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德侯府-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狂风把树枝吹得瑟瑟作响,明黄的屋内,有两人坐在棋桌前对奕。
坐在归德侯府长公子宣仲安对面的式王看着宣长公子吃了他的子,朝宣仲安略挑了下眉,“你就是如此谢我的?”
他帮他媳妇体面地嫁进来,他却逼死他的将?
宣仲安握拳轻咳了数声,待到咳声止了,看着式王的那枚死棋,方才道:“太子那边,怎么动的?”
式王抬头,朝门外看去。
大屋的门并没有掩实,只是风没有往这边吹,也就没把门吹开,但风还是透过了缝隙涌进了门,寒风彻骨。
“你这里,太冷了点……”式王收回眼,静观棋局,捏起了一枚棋子,跟他道:“等你媳妇带着人进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热闹点。”
宣仲安看着棋局,在几声轻咳后,喝了口茶,不言不语。
灯光下,他带着病容、略有几分颓废之气的脸,在他满头如墨一般的鸦发的应衬下,白得让人心惊,也俊得让人移不开眼。
他没说话。
式王又道:“你那个媳妇,你是怎么打算的?”
既然大费周章娶了进来,总得有个章程吧?
第7章
宣仲安又低咳了数声。
见他连咳不止,式王丢了手中的棋子,也无心过于多问了,叹道:“就下到这罢,你还是早些歇息。”
式王起了身,准备回府。
宣仲安送他,式王止住他:“风大,你就别送了。”
“无妨。”宣仲安任由随从将手中的黑色裘衣为他披上,头微低,朝式王轻颔了下首。
式王也已由随行侍卫披好裘衣,也知劝他不听,便由着他了。
宣仲安送了他到后门门口。
式王府后门与归德侯门后府仅有一巷之隔,式王从归德侯府后门一出,走几步就回到他的王府了。
纵是黑夜狂风不休,宣长公子还是站在后门,看式王进了门,朝回头的式王举手一揖,等王府的后门关了,他这才回他的居所。
刚进门,站在门口候着的下人轻声与他禀道:“长公子,侯爷来了。”
宣仲安颔了下首,进了屋,见父亲看着桌上冒着热气的汤药静默无语,他上前行了一礼,道:“父亲。”
归德侯宣宏道看着长子在身边落座,“快点趁热喝罢。”
宣仲安端过汤碗,单手浅饮而尽。
“你母亲要过来,我拦下了,让她歇会,明早还有她忙的,你也早些歇息,明日就要迎亲了。”
明日就要成亲的人面色苍白,压下了嘴间的咳嗽道:“您也早些回去歇息,告诉母亲,孩儿无事。”
宣宏道本想多问几句,但到底还是知道长子连夜赶路从老燕王封地赶回来忙于成亲之事已是疲惫不堪,见他形容憔悴,不忍多问,遂起身走了。
宣宏道一走,下人来侍候宣仲安就寝,宣仲安让他们备来了烫水,烫出了一身汗来又灌了一副安神剂下去才睡了下去。
饶是如此,他睁开眼时方才五更,这才睡了不到两个时辰。
这日早起,他没有像以往那般去书房,而是踩着随从提着的红色灯火,去了他娶亲后将和他的妻子一同而住的新院。
院子是新起的,落在侯府偏东的花园一角,他取的名,名为沁园,匾额也是他落的字。
他这段时间不在京中,回来也才几日,一直忙于诸事,另建新院虽是他对嫁入府中的妻子的一片心意,但落成至今,他还未去看过。
