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致远天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的把握吧!
难道就算了,李鼎新脑子中刚刚闪现这个念头,立刻就被自己所否决掉了。他慢慢的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看这一直铺在那里的南海的海图。李鼎新的手指点在平潭,接着他的目光向左右两边延伸着。
台湾,海南,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海岛。台湾地处中国海区东南部前沿,又位于亚洲东部岛链中环,绝对的战略要地,最重要的是台湾有金,铜等金属矿产,更有煤,石油等能源,天然丰富的硫磺,这些东西都是军事必备。而海南岛则有富铁矿,更临近越南,越南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煤炭多为非常优质的无烟煤,铁矿也多为优质铁矿。
现在平潭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李鼎新的胃口了,中国内地的广大地区倒有很多适合的建造钢厂煤矿的地方,可是现在清政府对内地的控制要严密的多,像这种类似制造局的工厂机构,别说那些老古董的顽固派,就连李鸿章等这些洋务派恐怕都不会让这些机构掌握在私人手上,何况掌握这些机构的还是个中国人。
李鼎新把手拍在整个中国南海的岛圈上,回头道:“我们先把军舰定型再说。”坚定的一挥手,“我们边建设,边制造,争取三到五年之内,建设成亚洲最大的轮船机械制造所的同时,也把我们的战列巡洋舰的首舰制造成功。”
看这李鼎新考虑再三的回答,两人已经没有必要再追问什么,全部把心思放在了自己最专业的方面,开始了对这种新式战舰的研究。
第五十三章圣旨到(上)
既然将其他方面的难题全部放下以后,那么相对来说,定型问题就能方便的多。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是四个人能在一天晚上所能决定的。在激烈的讨论了一晚上以后,也不过是对船型,船体材质,水密封舱以及底舱设计等几个小的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便是这种速度,李鼎新也觉得有些太快,反复的强调,对这些设计一定要论证再论证,直到没有一丝破绽为止。
说完这些,李鼎新和陈英两人已经困的睁不开眼睛了,可两人看着另外两个正在相互论证的两人,才知道在科技研究面前,估计铁人三项的冠军也无法和他们的体力相提并论。
似乎已经意识到李鼎新两人许久没有说话了,魏翰停下话来,看了两人一眼,咧嘴一笑道:“我们是早就已经习惯了的,你们先去休息吧!”
李鼎新揉了下已经闭上的眼睛,搽了下快要滴到地上的口水,尴尬的一笑道:“那好,这两天两位就住在我府上好了,等基本讨论的差不多再回平潭好了。”
魏翰摇摇头道:“我们下午就回平潭,有很多资料都需要进行查找,这里是没有的,现在连马尾绘事院里面的资料都没有咱们平谭船厂的多,林文和那就属海盗的,趁着乱,把这些没什么人保护东西一股脑的全都拉到平潭,我敢说,现在平潭船厂的绘事院,集中了全中国最全最新的资料,集中了全中国最多的舰船设计人才。”
看这魏翰一脸自豪的样子,这让李鼎新心中非常的欣慰,这些人已经把平潭船厂看做是自己的一般,这种主人翁的心态,必将让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目前中国舰船研究的后备力量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这些设计人才的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瞬间,李鼎新就做出了决定:“我决定在平潭水陆学堂加设一到两个专业,专门培养舰船研究人才的,先在这里学些基础的东西,然后送去留洋,这样也算多给中国的培养点人才。”
“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现在不光是支撑海军。看李统的意思,恐怕整个中国的造船业,重工业都要支撑起来,如果现在江南制造局也归李统管辖,那就太好了。”魏翰接着续道:“就设机械和工程两科,学制就三年好了,教员我们绘事院派。说起来留洋,我认为从水陆学堂中选出这种人才,还是很方便的,将这些人加强一下,今年就能送出去三五十人。”
李鼎新眼睛一翻,重工业的重任那是我的意思吗?明明是你们老几位的意思,怎么就加到我头上了,听到三五十人,李鼎新又是心中嘀咕,清政府一年送的人不过是几人,十几人,一下就让我送个三五十人出去,如果每个军阀都有这样的实力,那中国的人才基础以后真的没跑了。不过李鼎新心中说这话时,显然没有意识到,现如今,有当军阀心思的恐怕只有他李鼎新一个人吧,而且离真正意义上的军阀还有一定距离。
出了书房,送走陈英,李鼎新忽然发现自己没有地方可去。小五小鹿都没在,自己那个名存实亡的老婆也在平潭,即便在这里李鼎新也不会向那里凑。
李鼎新忽然没了瞌睡,回到平常和众人议事的堂屋。就看见桌上有留给自己的纸片,落款是一个火焰样子的图形。
李鼎新哑然失笑:“比你强的地方记不住,就只记得自己放的那把火。”笑着摸摸自己还没好完全的腿,仔细看这纸片上写的东西。
渐渐的李鼎新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将纸片拍在桌子上,“爱搞阴谋的人总是不介意把人心象最坏处想象。”
话是这样说的,李鼎新也觉得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绝对是李鼎新的一个失误。“我怎么就没从街上随便捡个外国人当船厂的法人代表啊!”
