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在众人眼里意味却又不同……………这么大的事,朝廷任命的副使,可是作为总督的刘必平却不知道…
  大家心里自都是有一杆秤的,都觉得这是沈琛在中间起的作用,不由又对沈琛惊怕了几分。
  王老爷却在心里觉得自家老头子有见识……………老头子说沈琛不是池中物,迟早恐怕是要斗倒刘必平的,现在看来,竟还真的有几分这个态势。
  他有些庆幸自己抓住了时机投靠了沈琛了。
  亲卫长刹那的惊讶过后便剩下了长久的恼怒和难堪,不过是个商户,就算是金银满屋,也不能穿戴在身上的,从前见了他们都是趋之若鹜,小心翼翼的跑前跑后的奉承,他从来也没把这些人当回事。
  可是现在,这个许大善人竟一跃就成了从四品的官儿!
  官职竟还在他之上!
  沈琛好大的手笔!
  怪不得这些人都都投向了他,还肯替他出头,原来是因为涉及到了自己利益,不得不替他说话出头。
  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按照礼数,他该朝许大善人行礼的,毕竟人家现在可是从四品的官儿了。
  可是要说身份,他是一万个瞧不上眼前的许大善人的,何况他刚刚才讥笑了他,现在又怎好低的下头来跟他行礼?!
  气氛一时有些僵滞,直到刘必平轻飘飘的笑了一声。
  他才是真正能下决定的人,众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
  ………………………………


第944章 对峙
  “什么大不了的事,原来是新升了官儿了,怪不得气焰也嚣张了。”刘必平轻飘飘的看了许大善人一眼,惯常的没有把此人当成一回事,笑着低头看着自己的指甲,慢腾腾的道:“既然是新任的市舶司副使,那正好。”
  他挥了挥手,让亲卫长退了一步,露出许大善人的脸来,才冲许大善人道:“既然是副使大人在这,那正好,钦差大人一直避而不见,可是本官却有要事要跟他商量,不如副使替我们传句话,就说,请钦差大人今晚务必抽时间见一见本官,否则的话,恐怕这件事不能善了啊。”
  刘必平终于抬头,表情依旧平静,可是目光却冷的吓人:“钦差跟本官同朝为官,同样替朝廷办事,却总是有误会在其中,总是不好。”
  他到底是一地总督,封疆大吏,手握军权,不管是许大善人还是在场的众人对他心里都有天然的害怕。
  他一说话,便不能再跟对待亲卫长一样了,许大善人恭恭敬敬的给他行了礼,才道:“部堂,钦差他……”
  刘必平嗯了一声,没等他说完便道:“钦差贵人事忙,本官也知道他今天召集诸位是要商量市舶司选址的事儿,巧了,本官正好知道,王家献出来的那块地方,最近好似不大好,有些不妥当,正要跟钦差大人商量。”
  许大善人的表情便变了。
  连王老爷也垂着头胆战心惊。
  刘必平说有事,那就是真的有事,就算是王家的地原本没事,要是沈琛不见刘必平,刘必平也会让他变成有事的。
  谁知道刘必平会栽赃什么罪名在他身上。
  他跟许大善人都觉得事情棘手了。
  让刘必平进去,显然不好,谁知道刘必平会做出什么事来……
  正迟疑着,里头却先有动静了,驿馆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青枫露出脸来,不卑不亢的对着刘必平行了一礼,便道:“钦差知道您来了,让小的来迎您进去。”
  沈琛终于自己出来了。
  刘必平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看着驿馆外头的众生相,长驱直入的进了驿馆。
  都是明白人,也不必再打什么哑谜,刘必平见了沈琛便微笑:“钦差大人总算是得空一见了,本官真是不胜荣幸。”
  他原本是没把沈琛放在眼里的,说到底,沈琛再能耐,等到他的计划成功,那批粮饷成功被劫,他就可以借荡除海寇的名义,让沈琛死的不明不白。
  可是沈琛这个人,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折腾出一些新鲜的事情来。
  相比较之下,沈琛倒是笑的比他要亲和的多了,他笑着摇头:“部堂大人说的哪里的话?这不是见着了吗?我只是觉得,这中间还有许多事没处置妥当,彼此之间都存有误会,不如迟一些见面,也免得生出事端。”
  刘必平便哦了一声,问他:“误会?旁的误会有没有,本官不知道。可是现如今,本官倒真是有一个误会,想要钦差大人帮忙给解释解释。”
  他说着,便看着沈琛,一字一顿的道:“想必钦差大人也听说了,王家的那块准备献给朝廷建造市舶司的地出问题了,那块地来路不明,有人说,是从海寇手里买回来的……榕城出了海寇,四处都有百姓失踪,本官职责所在,恐怕要有所冒犯了。”
  沈琛似乎有些惊讶,见刘必平这样说便哦了一声,很是奇怪:“榕城出了海寇,不知道同本官有什么关系?”