**
这日一早,许双婉三更就起了床穿戴好,老管家一大早就过来了,许双婉见了老管家,令采荷带着家丁把她房里的箱笼抬到府里给她放嫁妆的房舍,好到时起嫁时,一并抬走。
她的箱子里一有给公婆和丈夫一家的见面礼,二有几样昔日密友托放的东西,这些可不能丢了,得小心些。
箱子里的东西再点了一遍过了目,又抬了出去,算是在老管家面前过了遍眼睛。
这样一来,她房中已装好不能带走的,老管家会出言拦下,要是都能带走,在老管家面前过了数的,下人也要尽力办事,不会丢三落四惹责罚。
她怕她这一嫁不能再回来,有人仗着这个,给她使绊子,还是小心些好。
二婶三婶她们虽然欢喜她嫁得不如意,但到底是不喜欢她的,尤其三婶,是个手段极落下乘之人,哪怕她是大家夫人之躯,以往偷偷摸摸的事情也没少做,且府里现在把她真当二姑娘的下人也没几个,她不得不小心为上。
许府的老管家鲍兴见二姑娘早早就穿戴好坐于堂前,有条不紊地忙于她出嫁前的准备,他站于之前,连声诺诺,没有多语。
他也是知道,之前府里人的轻慢,在二姑娘这是落了印了,她现在敢信的人没几个。
按鲍兴之见,这上下人当中的门门道道,要说二姑娘心里没数,那也枉费她以往滴水不漏的缜密心思了,老太爷这临门一脚才给她加嫁妆加人,二姑娘不定心里怎么想这来龙去脉,老太爷和老爷可得不了什么好。
果然,更是防着了。出嫁的新娘子一大早不梳妆打扮,凤冠霞帔加身,而是清点等会要抬到夫家的嫁妆,这样的新娘子,哪怕京中闺阁女儿红颜胸襟胜须眉的女子不少,也难有像她这样的。
老管家过来没多久,东西一清点好要抬出去的时候,许曾氏身边的得力人,也是许渝良的奶娘赖婆婆来了。
她一过来,见采荷带着丫鬟押送箱笼,脸色顿时难看至极,张嘴就要对她们喝斥出声,但没想,她刚打算说话,二姑娘就朝她看过来。
二姑娘神色淡淡,老奶娘却把话强咽了下去。
这个二姑娘,历来不好惹。
“您该梳头了。”昨晚被许曾氏送过来的蔡婆子也是脸色相当难看,这二姑娘起得比她还早,她一得到消息赶过来,头发都没梳好欲要拦她,却被这二姑娘淡言请下去整理衣冠,她这老脸都没地方搁。
另一个被蔡婆子一大早斥了几句,也是当陪房过去的老闵婆也是脸色不妙,她是许曾氏身边的老人,一把年纪了不能得荣养,被夫人扔给二姑娘就算了,她这上面还堵了一个老夫人那边过来的老婆子,当下真是眼前一片发黑。
这一大早的,一个两个脸色都难看,许双婉是每个人都看了一眼,也不出声,起身回了房坐于妆镜前。
不过,她早早起来想办的事也做了,等会采荷回来,身边有了听命办事的人,她这一天就有可使唤的了。
“轻点。”梳妆时,见赖奶娘拿起了梳子,许双婉抬起了眼睛,看着镜中弯腰的老婆子道。
“您放心,不会梳疼了您。”赖婆子笑得很勉强。
她对二姑娘现在也是看得生厌,自从二姑娘定给归德侯府,她不过对二姑娘说了两句为兄分忧是她的福气的话,二姑娘居然连笑都不笑一下,冷着脸就走了,再见面也是不喜跟她说话,赖婆子就觉得夫人养了条白眼狼,亏得夫人觉得还对她有愧。
瞧瞧,夫人也是白好心了,一夜未睡就为的给她加嫁妆,还让她这个大公子的奶娘过来当喜娘替她梳妆送嫁,这二姑娘却连个好脸都没给。
