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华女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氏心里犯嘀咕,似乎,好像,楚昭的运气比楚毅之还好啊,第一次做生意,才六岁的孩子竟然能赚那么多。
  “阿娘,阿兄看到了也会吓一跳吧。”楚昭眨眼冲着钟氏问,钟氏点了点头,“比你阿兄出息。”
  哎哟,有钟氏的肯定,楚昭笑意更深了。
  “不过,这才第一个月,能把生意做长久了才是本事。”夸完之后钟氏没忘提醒楚昭不能骄傲,半个月就有仿制的,楚昭想要长久的经营下去,必须努力。
  楚昭点头表示她娘说得有道理,她也知道此事非同寻常,一应的应对方法,其实楚昭早想好了,但是,她不好表现太过,否则不好收场。
  “银子给阿娘。”账本看完了,楚昭准备将银子上交,钟氏摇头道:“不必了,你自己留着,将来想做什么都方便。”
  拎着一大笔的巨款,楚昭咽了咽口水,“我,我拿着?”
  钟氏还是第一次看到楚昭不可置信的模样呢,钟氏点了点她的脑袋,“对,往后你自己管自己的银子,这么大笔银子,你要是都花完了再问阿娘要。”
  真是没见过那么宠孩子的啊。钟氏竟然还说花完了找她要,楚昭默默反省是不是自己把这银子看错了,这不是十两银子哎,而是将近千两,千两啊!
  “怎么,不敢要?”钟氏低头掠过楚昭,楚昭默默收好了银子,“敢啊,有什么不敢的。”
  钟氏微微一笑,“银子收着还是那么多,你要花没关系,会花银子的人才会挣。”
  那么先进的思想,二十一世纪都没几个,楚章到底是得有多蠢啊,娶了这么漂亮又能干的妻子还弄成了仇人。
  “又在想什么?”钟氏一看楚昭低头问了一句,楚昭抬起头坚定地道:“没什么?”
  叫钟氏知道她的想法,还不得挨抽,她才没那么傻。
  “除了玩具,有没有想再买个铺面,做别的生意?”刚刚已经暗指的钟氏没听到楚昭的回答,只好说得再直白点。
  楚昭眼睛发亮的看向钟氏,“阿娘有什么好提议?”
  她想做的事好多,架不住太小又不敢太激进,只能退而求其次,借钟氏跟楚毅之的启发,一步步发财。
  话说如果将来天下大乱的话,想要养兵自守,兵器,粮食,哪样都不能少。银子更是,毕竟有银子,没有兵器跟粮食都能买,若是兵器粮食银子都没有,只有抢了……
  打住,打住,那是将来的事,为了将来不会缺钱,说话能硬气,楚昭坚定必须发家致富,手里有钱。
  其实钟氏让她留着银子楚昭还是开心的,银子在手,想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她说了算。
  “粮。”钟氏缓缓吐了一个字,楚昭惊呆地看向她娘,粮食啊,粮食啊,要是开个粮店,正好可以光明正大的存粮。
  啪。楚昭突然一拍脑门,欢喜地抱住钟氏,“阿娘,我想到别的店要做什么了。”
  粮啊,糖果,专门卖糖果吧,楚昭到这儿以来从来没见过糖果,五颜六色的糖果,依然独此一家,越想,楚昭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做什么?”钟氏奇怪楚昭的激动,顺着楚昭问,“糖,糖啊。”
  “制糖?”钟氏不明所以地问,楚昭点头,有心要说什么,话头一转,“还是等我做出来再叫阿娘过目吧。”
  话说她还只知道煮糖,想要做五颜六色的糖,不研究下怎么成。决心去了解的楚昭后来才发现,这会儿的人,盐是用煮的,糖,糖是用晒的。
  好像掌握了什么了不得的技术啊,开了糖果店大发一场的楚昭,摩拳擦掌的好想找个靠海的地方跟她哥好好说说,制盐啊。
  到时候,他们家还会差银子吗?只要不差银子,兄妹同心,哪怕天下大乱他们家也一定能稳稳当当的。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京城没海,楚家的祖籍虽说是在冀州,那不是什么好地方,想劝人从京城迁回冀州,难。
第064章 梁州遇刺
  无论如何,楚昭开了一家玩具店,不久之后又开了糖果店,两个店的生意都爆满。楚毅之得知她制糖之后,参观完问了一句,“你怎么想到熬糖的?”
