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通了这一点,就觉得没什么好不承认的,苦笑了一声自嘲道:“从前我总说我心里不介意阿珑的事,也不介意母亲的事,可是其实我是骗你的,口不对心罢了。我从前总想不通你为什么非得要不肯罢手,虽然我知道母亲对你做的事只会更加过分,可是就是心里过不去,我是她生的,她的儿子,行事本来就会不自觉的便偏向她,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私心作祟,所以自己心里有鬼,才会处处觉得你们不会对我的事尽心尽力罢了。”
卫安没料到卫玠肯跟自己说这些,原本要插话的,这个时候也没再开口,只是立在原地陪着卫玠坐了下来。
天很冷了,卫安身上披着厚厚的孔雀羽毛制成的斗篷,卫玠身上也换了大衣裳,两个人手里握着暖炉,都不觉得冷,卫玠便跟卫安道歉:“我母亲对不住你,我虽然面上说不怪你,可是跟你到底是没有再交心的,对不住啊安安,我总是想起从前母亲在的时候,我还是大少爷,阿珑还是娇小姐,什么都不必想,什么都不必过多的去做…所以一对比现在你过的那样好,心里就始终放不下。”
卫安摇了摇头,见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才轻声道:“哥哥,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就像我没有办法不对长宁郡主和卫玉珑下手一样,你恨我怪我,也是难免的。”她见卫玠眉间似乎有些惆怅,便又道:“只是,你说的对,我们以后还要一起生活很长时间,你是我的娘家兄长,是我嫁出去后娘家的依靠,你的孩子到时候要唤我姑姑…我们或许不是血脉相连,可是我对你的心,是妹妹对兄长的心。”
卫玠更觉得赧然,垂了头笑了一声:“我从前竟想不通这一点,你是我的妹妹,比阿珑是我的妹妹,没什么不好的,反而只会更好。”
他叹了口气,忍不住又笑了:“是啊,你说的是…不过我始终还是得跟你说一声,这次的事多谢你跟沈琛。”
卫安握着手炉的手有些僵硬,见卫玠神情落寞,想了想便知道他是想差了,忍不住便低声道:“哥哥,我始终记得的,当时我被冷落,孤家寡人的时候,只有你记挂我。”
那个风筝,她到现在还仍旧珍藏着,就像是收藏了卫玠的好意。
卫玠诧异抬头,见卫安漂亮的眼睛里尽是诚意,就笑了起来:“我明白了,我不是个有用的人,只是,我始终是你哥哥。”
老太太那里已经派人来催了,卫安嗯了一声,笑着站起来,和卫玠一路聊陈家的事,到了老太太的院子,就看见沈琛正站在廊下。
这么晚了,沈琛竟然在这里,她有些诧异,更多的却是说不出的惊喜,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她已经不自觉的加快了步子上了台阶,走到了沈琛跟前:“你怎么过来了?”
沈琛伸手替她将风帽拢了拢,见她脸被风吹的红红的,眼睛却亮的惊人,便忍不住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亲昵的道:“刚出宫,来瞧瞧你。”
他最近事情实在是多的厉害,平日里别说是平西侯府了,连凤凰台也少的去,卫安见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便觉得满是欢喜,连眼睛里都不自觉的溢满了笑意:“这么晚了,风雪又大,为什么不明天来?反正…反正也是一样的。”
卫玠还没见过卫安这样的模样,忍不住脸上带笑,宠溺的看着他们,对伺候的人摆了摆手。
沈琛便笑起来了:“小没良心的,我为了见你,特地快马加鞭的从皇城直接过来的,连衣服都没来得及回家去换,你却说明天来也是一样的?这怎么一样?我想见你的心,一刻也耽误不了。”
卫安被他说的满脸通红,觉得又羞又恼却又不知道为什么带着些甜蜜,看了他一眼,见他眼圈底下都是青黑,便忍不住嗔道:“谁要你来?”
