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致远天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浪击打海滩的声音,隐隐有人声传来,快步上前想要一看究竟。
“什么人。”一个身上挂了几条海带,头盔上粘了几块苔藓的家伙从石头缝里蹦了出来,脸上还用泥沙抹的全黑,端着枪冲着我们:“前面是朝廷重地,不得再闯,向回转吧!!”说完还晃晃枪头刺刀示意我们快走。
“方小虎,这是少爷,你不认识啦!那天你还和我说要是到少爷身边当兵才好,现在就忘了?”身边的哨兵边喊边挡在我的前头。然后小声道:“长官,德国教官教的,警告一次不听开枪示警,别开枪伤了您,您先等下。”
我没有在意,饶有兴趣的看着方小虎,他还挺会伪装的,不知道是不是德国教官教的,两句话的工夫,四周的暗哨都围了上来,看见只有方小虎做了伪装,我暗暗的点点头。
海边训练场的帐篷。
我放下面前几人的训练计划,说实话我并没有仔细看,编制不明,管辖不清,自己管几个兵,兵有几个头都不清楚就是再好的训练计划也没有办法很好的执行。
德国人的四四制,后来被认为非常不利于指挥,现在已经不是密集队列阵型就能打赢战争的时候;而中国现在的这种营属的编制更不合理。但是很明显现在不论是德国人,还是罗家两兄弟,对编制问题都是绝不松口的,各有各的理由。看来这一个多月,个人的技能训练有一定的效果,各单位的战术配合一定是根本没有训练。
揉着脑袋,我头疼,可能一个月后就要去越南战场,现在竟然连队伍都没有编制好,用北洋那一套的镇、协、标、营、队、哨、棚、汛显然是不行的,不过北洋的三三制还是可以留下的。
最后的结果是,陆战队分设两个连队,一连三排,一排三班,一班八人。我一拍脑袋,好笨,刚才把解放军的编制拿出来一用不就行了。罗忠尧,罗忠铭分任两个连长,另外多出来的二十人,组成两个班,一个医疗班,一个侦察班,这样一下架子才算搭起来,四名德国退役军官当然是教官,只有训练权没有统领权。
基架出来了,下来才是训练科目。目前的陆军训练科目全部都是由德国教官编制的,而海军一块则是由罗家两兄弟一起编制的。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德国军人更是如此,光是面前半尺厚的训练科目就让我一阵眩晕。一问之下才知道,德国人首先列出训练科目,接着详细列出每门科目需要达到什么成绩才算合格,然后又列举事例证明这个科目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听自己的主人说,中国人打仗时候用的还是大刀长矛,所以他们认为很有必要首先向中国人解释这些科目的重要性。
虽然对德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这事有些不已为然,但是我还是很佩服他们的严谨性,看看他们所列的科目就知道:队列,训练时间两周;格斗,训练时间八周;步兵巡逻,…;游泳…;实弹…;越野…;生存…;野外救护…,等等。
他们是在训练军校生,我的结论出来了。他们的整个课程下来一共需要近一年半的时间,甚至连大兵团作战配合这种科目也拿了出来,不过面前这批兵如果要是让他们训练一年半,固然都是一帮好手,可这中法战争中一仗估计都打不成。
于是,不顾德国教官掉下来的脸色,我开始删减,队列没用,又不叫你们去做仪仗兵,巡逻没用,不叫你们当警察,生存,呃!这个有用。删减下来完成这些也需要近三月的时间,只要让他们初步完成这些科目就可以。
一个叫托马斯的德国军官听完我的计划后,面色越来越沉,最后实在忍不住,排案而起,大声喊道:“你这是谋杀,绝对是谋杀!”很明显,他和这些孩子已经有了感情。
我也是一边删减一边想着前景,听他这么一吼,我也是双眼通红,站起来,抓住他的脖领子吼道:“够了,你给我听好,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日子里把他们训练好,他们每个人都象我的兄弟,他们都是我的同胞,你以为我愿意让他们去战场吗?但那里不是我的召唤,不是政客的召唤,而是祖国的召唤,每个人,包括我都要去,你知道吗?做好你自己的事,那么他们才不会在战场上无辜的死去。”
第二十七章陆战队(下)
扭头出了帐篷,我吹了两分钟海风回到帐篷,面色已经不再扭曲,细细的看着罗家兄弟的训练计划,这两兄弟用的办法有学堂的那一套,也有后来在船上实习的那一套,加上了一些跳帮作战,以及对救生艇的使用。我看看他们,无奈的摇摇头,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他们还不理解概念,海军陆战队,还是以陆战为主,他们在海上所要训练的东西,应该是如何能够的让自己的冲锋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岸边。如何在海上非常颠簸请的情况下同样能够射击准确,如何能够在海面有障碍的情况下潜入水中秘密登岸。
所以,目前这种立刻就需要他们出战的情况下,只需要他们能够很好的登陆,警戒登陆场就可以,其他的,等回来以后再练吧~~
编制有了,基层军官有了,现在训练科目也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军官教官以身作则的训练。