  “随便想想就想到了。”楚昭在接二连三地剽窃了别人的成果后,无凭无据的,只能厚脸皮的把这些成果往自己的手上揽。
  听到这回答,楚毅之忍着吐血,随便想想就能想到,呵呵,叫外面那些人听了得有多吐血啊!
  “你的糖果生意让阿兄拿去做如何?”楚毅之没忘此行的目的,楚昭一听二话不说地点头道:“阿兄拿去吧,拿去吧。”
  如此大方叫楚毅之勾起了一抹笑容,“放心,阿兄赚的分你一半。”
  “不用了。”楚昭推脱,“我又不用什么钱,阿兄赚了就留着吧。”
  “阿兄说给你的你就拿着,将来再有什么赚钱的法子都可以跟阿兄说。”楚毅之蹲下跟楚昭说着,楚昭才反应过来,这是让牛吃草好使牛啊!
  啊呸,她才不是牛呢。楚昭甩掉脑子的想法,其实很有心说说玻璃的制法的,还是太小了,暂时,先靠糖养肥一点吧,将来大点了,再折腾别的。
  楚毅之不知楚昭暗暗藏私两样最是赚钱的法子。他心里已经活络起来,想该怎么把糖业发扬光大,赚到更多的银子。虽然兄妹俩赚钱的目标有些小小的差别,最后总是殊途同归。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在他们准备闷声发大财的时候,楚毅被撤官,打得楚家上下措手不及。
  事起之时,皆无准备,事发之后,连楚毅之都觉莫名。
  楚毅之虽升为御史,奉命前去查探今圣长子梁王封地梁州,因前岁梁州干旱,民不聊生,今圣下旨拨粮赈灾,休养民生,楚毅之前往梁州,看的是梁州百姓是否已恢复生产。
  同行御史非楚毅之一人,另有一位老手,正好出自刘家,往日还算平和,楚毅之尊老爱幼,凡事都帮刘御史一把,苦的累的他自己全干的。
  只是梁州的情况真算不上好,百姓瘦得皮包骨,面色腊黄,楚毅之有心问问梁地的情况,却处处被梁王的手下拦着,最后楚毅之明白了,梁州的情况远比他想的还要不好,若不然,梁王也不会阻拦于他。
  刘御史摆明了就看看,一句话也不多说,楚毅之心怜百姓,然以其一己之力,无法抗衡,只能忍着。
  算着起程回京的日子,不料就在回京的路上,一个满身是血的人冲到楚毅之的面前,后面一群黑衣人追赶,见是使臣,纷纷后退。
  楚毅之知道被追杀的人绝不是普通人,因那人倒在他面前时说了一句,“我有梁州官吏贪污的账目,求御史救我。”
  如果楚毅之不救此人,不仅这个人死,梁地会死的人更多。楚毅之清楚此事将会带来的震荡,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没良心的人,让他见死不救,他做不到。
  是以楚毅之命人将黑衣抬直了马车,刘御史知道后用不同往日的速度直奔楚毅之。
  “子韧,此人救不得。”刘御史黑着一张脸直接道破,楚毅之微微一笑,“御史,谨言也,见不到还能装聋作哑,看到了不管,良心不安呐。”
  一语道破他所为的原因,引得刘御史一叹,“你还是太年轻了。”
  楚毅之摇了摇头,“我知你是为我好,此事是我一人所为,绝不累及刘老。”
  刘御史摇头叹息,最终还是离开了。楚毅之钻进了马车,侍从已经给那人上了药。
  “郎君,此人受伤颇重,有几处险些要了他的命,他能熬到现在实属难得,要想救他,需找个大夫。”侍从跟楚毅之大概说了情况,楚毅之道:“此处离京还需三日路程,若是停下只怕要生事端。”
  “不必,不必为我寻大夫,这个,这个是账本。”那人不知何时醒来,拿出一本染了血的账本递给楚毅之,颤着声音道:“我,我活不了的,请御史一定要将这本账本,送到圣上的面前,请他为梁州的百姓主持公道。”
  楚毅之拿着账本,“为何将账本给我?”
