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棠纪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装作不识,询问曲英。
曲英道:“是二婶娘家的侄女,名叫段文欣。”
………………………………
第九章 恩下
? 二夫人段氏的娘家侄女,段文欣。
前世里陆嘉月与曲榕私下往来,暗定终身,却从始至终不知曲榕的这位表妹,竟也和她一样,爱慕于曲榕。
只可惜二人都未与曲榕结成姻缘,在曲榕另娶旁人之前,段文欣便由二夫人段氏做主,嫁人为妾。
如今想来,段文欣既待在段氏身边,曲榕又怎会不知她的心意,必是视若无睹罢了。段文心却还幻想着她的姑母段氏会为她做主,成全了她对曲榕的一片痴心。
冬日风凉,又送来了段文欣的一声幽幽叹息,低得几不可闻。
陆嘉月也不知为何,忽然就觉得段文欣有些可怜。
于是悄声对曲英道:“姐姐,咱们还是别过去了,不然她必疑心方才的那些话都被咱们听去了。”
“倒也是,何必让她难为情,”曲英向凉亭那边望去,段文欣主仆二人正自相对无言,并未发觉近旁有人,便指了另一边,那边有个莲池,养了好些锦鲤,咱们且去瞧瞧。”
陆嘉月点点头,二人悄悄离去。
来到莲池边,这季节自然早已没有莲叶莲花,只有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数十尾颜色各异的锦鲤晃着鱼尾在水中游哉悠哉。
*
过了两三日,内院里发放月钱,桔香去郑旺家的手里领了回来,交给辛竹。
辛竹点了点,共是十一两八百文钱。
陆嘉月颇感意外:“怎么这样多?”
她是知道的,桔香柚香是二等丫鬟,月钱八百文,打帘传话的莺儿燕儿,是三等丫鬟,月钱六百文。她们四个本就是长房的人,原在孟氏屋里伺候,如今不过是孟氏拨来服侍她,换了个屋子当差而已,每个月的月钱却都还是在孟氏屋里领。
算来也只有新添置的两个负责洒扫的小丫鬟和两个粗使婆子该在她屋里领月钱,可是每人不过才四百文的月钱,加起来该是一两六百文,哪里就多出十余两来了?
辛竹解释道:“两个小丫鬟和两个婆子各领四百文,共是一两六百文。余下的十两二百文,据桔香说,是郑大娘遵照四夫人的意思给的,其中八两,是比照着府里三位小姐每月的月例,也一样给小姐的,我呢,也和大夫人身边的春霞姐姐一样,可得一两,还有一两二百文,是给小顺小成的,也是照着这府里的规矩,小厮每人每月六百文。”
陆嘉月闻言,更感惊讶。
前世里她在曲家住了三年,可从不曾领到过半文的月例银子,今世初来乍到,不但和曲家的三位小姐一样领八两的月例,就连她身边的辛竹和两个小厮也都有月钱可领了。
难道就因为前几日得了曲老夫人的几句夸赞么?
果然曲家上下的人都是看着曲老夫人的态度和脸色来行事啊,四夫人虽是当家之人,亦不能免俗呢。
看着摆在眼前的银子,陆嘉月受宠若惊之余,心思一转,就有了个主意。
于是吩咐辛竹:“你拣三两二百文出来,发给那两个小丫鬟和两个婆子。”
辛竹笑道:“小姐莫不是算错了?她们四个只需一两六百文便够了。”
陆嘉月淡然笑道:“我瞧她们平日里做事也还勤勉,给个双份的月钱又有何妨?”又道,“还有桔香柚香,莺儿燕儿,她们四个原是姨母屋里的人,我更不该薄待了她们。虽然她们都在姨母屋里领月钱,咱们这边也再给她们添上一份吧。”
辛竹不曾想陆嘉月会如此安排,愣了片刻才道:“也好,今后她们做起事来更该用心了。”
陆嘉月想了想,又道:“算一算还余下五两八百文钱,绣房给二两,小厨房给三两,还有八百文钱,就单给了柳大娘吧。”
辛竹愈发愣住,“小姐,这八两的月例银子毕竟是四夫人的一番好意,你竟一文也不留下,全都要赏出去么?”
