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太急切的想要立威了,想要让天下人都看看跟他们蒋家做对的下场。
可是当时也的确是没有出什么意外,连蒋子宁自己也觉得这件事并没有什么。
人命对于他们来说,原本就不是多值得重视的东西。
隆庆帝当时对他们言听计从,而卫家又已经偃旗息鼓,临江王身陷囹圄,沈琛束手无策,形势对于他们来说一片大好,根本没有丝毫值得需要谨慎的地方。
而事实上,杜子玲死了之后,朝廷里头敢跟他们做对的人就更少了,卫家更是门可罗雀,连带着卫家的姻亲都不敢上门去了。
蒋子宁觉得头痛的厉害,昏昏沉沉的只知道事情不好,一个字也没有答。
隆庆帝就冷笑了一声,忽而发作抄起身边的一个枕头朝着蒋子宁就劈头盖脸的砸了下去:“朕知道你们蒋家父子嚣张,知道你们手里不干净,可是朕总顾念着君臣之情,朕总顾念着你是朕从潜邸一路走来的老臣,总是舍不得动你!可是你竟就这样回报朕,这样对朕!”
这劈头盖脸的一顿骂登时就把蒋子宁给骂懵了。
他今天进宫,原本以为隆庆帝只是要问一问楚景盟和楚景迁的事,要问问他的意见,他虽然觉得隆庆帝对于楚景盟和楚景迁的处罚过重是有些奇怪,可是也没有太当回事,以为只要好好的求求情,隆庆帝就会改变主意。
可是没料到他一进宫,隆庆帝就似是而非的跟他说了许多话,言语里就有试探针对的意思,他替楚景盟和楚景迁的求情都吞进了肚子里,原本以为另辟蹊径,从隆庆帝最忌讳的跟临江王勾结的事来说事,想要努力的把事情颠倒黑白,栽赃在沈琛身上,把事情都说成是沈琛在挑拨是非,栽赃嫁祸,目的只是帮临江王脱身。
可是谁知道陈御史却活了。
而且最关键的还是,他还把事情的矛头都直指他们蒋家。
杜子玲的事当初想来是他们蒋家立威的一个工具,可是现在却成了指责他们蒋家父子越俎代庖的证明了。
他再厉害的口舌,到了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辩解才能把自己给摘出来,看了一眼身边的沈琛,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沈琛没有看他,垂着头站在一边,是全然置身事外恭敬的姿态。
这种姿态蒋子宁很熟悉,他从前做的惯了,是他最擅长的本事,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也如此上道。
可是从前,他露出这种姿态的时候,都是看着别人倒霉而不想伸手的时候,现在又在沈琛身上看到,他心里就格外的不舒服起来。
隆庆帝可不管他舒服不舒服,他哼了一声,对一边的陈御史点头:“你接着往下说。”
陈御史应了一声是,恭敬的接过了之前的话题:“臣接到了杜子玲的一封绝笔信…信上所书内容…臣不敢说,臣当时接到了信,实在不知如何反应,又不敢信却又不敢不信,很快杜子玲便死了,臣便实在没有不信的道理,想着要请圣上亲眼看一看这封信,也好做出决断,谁知道却又陆续接到了臣的家人出事的消息……”
他说着,眼眶都红了,一股脑的把自己的委屈都说了出来:“臣出了事不要紧,可是罪实在不该牵涉到臣的家人身上。蒋家父子之倒行逆施,实在是过分至极……”
蒋子宁已经被他的话惊住了,没料到从杜子玲开始就已经是一步棋。
那么这么说来,杜子玲出来求情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蠢,也不是所谓的替尊师求情,而是一步绝妙的好棋,一步等着他们走上来,落进圈套的棋。
他被这样的念头吓住,目光复杂又惊恐的看着面前的沈琛,一时竟没有打断他的话。
陈御史便紧跟着说了下去:“臣出了这样的事,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谁知道,事情到这里竟然还没有完,臣都已经如同丧家之犬了,可是蒋家父子却还是步步紧逼,想必是因为得知了密信的存在,他们竟然对臣起了杀心……”
蒋子宁登时暴怒,终于抓住了什么,指着他道:“你胡说!对你下手的根本不是我,已经查明了是楚景盟跟楚景迁,你连对你动手的人都不清楚,竟然就荒谬的指证我,实在是可笑至极!”
