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头尾不分。
  这是唐玉蝶在报复她,若是傅默宁是个瞎子,或者眼神不好,一脚踩在正在交。配的蛇身上,估计当时就被蛇咬死了。
  傅默宁险些将昨天的饭都吐了出来,等第二天她告诉沈约的时候,沈约道:“以后屋里不要熄灯,千万莫要一脚踩上去了,蛇会咬你。”
  唐玉蝶好像长着一颗毒蛇心脏,她歹毒得很,沈约很想不通,为什么沈醉会和这样的女人上床。沈醉是个很胆小的人,沈约一直是这样记忆他弟弟的。
  “啊。。。。。。啊。。。。。。疼死了,疼死了!”
  唐玉蝶忽然发作,傅默宁赶紧进去看,原来是孕妇羊水破了,她要生了。
  唐纵回头看沈约,“愣着做什么,请大夫!快!”
  “三小姐,忍着点,力气要用来生孩子,不是用来浪费和嚷叫的。”
  产婆和伺候的丫头都是唐纵这回从唐家带来的,这些人已经备好,就住在唐家。
  唐家终究还是护短的人家,他们事事以自家人的利益为重,就算唐玉蝶不争气,他们也还是爱护她。沈约在外头站着,忽然这样想。
  “疼。。。。。。疼啊!”唐玉蝶喊得要生要死。
  那产婆说:“三小姐用力。。。。。。不对,三小姐用力用的不对地方,三小姐听我说。。。。。。”
  唐玉蝶的生产从日暮持续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次日的日出再到日暮,她终于生下了一对儿子,一个生,一个死。
  产婆抱着一双孩子出来的时候,唐纵的脸很沉,他不喜欢看见死孩子,他看见死孩子就能想起他死去的那个孩子。
  “大都督,”有人在唐纵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唐大都督扭头,“甚么时候的事情?”
  沈约没有说话,他低头在逗另一个活着的孩子,那孩子姓沈,是他沈家的血脉。
  唐纵脸色难看到极点,正好唐玉蝶的蛇到了捕食时间,傅默宁没空管它们,它们便自己游出来放风。不知道蛇是不是又到了发。情犯春的日子,它们一钻进竹林就缠在一起,兽性相交。
  “哼”,唐大都督瞥了一眼,冷哼道:“怎么还留着,三小姐能玩这东西吗?”
  产婆见了那对蛇,也是皱眉,“孕妇碰不得这个,蛇性阴毒,三小姐怎么能碰这个?”
  傅默宁道:“三小姐还养了一窝小蛇,有十几条,在后面呢。”
  唐纵一看见那死去的孩子,又瞧见那纠缠在竹林的两条大蟒,心中烦闷。他从腰间抽出长刀,一手就往林中扔过去。
  唐大都督枪法准,箭法准,刀法也准。那长刀直直刺穿母蛇的脑袋,母蛇被钉在竹子上,盘了几圈后,不动了。
  “啊!”唐玉蝶或许是心有感应,她在内室惊恐地叫了一声,悲戚缠绕,好似丧母一般。
  那公蛇丧了伴侣,吐着信子游过来,到了唐纵脚下,忽的蹿起,唐纵身子一闪,从傅默宁头上拔了根金玉钗,往地上一插,不歪不斜,蛇的眼睛被插穿了。
  那蛇瞎了一只眼,受痛之后使劲儿挣扎,又被金玉钗刺在地中,动弹不得。唐大都督从袖中抽出一方丝帕,擦了手,说:“埋了。”
  “是。”傅默宁手起刀落,斩了蛇头。
  唐大都督的丝帕丢在蛇首上,正好遮住它那瞎了的眼睛。
  不知道傅默宁是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斩杀了公蛇,她对这两条巨蟒真是忍受够了,她每天似个伺候畜生的下人一样伺候它们。蛇要晒太阳了,她就要去抱它们出来;蛇要休息了,她就要去给它们准备食物,这比她去伺候一对老头老太太还要精心。
  唐玉蝶兴许是闻到了不属于她的血腥气,而这种冷血的气味不是她自己的味道,也不是她孩子的味道,她似通了天眼一般,在床上大喊:“傅默宁,你这个贱人,你杀了它们!你杀了它们?”
