐狗子能翻起大浪吗?”
  “此人必能将大魏朝搅得天翻地覆。”楚毅之笃定十足地说,楚昭瞧了楚毅之,突然道:“阿兄当年放走徐狗子,就是看中了他能闹事?”
  楚毅之皮笑肉不笑的,楚昭不吭声了,坏事做了也别说出来,是这意思吧。
  “好了,船做得不错,咱们回去吧。”兄弟俩在甲板上说了一通事,楚毅之总结,楚昭白了楚毅之一眼,“看不起我的水兵,将来让你好看。”
  楚毅之再次不说话,楚昭哼的一声,命人回航。只是,船才靠岸,阿燕急急地等着,一见楚昭跟楚毅之就冲了上来,“娘子,出事了。”
  赶紧把条子递上来,楚昭看了一眼,表情极其古怪地抬头看了楚毅之,“阿兄,被你说对了,徐狗子很能搞事。”
  楚毅之接过条子一看,嘴角抽抽,“他竟然把雍州刺使杀了,掌一州之兵。”
  “这是位牛人!”楚昭很中肯地评价,楚毅之道:“你还有心思说笑,叫人,开会。”
  火急火撩的叫人去,楚昭道:“阿兄你急什么呢,反正咱们又不怕徐狗子,徐狗子再厉害,拿下雍州,掌一州之兵又怎么样,他能安定好了雍州才是本事。”
  “你又怎么知道他没那本事。”楚毅之回了一句。
  “就像阿兄你看到徐狗子就觉得他很能搞事一样,我看着他就觉得,他管不好事。”楚昭用楚毅之的话堵了楚毅之,偏偏楚毅之不能说楚昭说得不对。
  等兄妹两回到郡守府啊,人都到齐了,楚毅之道:“雍州刺使被杀,徐狗子拿下了雍州的兵权,此事,各位有什么看法?”
  “雍州刺使,徐狗子,郡守大人,徐狗子是何人?”有人提问,楚毅之一拍脑门,他是急糊涂了,他们兄妹认识徐狗子,这些人可不认识。
  “徐狗子,原翼州人士,于翼州参军,三年前翼州大旱,其领部下逃出翼州,流于雍州。”楚昭说头说尾掐了中间,当初,楚毅之对外可是说了已经诛尽了宁远城作乱之人。
  “区区一个兵痞,如何能杀雍州刺使?”有人再提疑问。
  “因为他能征善战,一年前,他成了雍州刺使的东床快婿。”楚昭的人已经在乱起之后,迅速把徐狗子的崛起之路报于楚昭。
  一干人面面相觑,楚毅之挥手道:“好了你们,别再问问题了,此事,你们怎么看?”
  “郎君是否愿意为君平乱?”还是姜参比较靠谱,在给楚昭当老师之余,姜参也入了楚毅之的幕僚,姜参这一问,意义非凡。
  “我不过是区区一个渤海郡守,一州之乱,还轮不到我。”楚毅之皮笑肉不笑地说,姜参嘴角抽抽,楚家两兄妹啊,个个都滑得跟泥鳅一样。
  “对啊,一州乱起,想要平定一州之乱,自当倾一州之力,翼州连年天灾不断,比起富饶的雍州,实不可比之。我看还是请皇上派兵镇压吧。”
  齐刷刷看向出声的楚昭,这话说得太有技术了,不约而同的,颇觉得楚昭这样的人,不混朝廷实在可惜了,就凭这口才,有什么不能混的。
  楚毅之挑眉,“还有呢?”
  自家人知自家事,楚昭要是有那么乖,真心忠于朝廷,当初就不会撺掇楚毅之离京准备当个土王。所以啊,都等到这机会了,楚昭会放过?
  “为了防止渤海乱起,上折请皇上允许渤海幕兵。”楚昭非常配合地说出打算,姜参暗暗给楚昭竖起了大拇指,瞧瞧,瞧瞧他这徒弟真是懂得见缝插针呐。
  “西河一带,今又大旱,万一翼州也起了乱,那该如何是好?”总有真正忧国忧民之人,此人原是渤海人士,姓董名优。三十出头,早前为郡守府的文书,楚毅之上任之后依然用其为文书。
  “只要渤海无事,其他的且看风起云涌。”楚毅之所言一众同意,毕竟自家的事都理不好,你要管哪里的事。再说楚毅之只是小小的渤海郡守,能管得了渤海之外的事吗?