每天早上还是体力训练,负重越野,这比起训练水手的可要辛苦的多,从兵营到将军山下,这一路上要踏湖,要过洞,要走桥,要跑山,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最快的将自己的体能储备的完好,好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到来的出征做好万全的准备。
回到兵营,所有的人接受的是德国军官教导的战地侦察,我通过回忆编写的小规模的战术配合,野外生存,这是将近两个小时的理论课程;然后就是实战对抗,我选择的是将军山下的的靠湖的丛林地带,要知道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亚热带丛林地带,虽说名义上是去接人,可是以我对清廷的了解,去打着接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中午一顿牛肉汤,米饭管饱,休息半小时之后就是下海冬泳,而且要用帆布包背三十斤重的石头,不过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而且旁边有救生艇随时接应以防出现问题。下午进行的全部都是实战训练,第一项是刀法训练和格斗训练,在丛林中由于空间的非常狭小,加上刺刀后的步枪非常不利于格斗,所以不顾德国人的反对,我把刺刀刺杀训练改成了刀法训练,使用的是一尺多长的二战德国山地师用的开山刀,不用说当然是铁匠新打,我这个总设计师设计的;
而第二项则是实弹射击,由于子弹还有很多,不用考虑军火消耗的问题,所以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把手上的枪玩熟,甚至连枪托上有几个洞都要知道。总之,这些训练就是为和法国人在越南开战为目的,而听说是跟法国佬开战,很多希肖老头留在岛上的私人卫队都踊跃的要加入进来。
“托马斯,你想家了?”自从那次我训斥了他以后,两人反而不打不相识,关系亲密起来。
“今天是平安夜。”他的声音很低,在大风中根本就听不清。
“我请你喝酒,”看出他心情不好,我主动邀请道:“镇里的平江阁的酒还不错。”
“知道吗?今天是平安夜。”干了一大杯酒后他说道。“我没有父母妻儿,这些小子们就象我的孩子,我觉得他们应该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而不是十周的军事训练,平安夜,就让我们祝他们平安。”说完又端起一杯和我碰来。看的出来,到近四十岁还没有妻儿的他确实把这些小伙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夹了两口菜压了压酒我道:“知道吗?你说的对,我认为你说的对,但是我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我需要时间,可是现在没有的就是时间,有可能半个月后我就会出发,如果现在不多教他们点东西的话,他们会在战场上死的更早。”
看到他垂头喝着闷酒,我也是一阵的郁闷,走到窗前看向远方,忽然灵光一闪,回身道:“如果我给你留下十个人,你愿意让他们接受完整的德国军事教育吗?我说的不光是这十个人,这么说吧!我要办个学堂,就叫…叫平潭水陆学堂,你帮我找几个人,一起教导一下?”说完我紧张的盯着他看,看他如何答复。
建立一个学堂很简单,对外不称武备学堂就好,主要是这教官难找,如果不是我和希肖有合作关系,也不会有人帮我训练军队,现在清政府对这方面管的还是比较严格的,各地学堂,雇佣洋员,淮军内部洋员这都是要向清庭报备的。
何况还要让这些洋员教官在这里落户扎根,把所有的德国练兵科目都弄过来,多少有些让他们当德奸的意思。
“这也…不是不可以。”托马斯好象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把酒干了,皱着眉头道。
“怎么了?”
“别吵,我正想谁能留下呢!”一边端着已经喝光的酒杯,一边嘀咕着。
前世我就对德国人报有好感,对他们的一些民族特性,亲身接触以后感触更深,既然他想到要来当教官,那他考虑的就跟多起来从校址到建设,然后到教材科目,实在让我不得不佩服。
而这个平安夜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得到了8个德国教员,帮我把武备学堂的架子搭了起来,教材由他们来提供,我拥有部分修改的权利。我付出的则是每月三千两的白银,十名学生,还有学堂的地皮,设施,装备,和一部分经费。
平潭水陆学堂,成立自中法战争前期,到1886年迁址以前共计为箭鱼部队输送了两百多名军事过硬的海陆军官,为箭鱼部队的基层士官进行过15次轮训,为以后箭鱼部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直到最后水陆学堂搬往内地,这里为了纪念学堂的建立,专门将原址作为博物馆收藏着一些宝贵的文物,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这水陆学堂,却只有海军而没有陆军,未免有的名不副实,而且最近时间我已经严重认识到自己对陆军的不足,特别是练兵上,看来我有必要寻找一些历史上的名人来协助我开创一下时代,开创一下未来。
但是,找谁呢?