  傅默宁一刀劈了瞎眼的公蛇之后,她看唐纵,询问道:“大都督,还有一窝,怎么办?”
  唐大都督目光落在院内的铁锹上,傅默宁意会,“是的,大都督。”
  十几条还没长成的小蟒盘踞在鸡窝里,这是唐玉蝶的恶趣味,她想知道是小蛇先长成大蛇吞了公鸡,还是雄鸡先咬死它们。
  这个答案恐怕不会有了,傅默宁一铁锹下去,十几条蛇全部毙了命。
  鸡窝的鸡四处奔走。
  傅默宁勾起一个很奇怪的笑容,鸡就是鸡,根本飞不起来。
  如果这是个老鹰窝,哪里还有这些恶心玩意的生路。
  傅默宁在唐纵的怒气之下,终于在唐玉蝶的人生里酣畅胜利了一回,她撒了气,她高兴。
  鸡窝里还有几个鸡蛋,‘嚓’一下,蛋碎了,蛋液流了鸡窝满笼。
  “她好些了?”
  唐纵看沈约,“为什么不说她好些了?她好了,你准备怎么办?”
  沈约低头看孩子,却说了一句不相干的话,“这孩子姓沈。”
  唐大都督觉得想笑,“这孩子姓沈?谁说的?”


第77章 浮云西北
  孔雀东南飞; 西北有浮云。
  霍韬犹然记得沈约当年写给他的信; 沈约说杨宝儿就是那东来的孔雀; 西边的浮云恐怕就是指唐纵了。
  霍韬后来问了沈约; 沈约说这话不是他说的; 是白湘灵说的。
  白湘灵是个有点邪气的女孩子,沈约当年就这么说。多年后,现在问霍韬; 霍镇国公也这么说。
  当日霍家那小厮来求情; 说那个术士是他父亲; 希望镇国公为他父亲说情。霍韬没有理会家里的那个小厮,他也不能理; 嘉靖帝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不能也不可能再去弄鬼。
  后来霍韬事忙,便不再管那小厮。谁知家里的小厮见说不通霍韬; 便求到了办案的御史那里; 督办此案的御史大人不是别人; 正是翰林学士; 杨宝儿。
  杨宝儿就是那东来的孔雀,他少年折桂,入仕后官运亨通; 年纪轻轻便当了翰林院五品大学士。这等好运不是一般人有的; 包括沈约,他也没有。
  沈约一度很羡慕杨宝儿,他有时候会想; 当年他若是不多写那一笔字,究竟谁会得状元?是他,还是一定会是杨宝儿?
  有些问题终生无解。例如沈约和杨宝儿谁能得状元的问题,问张璁,当年的首辅张璁已经致仕了。问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恐怕已经忘了当年的感觉。是以这个问题无解。
  唯一可以一提的是,唐纵给沈约找了个新的靠山,大学士夏言。
  杨宝儿督办镇国公霍韬家的案子,这个案子的争论点在于李甲究竟是何人,他是山西大同的叛军首脑李福达,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术士?
  术士的身份众说纷纭,谁又都拿不出一个切实的证据来指认其人。杨宝儿建议将李甲先收押刑部,然后等待山西戍军中来人确认,接着再进行下一步公审。
  山西那边迟迟没有人来确认叛将身份,术士的真实身份依然悬而未决。唐纵在其中弄了鬼,唐大都督没有让山西那支部队中的任何一个人出来指认李甲。
  延绥总兵官、中军大都督唐纵牢牢把控着山西、陕西及辽东的行伍部队,他不发话,没人敢来。依照唐大都督的说法,“兵部只需要协同刑部调查,而术士李甲并不是军人,所以不需要调用军事法庭那一套来进行宣判。既然李甲只是个无关紧要的人,那山西军队也不必理会了。”
  翰林学士杨宝儿原先主张的罪名是李甲是山西大同戍军的叛逆者,他需要接受军事审判,但这桩审判需要兵部的参与及核实。
  但在事实上,李甲被关入刑部之后,刑部擅自篡改了李甲的罪名,刑部在刑部汇总的案卷里写道:“术士李甲擅自施行巫术,企图不轨。”
  不知因为甚么原因,李甲是个叛将的罪名被刑部修正并篡改了,施行巫术这项罪名根本与御史杨宝儿的指控不符。
  沈约自兵部得到一些关于李福达案的内情,他告诉了杨宝儿。杨宝儿不仅没有告假,退出这项莫名其妙纠纷不清的糊涂官司,他反而上书皇帝,状告刑部。
  张千山很快得知了其中的信息,张千山秘密告知霍韬的时候,霍韬与沈约正在崔家的后院里喝酒。霍镇国公说:“有趣,有趣,叛将成了术士,谋逆成了行巫,还有甚么是那帮人想不出来的?”
