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臂将军的小公主-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次他送她匕首还是她自己要来的。
  严谦眼底浮现几分愧疚,伸手摸摸闻人笑的脑袋,“对不起。”
  “算了,”闻人笑垂眸,撇撇嘴道,“你要是又会送礼物、又会说甜言蜜语,我才要生气了。”
  “你,”严谦一怔,抬起她的下巴,皱着眉问道,“吃醋?”
  还是这样莫名其妙、无边无际的飞醋。
  “才没有,”闻人笑转开目光,蹙眉不悦道,“你好像很得意。”
  严谦叹了口气,用粗糙的手指摩挲她的脸,“怎么会。不要吃醋,知道吗?很难受。”
  “我不会做让你难过的事,”他话音顿了顿,接着道:“送礼物、说好听话,我都会学。”
  因为知道吃醋、嫉妒的感觉有多痛苦,所以不想让她感受,即使……他内心深处会为了她的在意而暗喜。
  “你怎么这么好,”闻人笑扑到严谦怀里,仰起脸朝他笑。
  在这个瞬间,她心中有一个念头无比清晰:这世上不会有人比严谦对她更好了。
  严谦拍拍闻人笑的背,轻轻松开她,然后弯腰把地上的果子一个个捡起来装进布袋,“你想带就带回去吧。”
  “嗯!”
  闻人笑把布袋交给玉罗拿上,然后拉着严谦往别庄外走,“陪我坐马车好不好?”
  “好。”
  “那你的破阵怎么办?”
  “它会自己跟上。”
  闻人笑赞叹道:“真聪明。”
  “嗯,”严谦拍拍闻人笑的脑袋,“你先去车上,我一会儿来。”
  “你去哪儿?”
  看着闻人笑拉着他不让走的粘人模样,严谦心里软得一塌糊涂,艰难地抽出自己的手,“外面都是三殿下的人。”所以他不能从正门出去。
  “好吧,”闻人笑也明白不能让三哥知道严谦跟来了别庄,“那你快点来。”
  因为严谦在,玉罗自觉地上了另一辆马车,闻人笑独自托着腮等严谦。
  没过多久,严谦掀了帘子走上来,坐在闻人笑身边,一把将她搂进怀里,声音带了一丝幽怨:“你哥哥可真是跟防贼似的。”
  闻人笑弯着眼睛笑起来:“等你当了驸马,他就拿你没办法啦。”
  “嗯,”严谦听到“驸马”两个字心中一动,亲了亲闻人笑的长发,“最值钱的宝贝,被我偷了。”
  *
  几十里外,穿过一座偏僻村落的官道上,行驶着一列车队。
  被簇拥在中间的那辆马车上,一名年轻姑娘抬手斟出一杯茶,微垂的眼眸和白皙的侧脸看上去柔婉而秀美。即使马车有些许颠簸,她的手仍然平稳。
  “皇祖母,请用茶。”
  “嗯,”对面阖眸养神的老妇人正要伸手接过,马车突然停下,杯中的茶水溅了两滴到她保养得宜却仍有些松弛干枯的手腕上。
  递茶的姑娘——闻人安露出几分急色:“皇祖母,您可有烫着?”
  “无事,”太后面无表情,声音也淡淡的,“皮肉之苦皆是虚妄。”
  闻人安受教地附和了声,掀起车帘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打马走在车侧的侍卫答道:“回郡主,前面有人拦路。”
  “为何?”
