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德侯府-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立府,他成亲,立府,再外放几年回来,他就能当他的宣府主子了,我没打算把他一生都放在我的羽翼之下,让他自己出去闯吧,博出来的功劳也是他自个儿的,”宣仲安跟她道,“他我有些担心,靠着我他走得太慢了,望康我反而放心些。”
  望康才是那个像极了他的人。
  “怎么说?”许双婉没怎么听明白。
  “洵林重情,说起来是个好品性,”宣仲安看着微敛起了眉头的妻子,笑了一下,“但说起来,这也是有点优柔寡断。”
  洵林性子随了点父亲。
  但这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他小时候也有点,哪怕现在,他还是也有点,但那个影响不了他,他的那点子优柔寡断早在早年被侯府的生死难测磨光了,一路的杀伐把他变成了另一个人,他的感情是受他的人支控的,怎么用得他说了算,可洵林不是他,侯府也不是当年的侯府,洵林难以在现在的情况下成为一个狠心的人。
  “他这性子,也没有太不好的地方,等放出去磨两年,再回来也就差不多了,”宣仲安沉吟了一下,接道:“到时候这京里的人再变一变,他回来的立场也就公正多了,且……”
  宣仲安看着她,眼也不眨地道:“到时候望康也长大了。”
  许双婉蹙眉看着他,不语。
  “望康像极了我,也像极了你,”宣仲安握着她的手捏了捏,方道:“我放心他,但他也是我最操心的那个。”
  许双婉这次点了头。
  “他这一两年在学着我们做事了,”许双婉说到这,叹了口气,“一模一样。”
  他举手投足之间那些刀起刀落的干脆,她藏在温言软语下面那些果决,望康是想也没想就已经像他们了。
  洵林跟望康,很不一样。
  洵林不是没心思的人,但他的心思是后天教他学到的,而望康,他纯属就是没教就已经不知不觉当中学会了。
  他小叔需要去磨才能磨出来的狠劲和分寸感,他是已经有了。
  “你没被他哄了去?”宣仲安倒是笑了。
  “没,”许双婉摇头,看着他,“他哄我的时候,跟你哄我的时候,一模一样。”
  说到这,她神情柔和了下来,“他跟你一样,老想讨我欢心。”
  “他在意你。”
  许双婉笑了起来。
  “就跟我在意你一样。”宣仲安把她拉过来双手束紧抱在怀里,“我现在在家还能多带带他,等他长大了,他就不可能听我们的管了。”
  许双婉听着他这句话,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过了好长的一会,她才轻叹道:“时候到了,就放他出去罢。”
  小鹰长了翅膀,就是要飞的。
  **
  建远八年,宣仲安开始又忙了起来。
  这一年洵林说了亲,说的是洛州楚都督家的六姑娘楚琥珀,此女是洵林自己要娶的,许双婉听说这个姑娘比洵林还大一岁,是个从小打遍洛州无敌手的将军悍女之后,也是一宿都没睡,她对此踌躇不前,但在兄弟俩的点头之下,她还是依了他们。
  望康却对他小叔所举赞叹不已,已经跟母亲说好了,年底迎亲,一定要让他也去。
  许双婉看着对此欢呼不已的望康,心道还好他父亲已经做好了决定要放他出去历练了,要不在把他也放出去立府之前,她的日子决不好过。
  洵林娶楚家之女,他说是喜欢,许双婉却是明白,这是楚家在跟宣家结盟,从此两家的命运绑在了一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楚家握着军权,宣家就是他跟圣上之间的平衡木,洵林这是把自己置于了斡旋的旋涡,往后一生,他都不得平静。