沈琛便忍不住叹气:“真是拿你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好了好了,是我死乞白赖的,非得要赖着来瞧瞧你才安心,好不好?”
他对卫安说话的时候,语气都不由自主的放轻,配上那张好看的脸,不远处的丫头看着都忍不住羡慕。
卫安有些招架不住了,正要抽开被沈琛握住的手,翡翠便笑盈盈的从里头出来,见了卫安和沈琛和卫玠便道:“可巧儿都来了,老太太正问呢,怎么这么久了还不进来,正要让小厮们寻去,说是天气冷,怕你们在外头呆久了冻着,快些进来罢。”
卫安脸更红了,低声喊了一声翡翠姐姐,便率先跟着她进了屋子。
屋子里地龙烧的暖暖的,卫老太太正跟二夫人三夫人笑着说些什么,见了他们脸上的笑意便更是真切,招手先把卫安叫到身边,看着翡翠替卫安把斗篷除了,才笑:“我正说呢,怎么这么晚了还在外头磨蹭不进来,原来是因为沈琛来了,怪道耽搁了这么久呢,外头风大雪大,什么话不能进来说,非得在外头说完了再进来不可?也不怕冻得慌。”
………………………………
第1174章 爱护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善意的哄笑起来。
二夫人看了沈琛一眼,还凑趣道:“可不是,早就听外头的人报进来说是回来了,可是就是没见着影子,老太太急的了不得,原来是叫咱们侯爷给绊住了。”
三夫人便更促狭些,看了卫玠一眼就道:“绊住便绊住罢,只是咱们阿玠也陪着在外头吃了这么久冷风,侯爷便这么对舅兄?”
一家人的感情经历风雨更见和谐亲热,开起玩笑也其乐融融。
卫安便调侃得脸通红,埋在卫老太太胸口处忍不住狠狠瞪了沈琛一眼,原本便跟卫玠说话稍微耽搁了一会儿时间的,被沈琛这么一拦着,便更是晚了,现在就算是告诉他们是跟卫玠在谈心,人家只怕也不肯信。
还是沈琛脸皮厚,笑着给他们请安告饶:“各位伯母还是饶了我罢,您们这些调侃我脸皮厚还没什么,可是安安却是个怕羞的,要是到时候她恼了,最后吃亏的还得是我,您二位就当是可怜小子,别再拿我们取笑啦!”
二夫人和三夫人被他逗得了不得,笑了一阵才罢休。
卫老太太也乐得看他们玩笑,等到他们不说了,才问沈琛:“刚从宫里出来?”顿了顿,隔着跳跃的烛火又开口问:“一切都还好罢?”
她知道事情也差不多尘埃落定了,该死的都死了,除了一个临江王,宗室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这个时候,隆庆帝本人的意愿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只是沈琛最近往宫里去的太频繁了,她还是忍不住问一问。
“都好。”沈琛回答的很是婉转:“御医们都守着,内阁如今是陈御史和徐大人钱大人轮番值夜上宿,都守在西苑。”
内阁理事都开始在宫里了,守着不肯离开,只能说明隆庆帝的身体越发的差了,差的肯定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衰弱,否则的话,大臣们不会这么守着,就怕他什么时候死了,得开始颁布遗诏,或是怕被趁机阴一把。
卫老太太心里全无可惜,只是淡淡冷笑。
隆庆帝一手把她的家族送去了地狱,满门尽丧他手,哪怕是到后来,隆庆帝知道了错,开始对明家弥补,对她弥补,那也不过是假惺惺罢了,在卫老太太眼里,抵不过明家的一条人命。
隆庆帝的多疑实在是把人给折腾怕了,因为他的疑心,逼死了多少的人?