  除非,天下乱起,朝廷不存,到时候楚毅之才有动手的余地。
  “粮食备足,百姓安抚,别处如何我不管,渤海的百姓,一个都要护住了。”楚毅之下令,渤海的几个县令连连称是。再三确定了渤海的一应防守,还有安民之策,直到月上中天,这才散会。
  但是,楚昭再次收到了斥部传来的最新消息,“徐狗子带领五百精兵,突入翼州杀了翼州刺使,理由是当初的翼州刺使杀了他的父母。”
  楚毅之顿住了,“他一介草民,翼州刺使如何会杀他父母。”
  “只怕有人给他出谋划策,让他趁朝廷未及安排之时,趁机夺取江山。”楚昭如此猜测,楚毅之睁大了眼睛,怎么想怎么可能。
  “把人给我叫回来,开会。”楚毅之吼了一回,刚出郡守府还没走远的一群人,飞速的赶了回来,听说徐狗子做的事,一众人皆已无声。
  “郎君,眼下不能再据渤海而守,想方设法联络各郡,一但徐狗子的兵马有动,我们就出击防守,此人杀害翼州刺使,只怕志在翼州。”姜参开口,楚毅之黑了一张脸,徐狗子才拿了一个雍州,接着就打翼州的主意,他也不怕撑死。
  “可是,朝中无令。”董优适时地提出一点。
  “为一方郡守,守一方百姓,既生叛乱,理当平之,何需朝廷之令?”楚昭话接得忒顺,得了楚毅之赞赏的目光一枚。
  董优不禁多看了楚昭几眼,一个小娘子,偏偏不是一般的小娘子。他一个文书都没有人小娘子想得通,看得透,实在是失败,失败!
  蔫蔫地低下头,董忧不吭声,楚昭道:“阿兄当年临危为平原郡之郡守,所以要跟平原郡合作不是什么难事,其他各郡嘛,需派得力之人前去游说,而且必须要快!”
  谁都知道要快,但是,这件事想要办好不容易,前去游说的人选嘛。
  “我去!”郑通站了起来,毛遂自荐,楚昭道:“郑世兄只有一个人,一去只能说服一方郡守,我们现在是跟徐狗子争分夺秒,必须要快。”
  “信都我去。”姜参站了起来,楚毅之道:“广平我去,阿昭留守。”
  广平乃翼州刺使府所在,楚毅之去,危险很大。


第104章 海盗再来

  再危险,楚毅之决定要去,又值危急的时刻,楚昭也不劝,而道:“阿兄带上一千部曲,就说怕徐狗子再来偷袭,是以带人以备不时之需。”
  哎哟,楚毅之笑了,“行,就这么办,兵……”
  “部曲我给阿兄挑。先生和世兄一随随从,我也一并给你们安排了。”楚昭说罢站了起来,楚毅之道:“行,家里的部曲哪些厉害你比我清楚。”
  话音刚落,屋里的人齐齐地看身楚毅之,楚毅之一点没有当人哥哥竟然让妹妹练兵的羞愧,乐呵呵地道:“这么能干的妹妹,你们羡慕不来。”
  的确的羡慕不来!楚昭已经起身去准备,楚毅之交代道:“渤海之事,但有不决,自寻小娘子。”
  这就是把渤海的大权全交了楚昭,没说什么是楚昭能做,什么不能做?
  一众县令好想提醒一句,老兄,你妹妹才十一岁,十一岁啊,哪怕她带部曲砍了海盗堆了京观,那也还小是吧。
  一方整治,百姓安抚的事,小娘子能懂吗?