  但这是洵林亲自选的,许双婉不得不奈何,更让她觉得头疼的是,望康已经在兴致勃勃地盯着洛州了。
  这一年底十一月,洵林娶回了楚家的琥珀。
  妯娌之间还没说上什么话,洵林就被一道圣旨立出了府去,立府刚过一个月,他先接到的不是外放为州官的圣旨,而是被指派成为了督军,前去了塞北打仗。
  此时,与大韦塞北相邻的胡国二十万大军,在大韦全国上下都在过年的时候疯狂大攻来袭,不到十日就侵占攻破了大韦防线严密的西北线,而洛州大都督府景都督之长子彪骑大将军景威在此大战当中,已身先士卒,为国捐躯,景亮因此挂帅上阵,已带大兵前往河西州迎战来袭的胡军部队。
  消息传到朝廷后没一天,许双婉当天晚上发现望康不在府中了。
  丈夫不在府中,许双婉当机立断就派了府中死士前去塞北的要道拦人,这夜她彻底末眠,也没等到人回来。
  半个月后,人也没回来。
  建元九年,胡兵大举来犯,仅仅两个月,西北军就已死伤十万人有余,这才把胡军逼回了他们的草原。
  全国人都在等着朝廷下令,大攻胡国,血洗胡军进犯之仇。
  而此时的朝廷也吵了起来,主张大攻与谈和还有中立的人三分朝廷,宣仲安也是数夜带着他的人马留在宫中,与宝络彻底商量此事最终的结果。
  末了,圣上出面,主张谈和。
  许双婉是第一批听到朝廷要谈和消息的人,她听后眼皮眨个不停,心跳不休,恶心得脑袋直发昏,望康走的那天她都没有如此惊心过,当下她就让府里的护卫下了死令,让他们马上把相爷带回来。
  宣仲安脱不开身,但许双婉给护卫下了死令,他急促回来后,只看到了一个脸色苍白,却并无大妥的妻子。
  婉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也不明所以,但刚进府里没半柱香,刚刚安慰了她几句,还没闭眼休息一会,就听下面的人来报,他刚刚离开不久的议事厅,炸了,没离开的几个议事的大人,还有两个阁老三伤一亡,好在的是,本来去议事厅找他的圣上在半路上听到他回府去了,就又回身回了宫。
  许双婉一听到,一直惊魂不定的她这才咽下了提在嗓子口的心,晕了过去。


第153章 
  沁园下人一通手忙脚乱,年迈的胡大夫被家丁背了过来一探,片刻就是捏了一大把汗,少夫人又有了身子,却因心神不稳有滑胎的迹象,不得已,他把少夫人逼醒了过来服了安胎的药,药一入口,许双婉又昏了过去。
  一度之间,许双婉虚弱得气息浅淡,宣仲安在厅堂召见属下的半途回了内卧,跟胡大夫和他的徒弟道:“无论何时何境地,但凡要有取舍,留母去子。”
  说罢他又匆步出了门去,床上的人一眼也未看。
  他怕看了,这门他就迈不出去了。
  许双婉第二日才清醒过来,她醒过来时,丈夫已不在府中,他进宫去了。
  孩子暂时保了下来,许双婉见过胡大夫,知道这孩子不稳,还是有滑胎的可能,她便没有下床走动。
  还好,侯府这几年是她亲手打理的,下人各司其职,她不过问几天,府里也出不了什么事。
  这日半夜,宣相回了侯府,许双婉在他回来后就醒了过来,见到盯着她不放的丈夫,她让下人拿着备的热水和药汤侍候他。
  宣仲安泡脚的时候,就坐在床边,看着她道:“吃下不,想吐。”
  “累疲了,没胃口,不勉强你,你喝两口就上来睡。”许双婉握着他的手一直没松。
  她面容也是一片倦色,口气也要比以往孱弱多了,但神情却很平静从容,宣仲安在她的示意下把一碗药汤都喝了,在她身边睡了一个晚上,他清早就又去了宫中。
  相衙议事厅的主谋是六部中人,也是以前旧党留下的余孽,且有通敌的可疑之处,这事涉及太大,皇帝已是日夜不眠,宣仲安更是无法置身事外。
  他走前,许双婉跟他道:“累了就回来。”