  “恐怕是有些干系在的。”刘必平目视着他,神情不变:“本官接到消息,说是钦差大人手底下的人行踪有些诡异……”
  他冲亲卫长点了点头。
  亲卫长便站了出来,看着沈琛:“钦差大人,敢问五天之前,钦差大人手底下护卫是否从用钦差大人的出城文书出过城?”
  榕城毕竟是被刘必平把手,他们要出城,一定要出城文书,否则便不能动,而用任何一种方式出城,都是不可避免被刘必平发现的。
  沈琛点了点头:“这事儿我听说了,我手底下的护卫是因为要去城外跟许大善人和王家的人会和,商量市舶司选址的事因而在出城的,这有什么不妥吗?”
  “倒的确是有些不妥的地方。”亲卫长并不给沈琛什么面子,讥笑了一声便道:“我们已经调查过了,那天有海寇出现在陈村附近,陈村附近还失踪了不少妇女。虽然您说他们是因为选址的事出城的,可是这种事,毕竟是大事,半点都马虎不得,我们还是得详查严查,您说是不是?”
  想要借着这件事给他们扣上勾结海寇的帽子了。
  看来是小公子失踪的事给刘必平的打击太大,刘必平所以不耐烦了,想要快刀斩乱麻,把他们的事快速给解决。
  不过幸好这些事都早已经在意料之中,沈琛早已经想到刘必平或许会狗急跳墙,因此并不着急。
  他看着刘必平,露出诧异的表情,震惊道:“欲加之罪!我是朝廷钦差,我手下的人如何会跟海寇有牵扯?!部堂大人这分明就是公报私仇,砌词污蔑!”
  刘必平没有耐心跟沈琛再说下去,他这次来,原本就是想要沈琛性命的。
  反正迟一些早一些也没什么区别。
  他迟早是要对沈琛动手的,而现在他儿子不见了,虽然明面上跟沈琛查不出关系,可是他却总觉得沈琛不是不知情。
  何况现在卫安也脱离了掌控。
  泉州那边已经没有消息传回来了。
  没有消息,有时候原本就已经说明了是坏消息。
  坏事接踵而至,每次的事都如此巧合,不管到底是巧合还是卫安跟沈琛算计人为,现在他都不想再深究,只想要沈琛跟卫安的性命。
  他笑了笑,皱起眉头来叹气:“钦差这话说的便严重诛心了,您的人出过城在陈村出现,海寇也在陈村出现,这些都是事实,怎么便成了本官污蔑了?这种扯上海寇的大事,纵然是本官也不得不慎重。”
  ………………………………


第945章 退让
  这是打算彻底撕破脸了,不过也不奇怪,毕竟刘必平的性格原本就是如此,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
  总有人要站出来替他倒霉儿子的事情负责的,刘必平挑中的不过是他罢了。
  沈琛手里正拿着一根笔,此时正一下又一下的点在桌上,他看着眼前的刘必平,瞪大了眼睛:“部堂这话说笑了,我的人去陈村,其实除了是去选看地方之外,还有旁的差事。”
  他英俊的眉眼在此刻显得格外的凌厉,看着刘必平,轻声道:“台州参将顾少泽前来陈村观看前些年福建与倭寇打仗之时的堡垒建设,他人生地不熟,又联系不上部堂大人,便求到了本官这里。本官答应了,并且派人去与他交接,充当导游,这事儿当地的官府也是知道的。”
  他从来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虽然去见卫安的决定是临时才下的,可是却也把所有可能面临的情形都已经预想了一遍。
  就是专门为了防着刘必平的。
  这个狐狸!
  刘必平看着他,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沈琛是在威胁他,他竟然提前就已经找好了说辞,而且故意提起浙江台州参将顾少泽,是跟自己说,他在浙江也有人,现在动了他,就会被朝廷知道,哪怕是封锁了福建的消息也没用。
  果然是临江王教导出来的好儿子,怪不得能在跟原本的世子闹翻之后,还能得临江王重用。
  这是摆明了不能动他了。
  亲卫长陪着他出来,觉得很是憋屈,忍不住便问:“部堂,咱们就看着他这样嚣张?”
