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有什么办法?人活着,就得往前看。”
  郑王小声的嗯了一声:“知道了,多谢王兄。”
  说话间已经到了御书房,安公公亲自进去禀报了,才出来请他们进去。
  隆庆帝留他们是为了说开了年去封地的事。
  “一晃你们也留在京中快半年了,封地上的事儿总不能离了你们,等过了年,你们就都回去罢。”
  虽然京城不错,可是哪里有在自家封地上开心快活?
  端王面带喜色,先和楚王郑王一起道了谢,喜气洋洋的。
  楚王面色却并不是很好看。
  这件事他们也商量过很久了,府中的幕僚门客都说,这一回去封地,恐怕是不能全府一起回去的…………隆庆帝唯一的儿子死了,他哪里会放任藩王们继续坐大?
  果不其然,隆庆帝咳嗽了一声,就道:“世子们也都大了,朕如今膝下无子,总怕孤单寂寞,他们就都留下…也多学些东西,朕从国子监挪出司业来,给你们上课……”
  他这话说的暧昧不清,仔细听竟然还有要在留京的世子里面挑人来继承身后事的意思,楚王不禁就悚然而惊。他当然知道隆庆帝这根本就是借口,其实只是想软硬兼施逼他们不得不把儿子留下罢了。
  隆庆帝的疑心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看来之前跟门客们商量好的对策就不能用了,现在一提要换人留京,恐怕谁都出不了京城了。
  ………………………………


第193章 意外
  还是郑王最先做出的反应,他笑着同隆庆帝说:“臣弟想多在京城留一阵子……”
  楚王和端王先后回过神来,都垂下了头。
  隆庆帝如今待郑王格外亲切些,见他这副模样,就笑着道:“怎么了?又闹出事来拉?”
  端王和楚王都互相对视了一眼。
  不知道隆庆帝指的是什么。
  郑王一副苦恼万分的样子:“都想当王妃,臣弟真是拿她们没办法了……”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郑王竟然把这个也毫无保留的告诉隆庆帝,楚王审视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又很快收回了若有所思的目光。
  隆庆帝却皱起了眉头呵斥他:“你简直胡闹!这也是能应承她们的?我早跟你说过,另外聘名门的淑女来打理王府,可你总是不肯听,你那一帮子侧妃小妾…实在没些章法!”
  郑王这么些年都从来没有再娶过王妃。
  之前不知怎么的,平阳侯府朱家主动让人牵线搭桥,说是要把族中的嫡长女送给他当王妃,他也给拒了。
  楚王的右眼皮猛地跳了跳。
  郑王已经弯下腰来赔罪了:“可您知道我的性子…都是陪着我到如今的…我哪儿舍得啊?”
  就是这么副温吞懦弱的性子,才会当年明鱼幼也舍不得休。
  这个弟弟从小就最仁厚,到现在也没长什么脑子,家里那些侧妃小妾们争宠,闹出了多少丑事,他也辖制不住。
  这么多年连个孩子也没有。
  这回进京城来,还能被人行刺。
  隆庆帝看向他的目光更加温和了,恨铁不成钢的训斥他:“什么舍得舍不得!就是该有人好好整顿整顿你们府里那股子歪风邪气!”
  端王从儿子要留京的事实里回过神来,也跟着凑趣:“就是,该有个厉害的弟妹管制管制他了。臣弟才刚和他说起这事儿呢……”
  郑王头疼万分的摇头,又朝隆庆帝拱手:“所以臣弟是实在没了法子了,这正妃的事儿拖了这么久,如今给谁都不合适了…都要闹的我不可开交。”
  说到这里就去求隆庆帝:“要不…皇兄给我挑一个?”