  唐玉蝶生产之后,沈约已经很少到霍家后院里来。张千山来透露其中内情,崔礼正在给崔蓬疏散筋骨,霍韬低头看了崔蓬一眼,“你说,怎么办?”
  崔礼嘴角一勾,“莫不是沈大人算计了杨大人吧?杨大人那种耿直性子,受不得激,他和刑部咬起来,沈大人无忧无虑,乐见其成。”
  霍韬又看张千山,张千山也笑,“是这么回事。沈大人这些年被杨大人抢光了风头,总有个不舒服的时候。”
  崔蓬垂着眼睛,没有说话。
  霍韬也是笑,笑完又叹气,“看来沈大人真是成长了。”
  张千山说:“唐玉蝶生了一对孩子,一生一死。死的那个送回唐家去了,活着的那个唐纵也想抱走,沈约不让。”
  霍韬的眼珠子又在崔蓬身上扫,看了半晌,笑道:“快别说了,有人又要被气得中风了。”
  张千山叹口气,“沈约是有野心的,他和夏言走得近,不排除是唐纵给的糖。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看出他这个人本身就难以掌控,野心勃勃。”
  崔礼万分赞同张千山的结论,他频频点头,然后拍崔蓬的肩,“老三,跟我回朝鲜吧,这里没意思。”
  霍韬又同张千山说了几句,张千山点头后去了。
  等张千山走了,崔蓬抬头,说:“我想见湘灵。”
  嘉靖皇帝收到了刑部的案卷,他头一遍看的时候,满心愤怒,术士行巫,罪该万死!等他第二遍看的时候,就不这么想了。
  皇帝还没有下决心如何判定霍韬家后院的这桩案子,宫里迎来了一次夜宴。
  方皇后在宴会上说了一句话,她说:“讥讽就讥讽,造谣就造谣,造谣还需要甚么证据呢?”方皇后好像是指责白湘灵在背后说了她的坏话。
  白湘灵一般不稀得和人斗嘴,那天出奇地回了方婳一句:“是我一个人说的,没有同谋。”
  嘉靖帝听得好笑,一个端庄的皇后,一个孤高的宠妃,两人吵起架来竟然是这般样貌,真是如孩童一般逗乐。
  方婳当然是说给皇帝听的,白湘灵的话也是说给皇帝听的,所以在刑部问询李福达案件如何处置的时候,嘉靖帝的疑心就起来了。
  “造谣就造谣,还需要甚么证据呢?”
