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真正安生的?”
  林淑妃便摇了摇头,喝了口茶捂着小腹靠在软枕上,才道:“只是可怜了郑王妃,她原本身子便不大好的,在孕中便一直没见着王爷的面,出了这样的事,王爷还不在身边,当时她生产的时候那些奸细甚至想要让她一尸两命……”
  她叹了口气,真心实意的道:“也真是难为了她了,一个女人,落得这样的境地,要不是因为寿宁郡主聪慧,恐怕就不能活着见到郑王了。这些人也未免太心狠,不仅要人的性命,竟然还如此胆大妄为,敢栽赃嫁祸,祸水东引……实在是没把圣上您放在眼里。”
  林淑妃这话一出,殿里的气氛就更加冷了几分,隆庆帝许久没有说话,隔了好一会儿,才渐渐的冷下了声音:“是啊,这些人是没把朕放在眼里,把朕当小孩子糊弄!想借朕这把刀不说,竟然还妄想指哪打哪…把朕随意当成他们陷害人时的工具……”
  没有人会喜欢被别人利用,而人上人自然更讨厌这一点。
  隆庆帝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尚且能因为嫉妒心坑陷兄弟,本来就不是一个真正心胸宽广的人,凡是敢在他伤口上撒盐,知道他过往还要拿出来说的,从来就没有有好下场的。
  现在陆元荣这批人,就是真真正正的踩在了铁板上,烫伤的是自己的脚了。
  林淑妃认真的听着隆庆帝骂那些人,静静的呆了好一会儿,等到隆庆帝终于沉下了脸不再多说,才又看准了时机很是疑惑的问:“圣上,臣妾还有一事不明,您为什么就认定这件事不是卫家所为呢?”
  隆庆帝笑了笑,在他心里,卫家这么多年一直都温顺的如同一只猫咪,不管是富贵还是没落,都是他一句话的事,卫家似乎从来不敢有任何意见,看人这种东西,印象极为重要,而人的印象一旦造成了,那是很难会被改变的。
  ………………………………


第1052章 路转
  认定了卫家现在只是没什么还手之力,通常甚至只能靠着卫安的婚事来拉几分气势,隆庆帝便从来不觉得卫家敢做出触怒龙颜的事。
  而且锦衣卫也不是摆设,他们查到的东西都已经极为清楚的展现了卫家的清白。
  卫老太太嫁妆丰厚,而后来卫安又得到当初老王妃的一部分陪嫁,加上当初长宁郡主留下的那批嫁妆,卫家又有不少发还的明家的财产和田地,先不说他们没有那个胆子去做关外走私的生意。
  就说他们为了银子铤而走险,这便是绝不可能的。
  既然不是为了银子,那就只能是为了谋反了。
  这便更不可能了,卫家多少年不在军中了,自从卫家老太爷和大老爷死了以后,卫家便没有人走武将的路,军中无人,寸步难行,他们自己尚且没什么熟悉的将领,更何况是帮助谢家牵线,还能让那些人帮他们做中间人,给他们行方便,联系鞑靼人呢?
  何况……
  那印鉴的事若是真的是卫家所为,卫家有这个能耐,就不会这么多年活的都如同一条狗没什么两样了。
  卫老太太的性格他最知道了,她是个藏不住话的人,若是知道这件事,不可能若无其事的瞒着这么久。
  她也没那个胆子。
  所以他一接到那个印鉴,立即便知道了这是别人陷害卫家的连环计。
  有了郑王府的先例在先,加上这些人的手段,他很快便意识到,是有人故意想要把卫家跟郑王府推出来,用以掩盖他们自己的罪行。
  因此他特意让锦衣卫严审郑王府的那些内奸,很快就顺藤摸瓜的把陆元荣给揪了出来。
  正说着,外头便传说是沈琛来了。
  沈琛养病的这些日子,少有进后宫的,隆庆帝知道他是特意因为永和公主的事在避嫌,也并没有强行要求他来林淑妃处日日请安。
  现在林淑妃算起来,还是这个把月来头一次看见沈琛,一见到沈琛,她便忍不住叹了口气摇头:“清减了不少。”
  隆庆帝也跟着点头,让沈琛起来,就问他:“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沈琛答应了一声,还特意谢过了林淑妃:“娘娘派来的太监很妥当,我的东西也并不多,很快就都收拾好了,我是特意来跟娘娘道谢的。”
  林淑妃笑了笑叫他起来,看了隆庆帝一眼,忍不住便拿他取笑:“什么东西不多?我听林嬷嬷她们说过了,他们过去的时候原本也没什么东西了,东西都被你自己收拾好了,你这么急着出去,是不是急着看寿宁去啊?”