  他肯松口,让在场三人都有些意外。
  隆庆帝更是挑了挑眉毛咳嗽了一声:“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郑王痛下决心:“拖来拖去反而成了祸害,现在给谁都不是了,府里被闹得乱七八糟的,的确是该有个王妃来管教管教。”
  又巴着隆庆帝笑:“皇兄,您可得让礼部给我挑个合适的,不能没脾气,却也不能脾气太大…”
  隆庆帝心情大好,笑骂了他一句,回了凤仪宫还同方皇后提起这事儿来,当成一个笑话讲给她听:“朕从前还当他是舍不得明鱼幼…却忘了,他自小就是那温吞的性子。”
  方皇后也跟着笑:“可不是,您不是说,当初还为了只鹦鹉闹绝食呢么?”
  那是很小的时候了,郑王很喜欢的一只鹦鹉死了,他就闹着要绝食,蔫了半年多。
  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隆庆帝觉得郑王实在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
  方皇后提起的这件旧事让隆庆帝更加开怀了一些:“这孩子,性子还跟从前一模一样,半点儿也没变……”
  他叹气道:“府里没个主母管着,的确不是事儿。你看看他回来到如今,府里走年节的礼都得长史们准备,女眷那边更是没人往来,家家都热闹的紧,就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怪叫朕心里不落忍的、”
  他这么一说,是真的有些不忍心了。
  怎么看,这位小弟弟都是最没野心最无害的那一个。
  他干脆下了决定:“你趁着诰命们进宫觐见拜年的时候,也瞧瞧,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给他留一个。”
  他并不排斥郑王留京。
  楚王却实在觉得郑王是脑子坏了。
  他少见的情绪外露,在儿子面前骂了一声窝囊废,就道:“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了…竟然开口求皇帝给他娶王妃…”
  恐怕不是吃错了什么药了,而是一直就没对过吧?
  楚景瑞皱着眉头,他是绝不相信什么巧合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
  前头那么些年郑王都无比抗拒提王妃的事儿,为了这事儿还曾经闹过许多次,若是能成,他们定的那些人家,没一个挑的出毛病的,早就成了。
  可他偏偏这个时候提起来了,要说没有别的目的,谁信?
  楚王生气也就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他调理情绪的本事向来是极强的,一会儿功夫面上已经看不出丝毫怒容了,平静了一会儿,他就吩咐楚景瑞:“最近这些日子,你也多往郑王府上多走动走动……”
  总能探听出些消息的。
  楚景瑞心中有数,便点头道:“儿子知道了。”
  竟一点儿也不为留在京中而觉得忐忑。
  楚王忍了忍,便道:“你放心,你是父王的嫡长子,也是父王最看重的儿子。”
  留在京城,那就相当于质子,风险是极大的。
  楚景瑞嗯了一声,并不以为意:“儿子明白,您放心,只要您好好的,我也就出不了什么事。”
  隆庆帝也不是疯了,要是无缘无故他在京城出了什么事,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隆庆帝容不了他这一个小孩子的存在?
  岂不是逼着楚王反吗?
  这个孩子总是这样识时务又懂事,楚王剩下的那些劝说都不必再说了,对着这个这么通透的儿子说什么道理都是白瞎,他也就重重的拍了拍儿子肩膀:“既然你这样明白父王心意,那自然最好了……”
  他畅快的笑了一声:“这样父王也就放心了。”
  楚景瑞让他放心,可是郑王和隆庆帝终究不那么让人放心,他回了后院见了楚王妃,还是一脸的怒气,听见楚王妃发问,才冷着脸把今天的事说了。
  楚王妃的重点却没放在郑王主动留京一事上,她关注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也要留京,虽然之前进京之前就有预料,可那时候也商量出对策来了不是吗?
  她猛地抬头看向楚王,紧张的连音调都变了:“您说什么?!”