他死了,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她不再提这个人,又问沈琛:“一切可都妥当?不会生出什么意外罢?该准备的事,还是该早些准备了,省的临时出什么乱子。”
沈琛知道卫老太太问的是什么,见二夫人三夫人她们都竖起耳朵听的认真,便道:“您放心,都准备妥当了,陈御史和平安侯都在宫中,也彼此都有照应,父王已经到了沧州,最迟后天也该进京了。”
到时候便真的叫做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二夫人和三夫人从心里觉得欢喜,只要临江王上位,她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功臣,有卫老太太的情分,又有沈琛跟卫安的亲事在,她们两房的日子也只会更好过。
卫老太太听见沈琛这么说,就多看了他一眼:“位高权重者,心思同样深不可测,你万事都要小心。”
徐安英能提出跟临江王妃结亲,就说明他是有往上的心思的,想当临江王身边第一批亲近重臣。
偏偏沈琛跟临江王妃的关系是这样的。
徐安英说不定就会替临江王妃对沈琛做出什么事来,不得不防。
卫安的眼神也微微变冷,看了沈琛一眼,又重新垂下头。
沈琛答应了,知道卫老太太是在说临江王妃,想了想便道:“老太太,我有个请求。”
卫老太太挑了挑眉:“说。”
“圣上一旦有事,那父王便要登位了,登位之后,照旧应当是二十七日禁嫁娶丝竹宴饮,我想…”
这话说的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的,可是屋子里都是最亲近不过的人,也没什么好遮掩的,沈琛看着卫安,轻声冲卫老太太道:“老太太,未免夜长梦多,我想等到那个时候便举行婚礼。”
夜长梦多,当然是怕临江王妃会从中作梗,到时候又生出什么事端来。
沈琛不怕临江王妃算计他,可是却怕临江王妃会把手段使在卫安身上。
可是偏偏现在箭在弦上,局势所迫,临江王万事俱备,只差一步就能登上那个位子,身边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而楚景吾也不能在瑜侧妃和楚景谙虎视眈眈的同时再有一个不能登上皇后之位的母亲,否则的话,到时候楚景吾的世子之位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自处。
卫老太太明白沈琛的意思,吐了口气便嗯了一声:“你这么说,虽然仓促了些,却不是不能筹备,只是诸礼仪还是要齐备才好。”
她不想叫卫安嫁的有一点不美满,到时候成为被人当作话柄谈论。
沈琛急忙答应:“您放心,我都明白,我也不愿意委屈安安,绝对会风风光光的将她娶进平西侯府。”
是平西侯府,而不是宫里。
沈琛应该是拿定了主意了,不愿意再用临江王义子的身份活着,卫老太太心知肚明,顾不上问婚礼的事,先问他:“你已经决定了?”
要知道,哪怕是义子呢,那也比一个外甥可显得亲近多了。
沈琛若是留在临江王身边,将来一个亲王也只怕是必然的。
沈琛点头:“是,我已经决定了,或许退一步,能多得些清静,那也值了。我不愿意委屈了安安,得罪了太多人了,若是什么也没有,恐怕护不住她。可是我也不愿意叫她跟着我,让她成为别人的靶子…这样,或许便能两全其美。”
卫安有些动容,她没有料到沈琛想的这样周到,连她的想法也想尽量照顾周全,这样被人全心全意爱护的滋味,原来是这样的。
连二夫人也忍不住有些嫉妒卫安的好命,有个这样护着她的夫婿。
………………………………
第1175章 喜事
这是大喜事,象征着卫家真正期望的好日子真的来了,从此以后就不必一直悬心隆庆帝会因为当年明家的事忌惮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猜忌他们。
隆庆帝带给他们的影响以后会降到最低,因此二夫人三夫人提起这事儿也都真心实意的高兴,还又道:“对了,明天郑王妃也带着小世子过来,许久没见小世子了,想必如今长的很是结实了。”
为了避嫌,平西侯府被围过了之后,他们就很少往郑王府去了,也是怕给郑王府添麻烦。
提起小世子,沈琛也笑了起来:“说起来,小世子有名字了。”
众人都看向他,还是卫老太太先道:“不是说,先叫着小名儿,等到王爷回来了,再给起名字吗?”
