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妩媚大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妩媚大秦
作者:迟银河
 
文案
一段乱世传奇,一阙帝王恋歌。他是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是残暴不仁的暴君?当烽烟散尽,她能陪他走上权利之巅吗?

云音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少时无意结识的一个小孩,居然成为了一国之君!当年他在街头被人欺辱,如今却是冷酷无情的秦王,一心要横扫天下。两人终于重逢……

始皇陛下的奋斗和恋爱史:…)

友情提示:
1。剧情流,战国风;
2。嬴政vs青梅,又名《王的伪青梅》《秦宫秘情》。

指南:
1。作者有存稿有时间,保证不坑;
2。水平有限,谢绝考据。
3。文案无能,求收藏求收藏啊~

内容标签: 欢喜冤家 传奇 天作之合

搜索关键字:主角:云音,嬴政(秦始皇) ┃ 配角:那一大堆历史人物 ┃ 其它:
==================

☆、缘起

  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纷争,正是大争之世。齐楚燕韩赵魏秦,是战国末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诸国之间,常常发生战争。
  赵国都城邯郸郊外,一个平常的午后。
  少女云音和家里的刘婶从集市上回来,买了不少东西。
  云音身材微胖、眼睛很大,穿着青白的苎麻衣裳、外罩青色小袄。
  刘婶一边走,一边不停嘴地对云音说着话:“再过两年你就到及笄之年,是大姑娘了,女红厨艺得赶快学起来,不然么嫁人?今天正好买了丝线,回去我就教你。”
  云音今日在市集上淘到几样喜欢的小物件,紧紧捏在手里,十分高兴。刘婶是家里的老仆,一向唠叨,她早练就了充耳不闻的本事。
  两人刚走府门附近,就看见几个少年在打架。仔细一看,是几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在殴打一个小孩。那孩子已经被打得坐在地上爬不起来了,双手抱着头,身上渗出血迹。打人的,都是附近的一些泼皮少年,小孩已经受伤,他们还不肯罢休,纷纷用脚踢他。
  刘婶看不过去,她认识为首的少年,走近大喊一声:“王小乙,又在欺负人!你们快要把他打死了!再不住手,我去告诉你爹,让他来收拾你!”
  刘婶嗓门大,一下子把这些小泼皮镇住了。他们看到有大人来了,怕刘婶去向他们的父母告状,一哄而散。
  临走前,王小乙还恶狠狠地骂那小孩:“小野种,这次先饶了你,下次不要让我再看到你,见一次打一次!”
  “这些父母,是怎么管教儿子的,老爱欺负人。唉,可怜的孩子!”刘婶念叨着,看了看被打的孩子,他满头满脸都是血。
  “他流了那么多血,我们带他回去包扎一下吧,”云音也觉得这孩子可怜。她和刘婶一起把孩子扶到了家里。
  云音的父亲是赵国武将,父亲常年在外,家里只有妻子和一对儿女。云音的哥哥是个从小爱惹是生非的主儿,打架受伤是常事,她家里止血药膏、绷带等都很齐全。
  刘婶给小孩止血包扎,他似乎不喜欢别人碰他,胡乱挣扎。刘婶道:“别乱动!你动了没法包扎。阿音来,按住他。”云音按住他的手,柔声说:“很快就好,乖乖的。”听到这话,他乖了一些。
  他身上的伤口很多,云音也学着刘婶的样子,一起帮他止血消毒。她没处理过伤口,有些笨手笨脚,小孩痛得呲牙咧嘴,却没有哼一声。
  包扎好以后,他还能动能走,应该只是皮外伤,没有伤到筋骨。