可是他说完便后悔了,因为陈御史看着他,诡异的笑了起来,紧跟着便道:“这有什么稀奇?之前对臣家眷下手的,便是楚景盟跟楚景迁,他们两个早就已经投靠了你,是你们手底下办事的鹰犬,你们说什么,他们便做什么,对你们言听计从。你们要我死,当然不必自己动手,他们自然想抢着表忠心。”
蒋子宁愣住了,看着面前的人有些不可置信却又有些恍然大悟。
原来杀招是在这里。
杜子玲还有这些事,看似散乱没有重心,可是原来连接在一起,全部都是朝着他们来的,一件一件,合在一起就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那把刀。
他们心甘情愿的入了这个瓮,一点一点的,中了沈琛他们的诡计,无形中犯了隆庆帝的大忌。
隆庆帝没有管蒋子宁是如何的害怕惊恐,脸上的笑有说不出的阴沉,等到陈御史话音刚落,便问:“有何凭证?”
这就已经是信了的意思了,不然不会有此一问。
沈琛这个局设置的如此精妙,竟然讲究到了这个份上,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一点一点的让他们上钩。
杀杜子玲,罚陈御史,让楚景盟跟楚景迁出面……
沈琛的心机深沉至此!他竟还能隐忍至此,此子当真实在是可怕至极……
………………………………
第1165章 挣扎
蒋子宁觉得喉咙发紧,头痛欲裂。
怪不得今天进宫之前还特意叮嘱说只请了他一人,原来不是为了表示恩宠,原来不是因为他一人最体贴圣意,原来是因为,这是一场鸿门宴。
屋子里的空气渐渐的变得稀薄起来,蒋子宁只觉得连呼吸都困难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话都被陈御史说完了。
沈琛做下的这一切,让他自己都觉得百口莫辩,他根本就不知道从何说起,这环环相扣的局设计的精妙至极,让人都不知道何时入的套。
他现在说什么,在隆庆帝那里恐怕都挽回不了了。
是以他只好在这一瞬间用尽了一生的智慧,忽然吃力的跪在地上噗通噗通的给隆庆帝磕头:“圣上,臣…臣冤枉啊!”
他指着沈琛,看着沈琛旁边的林三少,再看看跪在地上的陈御史,猛地当着隆庆帝的面指责道:“是他们冤枉臣!圣上!您知道的,平西侯是临江王养大的,临江王出事的时候,是臣奉了您的命令去拟定的诏书,还有……还有当时陈御史的事,臣也没有替陈御史说话,想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平西侯才从老臣身上打了主意……”
他知道隆庆帝的忌讳在哪里,因此揪着这件事不放,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圣上,臣不敢说臣没有私心,也不敢说臣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手里干净,可是臣对您真的是一片忠心啊!天日可见!”
他表完了忠心,就跪在地上不起身,老迈的身子颤抖个不停,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无比伤心的模样。
沈琛就皱起了眉头看了林三少一眼。
这一招虽然不要脸,可是管用。
蒋子宁真不愧是跟了隆庆帝这么久的人,深知隆庆帝的点在哪里,一戳就准,总是能抓住隆庆帝的弱点。
林三少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冷笑了一声不掩讥讽的嘲笑道:“老首辅这是在讽刺圣上吗?说圣上偏听偏信,误解了您?”
他冷然道:“可圣上还没有定您的罪呢,圣上这不是正在审着呢么?您就这么怕陈御史把话说完吗?”