  这么多年来,还真的从来没遇见过能在榕城让刘必平吃瘪还无可奈何的钦差,真是开了眼界了。
  许大善人等人正鱼贯进门,刘必平上了轿,最后隔着帘子看了他们一眼,面无表情的挪开了眼睛,冷笑道:“且看吧。”
  再怎么嚣张,也不过就是这几天的事了,等到浙江那边丢了这批粮饷,出了事,他们那边的人恐怕自顾尚且不暇,哪里来的功夫再关注沈琛这里。
  到那个时候,不管什么顾少泽不顾少泽,沈琛照样是个死字。
  亲卫长知道他的意思,应了一声,等陪着刘必平回到了总督府,才劝他:“部堂也要注意休息,您的身子最要紧。”
  可现在实在是最顾不上什么身子不身子的时候了,刘必平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不必再多说,喝了口浓茶提神,就道:“着人紧盯着沈琛那里,就算他那里飞出一只苍蝇,我也得知道它最后去了哪里。”
  之前就是太轻视沈琛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总是觉得他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才会闹成最后这样。
  亲卫长答应下来,刘必平便问:“群山那边递消息来了吗?计划是不是一切如常?”
  那边的事情亲卫长一直都跟的很紧,闻言便立即回他:“您放心,已经通过消息了,到时候计划一切照旧,折成银子之后,他们会按照市价跟咱们分成之后,再额外加上一成折成银两给我们。”
  这批粮食,群山的本意是卖到东瀛去。
  东瀛此刻战火不断,他们的粮食出产量本来就不高,经过国内国外的战火,这一年的收成几乎就全毁了,正是缺粮的时候。
  群山他们之所以铤而走险,也正是因为粮食转卖到东瀛去利润巨大。
  刘必平缓缓点了点头。
  这件事事成之后,他或许也可学罗文茂,就算这里容不下他了,大不了便往海外去。
  当然,这是最下乘的法子了。
  做成了浙江的事情之后,再帮临江王妃杀了沈琛,他或许还有另外一条康庄大道好走。
  现在最要紧的是,这个计划不能再出什么篓子,否则的话,真的什么都毁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缓缓的道:“还是要看紧些,事情一成,便来回我。”
  亲卫长自然立即就答应了,见他神情萎靡,也知道他是在担心小公子,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您也别太担心了,不管是谁骗走了夫人跟小公子,目的总是在您。只要您这里没事,那帮人肯定就不敢对小公子如何。”
  话是这么说,可是到底那是他的骨血,这么多年来都被捧着宠着的,从来不曾脱离过他身边,现在乍然不见了,始终让人无法安心。
  他深深的叹一口气,露出平常难以见到的惆怅来,好一会儿才道:“多派人手,任何线索都不要放过!”
  这件事亲卫长更不敢不答应了,他也知道刘必平的心思,急忙应是。
  说到家人,亲卫长有些迟疑,才跟刘必平说起今天的事来:“部堂,今天除了许家王家跟陈家之外,驿馆外头可还有咱们刘家的人……”
  刘必平的脸色便霎时变得难堪。
  他是刘家现在最高的掌舵人,刘家的态度原本该跟他是一致的,再怎么也不该跟他唱反调,可现在偏偏刘家老宅那边的人就不跟他一条心了,在对待沈琛这么要紧的人的态度上,如今刘家竟都跟他是两条心。
  他冷笑了一声,素来便阴沉的眼睛更显得多了几分晦暗,好一会儿才轻声道:“这是记恨上我了。”
  刘家到底是死了几个有出息的后辈。
  同样是为人父母的,当父母的哪里有不心疼子女的,沈琛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无形之中就在他跟刘家老宅之中的人划了一道深深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就算是想要解释,经过沈琛释放了一部分刘家后辈,也不好解释了………………那些人已经接了沈琛的好处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就已经跟沈琛低头,至少是答应了沈琛的什么条件,而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是不可能再跟这些人和颜悦色的跟从前那样相处的。
  凭他的身份地位,他也的确是没有必要。
  亲卫长见他似乎恼怒,便咳嗽了一声劝他:“其实,七老爷他们也是逼不得已……等到钦差的这件事了了,老宅这边的事自然也就好了。”
  ………………………………


第946章 围府
  只要等到沈琛死了,钦差在福建消失,刘家那些老宅的人的顾虑就没有了。低头这种事,他们既然能跟沈琛低一次头,难道就不能跟刘必平继续低头吗?