  这小孩大约十岁左右,非常瘦弱,一双眼睛倒是很明亮。刘婶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他不回答。
  云音的母亲从里屋走出来,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呢?这小孩是谁?刘婶,你从哪里弄回来这么个小乞丐?”
  “我不是乞丐!”小孩开口说。
  刘婶笑了,“原来你不是哑巴,我还以为是个小哑巴,呵呵。”她看小孩的衣服又脏又破,翻出了几件云音兄长小时候的衣服,想给他换上,谁知道他不要,一把推开了。
  “这孩子,脾气还挺倔。”
  云音想他可能饿了,去后厨拿了一些糕饼来给他吃。他又想推开,云音强塞到了他手里:“快吃吧,很好吃的,”说着自己也拿了一块塞到嘴里。
  孩子看了看她,没有再推,风卷残云一般,一会儿就把一盘糕饼吃完,看来是饿得狠了。云音又去拿了一些来,他很快又吃光了。
  吃饱之后,他就走了。
  。
  第二天,小孩又到云家来,他说母亲让他来道谢。
  他今天倒是穿着一身干净衣服,但是很旧,胳膊和膝盖处都破了几个洞。他说他叫小正,和母亲住在不远处山脚下的一个茅屋里。因为他爹不在,又不是本地人,那些大孩子总爱欺负他,叫他野种。
  过了几天,刘婶又看到小正在外面和人打架,把他带了回来。这次受伤没有上次重,刘婶帮他擦洗了伤口,简单处理了一下。
  包好之后,刘婶说:“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拿点吃的。”
  云音正在厅里,看到小正流血,她问:“疼吗?”小正点点头。云音拿起他的手,吹口气,“吹吹就不疼啦。”她小时候跌倒,娘都是这样哄她的。
  “现在还疼吗?”小正摇摇头,云音笑了,真是哄小孩的好办法。
  云音的母亲殷氏,一向身体不好在修养,今天精神稍好些,她从房里出来,吩咐多拿点糕饼给小正吃。
  刘婶叮嘱小正:“你以后看到那几个坏孩子,远远跑开就是了,不要和他们打架。你那么小,要吃亏的!”
  小正听了,只摇摇头,他似乎不爱说话。
  云音拿糕点给他,他也只说了一个“谢”字。
  小正走后,刘婶对殷氏道:“这孩子的娘也是,不知道是怎么照顾他的,他常常穿着破衣裳,饥一顿饱一顿,总是一副很饿的样子。”
  殷氏道:“因为家里穷的缘故吧。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他来家里,多给他拿点吃的吧。”
  从此以后,小正就常常到云家来。
  云音倒是不反感他。她原来有一个幼弟,非常可爱,小时候云音常逗他玩,可惜夭折了。她觉得,小正就像她弟弟一样。
  她兄长比她大好几岁,又整天喜欢跑出去,她有时在家也寂寞,有个伴还不错。
  当时男女之防并不重,小正又是个孩子,殷氏和刘婶都怜悯他,他常常来大家也习惯了,总塞些吃的给他。他跟着云音,大家也不在意。
  。
  有一天,他又来到云家。
  他算是个安静的孩子,云音逗他一下,就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了。她这种年纪的女孩子,并不喜欢和小孩子玩。她自己看书,过了一会儿,她发现小正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云音看一阵子书简,揉揉眼睛。忽然听见小正叫道:“不要抓我!放开我!放开我!”只见小正闭着眼睛、手脚乱动,脸上显出痛苦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我初来晋江,大家的收藏和评论对我来说很重要,如果喜欢请支持哈。