纸片所说的就是平潭船厂的事情。民间自有船厂当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现在的平潭已经作为练军水师的锚地,而一些修理军舰的工作都是由平潭的李氏船厂完成的,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平潭船厂有能力修理甚至制造近代军舰,这不是朝廷能够允许的。如果是中法战争没有爆发以前,李鼎新官场上没有什么敌人的情况下,各方多多打点一下,这事情也就各方也就只做没有看见,过去就过去了。毕竟,在中国官场上,还是银子开路,拿银子办事嘛!
现在可不同了,中法开打,马尾开战。整个朝廷各位大佬的眼光可都集中在这里,顽固派在找洋务派的麻烦,洋务派在挑顽固派的眼,清流更是瞪大了眼睛想找些政绩,而主战派和主和派则将这三个派系的人物都包裹其中,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光看从福州大佬就知道了,张佩伦是清流,何如璋是洋务,这两人都是比较坚定的主战派。而其余的多是顽固派,主和一流。
在这种两派互掐,又都无法奈何对方的情况下,双方的下属会当然的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时候不漏口实还是比较好的。何况如果有一天,张珮伦同志在其他方面找不到政绩了,心情一不好,把我给弄上去可不是个事。
看来需要时间和德国老头好好聊聊天了,想办法把平潭船厂转成德资公司。可是,一转念,李鼎新又有了新的想法,觉得这样有些不妥。现在的平潭对德国人的依赖太过严重。
船厂方面的订单是跟德国人接的,原材料要从德国进口,武器装备方面更是如此。如果现在再需要和德国人谈船厂的法人问题,恐怕会附加很多条件吧!可是现在不和德国人合作,又和谁合作呢?
习惯性的走到书案前,书案仍旧摊开的是《老子》,随意的拿出一支毛笔,转了起来。
法国人是第一就需要除去的,除去法国正在开战不说,法国人的因子里有太多浪漫的因素,导致法国的海军发展思路和世界主流的发展思路已经偏离太多,天真的认为一个“绿水海军计划”会让法国的海军变的更强大。可是没想到法国海军从世界上第二大海军变成一个无关轻重的海军力量,甚至一直到其后几十年都没有恢复过来。
英国人恐怕也不行,虽然高傲的大英帝国的造船业一直处于世界造船业的顶峰,再加上殖民地的资源支持,英国皇家海军一直到二次大战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直到二次大战后期,才被强大的美国海军所超越,而凭借的还是美国的航空母舰的强大实力。但是,高傲的英国人没有和哪个国家资本合作的习惯。通常他们的做法是通过军队,把想要的东西抢过来。
剩下的三国国家的商人,都有合作的可能性。有的已经现在就在合作了,那是欧洲的德国人。还有的更纯粹一些,只是为了利益的美国人。还有就是对中国的南海,甚至对中国的大陆都有无限渴望的日本人,而日本人目的恐怕也是很纯粹,攫取土地。
德国人其实已经不需要特别考虑了,在前期的时候,那个德国老头给了李鼎新很大的帮助,甚至有些帮助纯粹是靠这激情,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可是,没有利益仅有理想和激情是不够的,在现在找个时候,如果李鼎新开口的话,德国老头会答应的同时,也会为自己的祖国提出政治条件。这是应有之义,在德国能够叫嚷海权的人,那个不是为了和大英帝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梦想,那个不是为了帮助德国争夺更多的海外殖民地?估计李鼎新的条件刚一提出来,他就会提出租界甚至把平潭变成德国在中国的香港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李鼎新到觉得把平潭变成德国在中国的香港是个绝好主意,利用一段时间把平潭发展好,工业基础搞好,借助德国的力量发展发展陆军,等到90年代,德英全球竞争的时候,在捞上一笔,最后在一次大战以前收回来,那会祖国也统一了,生活也美好了,殖民地也取消了。只YY了一下,李鼎新就摇摇头笑了,这里还是英法的实力范围,如果德国要求这里成为自己殖民地,恐怕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英国。1880年,德国刚刚完成自己自上而下的完成德意志联邦的统一,确立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地位才符合德国现在的利益,现在可没有精力去为了一个资源不多,人口不多的东亚港口和大英帝国开战。