蒋子宁看见隆庆帝的眼光变了,他望着隆庆帝,心里的惊恐一波又一波的涌上心头,连手脚都觉得有些发麻,他急忙膝行了几步跪到龙榻旁边抓住了隆庆帝的衣角,哭的撕心裂肺:“圣上,臣没有这个意思,臣对您忠心耿耿,臣怎么可能会对您有怨恨诅咒?!平西侯素来得您宠爱,他连三少亦迷惑了,利用了三少,污蔑臣……”
他知道现在绝对不能承认,也要将责任都往沈琛的身上推,头脑清楚的指着沈琛道:“是他,他为了要救临江王,所以故意设局害了臣,臣老了,管束不住儿子了,便让他钻了空子!圣上,您想一想,临江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勾结地方官员,意图不轨,这样的人,他能教出什么好儿子来?沈琛素来在京城便替临江王到处牵线搭桥,您看看,连陈御史这样掌握了喉舌的内阁重臣都投靠了他,可见他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他其实根本就是在陷害臣,给臣设套,故意让您厌恶了臣,好叫临江王咸鱼翻身,东山再起……”
说到底他其实也没有多大的罪过,只要把勾结楚景盟和楚景迁的事给推卸掉,其他的所谓陷害陈御史的事,还有那些杜子玲,根本就不能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他知道隆庆帝最在意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六皇子。
只要把沈琛勾引诱惑林三少,故意拉拢林三少的事情给定了性,让隆庆帝认为沈琛居心叵测,那就更是万事大吉了。
隆庆帝最恨别人算计他,要是知道沈琛还为了算计他们,拉拢林三少,那就是犯了隆庆帝的大忌,沈琛就必死无疑了。
林三少皱了皱眉,不轻不重的哦了一声,满含讥讽的道:“这么说的话,那您可真是什么过错都没有,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了。”
他挑了挑眉问蒋首辅:“不如首辅大人说一说,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是污蔑了你?”
陈御史也忽然扬声道:“臣敢发誓,若是冤枉了蒋首辅,就坠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隆庆帝便满面阴鸷的盯着蒋子宁,问他:“你说他们冤枉你,你说他们陷害你,那楚景盟跟楚景迁,到底是不是听了你的话,才去对陈御史下手?”
蒋子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有自己不知道的把柄落在了楚景盟他们手里,要是乱说话的话,到时候被揭穿,反而更加事大。
他只好胡乱的含糊的哭喊起来:“臣真的不知啊圣上,楚景盟跟楚景迁或许是跟臣的那个不孝子有往来……”
隆庆帝厌恶了这样没完没了的试探和揣测,他看着蒋子宁,讥讽道:“你倒是机灵会说话,凡事都不把事情说绝,说这个说那个……可是就是不回答朕的话,你倒是跟朕说句实在话,你到底有没有跟楚景盟楚景迁勾结陷害陈御史?!”
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蒋子宁,里头的探究和恶意实在是叫人心惊。
蒋子宁抖了抖,颇有些不知所措,他老成了一辈子,狡猾了一辈子,几乎没被人抓住过尾巴,可是现在却被几个后生给设计得动弹不得,连狡辩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这一关若是过不去,那等着他的就是一个死字了。
才刚享受过多久好日子啊?他想要的一切眼看着都已经到了眼前,只要他伸手就能抓住,可是现在,这些东西却要都飘走了。
他抓不住这些不说,连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他望着面前的人,不安的挪动了一下身体,嗫嚅着道:“圣上,臣是被人算计了,是平西侯,平西侯故意陷害臣,故意设计臣的,他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让您厌恶我,好帮临江王翻案,您不能相信他们,臣对您真的是忠心的啊圣上!臣真的是冤枉的……”
………………………………
第1166章 落定
他口口声声的诉说着自己的忠心,一个劲儿的只是拽着隆庆帝的衣角,像是在抓着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旁边的林三少看着他,再一次嗤笑了一声,往前走了两步到了他跟前不远处站定,对着隆庆帝拱了拱手:“圣上,蒋首辅大约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过得久了,所以才这样的嚣张和目中无人。”
他等于从小被隆庆帝带着在身边长大的,本来就在隆庆帝心里地位非凡,说话也相对的就少了许多的顾忌。
有些话也只有他来说才合适。
林三少嘲笑了一声:“说什么忠心耿耿?若是真的忠心耿耿,为什么不把你自己做的那些勾当原原本本的说出来?!你说沈琛引诱我,引诱我什么?引诱我投靠临江王?”