  “几名村中百姓罢了,想求些食物钱财,”那侍卫拱了拱手道,“属下这就去催促前面的人将他们赶走。”
  “等等,”闻人安伸手制止,露出一段白皙的皓腕,上面挂着一串上好的檀木佛珠,“都给些吧。”
  “是。”
  侍卫恭敬应下,骑马往车队前面走,面上倒没什么表情,心中却有些无奈。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拦路的那几人虽不算是膘肥体壮,看上去也过得颇为滋润,明显是看这车队奢华气派,便想着占个便宜。郡主的善心实在是发错了地方。
  他对侍卫首领说了几句,后者拿出一小包银子和干粮丢给地上跪趴着的几名地痞无赖,没好气道:“郡主今日发善心,你们赶紧让路吧。”
  “是,是,谢谢,谢谢郡主娘娘。”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叠声地道谢,动作矫捷地让开了路,哪里有半分吃不饱饭的样子呢。
  这些有钱人、王公贵族可真是好骗。
  于是车队又继续朝京城驶去。
  太后眼帘微撩,赞许道:“相逢即是缘法,上天有好生之德,安儿你做得好。”
  “孙女时刻谨记皇祖母的教诲。”
  “嗯,”太后转了转手上的佛珠,“你这一路行善,哀家都看在眼里。你是深得佛缘之人,定是会有好报的。”
  “孙女不求好报,”闻人安神色沉静道,“只求与佛长伴,心中便是一片安宁。”
  太后打量着自己教养着长大的孙女,眼中露出几分满意之色,口中却道:“潜心向佛是好,安儿你还年轻,却始终是要嫁人的。哀家不指望你出家,只要心中有佛便可。”
  说着她轻轻一叹,苍老的面容露出些积郁多年的沉重神色:“说起来,哀家这次带你回来,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你的亲事。这些年你不在京城,也不知你父王母妃可有为你留意几分。”
  闻人安心中浮现出一个英挺的身影,面上却不见娇羞,仍然是温婉的模样:“孙女认为此事无需着急,自有缘法。只要父王母后和祖母您满意,再让方丈算过无碍,便是孙女的大幸了。”


第60章 一更
  听了闻人安的话,太后略显浑浊的眼中露出几分动容,拍了拍她的手道:“你的孝心哀家知道,放心罢,虽然哀家这些年不理俗务,为你谋个最优秀的儿郎还是能做到的。”
  “谢谢您,”闻人安轻轻依偎在太后身侧,“孙女如今只想在您和父王母妃身边尽孝。”
  “好,好,是该多陪陪你父王母妃。”
  太后连声赞许着,心中溢满自豪。她亲手教养出的孙女,就是这样品性好的姑娘,全京城也没有一名贵女能与之相比。
  *
  因为顾及太后的身体,车队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在驿站歇息几晚,快到京城的时候已是两周后了。
  京城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天空一扫冬日的阴霾变得湛蓝澄澈,人们纷纷换上了新制的春裳。
  彼时闻人笑正在公主府练琴,听到太后与康宁两日后到京城的消息,因为早有准备,并没有觉得惊讶。
  宫中早已忙碌开来,宫人们打扫尘封已久的慈宁殿,妃嫔们紧张的准备迎接太后的事宜。好在崇元帝下令不必大张旗鼓地举行宫宴,只是将皇室中人聚在一起办个小宴给太后接风,理由是太后潜心向佛、不喜铺张,至于太后怎么想的便没有人在意了。
  两日后,当闻人笑一身正装坐上马车进宫去,心情难免有一丝紧张忐忑。她有些拿不准该如何对待这位跟父皇有心结的亲祖母,更不知道后者会用什么态度对她,于是便只好打定主意见机行事、别出什么错。
  闻人笑走进慈宁宫的大厅时,还居住在宫中的皇子公主们都在各自母妃的带领下早早到了,按照规矩入了座,时不时好奇地看向坐在高处那位有些陌生的皇祖母。
  闻人朔也已经到了,与他的母妃贵妃坐在一处,见闻人笑进来,悄悄朝她挤了挤眼睛