  “御史自入梁州以来,在下一直跟在御史身边,御史是个有良心的人。不似以往来查勘的御史,连看都不看梁州一眼,整日在郡守府里吃喝玩乐,到了日子就走。所以,这本账本,我交给御史,还请御史一定要,一定要将这些贪官告倒。”那人笑着紧紧地捉住楚毅之的手,血自他嘴角溢出,那人双腿一挺,没了呼吸。
  “先生,先生!”好好地说着话,突然就没气了,侍从急唤,楚毅之摇了头,“他死了。”
  冷静无比地陈述这一事实,捏着账本,楚毅之的脸色沉得吓得,似是应着他的脸色,天空降下倾盆大雨,行到一处山谷,突然被人拦住了路。
  “大人,有刺客。”手持大刀的黑衣人,个个看不清面目,那股杀气总还是感觉得到的。
  楚毅之冷冷一笑,来得好快啊!莫不是,杀了知情人不止,还想要他跟刘御史的命。
  可惜啊,他的命不是好取的。楚毅之眼看黑衣人持刀攻来,自马车中跃出,与所带的侍从对抵这群杀手。
  脑子在飞转,这些杀手,是谁派来的,梁王,梁州郡守?
  黑衣人没想到楚毅之一个文官,武功竟然那么好,下手还挺狠,一半的黑衣人折在了楚毅之手里,另一半被楚毅之带的侍从解决。
  眼看死的人越来越多,想取楚毅之命的希望越发小,黑衣人立刻撤退,楚毅之全身已经湿透了,吩咐道:“仔细查看这些人的身上有没有什么标记。”
  虽知这个可能性极底,楚毅之还是不放过任何的可能。他吩咐完侍从,自己也翻查被他所杀的黑衣人,如预料中般一无所获。
  “子韧,你没事吧?”事情结束了,刘御史在侍从撑着伞扶持下走来,大声一喊。
  “没事,刘老吓到了?”楚毅之站了起来,走过去打趣地问,刘御史道:“你啊你,年少轻狂,还有两天的路,有得折腾呢。”
  “所以我想,是不是兵分两路。否则拖累了你……”
  “说不上拖累不拖累,还是一起走吧。”没想到刘御史竟然拒绝了,楚毅之听了不再说什么。
第065章 郡守惨死
  两天时间,楚毅之共遇上了四拨刺客,一拨比一拨来多的人,手段也越发厉害。
  一直没有机会表现武力值的楚毅之大显身手,靠带来的随从和指派的禁卫,硬是躲过了一回又一回的刺杀。
  刘御史受牵连受了些轻伤,性命总是无忧的。一回到京城,刘御史大松了一口气,喜极而泣,楚毅之立刻进宫面圣,呈上染了血的帐本,速度快狠准。
  等楚毅之从宫里出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楚毅之连着几日精神崩紧,回了京又要应付皇帝,一天一天的下来,楚毅之显得很是疲惫。回到家衣裳都来不及换,倒头睡下。
  卫氏伺候楚毅之睡下后,连忙去向钟氏告罪,钟氏不以为然地道:“大郎在外辛苦了,你好生照料,虚礼就免了。”
  诺诺应下,卫氏面露为难,钟氏瞧出了问道:“还有旁的事?”