陆嘉月轻声叹了叹,道:“你想一想,我来在曲家这些日子,给上下添了多少麻烦?又是请医治病,又是让绣房裁衣裳,小厨房里每日预备的饭食就更不用提了。咱们如今是寄人篱下,无以为报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要人家的银子呢?”说着,顺手拨了拨桌上的银子,“左右这银子本就出自曲家官中,我也不过是用它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而已,更何况,我也不缺银子花费,对不对?”
辛竹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听陆嘉月如此一说,也明白过来,“还是小姐想得周全,这样一来,这曲府里的丫鬟仆妇们可要对小姐奉若神明了,还能让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咱们小姐可不是什么寒门小户的出身,才不会将一点月例银子放在眼里。”
陆嘉月点点头,“正是如此。以后每月领了月例银子来,你便只管按我方才说的发下去就是了。”顿了顿,又笑道,“你跟着我也有好几年了,上回涨月银还是两年前,如今也给你再添上一倍吧,还有小顺小成,也不能独撇开了他两个,也各添上一倍。咱们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不好商量的?顾全了人家,也不能亏待了自己。”
要领双倍的月钱,辛竹自是喜出望外,立刻就要给陆嘉月磕头谢恩。
陆嘉月忙拉住了她,冲她眨了眨眼睛,“先别忙着磕头,你比我大两岁,我记着呢,你的嫁妆我必给你置得丰厚体面,来日有得你谢恩的时候呢。”
辛竹登时红了脸,嗔道:“小姐竟也学会取笑人了。”
陆嘉月笑道:“顽笑归顽笑,这月例银子虽然我一文也没留下,但是四夫人的这份人情还是得还回去,”微一思索,“这样吧,你将咱们从江南带来的苏缎里挑出两匹颜色老成的,再附上一盒雨前龙井,让桔香送去曲老夫人的上房,再挑两匹颜色鲜亮的,附一套文房四宝,让柚香送去四房。这些东西虽也不值多少银子,也算略表咱们的回敬之心。”
颜色老成的缎子和雨前龙井,自然是送给曲老夫人的,颜色鲜亮的缎子和文房四宝,则是分别送给四夫人方氏的一双儿女,曲家的三小姐曲薇和五少爷曲桦。
陆嘉月记得三小姐曲薇最喜欢穿颜色鲜亮的衣裳,而曲桦这时候不过才八九岁,正请了先生在家教授课业,文房四宝,正好他也用得上。
………………………………
第十章 兄妹
? 辛竹自出去安排发放月钱之事,不多时院里的众丫鬟婆子都得了消息,由桔香柚香领着,齐刷刷跪在外头廊下,给陆嘉月磕头谢恩。
陆嘉月最受不得这些大礼,先拉了桔香柚香起来,又让她二人去将众丫鬟婆子拉起来。一阵忙乱还没消停,小厨房的管事朱大娘和绣房的管事吴大娘也前后脚地来了。
二人对陆嘉月皆是感恩戴德,尤其是朱大娘,简直都快喜极而泣了。
陆嘉月笑着客气敷衍,闹了好一阵儿才终于安静了。
*
转过天来,用过早饭,陆嘉月往孟氏的正房来。
丫鬟仆妇们见了她,更比往日恭敬。
进来厅堂,孟氏正看着丫鬟们往炭炉里添银霜炭,一见陆嘉月进来,便上前携了她的手来到里间,含笑问她:“是谁教你那样做的?”
陆嘉月心知孟氏所问的是昨日发放双份月银的事,微微一笑,道:“倒也不是谁教的,是我自己不想要,便都赏了出去。”
孟氏点点头,看着陆嘉月的目光里满是赞许之意,“你这个小丫头,你父亲离京之前千咛万嘱让我好生照顾你,说你年纪幼小,诸事不知——如今瞧着,竟是比你英表姐还要懂事呢。”
陆嘉月脸上一红,倒有些不好意思,“我哪里懂得什么,只不过是想着自己住在府里时日尚短,却已经给上下添了诸多麻烦,心中过意不去罢了。这月例银子的事,我晓得是老夫人和四夫人有心疼我,可是我毕竟不是曲家的人,若再要曲家的银子,实在于心难安。。。”她抬头看着孟氏,眼神里带着几分困惑不安,“姨母,您说我这样做究竟对不对?”