  ………………………………


第194章 心患
  楚王很少看见妻子露出这副神情,一时竟也有些发怵,直到楚王妃面色大变的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才回过神来,上前一把扶住她的胳膊轻声劝哄:“没事,没事,之前咱们进京之前不是也预料到了么…这也是难免的……”
  没进京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布置棋子了,早知道三皇子要死,而三皇子一旦死了,膝下无子的隆庆帝势必要留他们这些藩王的儿子们当质子的。
  而且一定会让他们把嫡长子交出来。
  楚王妃半响回不过神来,只觉得头痛欲裂,捂着头很是难受的样子。
  换做从前,她是不会跟楚王这样的,哪怕心里都快翻江倒海,她也从来不在楚王跟前摆出难受的样子。
  可是楚景瑞毕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她又偏偏知道留在京城会有多危险,也就不得不难过了。
  楚王倒是谅解她,自己坐在她对面,沉思了一会儿摇头叹气:“景瑞是我费心培养出来的,我当然也不舍得,可是情势所逼,没有办法……你还是把心放宽一些…”
  又说起之前在宫里发生的事,不免又骂了郑王一通。
  楚王妃有些诧异,眼角的眼泪还没干,就皱了眉头问:“郑王要重新立王妃了?”
  “嗯。”楚王淡淡的应了一声,噙着一抹冷笑道:“从前倒是小看了他……”说到这里他自己又忍不住摇头:“也不知道是小看他了还是高看他了,总之他走出这一步棋,可实在是…”
  楚王妃也觉得稀奇,反应过来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若是她死了,楚王也会毫不犹豫的立下一个王妃的。
  当初郑王虽然对明鱼幼无情无义,可不管怎么样,这么多年以来总归没立第二个王妃,朝廷又说了祸不及出嫁女,还是承认明鱼幼郑王妃的身份的。
  可是如今郑王要娶第二个王妃了,那之前的明鱼幼…因为没了娘家,又没留下骨肉,恐怕连给她上香的人都没了。
  可真是……
  不管怎么说,别人的不幸还是能映衬得自己不是那样倒霉的,楚王妃心里好受了一些,也慢慢从儿子将要留京的打击里回过神来,问楚王:“他怎么想起要重新立王妃了?这么多年来可没透漏过这个意思。”
  楚王有些心烦的哂笑了一声:“谁知道呢…”他又对楚王妃道:“不管怎么样,你到时候多上上心,不妨跟皇后娘娘多念叨念叨。”
  娶个对他们有利又能传递消息的,那倒是好事一桩。
  楚王妃缓缓点头,就听见楚王又补充道:“倒是可以从你那娘家里头选个适龄的……”
  楚王妃出身涪陵黄家,祖籍是四川涪陵的,在蜀地很有几分名望,是被太祖亲自请出山来的名人,一百余年前才迁来京城的,很有几分来历。
  黄家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书香世家,在清流中很有名望。
  要说选王妃,身份自然不能太高,出身清流的黄家也不容易引隆庆帝忌讳…………就算是跟楚王府有那么点儿姻亲关系,可是这京城里盘根错节的关系多了去了,何况黄家要是要选边的话,得选哪一个女儿呢?
  他们家女儿可多了去了。
  只有楚王心知肚明,黄家支持楚王妃黄柔的,因为楚王妃毕竟身份最高。
  可是楚王妃却皱起了眉头,半响之后才惶惶然应了一声。
  她不敢同楚王说,她娘家那边出了些幺蛾子的事。
  黄家本来就不是世人眼里那样的请高人。
  也许从前是的,可是反正自从她出生以后,看见的就不是黄家的人如何正直如何诗书传家,而是如何汲汲营营的往上爬。
  初时还是不错的,至少她出嫁之前,娘家向来都很争气,没闹出什么风波来。
  可是自从她出嫁之后,娘家就渐渐不行了。
  不孝子第太多,家里的祖产都败得七七八八了,逐渐开始靠着典当古董过日子,后来就渐渐放印子钱,终于到现在,开始支持不下去了。
  竟然还打起了卖女儿的主意…
  她闭了闭眼睛再睁开,轻声应了楚王的话,等楚王出去了,才面色难看的吩咐大丫头丁香:“你回去送信给他们,告诉他们,若是不想死,就安分守己!”
