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快要熬到头了,可是现在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她的丈夫不仅没能及时赶回来等待孩子出生,甚至还招来了这样的祸患。
她不过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孩子,虽然有些心机,可是见识却有限,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希望自己能好好的活着。
她实在是经不起这样的风浪了。
她一急,肚子就更痛,整个人如同是被煮熟了的虾,蜷曲着身子痛的再也说不出话来。
稳婆惨白着脸,看上去比在生孩子的郑王妃还要苍白和憔悴一些,拉着三夫人和二夫人,偷偷的背着郑王妃声音干涩的摇头:“二位夫人,再这么下去,王妃可就完了……女人生孩子就如同过鬼门关,王妃原本就身体偏弱,受了刺激之后宫口迟迟不开,看她的样子,恐怕是…恐怕是要难产的迹象啊……”
她是郑王早在离京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好吃好喝的养了她这么久,围的不就是今天好派上用场吗?
要是在她手里,王妃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就算不是她的责任,可是王爷心里又怎么会没有疙瘩?到时候她自己可能倒霉不说,连孩子们都得受连累,这个险她可冒不起。
三夫人心里更加担心,面上却仍旧还是努力稳定着情绪:“嬷嬷也是经过不少事的老人儿了,怎么还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王妃不过就是受了刺激,一时用不上力罢了,府里有这么多人坐镇,还有老大夫守着,嬷嬷别杞人忧天了!”
稳婆苦着脸,支支吾吾的道:“也不是我们杞人忧天,实在是,外头来了那么多锦衣卫,不光是王妃慌,我们心里也慌啊……”
她的话音刚落,房门便被砰的一声打开了。
众人都惊了一跳,不由自主的往敞开的房门处看过去,正好看见卫安一脸镇定的站在门口。
“慌什么?”卫安神情镇定,一进门便自动掩上了房门,面无表情的看了那个稳婆一眼:“就算是天塌下来,现在也有我们暂时顶着,你们怕什么?外头是来了锦衣卫,可是锦衣卫进里面来了?既然没有,便该做什么做什么便是了。”
府里的人向来比怕王妃还怕几分这个郡主,稳婆见了她,气势上就先矮了一半,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她又看看三夫人:“郡主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家,怎么能就这样闯进产房来呢?”
二夫人皱了皱眉,立即反驳:“这有什么?既然都是女人,谁日后不得经历这么一遭?郡主担心王妃,进来陪陪王妃,也是人之常情,郡主说的是,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别说这些没用的耽误事。都记着,这可是王爷的第二个孩子,半点差错也不能有,否则要是出了事,你们谁也担待不起!”
卫安没有管稳婆说什么,闻见屋子里呛鼻的香味,先让人把熏香灭了,而后便皱着眉头环顾了一圈,挑出了几个人:“这里头不必围着这么多人,人多了,反而让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了,还怎么好好用力?!”
她是生过孩子的,知道人越多未必就对产妇真的好。
郑王妃现在不是因为真的疼痛而受不了,而是因为害怕和惊恐这些情绪堆积在一起,影响了心情。
她几步上前到了窗前,坐在床沿上取代了三夫人的位子,轻轻握住王妃的手轻声说:“王妃,您放宽心,外头来了一批锦衣卫。”
三夫人和二夫人都避重就轻,其他的嬷嬷们虽然担心忧虑,却也是背着她说些悄悄滑,让她更加紧张。
卫安却一上来就跟她说了真话交了底,郑王妃没有丝毫血色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表情,疼的喊了一声,才问她:“锦衣卫?是不是王爷他出了什么事……”
卫安没有迟疑,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立即就回她:“是出了些事,不过不是父王出了事,是他底下的几个属臣不懂分寸,收了人家的东西,因为事关太常寺的马匹,所以惊动了锦衣卫,不是什么大事,已经让人去处理了。”
她顿了顿,见郑王妃的神情似乎好看了一些,才又淡淡的道:“因为府里出了奸细,所以才会这样,为的就是让您出事,若是真的出了事,可就随了那些人的心愿了。”
她说的话向来是可靠的,郑王妃知道这个继女向来很有主见而且很有能耐,她表现的这么镇定自若,又轻描淡写,郑王妃就忍不住相信了,低声问:“真的吗?”
三夫人和二夫人松了口气,急忙道:“当然是真的,王妃,您可别相信那些糊涂的传言,要是真有什么大事,锦衣卫哪里还能在外头跟咱们耗时间,肯定早就已经六亲不认了,您说是不是?”