“嗯。”许双婉看着镜子,头没动。
这府里一夜之间就变了个大卦,她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这时候了她也打听不出什么消息来,只能小心提防。
五更时,许双娣过来了,这厢许双婉也已梳妆好,头上已戴上了归德侯府送来的六宝采凤冠,许双娣一见那在灯火中闪光着明亮彩光的凤冠,脚下微微一滞,心中有点讶异。
“姐姐来了?”许双婉在下人的请安声中知道她来了,等脚步声近了,从镜中看到人,这才出声,露出笑脸。
刚才她一直都没笑,双眼紧盯着身边人的动作,几个老于世故的婆子被她看得个个都绷着脸。
二姑娘这是明显不信任她们,她们也无话可说。
“诶。”许双娣眼睛瞥过朝她轻摇了下头的赖婆子,眼波一转,过来在妹妹的身边坐下,朝镜子里的人笑道,“真好看。”
“谢谢姐姐。”许双婉抿嘴一笑。
妆化得重了点,但好在婆子手下尚有轻重,没有化花了重来……
母亲请对兄长偏心至极的兄长奶娘过来给她梳出嫁头,之前也没跟她提过此意,也不知是好意,还是告诫。
许双婉原本以为今日早上给她梳头的是府里以前给出嫁的姑姑们梳过头,也给大姐出嫁梳过头的福婆婆。
“娘让我跟你说,她等会就过来。”许双娣探近妹妹的耳边,悄悄地跟她说:“祖母终于答应了给你添妆,她正在库房里给你选好东西呢。”
“辛苦母亲了。”姐姐有点过于亲近,说话间的热气都探进了她的耳里,这气息潮得很,但许双婉忽略了这点不自在,岿然不动,脸上的笑容也没变。
许双娣也是微微一笑,抬眼看了下她的凤冠,坐直了身。
她刚才从父亲那里得知,今日太子还有几个王爷都要去归德侯府喝喜酒,也不知道归德侯府哪来那么大面子,把太子王爷都请到了,家里为了面子,不得不给妹妹添嫁妆,要说,她这妹妹也是好福气。
许双娣本来是不打算去归德侯替妹妹送嫁了,但一想,太子都过去了,今日归德侯府不知要来多少名门权贵,现下倒是可以过去看一看。
“吃的送过来了没有?”许双娣这时也动了起来,朝下人喊了句,又去摸妹妹的手,“这天儿怪冷的……”
摸到妹妹的冷手,她把怀中的小暖手炉送了过去,“快暖暖手。”
许双婉顶着凤冠,侧头看着姐姐,眼睛因笑容弯了弯,“多谢大姐。”
“你跟姐姐客气什么?”许双娣失笑。
这厢两姐妹温言软话,说说笑笑,那厢许府库房那边的许曾氏跟闻讯赶来的妯娌闹将了起来,直到许老太太出面,才把闹局掩下。
因着归德侯府那边大举宴客,许府这边又叫了几个本家的人过来送亲,这出阁宴也多了些人吃,许双婉这边闺房里也陆续来了些家里和亲戚家的姐妹,这大喜的日子,贺喜的话人人都说,尤其家中几个喜欢许双婉的妹妹们也都过来跟她们的二姐姐贺喜道别,许双婉这才有了依依不舍之感。
虽说这婚事不如她所料,但到底她是要离了许府,嫁入他家了。
第8章
归德侯府那边已来人通报说是申时过来迎亲,午时一过,不知为何,许家的亲戚来得更多了,在许双婉这边的姐妹们陆续被长辈叫了过去见突然而来的亲戚们,她这边的人就少了下来。
采荷途中出去了两趟,第二次回来一路小跑,见着她们家二姑娘,也顾不上房里还有人,跟她们姑娘禀道:“姑娘,太子妃给您赐厚礼来了……”
许双婉当下站了起来,“祖母与母亲那边可有什么吩咐?”