  宣仲安又去了宫里,同时还带着一个少夫人派在身边的胡大夫徒弟。
  数天后,朝廷公布了朝廷当中藏着通敌叛国的奸细,谁也没想到,通敌叛国的人居然是大韦的老王爷超王。
  超王之女乃霍家霍溆之妻,流放在外的霍家已一年不如一年,老超王痛恨宝络皇这个皇家孽种的名不正言不顺,更是恨极了宝络皇一点面子也不给他这个老皇叔公,在霍家的怂恿下,用了霍家最后藏在朝廷与宫中的几枚棋子,想把宝络皇与宣相一派的人一网击破……
  哪料他们谋划多时,还是人算不如天算,让皇帝与宣仲安逃过了此劫。
  这事一查不久,就查出了一个以兵法计谋闻名于天下和朝廷的阁老夫人是霍家的人,她还主使了其在兵部当主事的儿孙帮她做了几件事,这藤牵着瓜查到末了,朝廷许多官员在不知情当中都牵涉到了此案,帮着敌人刺探了军情,把西北防线的防线图送到了敌人手中。
  宝络气得连着几天都在宫中大吼大叫,再上朝,嗓子哑得都不能言语了。
  好在因两个军州的军府有一半是放在军州上面的,兵部能刺探得到的,只是朝廷这边一块,而洛州在西北的有些部署是兵部这边没有全数皆知,这才让洛州那边在大敌突袭之事能迅速调齐大兵赶往应战,这才有了把胡军逼出大韦的结果。
  如果全防线图都落到了胡敌手里,结局可想而知。
  刑部跟大理寺联手一把真相审出,知情的朝廷官员个个背后都出了一身泠汗——倘若这几年要是没有放权军州驻守防管西北防线,按以前驻守的旧营地的兵力,在对方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在数日之间,就要被胡军一挥而下,兵临京城。
  这种可能,让吵得乌烟瘴气的朝廷在一夜之间失了声,没人再敢在圣上面前谈大战之事,对于圣上的决策,他们也暂时丧失了上奏的胆气。
  这一次,这几年因族中子弟在朝为官,底气回来了不少的奉左相奉先承奉府,因其长子奉景司也参与到了谋杀君王与公侯大臣的事当中,是他用其父的人把硝药送进了左右两相办公的相衙,买通了相衙里面的两个人,奉家一门也被押入了天牢。
  奉景司出事,在御林军前来捉拿奉家之人之前,他被入府的族中兄弟算帐,在奉家人的怒火冲天当中,其妻替夫挡刀死在了乱斗当中,她刚闭眼不久,奉景司大乱当中躲不过族中对他怒火滔天的兄弟子侄,下意识拿了眼前哭着帮他的儿子挡刀,在他被御林军拿下之前,他嫡妻嫡子皆亡,奉景司因此在大牢当中看到宣仲安,咒宣仲安和归德侯府宣氏一门不得好死,咒他的妻儿跟他妻儿的下场一样。
  宣仲安先是没杀他,在刑部和大理寺审问过他后,他拿了刀,清楚地看着奉景司的眼,一刀捅进了奉景司的心口,断了他的命,这才在数日后,回了侯府。
  他一回府,就与许双婉道:“就是有人咒我们不得好死,我也要让他们死在我之前。”
  他垂眼看着她的肚子,道:“孩子没有,也罢。”
  他又张开眼,“但你得活着。”
  许双婉点点头,未与他争辩,也没有与他多说,仅道:“好。”
  这夜,数日在皇宫和衙门之间来回奔波的宣仲安在府中起了高烧,他再醒过来时,已是三日之后。
  他在床上躺了两天,才有力气下地立足。
  短短半月之间,他鬓边已有了白发,大韦矜贵高雅的侯府公子身上凭添沧桑,宣宏道再见到与他颔首请安的长子,怔然半晌,不知所言。
  归德侯府存活至今,算来当真是无丝毫侥幸。
  宣相再上朝,其壮年白发惊遍了朝廷上下,有人因此更敬畏他,对他更是尊崇佩服,但也有那心底不服他、妒恨他,甚至想不清楚他为何不死的人在心里幸灾乐祸,嘴里也会酸溜溜地说几句宣相寿福不浅的话来。
  下朝后,宝络在太极殿等到了他被召来的义兄,看着义兄鬓边的灰白,宝络半天都张不开嘴。
  他沉默不语,宣仲安等了一会没等到话,先开了口,嘴边带着点笑,“你这也是吓着了?”