  提起寿宁郡主,隆庆帝就想起什么事来:“对了,早就让寿宁进宫来瞧瞧的,可是竟就混忘了……”
  事情太多,后来卫家自己也接连出事,进宫的事一拖再拖,现在沈琛都要出宫了。
  林淑妃扑哧一声笑了:“进宫不进宫,也不打紧,她是郡主,原本初一十五便能进宫来请安的,再说,以后跟阿琛成亲了,进宫的机会还少吗?”
  的确是这么回事,隆庆帝也不再提这件事了,反倒看着沈琛问他:“去山东平叛不是件简单的事,加上郑王也是在那里失踪,你千万要打起精神。”
  沈琛应了声是,在隆庆帝跟前少了些从前的肆无忌惮,隔了一会儿才有些迟疑的问隆庆帝:“圣上,我听说卫家跟郑王出事……”
  这事儿闹的很大,沈琛在宫里听见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隆庆帝干脆就直接把这件事跟他说了,隐去了印鉴的事,直接又道:“陆元荣畏罪自尽,没问出其他的来,已经下令押解荆西知府进京了,他那里总知道更多,该挖出来的也就都挖出来了。这些人居心不良,且下手狠毒,不弄明白他们的用心,朕难以安心。”
  沈琛皱起了眉头,似乎很是担心:“他们为什么总盯着卫家?”
  “朕身边的老人不多了,他们这些人是故意跟朕过不去。”隆庆帝心知肚明,是那些人觉得卫家一来好欺负,二来毕竟有明家的事在先,好算计好设计,设计他们也有由头,更容易让人相信,只是这些原因就不必跟沈琛说了,他顿了顿,就叮嘱沈琛:“其他的话也不必说了,这件事我已经严令刑部的人去处置了,保准不会冤枉了卫家和郑王,你有时间,好好想想去山东的事罢。”
  “我就是去担个名儿,不是还有兵部尚书大人吗?”沈琛笑了一声,很是放松:“有他们在,还能有我什么事儿?”
  隆庆帝瞪了他一眼:“你给朕老实点儿!这是为了你好,你父王即将进京,你们当初闹的那么僵,总得有个和缓的机会才好。这件事成了,朕也好让你这个平西侯当的更名副其实些,你自己争气些!”
  他竟然开始给自己和临江王和好铺路了,沈琛面上不露声色,心里却知道隆庆帝经过这次卫家和郑王府被陷害的事,大约是更加着急的想要考验临江王,并且决定下一步究竟怎么做了,就一副不怎么听的样子,胡乱的答应了几声就跟隆庆帝告辞。
  林淑妃也在一旁替他说话:“人家这么多天没去卫家了,卫家刚好又刚出了事,担心也是难免的,圣上您再要是这么留着他不放人走,他到时候可得急了!”
  隆庆帝难得的脸上有了些笑意,摇了摇头,再说了几句平叛的事,跟他说了分派的人手,才让他走了。
  等他一走,隆庆帝便跟林淑妃道:“时常召他进宫,让他跟小六儿亲近亲近。”
  林淑妃有些茫然:“圣上?”
  “沈琛是个重情义的。”隆庆帝答非所问的说了一声,面色沉沉看不出喜怒:“小六儿跟他走得近,日后总有他的好处。”
  临江王很重视这个干儿子,而且最难得的是,沈琛自己也有能耐。
  他得把沈琛培养的更有能耐一些……
  林淑妃也有些明白了,并没再多问什么,很是乖巧的垂下头轻声答应:“臣妾知道了。”
  ………………………………


第1053章 不对
  天渐渐的黑了,天边的夕阳隐在云后,露出一点余晖,染红了云彩。
  荆西已经渐渐的开始进入夏季,就算是已经到了傍晚临近夜晚,也仍旧热的厉害,四处的树叶纹丝不动,无一丝风,猫儿狗儿都伸长着舌头,无精打采的发蔫儿。
  走到门口,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男人伸脚自然而然的踹了一脚台阶旁边的流浪狗,面色匆匆的上了台阶敲门进了院门。
  院子里刚洒了水,虽然也仍旧热,却比外头要好的多了,男人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熟悉的绕过了回廊到了坐在假山旁边的书房,立即跟书童开口:“进去告诉长史一声,就说老三回来了。”
  书童打扮的人却人高马大,显得有些怪异,一见着他便先笑了:“是!您稍等,我立即便去通报,长史正等着您呢,这几天几次问起您了。”
  男人点头,等到里头传出了薛长史的声音,就收拾了身上,立即进了屋子,一进屋子,他便急着给薛长史跪下了:“长史,出事了!”