☆、伙伴

  云音想,他准是做噩梦魇着了!
  她走到他前面,抓住他的手、拍拍他的肩膀,他缓缓醒了过来,依旧一副害怕的样子,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云音柔声说:“别怕,只是做梦,醒来就好啦。”
  云音有时午睡,也会被魇到,那种感觉很恐怖,想醒但醒不过来,幸好这种情况不多。她想起小时候做恶梦,娘亲会把她搂在怀里,柔声安慰她,她也这样安抚小正。小正抓紧她的手,还有点发抖,她像拍婴儿一样,拍了他好一阵子,他才缓过来。
  他看着云音,抽回手,似乎为自己刚才害怕而有点害羞,怎么说,他也是个男孩子。
  云音问:“你梦见什么了,那么害怕?是不是梦到那些大孩子又欺负你?”
  小正说:“没有什么,我忘记了,”他的面上还带着一丝惊恐的神色。
  云音起来,去把窗户打开,说道:“中午歇息,最容易做噩梦了。你不要怕,只是一个梦而已。
  小正喘几口气,脸色缓和过来了。
  云音问他:“小正,你家里除了你和你娘,还有什么人?”
  “原先还有我外祖母,她很疼我,可是她过世了,”小正显出伤心的神色。
  “那你爹爹呢?”
  小正不说话,云音想到家人猜测的,他父亲可能去世了,他想起了会伤心,就住了口,没有再问下去。
  云音拿起架上的一本书简来看,看了一会儿放了下来,小正也抓起来看,还挺像模像样。
  “你把书简拿给我,我念一篇诗词给你听,”云音说。
  “不用,”小正说:“我自己会看。”
  “你自己看?你识字?”云音根本不相信他识字。乡下地方,绝大多数人都目不识丁;穷人家,更不可能识字。云音因为外祖父是教书先生,母亲也识字,所以能有读书的机会。
  “这篇是《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以前学过的。”
  云音接过书简一看,他读的果然是《鹿鸣》。他能读诗经,看来还真的识字!云音瞪大了眼睛。
  “小正,你真的识字?是谁教你的?”
  “先生教的。以前,我家住在邯郸城里,家里请了个夫子教我读书习字。这本书里,很多字,我都认识。有些太难了,就看不懂。”
  云音说:“哦,是这样。那你现在还读书吗?”
  小正沮丧地摇摇头。
  云音和小正熟了之后,他的话多了一些;他看起来很小,比云音矮大半个头,其实也就比她小一岁多。
  小正不太喜欢笑,云音就问他:“你干嘛不笑?我想看看你笑起来,是什么样子。”小正一咧嘴,露出满口白牙。他笑起来还挺可爱。
  云音的女伴宦娘过来找她玩,看见小正,问云音:“这小孩是谁?”
  云音笑道:“他是我弟弟。”
  “胡说,”宦娘也笑:“你只有兄长,哪里多出来一个弟弟?”
  小正听了云音的话,没有出声,也没有否认。
  “他是邻居家的小孩,家住在附近山脚下,”云音往旁边一指。
  宦娘看到小正衣服破破烂烂的,有些嫌弃,和他隔开几步。
  。
  有一天,云音出门买点东西。
  在家附近,她又看到小正被几个坏孩子堵住了。
  “小子,你还敢出现?”王小乙斜着眼睛说:“上次便宜了你,今天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你!”
  几个人围住了小正,他大声说道:“你们谁敢过来?我打死你们!”
  “嘴还挺硬!”几个小泼皮笑道。
  “他拿着一把刀!”忽然有人叫道,几人一看,小正果然手里拿着一把砍柴用的镰刀。
  “四娃,你去把他的刀抢过来,我们一起上!揍他!”王小乙分配任务。
  眼看着小正又要被欺负,云音走上前去,说道:“你们别打了!”
  可是这些小泼皮根本不理会她,继续上去厮打小正。
  这时,云音的兄长云翳和几个同伴过来了。他看见这么多人围在一起,妹妹也在前面,就大声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云翳从小也是惹事的主儿,在这一带小有名气。他和同伴喜欢到处游荡,他们自己觉得是行侠仗义;别人感觉他们不务正业,惹是生非。
  小泼皮倒是很畏惧他们,放开小正,和他们笑嘻嘻地打招呼。
  小正紧紧地握着那把刀,盯住几个人。
  云翳看看情况,对这些小泼皮道:“你们可真有出息,那么多人,欺负一个小孩!”
  “云哥,”王小乙道:“他是个没有爹的野种!他还总是用眼睛瞪我,我看他不顺眼,所以要教训他!”
  小正听到王小乙骂他的话,眼露凶光,感觉随时要扑上来,同王小乙拼命!
  “和这么小的孩子打架,你们羞不羞?”
  “几位大哥,他是秦国人!”另外一个小无赖四娃说:“他有一次被我们打的时候,自己说出来的!秦国人都坏,该打!”
  “他不是秦国人,”云音帮小正辩解道:“你别胡说!他明明是赵国人,他讲话也是邯郸口音。四娃,你最喜欢说瞎话!”
  云翳道:“好了,散了吧!别在我家门口打架!”
  云音过去,把小正拉了出来。小流氓们见有比他们强的人,来管这件事,都一哄而散。她见小正只受了点轻伤,问他:“疼吗?”
  小正摇摇头,“我回家了。”
  云音因怕几个小泼皮再来找他的麻烦,陪他走一段路。
  云翳到了家门口,也不回家,和同伴继续往前走。他们一边走,一边商量。
  “阿翳,我们今天去哪里消遣?”
  “我也不知道。附近还有什么地痞恶霸吗?”
  “哪里还有什么恶霸?附近的刺头儿,都被我们收拾完了。昨天隔壁的宋老爹说,我们几个整天不务正业、到处惹事,我们才是恶霸!”
  “他胡说八道!老糊涂!”
  “哦,我想起来了,富贵说他最近得了一把好剑,他家就在附近村子里,不如我们去他家看看?”
  “好呀!”
  众人纷纷附和,走在云音两人后面,要到旁边的村子里去找人。
  过了一会儿,众人已经走出巷子,来到山道上。
  一个女子出现在山坡上,她普通少妇打扮、头上只戴着一只木笄、裙裾随风飘扬。她的容光,让满坡绚烂的山花都失去了颜色。她真美!云音几乎屏住了呼吸。
  