“你做得很对,”孟氏轻柔地摩挲着陆嘉月的一双小手,轻声叹了一叹,“好孩子,你还小,有些话姨母也不便与你明说。你只管安心在这里住着便是,万事皆有姨母为你做主,便是银子不够花,只管和姨母说一声儿便是,可千万别和姨母见外。至于旁的,咱们宁肯要强些,也不能失了该有的气度,白白地自轻身份。”
陆嘉月心中了然。
曲家虽然富贵,可是她却只是个寄人篱下的表小姐,若真收下了那月例银子,曲家上下人等嘴上不会说什么,只怕心里却会以为她眼皮子浅,贪慕钱财,而因此小瞧了她去。
她又不缺银子花,何必自轻身份?
“姨母的话我都明白,”陆嘉月轻轻点头,“姨母放心,爹爹离京之前给我留下的银子,只怕花到爹爹回京,我也是花不完的呢。”
孟氏怜爱地摸一摸陆嘉月粉嫩的脸颊,笑道:“小丫头,说得好像知道你父亲何时回来似的。”
陆嘉月笑了笑,没有再接话,心头却颇感沉重。
前世里父亲和曲家遭遇灭顶之灾,自己也身陷污浊之地,如今自己俨然又重活了一世,难道还要再眼睁睁地看着前世的一切重演么?
当然不能!
可是自己又该如何,才能改变前世里所发生的一切,挽救所有人的命运?
陆嘉月兀自想得出神,忽然门帘子一挑,她茫然抬头,却是表哥曲松进来了。
天冷,曲松穿一件雪青色素缎夹袍,腰间系着朱红绦带,一应佩饰挂件皆无,头上也只用青玉簪子束发,虽是很家常的穿着,却不掩他眉目峻朗,气度从容。
曲松作为表兄,向来对陆嘉月这位表妹的关怀疼爱并不逊于同胞的亲妹曲英,如今陆嘉月虽又重活一世,每见了曲松,仍是情不自禁地从心底里觉得亲近。
于是忙见了一礼,甜甜笑道:“哥哥来了,今日怎的没去院部衙门?”
曲松在铺着彩缎软垫的椅子上坐了,面上笑意晏然:“今日休沐,不必去衙门里。”
曲松颇会读书,年少有才,二十岁上便已金榜题名,后殿试时又因学识出众,容貌峻朗而得天子青睐,钦点入翰林院为侍读,翰林院三年一散馆,出了翰林院,曲松又入了通政院,如今已官至正六品的通政知事。
前世里陆嘉月偶尔听曲家的人私下议论,说曲松其人满腹才学,生性沉稳内敛,却又最是圆滑世故,是一块混迹官场的好材料。那时陆嘉月还不高兴,觉得“圆滑世故”四个字玷污了曲松,然而后来曲松步步高升,官运亨通,才可见旁人所言并非全是曲解。
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要想出人头地,光有满腹才学是远远不够的。
可是即便曲松后来官居要职,曲家也未能因此而逃脱噩运。
想起这些,陆嘉月心中不禁又是一番感叹。
大丫鬟春霞倒了茶来,曲松接在手中,笑道:“不知母亲在与月妹妹说些什么体己话,瞧月妹妹的样子倒像是有心事。”
孟氏笑道:“方才正说起她父亲,大约是又想她父亲了,都怨我,不该提的。”
陆嘉月自然不能说什么,只微笑道:“姨母却是猜错了,我只是在想午饭有没有水晶粉蒸丸子吃罢了。”
“这孩子,一个水晶粉蒸丸子,也值得想成这样?”孟氏满心里只觉陆嘉月可怜可爱,忙不迭地吩咐莲香,“快打发人去告诉小厨房,午饭要一个水晶粉蒸丸子,还要一个鸡丝炒银芽,英儿爱吃,余的菜你让小厨房看着做就是了。”