  宝络没出声,顿了一下才道:“你说我们这是何苦?”
  他们再如何力挽狂澜,也还是会被人不断地拉入无底悬崖,根本就没有歇停的一天。
  宝络都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所谓盛景,到底有没有实现的一天,他们要是做不到呢?
  就是做到了,又如何?他们就是拿命博来了那一天,后人一天几年就能把他们一世的努力化为灰烬,这,值得吗?
  “在其位,谋其政。”宣仲安看他脸阴色沉沉的,眼圈青黑,但眼神锐利清明无比,宝络可能不知道他现在这副冷肃无情的样子,真像一个帝王,“您就是不是圣上,我不是丞相,也未必能比如今好过。”
  “可那至少,能活得痛快。”宝络淡淡道。
  他用不着为了左右平衡,一个帝王,活得爱恨皆不由自己。
  宣仲安笑了笑。
  “值得吗?”宝络又问。
  “值得。”宣仲安也知道宝络累了,宝络的处境比他更难,也比他更痛苦,因他的志向本来就不在皇宫天下,但这个皇宫和天下,大韦,比需要他更需要宝络,他嘴角微翘,“至少,您能让您的儿子过得跟您不一样,您能让您的儿子继承的天下,跟您继承的天下不一样,您觉得这般,还不够值得吗?”
  见他还笑得出,宝络眼睛都瞪大了,拍着桌子道:“你倒是想得开!”
  “您嫂子前几天跟我说,在她那里,我只要能在她眼前好好活着就好,我比她更贪心点,那就是笑着活到最后才好,要是被气死或是被纠缠死,那才冤枉。”宣仲安眼底带着笑意,朝宝络微微一笑,“您想想,今天早上跪拜在您面前的百官无声,个个跟拔了舌头一样,您走了都没影了都不敢站起来,这种盛景,几朝能见?”
  宝络嘲讽道:“老畜牲在位的时候,金殿当中多站几个带把的带刀侍卫,这群见风使舵的,也没几个敢吭声的。”
  “您可没带几个带刀侍卫。”
  宝络瞥了他一眼,再说话,口气好了点,“嫂子没事罢?”
  “没事,孩子也保下来了。”
  “难怪你笑得出。”宝络这几年内敛深沉了许多,但在宣相面前,还是保留着以前在其面前的那几分阴阳怪气,“朕看要是他们有点什么事,看你笑不笑得出来。”
  “就因为他们没出事,就跟您的小太子小公子和皇后没出事您也不会有什么事一样,我们这位子坐稳一天,就能让他们安心一天。”宣仲安见宝络又沉默了下来,他也顿了顿才道:“圣上,所谓为国为家,到底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国天下。”
  肖宝络闻言苦笑了一声,叹了口气。
  他不得不承认,走到了这步,他不是无路可退,而是他不能退。
  这个天下,有他的心血在里头啊。
  他自从应了要当皇帝那天,就像芸芸之中他的命数定了一样,就像如他所说的他要当一个像他肖宝络的皇帝一样,他迈开了那一步,就得走得底。
  尤其在这几天里,他发现他的义兄就是突然没了,他只要还活着一天,他都要把这个天下撑下去。
  这个天下是他的,是他的责任,是他的担当,他义兄已不再是他支撑的理由,宝络不知道他的义兄能不能知道他的这种感觉?