  原先李时说的是小厮的父亲,后来杨宝儿说他是山西大同卫的叛将,到了刑部这里,又成了术士做妖,要施巫。
  “造谣”、“同谋”,事情的始末变了好几次,术士成了叛将,叛将又如何会巫术?嘉靖皇帝开始不高兴了,他疑心刑部与翰林院联合起来骗他,他们的目的是要搬倒霍韬。


第78章 归去来兮
  十月十八日; 嘉靖帝下令重审镇国公霍韬家仆的案子; 刑部在嘉靖帝的压力下撤销了对术士李甲私自实施巫术的指控; 因为皇帝的意思是准备清洗翰林院集团。
  刑部开始重新审理李甲的案子; 嘉靖帝亲自下了朱批。
  刑部最后得出结论; 李甲只是个背井离乡的普通匠人,他没有籍贯,漂泊多年; 在大明朝无根可依; 所以大家才能对他肆意攻讦。
  甚么声名狼藉的会炮制春。药的术士; 甚么山西大同卫的叛军之将李福达,他通通都不是。嘉靖帝相信霍韬是无辜的; 所以霍韬就是无辜的。
  嘉靖帝认为原先翰林院学士杨宝儿对术士李甲的指控是无中生有,并且那些证据互相矛盾,完全不值得相信。
  方婳与白湘灵初次联手; 她们合力击垮了康嫔马蓉。
  方皇后本身就讨厌马蓉; 皇后娘娘觉得马蓉的嘴胡诌一气; 污蔑起人来没个根据。于是方皇后和恭奉夫人在宴会上有目的的你一言我一语; 挑起了嘉靖帝的疑心,最后果然将事情引导去至另一个方向。
  马娘娘惜败于平日里不声不响的方皇后与后宫最没用的恭奉夫人之手,她没有想到方婳和白湘灵是一条心的; 并且她们都是霍家的门徒。
  霍韬亲自去向方婳讨个赏赐; 说希望她能通融白湘灵出宫半天。
  方娘娘停了半晌,最后点头,“只此一次。”
  霍韬也不知道崔蓬想和白湘灵说甚么; 总之两个女人在花厅里说了很久,十月的风吹在崔蓬白色的锦袍上,吹在白湘灵淡紫色的长裙上,外头的男人望着里头,好像一群偷窥者。
  崔礼过来轰人,“走,都走,她们女人说话,你们都来看甚么?都走。。。。。。”
  崔蓬拉了白湘灵的手,“湘灵,我要回平壤了。我生了病,不能走动,我想见你,也只能劳你出来。湘灵,你在宫里要听话,顺着皇帝和皇后娘娘,他们会让你平安终老的。”
  白湘灵的脸依旧如当年那个二八少女一般,活泼生动,她这刻有了悲戚的表情,“将军,你不要我了?”
  崔蓬笑,她想摸摸白湘灵的头,偏偏手脚都无力。
  白湘灵抓了她的手,“我跟你走,我跟你回平壤,我跟你走吧,我再也不想回宫了,那该死的皇宫,我再也不想回去了。”
  崔蓬身体没复原,笑起来都没有力气,她弯了眼睛,“傻姑娘,你如何能跟我走。即便你跟我回了平壤,皇帝也能把你找到,他会从朝鲜或者波斯把你带回来。”
  “将军。。。。。。”
  不知为什么,白湘灵格外喜欢喊戚英姿作将军,紫衫的女子扑在白衣崔蓬的腿上,久久不肯松开。
  沈约很久不来了,唐纵压根就没来过,霍家的后院的风波平息了,霍宅更是重新归于平静。
  众人都以为此事已了,但嘉靖皇帝开始追讨散播谣言者的责任,从最早的锦衣卫开始查起,最后根源落在了五城兵马司统领马鸣衡身上。
  “流放辽东。”嘉靖帝下了个不轻不重的处罚。
  马鸣衡最后的结局是流放辽东,马家垮了。
  马鸣衡被流放的时候,康嫔没有去看一眼,她不能出宫,她失宠了。曾经如新星升起的马家如火花一般,很快就消逝了。
  马家的风光,十年不到。
  张千山和霍韬联合搬倒了马家,张千山很开心,他心里十分痛快,有为张皇后复仇的痛快,也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感慨。
  至于沈约,他和夏言抱到了一处,据张千山传回来的消息,夏言打算把自己的侄女儿介绍给他。
  霍韬对夏言的侄女儿没有印象,随口问道:“哪个侄女儿,谁?”
  舒芬磕着瓜子儿,“夏琮琮,旧年丧了夫。”
  霍韬倏地坐直了,“丧夫?沈约同意了?”
  舒芬摇头吐瓜子皮,“李时病了,最近皇帝老是在偏殿里召见夏言,夏言要复位了。”
  “谁说的?”
  “外头都是这么传的。”舒芬摇头晃脑,“大家都说沈大人命好,离了唐门,又遇夏言。夏言首辅的位置跑不离,沈大人撞大运了。”
  “呸!”霍韬呲牙,“唐纵的下作手段!他换个法子耍沈约呢。”
  “沈大人愿意,沈大人愿意被耍的团团转。”舒芬不期接一句,“你管得着吗?”