  “郎君身上有几道轻伤,儿媳瞧着像是刀伤。”卫氏不甚确定,钟氏皱起了眉头,楚毅之是往梁州勘查,受了刀伤,便证明梁州有鬼。
  “我知,你照看好大郎,我来安排。”钟氏并打发了卫氏,转头吩咐人往娘家去,让钟郁帮忙打探消息。娘家递来的信,叫钟氏长长一叹,思虑当如何安排。
  朝廷上,因楚毅之递上的账本炸开了锅,梁州干旱,朝廷拨下的粮草和赈灾银两,竟然被人瓜分了,账本上清清楚楚写着,谁人拿了多少银子,最后,直指梁州封地的主人,大皇子梁王项炜。
  今上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捉命牵事的官员,就是梁王也被圣人抄起板子亲自动手打了数十大板,打得梁王屁股开花,还是皇后前来苦苦哀求,圣人这才饶过了梁王。
  天灾甚多,人祸更甚,圣人想到国库空空,自己的儿子这般不争气的领头贪污赈灾银两,气得肝头,有心要杀人泄愤,亲生儿子不能杀,别的参事人员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京城风声鹤唳,在今上命人捉拿梁地的贪官时,梁地的郡守意领梁地的世家豪强造反了!
  反旗一竖,直言今上昏庸无为,亏待世家,不善百姓。楚昭听说这事时愣住了,她要是理解得不错,似乎贪污赈灾银两有梁州郡守一份呢?这反咬一口说皇帝不是好人,当天下的人都是傻子吗?
  梁州的百姓,应该难道会傻呼呼的听他说风是风?不,不,不,楚昭可不觉得百姓傻,梁州的郡守会造反也是没办法了,被押回京城是必死无疑了,既然都是死,还不拼一把,楚昭默默数着梁州的郡守什么时候被梁州的百姓弄死。
  不负她所望,圣人刚下令钟郁开拔大军平乱,大军还没出京城呢,梁州来报,梁州郡守被百姓冲入郡守府活活咬死了。
  这样的结局,不少人都蹦紧了皮。接着有人说起了具体情况,梁州郡守刚竖起了反旗,号令州中的官兵集结,可劲忽悠人,说什么跟他混有肉吃。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有人嚷嚷郡守府天天大鱼大肉,他们呢,梁州的百姓吃的是什么,是树皮,最近更是连树皮都没得吃了。
  这一切都是梁州郡守引起的,什么跟他混呐,弄死他差不多,反正,他现在造反,杀了他还有功。所以,都等什么,快上去弄死他吧!
  结果,梁州郡守就被人活活咬死了。楚昭总结,百姓不可欺。
  别当老百姓傻,好骗,你骗得了一次骗不了第二次。梁州郡守往日对百姓不仁,突然转性要对百姓好,谁信啊!当然,这件事要说没有人推动,楚昭不相信。
  不过,家里上下因为楚毅之牵涉此事,一时半会的没人注意这点。楚昭找了个机会,把猜测跟楚毅之说完,楚毅之正在抹脸的动作一顿,“你怎么想到这事?”
  “想多了?”楚昭听到楚毅之一问,心里开始打鼓。是她想多了吗?
  楚毅之的表面很古怪,他未尝没有同样的猜测,只是最近的事情太多,顾不上提及此事,而且,这件事,他不信今上没有想到。
  可是,楚昭想到了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低头看向只到他肚子高的楚昭,才多大的人,竟然看到了一般成人都不一定能看到的内幕。楚毅之从前就觉得自己不正常,没想到亲妹子比他还不正常。
  “你想到这些,有跟别人提过吗?”楚毅之心比较宽,他幼时常听先生夸赞,书里读的,亲眼看到的,知道世上有神童一说,也许,他妹子就是一个神童,阿娘当初为楚昭增加身价放出的风声,没想到会是真的。
  楚昭给了楚毅之一个我又不傻的表情,“除了阿兄,我谁都不说。”
  楚毅之伸手牵过楚昭,自然而然地坐到一边的垫子。“你跟我说是为什么?”
  “我怕阿兄被牵连。”楚昭道破担心,楚毅之一笑,“皇上与世家博弈,我还没有资格参与其中。”
  这下轮到楚昭呆了,“皇上与世家博弈?”
  点点头,楚毅之道:“是,不然那本账本怎么可能被人偷出来,送到我手里。”
  楚昭不吭声了,楚毅之看向门外,似要下雨了,阵阵风起,吹得树叶翻来覆去。“寻常的人,如何知道这本账本的位置,又凭什么越过郡守府的层层防卫将账本偷出。只是刚巧让我碰上了,梁州那里已经无人可用,账本才会经我的手,送到皇上的面前。”
  “这样,世家知道吗?”楚昭反问,楚毅之一笑,“知道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世家用什么办法解决账本带来的问题,不过现在看来,事情快解决了。”
  楚昭瞪大眼睛,无声地询问。楚毅之道:“梁王被打,梁州郡守已死,参与其中的官员也被皇上杀得七七八八了,还有什么要解决的?”