大冬天的,采荷额上冒着汗水,摇头道:“回姑娘,没有。”
“二姐姐,我帮你去看一看。”说话间,三房中一个性子活泼,最喜热闹的庶姑娘抬了脚就往门外走。
“姑娘,等等我。”身后,她的丫鬟追了过去。
她这一走,房中好奇不已的姑娘左右相顾,许双婉身着嫁衣等着人来抬,哪都不可能去,便与她们笑道:“妹妹们陪我也久了,也该回去了,若不长辈们也该挂心了。”
她是个体贴人的,这留下来陪她坐了一会的都是与她有点小交情,但她们多数都是府中与亲戚家中的庶姑娘,她们这种身份,平时没人想起她们,有事要是不往跟前凑,更是没人会想得起她们,遂但凡能露面的机会,都不想错过,这厢东宫来人赐礼,这等场合,她们委实想去看一看,所以犹豫了一下,她们就与许双婉告别了。
因着今天敢来许双婉房中替她送嫁的庶姑娘们,都是有那个胆来的,若不然回头被嫡母训斥吃顿排头也是避免不了的事,这时说走,房中近十个姑娘们也是走得七七八八,只留下了两个鼓足勇气来见婉姐姐的舅舅家的两个庶表妹。
“你们也去看一看。”许府公子多,亲戚家中公子也多,今日来了不少,许双婉见这两个庶表妹迈不开脚,就跟采荷身边的雯儿使了个眼色,让雯儿带着她们过去。
采荷留下,她还有事要问。
“两位姑娘,我给你们带路。”雯儿得了眼色,就走到了这两位表姑娘的面前。
两位表姑娘满脸通红,她们来真不是那个意思,遂连连摇头,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的脸红得跟煮熟的虾子一样,与许双婉道:“婉姐姐,我们坐这里就好了,等会我俩也回去了。”
这两个小姑娘……
许双婉知道她们不是个能与人争的性子,说她们不能,倒不如说她们不敢,没那个本事也没那个底气跟人争,但她们在家里已经不得宠了,且连身份都没有,不自己争一争,以后怕是寻常人家都入不了,只能被家族所用,多为那老者的继室或是为妾生子,嫁出去了,还是低人一等。
“去看看吧。”许双婉看着她们温声道,她这大喜的日子,也难为她们有心过来看看她,给她添喜,没必要多留在她这,还不如趁此人多的机会,借个名目去露露脸,看能不能入人的眼。
她们性情温驯,知书达礼,身后陪嫁不多,但得的不多,以后往娘家回的也少,娘家要是不惦记她们,她们更是往回走的少了,许家亲戚不少,一些家境尚可,门户不大的旁枝却是喜欢娶这样的媳妇。
“诶,诶。”曾家的那庶姑娘是个柔弱的,不懂拒绝人,婉表姐连声说了两句说她们去,她也是不敢推拒,红着脸带着另外一个已局促不安的庶妹跟着雯儿去了。
这下,留在房中陪她的姑娘们就都走了,她们一走,许双婉说想静心用些点心,让蔡婆子和闵婆子都退到了门边。
采荷见她们退出了门,这才在她们姑娘耳边快快把前面的情境说道了出来。
太子妃是派人来的,是她身边的白公公来赐的礼,这白公公哪怕是采荷也是知道的,这曾是已故皇后娘娘身边侍候的人,后来太子妃与太子成亲,就被皇后娘娘赐给了太子妃。
白公公这一来,许府的大门都被炸响了,紧接着邻居们接二连三的着人来打听,有那急的,都亲自上门了。
采荷说的时候,脸都涨红了,很是欣喜,也是扬眉吐气得很。
许双婉却是心中困惑太子妃怎么给她赐礼之事,她不是无知小儿,万事皆有因,她这不清不楚地得了这么大的好处,自个儿却无知无觉一点名头都摸不着,着实有些坐立不安。
“你去门边差人问问……”许双婉看着门边说了一句,转而又道,“还是你亲自去找一下母亲,问一下我要不要出面谢礼。”
“是。”
“去吧。”
“奴婢这就去。”采荷又飞奔而出。
她这一走,蔡婆子就要进门槛,许双婉看着她出声:“门外候着,有事我会吩咐。”
蔡婆子是府里的老夫人身边的老人,也是没成想二姑娘这般不给脸,当下也是皮笑肉不笑地道:“二姑娘,您还是让我过来伺候着您罢,要是伺候得不当,老夫人不定怎么罚我呢。”