  薛长史面色不大好看,见了他原本刚有一丝笑意,一听说出事了,那丝笑意便全数隐去了,整个人立即变得阴沉异常,看着面前的男人,盯着他看的他不安的喊了一声长史,才不动声色的扬了扬下巴:“起来罢,先起来说话,到底怎么回事?”
  他顿了顿,就皱眉:“老三,你素来稳重,若不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不至于如此神情,到底是怎么了?”
  原本事情还算进展的很顺利,他设计先把谢良成给捉了起来,也已经跟鞑靼人商量好了,就等着寻一个恰当的时间,把谢良成推出去,当成跟鞑靼勾结的主谋,通过谢家把卫家跟郑王府,那些算计过楚景行,也让他九死一生的人通通都给弄死。
  让他们也尝一尝,曾经他所受过的痛苦。
  可是事情偏偏就出了偏差。
  他有些烦躁的皱起眉头,催促着老三快说:“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快说?不会是大同那边出事了吧?”
  老三是负责看守谢良成和跟鞑靼人联系的,他匆匆忙忙的赶回来,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
  一听见薛长史这么问,老三的面色也变得更差了,一张脸简直黑成了包公,却不敢耽误,立即就应了是,顶着压力咳嗽几声才道:“先生,您不知道,有人盯上了我们……”
  他们在大同原本的确是藏的好好的,可是自从徐阁老的外孙女洪和在大同被找到之后,事情就起了变化。
  原本洪和被找到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他们特意安排的,可是唯一没料到的是,在洪和被找到了之后,大同的守卫却森严了很多。
  原先因为生意被他们收买了的那些守将,已经完全翻脸不认人了不说,更高层的诸如大同守将和巡城御史他们,都好似在城里找什么人似地。
  他们一开始倒也没有太当回事,毕竟是阁老的外孙女儿丢了嘛,牵涉到了许多人,那些人为了讨上头欢心,尽心尽力,严厉管制一阵子也是可能的。
  可是渐渐的他们就察觉出不对了……………那些人好像是在找什么人。
  除了徐阁老的外孙女之外,他们还在继续找别的人,而且之前收了他们不少银子的那些守将,也没有一个敢再透露口风的。
  他们东躲西藏,就是为了躲避官府和那些隐在暗处不明身份的人的追捕,可是最后却还是失败了。
  老三的声音低沉的厉害,简单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就忍不住道:“肯定是有人察觉到了什么,只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快就找到我们?我们在大同的消息,是很隐秘的…谢良成身份要紧,又得让官府最后看到一面活着的他,我们不能杀了他,一直都很小心,而且跟安排掳走洪和的那批人也完全在面上没有半点关系,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暴露了行踪的……”
  薛长史的面色越来越阴沉,脸色难看至极:“谢良成丢了?”
  老三的性格他知道,一出了事就喜欢絮絮叨叨,说些有的没的来推卸责任。
  肯定是出事了。
  老三话音一顿,喉咙里像是梗了一块石头,觑着薛长史的脸色越来越差,显然是动了大怒,便不由自主的吞了一口口水,闭上眼睛摇了摇头:“先生,是真的丢了……”
  薛长史一下子几乎没站稳,少见的对着老三疾言厉色的喝骂了几声:“平素里我说你虽然油嘴滑舌,可是总是靠得住的!可是你瞧瞧,你都做了些什么,你对得起我,你对得起殿下?!”
  这些话说的就太重了,老三跪在地上不敢动,又觉得有些委屈。
  他已经尽力的隐藏行踪了,可是大同那块儿地方原本就不大,当地人还鬼精,他们能藏到哪里去?
  藏来藏去,官府一出手,加上那些原本就不好应付的人,他们就露了行迹了。
  而且他在发现了被人跟踪之后,就已经做出了反应,想要先杀了谢良成,毕竟谢良成死了总比活着的好。
  死了的人不会开口,活着被人找到,那就真的有了大麻烦。
  可是还没等到他动手,就已经没了机会………………当天晚上,他们所租住的民宅就起了火,浓烟密布之下,他们的人急的四散救火,而等到反应过来了之后,火虽然扑熄了,可是谢良成人却不见了。
  “不见了你们就不会去找?!”薛长史急的喉咙里发涩,又痛又难受,强忍着喉咙里的那股不舒服:“你知不知道丢了谢良成,我们就危险了!让他跑了,岂不是就让卫家跟沈琛都知道了是我们绑了人,是我们在设计他们?!”