  楚王设这个局是想置定北侯府的卫安于死地。
  名分上是三皇子妃,可其实却要赔上性命换这个名号。
  她娘家那帮人真是目光短浅,竟以为这是个向隆庆帝表忠心的好时机。
  她真是头也疼死了。
  且不说她嫁给了楚王,黄家应当跟楚王同声共气,就是这卖女儿的行径,也足够天下人不齿了。
  他日若是真有一日楚王能得登大宝,那她有个这样没有风骨的娘家,可怎么办呢?
  丁香知道她烦恼,忙出声劝她:“也未必就糟到了那样地步,之前大夫人来的时候不是说了么,也就是有那个想头…”
  “就是有那个想头也不行!”楚王妃疾言厉色,显然是气的狠了,胸脯上下起伏的厉害:“那帮蠢货!还以为我不帮衬娘家,也不动动脑子想想这到底是不是好事!”
  她哪里有不想娘家好的?她又不傻,当然知道娘家好她只会更好的道理。
  可恨娘家那帮人实在是太蠢,一点脑子也不肯动。
  她说完了这话,也不耐烦再说了挥挥手打发丁香:“你尽管按照我的话回去告诉他们,若是不听……”她冷笑了一声:“告诉他们,若是不听,将来出了事,可别怪我!”
  她哪里会不知道家里那帮人,若是不把话说死了,他们总是不肯死心,还以为有门路可走的,干脆就一下子堵死了他们后来的路,也省的他们再闹出什么事来不可收场。
  丁香知道她心烦意乱,忙答应了去了,果然去了黄家,把楚王妃的话原封不动的都告诉了黄大夫人和黄大老爷。
  楚王妃盛怒之下,她不敢添油加醋,楚王妃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可就算是这样,这也足够让黄大老爷和黄大夫人勃然大怒了。
  ………………………………


第195章 查探
  黄大老爷没想到自己妹子会这样不留情面,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还是黄大夫人陪着笑脸把这位王府王妃的贴身大丫头送走了。
  可是陪笑归陪笑,回过头来她却立即也变了脸,回头问自己丈夫黄大老爷:“你妹妹这是什么意思?!这事儿跟她有什么关隘,妨碍了她什么事了?”
  虽然黄夫人也心知肚明,这卖女儿的行径传出去不好听,可名声有什么呢?除了那位圣人后代,谁还指望着名声吃饭不成?
  而且反正也不是她亲女儿,不是她肚子里掉下来的肉,她心疼什么?
  他们家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
  并没有因为出了个王妃就飞黄腾达。
  隆庆帝毕竟只是哥哥,不是当年的先帝,对待这些如狼似虎的弟弟们当然也不会跟先帝那时那么宽松优容,这些藩王们近些年,哪个不是缩着尾巴做人?
  他们生怕惹事,当然对身边的人也要求极为严苛。
  身为楚王妃的娘家,黄家近些年非但没得好处,反而处处被压制掣肘,实在是难过到了极点。
  本来就不是多有家底的人家,哪里禁得住这么损耗,而且家中儿女亲事陆续要办,人情往来必不可少,渐渐的就实在难过了起来。
  今年尤甚。
  自从家中小女儿议定亲事之后,家里更是没法子再支撑了……………之前放印子钱出事了,家里的老本都亏光了。
  现在眼前就摆着件这么好的事,只要交出去一个庶女,从此他们就能过好日子了,这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们当然巴不得。
  可偏偏楚王妃这个时候又来碍事。
  黄大夫人想着前几天碰面的人的交代,心里的不满更加满溢而出:“她虽然是王妃,可是说来说去也只是个出嫁女了,怎么还能对着我们家的事指手画脚!”