  沈琛可是外姓人。
  刘必平好歹是姓刘,何况有血缘关系。
  他们会知道到时候该怎么选择的。
  只是这种被逼无奈没有选择之下的选择,显得不那么让人满意罢了。
  刘必平哂笑了一声,没有接话,只是让他出去办事:“交代你的事不要耽误,一件一件的都去办好了。还有,临江王妃那里,你也送封信过去,就说,咱们现在可艰难着呢,她的这位养子可实在不是个普通人,我们应付他可应付的吃力的很。你在心里问问王妃,若是这个养子反水投向了楚景谙,不知道她跟现在的世子受不受得住。”
  亲卫长吃了一惊。
  这个打算刘必平虽然隐约已经提过,可是从来没有宣之于口。
  他也是现在才知道刘必平竟然打算跟临江王妃合作,合力弄死沈琛。
  在他看来,临江王妃也真是脑子坏了。
  好好的一个助力如此大的养子,他非得把人往外头逼………………沈琛跟楚景吾的关系可是非比寻常的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而沈琛在临江王那里又格外受宠,且他有能力,如今又即将跟寿宁郡主订亲,寿宁郡主可是郑王的女儿!
  郑王如今也是个名正言顺的藩王,在隆庆帝跟前很说的上话,有了他当岳父,临江王只会更看重沈琛。
  可临江王妃却要把这样能干的帮手给杀了。
  这件事真是闻所未闻。
  而且蹊跷的事,还不是刘必平自己主动去联系的临江王妃,而是临江王妃主动的找人联系上刘必平,想跟刘必平合作的。
  他有些迟疑的问起刘必平:“部堂,恕属下没什么见识,临江王妃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她为何这样…”
  “女人的心思可跟男人不同。”刘必平嘲讽的牵了牵嘴角:“她可不在意沈琛能耐不能耐,又能有多少助力,她只记得当初害死她儿子的是沈琛,这就够了。”
  他说罢回神:“这事儿你不必管,只需照做就是了。”
  亲卫长还是觉得心里不大安心,可是刘必平做事总有他的道理,而且刘必平最近实在是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他不再多说,弯了腰便出来。
  提醒了书吏好好伺候之后,他才出去办事。
  刘必平也在书吏的服侍和劝告下闭了一会儿眼睛,可是他这回却不是自己醒的,可是被巨大的敲门声想给惊醒的。
  他这里是总督府,寻常的公事自然有底下的属臣去操心,再加上他现在身体不适且丢了儿子夫人,若不是天大的事,也不会有人来惊动他。
  他立即便醒了,伸手抹了一把脸便大声让人进来。
  进来的却是书吏,他整个人颤的厉害,进来了顾不得别的,竟先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仿佛没了骨头似地,声音都是飘忽的:“部堂!外面钦差带了不少护卫,围住了咱们总督府!”
  钦差围府,这不是小事,声势浩大,且人数众多,火把几乎都把旁边的数目给烤焦了,外头亮如白昼。
  他们这些底下的人发现的时候,脚都软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谁知道竟是钦差围府。
  刘必平不可置信,素来能撑得住的,脸上却也不可抑止的出现了震惊和茫然,大声喝问道:“什么?!”
  这怎么可能?!
  沈琛是疯了吗?
  他来围府?!
  可是仔细一想,他就觉得心里发寒。
  他能想到快刀斩乱麻杀了沈琛,为什么沈琛不能想到同样的法子呢?!
  他刚好从沈琛那里铩羽而归,也没有什么准备,如今驻军又在驻地并不在城中,总督府如今也不过只有一些普通护卫军而已。
  而沈琛,他手里现在却实实在在的有两千多人在手!
  他吃惊的坐了起来,什么也顾不上了,脑子里飞速的将这些讯息都过了一遍,便立即吩咐:“去城外……”
  他说到这里又皱了眉头。
  不能去城外调驻军了……………沈琛既然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围府,就说明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城门肯定都已经被他控制了。
  只是,榕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门,他竟然都已经控制了……想到这里,刘必平便不由觉得胆寒,真是够有能耐的。
  他皱了眉头,看着那个书吏在地上长跪着,已经吓破了胆,才问:“府里如今有多少人?亲卫长出去多久了?”