郑王妃这才彻底放下心来,满头大汗的忍着疼缓缓的点了点头。
她放松了下来,三夫人和二夫人更加高兴,急忙转头自如的吩咐起了底下的人做事。
有二夫人和三夫人坐镇,又有卫安全程盯着,郑王妃又放松了心情,接下来的产程进行的很快。
在含了几颗人参养荣丸之后,等到天黑了,再等到第二天的早上,一直没有什么声音的正院里终于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哭声。
………………………………
第1039章 突发
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守在廊檐底下的一溜儿人都或坐或站,有的困的睁不开眼睛,就抱着廊柱眯着眼睛,听见这一声尖锐的婴儿哭声,所有人都从睡梦中被惊醒。
伺候郑王妃的亲近的嬷嬷更是惊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双手合十不断的念着阿弥陀佛。
二夫人三夫人都开心的厉害,等到稳婆将孩子给收拾干净了,就急忙接过来,放在郑王妃怀里叫她瞧一瞧:“王妃,您快看看!是小世子!”
郑王妃面色如同宣旨一般白了,接过孩子来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扑簌簌的掉眼泪。
二夫人一看见她哭便忙劝她:“王妃可千万别哭,月子里掉眼泪,仔细哭坏了眼睛……现在小世子已经平安降生了,这是大好事啊,您怎么反而还哭呢?”
稳婆已经擦干净手过来了,脸上带着些劫后余生的笑意,不断的跟郑王妃说着恭喜的话:“王妃娘娘,小世子哭声响亮着呢,看这脑门儿,以后就是个聪明的……”
吉祥话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当了母亲的人对于夸赞孩子的这些夸奖,通常是没有任何的抵抗力的,郑王妃侧睡着搂着孩子,轻轻的在儿子额头上亲了一下,才微笑着看了卫安一眼,对稳婆道:“嬷嬷你辛苦了,吩咐下去,府里上下,这个月全部发双倍的月钱,每人再多发二百大钱。”
稳婆还额外又得了接生的红包,拿着手里的银子笑出了一脸的皱纹。
孩子在怀里不断的拱來拱去,郑王妃有些慌了,不知所措的回头去找三夫人和二夫人:“他好像是饿了……”
“的确是饿了。”三夫人一看就笑了,伸手过去将孩子接过来,递给了早已经在一旁候着的奶娘:“带下去好好照顾着,等到晚些时候王妃要看的时候,再带过来。”
郑王妃生这个孩子累的几乎去了半条命,等到孩子一出去,精力便有些支撑不住,不一时就睡了过去。
她还来不及问问到底外面是出了什么事……………之前卫安跟她说的那些话,细究起来,也是有很多可以问的。
三夫人和二夫人看着伺候的下人们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换下来的被褥也都拿出去了,才退了出来。
廊檐下的小丫头都开心的厉害,拿了赏赐面上都红通通的,喜气的很,三夫人就忍不住转头看着二夫人低声道:“昨天晚上还乱团团的,大家都失了分寸了,现在却一团喜气…这天翻地覆的差别……”
二夫人便也朝她看过去,咳嗽了一声就摇头:“你不就是想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吗?”
“可不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您看看自从出了德妃娘娘的事情之后,出了这么多事……多少从前也算是相熟的人家,现在都倒了霉,男的不必说,但凡是有关系的,要么杀头要么流放了,那些娇生惯养的女孩儿更不必说,都没入了教坊司……”三夫人揉了揉自己酸痛的脖子,看向二夫人皱了皱眉头:“之前安安虽然一直跟王妃说没事没事,可是咱们心里都清楚,那只是蒙王妃的,要是真没事,哪里能来那么多锦衣卫呢?这可是郑王府,要不是真的有事,那些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撇开林三少来郑王府?!”
是,昨天带队来的,竟然还不是林三少,而是应凯。
想起这件事,妯娌两个便都忍不住叹气,皱着眉头担心的厉害……………从昨天傍晚过来便耽搁到了今天,连问个话的功夫都没有,也不知道家里那边怎么样了。
“安安也不知道是出去做什么了?”二夫人忍不住也叹气:“怎么去了这么久都没什么动静?”