☆、山鬼

  云翳和几个同伴也呆住了。他们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成熟妩媚的少妇,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
  这女子似乎习惯了男人惊艳的目光,也不在意,只抬头向他们柔柔一笑。她这么一笑,几个年轻人感觉自己的魂儿,已经从体内飞了出去!
  赵国本来就是盛产美女的地方,邯郸城又是佳丽扎堆的所在。云翳和同伴也不是没见识,邯郸城里有名的歌姬,他们见过不少;名伶的歌舞,也去看过,但是这个荒山中的女子,似乎比那些绝色歌姬还要美艳!
  他们小声议论起来。
  “这女子,长得那么美,是山鬼吧?”
  “大白日的,哪里来的什么鬼?她那么好看,怎么可能是女鬼?”
  “谁说她是女鬼?你小子到底有没有读过书?山鬼,说的是山里的精灵!《九歌》里面描述过的。”这人看来读过一点书。
  “我看她像山里的精怪,说不定是狐狸精!”
  这时候,小正向着女子走了过去,喊了一声“娘”。
  “又和人打架了?真是不听话,”女子看见小正的衣服又破了几处,手臂上有淤青,责备道。她训斥儿子的声音很好听,又脆又柔,像黄莺婉啼。
  原来小正的娘亲这么好看!云音惊奇地想。
  女子拉着儿子回家,小正伸出手,和云音挥手告别。
  云翳笑道:“我说她不是精怪吧?她原来是那个小孩子的娘。”
  “也是,”同伴附和,“她如果是精怪,那她儿子也是精怪。精怪都有法术,怎么还会被那班小孩欺负呢?”
  “她真美!”几人念念不忘的又谈论几句,沿着山路找同伴去了。
  云音在山上采了一把野花,慢慢散步回家。
  。
  一日,云音的远房亲戚云大成来了。
  云大成和云音家是远亲,他和云翳的关系很好。他一进门,问候了伯母,就去找云翳。他们两人呆不住家里,商量着,要去哪里消磨时间。
  “翳哥,我们今天去哪里逛?”
  “走!我们到邯郸集市上去,再去教训一下大虎那帮人!”
  “哥!”云大成苦着脸道:“别去惹事了,上次我们和人打架,我回去后,被我爹狠狠教训了一顿!”
  云翳笑了,“看你这个没有出息的样子!算了,今天我们去茶楼听书!我请客。”
  云音也很迷听书,在旁边听到,连忙说:“带我一起去吧!上次那个故事,我还没有听到结尾呢。”
  “行!一起走,”云翳招呼大家一起走。小正也在,云音拉上他,“我们去茶楼玩,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很精彩!而且,那里还有点心吃。”
  大成看到小正,问道:“这小家伙是谁?哥,是你新收的小兄弟吗?”
  云翳笑道:“他这么小,怎么会是我的兄弟?他是邻居家的孩子。”
  他们又去叫了几个同伴,众人说说笑笑地进了邯郸城,走进一间名叫“悦来居”的茶楼。
  茶楼里面很热闹,到处坐满了人。一个年近四旬的说书先生坐在台前,形容消瘦,手里拿着一块惊堂木。
  几人找了个空着的桌案坐下,小二上了茶,摆上一些点心。
  茶客们多半是男人,里面乱糟糟的,还有汗味。云音有些不自在,要不是说书的内容精彩,她不太喜欢呆在这里。
  她看见小正端着地坐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心想,小正可能很少来这种地方。她拿了一块点心给小正,“第一次来吧?先吃点东西。”
  有人问:“不是说听书吗?怎么还不开始讲?”
  “正在中场休息,”大成嘴里塞着点心,含糊地说:“很快就开始。”
  这时,说书先生站了起来,清清嗓子。看来他要开讲了。
  “碰!”他没讲之前,先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云音吓得身子抖了抖。
  “上回书说到,几十年前,秦赵两国对战长平,我赵国名将廉颇将军坚守,两军对峙两年之久,粮草耗尽。各位是否想知道,如何突破僵局?”
  “哦,今天是在讲长平之战,”云翳对大成道:“这么有名的战役,大家都知道,但是细节,还真不清楚。”
  “别卖关子了,快接着讲嘛!”下面有人喊道。
  “廉颇将军固守长平,秦军讨不到便宜,就开始动起歪脑筋。”说书先生继续道:“秦国施展反间计,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军最怕的是我赵国将军赵括。于是,大王派赵括接替廉颇为将。”
  “但是,诸位猜猜,这赵括真的厉害吗?不是!他只是纸上谈兵,口才好,说起兵法布阵来头头是道,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和经验!”
  “口才好,是和李先生你一样吗?就靠一张嘴来吃饭了!”有人开起说书先生的玩笑。
  也有人叹息。
  “完了,换了赵括,这下完了,要战败了。”
  “秦国人真卑鄙!”
  云音第一次听这个故事,很新奇,但她很快发现这不是故事,长平之战,听长辈们提过,是真实发生过的。她看看小正,他居然一动不动,听得很入迷,连点心都忘记了吃。看来,男孩子,天生喜欢听这种战斗的故事。
  说书先生又拍一下惊堂木,接着说:“我赵国起用赵括为将,秦国却暗中换上白起做主帅。这白起,十分厉害,号称杀神,一生中从未打过败仗!”
  “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赵括命令军队乘胜追击,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秦军用两年时间加固的营垒。”
  “白起命令一支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
  有茶客叹道:“赵括这下上当了!真是蠢!”
  “如果是廉颇将军在,就不会这样!唉!”
  说书先生继续讲:“秦军截断了我军的粮道,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四十万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令秦国军队将我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两百多名士兵放回赵国。”
  最后,说书先生沉痛地说:“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杀死我赵国士兵四十五万人!”
  这下子,噪杂的茶室静了下来,人们都沉默不语。长平之战,死伤惨重,一直是赵国人心中的痛!那时候,十室九空,大多数的壮年男子都死在了战场之上!赵国每一家人,都有父兄、子侄葬身长平!
作者有话要说:  美女出来了哦