  沈约与榆林唐玉蝶脱离了关系,因唐三小姐的恶名在外,兵部中沈约的同僚有真心实意为他高兴的,也有那与唐纵亲近,知晓内情多一些的。话到这些人嘴里,就成了:“娶个丧夫的女人,还不如唐三小姐。”
  悠悠众口,众口悠悠,嘴长在别人身上,堵是堵不住的。崔蓬依旧什么话都没有说,崔礼说要带她回平壤散心养病,霍韬留不住。
  留了几回,便也懒得再留了。
  十月二十一,夜晚,霍家来了客人,霍韬请了几个卖杂耍的在自家院子里表演,说是为了给崔蓬和崔礼送行。实际上是镇国公觉得闷了,想寻些乐子,崔蓬也不戳穿他。
  杂耍的艺人手持火把开始表演,他们将火把舞成火圈,十几个大汉一起舞动,甚是壮观。崔蓬坐在火把中间,她觉得有趣,一个匠人倏地喷出火光长龙来,崔蓬笑着偏了偏头,便瞧见了有人从火光中走来。
  唐纵手里提着很多个布袋子,众人不知唐大都督搞甚么鬼,待大汉们的杂耍落幕,火把也熄灭之后,众人才见唐纵的布袋中荧光闪闪。
  霍韬笑,“大都督这是燃灯照明来了?”
  唐纵将手里的布袋一个一个打开,萤火虫漫天飞舞,霍宅后院里一片流萤。
  “你要走了,我来给你送行。”崔蓬并没有告诉唐纵她要返回平壤的消息,而唐大都督这些日子围着唐玉蝶转,也没来看过她。
  此刻唐纵一现身,就带了些与他往日作风不相同的玩意,崔蓬笑了笑,“多谢。”
  唐纵这一次的送别让崔礼都觉得有些伤感,霍韬总之是一脸看好戏的表情,崔蓬一向是话少的,无人知道她心里想些甚么。
  又三日之后,唐纵令沈约叫沈醉回来,原因是唐玉蝶给他生了孩子,于情于理,沈醉都应该回来看看。
  沈约觉得自己不会同意沈家娶这样一个毒妇进门,尤其对方还是沈醉。在沈约下决心分开沈醉和唐玉蝶的时候,他就让沈醉回了扬州。
  在唐大都督提出要求的时候,沈约拒绝了。沈约心里很明白,唐家对他的释放是以捆绑沈醉为代价的,尤其是在沈约近距离目睹了唐玉蝶的疯癫之后,他说:“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
  唐大都督觉得好笑得很,他用一种至上而下的目光睃他曾经的妹婿,“你不同意?你有甚么资格不同意,你凭什么不同意?沈醉跟三儿生了孩子,他还想令娶他妇?你不同意可以,但你觉得沈醉还有甚么别的选择吗?”
  十月末了,沈约终于想起了崔蓬,他到霍家去看她,霍韬却告诉他,“她走了。”
  “走了?她去了哪里?”
  “不知道。”
  沈约也听闻风声,他听说崔氏要返回朝鲜,他一直关注北上朝鲜的商船,但崔蓬他们并没有登船北上。并且时至十一月,北边的内河又要冰封,现在回朝鲜,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沈约又去了崔家的香料铺子,里头空无一人,门也再没开过。他去问霍韬,霍韬竟然说不知道。沈约道:“国公爷,我和她之间。。。。。。”
  “哧哧”,霍韬觉得好笑,他说:“你别以为我从中作梗,我棒打鸳鸯,我跟你讲,我真的甚么都不知道,她说走就走了,我怎么知道她去了哪里。”
  崔蓬不是个任性的人,不管她是过去的戚英姿,还是现在的平壤崔氏三公子,她一直是个有始有终很有交代的人。她无故远走,沈约觉得约莫是自己又伤她心了。
  沈约没有想错,崔蓬是回平壤了,但她不是走海路,她是走陆路回去的。
  崔蓬与崔礼先走山海关,越过鸭绿江,在从义州走平壤,走上个把月,也就到了。
  崔蓬身体不好,崔礼走得也不快,马车走走停停,往往一日里只有半天是在赶路。夏生说:“咱们可以明年开春乘船走,这样快一些。”冬生则老是回头望,不知他望甚么。
  唐纵叫傅默宁去了一趟扬州,他令傅默宁将沈醉直接带到陕西榆林去了。等傅默宁从榆林折返京城,唐大都督正令奶娘带着孩子和唐玉蝶回榆林。
  唐玉蝶哭闹不休,唐纵直接给她下了重药,让她昏睡。
  傅默宁骑在马上,护送唐三小姐和唐家的奶娘回陕西,唐大都督在北去的大道上送她们。
  唐大都督骑在马上,马车暂时停下来,唐大都督丢了一个包袱给傅默宁,唐纵丢过去的是十根金条,傅默宁紧紧抿着嘴,有些哽咽,但始终未发出声息。
  沈约没来相送,傅默宁知道他不回来,他肯定不会来,就连正主走的时候他都没送,自己一个赝品,他怎会来呢?