“母亲怎的也不问问儿子午饭想吃什么菜?就只顾着疼两个妹妹。”曲松见孟氏高兴,也跟着凑趣。
孟氏笑着睨他一眼,“都是有妻室的人了,还吃两个妹妹的醋。”
曲松但笑不语。
正说着,曲英也进来了,一见了曲松便笑道:“哥哥不在屋里,原来是到母亲这里来了,”说着指了身边的丫鬟红绡手中提着的朱漆描花食盒,“嫂嫂说这是哥哥特意为月妹妹留的,所以我就顺道带过来了。”
孟氏便问食盒里装的是什么,曲松笑道:“倒是差点儿给忘了,昨日有个同科好友送了我几样糕点,说是他家新聘的江南厨子做的,滋味甚是地道,我想着月妹妹多年居于江南,必是吃得惯江南口味,就给月妹妹留下了。”
陆嘉月满心里只觉得温暖感动,却说不出话来。
几样江南口味的糕点罢了,原不值什么,偏曲松这样整日忙碌于官场之中的人,还记着她这个表妹曾居于江南,将这等吃食小事也为她放在心上。
待陆嘉月向曲松道了谢,曲英笑吟吟道:“咱们家的小厨房虽说是手艺好,也能做江南风味的糕点,却只怕不及这个做得地道。”
陆嘉月闻言,忙吩咐丫鬟们将食盒里的糕点摆出来,又亲自给孟氏和曲松斟了热茶,四人喝着热茶,吃着糕点,说说笑笑,倒也是其乐融融。
………………………………
第十一章 发现
? 待用过了午饭,陆嘉月陪着孟氏喝过了消食茶,回来春棠居,才知道小顺和小成已经等候多时。
进了里间,将丫鬟们都遣了出去,独留了辛竹在侧,陆嘉月这才开口问两个小厮:“事情办得如何了?”
两个小厮站在下面打了个千儿,小顺回道:“自得了小姐的吩咐,奴才们每日里都悄悄地跟着那娄家少爷,发现娄少爷不常出门,两三日出门一趟,但是只要出去,就必会去一个地方。”
说到这里,两个小厮对望了一眼,却停下不说了。
“哦,”陆嘉月点了点头,“什么地方?”
二人皆面露犹豫,过了片刻,小成才低声道:“是倚红楼。”
“倚红楼?”陆嘉月不禁蹙眉,这样艳俗的名字,一听便知是烟花之地,心中不觉厌恶,冷笑一声,“原来娄少爷竟是这等雅好风月之人。”
两个小厮见陆嘉月明白,便也不再说破,小成又道:“奴才们也都打听清楚了,娄少爷爱惜脸面,每次进去都走的偏门,而且每次都只找一个名叫香阮的姑娘。据倚红楼打杂的伙计说,娄少爷似乎有意给这个姑娘赎身,还说这个姑娘在倚红楼也是叫得上号的红人,赎身所需的银两可不少呢。”
朝廷早有禁令,凡是官员,不论官阶高低,及其子侄,皆不可出入烟柳杨花之地。娄文柯出身官宦世家,又有婚约在身,竟视朝廷禁令为无物,做出寻花问柳,自辱门风之事。
陆嘉月对娄文柯的厌恶之情顿时又更深一层。
两个小厮见陆嘉月的一张粉脸绷得紧紧地,显然是在生气,心里不约而同地忐忑不安起来。
他二人随在陆嘉月身边已有几年,还是头一回在自己的主子脸上见到如此“严肃”的神色。
谁知陆嘉月默默思索片刻,竟然笑了起来,口中道:“如此也好——”
两个小厮闻言,惊得面面相觑。
娄家少爷可是和曲大小姐定了亲的,如今背着人做下这等丑事,主子可是曲大小姐的表妹,竟然不为曲大小姐抱屈,反而赞好?