他好整以暇的抱着手臂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我有什么好处?我的姐夫便是圣上,沈琛和临江王能给我什么好处,让我替他们做事?!首辅大人,要是说起结党营私,你们怎么不想一想,你们到底做过什么?”
隆庆帝阴恻恻的看了一眼蒋首辅,淡淡的问:“他做过什么?你说来给朕听听,朕真的是聋了太久了。”
这一句话一出,蒋子宁便觉得如同惊雷响在了耳边。
隆庆帝分明是已经信了。
林三少没有犹豫迟疑,半点拖泥带水也没有,径直便把话给说了:“圣上不知,杜子玲是在臣的诏狱里头死的,臣当时没有收到您的命令,便坚决的认为杜子玲罪不至死……………他不过是替陈御史求求情罢了,圣上圣明烛照,向来都是仁慈御下,如何会为了这等小事就要了别人的性命?因此臣不肯动杜子玲,可是没有料到,杜子玲却还是死了,臣那时候还碰巧就被调去了房山查一宗案子……”
这种调虎离山的计谋,只要一说隆庆帝便知道了,他似笑非笑的看了蒋子宁一眼:“那你说说,这事儿又是怎么回事?”
锦衣卫是他给林三少的,从最初的曹文跟林三少两人平起平坐,到现在林三少一人独大,他是想把林三少给培养起来,到时候留给自己的儿子用。
哪怕到时候六皇子真的不能再登帝位了,有个林三少护着,起码日子也能好过许多。
蒋子宁连林三少的锦衣卫都开始插手,这的确是犯了他的大忌,让他无法容谅。
蒋子宁被惊得厉害,往锦衣卫里安插人手,的确是他儿子提起来的,当时他也觉得林三少的确是一个大隐患,主要是这个人既无法拉拢,又不能收买,是个极为不好对付的角色,而且他还因为跟卫安的关系而对沈琛他们极为关照。
这的确是让人犯愁的事,他便同意了儿子往锦衣卫收买人安插人手的做法。
可是当时林三少吃了这个哑巴亏,现在却把这件事又重新给翻了出来。
他知道这回恐怕是难以善了了,便干脆破罐子破摔:“圣上,臣没有!臣如何敢做这样的事……”他其实也知道自己这回是凶多吉少的了,可是却还是想着临死前再挣扎挣扎。
隆庆帝看也没有看他一眼,看着旁边的林三少,眼风扫过规规矩矩的站着,缩手缩脚,一个字都没说的沈琛,牵了牵嘴角和蔼的问林三少:“你说的这些,有证据没有?”