  也许,他是知道的罢?这时,宝络皇看着他面前对他微笑的宣相,他想这个世上,应该不会有比他这位义兄更希望他强大的人了。
  宝络此时对这几日里心中那些翻涌纷杂的感情也渐渐释怀了下来——眼前的这个人,还是完成了他母亲生前对归德侯府的所托,以兄代父之责,带着他一路走过来,扶助他长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第154章 
  圣上主和; 朝廷已没有反对之声。
  主张攻打的人也是为了图出一口气,这在民间; 也是深得百姓心思。但对于皇帝与宣仲安这些主和的人来说,建元以来; 大韦欣欣向荣,是因朝廷一直在硬挺着; 他们是想先让百姓兴旺起来,再徐徐图之; 振兴大韦,为此,他们一直在与旧党与守旧派斡旋,其中之艰难,岂是一言几语能道明的; 眼前百姓兴盛之际,要是这仗打到胡国去,胡国跷勇善战; 岂是那般好灭; 岂是三年五载就能了的事?这一打,说起来痛快是痛快了,但打仗要钱要粮要人,大韦这九来年精励图治的国运也会因长久的战事大损大伤。
  这大仗打下去,归根到底,不过是百姓痛国家恨,仇者快罢了。
  这次主张攻打的文臣比武将还要多几个,因文臣受到了底下的收买与煽动,等把叛国贼揪出来,这些人根本不再开口。
  有些文臣虽说嘴里说是为国为君,也是怕着这顶头的天子。但敬畏起天子来,也只有他们生死受迫的那一刻。
  无关生死时,他们颇为自命不凡,自认是朝廷栋梁,圣上还要靠着他们些,且心里也觉得如果圣上不是圣上,只是一介草芥的话,兴许还比不上他们的足智多谋,而存着这种心思的人在文武百官当中不多,但也不少,这些人,是最容易被煽动的。
  现在查出来了,要杀光他们,也是不可能的事,要是但凡存有异心异见的人都要杀,这朝廷也留不下几个人来。
  不过,宝络自一开始当皇帝,当过地方官与吏部尚书的他很是明白他的臣子们都是些什么人,以前也没少讥讽他们,嘲讽他们久了,见这些个人换过一波了还是那个鸟样,他都懒得笑话他们了。
  这日上朝,他看着底下都哑巴了的臣子道:“知道你们还能活着不容易就好,朕以前是不得不忍你们,不过,爱卿们,九年了,宣相跟谢尚书他们这些年主持春闱,手上能当官的人没有上万,也有两三千,不瞒你们说,朕现在手上有的是人,就等着抄你们的家,灭你们的门,给他们腾坑挪地方!”
  宝络说得杀气腾腾,话皆就是挥手叫内侍念旨,夺职降官罚禄。
  圣上的剑还是落到了犯事的朝臣身上,以为他这次还是会忍着的臣子们在朝廷上痛哭流涕求饶不已,磕破头的人接连不断。
  等这朝一散,即便是未被牵累之人,也是激灵出了一身冷汗。
  圣上,这是,不打算忍了啊。
  **
  圣上虽主和,但没打算放过胡国,大兵也将还在防线驻守,并且,圣上还下令还另调了十万的西南军过去替防,力图让胡国主动先率先向大韦求饶。
  朝廷又换了一拔臣子上去,这次换的人是宣仲安历年来握在手中的能人才俊,他把这些人交到了宝络的手里,让他们帮着圣上处理这次与胡国谈判之事,他则只务半天公,下午必回侯府。
  宝络知道义嫂肚中的孩儿保了下来,但看起来他义兄对此不是很放心,还差谴了人去药王谷请人,他看他义兄看起来云淡风轻的,但心里也不敢小视,便睁只眼闭只眼,给了宣相半日闲。
  皇后倒是想,这兄弟俩能在君臣近十后,还无丝毫芥蒂,可说跟宣相的不恋专权分不开,他有什么人什么事,都敢往宝络的手里放,就冲着这份心与信任,宝络都不可能辜负他。
  也幸许,就是他的不离不弃,才有如今冷静坚韧、不疑不惧的宝络皇罢。
  她与宝络也说起了此意,宝络闻言也是一愣,沉默了片刻后他道:“朕倒是没想这个。”