说什么便来什么,正说着这话的时候,蓝禾便从院门口进来了,一进门先快步到了三夫人和二夫人跟前,行了礼才道:“二夫人三夫人,锦衣卫又来了,郡主说您二位和王妃都辛苦了到现在了,先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她会看着处理,让您二位不必担心。”
锦衣卫又来了?!
这是第二次了!
到底什么值得他们来的这么频繁?昨天他们甚至差点儿影响了郑王妃的生产。
气氛一时有些僵滞,三夫人和二夫人眉头紧皱,隔了好一会儿才问蓝禾:“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蓝禾面色不变,之前过来的时候卫安就已经叮嘱过了,现在既然三夫人和二夫人都问了,她就直接按照卫安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郡主说,是出了些事,只是这些事不会影响什么,让您二位都请安心,等到郡主把这些事处理完了,便会进来亲自跟您二位解释。现在王妃刚生了孩子,身体虚弱,受不得刺激,因此还请您二位多多包涵些,照顾好王妃,等到这件事了了,再回家里去。”
卫安的话的重要性和她在家里的权威不言而喻,听见她这么说,二夫人跟三夫人不管心里有多担忧,立即就答应了下来:“你去前头告诉郡主,跟郡主说让她放心,让她尽管放手去处理外头的事,家里的事不必担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妥当的。”
蓝禾的语调便变得欢快了些,行了礼便又补充道:“等会儿会有锦衣卫的人进来的话,还请二位夫人约束好内院上下,不准她们四处乱走,以免冲撞了。”
还有锦衣卫进后院?!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三夫人有些不明白,瞪大了眼睛看着蓝禾,之前好不容易才稳住了的心态瞬间就变了,一下子差点儿没有站稳。
怎么会进内院来呢?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一府的王妃才刚刚生了孩子,宫里不赐下赏赐就算了,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让锦衣卫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而且还要闯进内院!?
这样做,到底把郑王妃置于何地?!以后又让郑王怎么立足?!
实在是太过分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圣上要这么对郑王和卫安以至于卫家?难道是因为陈御史做的过火了?
………………………………
第1040章 报信
此时此刻的卫安正镇定的坐在花厅里,隔着一道屏风看着屏风后头露出来的一双黑色的靴子,冷静的问:“请问一声,是什么时候失踪的?”
应凯昨天已经带队来了一趟了,在听说她也在府里之后,并没有骚扰府里的人,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只是在管家的带领下往书房去了一趟,搬走了不少东西。
而后他们就走了,直到今天破晓的时候,他再一次的带着十几个锦衣卫蜂拥进了郑王府。
这一次他们还要进内院,因为里头有卫安在,应凯看在林三少和沈琛他们的份上,这次又特意让管家进内院先通知卫安一声,就是为了给卫安充足的反应时间,让她好安排好内院的事。
屋子里安静的厉害,过了一会儿,那双靴子在外面挪动了几步,声音才克制的响了起来:“郡主,属下就跟你说句实话吧,这回的事儿太大了,连三少也没有一点法子,圣上不让他督办这个案子,想必就是因为您跟他的关系……”
说话暗示到这里就已经很明显了,卫安皱了皱眉,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
原本郑王已经过了晋地,即将跟卫阳清他们一起回京了,可是现在中途却又出了事。
又是荆西,又是晋地。
而这么巧,之前谢良成是在荆西接了一趟镖而出了事失踪,谢家在荆西被人断掉了消息渠道,对外毫无办法。
郑王现在还是在晋地出事了。
哪里有那么巧合的事?