美国人就比较好办了,老三就在美国,找愿意到中国投资的个把资本还是比较好办的。作为一个追求商业利益的国家,只要足够的利益,美国商人还是比较可爱的。什么都有可能,现在李鼎新觉得,如果由美国人做老板,德国人拉订单,中国人积累经验,想来是对三方都有利的事。而有个美国人现在就可以用到,威廉;霍兰,让他挂个名还是没有问题的,将平潭船厂变成美德合资是个不错的想法。
亚洲的日本人。李鼎新本能的讨厌这个名字,但是却无法否认,如果李鼎新现在的目的是整个中国的南海岛链,那么日本是个无法回避的名字,在各方面都会和他有所交道。
早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日本先是吞并了琉球,接着也曾经对中国的台湾用兵,并且一度占领了台湾,这才刺激的清政府大力的发展新式的海军,在欧洲列强面前吃瘪就够难堪的了,还能让日本猴子也骑到自己脖子上。这也是在19世界七八十年代,中国在日本的外交公使都比较强硬的原因。(何如璋就是其中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人的目的也是非常单纯的,单纯到只想把你连骨头带肉都吃了,根本不用考虑还给你留下某部分的问题。但是出面的永远不会是打日本皇军,出面的一定是那些日本商人。如果有日本资本进入平潭,那将是灾难。但如果只是日本的资金和日本的部分军事援助呢?把糖皮吃了,把炮弹再打回去?
这个问题台复杂,还是等那人回来再商量好了。一旦事情想通想透了,李鼎新的瞌睡劲就上来了。
刚要找地咪上一觉,门外的护兵大喊道:“李统,李统,圣旨到了。”
第五十三章圣旨到(下)
送走了传旨的太监,李鼎新可没有像别人找个香案把圣旨供起来。随手把玩着。其实这个结果李鼎新已经猜到了。
马尾海战刚完的时候,李鼎新就和自己那个藏在黑暗中的幕僚讨论过,如果三天内圣旨能够下来,起码在邸报中明发马尾战况,那就说明清政府还有一战之决心,如果超过三天什么都没有的话,那估计顽强抵抗的决心是没有的,能够同意李鼎新出港袭扰或者援台就算不错了。
果然,这圣旨是马尾海战后第八天到的,上面对福州几位大佬各有封赏,拿下的和升赏都只有一人,被拿下的是张成,罪名走私,被升赏李鼎新,原因查处走私。关于中法冲突只寥寥两句。
虽然早就已经料到的后果,李鼎新还是有一定的失落感。正要在感怀一把的时候,门外护兵又喊道:“李统,李统,何大人请您过府。”
李鼎新点头表示明白,整整官服,揉搓一下面颊,抖擞精神,这才是重头戏。这会请他过府不是朝廷有密旨,就是李鸿章有密信。也不知道那个袭扰战的方略通过了没有。
“太后密旨,李中堂的回信,一概同意你的袭扰战术。”看到李鼎新来了,何如璋也没客气,还没等茶上来就开口道。
“何大人先别着急,说说太后老佛爷和中堂大人是怎么说的。”李鼎新虽也想到这个事情能成,却还是有些激动,但面上还是没漏声色,袭扰战最重要的是补给问题,虽然在这附近是主场作战,可是南海任何一个港口从现在开始都不会是安全港了,出动之前肯定要把能够得到的支持都拿到手。
何如璋也觉得自己有些喜形于色了,赶忙先端起刚送来热茶,轻抿一口,平复了一下心情。
李鼎新也能明白这老人的心态,虽说整个福州官场不少人都是主和派,可何如璋毕竟有以前的清名在的,这次的失职实在有些让他抬不起头来,看到福州其他几位大佬看自己的眼神都觉得是在讽刺,所以有些急于表现自己的态度。
抿了两口清茶,何如璋才将密旨说了个清楚。朝廷的调子在打过越南之战以后基本就已经定了下来,以战促和。在越南一战之后,清政府认为越南可以不要,修约也能接受,而且也派出李鸿章协议修约完成。但是法国在得到便宜以后,认为可以攫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并没有满足于这次修约,继续了其军事行动。
这让清政府非常恼火,清流一派的文人大叫的要给法人一点教训,洋务激进派也多有大叫抗法的。可是从心底里,慈禧是不希望和英法发生冲突的,而李鸿章等军机重臣也知道现在与法人一战胜算不大,但是朝廷中这次主战的呼声甚高,为平衡朝廷内部纷争,连慈禧也只能提出以战促和的方略给几个军机。自然的,这坏人不能老佛爷来当,所以向何如璋下密旨的是老佛爷,坚决抗法,而给何如璋书信的李鸿章才是真正解释这次行动底线的人。