蒋子宁的确是罪该万死,可是如他所说,他也的确是被沈琛算计了。
这些事,他知道蒋子宁或许是做了,可是沈琛闹出来,也是的确是打着替临江王翻案的主意,这些人一个一个的全都有所图谋,都是在想借着他的力来达成目的除掉对方,他心里心知肚明。
他对于沈琛和蒋子宁的生死根本无所谓,对于他们两个到底谁技高一筹也都无所谓。
重要的是,他能借着这次的事,让这两方人马都人仰马翻,两败俱伤。
反正他们谁都不冤枉。
林三少点了点头,遥遥的看了陈御史一眼,道:“臣手里有了证据,当时杀杜子玲的人都已经被抓了,他们的供状都已经在臣手里……”
陈御史便紧跟着接话:“圣上,臣手里杜子玲的密信也有,里头详细的记录了蒋子宁父子勾结的地方官员名单,还有他们如何驱使这些人替他们办事……他们贪得无厌,对于这些地方官员极为苛刻,就单单譬如说是江南织造的洪新元,为了在他们父子的把持下仍旧能在这个位子上坐稳,便被迫向他们缴纳了三十万两的白银!这三十万两白银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百姓们手里来,更可恶的是,他们竟然还从圣上的私库里动起了手脚,今年江南织造局本该给您进献二十万匹松江布,可是最后却被克扣了五万匹之多…实在是大胆至极。蒋松文仗着自己是尚宝司少卿,也不知道昧下了多少进贡的东西,这些都是从给您的私库里头截出来的……杜子玲跟洪新元是多年旧相识,洪新元偶然跟他抱怨,还说自己就因为给他们进贡了贡品,所以成了他们的走狗,连带着还得听他们的话,对他们言听计从,他们吩咐他去讨好临江王,而后趁机将这些事都记录在案,而后当成他们勾结临江王的铁证,让他们不能反抗……”
蒋子宁声音发哑,喉咙已经全然不能发出声音,脑子里像是炸开了一朵烟花,看着面前的陈御史,指着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曾经自己也说过,真话里头搀着假话,是最叫人不能分辨的。
现在沈琛也拿这一招来对付他了。
这些事他的确是都做过,可是事情却原本全部都不是那么回事,现在被林三少跟陈御史一说,就成了他处心积虑的给重要的大臣们设局,把他们拉下水供自己驱使。
这落在隆庆帝眼里,就是他们心思深沉,早就已经在替之后的事情做准备,现在就已经想着把持朝政,做挟持幼年天子,或是扶持楚景盟楚景迁上位的打算。
他百口莫辩,看着面前的人,觉得他们一个个的都面目可憎,像是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
第1167章 报应
隆庆帝支撑不住了,他精神原本就越来越差,睡得多醒的时候少,也是因为身体越来越不好,因此他才越发的开始怀念起从前来。
要是明皇后还在就好了,他最近时常这样想,明皇后家世好,又懂事贤惠识大体,跟他是从患难时期一路扶持过来的。
虽然当时因为明家势大,他曾经短暂的疑心过她,可是现在所有的事都查清了,他知道明皇后是冤枉的,明家也是冤枉的,心里就隐隐的除了愧疚之外,生出一点可惜来。
大约是因为人死了,无法再做错事,便会显得格外的面目可亲起来。隆庆帝后来再想起明皇后,心里对她的猜忌怨恨一点也无,只剩下怀念和追缅。
从前的大皇子多好啊,被教导得温和知礼又懂事,若是大皇子还在的话,哪里还需要操心这些将来的事,又哪里需要这样心惊胆战于没有可以继承他的皇位的人。
只可惜,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
他看着面前的蒋子宁,有一瞬间有些恍惚,而后才叹息了一声:“你也跟着朕这样久了,朕从前觉得你是个可托付的人,可到现在看来,朕却忘了,人也是会变的。”
这一声叹息,蒋子宁就知道自己完了,他眼睛干涩得已经流不出眼泪来,捂着脸跪在地上,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
隆庆帝淡淡的再瞥了他一眼,轻声道:“君臣一场,你也算得上尽心尽力服侍了朕一场……”
他皱眉道:“你收拾东西,回老家去罢。”
这是让他致仕的意思了。
这已经是念了旧情,所以没有下令杀他,蒋子宁心里清楚,他颓然跌坐在地上,久久回不过神来。
直到出了御书房的门,他才看着同样也被隆庆帝遣了出来的沈琛,半响扯了扯嘴角:“真是后生可畏,也怪不得你这样受临江王的喜爱,你原本也值得。”
这样的心机手段,放在哪里都是要被人重用的,临江王得了这么一个便宜儿子,可真是赚了。
他看着沈琛,噙着一抹不怀好意的冷笑:“只是,你这样拼命,将来也不知道,会不会落得一个当年明家的下场?”