  唐大都督看了面前这个女孩子一眼,终于说了句:“回去找个好人嫁了,他不适合你。”
  沈醉被唐纵抓去了陕西,唐玉蝶也悄然离京,等沈约收到消息的时候,为时已晚。
  唐纵又摆了沈约一道,等沈约知道的时候,唐纵已经将沈醉和唐玉蝶凑到一处去了。并且人都在陕西唐家,就算沈约现在有夏言帮助,也是鞭长莫及。
  张千山感慨唐纵雷厉风行的手段,霍韬听了沈家的事,笑说:“一物降一物,谁知道沈醉是不是唐毒妇的克星。”
  张千山道:“沈醉是不是唐三的克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唐纵一定是沈约的克星,几番来回,唐大都督都打得咱们沈大人毫无还手之力。”
  北边的天气凉了,阴阴欲雪。


第79章 山高水长
  山海关外早就下了雪; 崔蓬的情况比她在京城的时候好了一些; 冬生与夏生在外头骑马; 崔礼与春生则在马车车厢里头陪崔蓬摸牌玩儿。
  一站又一站; 风雪压境; 冬生回头说:“天快黑了,咱们找个地儿住下吧。”
  马车停在山海关最大的客栈,‘夜归人’; 冬生与夏生下了马; 崔礼扶崔蓬下马车; 夏生进去打点住宿,“店家; 要三间房,再来点肉和热汤。”
  崔蓬穿一件白底绣银丝的狐皮大氅,关外的雪不似江南雪花; 六角或者八角; 关外的雪花成团落下; 砸在人身上; 发出‘砰砰’的声响。
  崔礼接了一团雪球往崔蓬帽檐里塞,女人咯咯笑,转身就捧了一团更大的砸回去。
  雪下得更大了; 鹅毛大雪落成帘; 挡住了女人的视线,崔蓬许久听不见崔礼的声音,又不见崔礼再回来砸她; 女人才抬起头往身边看过去。
  哪里又有崔礼,崔礼早就跑到客栈廊下站着了,剩下崔蓬一人在雪地里玩耍。女人笑一笑,伸手拍了拍斗篷上的雪,准备也进客栈暖和暖和。
  女人转过身,才想往客栈里头走,外头便有两匹骏马驰骋而来,马上一人穿盔甲,行伍打扮,另一人则穿一件黑色大氅,深黑色的貂皮大氅。
  崔蓬行动虽比过去迟缓,但目力还是好的,她一眼就看清了马上的人,曹令君与唐纵。唐大都督的马快曹令君一步,骏马要踏过崔蓬身边的时候,唐纵一扯马缰,马儿扬踢嘶鸣,在崔蓬身边站定了。
  女人仰头,“你怎么来了?”