  书吏哭丧着脸,几乎呼吸不过来,看着刘必平战战兢兢:“府中只有二百余人……亲卫长出去办事,如今尚未回来……”
  怕是也未必能回来了。
  刘必平若有所思,问他:“是沈琛让你进来通报?”
  他毕竟是正二品的朝廷的封疆大吏,一府总督,跟沈琛这个钦差又不一样,沈琛凭什么围他的府?
  就算是他今天真的围了,而且是真的动了杀机。
  可是,他敢吗?
  书吏答应了一声,麻溜的回答:“是钦差大人让属下进来回禀部堂,还有……还有,跟着钦差同来的,似乎还有旁的官员。”
  旁的官员?
  在闵地,还有什么官员能大的过他?
  刘必平嗯了一声,面上却还维持的住,他站起身来吩咐书吏替自己取官服来,冷声道:“你也不必这副样子,本官未必就会在今天就死了。”
  书吏被他这话吓得更是面色惨白,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却硬是逼着自己勉强笑了一笑,便麻利的替他取来了官服,服侍他穿上。
  短短十几个时辰之内,从带人围府的人变成被人围府的人,这形势可是变换的太快,刘必平却还稳得住,半点也不露怯,仍旧镇定自若的到了花厅,才问沈琛:“钦差大人这样声势浩大的带着护卫前来围府,不知道的,恐怕还要以为钦差大人这是在做什么呢,本官也差点儿误以为自己犯了什么天大的过错,竟然需要劳动钦差动用这么多人前来。”
  ………………………………


第947章 锋芒
  只要等到沈琛死了,钦差在福建消失,刘家那些老宅的人的顾虑就没有了。低头这种事,他们既然能跟沈琛低一次头,难道就不能跟刘必平继续低头吗?
  沈琛可是外姓人。
  刘必平好歹是姓刘,何况有血缘关系。
  他们会知道到时候该怎么选择的。
  只是这种被逼无奈没有选择之下的选择,显得不那么让人满意罢了。
  刘必平哂笑了一声,没有接话,只是让他出去办事:“交代你的事不要耽误,一件一件的都去办好了。还有,临江王妃那里,你也送封信过去,就说,咱们现在可艰难着呢,她的这位养子可实在不是个普通人,我们应付他可应付的吃力的很。你在心里问问王妃,若是这个养子反水投向了楚景谙,不知道她跟现在的世子受不受得住。”
  亲卫长吃了一惊。
  这个打算刘必平虽然隐约已经提过,可是从来没有宣之于口。
  他也是现在才知道刘必平竟然打算跟临江王妃合作,合力弄死沈琛。
  在他看来,临江王妃也真是脑子坏了。
  好好的一个助力如此大的养子,他非得把人往外头逼………………沈琛跟楚景吾的关系可是非比寻常的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而沈琛在临江王那里又格外受宠,且他有能力,如今又即将跟寿宁郡主订亲,寿宁郡主可是郑王的女儿!
  郑王如今也是个名正言顺的藩王,在隆庆帝跟前很说的上话,有了他当岳父,临江王只会更看重沈琛。
  可临江王妃却要把这样能干的帮手给杀了。
  这件事真是闻所未闻。
  而且蹊跷的事,还不是刘必平自己主动去联系的临江王妃,而是临江王妃主动的找人联系上刘必平,想跟刘必平合作的。
  他有些迟疑的问起刘必平:“部堂,恕属下没什么见识,临江王妃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她为何这样…”
  “女人的心思可跟男人不同。”刘必平嘲讽的牵了牵嘴角:“她可不在意沈琛能耐不能耐,又能有多少助力,她只记得当初害死她儿子的是沈琛,这就够了。”
  他说罢回神:“这事儿你不必管,只需照做就是了。”
  亲卫长还是觉得心里不大安心,可是刘必平做事总有他的道理,而且刘必平最近实在是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他不再多说,弯了腰便出来。
  提醒了书吏好好伺候之后,他才出去办事。
  刘必平也在书吏的服侍和劝告下闭了一会儿眼睛,可是他这回却不是自己醒的,可是被巨大的敲门声想给惊醒的。
  他这里是总督府,寻常的公事自然有底下的属臣去操心,再加上他现在身体不适且丢了儿子夫人,若不是天大的事,也不会有人来惊动他。
  他立即便醒了,伸手抹了一把脸便大声让人进来。
  进来的却是书吏,他整个人颤的厉害,进来了顾不得别的,竟先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仿佛没了骨头似地,声音都是飘忽的:“部堂!外面钦差带了不少护卫,围住了咱们总督府!”