  正好楚昭回来,已经伸出半只手的县令们,果断地缩了回来。
  “人马已经备好,干粮也弄好了,阿兄早去早回。”送人十分干脆啊,广平啊,谁知道徐狗子会不会立刻带兵来把广平拿下,虽然,赶紧的去吧。
  “阿娘和你嫂子那里你代我去说,渤海的事,你看好了。”意有所指,楚昭就想到了他们在船上说到的海盗之事,计上心来,楚昭挥手道:“阿兄放心,一定给你看好家。”
  楚毅之有心想说让楚昭悠着点,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就这样,楚毅之带了一千部曲走了,很多人都以为渤海空了,尤其是在楚昭有意的宣传下。几个县令听说消息之后,急急的赶来见楚昭。
  “小娘子,渤海流言四起,都说郡守大人此去广平将所有的兵力都带去了,若是海盗听闻如此消息,只怕渤海危矣。”渤海郡有三个县令,分别是钟陵县、遥县、茂县。
  三位县令,以钟陵县令年龄最大,已经四十岁的年纪,人很瘦,此人的名字很特别,姓乐名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年纪最大,也最是忧国忧民,乐朋急得嘴都长泡了,这会儿巴巴地看着楚昭。
  “乐县令稍安勿躁,你担心的无非是海盗上了岸,我们没兵可挡,叫海盗洗劫一场,百姓受难,而令渤海乱起。”楚昭道出乐朋心忧所在,乐朋连连点头,“是啊小娘子,必须让人赶紧把所有的流言压下来。”
  “说起流言来,我明明已经命人禁声,可是却越传越烈,似是有人有意为之。”乐朋想起了别一件事,急忙地跟楚昭说。
  楚昭点头道:“我知道,因为那些流言就是我让人传的。”
  三个县令都傻了眼了,略是年轻,又比较胆大的茂县县令黄亮问道:“小娘子何意?”
  “海盗之乱扰渤海多年,与其等他们养精蓄税上岸烧杀抢掠,不如引蛇出动,把他们一网打尽。”楚昭观察过这三位,不管他们有没有本事,至此他们没有跟海盗勾结,所以她的布局,她能够告诉他们,相信有他们的配合,楚昭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可是,郡守大人已经带走了不少的部曲,万一海盗倾巢而出,我们不知海盗的人数,更不知海盗出哪里来,万一寡不敌众,那该如何是好?”乐朋指出问题所在。
  楚昭点头道:“乐县令说的这些我都已经想到了,临海之地,我早已设了暗岗,只要海贼上岸,立刻就会有人传信。两岸边,我早已让部曲埋伏等候,不怕他们来,就怕他们不来,不管他们来了多少,都只有死路一条。”
  面对楚昭年轻却显得自信的脸庞,乐朋是害怕的,虽然楚昭杀过不少海盗,但是这次跟上次不一样啊,上次楚家的部曲都在楚昭的手里,这回楚毅之已经带走一千了,一千人呐!万一闹不好,整个渤海都将陷入困境。
  “小娘子,郡守大人离开时说过渤海之事由小娘子裁决,可是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小娘子三思,三思啊!”换而言之是不同意楚昭用这样冒险的法子。
  “乐县令,你以为到了现在,还是我能控制的吗?”楚昭能理解乐朋为什么不支持,他不知楚昭手中有多少人,而楚昭既是小娘子,又还年幼,上一次楚昭杀了那么多的海盗,在不少人看来,楚昭是歪打正常。
  是以,楚昭并没有显露任何领兵打仗的本领,又怎么让人信服呢?