  黄大老爷叹息了一声,什么话都没说。
  毕竟楚王妃是他亲姐,他又能怎么样。
  黄大夫人却因为他的反应怒上加怒:“莫非我说的错了?你们家是个什么样的无底洞难道你心里不清楚?你这王妃姐姐嫁出去这么多年了,嫁的又这么好,帮到了你什么?!还不是我拿着嫁妆苦苦支撑?!”
  黄大老爷最近时常被数落,显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这话其实也不尽然的。
  楚王妃自从去了封地之后,还是时常想办法接济娘家的,并且也给了不少银子。
  可的确,当初为了楚王妃的嫁妆,家里贴出去的太多了,楚王妃的补贴也无济于事,家里又有这么一个大的烂摊子……
  黄大夫人满心委屈,眼睛酸的掉下泪来:“我嫁进来这么多年,也不图什么,只是小银儿马上就要出嫁了,她的嫁妆都还马虎的很……”
  黄大老爷很是生气,可是又无可奈何,踌躇半天只好壮着胆子怒斥:“那又有什么办法?!王妃也没说错,现在圣心已定,我们难不成还能翻出花来不成?!”
  黄大夫人冷笑连连:“圣上只是说把卫家那姑娘的八字放在三皇子灵前,又没说就这么定了!你怎么就知道翻不出花了,难不成是你那王妃妹妹告诉你的不成?!”
  她看黄大老爷面色难看,也并不怕他:“你别做你的春秋大梦了,她要是顾念着你,你去跟她说的时候,她就不会把你扫地出门了。”
  黄大老爷也实在没了法子,在妻子的质问下头都抬不起来,只好问:“那你还能怎么样?”
  黄大夫人当然不能怎么样,可是有人能教她怎么样,她眼睛闪着亮光:“我当然知道该怎么办,您不出声就是了。就是以后楚王妃怪罪,您也只推到我身上……”
  她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黄大老爷当然也没什么好再说的,闷闷的叹了口气,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夫人好自为之罢…”
  黄大老爷在叹气的时候,雪松也跟着叹了口气。
  冬日里严寒,沈琛穿了件银狐皮制成的斗篷,银狐毛是极好的成色,由深灰色渐渐转成浅灰色,阳光照射其上,有光影流动,衬得沈琛的脸愈发的俊美了几分。
  林三少放了手里的杯子朝他勾了勾唇算是笑了,淡淡问他:“你找我来,难道就是为了让我看你喝茶?”
  “也不全是。”沈琛好整以暇,手里正握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子,他把目光从杯子上挪到林三少脸上,慵懒的往后仰了仰:“找你来是为了让你帮个小忙。”
  他要人帮的,从来就没什么真的小的忙,林三少若有所思的看他一眼,面上什么也不露:“”什么忙,关于定北侯府那位七小姐的?
  “你怎么这么多事?”沈琛意味深长的看他一眼,随即就笑了:“从前你可不是这样凡事都非得打听个清楚的性子……”
  林三少对他的打趣丝毫不以为意,连眉头都没皱上一皱,端起茶喝了一口:“只是最近只有这位卫家七小姐的事闹的大,你又跟她过从甚密,所以一猜罢了。”
  他可没忘记,当初沈琛慌不择路,为了逃曹文的追捕,还是这位卫七小姐胆子大,收留了他的。
  现在卫七碰上这样可能丢掉性命的难事,以沈琛的性格来说,帮一帮,简直太有可能了。
  沈琛果然很自然的点了点头承认了:“你既然知道了,我也就不瞒你。实话告诉你,我的确要帮那丫头一个小忙,只是这个忙,还是要靠你帮帮忙才行。”
  林三少看着自己杯子中碧绿的茶水浮沉,哦了一声转过头看着他:“你都找好替罪羊了,还有事需要求我?”
  沈琛的目光就沉了沉。
  “你查我?”