  毕竟这么些来,他们兄弟俩就是如此相携相扶着走过来的,他义兄没有他,就不是大韦的宣相,他没有义兄,也就不是他想当的宝络皇。天下这般大,玉瑾八笑他们跟他也是交命的兄弟,但隔得远了,感情还在,但人远了鞭长莫及,只有他这个当成长兄的人,与他不离不弃。
  他又道:“朕就怕嫂子出事。”
  他跟皇后道:“就像朕累了倦了,你都陪着朕一样,侯府嫂子那,就是朕那义兄的归巢处,巢要是坏了破了,他又能活得了几天?他这命,也是朕嫂子帮着他收捡着,现在朕就希望她能活长点。”
  “我去看看她罢。”皇后也是惊心不已。
  “她在静养,咱们就不大张旗鼓地去了,再等等。”
  齐留蘊点了点头。
  是,她去了,只会让人费心神迎接她与她说话,这不是她去的好时候。
  太医院的人已经去过了,说她心脉有点虚,气血不足,说白了,就是耗神耗的,齐留蕴想想现在侯府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也是在心里不断叹气。
  皇宫事多,但她也有跟宣家这位义嫂讨主意的时候,但她从来没听过宣家嫂子向她,或者向谁求救的时候,她也没有什么人能帮她,她那个娘家给她的也是负累,这些年里不再出没有动静,都已经是帮忙了。
  皇后也没听过她抱怨过。
  她就像一块遇神杀神,遇魔灭魔的顽石一样,把一切干戈困难化为了灰烟,寻常人便是探都探不着什么踪迹。
  可她终归是人,挨了多少刀,就要掉多少血,哪有什么人历经风霜还能丝毫不损的,皆是得到了什么,就付出了什么。皇后黯然地想,好人怎么可能有好报,但凡妥贴体量他人的,都是耗损自己,去填补他人罢了。
  这厢归德侯府,许双婉见到丈夫在朝廷繁忙之际还天天提前归家,先是诧异了两天,然后也见怪不怪了。
  她大概也能明白他现在在想什么。
  现在肚中的这个孩子说起来是她强保保下来的,她在床上躺了近十天,确定孩子安然了后才下地走一走,现在为了安胎,也是躺的时候多,下地的时候少。
  她想的是她这情况,好好养着,再看天意,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就让孩子没了。但她家长公子的心思怕是跟她相反。
  许双婉看的出来,他看着她肚子的眼神往往都是审视的,那里头没有他为人父的欣喜,有时候他看着她的神情就像是在试探要怎么跟她谈判。
  许双婉被他看得心里发毛,但他不说,她也不提起此事,一切等到久公子来了再说。
  她与他夫妻多年,说是与他一直生死与共也不为过,在这个家中,但凡有事,她皆是与他并肩而立、风雨同行,许双婉这时候再是庆幸不过这些年她没有躲过事了,也因为这个家中有她的一席之地,她家长公子宣相大人也是知道她的性子,他只要没有把握,没弄出时机来一举把她拿下,他是不会轻易跟她开口。
  许双婉被他的心思弄得有点心惊,但心惊之余,她也安心。
  毕竟,知道她在他心里才是那个不可或缺的,这对于她来说,已经足以安抚魂魄。
  宣仲安见她明知道他的意思,她也若无其事不提,且她身子一天比一天好,这让他更是不能把话说出来。
  看过的太医和胡老他们的意思都是孩子下来的早,对她身子的损伤也最小,但时日一长,就指不定了,尤其要是孩子大了到时候现出问题,一旦血崩,就要出事了。
  但她现在竭力安胎,他要是说出不要孩子的话来,她肯定不会当回事。
  只有等单久来了,再好好劝她了。
  好在药王谷过来赶急一点,也就半个月的事,他还能等一等。
  这段时日,他话少了点,许双婉怕她太顺着他,他就敢把她不想听的话说来,便也与他很少说话,说的最多的,都是让他用膳吃药的事,就是让他陪着她歇息,她也是能不说就不说,拍拍床铺让他上来。