她牵了牵嘴角,笑意却半点没有到达眼底,眼里一片冷漠,望着那座屏风,轻声而又坚定的道:“我知道你的难处,我也知道这件事肯定是大事,否则也不至于让你们两次登门,却又不抓人……”
应凯松了口气,垂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不经意又看见了屏风后头露出来的一双绣鞋,绣鞋上绣着几只零零碎碎的散落的蝴蝶,绣工精致,看上去正振翅欲飞。
他急忙挪开了目光,认真的回答卫安的话:“郡主,您知道就好……王爷走的好好的,可是忽然却在出了事的那一块儿失踪了,这的确是容易惹人怀疑的事……”
山西那边爆发了一次山崩,因为这一次的山崩,压死了许多人,因为官府处置不当,隐瞒实情不报,百姓们闹的厉害。
而有一些地方的山贼便趁机煽动民愤,很快就聚齐了一帮乌合之众。
这件事上报给内阁之后,蒋子宁已经下令山东巡抚李峪他们派驻兵直接剿灭那些贼匪,安抚百姓。
而且有把山西那帮官员问罪的打算。
东昌府那边刚因为沈琛的事换了一大批官员,山西那边的官员不禁人人自危,一时间闹的满城风雨。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郑王竟然在那里失踪了。
那些乌合之众裹挟着民意,一路横冲直撞势如破竹,攻占了不少地方。
也因为这个,有不少被迫或是顺从的附逆的。
这回郑王在那里消失,实在是很值得人多想一些。
应凯咳嗽了一声,把山东的情况如实的告诉了卫安:“郡主,这件事的确不是小事,山东那边现在情形不是很好。这还是因为内阁把这件事压下来了,虽然跟圣上呈报了,却把情况说的简单了许多。可是这回王爷失踪的事却不能再不报,内阁一报上去,圣上就震怒,下令让山东那边严查郑王的下落……”
可是,既然有人能有本事让郑王失踪,当然也能让朝廷什么都查不出来。
反正原本山东那边就乱起来了,跟京城的许多消息渠道也断了,音信不通。
再过一阵子,恐怕郑王再传回消息来的时候,大约就是力战群寇身亡,或者干脆就是附逆而后被朝廷军队所杀。
薛长史可真是能耐了。
之前还是太小看了他们。
他们的杀招一招接着一招,一件事还没处理好的时候,另一张网也飞快的罩在了他们头上,每一步都是杀机,每一步都意图让他们万劫不复。
卫安挑了挑眉,等到应凯说完了,才轻声咳嗽了一声:“那,圣上忽然让你们来搜郑王府,而且是来了两趟,应当是有人说了什么,他知道了什么消息,所以才会让你们来的吧?”
应凯咳嗽了一声,见卫安说的这么直白,想了想林三少,再想想沈琛他们,就径直道:“听说是……是王冲上的折子。”
王冲?
卫安仔细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印象,隔着屏风静默了一瞬便问:“他是什么人?”
“他曾经是翰林院编修的时候,徐阁老是他们的祭酒。”咳嗽了一声,应凯就又继续道
:“若是没有猜错的话,这次的事,应当也有徐阁老的推波助澜。”
看来徐阁老是当真相信了那些人的说法,觉得卫家跟郑王府和沈琛都参与了掳走他外孙女的事,把他们当成了敌人。
卫安嗯了一声,就问:“昨天搜走的那些东西,并没有查出什么来?”
应凯点头,想想她应该瞧不见,又急忙答应了一声:“听说王爷在内院还有一个内书房,因此徐阁老吩咐下来,让我们再走一趟。”
头一次外书房查不出什么,第二次在内书房却查出了东西,这说明郑王做事谨慎,如果真的搜出了东西,那可信性就会更高。
背后的人可真是费尽心机。
想起昨天晚上郑王妃生孩子时候屋里的那股熏香,卫安的心跳了跳,很快就站起来:“你带着些人,跟我进来。”
应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之后就急忙答应了一声,又看着卫安问她:“郡主,您要不要再让人去整理整理?”
他就是怕真的搜出什么东西来,所以才在这里跟卫安说了这么多话,想要给卫安反应的时间,可是看卫安根本没有吩咐过人,现在又径直要带他进去,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卫安笑了笑,脸上的笑意比之前的更加冷漠几分,片刻都没有迟疑的摇头:“不必了,你等等,我现在让人吩咐一声,你便直接跟着我过去就是。”
………………………………
第1041章 揪出
她说完了,就吩咐旁边的蓝禾跟玉清:“你们进去一趟,就传我的话,说是锦衣卫的上差们有事需要往内院去一趟,搜查内书房。让里面的人都准备准备,不许四处乱走惊扰了上差们办事。”
蓝禾跟玉清对视了一眼,有些明白了,又好似不大明白,却还是听话的去办事了。
应凯有些不明白,见卫安的身形顿住,在门口不动,就问:“郡主,您为什么说我们要一刻钟之后再进内院啊?不是说现在就去吗?”
卫安就牵了牵嘴角:“我总觉得事情不大对,既然谢家都能出那么大的事,能有那么多奸细。而我父王和义兄都接二连三的出事,那为什么…为什么郑王府里,没有呢?”
她冷淡的声音在寂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的刺耳:“而且,这是不是也太巧合了?为什么徐阁老他们就指名道姓的要你们来搜查内书房,好像确定内书房有东西似地?”