PS:今天第一更奉上,还有一章存稿为第一人称,从第二十九章开始,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推荐,收藏~
第二十八章购舰
本章没有做过修改,等晚上回来后会修改一下,大家多包涵!明天开始人称将改为第三人称。
%%%%%%%%%%%%%%%%%%%%%%%%%%%%%%%%%%%
我转着手上的毛笔,看着在纸上写出的几个名字,丝毫没有发觉墨点甩的我一身都是。
“袁世凯,接着北洋三杰就是所谓龙——王士珍,虎——段祺瑞,狗——冯国璋。曹锟、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冯玉祥,黎元洪。”还有谁呢?我现在比前世考历史的时候强不了多少。暂且写这么几个刷选一下好了,自然没去考虑其人是否长大,又或是愿否跟我,只我一厢情愿。
“袁世凯PASS。”这只晚清的癞蛤蟆还是不用为妙,袁世凯本人野心且不去说他,即便是我能够收服与他,他现在的能力也是不够,何况他有两个作官的堂叔,还不会沦落到为我这个四品小员打工的份。
主意还是先打到北洋三杰身上好,王士珍为首,但却是我最不熟悉的一个,最大记忆就是打过甲午战争中的平壤战役,那想来是淮军的吧!
段祺瑞,冯国璋两人到是了解一些,不过也仅知道他们在淮军干过,不过真正牛叉起来,好象是后来进了天津武备学堂以后。恩,在淮军就好,现在朝廷正是要用我的时候,李鸿章老儿又在福州,问他要个把小兵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黎元洪现在应该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要来也是没有问题。目前这些人就够了,不然的话咱地太少养不起他们,我自以为是的想到。接着把其他的暂时画了圈,反正也想不起来他们什么时候生的,现在在什么地方,等前几人没有消息再找他们也不迟。
对了,是不是应该再来两个幕僚?我继续YY起来,晚清最出名的几人就是杨度,张其煌,徐世昌,不过我一个都不记得。
倒是杨度的老师我还记得,叫王辏г说模堑盟且蛭桓龃怠4邓偷笔钡暮阕芏秸胖矗胪蹶'运吃饭的时候,王辏г巳绕鹄戳耍严旅娴目阕痈训袅耍厦娲┝诵」樱背≌飧稣胖淳臀释蹶'运,说你是圣人啊,哪有圣人不穿裤子的?这王辏г怂担悍松衽┱舛际鞘ト税。糯ト税。嵌疾淮┛阕印U胖次抻飅ng。
不过这个传说是圣人的人,我能把他弄过来?表示怀疑。管他呢,试试再说,说不定我虎躯一震,王八之气四溢,收复其人也说不定,而且他曾国藩死后就回到湖南湘潭,反正写封信又不会死。
在平潭一呆就是二十多天,在训练陆军兄弟的同时,我也没有忘记照顾水师的那些兄弟,冬季的平潭外洋正是风平浪静的时候,训练战舰编队,三艘火力落后军舰如何和我相对火力强大的军舰配合,训练所有水勇学习鱼雷装填发射,如何更好的操作机关炮。所有的水勇几乎都对机关炮的射速赞叹不已,对鱼雷的威力也是大加赞赏,不过就是对鱼雷的装填速度和攻击速度很不满意,不过没办法,现在的鱼雷还是用压缩空气来推进,没有可靠的电动机,速度只能达到二十节左右。再高就上不去了。
现在我也发现一个自己的错误,就是一直想用鱼雷对付法国舰队,那如果一击不中就没有第二次的鱼雷攻击机会,要用杆雷的话可能还能好的多,虽然速度也是不快,但好在重量很轻,这样发射就简单的多,只是攻击距离近一点罢了。
这一天我正在想着怎样训练水勇以提高鱼雷的一发命中率,却收到了李鸿章老儿的信,言明我所要的两个淮军士兵已到,再有就是购舰事宜陷入了僵局,要我过去救场,收到这信,我知道安静的时光该过去了,购舰之后立刻就该会操,会操结束就该越南之行了。