  老三静默不语,好一会儿才道:“我们找了,可是……可是官府查的严,我们没有法子,总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找……暗地里查了好些天,却还是一点踪迹都没有,我们又跟关外那边也断了消息,实在没法子了,我才回来了……”
  ………………………………


第1054章 灭顶
  跟关外也断了消息?
  薛长史的眉头皱的更紧了,整个人周遭都好似被冰冻住了,僵硬冰冷得吓人,看着老三的眼神头一次半点善意都没有了,冷冷的笑了一声:“让你们看着人,给了你们多少人手?又给了你们多少银两?现在你们告诉我,人丢了。人丢了也不要紧,可是现在你们还说,跟关外的联系也断了?!那要你们有何用?!”
  薛长史猛地坐在了椅子上,顺手抄起了旁边的端砚,一下子就砸在了地上,看着面前的老三,整个人的表情都变得狰狞了起来:“没法子了?!没法子了?!你现在跟我说没法子了又有什么用处?人不要了不要紧,还有补救的法子,你可知道关外的消息一断会有什么后果?他们那些人可是蛮人,蛮人可不会跟你讲什么情分,你断了联系,他们哪里还会帮你?!”
  老三被砸的头破血流,却不敢抱怨,知道他生气,也不敢再推脱责任,只是垂下头认错:“先生,的确是我的错,可是您不知道,那边是真的看管的极为严格,这在之前可是从未有过的事,官府那边追的紧,进出城门都已经是极为危险的事,我们又因为丢了谢良成泄露了行踪,而一直被追查……这才跟那边断了联系……”
  外头更黑了,屋子里没有点灯就显得很是阴暗,薛长史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说话,瞪了老三一眼才嘲讽的笑了一声:“送出去那么多银子,竟然都打了水漂,那批人,简直吞人都不吐骨头……”
  知道他说的是大同的守将他们,老三也跟着叹了口气:“可不是,我们偷偷摸摸还想着找上门,可是人家根本就不认不说,当天晚上就带着人找上门来了,要不是我们早有准备,知道事情不好,肯定就被人家一锅端了。”
  他很是不解,见薛长史伸手让他起来,就急忙站了起来,擦了擦脸上的血迹走到薛长史面前,很是困惑的问他:“先生,是不是上头出了什么事?按理来说,咱们的关系可是经营的很好很全的,若是京城那边仍旧有人撑着,怎么至于大同的守将嚣张成这样?”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路奔驰回来的原因。
  薛长史说起这事儿心情就更加不好,坐在椅子上苦笑了一声跟老三说了实话:“你当我为什么你一回来就问你是不是出了事?还不是因为京城那边也出了事,陆大人那边,已经许久没有消息了。”
  什么叫做许久没有消息?
  老三本能的觉得不好,捂着受伤的额头痛的半死,却还是强忍着道:“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的消息都是走水路,极快的,基本上一旬能最少有两封书信,遇上加急的事,便是一月四封五封也是做得到的……怎么会忽然断了联系呢?”
  陆元荣是当初萧家的人,他能考上进士,还是萧家的资助,虽然萧家出了事,可是他们却并没有受什么影响。
  后来薛长史在从临江王那里逃出来之后,就奉上了极为丰厚的酬劳,跟陆元荣重新取得了联系。
  他们做事这么顺利,在京城那边也能掌握卫家和沈琛的动向,也是陆元荣的功劳。正是因为陆元荣在,谢家的消息才送不进京城卫家手里,因为早就被劫走了。
  荆西的知府也已经收买,京城又有内应,薛长史自认为这个局纵然不是十全十美,也已经是没什么纰漏的了,谁知道偏偏就出了错。
  两个人正相对疑惑,外头就乱起来,书童急匆匆的拨开门进来,一进来就看向了薛长史,面色极为难看的说:“先生,巡抚衙门来了人,说是奉旨将知府大人押上京城受审……”
  知府!
  薛长史的脸色一下子难看到了极点,看着他简直不能置信。
  老三也一下子就蹦起来,怒道:“胡说八道!”