  目光瞥到自家三哥搞怪的模样,闻人笑的唇角轻轻勾起一个无法察觉的弧度,面上却目不斜视,步伐平稳地走到大厅中央,先朝崇元帝行过礼,再转向与他座位距离几尺的太后:“伏光参见皇祖母,恭迎皇祖母归来。”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般优雅,精致的脸上没有太多濡慕的表情,却也足够尊敬,行礼的姿势更是标准得挑不出一丝错。
  太后身边正为她轻敲着肩膀的闻人安急忙侧身避过了这个礼,轻轻颔首示意,模样很是谦逊。
  “这是伏光那孩子,”太后居高临下地打量闻人笑几眼,声音淡淡的听不出喜怒,“模样长的真好。”
  听了这话,崇元帝当即脸色一变。夸赞一名晚辈只夸模样,未免有些绣花枕头虚有其表的暗示。
  便是太后对他……也不该让笑笑受委屈。崇元帝沉着脸刚要说什么,闻人笑已经微笑着道谢,欣喜的表情真诚又恰好:“孙女多谢皇祖母夸奖。”
  “笑笑,来三哥这儿坐。”
  闻人笑刚要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听闻人朔朗声招呼她过去。
  往常类似的家宴,闻人笑因为生母过世,都是独自坐一桌或是直接与崇元帝一桌。她犹豫了片刻,便抬腿朝闻人朔走过去。
  在座不少人表情都变了变,不知三皇子和六公主何时竟然化敌为友了。贵妃也是一愣,神色莫名地看了眼自己的儿子。最吃惊的还要数贤妃,吃惊地睁大了眼,竟没维护好自己的表情。
  “贵妃娘娘,三哥,”闻人笑站在两人面前,笑眯眯地问好。
  “好,好,”贵妃友好地笑了笑,仿佛是怕吓到她似的,霸气美艳的面容难得露出这样柔软的表情。
  “快坐下,”闻人朔把妹妹拉到身边,按着她坐下,抬手剥起葡萄,桀骜的眉眼间满是欢喜,让留意着这边的众人神色各异。
  陪太后坐在上首的闻人安同样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她垂下头,目光微冷。按理说以她的身份本不该坐在这个位置,全靠太后开恩给她体面,可即便这样,仍是得不到几分关注,仿佛人人都当她不存在似的,而闻人笑还是像从前那样,轻而易举就能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怀着各异的心思众人还是言笑晏晏地用完了这顿接风小宴,只不过没有多少亲人重逢的温情罢了。
  *
  当天夜晚,福王府。
  温馨而华贵的闺房被收拾得一尘不染,暖色的烛火依次亮起,把屋子照得亮亮堂堂。
  “妹妹,如何,你可喜欢?”
  福王世子闻人宇领着闻人安走进来,笑容隐隐透着一丝讨好。
  “嗯,”闻人安语气淡淡道,“在那破庙里住了七年,怎么可能不喜欢这屋子。”
  这话听上去有些怪异,似乎含着一丝埋怨,闻人宇叹了口气,摸摸妹妹的长发,怜惜道:“这些年你受苦了。”
  “行了,”闻人安一把挥开他的手,面容有些阴沉,“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当初老妖婆要带我走,你们一个都不敢吭声。”
  闻人宇僵在原地,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见他这样,闻人安也不想闹得太过,放缓了语气开口道:“好了,跟我说说最近都有些什么重要的事儿。”
  “嗯,”闻人宇思索片刻,与她提起几月前的一件事,“你上次来信说想拜柳渠子大师为师,让我们为你谋划谋划,为兄特意拍得了一坛秋露白,好送给柳大师做拜师礼。”
  “哦?”闻人安来了些兴趣,秋水般的眼眸亮了亮,“你说说经过。”
  闻人宇便一五一十地说给她听:“是这样的,当时京城的太白居老板放出风声,要拍卖两坛失传的好酒,我便想着给你拍下来。”
  “等等,”闻人安伸手打断他蹙着眉道,“两坛?”
  “是。”
  “为什么不都拍下来。”
  闻人宇没想到她会在意这个细节,稍微愣了愣,解释道:“母妃手上管着银子,府中如今不宽裕,我也支不出太多银子,便没争过人家。”
  说起来他也有些奇怪,明明他印象里王府的进项不少,母妃在银钱一事上却抠得很。他当然知道母妃不会故意克扣他这唯一的亲儿、王府世子,却也想不明白那些银子都去了哪。
  “罢了,一坛就一坛吧,”闻人安抿唇低垂的眼眸中划过一丝寒意,“另一 坛被谁抢走了?”