  “可是,那么大一笔赈灾的银子,只有梁州的世家参与?”楚昭问得犀利。楚毅之点了他的脑袋道:“不然呢?皇上是不可能,也不会跟全天下的世家扛上的。梁州赈灾银子被贪污一事,想再扯上京中的世家,世家们是不会允许的。”
  “阿兄所言莫不是,世家的势利叫天子忌惮?”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此非虚言。”
第066章 何去何从
  明知道世家贪污,皇帝还拿世家没办法,楚昭对那一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只想呵呵一声,余下的,多说无益。
  世家联姻甚广,关系错根盘节,因此轻易无人敢动世家这团烂骨头,然而想要治理好天下,由世家做大,皇权不敌,结果只有天下易主,如司马昭。
  楚昭很不喜欢现在这种处处靠关系,哪怕你满腹治国才能,不是世家出身,没有一个名声显赫的姓氏,祖宗,父亲,你这一辈子只能被人踩在最底层。
  盐铁乃战争物资,盐秩官营实乃必然的结果,现在的盐价高,人人皆可制盐卖盐,只是你要懂。国库靠征税,楚昭记得以前看过相关盐政的论文,盐税一直都是支撑国库的重要收入,没有盐税,国库差不多就空了,所以现在的大魏国,呵呵。
  “阿兄,你想过离京吗?”梁州郡守造反,百姓奋起杀郡守给楚昭提了一个醒,梁州离京城算不上远,梁州的百姓都成这样了,天下还有什么太平,既然这样,困着京城里,他们家永无出头之日,离开了京城,如鱼入海,任其作为。
  楚毅之怎么可能没想过呢,想不到的是,楚昭竟然也有这样的念头。
  “京城挺好的,为什么要离京?”楚毅之试探地反问楚昭,楚昭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个你考我的眼神,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京城世家错根盘节,楚家无兵无卒,要想撼动太难了,就算可以,短时间也不可能。”
  “我们没有兵,阿舅有啊。”楚毅之提了一句。楚昭笑得隐晦地道:“阿舅有的始终是阿舅的,我们帮不上阿舅忙,能不给阿舅拖后腿不是也很好?”
  理由相当的正义凛然,楚毅之大笑,“怎么就不是个小郎君呢?”
  楚昭板着一张脸道:“小娘子多好啊!”
  一张巧嘴和对政治的敏锐,标准的混官场的料啊,可惜生作小娘子,以后只能埋没后宅,可惜,真是可惜了。
  “阿兄,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不管楚毅之怎么想,楚昭现在只要楚毅之一个答案,他到底有没有准备离京呐?
  “想要离开京城,总要有个名目。再说,我是朝中御史,无缘无故辞官,会被人笑话的。”楚毅之指出现实问题,楚昭道:“如果有名目,叫皇上下令赶你出京,自是最好?”
  被楚昭问得深觉惊悚的楚毅之吸了一口气,“是啊,是啊,不过这件事,不该你操心。”
  再次收获楚昭你哄我的眼神,楚毅之被噎着了,“阿昭,阿兄心里有数。”
  “我怕阿兄心里没数吗?”眨着纯真的大眼睛问。凑过去和楚毅之说道:“不如,我们商量下,到底用什么办法,既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京城,又不会惹人不高兴呢。”
  “总会有人不高兴的。”楚毅之笑得晦暗不明。楚昭顿住,楚毅之反问楚昭道:“看过舆图吗?”