李鼎新听完这些,面色有些古怪,问道:“李中堂的意思是要我们不漏大清龙旗,不挂箭鱼水师旗,伪装海盗。”
何如璋也有些不好意思,半晌才道:“我想李中堂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的还好办,只是这补给问题?”李鼎新古怪之色还没有褪去,其实他原先所想和这到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只是如果伪装海盗的话,补给港口问题可没法解决。
“这个?”何如璋虽说是船政大臣,可是对海战还真没什么研究。希望李鼎新能够接话,看到李鼎新没有反应,才道:“在平潭补给不行吗?”
李鼎新听了这话,有了一丝警觉,现在就已经把平潭当我的东西了,看来计划要赶快实行。面色没漏声色道:“何大人,即便有了平潭一港,也不够用啊!何况袭扰战并不是您所想象的那样。”
袭扰战,其实早就有之,在大航海时代,英国就是通过自己海军伪装海盗,对各个主要商用航道进行袭扰,对各国的水面商船进行打击的同时掠夺各国财富,才崛起起来。
在英国实行这种战术以后,所有的国家纷纷效仿,为了确立自己的海上优势,英国决定建造一种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仅次于战列舰,却拥有超强的续航能力,可以独立作战的船只,来保护自己的航道和商船队,这就是最早的巡洋舰。但是也是这种舰船的产生让袭扰战达到了最高潮,因为这种舰船反而成了袭扰战术的最佳船只。高续航能力,独立作战能力,高机动性,打不过可以跑。
潜艇出现以后,就袭扰就不再是巡洋舰的专利了,而袭扰战也就被称为海面袭击战了。
李鼎新现在要进行的就是这种袭扰战,由于是在中国的南海,在航道港口都比较熟的情况下,让“福星”这种改型炮舰,和“福龙”这种远洋鱼雷艇成为袭扰战的主力成为了可能。
听到李鼎新的解释,何如璋连连点头,尽管他还不是很懂,但也对自己粮道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作战的长期性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的意思是?”
“从琼州海峡到台湾海峡的所有能够停泊千吨军舰的港口全力配合。”看着何如璋已经吃惊的看着李鼎新,李鼎新也没有停:“把三亚港作为袭扰舰队的驻留锚地,作为琼州港作为维修港,我保证让法国舰队陷入南海泥潭,让他无力的全力攻台。”
第五十四章无题
李鼎新的要求提出以后,又是三天的等待。
这三天时间李鼎新可没有闲着,派出舰船密切监视台海的航道,由于朝廷严令水师船只不能出海,出海监视的都是一些大型的渔船,基本上每天都能有信息传来,最远的能够达到台湾富贵角一带。听他们回报的信息,晚上的时候能够看见远处的火光。
仅仅是这些还不足够,李鼎新早已经有了必将出战的觉悟,所以对已经进了船坞的“福星”号是非常的关注,为了加强“福星”号的续航能力,必将牺牲的就是“福星”号的火力,部分火炮被拆除,节省出的吨位和空间都是留给煤仓和生活舱的。鱼雷发射管也全部都被拆除,带着一艘远洋鱼雷艇出海的“福星”号还是做个纯粹的炮舰来的好一些。
这个决定让部分练军水师的官员心痛不已,一艘强大的炮舰在他们看来是对抗法军的重要武器,部分的拆除对他们的信心有了一定的打击。
李鼎新对此也只能报以苦笑,李鼎新改装此船之初,原意就是堆砌起一艘强大的火力堡垒,以对抗法军舰艇,这本身是没有错的,现在“福星”已经在实战中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李鼎新更清楚的是,这种船在很多方面是严重违反了很多造船原则的,刚刚改进的时候表现也还算良好,但是经过马尾一战之后,李鼎新还是看到了很多不足。
由于吨位由原来的550吨变成现在的700吨,吃水自然由原来的3。39米变为现在的4。1米,而整个船体本身却没有增高,那么船只的抗浪性自然就没有原来那么出色,特别是几次增压,将船速加到最大航速以后,船只颠簸的就更加厉害,这个时候火炮弹道就更难估计,在这个火控系统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火炮的命中率自然是没有保证的。幸好几次超高速行驶都是为了逃命,偶有发炮却也算是运气不错,“福星”号才能走到今天。