沈琛背着手站在廊下,看着外头的白雪皑皑,面上神情丝毫未变:“这些就不劳首辅大人操心了,雪大路难行,首辅大人慢走,我就不送了。”
蒋子宁冷笑了一声,并没有打伞,冒着大雪艰难的一步一步的走的不见了影子。
得势的时候蒋子宁可是能坐滑竿的,可是现在,却连伞也没人给送一把,沈琛望着他的背影,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等着里头的传召。
今天不仅仅是决定蒋子宁命运的一天,也是决定他们临江王府命运的一天。
一切都要看隆庆帝怎么决定了。
他知道,这一次打败蒋子宁,不等于他们临江王府就没事了,蒋子宁做的那些事到底是在隆庆帝心里种了一根刺。
虽然现在他们把这些事都推在了蒋子宁身上,跟陈御史合唱了这么一出戏,可是到底隆庆帝信了几分,又是问题。
他闭了闭眼睛,背着手神情凝重,等着里头的消息。
林三少一人被留在御书房,隆庆帝使唤他去沏茶,等到他把茶端上来,却又不喝了,让他放在一边,而后才问他:“你对卫家和沈琛,似乎很是信任?”
他神情随意,仿佛是在闲话家常,可是林三少却知道这是跟之前问蒋子宁的话那样,是在决定卫家和沈琛生死的问题。
他似乎有些犹豫,而后过了一瞬才看着隆庆帝,放下了茶杯,老老实实的叫了一声姐夫。
隆庆帝咳嗽了几声,没有应,淡淡的看着他叹了口气:“沈琛可不是池中物啊!”
这么多年看下来,其他的宗室子弟中,都没有比得上沈琛的,沈琛聪明,而且不是一般的聪明,当年为了得他的欢心,跟临江王假装闹翻,而后又替沈聪报了仇,不动声色的整垮了冯家。
到后来,隆庆帝发觉沈琛跟临江王的关系还是不变时,却已经不能动他了……………他实在是个太能干的人,凡事都想的比别人周到,做的又比别人好,隆庆帝忌惮他,却也得承认用他用的舒服。
皱了皱眉头,隆庆帝看着林三少,道:“你若实在是喜欢卫七,那也简单……”他盯着林三少,声音虽轻,却含着雷霆万钧:“只要你开口,朕便借此机会,杀了沈琛,再寻个机会,把卫七赐婚给你。”
他说起这些事的时候,仿佛这些人的命运前程都不是前程。
林三少迎着他的目光没有妥协,坚决的摇了摇头:“圣上,臣不是这样的人。臣虽然心悦卫七,可是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从您赐婚她跟沈琛那一天开始,臣便已经死心了。臣把沈琛当作兄弟,既然是兄弟,又怎么能觊觎他的东西?”
隆庆帝不置可否,淡淡的反问了一声:“兄弟?”
林三少斩钉截铁的应了一声是:“是,蒋子宁说臣是被沈琛蛊惑了,可是臣自问不是个意气用事的人,更不是那等没有脑子的,臣到现在也认为沈琛这个人可交。”
隆庆帝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可是他现在把你当兄弟,可以后呢?”
“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准。臣只是觉得,沈琛比起楚景盟和楚景迁来,更为值得交往。”林三少并不迟疑,诚恳的说了自己的想法,见隆庆帝并没有太多反应,只是微微点头,便紧跟着又道:“俗话也说,日久见人心,圣上也看得出来罢?沈琛虽然狡猾了些,可是人却不坏,这么多年来,除了把他逼到绝路的,他从未下过真正的狠手。临江王府的后院也并不清静,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见他抱怨过,他对于屡次想要他性命的临江王妃尚且能容忍,何况是其他人?”