  虽然早已经觉察出了事情不对,可是他当然知道如果荆西知府被抓了说明了什么………………要是京城那边一切顺利的话,谢家跟卫家现在应该已经完了,他们也应该收到了消息。
  而荆西知府,更不该会被押送进京。
  如果他被押送进京受审的话……想起那个可能,老三脸上的血色一下子退的干干净净,看着进来的书童震惊的问:“是什么原因,打听过了没有?!”
  他们在知府衙门里有不少人,有什么事,都能很快知道消息。
  “说是,说是……涉嫌贪腐……”书童脸上惨无人色,看看薛长史又看看老三:“他们动作极快,而且很难接近,府里的人都不知道事情到底怎么回事,知府就被抓了。”
  知府向来替他们搜集谢家的情报,而且帮他们迷惑谢家,现在抓了知府,他要是一扛不住,那什么事都完了。
  为什么?
  陆元荣还在京城,他怎么会容许这件事发生,怎么会让那些人动荆西知府呢?他们应该知道,荆西知府知道多少事的。
  除非,除非是……
  老三颤了颤,看着面前的薛长史,骂了一句便道:“先生,得做最坏的打算了,恐怕,恐怕这回是真的要遭灾了……还是灭顶之灾啊!”
  要不是陆元荣那边出了事,为什么他们会一连这么多天收不到任何消息,不知道谢三老爷进京了以后到底怎么样了,郑王府的那些计谋又奏效了没有?
  荆西知府又为什么会出事?
  这世上从来没有那么多巧合。
  薛长史是真的没站稳,腿一软便跌在了椅子里,只觉得脑海里嗡的一声炸响了。
  要是真的出了事,陆元荣倒霉了,荆西知府也被抓进去了,谢良成又不见了,那么就说明,他们的计划全部败露了,而陆元荣能支撑多久呢?荆西知府又能支撑多久?
  他冷硬着面孔,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快!快吩咐下去,离开荆西……”
  原本打算在荆西看着谢家是怎么倒霉的,可是现在,哪里还能看着谢家倒霉,他们自己的灭顶之灾就眼看着在眼前了。
  ………………………………


第1055章 逃命
  薛长史心里堵得厉害,看着外头漆黑一片的天色,除了吩咐下去快收拾东西,其他的竟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怎么会,明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明明他都已经计算好了,原本不该是这样的,是哪里出了问题?
  陆元荣隐藏的很深的,他怎么会出事呢?
  而陆元荣如果出了事,那郑王府……那原先楚景行在郑王府埋下的那些人脉不必说,肯定尽数都毁了。
  十年心血,一朝丧尽。
  薛长史郁闷得几乎要呕出血来,看着眼前的老三,只觉得老三都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子,渐渐的看不清楚模样了。
  老三着急的在原地踱步,总觉得脖子上挂了一把刀子,可能随时都会落下来让他人头不保。
  他是不怕死的,毕竟早就在从九江出逃的时候就死过一次的人了,可是现在死算什么呢?明明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他们眼看着不仅能够顺利报仇,还能把卫玠沈琛从此拖入万劫不复之地,而他们自己,也可以依靠陆元荣的关系,之后隐姓埋名能过的不错。
  可是现在,现在却忽然天翻地覆,又得重新过上亡命天涯的路子。
  而且这回还更糟………………这回楚景行最后留下的那些人脉也给毁了,再也没人能在背后资助他们,他们要是被抓住,那就是死路一条,绝不可能有第二条路可走。
  他转来转去没个安歇,思来想去却想不到任何可以解决面前困境的法子,转头看见了薛长史才猛地扑了过去:“先生,先生,您说句话啊!逃到哪儿去?大同是不成了,我就是刚从大同逃出来的,多少人在那里等着抓我们呢,我们现在回去那是死路一条,可是我们的人手大多都在大同,要是去别的地方……我们手底下没有人手,又能翻出什么花儿来?先生,您快想个法子……”
  薛长史心烦意乱,被他晃悠了一阵更觉得心潮涌动,喉咙里溢上了一股子腥甜,竟猛地吐出了一口血来。
  老三被惊呆了,看着他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到薛长史的身子都软下来了,才急忙扶着他在椅子上坐下,又气又急的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先生。
  他们之前在九江的时候九死一生,要不是楚景谙故意放了他们一条生路,他们现在早就是死人了。
  而在这过程当中,薛长史对他们这些跟着出来的旧人,一直很尽心尽力,并没有抛下他们,他们对薛长史一直都是唯命是从。
  薛长史就是他们的主心骨,主心骨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他吞咽了一口口水,简直不敢想之后到底会怎么样。
  吐出了一口血之后,薛长史反而好了许多,听老三嚷嚷着说要去找大夫,就笑了一声自嘲的道:“找大夫?真要是去找了,是来替我们收尸的还是来治病的?现在隐姓埋名还来不及,你还敢露出行迹?这一路走来,如果真的按你说的,大同到处都是追兵在追捕你们,那你的身份显然就是被曝光了,你再小心谨慎,这一路肯定也得有蛛丝马迹留下吧?他们连陆元荣都能抓,现在还来荆西抓知府……显然是知道我们的存在了,这个时候什么差错都不能有,一旦有了,那就是灭顶之灾!”