还有个非常明显的问题,这是李鼎新一开始没有完全考虑清楚的,那就是人员问题,由于将生活空间进行了压缩,连救生艇都已经取消的李鼎新,自然没有那么地方安排原有的人员配置,更何况还加装了许多火炮,人员不足一直都是李鼎新所要操心的地方,为此李鼎新取消了“福星”号上洋枪队的配置,即便如此,在此次的马尾海战中,人员仍旧不履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减员问题,可以说“福星”号上除了瞭望手以外,基本上其他岗位都只有一两名替补,这就使得这艘炮舰一旦减员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从各方面落后于火力并不优于自己的炮舰,这也就是李鼎新为什么立刻改装生活舱的原因,减少需要人员操作的部分火炮,增加一定的人员损失的考虑,可以让李鼎新在以后的袭扰战中能够有更多的回转空间。
再加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求李鼎新必须考虑改装“福星”号。那就是因为李鼎新对马尾航道的封锁战术,现在马尾航道被几艘沉船封锁以后,经过勘测,所有超过吃水4米的船只一律都无法出海,这也是促使李鼎新下达改船的最大决心,也成为了李鼎新用来说服练军水师内部反对声音的最有力的理由。
而对于拆除这些火炮鱼雷,也有部分人员是愿意见到的,这些人以负责平潭船厂的人员为主。在部分练军水师的管带对军舰并不了解,在看到“福星”的火力之后,纷纷以此为蓝本,向平潭船厂提出改装自己军舰的要求。几乎每个管带想的都是巨炮,根本不顾自己舰船的基本情况,甚至在得知火炮每门需要十几万两白银的情况下,还有几个有钱的申请自己购买安装的。这让船厂的人不胜其烦,现在有了练军水师统领李鼎新的带头,当然举双手欢迎,“向李统李参将学习”的口号被每个船厂的工作人员挂在嘴上,好让那些只管海战不管船的人没有了改装的理由。
除了对火力系统进行了删减,也并不是没有增加,为了弥补整个舰船火力减弱的情况,李鼎新还在其上加装了一种新式武器,不过这个改装很小,而且只是辅助装备,所以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成功的瞒过马尾船厂的技工,在晚上对“福星”舰进行了改装。
同时,为了尽可能更好的完成这次任务,李鼎新也做了详细的想定,对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预先推演。确定此次袭扰战由两支队分别进行,而两支队都为双舰编队,一艘炮舰和一艘远洋鱼雷艇组成。
由于朝廷严令出战的军舰不得显示自己的身份,拿就需要伪装,作为还能出航的几艘炮舰,多数都为七八年甚至十年前的设计,伪装成海盗船还是很有可能的。而让不利于伪装的鱼雷艇出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由于马尾海战时候的损失,能够在这10天之内就立刻出航的舰船只有寥寥几艘而已,鱼雷艇的加入能够增加一定的火力,高航速和一定的续航能力都能够对炮舰的火力进行有力的补充,因此两个双舰编队的袭扰支队对于现在的水师来说,是最好的。
安排完这些,李鼎新也没有闲着,趁着机会给远在德国的老头发了封电报,里面提到了对平潭船厂日后的发展问题,希望就这个问题和老头进行磋商,字里行间中隐晦的提到关于平潭船厂引进外资的意向。发完电报,李鼎新可没有把希望只寄托于德国老头,通知船厂自己的亲信拉上威廉。霍兰来到福州,在美国领事馆的帮助下,向清政府正是申请注册“霍兰—李平潭船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W两库平银,要求租借平潭船厂周围千亩土地,以供船务公司使用,法人代表自然是傀儡威廉。霍兰同志,私下的协议中威廉占得平潭船务的1%的股份,而每年的股份,李鼎新将不以现金进行支付,而是以投入道潜艇研究中的资金进行支付。