至于对蒋子宁他们下了这样的狠手,并没有半点留情,那也是因为蒋子宁他们做的实在太过分罢了。
………………………………
第1168章 惩治
林三少这番话实在是意有所指,隆庆帝哪怕是不必想,也能猜得到他是在借此隐喻什么,他看着林三少,许久没有说话,过了许久,才淡淡的道:“你这么说,意思是在指朕对于他们太苛刻了?”
临江王府的确是被陷害的,可是在隆庆帝看来,他们并不冤枉。
蒋子宁固然是坏,固然是费尽心机手段的想要把临江王府置于死地,可是就算是蒋子宁那样厉害的心机手段,不照样是败在了沈琛的手里?
沈琛跟临江王府能够忍得住这么久,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将蒋子宁这样的庞然大物一朝推倒,这是何等可怕的实力?
要说之前临江王府没有处心积虑的算计皇位,他是不信的。
老五素来是能干的,从前先帝还在的时候,就最欣赏老五,说他能文能武,实在是个好材料。
是个什么样的好材料,不言而喻,也因为这句话,隆庆帝就算是登上了这个位子,也从来没有一天彻底的安心过。
这么些个兄弟,斗到现在,死也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两个,一个郑王那是现在儿子都才出生的,更是没什么其他势力,连封地都不能掌控在手里,形同废人,另一个就是临江王,从前觉得他虽然聪明却厚道,可是现在看来,他除了厚道的一面,竟也有这样杀伐果断的一面。
而且陈御史等人埋藏的何其之深?
要是蒋子宁不挖出来,他甚至都还不知道陈御史跟临江王有这样深厚的关系。
临江王准备的越是充分,表现得越是听话,他心里便愈发的惶恐和戒备,这样的人,有谋略手段,还能隐忍,等到以后真的有了权势在手,哪里还是能容得下威胁的人?
到时候他的儿子,岂不是就危险了?
他是想替儿子打算,可不是想要给儿子找来一个刽子手。
他希望林三少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局势,临江王府又究竟是不是真的值得交往的朋友。
林三少明白他的意思,骨节分明的手指握着白瓷的杯子,坦然的看着隆庆帝道:“姐夫,六皇子太小了。”
这一句话就点出了现在的关键。
哪怕是真的把皇位给了六皇子,可是六皇子守得住吗?
北边有鞑靼在虎视眈眈,南边沿海的倭寇还屡屡有进犯之举,六皇子哪里能力挽狂澜?就怕到时候有了名分却守不住,那下场才真是难堪。
林三少看着隆庆帝的面色,试探着道:“要是相比起楚景盟跟楚景迁来说,临江王还是一个较为能够相信的人。至少他说话,是算话的。”
临江王这个好处隆庆帝倒是知道的,他嗯了一声,嘲笑道:“可现在朕把他关了这么久,他心里就没有怨恨?”
林三少想了想便道:“圣上,雷霆雨露均是君恩,这个道理王爷是聪明人,应当明白的。再说这次的事,都是蒋子宁等人别有用心蓄意陷害,跟圣上又有何关系呢?圣上也不过是受人蒙蔽了而已。”
现在退一步,给临江王一个台阶下,那也就是给隆庆帝自己一个台阶下。
隆庆帝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身体每况愈下不说,连带着精神也越来越不好,对朝廷的事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
又因为蒋子宁和蒋松文近半年来倒行逆施,朝廷官员都已经大部分对于蒋子宁敢怒不敢言,开始靠拢临江王。
临江王又有军功又是当年先帝曾经口头许诺过的太子人选,早已经是众望所归了。
这也是蒋子宁之前在隆庆帝跟前,陷害临江王的最大的筹码。
现在隆庆帝心里也清楚,哪怕是他死咬着不松口,也已经大势已去了,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