  “报,小娘子,海边传来消息,海盗上岸了。”似是应着楚昭的话,一个斥候来报,乐朋腿已经不止地发软。
  “海盗来了,海盗来了,怎么办,怎么办?”乐朋急得不了。
  楚昭已经站了起来,“几位县令大人在此等候,我会给诸位带回好消息的。”
  乐朋呆呆地看向楚昭,楚昭已经走了出去,到了如今,他们除了相信楚昭,又还能如何。
  楚昭那端立刻带上渤海仅剩的部曲,火速赶往海边,此时的海边早已是杀声震震,密密麻麻的小船停在岸边,从船上走下来的海盗数之不尽。
  一拨一拨的弓箭射上船,那带着火的弓箭更将船点燃了,显未来得及下船的海盗,就那么被活活烧死在船上。
  与此同此,一群人从海边冒出来,包抄海盗的退路,将那些海盗杀得片甲不留。
  岸上的战况更烈,一身黑衣的部曲们,下刀直逼海盗的要害,一刀一个,海盗的刀砍在他们的身上都让他们避开了,海盗死伤无数,随着楚昭带来的部曲而来,更是达到了顶峰。
  “杀,把这些海盗都杀了,杀!”楚昭带人直冲而来,手中的剑一刀一刀地落在海盗的身上,既有远攻,又有包抄,当海盗们回过神来发现中了楚昭的算计时,想要退,船都烧没了。
  既无退路,海盗们与楚家的部曲厮杀起来更是不要命。
  他们不要命,楚家的部曲又何学舍不得这一条命,厮杀了一天一夜,海盗尽被全歼,所有人都喘着气站在海边上。
  “小娘子,海盗都被杀完了!”楚昭后面带来的部曲都是女的,比起那些男人来,她们杀起海盗来也是手起刀落,丝毫不含糊。
  “好,大家都看看海盗都断死了没,若是没有的,补上一刀,别被人偷袭了。”楚昭叮嘱一声,各部曲得令检查,有人递给楚昭一壶水,楚昭昂头喝了一口。
  “此次大家立下大功,等我阿兄回来,必有重赏。”这些人陪楚昭浴血奋战,楚昭从来不会亏待自己人。
  “多谢小娘子!”听到楚昭说要赏,所有部曲都高兴了,哪怕杀了一天一夜的海盗,这会儿的力气都回来了。
  人啊,不管做什么,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盼头。
  楚家的人,不管是楚毅之还是楚昭,都是不会叫跟着他们的人吃亏的人,所以,楚毅之楚昭下令让他们干的事,他们都会全力以赴。
  楚昭激奋了人心,看着部曲们纷纷给海盗们补刀,楚昭坐在一边,补了一大壶的水,然后就看到一群百姓走了过来。
  “让人去问问,那是怎么回事?”楚昭打发人去问,身边的侍女立刻走去,楚昭一直注意那边的动静,看到一群百姓跪下了,侍女急急地跑回来。
  “小娘子,这是渤海的百姓,他们听说小娘子带人抵御海盗,这不听说部曲杀完了,所以给我们送些吃的来。”侍女将百姓来的目的说明,楚昭挥手道:“去谢谢他们的好意,告诉他们我们带了吃的,他们的东西留着自己吃吧,这年成不好,他们也吃不饱。”
  侍女一听咧嘴一笑,“哎,奴婢这就去说。”
  “检查完了大家伙都歇会儿,喝点水吃点干粮,要是不够的问我的女部们要。”说到吃的,楚昭回头又嘱咐了一声,砍了一天一夜的人,要不是体力好的早就倒下了。
  部曲们都笑了,“小娘子体恤,我们也不会亏待自己。”
  “成,不会亏待自己就行了!”楚昭笑呵呵地回话,那边的侍女劝了半天,百姓朝着楚昭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这才缓缓地离去。
  侍女高高兴兴地回来,“小娘子,渤海的百姓可感谢你了。”
  楚昭啃了干粮,由着侍女说话。“奴婢原就是渤海的人,从小在渤海长大,以前的时候啊,但凡收成好一点,海盗就上岸来抢粮食,抢女人。渤海的百姓,没有不恨海盗的。可是,没有人除得了那些海盗啊,反倒是死在海盗手里的人越来越多。说句实在话,要不是实在离不开渤海的人,没有人会愿意留在渤海的。”
  “小娘子来了,不仅让大家伙过上了好日子,还帮我们杀了海盗,给我们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如此大恩大德,我们永生难忘。老乡们说了,回去之后给小娘子你塑像盖庙,祈祷小娘子跟郡守大人长命百姓,一辈子守护我们渤海。”
  “你跟他们说了半天,就是说塑像盖庙的事啊?”楚昭差点被呛到,急急地追问,侍女点头道:“是啊,不过我跟他们说了,这件事行不行的得问过小娘子。”
  楚昭给了侍女一个赞赏的眼神,“所以,他们让你问好了我再告诉他们?”