卫安也有些惊讶的看着沈琛。
沈琛的笑容就淡了淡,淡淡道:“是圣上给取的名字,叫做楚景泰。”
景泰,是让这山河从此太平,也是让郑王记住,他们能有这太平,能有这景泰,是因为他隆庆帝的缘故。
卫老太太不过一瞬便反应了过来:“寓意好,名字取的也好,这可是大好事,该叫王妃知道,再递折子进宫去谢恩的,咱们小世子从此以后也的确是如同这名字一般,一世安泰了。”
分明不同的意思,可是被卫老太太一说,在场的人的心里就都舒服了些,不管隆庆帝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也不必再穷究到底了,就当他是美好祝愿好了。
卫安也弯了弯眼睛笑起来:“听说,父王不大会取名字,当初府里的长史生了孙子要父王给想个名字,父王被折腾的惨了,觉得这伴随人一生的名字是件天大的事,因此迟迟定不下来,圣上如今替他解决了,他要是知道,肯定高兴坏了。”
家里现在都是自己人,原本什么话都敢说的,可是卫安知道,只要不到最后一刻,就不是松懈的时候。
反正现在好处已经占尽了,隆庆帝死了以后,他们的日子还很长,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在这种小事上纠结什么。
虽然郑王妃一直都说,一定要等到郑王爷回来以后再取名,可是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啊。
卫老太太再问了沈琛几句要紧的话,等沈琛一一都回答了,才彻底放心,往后靠了靠,跟沈琛和卫安说:“对了,阿敬的事…”
之前卫老太太就跟沈琛和卫安提过的,她不希望明敬继承明家的爵位。
明敬被教养的很好,可是终归跟明家自己教养出来的孩子不同,他没有什么天大的志向,也没了做将军的能力,以后充其量便是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只能做富贵的公子哥罢了。
她也不愿意到时候卫安因为自己的缘故把明敬抬得够高。
经历了这么多事了,她早已经想开了,明敬能活着,能给明家留个香火,她便已经很知足了。
有什么样的本事就做什么样的事,若是完全不管他的能力只想给他更多,反而惹祸。
卫安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轻声道:“您的意思,我都知道了,我也让沈琛去问过了阿敬的意思。”
沈琛看了她一眼,对老太太道:“我跟阿敬谈过了,阿敬自己的意思,也是不愿意在官场浮沉,可是他的确是喜欢读书……”他顿了顿便道:“我的意思,不如让阿敬去翰林院。”
翰林院这个地方,向来出显贵。
可是比显贵和位极人臣的更多的,是籍籍无名的老学究。
那里的确是多的是人一心一意沉浸在学问里的,明敬去那里,当个富贵闲人,也到不了权力中心,不必争夺倾轧,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了。
卫老太太也觉得沈琛考虑的很是周全了,挑了挑眉便道:“那便就这样罢,阿敬既喜欢,也就罢了。”
商议好了,等到第二天明敬早上来请安的时候,卫老太太便趁机把沈琛的打算告诉了明敬。
明敬开心的很,他如今跟老太太她们相处起来也完全自然了,笑道:“之前我便跟姐夫商议好了,不过姐夫也说了,进翰林院也不是想进便能进的,还得学问好,我打算去国子监读书,等到了明年秋天,下场试一试。”
这是对自己的前程都有划算呢,可见是个有分寸和远见的孩子,卫老太太心里更加觉得安慰,摸了摸他的头,含着笑道:“你既然这么想,那便跟着阿玠踏踏实实的读书,你二叔三叔的学问也都是好的,要是有不懂的,尽管去请教他们,去国子监的事,到时候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提不迟。”
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国子监的,能进国子监的也都有名额的,明敬心里知道,便缠着卫老太太要去河东书院先读着。