  “汝阳侯府世子和二皇子。”
  “你说谁!”闻人安猛地抬头,美丽的面容上是显而易见的在意。
  闻人宇有些不明所以,又重复道:“杨慎行和闻人彦,这两个人有什么问题——”
  闻人安黑着脸一字一顿道:“杨慎行拍这酒是为了给谁?”
  “他说是为了给他的表妹,”闻人宇感觉妹妹情绪似乎不太对,还是老实答道,“一开始他把两坛都拍下来了,我请求他转一坛给我。既然二殿下陪着,想来应该是为了给笑笑。”
  “笑笑笑笑,怎么什么都是笑笑,叫那么亲热,她也不是你妹妹,”闻人安抓了抓自己的头发,眸中尽是冰冷的狠意,表情因为执拗显得有些扭曲,“还有你,我的好哥哥,做事能不能动动脑子,光拿到一坛酒有什么用,人家早就把另一坛送给柳大师了,他哪里还能看得上我这从别人手里捡来的一坛。”
  “对不起,是为兄考虑不周,”闻人宇被她的模样吓到了,老老实实低头认错,犹豫片刻,终究有些不放心妹妹的状态,“你怎么了?”
  闻人安深吸了几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下来,漠然道:“不用担心,我没事。”
  “那,”闻人宇略微踌躇,小声询问道,“那秋露白还送吗?”
  “不送了,”闻人安不耐烦的摆摆手,“送去让人笑话吗?”
  “哦,好的,知道了,”闻人宇低着头应下,小心的隐藏脸上的失落。
  “那酒你自己喝了吧,”闻人安放软了几分语气,随即又变得冷硬坚定,“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让我的名声在京城压过闻人笑。”
  “什么,”闻人宇猛的抬头,“你为何要与笑笑过不去?”
  闻人安看他这模样又是一阵来气:“别忘了我才是你妹妹。你们对不起我的事多了去了,把我一个人丢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山上,如今好不容易回到这繁华之地,风头都是她闻人笑的,我想争几个虚名又有何不可?”
  说着说着,闻人安在心里叹了口气。名声她当然想要,而争取这玩意儿,更多的也不过是为了那件事罢了,偏偏还不能让这废物哥哥知道。
  “可以可以,”闻人宇连忙安抚他,“安儿你别生气,你想怎么做,告诉哥哥,哥哥都去帮你做到。”
  “这还差不多。”
  闻人宇想到什么,英俊的面容露出几分为难之色,“可是笑笑那么好……”
  担心夸赞闻人笑的话又惹怒闻人安,闻人宇换了个说法道:“我的意思是,笑笑在京城那么多年,你想压过她并不容易。”
  “行了,”闻人安也懒得与他计较,“这事我心中已经有计划了。”
  她的确考虑过用才名压过闻人笑,但这样做的难度却的确太高。她自幼住在山上的破庙,哪里有什么良师来教导才艺呢?于是便只能另辟蹊径。
  “父王不是开了间善堂吗?”
  “嗯,是的。”
  说到善堂,闻人宇不由又有些疑惑。既然家中现在如此不宽裕,父王为何又要劳财劳力开什么善堂,难不成真的只是为了行善?
  “你听我说,我们这样做……”
  闻人安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闻人宇听着听着,渐渐露出震惊之色:“你疯了,这是一大笔银子,母妃不可能会同意的。”


第61章 二更
  “我去同母妃讲,”闻人安想了想,转身往外走。
  “安儿,”闻人宇伸手想拉住她,却又无奈作罢,“这么晚了,你先休息。”
  闻人安并不领会他的好意,摆了摆手,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夜色中。
  “安儿她怎么会……”闻人宇有些无力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单手扶住额头,百思不得其解。小时候那个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妹妹,为何如今会变得这样冷漠又虚荣?