☆、春游

  过了一会儿,茶楼中的人群沸腾起来。
  “秦国人太坏了!杀了我赵国那么多人,真残忍!”
  “我父亲当年就是死在了长平战场!”
  “我叔父也是。”
  云翳气的一拍桌案,“我要到战场上去,杀秦军!”
  云大成说:“你不是一直说要做游侠,到处行侠仗义吗?”
  “我改主意了!我要去打秦国人!”
  云音对打仗的经过,听得似懂非懂,但她听明白了,秦国人曾经杀了很多赵人,确实很坏!
  噪杂的人声里,云音忽然听到小正的声音,“赵人才坏!”
  小正会说这样的话?自己是听错了吧?云音正这样想着,小正站了起来,狠狠地看看周围正在痛骂秦国的人,转身跑了出去。
  云音叫他一声,他没理会,也就只好由他走了。
  回家以后,云翳一直闷闷不乐。
  他已经满十八岁,再过一年多就到弱冠之年。母亲殷氏已经开始张罗着给他找媳妇。
  谁也料不到,云翳执意要去从军。殷氏觉得战场上危险,死活不同意。云翳性子执拗,不理会母亲的哭闹,一日早晨,不辞而别,和几个伙伴一起,去投军了。
  殷氏又气又急,差点病了,但是儿子已经走了,却也没有法子。
  。
  一日,云音和母亲在房中闲坐。
  宦娘和她母亲刘氏来了,刘氏和云音母亲殷氏相处得不错。殷氏把她们迎进来,亲热地说:“快坐。”
  刘婶正在厨下忙碌,殷氏吩咐云音去倒水给客人喝。
  “大郎可有信来?”刘氏问起云翳。
  “唉!老姐姐,”殷氏先叹口气,这个儿子令她担忧,“他上个月托人送了一封信来。这孩子,做什么不好,非要跑去从军!战场上那么危险,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办?”
  “别担心了,”刘氏安慰道:“他平安无事就好。”
  “是呀,也只能这样想了,”殷氏又转向宦娘,“宦娘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不像我家那个丫头,一点儿事也不懂,还像个孩子。”
  刘氏看着云音笑道:“阿音挺好的,实心眼的孩子。”
  云音见母亲说起了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宦娘过来拉起云音的手,说道:“娘,伯母,我们去外面走走。”
  “好,不要走得太远!”两个做娘的嘱咐。
  云音和宦娘答应,结伴出门。她们刚走到巷口,就遇到了小正。小正今天看起来没有和人打架,穿着一身旧衣服,还算干净整洁。
  “小正,”云音和他打个招呼,他向云音笑笑,自然地就跟着她们一起走。
  宦娘比云音大一岁,穿着粉色的薄纱花纹衣裙,披散着长发,已经像个成熟的少女。她悄悄地对云音道:“这小孩又跟来啦?你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尾巴?咱们女孩子出去,带着他,多不方便呀!”
  “他就是个小孩子,”云音道:“又没有伴,孤孤单单的很可怜,我们带着他,也没有关系。”
  宦娘撇撇嘴,她已经初懂人事,不是不喜欢和男孩子在一起,是不喜欢和那么小的孩子玩。
  邯郸郊外的原野上,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还有一个湖泊,很多城里人来这里郊游纳凉。穿着各色深衣的男子,和装扮秀丽的仕女,三三两两行走着。宦娘的眼睛,朝着人群中那些俊俏风流的男子望去;而云音,则高兴地抬头看着天空中的各色风筝。