“您听我的吩咐,就是伺候得当了。”以往,许双婉不会这般抹祖母的脸,她行事万事只求稳妥,走在人前先人一步,不会眼看都要出嫁了还给祖母留不痛快,但蔡婆子是个手上沾了血腥的人,祖母把人放到她身边,她就要成亲,又全然不知他们的心思,实在不想眼看新婚就见血讨不吉利,不得不防。
自从昨晚知道蔡婆子成了她的陪房,她心口的肉就一直在跳着,直到现在都没安稳。
她是许府中人,再知道家里人性情不过,家里人也好,她也好,他们每个人心里头的每笔帐都算得清清楚楚,绝不会突然变卦。
但凡变卦,必有重因。
许双婉再不客气,也是主子,蔡婆子眼见就要随她入侯府,身上还有所命,不好这时候出事被这二姑娘找茬子,遂牙一咬,步子又退了回来。
那老闵婆见她吃了个瘪回来,想笑又不好笑,脸都忍扭曲了。
不多时,采荷又跑回来了,这次回来,许府有名的一个庶姑姑也跟了过来。
这位庶姑姑于夫人很不得许府与许祖母的喜欢,但也奈她不何。
她出嫁前因为对嫁妆不满,在许老太太面前大闹过一回,还真是被她闹出了一份不薄的嫁妆来,且她的婚事也是她自己博来的,婚后她的丈夫也是一路节节高攀,从一个顺天府的小捕快升到了捕头。
按理说,她这种嫁前跟嫡母闹过一场的庶女不得嫡母喜欢,本该不应总是回府,但她没有,她是逢年过节都会送上小礼,有事就要往许府钻,哪怕许老太太不喜,她也攀着许府不放,闹得谁都知道她是许府出去的女儿,也由此,借着跟许府沾亲的名头,再加上钱财方面的打点,她那兵营出来的穷小子丈夫从一个小小捕快升到了捕头。
于夫人在许府是个讨人嫌的,只要她来了就没人搭理她,连下人都防着她,她也不介怀这些个,先前她是硬凑在前来的亲戚当中坐着不动,下人来撵都撵不走,但这有人的时候都没人理会她与她说话,东宫一来人下赐走了,众人议论纷纷,就更没人跟她说话了,遂等采荷一过来,她心思一转,就跟着采荷过来了。
于夫人嘴巴利索,她可是个不怕事的,许府的人看她讨好不成出丑,她也是看许府的人争吵不休当热闹看,一见到许双婉,低着头压着声音倒豆子一样把一早许府发生的事都说了出来。
她平时进不来许府,都是许府逢年过节或是办喜事这等拒绝不了她进门的时机她才进得了门来,这许府的二姑娘要嫁人,她也管不得这二姑娘嫁得不好,她只要进了许府的门,让外人知道他们还有亲就好,所以她早早就来了,哪家来人了哪家没来人,哪家来得早哪家来得迟,哪家人说什么了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把话都学活了吐了出来。
太子妃派来的白公公其实坐了一会就走了,连杯茶都没喝完,但不是他提出的不让许双婉过去谢恩,而是许老太太拦着了,出言说孙女坐在闺中等着出阁,就不便出来谢恩了,就让她代而谢之了。
还有,最让许府人震动的是,听说今天太子和几个王爷都会去归德侯府做客,这话是白公公当着许府人的面亲自说出口的。
“我看那位白公公和气得很,还有太子妃娘娘身边的女官大人都过来了,他们是代太子妃娘娘过来给你赐下大礼的,也不知道老太太拦着是几个意思……”于夫人说完,还瞄许双婉,“那边还没给你通报罢?”
“许是忙不过来。”
“呵呵……”于夫人笑,她看着这个谁的坏话都不说一句的二姑娘笑了起来,她跟大房家的这个二姑娘也打过交道,这个二姑娘惯会软刀子磨人,她就被这小辈整治过两次,好几个月连许府的门都不敢近,不过,再高贵的凤凰也有落难的时候,这还是被她父母亲人亲手摔下来的,她现眼下不会落井下石,但也不是凭白过来鹦鹉学舌的,这时候话都说完了,她笑完就全敛着眉毛低着头,从下而上看着这二姑娘道:“婉姐儿,你看,湘姑姑都说完了,等会就带着湘姑姑,让湘姑姑送你进夫家呗?”