  另一边,闻人安循着记忆里依稀残留的路线走向福王妃居住的院落。她沿路打量着两侧的情景,花园似乎没有经过精心打理,草木野蛮地生长,地上的落叶也没有及时扫去,在夜色中显得有些萧瑟破败,与儿时印象中那个欣欣向荣的花园完全不同,和今日才踏足过的御花园相比更是云泥之别。
  还未见到福王妃,闻人安对于自家如今的拮据已经有了几分猜测,心头贪婪的念想也燃烧地更加迫切。
  福王妃居住的院子里,只有主屋亮着烛火,与周遭黑漆漆的景象比起来十分显眼。
  闻人安推门进去,循着灯光一路往里走,很快便找到了在桌边翻看账册的福王妃。
  “母妃,”她停下脚步站在不远处,并没有行礼,只是淡淡地唤了一声。
  “来了,怎的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福王妃的语气同样是淡淡的,仿佛对面不是阔别已久的亲生女儿,只是一个普通的下属,“我这年纪大了,心脏可经不起吓。”
  走路不发出声音的习惯是在庙中养成的,太后说这是为了避免打扰佛门清净。但是闻人安此时无意与母妃解释,只是问了句:“父王呢?”
  “你父王啊,”福王妃眼皮都没抬一下,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这会儿不是在如夫人院子里,就是在良夫人院子里吧。”
  闻人安闻言蹙了蹙眉,只觉得许多事情都与小时候不一样了。明明在她离家之前,父王母妃还是极为恩爱的一对。
  “你也无需在意,”福王妃语气随意地说道,“我早就不在乎他的什么宠爱了,如今年纪大了,只想弄个皇后当当。 ”
  “是。”
  既然她自己都不计较,闻人安便也不再多问。
  “你来是有什么事?”
  福王妃公事公办的态度看不出一丝亲近,但是让两个人都感觉颇为自在。
  闻人安平缓地道出了来意:“我想在您这儿支一笔银子,用作……”
  听罢她的话,福王妃瞬间便冷了脸,厉声道:“荒唐!如今府中可没这闲钱让你与闻人笑争风头。你可知道养着几千人是多大一笔开销,就连我的嫁妆都早已变卖得七七八八了。”
  闻人安没料到银钱状况已经严峻到了这个地步,心下有些失望,却还是坚持道:“我理解您的顾虑,但这件事不光是为了虚名,也是为了‘大事’。”
  听她这样说,似乎还是知道些轻重的,福王妃便耐着性子道:“说来听听。”
  “是,”闻人安有条不紊地解释道,“一来,女儿的名望代表着父王的名望,若是女儿能压过闻人笑,父王在百姓中的声望自然水涨船高。”
  “说下去。”
  “二来……”
  听完闻人安说的几点,福王妃面露深意,眸光明暗难测,沉默许久才缓缓点头道:“可以,你算是比你妹妹多些谋划。”
  想到闻人姗那个蠢货,闻人安下意识微微皱眉:“那便请母妃给银票吧。”
  福王妃拉开桌下的一个暗格,取出一张银票递给闻人安:“这是五百两,你省着点用。”
  “是,”闻人安果断将那张银票拽在手里,说了句“女儿心中有数”,便转身踏出了屋。
  看着闻人安的背影离去,福王妃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她一句谢都没道,不由轻轻皱眉。
  “母妃!”
  一道鹅黄色的身影从门外噔噔噔跑进来在桌前站定,娇俏的脸上满是不悦的神色:“我都听到了!您为何给闻人安五百两,却不让我买那套二百两的首饰?”