  侍女直点头,楚昭道:“这些百姓都是哪个村的,你都知道?”
  “都知道啊,小娘子,我可是渤海人。”侍女骄傲地挺起胸膛说。
  “那行,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千万别给我塑像起庙的,私建庙宇,要是让朝廷知道了,我和阿兄那是吃不了兜着走。”楚昭板着一张脸说,侍女瞪大了眼睛,“还有这样的吗?”
  楚昭不能告诉她,其实真一半假一半,但是呢,她又还没死,弄什么像啊庙的,听起来就渗得慌,只能点头表示自己说的是真的。
  侍女忙道:“那奴婢赶紧去告诉他们,让他们千万别乱来。小娘子于我们有大恩大德,万不能陷小娘子于险境呐!”
  楚昭点头,“行,你快去告诉他们吧。”
  侍女急急地追着百姓们上去,楚昭笑了。
  “小娘子,清点了海盗的人数,足足一万,一万呐!”楚昭的部曲在补完刀之后,自然有人清点上岸被杀海盗的人数,一万呐,一万之数,可是上一次的三倍。
  “都死光了?”楚昭确认地问了一句,那部曲的头头直点头,“小娘子放心,没死的都已经补上一刀,绝对保证他们都死得透透的。”
  “行,让人请三位县令过来,余下的事就交给他们办吧。”楚昭站了起来,部曲头头直点头,“小娘子且回府,我这就派人去请三位县令来。”
  摆摆手,楚昭身上沾了一身的血还有泥,事情既然都办完了,余下的就交给手下吧。
  楚昭回去洗洗倒头就睡,三位亲眼见到岸上海里都是海盗尸体,还有没烧完的船只时,颤颤地道:“这是,全歼了所有的海盗?”
  “那是当然,难道还留着他们回去发展壮大再上岸来为祸百姓?”部曲头头皮笑肉不笑地问,“对了,我们已经确定了,海盗这回倾巢而出,原本是打着把渤海洗劫一空的主意,不过被小娘子叫人埋伏着砍完了。”
  砍完了,砍完了啊!原本以为楚昭会给渤海招来大祸的乐朋,看到已经死得不能再死的海盗们,咽了口水。
  “小娘子命我们来,有何吩咐?”一个能算无遗漏,下刀果断的人,哪怕是个小娘子,还没有及笄的小娘子,也必须要服啊!
  “小娘子说了,海盗已经清楚好了,余下的事,三位大人看着办。”部曲的头头把楚昭的话转述。
  看着办,那就是让他们负责后面一应的事情,比如海盗如何处置,再比如如何让渤海的百姓都知道,楚昭又给楚毅之立大功了,这回更猛,全歼了一万海盗,一万呐!
  这个数字,说了出去只怕没人几人相信。但是,亲眼目睹的人,想不信都不信。
  “既是为民除害,还是像上次那样,堆京观。”遥县县令李迪开口,另外两人同意地点头,“对,堆京观,让渤海的人都睁大眼睛看看,哪怕郡守大人不在,有小娘子在,渤海无忧。”


第105章 章武郡守

  倒头睡了一夜的楚昭,早上起来又是神清气爽的,阿巧阿燕赶紧的伺候楚昭洗漱,外头已经有人来打探。
  “小娘子是否起身了?几位大人和文书已经在郡守府等候。”这是郡守府的人来问呐。
  楚昭听了吩咐道:“请他们稍候,我这就去。”
  “诺!”阿巧应下退了出去传达,楚昭动了动筋骨,早膳已经端上来了。
  楚昭近些年总帮楚毅之处理事,所以得闲陪钟氏用膳的时间不多,早膳是钟氏吩咐一定要吃的,楚昭也知道早餐得吃。
  细细嚼着吃好,楚昭这才往郡守府去。楚昭问道:“海盗一事诸位如何处置?”
  “已经命人堆了京观,既可警惕别有用心之人,又可安定民心。”乐朋回答,甚显恭敬,楚昭点了点头,“除此之外,渤海可有别的事?”