  崔蓬如今瘦得很,她的脸藏在白色狐皮的帽檐里,显得脸儿越发小了。
  唐纵拉了马缰,“我来送你。”
  女人低头,似是在笑,唐纵说:“你可以不同我道别,但我不能不来送你。”
  崔蓬点头,“好,多谢唐大都督迟来的送别。”
  唐纵点头,“那我走了。”
  崔蓬在雪地里站着,她就站了这么片刻都觉得脚底透心的凉,唐纵这样一路骑马奔袭过关,想来身上更凉。
  崔蓬没有留,她想唐纵或许希望她留一留。但她只说了一句话:“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大都督,保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唐纵侧开马身,仰头大声笑出来,“好,好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蓬蓬,我祝你好。”
  唐大都督扭头又走了,骏马前头是关内,关内有桃花、美人,还有美酒。马后头是关外,关外有甚么,关外有她。关外也只有她。
  曹令君跟着唐纵千里走单骑了一回,两人骑马一路从北京城追到山海关,快马换了七匹,终于赶在山海关见到了那女人,但大都督好像又吃瘪了。
  曹令君心中闷得很,替唐纵心闷。里头的冬生也闷得很,一样是替唐纵心闷。
  崔蓬一直在客栈外头的雪地里站着,等唐纵走远了,她才低头上来。
  崔礼说:“送上门来的你不要,你当真是与众不同。”
  崔蓬的斗篷已经湿透了,崔礼伸手替她去拂冻死了的冰渣和刚落的雪花,女人摇摇头,往屋里去了。
  这一年,是嘉靖十七年的冬月,冬月十七,山海关大雪。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一章,山高水长。是的,这是最后一章了。
  这本书的结局我写了又写,结尾改了五六七八遍,回回都有不同的想法。
  你让我怎么评价沈约吧,他拧巴,阴沉,并且一穷二白,他身上还有深重的屈辱感。
  关于文章女主角的归宿问题,我这里有两个版本,沈戚版和崔唐版。
  为什么说是沈戚版,而唐纵与将军是唐崔版呢,因为沈约眼里的戚英姿是戚英姿,而唐纵从来认识的都是崔蓬,他不认识戚英姿,也不知道曾经那个长发的女将军是甚么样子的。
  这里咱们就实名投票,沈戚的请举手,支持唐崔的也请实名留言,最后作者选队伍人多的一方放结局。
  千万别问我,怎么没有霍戚版,因为作者没有考虑过霍韬。。。这个回答够直接吧。
  在故事的最后,作者本人要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与厚爱,是你们无声或者有声的支持才使作者走到了今天,以至于作者还有勇气继续创作下去。
  而下一本书正在创作中,作者也希望很快能和大家见面,同时一样希望大家收藏作者的专栏,这样会收到作者的更新提示。
  谢谢你们,谢谢!


第80章 嘉靖年间琐事记Ⅰ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 李时病倒; 不久病逝。
  同年十二月; 首辅夏言入主内阁。
  夏言过去就与张璁和桂萼不对盘; 张璁与桂萼极力控制内阁; 他们收到了当时的首辅费宏的打压,并且对当时的翰林院进行了清洗。
  夏言与张璁也不对盘,张璁举报杨一清收取过太监的贿赂; 而夏言也控告过桂萼在朝廷斗争中排除异己。
  李时病逝; 夏言入主内阁; 他的第一件事也是清洗翰林院,而首当其冲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张璁张孚敬的门生; 杨宝儿。
  夏言记得杨宝儿是嘉靖十年的进士第一名,状元郎,这位状元郎最初以观政的名义去了宁波府; 回来就受到了提拔; 夏言早已将杨宝儿划在了张璁一党的阵营里。
  镇国公霍韬的事情并未远去; 夏言旧事重提; 杨宝儿又是参与李甲案件的御史,杨宝儿的干系重大,夏首辅第一个就降了杨学士的职。
  镇国公家仆一案其实说起来与他并无关系; 嘉靖皇帝也觉得与霍韬无甚么关系; 因为在数个月前,李时告诉他,说镇国公往国库捐了八十万两银子。
  嘉靖帝喜欢霍韬的为人; 他不争权不夺利,并且很乐善好施,愿意为大明朝廷做贡献,这样的镇国公府,值得留下。
  杨宝儿被夏言从京城调走,去了太原府当一个府官,山西常年受到蒙古人侵袭,很显然,那里并不是个好地方。
  沈约与唐家解除的婚姻关系终于公开于众,唐纵也没有亏待他,沈约升职了。沈大人脱离唐家女婿头衔之后,他从小小兵部主事直升了两阶,成了正四品的官。
  杨宝儿远调,沈约高升,都与李时病逝和夏言上台分不开关系。有传言说,镇国公霍韬往夏首辅家送去了二十万两银子保沈约高升,也有人说不是,原因是因为夏首辅本身与陕西唐家就有紧密关系。
  朝廷之事变化万千,说不清道不明,总之沈约再不是榆林唐家的女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