给罗氏兄弟吩咐两句,让人给在山上练兵的小五带了个信,嘱咐陈英带着练军水师继续训练赶在会操之前回港就行,我带着小五派过来保护我的新人吕梁,小鹿乘了一叶扁舟回福州去也。
%%%%%%%%%%%%%%%%%%%%%%%%%%%%%
回去一了解才知道陷入僵局的原因是老头提出的条件,老头的条件倒不是苛刻,而是太让人觉得无奈,老头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多买,这次的十艘他嫌太少,意思是清廷一次最少订货要达到15到20艘,价钱甚至可以再让一点;这点到没有什么,第二点就是希望这些远洋鱼雷艇能够单独成立舰队,他告诉几位购舰大臣,这种军舰将是以后的一种潮流,然后把我的那一套说辞搬了上去,什么此船以后在任何海军都将必不可少,此船的高速度,指追巡洋舰,此船的鱼雷之威力破铁甲舰只是易如反掌,末了还提出一个什么铁甲鱼雷编队来,而且可以免费提供水军教官来教这种编队。而且说了,这要这种编队一出,法国的远东舰队将灰飞烟灭。
其实要我说,老头这些想法只是他想让中国的水师成为他理念的白老鼠,在中国这一亩三分地上来做实验,正好在中法战争期间,刚好实验一下这种军舰的发展趋势到底是不是他所想,这个固执的老容克,无奈的摇头,我该怎么说他。
其实清廷原本是不想在这个时候买船的,因为我说这种船实惠且工期较短才动心思要买的。清廷有很多需要担心的问题,首先,清廷担心工期问题,如果在中法全面开战以前还没有送到,那买来的舰艇就无法立刻加入战争,所以清廷要求六个月时间内完工最少三艘,这没有丝毫问题,在离这里很近的地方就已经有了二艘,制造用的另一艘的所有材料也早已经放到船台上,只待这边合同一签那边立刻开工。
同时清廷还担心交货问题,原因是如果中法开战他国要严守中立,所以无法及时送达,这很明显也不是问题,近在咫尺的造船厂,如果造好只需要半天时间就能航行过来,所以交船问题也不存在。
剩下象价格,舰艇设计,制造材料,栽弹,载煤,载员这些也都能让清政府满意,火力配置也由原来的两门格林机关炮改为四门,可以说,这“福龙”级的远洋鱼雷艇就是清廷现在这种情况下所能买到最实惠的鱼雷艇。
“那现在李大人的意思如何?”这件事情我能搞定没有错,但是别忘记李鸿章才是总办大臣,而我只是个协办,表现太突出,夺了李鸿章大人的头功那就不好了。
得知李鸿章着急会操回京,我会意的点了点头,转身就去办事。三天后,一份订购合同就此签定,一共购买德国编号为35——44,清国“福龙”级一到十号舰,共计白银100W两,前三艘将在六个月内交船,而后七艘将陆续在一年半以内相继交船,定金30W两白银。细节暂不细表。
购舰之事结束后,朝廷的密旨也下来了,五天后也就是1884年的元月初六会操,元月20日之前,由船政水师副统领,领参将衔练军指挥使李鼎新前往越南国下龙湾迎接越南国末代国王和扣押刘永福回国。
我知道,真正的战斗来了。
PS:推荐我,支持我~~~
第二十九章会操(上)
会操当天。
当李鸿章在水师台子上一个人唱大戏的时候,下面的各舰将领勉强的认真听着,只有躲在最后的新任船政水师副领李鼎新在悄悄的问着陈英话。
“那一百八十个兄弟安排完了?”
“安排完了,都先挤在船员舱和补给舱内了,长官为什么只用一艘船,虽然现在我们的续航能力大大增加了,但是到达越南下龙还有上千海里的距离,没有补给船,煤水还好说,但是生活补给会让兄弟们吃不住劲的。”
“都安排过了,我们过了广州以后,广州水师会派一艘煤水补给船。哪会让兄弟们补给船上,居住空间会好很多,不过速度会降下来,预计顺利的话回来要到25号左右,”李鼎新说着话,看见前面的罗家英回头看他,一眼睛瞪了回去,接着道:“那船上还给咱们带着四门47MM的行营炮,也聊胜于无啊!对了,你们把伪装油漆准备好了没有?”
“长官,能不能别伪装,新船啊!”