  夫妻俩你来我往打起了无声的哑巴仗来,即便是侍候他们多年的虞娘和采荷她们,也是没看明白这当中的内蕴,且是看的还有些纳闷,侯府的下人也是被他们之间安静但诡秘的气氛弄得有些战战兢兢,此时也没人敢在府里做投机取巧,偷奸耍滑之事,生怕触了主子们的霉头。
  直到单久带着来看望钟家姨母的夫人施如兰和儿女进了侯府,替她看过,说调养后问题不大,许双婉这才是松了口气。
  见看过后,长公子还有跟单久长谈的打算,她便温声跟单久道:“小久叔,麻烦你跟你宣兄长好好说说,我觉得孩子无碍。”
  宣仲安在旁听着,看了她一眼,得了她一个笑,他没出声,脸色也没什么变化,带着给她探过病的单久去了。
  单久一进府,沐浴更衣就带着夫人过来了,他一走,施如兰这才有机会跟许双婉好好说话。
  施如兰目前了丈夫离去,一回头就见到了朝她微笑的许双婉,她先是笑了起来。
  十年已过,施如兰已经跟以前那个小心甚至有点怯懦的小姑娘不一样了,许双婉见着她爽朗地笑着叫她“婉姐姐”,她也不禁笑了起来。
  施如兰探手,摸向了她有些微凉的手,笑着跟她道:“您就放心,没事的。”
  “嗯?”许双婉见她这次也来了,沉思了一下道:“你这次来,也是帮我来的?”
  施如兰在心里还是惊讶她的敏慧,笑着回道,“我这些年也正好学了些给女子看病的医术,也算半个医者,师傅让我帮着夫君,直到您产后再回药王谷,这段时间我们就留在京城……”
  怕许双婉客气,她忙又道:“也不止是只忙您的事,我来也是想带着儿女们陪陪我姨母,长长见识,还有我夫君也要去太医院与人切磋进学,没您的事,我们也是要来一趟住段时日的。”
  说起来,施如兰的医术在外不显,但在药王谷里,她的医术仅在老药王和她夫君之下。这些年药王谷的门徒要比以往的多了,等他们出师,到了时候按老师傅的心意往天下散去坐堂开店替万民看病,也免不了还需要宣相一手安排,不说宣相,仅说她眼前的这个许氏婉姬,对她也有再造之恩,施如兰一直呆在药王谷脱不开身,这次能出来报恩,她自当竭尽全力。


第155章 
  许双婉点头; “那就麻烦你了。”
  施如兰迟疑了一下,又道:“您也放宽心。”
  许双婉微笑颔首。
  她会放宽心的; 她这阵子都没让自己怎么去想望康到哪了,洵林现在如何这些事情。
  望康是她的亲生儿子; 洵林是她看着长大的,他们两个是她的心头肉; 也都是势单力薄的侯府不能失去的人,再则; 她家长公子不会比她少看重他们几分。
  她现在只希望他们无碍,不要让她丈夫再承受更多。
  这些是不能与人道的,许双婉知道这次她必须要比她家长公子更坚定,她怀里的这个孩子才可能留下来。
  当然她也不能出事。
  那厢宣仲安与单久谈过后,回了房。
  钰君安然香甜地睡在母亲的身边; 他坐下摸了下女儿睡得红通通的脸,许双婉在旁轻轻道:“让她多睡会,她这几天睡的不安宁。”
  “她担心你。”宣仲安给她提了提被子; 抬眼与她道。
  他们的闺女都在担心她。
  “你也担心我。”许双婉去拉他的手。
  “你知道我不仅仅是此意。”宣仲安看着她白净如玉的手; 口气肃冷的他心里突地一疼,不忍对她再苛刻半句:“孩子我们有两个了,有望康,有钰君,予我而言,足够了。”
  她才是他的命。
  他话语藏着痛楚,许双婉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紧紧抓着他手不放,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他。
  宣仲安无奈至极,抬眼叹道:“婉姬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