只有研究头脑,并且对李鼎新对潜艇支持非常感激的威廉同志并没有意见,在他看来,给他足够的研究经费就是对他出面以后的最大肯定,何况他认为目前这些研究也只是在烧钱而已,远比自己的1%要多的多,所以只是简单的听了李鼎新的提议就点头应允,申请之后也没有在意李鼎新的感谢之意,只是塞给李鼎新一张需要购买的材料仪器的清单。看完清单李鼎新才意识到,看来有些貌似老实的人也并不好骗啊!一次出面就要了几十万两银子的东西,看着这竹杠敲的“当当”的,还让你无法拒绝。好在这些银子不用一次性的拿出来,有些东西从马尾船厂也能弄到,现在的马尾船厂已经停工了,作为福建船政水师的统领,李鼎新想要从里面弄些东西出来还是很简单的,何况这种事情早在马尾海战刚刚打完,林文和就已经在偷偷的进行着,现在只是目的性更明确的进行罢了,真正到了战后只要说声战损就能解释过去。
李鼎新监守自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海军不像陆军,几十万两银子养上几千兵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装备粮秣皆足,剩下就是打仗缴获,治理地方税赋的事情。可海军几十万两不过能造上艘炮舰,如果不小心,一场战斗下来就沉,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海军的官兵同样不好训练,不论从装备上来说,还是人员上来说,海军成军速度都要比陆军慢上很多。最可怕的就是,如果海军没有了陆地的支持就成了无根的浮萍,这也就是李鼎新不停的想要攫取南中国海岛圈权力的最大原因。
匆匆忙忙的三天过去了,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第五十五章意外
李鼎新什么都有想到,唯独没有想到的就是自己被勒令不许出港。
“为什么?何大人,我的老师,我的座师,为什么不让我李鼎新出港,”李鼎新实在是想不通,在福州李鼎新不敢说是海战最强的,但起码是对法国舰队最了解的,为什么别人可以出港袭扰,唯独我李鼎新不行。
何如璋一声苦笑,在马尾海战之后,他就一直有个矛盾,那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究竟是让不让李鼎新成就这个名声。清政府对非满人的官员,哪个汉人大佬都是心知肚明,偏又不可能改变,远的就不说了,近的就有曾国藩曾大人,风头出的够大的吧!最后卸了兵权,混成什么样了!
何如璋既想保护李鼎新,又不愿意扼杀李鼎新的功劳,上奏本的时候自然慢了一分。这时候,福州其他的几位大人的本章早就已经搁到老佛爷的炕头,聪明的几位大佬自然的所有的焦点放在了海战之上,而海战之前所有逃跑和投降倾向的东西自然的被忽略掉了,大佬们的功劳自然是事先洞察法人阴谋和精心安排抗击办法的功劳。
而海战自然不可能是这几位指挥的,而且基本被打残的两个水师的损失需要有个替罪羊。这样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不可忽略的,一个自然是水师统领张成张跑跑,另一个自然是抗击法军水师统领李鼎新。即便几位都没有给李鼎新夸耀的成分,但是将两个官衔不同,官位一样的人放到一起对比,自然就将李鼎新显示出来。
海军新崛起的英雄,能够制造洋人才能造的洋灰,能够造出洋人都没有的过滤嘴卷烟。一个身份不能说明什么,几个身份叠加起来,那效果又有不同了。
慈禧叼着白玉长烟嘴,上面点着的正是“寒烟翠”,命令道:“袭扰战之意准了,至于这个小李子嘛!?”说着话看了看在自己身边伺候的李莲英,道:“还是让他在岸上待着吧!”表面上看来是要保护李鼎新,其实那里是如此,在台湾只有淮军这一块铁板的情况下,给塞进去一个丝毫没有资历的海军将领,更何况现在台湾的现状,以及现在李鼎新要完成的任务,恐怕还是让李鼎新去送死的念头居多。
何如璋无法去劝李鼎新,他知道的情况就是如此,他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老佛爷的命令,一方面不让李鼎新在出海立功,而另一方面又给了李鼎新立功的机会,不过这种机会现在看来,可能是致命的。
看着李鼎新已经安静下来,何如璋才说出这次朝廷的重大改变,在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大力督促下,清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在台湾建省,下设三府十一县(台湾府,台南府,台北府),治所台湾府,巡抚刘铭传,李鼎新为驻防协领,由于在台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