卫老太太笑着答应了,听见外头说是平安侯夫人来了,便笑的更加欢喜,连忙将人请进来。
平安侯夫人一扫前些日子的颓然和憔悴,满面春风的领着女儿一道进来,见了老太太便笑着请安:“一大早便看见外头枝头上的喜鹊叫,可见这喜事实在是个好兆头。”
卫老太太笑了,见她穿的隆重妥帖,便笑问:“怎么是你来?我还以为,你会选旁人的。”
京城规矩,订亲这一日,是男方先往女方家里去将媒人接来男方家里用早饭,用了饭之后再一道往女方家里去,男方长辈们往女方家里送三牲糕点和各色礼品,在男方家里用了午饭,便算是定了亲了。
女方今天家里是有宴席要招待宾客的,徐四小姐是平安侯府的亲眷,在京中并没其他亲近的长辈,平安侯府便是她出嫁的地方,怎么平安侯夫人竟然亲自来了。
平安侯府今天本来也忙的很的,卫老太太还以为平安侯夫人要留在家里主持今天的订亲宴的。
没料到平安侯夫人竟亲自来了,那就是说家里的事得别人操持了,这是非同一般的重视,不管是对徐四小姐的,还是对卫家的重视,都不是什么坏事。
………………………………
第1176章 继室
平安侯夫人对着卫老太太的时候,亲热里更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恭敬,就如同她丈夫平安侯所说,卫老太太实在是个久经风雨的人,再大的难关,在她那里,都是熬一熬,便过去了的。
这一次的事,她险些以为定北侯府完了,还曾经考虑过如何跟定北侯府撇清关系,后来知道定北侯府没事,真是又惊又怕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要是她真的做出了落井下石的事,现在还怎么跟卫家相处?
新帝又如何能容得下他们平安侯府?
就算是沈琛,只怕也恨不得一巴掌把他们给拍平了。
她真心实意的冲着老太太摇了摇头:“这个侄女儿,我是极爱的,嫁给您家,实在是对她好,对我们也好的一件大事,我自然务求事事妥帖,既然她现在没了亲娘料理,我那家里又是那么个情形,我想了想,便干脆由我自己来做媒人……”
卫老太太感慨的很,想了想就问她:“那边没来人?”
平安侯夫人就冷笑了一声:“来了,怎么没来呢?从前听说我们定了定北侯府,就一个接一个的送信来问,后来停了一阵子消停了,现在估计是听说了信儿,一个跑的比一个快,都说要来参加婚礼,还送信叫我们把阿四送回去,说是在老家里出嫁。”
这也是有的,大家世族的姑娘们出嫁,通常都要先跪别自家的长辈,去祠堂里拜过,才算是出了门子。
可是平安侯夫人娘家的那个情况,平安侯夫人也没有把这些规矩太当回事,那些族人也奈何不了她。
她做了主,把这些繁琐规矩都给免了,就让她从京城发嫁。
徐四小姐受了这么多年冷待,实在已经做的够多,跟族人的情分也都磨灭光了,那些人心知肚明曾对徐四小姐做过的事,加上现在徐四小姐嫁的是京城显贵,他们巴结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强硬反对?
见说回老宅不成,便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要来京城给徐四小姐送嫁。
卫老太太听说,便道:“这便好了,我们知道她从前过的不甚如意…当然,她往后的日子未必能真的完全如她的心意,可是能替她做的,能叫她觉得开心些的,我们总愿意做。她受了那么多苦,那帮人也的确做的忒过分了些,现在她能得到那些人的仰望和羡慕,想必心里会更好受些。”
平安侯夫人便有些感动,她虽然嘴上总是说过去的事情过了就过去了,可是对于徐四小姐的遭遇不是不气的,卫家的人的确是有诚心,特地将婚事办的如此风光,而且对于那些族人们挑拨的话充耳不闻不算,还特地下了那样隆重的聘礼,为的就是给徐四小姐做脸。
有这么好的婆家,到时候陈绵绵嫁进来,又有徐四小姐这个长辈做继母,日子只会过的更好。
她顿了顿,点了头,跟卫老太太又说起最近发生的事:“对了,我听说,好似最近…”她犹豫了片刻才道:“好似徐家对临江王世子很是热络?”