  钦差围府,这不是小事,声势浩大,且人数众多,火把几乎都把旁边的数目给烤焦了,外头亮如白昼。
  他们这些底下的人发现的时候,脚都软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谁知道竟是钦差围府。
  刘必平不可置信,素来能撑得住的,脸上却也不可抑止的出现了震惊和茫然,大声喝问道:“什么?!”
  这怎么可能?!
  沈琛是疯了吗?
  他来围府?!
  可是仔细一想,他就觉得心里发寒。
  他能想到快刀斩乱麻杀了沈琛,为什么沈琛不能想到同样的法子呢?!
  他刚好从沈琛那里铩羽而归,也没有什么准备,如今驻军又在驻地并不在城中,总督府如今也不过只有一些普通护卫军而已。
  而沈琛,他手里现在却实实在在的有两千多人在手!
  他吃惊的坐了起来,什么也顾不上了,脑子里飞速的将这些讯息都过了一遍,便立即吩咐:“去城外……”
  他说到这里又皱了眉头。
  不能去城外调驻军了……………沈琛既然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围府,就说明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城门肯定都已经被他控制了。
  只是,榕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门,他竟然都已经控制了……想到这里,刘必平便不由觉得胆寒,真是够有能耐的。
  他皱了眉头,看着那个书吏在地上长跪着,已经吓破了胆,才问:“府里如今有多少人?亲卫长出去多久了?”
  书吏哭丧着脸,几乎呼吸不过来,看着刘必平战战兢兢:“府中只有二百余人……亲卫长出去办事,如今尚未回来……”
  怕是也未必能回来了。
  刘必平若有所思,问他:“是沈琛让你进来通报?”
  他毕竟是正二品的朝廷的封疆大吏,一府总督,跟沈琛这个钦差又不一样,沈琛凭什么围他的府?
  就算是他今天真的围了,而且是真的动了杀机。
  可是,他敢吗?
  书吏答应了一声,麻溜的回答:“是钦差大人让属下进来回禀部堂,还有……还有,跟着钦差同来的,似乎还有旁的官员。”
  旁的官员?
  在闵地,还有什么官员能大的过他?
  刘必平嗯了一声,面上却还维持的住,他站起身来吩咐书吏替自己取官服来,冷声道:“你也不必这副样子,本官未必就会在今天就死了。”
  书吏被他这话吓得更是面色惨白,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却硬是逼着自己勉强笑了一笑,便麻利的替他取来了官服,服侍他穿上。
  短短十几个时辰之内,从带人围府的人变成被人围府的人,这形势可是变换的太快,刘必平却还稳得住,半点也不露怯,仍旧镇定自若的到了花厅,才问沈琛:“钦差大人这样声势浩大的带着护卫前来围府,不知道的,恐怕还要以为钦差大人这是在做什么呢,本官也差点儿误以为自己犯了什么天大的过错,需要劳动钦差这样声势浩大。”
  
  ………………………………


第948章 牢笼
  沈琛难道知道了?!
  他难道知道了自己的计划,难道知道了群山的事?
  他想到这里,身上真的密密麻麻的出了一身的冷汗………………要是沈琛真的是知道了,并且凭借这个借口过来,那么……
  那么沈琛就算是今天真的带人围府,抓了他甚至杀了他,那朝廷甚至隆庆帝也不会多说一句话的。
  因为勾结海寇啊!
  勾结海寇,抢夺朝廷军粮,这是什么罪名!?
  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做的都是这个勾当,半点都不陌生,可是刘必平只要想到这样的事情被发现,就还是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啊!
  他看着沈琛,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心里升腾起万千思绪。
  沈琛很满意刘必平的表现,他看了刘必平一眼,挥了挥手,便从旁边的青枫手里接了一卷纸过来,微笑着看着刘必平:“今夜部堂大人原是去了我那里,想要抓我的。只是可惜不巧了,今天除了一件要紧的大事。”
  他将那沓纸交给了小心的走上前来的书吏,朗声笑道:“我收到一个消息,有海寇觊觎从榕城运出往浙江送去的粮饷,想要抢夺粮饷。”
  真的是知道了!
  沈琛真的是知道了!
  刘必平这次是真的彻底说不出话来,手心一片冰凉。
  可是怎么会呢?!
  现在还没到动手的时候,群山他们怎么可能会提前动手?!
  计划根本不是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