陆嘉月自然不知两个小厮如何腹诽,以手支颐靠在炕桌上,神态悠闲,语带讥诮地道:“赎了身却又要如何安置人家姑娘?总不能光明正大的娶进娄府去吧?看来这娄少爷是想要金屋藏娇了,既要藏,那必得有地方才行,”含笑看着两个小厮,“还得辛苦你们,继续去盯着娄少爷,如果我没料错,他近日必会去购置房产,用来做他的温柔乡。”
这一番话说得如此直白,把两个小厮听得一愣一愣的,就连身侧的辛竹也禁不住脸红了。
陆嘉月却并不在意,只让辛竹给了两个小厮一两银子,算是赏给他们吃零嘴儿的,两个小厮领了银子,千恩万谢的出去了。
对于陆嘉月如此反常的行事和态度,辛竹满心里疑惑,又见陆嘉月神色中竟有松快喜悦之意,不禁更是惊异。
陆嘉月褪了紫缎夹绵绣鞋,蜷到了暖炕上,辛竹忙取了锦被给她搭上,她抬眼看着辛竹,目光沉着,“眼下你该晓得我为何想要拆散英表姐和娄家少爷的姻缘了吧?”
辛竹却不言语,半晌,才轻声道:“英表小姐那么好的一个姑娘家,若是嫁给娄少爷那样下作的人,就好比无瑕美玉掉进污泥里去了,也是可惜。”说着,看了看陆嘉月,“我只是觉得奇怪,小姐似乎早就晓得那娄少爷并非英表小姐的良人佳配。”
陆嘉月拢了拢身上的锦被,脸上的笑意恬淡安静,“咱们初到燕京,我又上哪里晓得娄家少爷的为人去?只不过是因为英表姐待我实在是好,我视她为亲姐姐,为了她的终身着想,才多了这么一番手脚,想的也不过是让英表姐嫁得良人,今生姻缘美满而已。谁知这也真是赶巧了,歪打正着的让咱们看清了娄家少爷的本性。”
“哎,这也是老天有眼,不忍见英表小姐误嫁。”辛竹叹了一声,又道,“只是英表小姐和娄家少爷已然定了亲,小姐究竟打算怎么办呢?”
陆嘉月眉心一挑,胸有成竹地笑道:“你放心,我自有办法。”
*
又过得几日,正是立冬。
曲家的惯例,立冬是个大日子,需在曲老夫人的上房大摆筵席,阖家老小皆给曲老夫人祝酒恭贺,图个吉祥平安过冬的意思。
筵席就摆在上房的花厅里,这日不过午后,花厅里丫鬟仆妇们便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到了晚饭时候,上房的庭院里挑起几十盏灯笼,远远望去,一片灯火通明。及进了庭院,便见花厅里人影幢幢,丫鬟仆妇们穿梭往来的身影,还有不时响起的说笑声,显然一派高门世宦之家的繁荣景象。
进了花厅,上首的软榻坐着曲老夫人,一旁依旧是围着五六个丫鬟,四夫人方氏就坐在曲老夫人身侧的绣墩上,不知才说了些什么,引得曲老夫人笑呵呵地,很是高兴的样子。
陆嘉月跟在孟氏、曲英和表嫂徐氏的身后,上前给曲老夫人问安。
曲老夫人含笑颌首,目光穿过众人,独向陆嘉月望去。
只见陆嘉月身段儿柔弱似柳,亭亭立于众人间,身上穿着一件芽儿绿的格朵纹缎子夹袄,玉白的棉绫凤仙裙,颜色式样皆正合时宜。又见她满头青丝披在肩后,头顶上梳着个双环髻,略微点缀了两朵珠花。脸上虽是脂粉未施,却莹白粉嫩,眉目清盈宛转,自有一种豆蔻少女才有的明媚天然之态。
曲老夫人活到如今的年岁,于王公候府,官宦世家之中不知见过多少容貌出众的女子,正因为见得多了,反倒觉得都美得如出一辙,并无新意。独眼前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恍惚之间,竟让她觉得有一种宝珠在匣的感觉,似乎只待时光雕琢,便可显出其真正之光芒。
曲老夫人忽然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也是娇丽明艳,笑靥如花。
然而时光匆匆,终究催人老去,任她昔年如何美貌,也敌不过岁月风霜。
美人迟暮,将军白头,皆为世间最无奈之事。
曲老夫人心中微有感伤,却也有几分莫名的欣喜。只因她已经很久不再想起从前的自己,而陆嘉月的出现,却让她久违地想起了自己也曾经有过的那些年轻鲜活的时光。
………………………………
第十二章 家宴
? 曲老夫人满脸温柔慈爱,含笑将陆嘉月唤至身前,拉了她的手让她紧挨着自己坐下,“好孩子,待会儿开席,你就跟着我坐,咱们好好儿地吃饭,让她们自己闹腾去。”
陆嘉月不曾想曲老夫人竟会对她如此亲近,一时倒有些不习惯,不过老人家的话,总也不能不听,于是顺从地应了。
一旁孟氏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亦是暗自惊讶。然而转念一想,婆婆向来喜欢伶俐漂亮的小女孩儿,自己的这个外甥女乖巧聪慧,模样儿也生得极好,婆婆喜欢她,倒也不足为奇。
倒是四夫人方氏笑呵呵地对曲英道:“英姐儿,瞧你祖母这般喜欢你的妹子,你可吃不吃醋?”