卫老太太知道她要问什么,笑了笑便道:“这便不是我们能操心的了,世子自然有眼睛,是不是合适的人,世子自然会分辨清楚的。”
平安侯夫人就知道楚景吾自己是不愿意的了,摇了摇头忍不住道:“王妃娘娘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安生些不好么?世子跟侯爷感情这样好,他怎么可能听王妃的话?”
卫老太太嘴角挂着一抹讥讽的笑,她对于临江王妃的鼠目寸光已经极为厌烦了,加上临江王妃生事屡屡还要拿卫安来做筏子,就更是让她无法容忍。
说实话,她不怕临江王妃折腾。
反正临江王成了皇帝之后,也不是不能换皇后。
有一个换了两任皇后的隆庆帝在前,后头的做什么都不过分。
临江王妃要是觉得自己的日子太好过了,尽管折腾,等到临江王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后顾之忧都扫清了,回头清扫的就是她。
她哼了一声,没有接话,见二夫人三夫人来了,便笑着让二夫人三夫人请平安侯夫人出去坐席。
这一场小订办的很是热闹,平安侯府宾客盈门,因为急着成礼,因此小订过后一个月便是正式的婚礼,正好是元月二十七。
等到临江王进了京,拜见了隆庆帝,互相絮了兄弟情,回想起了过往的兄弟情深,和现在暂时没了消息的郑王,抱头痛哭了一阵,再在隆庆帝的介绍下分别认了内阁如今暂时的班子之后,时间便已经到了大年三十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又飘起了大雪,隆庆帝特意设了宫宴,邀请了临江王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入宫赴宴。
有诰命的女眷们便都在如今后宫的实际上的女主人林淑妃的安排下,在揽月宫入席。
林淑妃居了上首,特意邀了临江王妃同坐。
临江王妃不敢跟林淑妃比肩,小心的辞了,又笑道:“都说京城的女孩儿们一个比一个的水灵,今天可真算是见识了。”
她说着,看着卫安的方向遥遥一笑,冲林淑妃道:“卫七小姐就比当年我回封地的时候,出落的更加楚楚动人了。”
林淑妃眉心一跳,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没接她的话茬儿,淡淡道:“寿宁郡主聪明懂事,本宫挺喜欢的。”
临江王妃嘴角噙笑,见卫安也似乎有所感的抬头,便转开了头嗯了一声,又转头去跟徐安英的夫人说话。
徐安英的夫人对眼前这位王妃极为恭敬,将自己孙女儿带在身边不断陪着笑脸,哄的临江王妃十分开心。
临江王妃也很是喜欢徐家小姑娘似地,问了好些话,才冲徐老夫人道:“太久不来京城,都生疏了,平日里我就很喜欢这些花朵儿一样的小姑娘们,得了空,徐老夫人可时常带着她来瞧瞧我。”
这话里蕴含的深意便很明显了,徐老夫人脸上止不住的笑意,冲着临江王妃不断点头:“王妃喜欢,便是她的造化了,一定时常上门叨扰的,只要王妃不嫌她粗鄙便好了。”
………………………………
第1177章 不喜
临江王妃对卫安的态度,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不喜。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一个个的都看得出来临江王妃提起卫安时那语气代表着什么,不由得就替卫安捏了一把冷汗。
临江王妃毕竟是沈琛的养母,要知道,大周朝以孝治天下,哪怕是皇帝不孝呢,也得被天下人指责,何况是普通人。
沈琛和卫安再好,一个不孝的帽子压下来,也多的是那等不明真相的人的口水四处横飞了。
同样在座的平安侯夫人忍不住不安的皱了皱眉,看着卫安,轻声跟旁边的陈夫人摇头:“王妃这是…在给郡主下马威?”