  “姗儿,”福王妃心力交瘁地揉了揉眉头,轻叹道,“你该懂事一点了,如今我们家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再忍忍,不必再过多久,你就是公主了。”
  闻人姗闻言,气焰似乎被压下去一些,却又很快重新燃起,“那您也要公平对待呀,为何给她银子却不给我。”
  “你姐姐有正经用途,为了我们家的‘大事’。”
  “她能有什么用,”闻人姗显然不相信闻人安能为大事做什么,断定这是福王妃为自己的偏心找借口,恨恨地跺了跺脚,转身跑了出去。
  *
  次日,京城一间规模较大的米铺。
  掌柜笼着手拘束地站着,看向面前比自己高上一个头的青年:“这位官爷,这积德行善的事儿,小人也想做啊,但您看,这价钱是不是……”
  身着一身轻甲的侍卫面露不耐:“你再与我磨叽下去,我便去回禀了王爷和郡主。若是耽误了主子的事儿,后果你自己掂量着看。”
  听他抬出王爷和郡主的名头,掌柜下意识瑟缩了一下,但想到这米铺中的一坛一袋都是自己的血汗钱,他仍是苦苦哀求道:“您要用这糙米的价钱买小人这店里上好的精细白米,还是这样大的量,几乎是把小人的家底掏空了啊……”
  “行了行了,”那侍卫居高临下地睨了他几眼,面带施舍的神色,“给你多加半成银子,王府的人明日会来运米。”
  说罢,他便抬腿走了出去,留下米铺掌柜一人,浑身无力地瘫倒在地上。
  后者实在想不明白,高高在上的王爷和郡主,既是要积德行善,为何却又要对同为平民百姓的他抽筋扒皮?
  *
  “你听说了吗,福王府的康宁郡主在善堂门前施粥呢。”
  被问到的人嗤笑一声:“得了吧,这些达官贵人也就是心血来潮,偶尔发发善心满足自己的趣味,说是施粥,碗里能见到两粒米就不错了。”
  “康宁郡主可不一样,”有了解情况的人插话道,“那可都是真真的白米粥呢,而且这都第三天了。”
  “哦?”
  旁边闻言的几人围过来,面上有些兴味的神色:“白米粥?”
  要知道,如今虽然大家生活都富裕了起来,却也不是家家都能天天吃上稀罕的白米,尤其是刚过完一个寒冷的严冬。
  “可不是,我昨儿去看过了,那粥比自己家里煮的还稠些呢。”
  “这样说来,这位郡主倒真是位心善的人。”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康宁郡主可是由太后娘娘亲自教养的,前不久才回京呢,这性子能不好么?”
  紧接着便有人提议道:“那……我等不如一起去看看?”
  “嗯,走走走。”
  诸如此类的对话在京城里的许多个角落发生着,康宁郡主心善的名头也一日比一日传得更广。虽然在城中的位置有些偏僻,福王开的善堂前还是排起了长队。
  慕名而来的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生活拮据的妇孺、做苦工的壮实青年,甚至还有不缺吃喝的人,只是为了看个热闹,或是近距离打量几眼尊贵的皇室中人。
  *
  闻人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刚好也在一月一度地查看公主府的账册。
  她托着腮想了想,转头朝一旁的玉罗吩咐道:“取五千两银子订些白米,送到康宁堂姐那里去。”
  “公主,”玉罗并未立刻应下,语气有些踌躇,“您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怎么,”闻人笑笑眯眯地逗她,“舍不得?”
  玉罗嘴角轻轻一抽,无语道:“不是。”
  “那不就得了,”闻人笑摇摇手中的账本,眉眼弯弯地笑道,“上个月你们可是给我赚了好几个五千两呢。”
  玉罗当然知道五千两对于公主府不是一笔特别大的数目,却仍然不赞同公主的做法,温声劝道:“公主,您若想施粥,我们为您安排,何必……”
  何必给康宁郡主做嫁衣呢?她们都是宫里出来的,自然一眼就能看出康宁郡主的所谓善举中,作秀的成分有多少。
  闻人笑想了想,反过来开解玉罗:“你这样想,康宁堂姐初初回到京城,想博一份好名声,让自己立足更稳些,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玉罗答道:“是。”
  闻人笑思索片刻,接着道:“堂姐行善,受益的难道不是父皇的子民吗?”