  林三少并不被他的怒气所吓,嘴角仍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弧度,淡然道:“不是查你,恰巧查黄家,所以发现罢了。”
  沈琛就反应过来,林三少的确是对楚王和黄家甚多关注的。
  他嗯了一声:“既然知道了,就更好说了,这个忙,你帮不帮?”
  郑王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00000
  ………………………………


第196章 显灵
  一直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又是自小的好友,林三少觉得他是在说废话,终于破了冰山的模样,赏了他一个白眼加冷笑。
  沈琛很是高兴,挥挥手告诉他:“不过你猜错了,我不是要你帮卫安,我想好法子了。我是让你帮我证实另一件事。”
  林三少这下才有些意外,看了他一眼:“什么事?”
  沈琛面色终于是真的彻底冷下来,半响后才转了转杯子:“旧事。”
  林三少还没见过他露出这副表情,应承了下来又问他:“你打算怎么解决这回卫家的事?”
  “看戏啊。”沈琛坐在窗边,冷然看着底下川流不息的街道:“还要我做什么?”
  人有了贪欲以后,自己就会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的,再有有心人在旁边一挑拨的话,那就更不必说了。
  这种情况下,哪里还需要别人做什么?
  他说看戏,林三少果然很快就明白了他说看戏到底是看什么戏。
  小年夜刚过,京城还沉浸在礼部安排的焰火的喜悦里,就又听说了一件大事。
  黄家的四小姐病了,并且病的极重,只是四小姐病了也奇怪,她竟然从府里偷跑了出来,一路神志不清的喊着三皇子的名字。
  她去的是朱雀大街,正是南北两地往来的必经之处,又有不少商贾正在存货,被不少人瞧见,引发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湖南株洲又报雪灾。
  风俗有说过,八字须得压上三天无事,底下的人才算是首肯了的。
  可现在既然出事,那也就是说底下的三皇子看不上卫安。
  而看不上,那就容易出大事的。
  定北侯府收到消息的时候,三夫人正给卫玉攸看刚拿去改过的新衣:“这下你可算是满意了吧?这衣裳上头钉的珍珠,就是你娘选的,一粒粒大小均匀,色泽又好……”
  卫玉攸过年的新衣裳裁好了,是一套银红色的雪丝上衣,底下配了米色的百褶裙,之前她嫌弃这套衣裳太素不喜欢,三夫人为了哄她开心,就让针线上的人给她改了。
  特意在交领上衣的领部和裙子的尾部都给她钉了一圈珍珠,颗颗大小均匀,镶嵌在衣裳上极为出彩。
  卫玉攸这回很满意,拿着新衣服在身上比了比,满脸都是笑意:“喜欢……”
  她既然喜欢,三夫人也就放下了心里一个包袱,拨了拨她额前的头发轻声道:“喜欢就好,只要你喜欢,娘就放心了……”
  话音刚落外头孔嬷嬷就进来了,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同三夫人说了外头流传的事,末了又瞪着眼睛:“这可真是…”
  真是见了鬼了,卫家自从被选上当这劳什子的鬼皇子妃之后,可是整天都不见一丝笑脸的,谁不知道这是要命的事?
  可是怎么还有人就主动往上凑呢?她实在是不明白。
  卫玉攸脸上的笑意就一顿,拧着眉头万分不相信:“这怎么可能?!黄家又不是疯了!”
  她现在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了,可是之前听说定下的是卫安的时候,她嘴里不说,可是却连饭都多吃了两碗的。
  孔嬷嬷心里感觉有些异样。
  三夫人也瞪了她一眼,皱着眉头打发她:“这不关你小孩子的事!”又提醒她:“你作为姐姐,听了这个只有开心的,可不兴生事!”