  楚昭嘴角抽抽,“没看过。”
  楚毅之站了起来,走过去拿出了一幅舆图摊开在地,楚昭还是第一回清楚地看古代的地图,各州划分,山水标注分外清楚,楚毅之见她看着认真,在旁边为她解说道:“这是大魏的舆图,来,我跟你说说。”
  “这是梁州、荆州、豫州。”楚毅之指着舆图一一为楚昭解释,“今上年事渐高,未立太子,膝下储子皆有封地,大皇子封为梁王,二皇子豫王,三皇子衮王,四皇子安王,五皇子璐王。诸王虽有封地,一直未曾离京,不过,每年都会巡察各自的封地。梁州是梁王的封地,梁王是是皇后所出,是为嫡长子,在朝中呼声最高,哪怕梁州出事,如无意外,太子之位一定是他的。”
  楚昭懂,嫡长制,宗法如此,礼法亦如此。但是,站在楚昭的立场,一个未来的皇帝,手握大权的人,不顾百姓生死,贪污赈灾的银子,将来叫他当了皇帝,岂不变本加厉。
  “不过,首先是没有意外。”楚毅之重申这一点。
  楚昭总觉得楚毅之别有所指,而且,他们刚刚明明说的是怎么光明正大地离开京城,突然拿出舆图来,说起皇家的事,楚毅之究竟要表达什么?
  脑子飞速转动,楚昭总觉得捉住了什么,偏偏那东西跑得太快,楚昭没能捉牢。
  楚毅之道:“豫王、衮王颇得皇上宠爱,正因如此,皇上迟迟不立太子。”
  “就算立了太子,没当上皇帝的太子,变故也很多。”已经开始读史,楚昭幽幽地转述,楚毅之再次卡声,许久才喘了口气,“很多人都知道这话,能不掺和的人没几个,从龙之功,诱惑太大了。”
  “成则一步登天,败则万劫不复。阿兄考虑?”楚昭像是明白了楚毅之的意思。
  楚毅之皮笑肉不笑地道:“你阿兄还没有资格入诸皇子的眼。”
  “如果只以楚家的地位是这样没错,架不住,我们的阿舅是大将军,执掌大魏朝兵马的大将军。”楚昭斜睨了楚毅之一眼,楚毅之面色抽抽,他说不清楚心里的百般滋味。
  他和钟氏从小教楚昭读书识字,读史,带楚昭见世面,目的是让楚昭将来可以护住自己,但那应该是十几年后的事,再快,也是四五年后。
  没想到,不知是他们教得太好,还是楚昭学得太好,楚昭已经凭借蛛丝马迹,想到朝局,亦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高兴嘛,一点点,又觉得楚昭这样不太对。五六岁的小娘子,不是正该好吃好玩的年纪吗?为什么已经关心起他这当哥的何去何留了?
  心塞是有,纠结也有。但是,楚毅之还是高兴楚昭对他的坦诚。他们是兄妹,是这世上最亲近的人,也是相互最信任的人,当然,他有许多事瞒着楚昭,因楚昭的年纪,这是必然的。
  楚昭,未必不清楚她的所有猜测过于早熟,异于常人,可为了他,为了他们一家子,楚昭还是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了。
  “放心,阿兄不需要掺和夺嫡之争。但是,这一回阿兄是得罪大皇子了,所以,大皇子一定不能被立太子,懂吗?换而言之,如果给大皇子机会,他会帮我们一把。”楚毅之终于是回答了楚昭的问题,楚昭当然懂!
第067章 太夫人闹
  朝中因梁州之事掀起的惊涛骇浪终于平息了,梁王被皇帝打了板子,捋了差事,眼下正在府里养伤。
  作下四位皇子,今上各有差遣,各伺其职,朝廷一下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楚毅之却早出晚归,比先时忙得多了,楚昭暗暗算着楚毅之被人坑的日子,总算没叫她等太久,但是,此事却并非楚毅之筹谋的。
  “夫人,夫人不好了,不好了,大郎,大郎被皇上下旨撤职查办!”正跟钟氏下棋的楚昭,楚毅之身边的侍从慌慌张张地跑回来,丢下这个消息,不说楚昭,钟氏微微一顿。
  “为何?”突然被撤职查办,总有原因的吧。楚毅之为官多年,轻易不会叫人捉住把柄,能让皇上当朝撤职,事情不小啊!