这世上的事,没有人敢打包票确认的。
而做惯了阁老的这些重臣们,更是不关己是不张口,就算是真的有了十分的把握,那也得再三的思虑之后,还得留下余地,给人家留上一线希望。
哪里有会这么干脆的得罪人的?
除非他们真的确定了,能搜出什么东西来,而且这东西,一定是对郑王极为不利,甚至能把郑王置于死地的东西。
联想起之前郑王在山东失踪的事,再想想之前的谢良成,那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这回搜出来的,很大的可能是郑王通敌的证据。
应凯听的头皮发麻,觉得这里头蕴含的深意实在是太吓人了,震惊的看着卫安,迟疑了一会儿才讷讷的摇头:“这,这不至于吧?”
他也算是跟着林三少久的了,的确是见过许多栽赃陷害的手段,可是做的这么明目张胆的,他可没有见过。
而且,敢在王府里放人陷害,那也是之前成王他们才敢做出的事啊,现在谁敢这么做?
卫安就顿了顿,看着他笑了:“怎么不至于?至于不至于,不是我们说的算,而是他们说的算,你说是不是?”
应凯知道卫安的怀疑来的有道理,做锦衣卫这么久了,见过的事情多了,也多的是这种,上司下套给别人,事先在别人家里已经安排好了罪证的。
现在看来,显然现在的郑王府就是被人算计了,他看向卫安,停顿了片刻就又问:“那您为什么还要把我们要进内院的准确时间告诉里头的人?”
这不是方便别人好看准时间嫁祸吗?
敌人在暗处一次又一次的算计,这换在别人身上,恐怕早已经承受不住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面临家破人亡的压力而崩溃了,应凯琢磨了片刻,看向脊背挺得笔直的卫安,心里有些感叹。
怪不得是林三少和沈琛都看中了的人,除了他们这两个心眼子少说也有一万的人,还有谁能拿这位郡主有法子?
他在心里抖了抖鸡皮疙瘩,很想知道这位郡主到底在等什么,之前让蓝禾跟玉清去里面提前打招呼又是为了什么。
卫安也显然知道她的心思,嘴角一牵便现出一个浅淡的笑:“王府有规定,内书房是有严格的守卫的,虽然是在内院,可是也有父王亲自吩咐的心腹层层把关。而且里头的东西,多了还是少了,位子不对了,都是有人查的。所以那些奸细如果真的要放东西栽赃嫁祸的话,机会并不多,也不会选择提前动手……………因为提前动手也是枉然的,一定会被发现。他们选择的时间的余地本来就不多,我提前给了他们时间,他们当然得抓住时间……何况,那些守卫们是两个时辰一轮换,现在刚好到了轮换的时间了,错过这次轮换,那么他们放在里头的东西,就会被发现,岂不是白费心思了?”
应凯啧了一声,摸了摸下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她:“郡主,您就凭着这个抓人啊?那要是,早就已经放进里头去了呢?”
“能趁着守卫换班的时候放东西的,还能理所当然的进书房的人十根手指输得出来,若是真的已经放进去了,那这些人就都该进诏狱去了。”卫安看了看时间,对着应凯扬了扬下巴:“时间也差不多了,到底是什么人在装神弄鬼,又到底我的猜测是不是准确的,不久之后就能见分晓了。”
应凯应了一声,一出门就见那些婆子们见了他如同鸟兽散,忍不住就苦笑着在心里摇头叹气,他好歹也是个锦衣卫的小头目,多少官员折在他们手里,拿他们没半点法子?
可是谁能想到,在卫安这里,却得摧眉折腰的,唉……
可是想是这么想,他还是跟在了卫安身后,装出一副冷漠的样子来,目不斜视的进了内院,一路跟着卫安进了内院。
内院里应当是早已经得了消息了,一路上都冷清的厉害,连人也没看到几个,半点没有迎来新生命的那种喜悦。
拐进了长廊,卫安还特意回头看了他一眼。
应凯也朝她看了一眼,半信半疑的拐了弯,看见了掩映在巨大的樟树里的一栋小院。
小院外头的确如同卫安所说,如今正有重重把守,管家正皱着眉头不知道在跟为首的那个护卫争执什么,听见了动静转过头看见了卫安和应凯,就全都变了脸色。
管家已经飞快的迎了上来,先给卫安见礼之后,就给应凯也行了个礼,恭敬的喊了一声上差。
“里头怎么样?”卫安立住了脚没再动了,脸上并没有过多的表情开口:“蓝禾跟玉清在里面吗?”