这要是带她过去了,见着了太子和王爷,要是再与哪家前去的达官贵人的夫人说上话,她回去了,就有得可说的了。
当然了,要是能在归德侯府能见到府尹大人夫人,那就更是美事一桩。
第9章
“湘姑姑……”
“诶?”
“双婉要是不答应,您会不去?”许双婉看着她。
于夫人愣了一下,又笑了起来,也不怕下了她当长辈的面子,道:“我自己去,和你要我去,那可不一样。”
她就是这般打蛇上棍一路走过来的,许府是许老太爷当年有从龙之功才成的名门,当年许府在京城也不过是一个小门小户,许老太爷这些年来最要面子,于夫人知道许府不少阴私事,但她是个狠的,把她惹急了不给甜头,她也是敢要挟许府的。
许府这些年拿她没办法,也只能借机敲打一二,而于夫人是个狠人,但也聪明,也不过许府能忍耐的底线,也就让她一路沾着许府的光把她丈夫一家带了起来。
许老太年当年四个庶女,一个送入靖王府当贵妾,难产而死;一个嫁给当年的江南巡抚为继室,前两年上吊而亡;一个嫁给了当年许老太爷的学生,但学生官路不顺中途受挫,身上有污点,终生晋升无望,现与许府常年不来往一次;而过得最好的那个,也就是于夫人了……
许双婉不喜她这个毫无遮掩的姑姑,但这不喜欢,也没有多大,远远不到厌恶的地步,可以说,比起府里的二婶她们,这个只图着自家得点好的姑姑甚至不是个麻烦,这时候她道:“那您就去罢。”
“啊?诶?”许二姑娘答应了,于夫人却愣了,没想到她答应了,还这般痛快。
“您去外面拣个椅子坐着等罢……”门外的婆子本往她们里头探头探脑,这下不探了,往门边看去了,许双婉也听到了声响,也知道是外面又来人了,也不知道来的是谁,“来迎亲的时候,您跟在后面一道走就是。”
“那就多谢二姑娘了。”于夫人也是一时管不得许双婉在想什么,赶紧往外走,去避一避。
她在许府很不讨喜,到处都有人赶她,她要是占着了什么得眼的位置,要是那来的主家人不客气,那她还真会被赶出去。
这能在许府都要讨好的贵人面前露脸的机会,傻子才会不抓紧。
许双婉端坐在太师椅当中,看着她出了门,眨眼功夫,院子大门那边传来了接二连三的人声。
她母亲来了。
同时也把热闹带过来了。
许曾氏一夜未睡,一直忙到现在那口气就没喘顺过,一进女儿的闺房,见女儿刚好拿起热在炭火上的铜壶冲了杯茶,朝她微笑了起来,“母亲来了。”
许曾氏朝她勉强笑了一下。
“您坐,”许双婉等着她坐下,把茶端了过去,“您喝口茶。”
许曾氏拿过茶,朝身边的人看了一眼。
在她的眼神下,屋里的下人退了下去。
许曾氏放下茶杯,揉了揉头,道:“一直在忙着,也没空过来看看你。”
“孩儿听说,您昨晚为着孩儿之事,一夜都没落眼。”
许曾氏看着恭顺站着,神情沉静的女儿,一时没了言语。
她以往教她这个女儿的时候,就告诉过她,让她沉稳些,让人看不穿心底的心思,被下人寻思揣磨着,让谁都不敢轻易在她手下犯错,那才是她一家主母的本事。
只是教会了女儿,女儿比她做得更好,她这个女儿别说轻易不动怒,就压根没人见过她怒过,而到今天,她竟然也是不太看得穿她的女儿了……
这心到底是隔了厚厚的一层,只是双婉毕竟是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女儿,许曾氏哪怕知道有得必有舍,她这心里还是痛着。
她哀伤地看着女儿:“你不怪娘罢?”