  “是,是因为郎君,今早有御史上奏,说大郎苛待郎君,不敬祖母。”侍从战战兢兢地将内容传达,楚昭看向钟氏,不孝的罪名,与不忠同等,难怪事情还没落实,楚毅之便被撤职查办。
  “何人所奏?”钟氏冷着一张脸地问,侍从答道:“是,是嫡枝的家主。”
  钟氏脸色立刻沉下,“去,将事情禀告太夫人。”
  楚昭嘴角抽抽,钟氏这是打算借楚太夫人一用,让她出头?
  侍从一听楚钟氏吩咐,立刻往楚太夫人的院里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楚毅之是怎么被楚家的家主害得丢官。楚昭听说之后,昂头望天,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侍从。
  楚昭百分之百肯定,这一定是楚毅之教的。
  然后,楚太夫人立刻在院里大骂,骂的尤其是楚家的家主。什么不要脸,龌龊,但凡楚太夫人能骂的话,都骂了。
  “阿家,家主所言,是要我们永无翻身之地,眼下此事,只有阿家能帮大郎。”钟氏在楚太夫人大骂之后,方才领着楚昭到楚太夫人的院里。
  一来到,对比只会发火大骂的楚太夫人,钟氏直接出主意。
  楚昭已经明白了钟氏的想法,楚太夫人就没那么聪明了。“楚茂那个老不死的,当初郎君刚死,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将我跟章儿赶出楚家,我跟章儿饥一顿饱一顿地活了下来,好不容易大郎有气息了,他们竟然敢害大郎,我饶不了他们。”
  “你说,要怎么帮大郎。”楚太夫人气狠地再骂了楚家家主一顿,这才接过钟氏的话问。
  “家主不地道,状告大郎苛待郎君,不敬阿家。为人不孝,是做不了官的。阿家何不往御史大夫府去一趟。”钟氏给楚太夫人出主意,楚太夫人想也不想地道:“对,我还活着,我还活着就由不得他们往大郎的身上泼脏水,我这就去,这就去。备车!”
  楚太夫人吆喝完,大步流星地往外去,楚昭以前是不喜欢楚太夫人的,但是就凭楚太夫人这样直接了当地要帮楚毅之,楚昭决定以后一定孝顺她。
  “你们几个跟着太夫人,照顾好太夫人,不能让太夫人有丝毫损失。”钟氏吩咐侍女与部曲,这些人立刻应诺尾随楚太夫人而去。
  楚昭,陪着钟氏待消息,之后,楚昭很可惜没能亲眼见到楚太夫人大发神威。
  楚太夫人坐了牛车直奔御史大夫府。楚氏乃世家,根枝繁茂,子孙众多,如今楚家以楚茂最尊,乃御史大夫,三公之一,而楚毅之与楚茂的关系,楚毅之理当称楚茂一声堂祖父,但在三十多年前,楚茂将楚太夫人与楚章分家而出,当年的恩恩怨怨,楚昭听说了大概,无非是楚章的父亲一死,楚太夫人又是个闹腾的人,楚茂不堪其扰,故而分家。
  楚太夫人却常说楚茂心无仁义,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恨得楚茂是咬牙切齿。
  所以哪怕楚毅之成为御史,也从不与楚茂有何往来。
  如今楚茂竟然告楚毅之苛待父亲,不敬祖母,楚太夫人憋了三十几年的火因为楚章没出息发不出来,楚茂竟然还想害楚毅之,她必不能忍。
  一到御史大夫门口,楚太夫人二话不说地跪在御史大夫门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道:“皇天在上,请你大发慈悲,别让人再为难我们孤儿寡母了。”
  “当初郎君一死,我与幼儿被你们赶出了本家,好不容易孙儿有了出息,你们给他扣了一顶不孝的帽子,这是要毁了我那孙儿啊!”
  楚太夫人那么一跪一嚎,御史大夫府里哪个敢瞒着啊,赶紧的进去禀告啊!
  没一会儿的功夫,一个跟楚太夫人差不多年纪的老夫人被拥簇而出,一见楚太夫人赶紧要扶起楚太夫人,“弟妹啊,你这是做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