管家等的就是她这一句,想要说些什么,看见了她身后站着的应凯却又迟疑了,立在原地看着卫安,有些欲言又止。
卫安却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般让他有单独说话的机会,径直便问他:“是有什么问题吗?不必忌讳,事无不可对人言。”
………………………………
第1042章 内贼
刚说自家郡主聪明机智,连对待锦衣卫也能面不改色,可是怎么转眼就好像变了个人?他都摆明了在告诉她里面有毛病了,可是郡主却只当没听见,还跟他说什么事无不可对人言。
怎么就事无不可对人言?
虽然自家跟林三少是有点交情,郡主也是林三少的心肝儿,可是人家毕竟是圣上派来的,身上可有差事呢。
哪里能什么都跟人家说?
万一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给人家抓住了把柄送上去邀功呢?
现在哪里是任性和表现关系的时候?
卫安等了片刻没等到回答,就把视线放在他身上皱了皱眉:“怎么?里面是出什么事了?”
她扬眉看着管家,似乎已经没了耐心,催促道:“有什么事便直说,没什么不能说的。”
她再三说没什么不能说的,管家也有些急了,觉得郡主实在是脾气太大,明明再三暗示她里头有事,可是她却不听,忍了又忍,见卫安似乎已经就要动怒,才急忙不情愿的张口:“也没什么,只是……只是,里头蓝禾跟玉清姑娘带着人绑了……”
他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皱着眉头看着卫安,心想这下郡主总该知道了,家里出了不好的事,本来锦衣卫昨天就兴师动众的上门了一趟,正愁抓不到王府的把柄,现在要是让他们知道府里又出了事,肯定会趁机闹大,当作把柄。
可是没料到,平常明明极会随机应变的卫安这回却好似是疯了,在他说完了话之后,紧跟着就又问了一句:“绑了谁?”
他吞咽了一口口水,疑心自己是听错了,郡主向来聪明睿智,怎么会这么不懂眼色?明明他都已经只差明说了,说是府里出了事,让她不要再问,她却还是当着应凯的面非得追根问底……
卫安又追问了一句。
管家看着面色不善的应凯,觉得周围的空气都稀薄了,抖了抖实在被逼问的没法子了,狠了狠心干脆就垂下了头:“蓝禾姑娘和玉清姑娘抓了……李家媳妇儿……”
李家媳妇儿?
卫安瞬间便想起来了,因为郑王妃之前一直在宫里,又是新妇,因此这府里的内务还没有完全上手,这家里的人卫安因为要管束,因此对他们都很了解。
尤其是李家媳妇儿,她的丈夫李欣是郑王在藩地时的书记,带回来了之后便一直安排在外院管账目,因为他管账目很是谨慎小心,并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连田庄那边的账目也都做的清清楚楚的,郑王对他向来很是看重。
因为对他看重,连带着他的家人们也都得了恩惠。
李家媳妇儿进内院来管着浆洗这一块的活计,虽然油水不多,可是针线上的活计也归她管,她算起来在府里也是很有脸面的。
管家觑了觑卫安和应凯的面色,犹犹豫豫的道:“李家媳妇儿说是来找李先生的,谁知道蓝禾姑娘跟玉清姑娘却二话不说就把她给绑了……”
“找人找到内书房来了?”卫安说着就越过了他,径直往里头去,一面还转过头问他:“李先生呢?”
管家瞪大了眼睛,似乎意会到了什么,看着卫安结结巴巴的道:“在…在外头书房里呢罢?他向来是在帐房的,这几天好像是说,王爷交代他把田庄的账目理一理,就时常往书房里去……”
李欣的确是很得郑王的信任,郑王很看重他,想必外头的人也知道,而且把李欣吃透了,还知道他家媳妇儿连内书房也有法子进去。
这人选定的不错。
这帮人挺能耐的,至少比她预想当中的,能耐还要大的多。
她脚步不停的进了内院,正好看见宽阔的书房里头正被堵住了嘴,挣扎个不停的李家媳妇儿。
蓝禾跟玉清和纹绣她们相处得久了,对付人很有两手,知道人的软肉在哪里,一捏一个准儿,李家媳妇儿在她们两个手里,被折腾得很惨,哭的眼泪鼻涕一齐出来。
“郡主!”看见了她,蓝禾立即就迎了上来,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