  “渤海无事,只是郡守大人那边?”这是关心楚毅之啊,楚昭挥手道:“阿兄心里有事,有那一千部曲在,没什么事。”
  既然楚昭说了没事,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楚昭扫了一眼,“此次海盗被歼,即可张文贴榜告诉渤海的百姓,往后不怕再怕海盗上岸。”
  “是!”楚昭说的,哪有不应的道理。大事已经被楚昭干完了,小事要是还要楚昭出面,他们的官也就当到头了。
  打发了这些人,楚昭往部曲中去,先问了与海盗对杀中受伤的人,命人好好医治,缺什么药只管提,总不会叫人没死在战场上,倒是死是医治上。
  至于楚毅之那边很快地传来了消息,徐狗子还真是打翼州的主意啊,杀了翼州刺使之后,带人往西河去,挑起民变,西河的郡守亦被他所杀,楚毅之当机立断集合了广平的兵马,收入部曲之中,一同抵御西河之乱。
  朝廷迟迟才反应过来,听说楚毅之已经带领部曲前往广平抵搞西河之乱,再有楚昭杀了一万海盗的消息传上去,皇帝当机立断地封楚毅之为冀州刺使,让楚毅之主理冀州军政大事,凡有叛乱者,诛之。
  楚昭听说这个好消息,乐不可支,“朝廷这是出了什么事了,竟然让隐兄平白得了一个刺使之位。”
  平白?底下的郡守府的人忍着眉头跳了跳,难道他们的脑回路不在同一个地方,翼州如今危机四伏,外有徐狗子虎视眈眈,内有因天灾而乱的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接手翼州,谁有胆子接手翼州,不怕成了翼州刺使第二吗?
  啊呸,如今楚毅之可不就是翼州刺使了,也不知道楚毅之能不能对上徐狗子。
  但是,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原本打定主意要夺翼州的徐狗子啊,突然挥兵南下,往益州进军,也不知是梁州的军队无能,还是徐狗子的兵当真厉害,梁州大半的境地竟然落入了徐狗子之手。
  皇帝勃然大怒,下令钟郁立刻领兵出战镇压徐狗子。值于此时,衮州、徐州、扬州四地民乱四起,难民涌动,一时间大魏的江山四处火起。皇帝听到一个接一个的恶耗,于朝堂上昏迷倒地,朝廷更乱了。
  接着,醒来的皇帝问,谁愿为他前去平定叛乱,谁去?
  一众无声,远在千里的之外的楚昭磨刀霍霍,“翼州最强的部曲在哪里?”
  “魏东!”听到楚昭的回答,本能的就已经说出口了,楚昭点头道:“对啊,魏东。魏东离广平比较近,交给阿兄处置就是。”
  “攘外必先安内,以渤海往北去,章武,北平,有赖各位配合。”楚昭笑笑地说,众人皆一个激灵,配合,配合个啥呢?
  很快,他们都知道了,楚昭说的配合,是收拢各郡的兵马。
  第一个让楚昭盯上的是离渤海最近的章武,楚昭带了几百人进了章武,章武的郡守也姓柴,笑眯眯地前来表示欢迎,楚昭受宠若惊,“郡守大人盛情款待,多谢多谢。”
  原本,男女授受不亲,架不住楚昭不是一般的小娘子,你见过哪个小娘子砍了一回海盗又设计引了一回海盗上岸全歼的吗?
  就是郎君里头,有这本事的也没有几个啊,所以,章武郡守一听说楚昭来章武,甭管楚昭为何而来,扫榻相迎。
  “楚娘子客气,楚娘子客气,你请,你请。”郡守大人连忙要请楚昭入内,楚昭摇了摇头道:“郡守大人,我不过一介女流,当不得你如此厚待。郡守府,改日我再去拜会,今日前来章武,实有要事。”
  章武郡守大人啊,瞧了楚昭笑眯眯的,对于这位能算计了海盗全歼的小娘子,哪怕实质上这个小娘子看起来软软的,根本不像传说中那样,郡守大人还是止不住地发悚。
  “小娘子前来章武何事,有什么是我能帮忙的?”
  打探消息呢,想摸楚昭的底,楚昭的底是好摸的吗?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