“您为我忙着,女儿哪有怪您之理?”许双婉把茶杯往前推了推,“您喝口茶罢。”
嘴皮都干了,怕是一直都没歇。
许双婉也知道她母亲一直在府中也是有诸多掣肘,往后,怕是更寸步难行。
祖母持家手法看似公正,其实很伤母亲这个大房夫人的根本,曾家要靠许府,可二婶她们娘家,还能帮衬着许府一些,曾家要是不起来,她母亲要是没有帮的人,大哥大姐有着父亲帮扶尚还能立得起来,可她母亲在许家就只有被慢慢搓揉的命了——她大哥大姐,但凡只要能顾全自己,是不可能对别人伸以援手,哪怕那个人,是他们的娘。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所以她前两年明白过来的时候,很是心疼她的母亲,就是难着自己一些,也要帮着母亲在这个家里立足,哪怕她被二婶她们所憎,她也想她的娘过得顺心如意一些。
但许双婉也知道,母亲现在是看不明白,但就是能看的明白,大哥也才是她的心头宝,而大姐,也是她讨好父亲的那个宝贝,就是让她看得明白了重新选,大哥大姐也才是她的选择。
而母亲选择牺牲她,心里难道不伤心?是伤心的,只是这伤心是她在确保一切选择无碍之下才有的伤心。
她要是死活不嫁入归德侯府,设计另嫁,那时候母亲的震怒会远远胜过她此时愧疚的伤心……
所以,这也是许双婉有的是办法让心悦她的人娶她,却一直不想动,也不去理会他们抛来的意思的原因。
何苦来哉,何不如再最后成全母亲一次。
母亲喜欢她,而这个家里,她也是一直靠着母亲长大,得了母亲不少照顾与宠爱,生恩养恩,注定她不可能让母亲的跟头栽在她的身上。
“母亲,喝口水再说罢。”许曾氏看着她不动,许双婉又推了推茶杯,她看着母亲哀伤带泪的眼也是有些鼻酸,勉强笑道:“您嘴都干了,有话顺口气再说,孩儿就在这……”
孩儿就在这,哪都不去,等着您说话……
可惜最后那句话,许双婉想说,也说不出来了。
这不是她能想说就说的话了,她就是想跟母亲相依为命,也是不成了。
她不是她娘亲最好的那个选择,她懂,她也认。
看着次女,许曾氏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她别过头,眼泪双流。
眼看就要出门了,许双婉也知道,这可能是她跟她母亲最后一次能好好说话的机会,撇去那些难以改变的,不说父亲,也不说大哥大姐,她们母女之间实则相依为命了好几年,母亲教她俗务,她一心想为疼爱她的母亲分忧,那些年间,她们母女俩度过了何等的好时光,有些就是现在想起来,她都能笑出来……
她母亲曾那般喜爱疼爱过她。
“孩儿走了,”许双婉把茶盖掀开,又往前面推了一下,“您以后也要好好的,您没有什么对不起孩儿的,这些年您对我的费心教养,万般疼爱,孩儿都记在心中,往后孩儿不在您身边了,也会想起您对我的恩慈的。”
“双婉啊……”许曾氏转过头来,双眼流着泪看着她的女儿,“是不是以后你跟娘,就得一直这般客客气气呢?”
“以后……”许双婉看着茶杯里那向上不停冒着的水雾,在上面停留了一会,才抬眼看向母亲:“孩儿都不知道还能见着您几次,要是能客气,孩儿愿意多跟您客气几回。”
许曾氏痛苦地闭上了眼,抽泣着,“要是,要是以后母亲想见你,有事拜托你,你是不是……”
是不是不再会记得这些好了?
许双婉看着她的母亲,许曾氏这时未抬起头来,也就没看到她女儿正了然哀伤地看着她在笑。
许双婉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但她强忍住了。
她知道,肯定是归德侯府现在有什么变故了,许府避之不及的亲事,可能变成许府的好亲事了。
太子王爷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