李鼎新可比那些手下想的长远多了,来回将近两千海里的路,现在虽说法国远东舰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但是路上是少不了的危险,还是小心为上。
“伪装是一定要的。”李鼎新刚说完,就听台上的李鸿章干咳一声,赶忙收住了声,随着众人一起打千大声道:“喳!”
“会操开始!”李鸿章旁边的中军官一声大喊。所有的船就要开始就位了。
看着着急的跑向战舰的众人,李鼎新也不着急,先是向李鸿章请个安然后道:“大人,今日最后的鱼雷演练将由我舰完成,完成之后我舰将直接前往南边。”
“好,鼎新,别让老夫失望,会操要好,差事更好办好,我会在‘扬武’舰上看着的。”李鸿章摸着胡子满意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学生。
“老师,您就看好吧~~”说这话的李鼎新眼睛看着的是李鸿章和日意格两人,日意格会意的点点头。
清朝时期的会操并非现在的军事演习,通常是两到三个水师汇合到一起操练,简称为会操,后来一个水师之内的操练也被称做会操。会操的科目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致相同,大型编队,攻击队形的演练,水勇的实战,实弹射击,然后对个舰编队打分,评优选差。
在大清水师建立前期还能秉承诚实可信的风格,不过渐渐的水师战事稀少,训练懈怠,开始在会操时候作假,在靶舰附近倒火油,或是在其上放火药,然后在检查靶舰的时候由人将延时信香点上,这样就可以保证每炮都中,不过也时常会出纰漏,靶舰在炮响之前先燃或后燃,令的在坐的大臣都是尴尬不已,然后顾左右而言他。
这次会操也不例外,在前两天的时候,张成就找到李鼎新商议,名义上说的很好,当然是为了明年的水师经费,安排人手,安排靶舰,安排一切。李鼎新对这个顶头上司当然是奉承有加,你要怎么做随你啊~严重同意着。
“和练军的兄弟说好了吗?”李鼎新带着手下的三大管带走在前面,随口问道。
“说好了,他们过去不会点什么药香的。”
“那就好,我不要求你们一炮一个,但是一定要达到三炮一个的水平,你们可要知道,这是固定靶,不是高速航行的军舰。”李鼎新的语气转向严厉,“咱们成军已经两月有余,陆上无船训练足有一月,一帮老水手上舰训练也有一个多月,食物管够了,饷银管够了,炮弹也管够了,别到了正时候给我漏气。”
“是,长官。”听见的人全部是一声大喊,立正行注目礼,在平潭都是行德国军礼的,在这里不能如此招摇,只一下就各奔岗位而去。
首先出航的是拖船,他们将先前往预定海域进行靶舰的释放,接着出航的是观礼舰,一般用运舰,明轮之类比较舒适的船充当,相对来说这类船航速较慢,船体宽望台较大,一般用做观礼之用。这些船只出航较快,他们的锚地不深,很容易拖锚起航,所以他们通过马尾航道前后不过用了10分钟。
接着出航的是船政水师的各舰,共计10艘,分别是巡洋舰一艘水师旗舰“扬武”,炮舰五艘“飞云”“济安”“伏波”“艺新”“靖海”,蚊子舰两艘“建胜”“福胜”,运舰差船两艘“琛航”“大雅”。这些船有有所不同,锚地较深,拖锚时间也长,接着排列同时从三个航道出入也用了近半个小时。
最后才轮到李鼎新这分舰队,练军水师,箭鱼部队(不过这是李鼎新自封的)出航,四艘早就等不及的舰艇飞也似的冲出航道,接着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列成了水师常用的双舰纵队编队,从这里还要行使20海里才能到达今天的会操现场。
“鸣枪,敬礼。”看到编队即将经过李鸿章乘坐的观礼船,李鼎新立刻命令道,这种时候不拍马屁什么时候拍。
“鼎新的兵练的不错,这可全是您慧眼识才啊!”李鸿章对身边的日意格说道,李鸿章可是知道日意格对李鼎新的栽培。
“如果不是你给他机会,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不是吗?我的李大人,不过希望他还没有沾染上你们水师的坏习气。”日意格难得这么开心,和自己的老朋友一起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有所成绩,能不开心吗?不过说出来的话可并不让李鸿章觉的开心。