曲英心里正巴不得曲老夫人多多垂青于陆嘉月呢,又怎会吃醋?
于是大大方方地笑道:“四婶说的哪里话,家里几个姊妹,祖母哪一个不疼的?如今不过是月妹妹初来乍到的,祖母一直疼着我们几个姊妹,如今自然该偏疼月妹妹一些,才不会显得厚此薄彼嘛。”
众人都笑,夸曲英嘴儿甜,会说话。
这时,忽有个小女孩儿走了进来,边走边嘻嘻哈哈地笑道:“大姐姐有气度,不吃醋,我心眼儿小,可要吃醋了。”
说话的小女孩儿不过十一二岁的模样,身形娇小玲珑,头上梳双螺髻,身上穿樱粉缎子彩绣百蝶穿花的夹袄,湖绿六幅湘裙,容貌乖俏,神态娇憨,令人一望之便不由心生喜爱亲近之意。
这小女孩儿正是四夫人方氏的女儿,曲家的三小姐,曲薇。
说来曲老夫人膝下虽有三个孙女,却只有曲薇这一个小孙女是她的嫡亲血脉,疼爱关切之情,自然非旁人可比。曲家上下人等对此皆心知肚明,便也跟着对曲薇处处另眼相看,故而曲薇自幼便养成了活泼不拘,爱说爱闹的性格。
方氏平日里对这个女儿也是爱若珍宝,只是此时众人在场,她难免觉得女儿有些闹腾,于是微微皱眉,轻声责怪道:“长辈们跟前,不许满嘴混说。”
曲老夫人素日最疼这个小孙女,不忍方氏责备她,忙将她唤至身前,也挨在自己身边坐下了。
曲老夫人笑吟吟地将曲薇半搂在怀里,只看不够似的,看了脸蛋儿又看身上穿的衣裳:“今儿穿的这件夹袄倒是颜色鲜亮——”细看了看,“咦”了一声,“这料子倒是不错,细密厚实,只是不像是咱们北边产的。”
曲薇闻言,便冲着陆嘉月点了点下巴,笑道:“是陆姐姐送的料子,母亲便让绣房给我新裁了袄儿,”说着站了起来,在曲老夫人面前转了个圈儿,“祖母,好不好看?”