  薛长史的话大家一向都是要听的,老三更是把他的话奉做纶音,现在听他这么说,更加忧心忡忡了:“那先生您这么说,我们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吧?”
  那知府原本就是被他们强拉上船的,银子能封的住一时的嘴,却不比他的性命重要,为了他的命,他肯定也得供出他们来。
  他叹了口气,少见的慌乱无措起来。
  这些年他们一直隐藏的很好,尤其是逃出来以后的这两年,步步为营,处处小心谨慎的经营,一点一点的跟从前的楚景行的那些人重新攀扯上关系。
  他们都在暗处,看着卫安跟沈琛他们先斗东昌府官员和罗源,再看他们跟刘必平几乎斗得两败俱伤,慢慢慢慢的,给卫家跟沈琛布下一张天罗地网。
  他们很有耐心,生怕会步当初楚景行的后尘,因此处处都很讲究,生怕漏了痕迹。而他们一开始也的确成功了,连谢良成那个疑心那么重的狐狸,都步入了他们的圈套,被他们抓住了。
  他们之后的招数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掳走扬州织造署织造的女儿洪和,也是一步一步经过计算的,知道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可是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他们会被反戈一击,现在落入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呢?
  深深的叹了口气,薛长史觉得头痛的厉害,几乎难以正常思考,很久之后才道:“现在我们才是那个被蒙住了眼睛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情形究竟差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这个时候,我们半点都不能出错,更不能贸然行动,现在还能怎么办?除了逃,没有别的法子了,收拾收拾东西,趁着那知府还没供出我们,也趁着现在荆西还没有跟大同一样,快走。至于去哪里……”
  他想了想,面色沉沉的叹了口气:“现在我暂时也不能下决定,可是总归比在原地等死来的好,要知道,他们到时候肯定想得到,我们会在荆西看着谢家的动静,通过谢家的结局和反应来推断京城那边卫家的局势,卫家那个丫头精明狡猾,比常人狠毒百倍,一旦被他们抓到了,死倒不那么可怕,就怕是生不如死。”
  原本老三就很怕卫安,现在一听见薛长史这么说,他就更觉得毛骨悚然,只觉得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忍着心里的担忧恐惧,深深的长出了一口气觉得吐出的好像是害怕的恶气,答应了薛长史的话,转过身去急忙吩咐了底下的人快去收拾东西。
  他催促的很急,诚如薛长史所说,一旦被发现,他们就想死都难了,那个丫头的手段可不是闹着玩的!
  ………………………………


第1056章 圈套
  薛长史在这些人里头向来说一不二,他既然下了命令让人收拾东西,轻车简从不能耽误,底下的人便迅速照做,连宅子都来不及让人处置,就很快的把东西都收拾好了,马匹行李都一应迅速的准备停当。
  老三在其中进进出出,确认没有留下什么被别人辨认身份的东西了,便进去通报薛长史:“东西都收拾好了,人也都集全了,就是……就是还有从京城报信回来的,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回来。”
  到时候回来了要是奔赴这里而没见到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顾不上了。”薛长史皱着眉头,只觉得有一股很不详的预兆在心里升起,浑身都不舒服,看着老三就道:“要是等他们回来,什么都完了。他们都是聪明人,总会知道的。”
  只是肯定不能活着了。
  身份肯定是暴露了,也无所谓再被抓住些人,只要他们自己这些核心还没事,一切就都还有重来的资本,要是他们都没了,那才是真的没了。
  老三也知道这个道理,露出个难过的表情,却仍旧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好,我扶着您上马车吧?”
  薛长史现在身体很差,刚吐了血,肯定是不能骑马的,而且这么多人骑马出城也太惹眼,那些人都不是傻子,看他们动用这么多人骑马出城,不好搪塞。
  要是坐马车,就能说是大户人家的员外病了,得出城去静养,城门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