  玉罗接着点头:“是。”
  “那我帮帮堂姐,对我可有损害?我缺那点好名声吗?”
  玉罗摇头:“没有,不缺。”
  闻人笑弯着眼睛笑起来:“那还不快去。”
  “……是。”
  *
  另一边,福王府。
  闻人安翻看着这几日的支出,耳边听着一名侍卫禀报外界的情况,心中算是喜忧参半。
  喜是因为计划进行得颇为顺利。在她的有意引导下,如今已经有人叫出了“佛女”的名头,连带着福王的名字也渐渐为人所知。
  而令她忧虑的是,即便已经让人想方设法、软硬兼施地压价,白花花的银子还是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大把大把地往外流。福王妃给的那点银子,根本就坚持不了几天,想来她也不会同意这么快就给出另一笔银子。
  “郡主,郡主!”
  一名宫女的呼喊声打断了闻人安的沉思。后者沉着脸,不悦道:“吵什么?来人,掌嘴——”
  惩罚的话还没说完,那名小宫女紧张又惶恐地说道:“公主府来人了,说让您派人去运大米。很多……很多大米。”
  “什么,”闻人安一怔,猛地站起身,面色明明暗暗,过了许久才又缓缓坐下,唇角露出个意味不明的笑,“她倒是大手笔,也真是傻得可以。”


第62章 一更
  又是新的一天,福王开的善堂前,慕名而来的人们仍然早早就排起了长队。一碗碗奶白的粥散发着阵阵香气,诱惑着经过劳作奔波后饥肠辘辘的胃。
  这时,一辆装扮华贵的马车停在路边,车帘被轻轻掀起,从里面伸出一只雪白细腻的皓腕,上面套着一只成色颇佳的翡翠镯子。不少人被吸引了目光,好奇地望去,就见一名身形窈窕的年轻女子走下马车。
  正当他们感叹那姑娘气质不俗,后者已然恭敬地微微垂头,伸出双手。
  “郡主,请下车。”
  人群中骤然响起交头接耳的声音:“竟是个丫鬟?”
  “那马车上的该不会是……”
  “不能吧,郡主怎么会来这种地方。”
  闻人安扶住侍女的手,稳稳走下马车,听着周围一片哗然的声音,面纱下美丽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却也透着丝丝嫌弃。
  四名侍卫围在她身旁,单手持刀、面色冷硬,却仍然挡不住周围好奇的目光和议论。那些仰头踮脚仍然看不见的人,甚至大着胆子缓缓挪动脚步朝她靠近。
  闻人安皱了皱眉,稍微加快了脚步朝善堂里面走去。
  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响起一阵迅疾凌乱的马蹄声,紧接着传来一声响亮的厉喝:
  “谁敢再拥挤!”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几名身着轻甲的青年打马过来,很是威风凛凛的样子。
  为首的那人在离闻人安几尺远的地方停下,翻身下马行了个礼:“郡主。”
  “嗯,”闻人安轻轻点头,声音温和地问道,“几位是?”
  也是因为她太久没回京城了,许多事都不了解,否则应该像在场的大多数人人一样,对这几人的装束很熟悉了——他们是维护京城治安的城防军。
  “属下是城防军百户长单翔,奉统领之命前来巡查。”
  最近因为郡主施粥,这一带附近的人流量激增,统领便特意交代他多多带人巡视、维持好秩序,免得惹出什么乱子。
  这趟刚好碰见郡主亲自前来,看方才的情形,似乎真是险些就要出事。单翔在心里暗叹一声,这郡主有些不知轻重,但与她说了几句话之后,倒也觉得的确是个性子温和善良的人。
  两人说话间,另外几名城防军已经横着刀鞘,将蠢蠢欲动的百姓都逼回了队伍中老老实实地站着。
  “多谢,”闻人安的脸掩在面纱下看不出什么表情,声音却能听出轻轻柔柔的笑意,“不知你们的统领是哪一位,改日我该让人上门致谢。”
  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