还没有成亲呢,就开始摆婆婆的谱儿了?
陈夫人手里握着杯子,面上噙着一抹冷笑,摸了摸女儿的头不屑的去看平安侯夫人:“她如今是不能奈何平西侯了,就只好捡软柿子欺负。”
沈琛现在跟在临江王身边跟前跟后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如今到底是个什么地位,沈琛如今成了京城的红人了。
临江王重视他,他又在之前扳倒蒋子宁的事情上出了这么多力,现在俨然已经成了临江王的左右手,楚景吾又二哥前二哥后的叫着,临江王妃心里不舒服,那是难免的。
只是,这么表露出来,未免就太沉不住气了一些。
陈夫人自己说着也禁不住忧虑,一国之母,往后真要是只有这点子度量,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能过的安生。
倒是卫安自己没太当回事。
她心里是知道临江王妃跟沈琛之间的过节的,这两个人现在也不过是面子上的情分罢了,临江王妃的态度,对她来说半点也不重要。
临江王妃却对徐安英的孙女儿很是热络,特意让她替自己抄佛经,还笑着对林淑妃道:“您不知道,看那些佛经,从前觉得晦涩难懂,可是到现在来看,还是有那么一点子意思。”
林淑妃心里叹了口气,却又不好说什么,她跟临江王妃的关系原本也没有熟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何况临江王妃如今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眼看着是要上位的了,就连她也得给临江王妃几分面子,要是说的太多了,起了反作用,反倒不好。
她面上却不露,笑了笑就点头:“佛经能叫人平心静气,修身养性,反省己身,的确是好的。”
正说着,旁边的瑜侧妃便也含笑看了卫安一眼,轻声道:“我倒是记得,从前仿佛听说过,寿宁郡主便是个极有机缘的,在普慈庵好似是开了窍一般,从那之后便一帆风顺……”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她便又捂着嘴笑:“说起来,也不定是咱们王妃这些年礼佛带来的福泽,连儿子和未来儿媳也得了好处,能有这样的好运气…”
她是真知道针往哪里插才最痛。
什么福泽庇佑?
临江王妃看了她一眼,眼神阴鸷像是一条蓄势待发的毒蛇。
瑜侧妃是在嘲讽她被送去家庙清修礼佛,在嘲笑她被一个小辈弄成那样。
卫安也抬眼看了瑜侧妃一眼。
瑜侧妃却恍然不觉,笑着冲卫安招招手,笑道:“许久不见寿宁郡主了,快来给我瞧瞧?侯爷可喜欢你的紧,写信给王爷时常提起你的好,连王爷也忍不住笑说,往后恐怕是要娶了媳妇儿忘了娘了。”
这话一面说了她跟临江王的感情好,临江王连这等话都告诉她,让这些命妇们知道知道要讨好的不止是一个临江王妃,一面又无形中挑拨了卫安跟临江王妃之间的关系。
真是个不省心的,林淑妃目光沉了沉,觉得有些头痛。
这两个人要是闹起来,恐怕真的是家无宁日了。
可原本皇家也就从来没有真的能省心的时候。
她淡淡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瑜侧妃却没完了,见卫安这样笑,便又道:“王妃嘴上不说,心里却顶喜欢寿宁郡主的,我们也同样的,郡主得了空,可要时常往我们府里走动,给我们做个伴也好。”
临江王妃邀请徐安英的孙女儿常去临江王府,现在瑜侧妃就转过头来邀卫安,摆明了不跟临江王妃站在一起。
大家心里就都或多或少的有数了。
陈夫人啧了一声,声音低了下来:“往后恐怕还有的闹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