  警告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卫玉攸觉得浑身都不大舒服,欲言又止的咬了咬唇,最后还是不敢再说,退出去了。
  她一退,三夫人就站起身来:“去合安院……”
  她正要走,三老爷却也闻讯来了,她只好站住脚,等三老爷换过衣裳以后一起走。
  卫老太太那里却已经接到消息了,她倒跟孔嬷嬷等人想的不一样,她是知道的,为了利益二字,多少人连良心都要出卖。
  她惊讶的是,事情竟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发展。
  更惊讶的是,事情竟然能发展到这一步。
  楚王妃的娘家!
  楚王妃的娘家站出来,要把女儿献给三皇子当皇子妃……这么想巴结隆庆帝。
  这得给楚王多大一个巴掌?
  卫安却早预料到了,并且一点儿也不慌张。
  上一世黄家也出过这个幺蛾子。
  并且当初这事儿传的沸沸扬扬的,只是上一世没人这么推波助澜,被楚王很快压下去罢了。
  可是这一世她早有预料,早去跟沈琛做了个交易。
  有沈琛着重在旁边挑拨提点,又本来就有心结,黄家为了利益而背叛楚王妃简直是必然的事,根本不值得稀奇。
  并且上一世出这事儿的时候,谢姑娘的八字和三皇子的也好好呆在一起,半点毛病都没有,那几天到处都太太平平的。
  那当然是楚王努力的结果。
  可是这一世不一样了。
  她早就让沈琛打通关窍了,湖南雪灾的消息传进京城,早就已经被这些歪理邪说影响了的百姓们和朝臣们当然首先就会觉得她的八字跟三皇子的不配。
  而且为了表示公正,隆庆帝一定会让钦天监和张天师再算的。
  钦天监算出什么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只有她知道,隆庆帝最听的始终是龙虎山的张天师的。
  而不巧,偏偏这位张天师,当年的得意弟子就是沈琛的父亲。
  借着上一世的关窍横冲气壮,她半点也不愧疚。
  反正不管怎么样,她就是好好的活下来了,并且什么也没她好好的活下去重要。
  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很好,她会不择手段。
  卫老太太半响冷笑了一声:“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认不认一家人了……不知道楚王心里会怎么想。”
  三老爷和三夫人这时候也赶到了,一进门三老爷就先同卫老太太说黄家今天闹出来的事。
  卫老太太却早就知道了,闭上眼睛笑了一声,意味深长的道:“等明天吧……”
  等明天,才能知道隆庆帝是怎么想的,并且会怎么决定。
  虽然势已经造出去了,可关键还是要看明天隆庆帝是怎么决定的。
  ………………没办法了,实在是受不了了,抱歉啊各位
  ………………………………


第197章 反噬
  卫老太太如此镇定,三老爷和三夫人却一直提着一颗心。
  连刚吃下去的小年夜的团圆饭都似乎梗在了喉咙里,上不去下不来让人心里不安。
  回房的时候夜已经深了,三夫人却丝毫睡意也没有,等三老爷沐浴过后回了房,就胆颤心惊的抚着胸口:“先前小七说有办法,我还以为是什么办法,原来竟是这样……”
  这胆子也实在太大了一些,怎么就把主意动到黄家人身上去了?
  楚王原本没什么仇恨就已经准备对卫家赶尽杀绝,现在卫安这样一来,算计了楚王,这仇可就结的更深了。
  三老爷倒是比她想的开,衣裳往架子上一搭,冷笑了一声道:“这样也好,本来就被人骑在头上拉屎了,难不成还能和平共处不成?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何况卫安这一招实在是狠。
  往轻里说,到时候楚王必定会怪罪不与他一条心的黄家,也肯定会迁怒连娘家人都管束不住的楚王妃。
  而往重里说,隆庆帝会怎么想呢?
  他都已经定好了人选,定了卫家的姑娘,可是黄家却在此时来这么一套,还假借什么三皇子不愿意的名头,公然跟他唱反调。
  隆庆帝是疑心这么重的人,他可不会想是黄家忠君爱国。
  只会觉得黄家别有所图,而且会认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