“哈哈”李鸿章打个哈哈,他对李鼎新是否搞这些小动作心里也没底,只希望不要让自己失望才好,哪怕搞了动作也别露出破绽。“我想鼎新不是那样的人。”
“我也相信他!”日意格抚摩着手上的烟斗道,教过这么多的学生,最贴心的就是李鼎新,不因为他送自己烟斗,而因为他还记得有这么一个老师,可不象那些北洋的。
“他们过去了,我们也快赶上去才好。”李鸿章目视着李鼎新的编队过去,看对面编队打着“决不给老师丢脸”的旗语,李鸿章突然对这次会操有了很多的期待。
紧赶慢赶李鸿章等人的明轮到达会操现场,左翼规模较大的是福建船政水师,呈雁行阵排列,两艘运舰为起阵型最后,中央是一艘巡洋舰带两艘蚊子舰,剩下五艘炮艇左右向前排开。
练军水师列在右翼,呈楔型分布,中央一舰正是“福星”,左右两边“万年青”,“振威”拖后,“永保”更后在靠向海岸的地方单列一排。
“开始吧!”李鸿章礼貌的征求了日意格的意见,宣布开始的命令。中军官命令一下,旗语打出,会操就正式开始。
首先,演练的是航行中遇敌的编队应变,基本上近年来演练的第一个科目都是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或是单舰行驶纵队编制,或是双舰行使纵队编制,遇敌后多为雁行,楔型阵。李鸿章等人一边看着,中军官在一旁凑趣的解说着。
“那你看这个阵又是什么阵?”日意格听的烦了,指着练军水师的变阵道
PS:书评区这两天很热闹,我很开心,只要您有意见就提出来,我一样是在边写边学习,很多建议还都是朋友给的,所以还是要谢谢你们~~~今天第一更~~推荐收藏!!!
第二十九章会操(下)
今天开始我的称呼已经改成第三人称,可能刚开始会有些错失,大家多指正!
%%%%%%%%%%%%%%%%%%%%%%%
练军水师的巡航队列依旧使用的是水师常用的双舰编队,而当旗语打出遇敌信号以后,靠左翼的“福星”航向不变,靠右翼的“万年青”号向右满舵打使侧弦对敌,后面两舰在前行的同时向右转向,自己舰队成一个“T”字形,这确实有些让人看不懂。
“这是……”中军无语ing。
“这是‘蝎尾’。”李鸿章旁边的一人说了出来。“不过怎么用到这个地方?”说完拿起手上的几页纸,上面是关于舰艇的火力数据。
“没错,是蝎尾阵。”日意格点头道:“在这里只有他有资格摆出这个阵型来。”
“哦~是了,他的主炮改了,主要的火力集中在船头,这样的阵型可以说是他们编队最强的一面对敌了。”旁边那人看完手上的资料叹道。
“恩,伯谦甚谙海战啊!”李鸿章点头道。“果然是我北洋良将啊!”心中想的正是回去让方伯谦修筑炮台,防备法人再从海上攻来。
“谢中堂大人,其实此次就是来福州学习而来。”个子不高,又黑又瘦的方伯谦谦虚道,接着就一个马屁拍向李鸿章。“这师弟有如此长进,我这做师兄的也是心中高兴啊!老师您也真是慧眼识英才啊!”
“好了,开始进行第二项吧!”日意格懒的再看他的嘴脸,看着中军分付道。
“第二项,进行的将是水勇实战的演练开始。”陈英大声的将命令内容念了出来,李鼎新撇撇嘴,这些都是旧水师中的老套路,多数考验的都是水勇本人的能力,在现在这个用火炮对轰,打战术编队的时代,能用上的机会寥寥无几。可是命令既然下了,还是要执行。
“都有那些科目?”随口问道。
“此次考察的为凫水、打枪、斗械、爬桅中的水枪,爬桅两项技能。”陈英边说边拿出一支演练时候需要的水枪,长越两尺,仍为老式前膛枪式,解释道:“能足踩水中,胸部现于水面,两手放枪,枪长二尺,故名曰‘水枪’。”
李鼎新看着老式的前膛枪,想笑又不愿让所有看出,只差点憋的吐出血来,不知道在水中打着枪有能有何作用。强忍着道:“好了,好了,你去安排,别来告诉我结果。”
果真,在这项比试中,福建水师一方大获全胜,福建方水勇还演出圆阵围船,三角阵攻船的阵型,直把李鼎新看的目瞪口呆,愣了两秒才跑到船长室内大笑起来,再出来时,连外衣都脱了,不光是满面红光而且是满头大汗,心中想道:这以后感冒也不用买药,只要看看演练,立刻就好。
练军水勇的演练就简单的多,随便弄个枪放了两项就算完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