其实曲薇自幼娇生惯养,锦衣玉食,什么衣裳料子没有见过?这般炫耀,也不过是因为曲老夫人夸了一句好,她小孩子家的心性,故意想要显摆一下罢了。
曲薇高兴,曲老夫人自然喜欢,“这丫头,既穿了你陆姐姐送的衣裳料子,便不许再吃你陆姐姐的醋了。”
曲薇点了点头,扑在曲老夫人怀里撒娇,“那是自然,方才我不过是说着玩哩,哄祖母开心,笑一笑罢啦。”
众人正说笑得热闹,二夫人段氏带着侄女段文欣,三夫人黄氏带着儿媳胡氏、女儿曲茜,也都进来了。
不待孟氏示意,陆嘉月已自上前,依着礼数,规规矩矩地给段氏和黄氏行了问安礼。
黄氏是个寻常妇人,性子开朗直爽,体态圆润丰腴,倒是一副富态模样,客气地笑着,受了陆嘉月的礼。
段氏却正好相反,形容清瘦,眉眼寡淡,看似孤傲难以接近,却意外地对陆嘉月颇为热情,满面笑容地拉着陆嘉月的手,当着孟氏的面,不遗余力地将陆嘉月从头到脚夸赞了一番。
对于段氏的热情,陆嘉月却在心里只以冷笑置之。
前世里她初到曲家时,段氏对她正是这般出乎寻常的热情,她年纪幼小,当时又是懵懂天真,满心里以为段氏是个心地和善的妇人,她和曲榕从起初的私下往来,直至暗定终身,也不无段氏在其中的推波助澜。可是后来,眼见段氏将亲侄女段文欣嫁与权贵为妾,又逼迫曲榕另娶旁人,继而一改从前的和善面孔,对她的态度与初时简直判若两人。
于是她才明白,段氏根本就是一个攻于心计,为求攀附权贵而不择手段的人。
那是她在曲家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曾经信赖的人,变得面目全非,信誓旦旦说要娶她的人,却另娶了旁人。
不过所幸没过多久,二房的所有人都搬离了曲府,去了别苑居住。自那以后,她再未见过段氏,也未见过曲榕。
前尘往事,如哽在喉,如今虽已再世为人,陆嘉月却也实在是懒得再与段氏虚与委蛇。
于是不动声色地挣脱了段氏的手,福了一礼,默默地又坐回了曲老夫人身边。
段氏本以为陆嘉月年纪幼小,多夸赞她几句她必然欢喜,谁料自己极力做出的满腔热情,却碰了个软钉子,心里顿时一阵不痛快。
可是陆嘉月嘴上半个不字也没说,礼数上也是守足了规矩,她再如何不痛快,也是鸡蛋里挑不出骨头。
孟氏与段氏妯娌多年,自然清楚段氏的性子,知道她心窄量小,恐她记恨在心,忙笑着打圆场:“这小丫头,不懂事儿,都是教我给宠坏了,弟妹可别在意。”
段氏似笑非笑道:“大嫂子何必解释,小丫头嘛,哪个不是爹娘的宝贝?娇生惯养的,纵有些脾气性子也是常事,我既是长辈,又怎会将这点子小事放在心上。”
孟氏笑了笑,没有再接话。
曲家的女眷已经到齐,老爷少爷们也陆续来了。
先进来的是二老爷曲宪和三少爷曲樟父子,然后三老爷曲宥和二少爷曲槐父子,四老爷曲宁和五少爷曲桦父子也都来了。
二老爷曲宪如今在兵部任职,官阶不高,因与大老爷曲宏是同母所出,容貌上有几分相似,只是不及曲宏气度威严。曲樟是曲宪的庶子,年方二十,如今在城中的清风书院读书。
三老爷曲宥身量不高,体态圆胖,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样子,倒是和黄氏颇有夫妻相。至于二少爷曲槐,则活脱脱与三老爷曲宥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只是身量略高一些罢了。
曲家四个老爷,还数四老爷曲宁形貌最为儒雅隽逸,而五少爷曲桦,虽只八九岁,却也生得眉清目秀,机灵可爱。
曲老夫人因不见大老爷曲宏和大少爷曲松,便问他二人为何还没回来。
曲宪笑道:“母亲莫挂怀,大哥是圣谕留在了宫里,松哥儿在宫门外候着,大约晚些时候就会回来了。”
………………………………
第十三章 弹劾
? 曲老夫人听了二老爷曲宪的回话,便不再言语。
一时丫鬟仆妇们安置桌椅,摆放碗箸妥当,方氏便来请曲老夫人入座,预备开席。
陆嘉月与曲薇一左一右分坐在曲老夫人身边,曲英、曲茜并段文心陪坐,孟氏等几位夫人并徐氏胡氏坐了一桌,几位老爷和少爷们又另坐了一桌。
虽是家宴,小厨房里也是费尽了心思,将菜式做得甚是丰富,陆嘉月每样尝了一口,味道倒是都不错,只是肚子也吃饱了,再吃不下别的,于是便专心服侍曲老夫人,曲老夫人觉得她行事细致妥贴,对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