  几个浪荡子弟,守在路边,眼睛向着过往的女子看。云音和宦娘经过,他们挤眉弄眼地坏笑,发出怪声、说些怪话。
  云音很害怕,不敢看他们,急急忙忙想过去。宦娘则不屑地说:“这些人,真是无聊!”
  云音看到小正盯着这些人看,生怕他又和他们起冲突,要吃亏,连忙把他拉走。
  她们到了一处空旷的地方,一望无际的蓝天下,五色鲜花开满原野。
  很多少男少女和小孩子,仰着头,跑来跑去的放着各种形状的风筝。随着风势,有些风筝放的很高,从地上望去,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
  小正开口道:“以前我家的仆人林伯,会做很好看的风筝。他做好了,给我去放,可以飞得很高!”
  “什么?你家还有仆人?”宦娘听了这话,再看看他寒酸的穿着,讥笑道:“你还会说大话?小孩子可不兴说假话。”
  “我没说假话,我家以前是有仆人。”
  云音也不太相信小正家有仆役,但听他说是以前,心想,也许他以前家境还可以。
  小正看人放风筝,宦娘把云音拉到一边,说点体己话。
  “阿音,我昨天又看到他了!”
  云音知道,宦娘说的“他”,是她的意中人。
  “哦。”
  宦娘又说:“你知道吗,我们昨天拉了手!他的嘴可真甜,他和我说的那些话呀,我的心都要醉了!”
  云音看宦娘一副陶醉的表情,完全不能体会她的感受。在她看来,和男子在一起,那么有意思吗?男孩子和女孩子都玩不到一处,她还是喜欢和女伴在一起。
  宦娘又说了很多,基本都是她在说,云音在听。
  好容易她讲完了,云音问:“你和他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感觉?真的很有趣吗?”
  “当然了!我一看到他,心就跳、脸就红,一天不见就想得慌。那种感觉,太美妙了!你如果有了意中人,就明白了!”
  彼时民风开放,很多姑娘都有情人。
  云音还是不太明白,男女在一起那么有趣吗?能做什么?男孩子那么粗鲁,女孩子喜欢的事情,他们都不感兴趣,和男孩子在一起,能谈什么?
  小正过来了,对云音说:“简单的风筝,我也会做。等明日我找齐材料,做一个给你玩。”
  “真的?”云音高兴起来,“你还会做风筝?我还想着花几文钱,去集市上买一个呢。”
  “你做的风筝,能飞得起来吗?”宦娘可不太相信。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貌似比较晚熟,呵呵

☆、听琴

  她们回到家里,刘氏母女先告辞走了。
  云音觉得无聊,拿出琴来弹。小正也跟着回来,她轻抚琴弦,弹的是一首赵国的曲子《陌上》。
  她弹了一半,忽然忘记了下面的曲谱,只好停住了。很久没有练习,学过的曲谱都忘记得七七八八。
  古曲太难弹,她干脆弹一首简单的小调。
  小正坐在她旁边,听了一阵后,说:“真好听!”
  云音有点不好意思,她弹琴纯属消遣,技艺实在不怎么样。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夸她弹得好,果然是小孩好糊弄。云音的母亲殷氏也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