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琛忽然间不知道为什么,便觉得满心欢喜。
这开心比能立即便将刘必平这个绊脚石搬开还要深刻一些,他忍不住莞尔:“你想怎么做,便怎么做。”
卫安正说着正事,忽而觉得沈琛的语气不对,便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眼便忍不住有些尴尬脸红了……………沈琛的眼睛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她,脸上还含着浅淡笑意。
她知道这眼神是人看心仪之人的眼神,便不自觉的垂了头咳嗽了一声。
等垂了头,她又有些后悔。
这人真是……自从把话说开了以后,便越来越不正经。
从前分明就是一个君子,从来都不敢这样打量女孩子,可是现在却不同,找到机会便似乎要盯着她看个不住。
真是风流纨绔…
怪不得京城的那些女孩子们虽然都说沈琛纨绔,可是却又都莫名的把他奉为座上宾,觉得被他多看一眼都与有荣焉。
这样好看的,看人的时候又偏偏情真意切,眼睛像是会说话的男子,果然是祸害。
她偏开了有些发热的脸,咳嗽了一声才又道:“怎么是我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你也该写信去提醒提醒浙江总督,还有……到时候一旦定了刘必平的罪,立即便能将刘必平给擒住,省的事情节外生枝。”
沈琛知道她是又有些恼了,心里暗叹。
他其实自己也不算是一个多健谈的人,可是偏偏喜欢上的这个小姑娘也是个不爱说话的,且动不动便脸红…
弄得他纵然是想要说些好听话和甜蜜的情话都好像显得过于轻佻了。
这可真是……
要知道,他之前看旁的纨绔公子对未婚妻们,虽然因为未婚妻们出身名门而会有所收敛,可是也不是他这样畏首畏尾的啊!
只是现在卫安到底还不是他名正言顺的未婚妻,还得经过郑王呢,他咳嗽了一声。
………………………………
第904章 要人
不过这些他都甘之如饴。
他将卫安看的比他自己都重要些,因此尊重她的一切,她既然害怕,那他便尽量将进度放的轻缓一些。
总有那么一天,卫安对他的态度,会如同对待卫老太太那样,自然而然的亲近的。
他笑了笑,知道卫安开始有些不自在了,便轻声应和:“你说的是,我之后会写信给浙江总督,让他加紧攻势。听说台州大捷,倭寇的大部分势力都已经在这一战被收服了,之后的仗,又有朝廷的支持,应当会好打许多。”
这个时候,海寇们自然就更不可能占什么优势了。
之前那些倭寇们的兵器和军火就都是这些海盗们走私给他们的,说起来,这些海盗甚至比倭寇还要更加可恶和面目可憎一些。
朝廷不会放过这些害群之马。
到时候为了防止被朝廷一锅端,这些海寇们自然而然的也会抱团。
群山虽然占山为王,自己有自己的势力,可是他说到底也是海寇,看朝廷对他们恨不得赶尽杀绝,他穷途末路,肯定要狗急跳墙。
而他们要的也就是这个效果。
送罗源过去,本来就只不过是让罗源有个投奔海寇的罪名而已。
通倭,沾上这个罪名,不管是谁都要掉几层皮。
何况罗源到时候会确确实实的被朝廷俘虏,人赃并获………………卫安也不担心他会死在乱军之中,毕竟他是锦衣卫头目,这些年在战场里拼杀过来的经历也不是假的,他这样的人,除非他自己想死,否则凭着他的那一口气,是死不了的。
她叹了口气,想起这些就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外头汉帛已经敲门进来了,一进来先看了卫安一眼,面上露出笑容,而后才看向沈琛:“已经妥了,许大善人问出来了,许员外亲口承认的,是总督府的胡先生给他出的主意,让他对付您的。”
他颇为有些高兴:“有了这个口供,咱们就可以抓人了!”
沈琛却笑着摇了摇头:“恐怕还不够。”
“怎么还不够?”汉帛想不通:“这不是已经有许员外的供词了吗?”
卫安便替沈琛解释:“虽然许员外指证是胡先生唆使他所为,可是谁能证明?许员外空口白牙说什么便是什么吗?总督府凭着他的几句话,怎么能心甘情愿的交人?”
汉帛就很是泄气:“既然如此,问许员外这些又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沈琛手里的栗子啪嗒一声砸在汉帛头上,看着他抬手揉头,才道:“换个说法便是了,你去总督府,不要说是胡先生有罪。你只说,是为了洗脱胡先生的嫌疑,因此请胡先生过来一趟,问几句话便是。”
说话的方式不同,意思也就大有不同。
如果这么说胡先生都不来的话,那怎么说得过去?
他们可是在替他洗脱嫌疑,可是他自己却不配合,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汉帛想着便笑起来,立即便答应了一声:“是!”
“等等!”卫安出声叫住他,又叮嘱道:“多领一些人去,之前那些拿了银子,掉进过海里的船工,还有那些看热闹的百姓,都可以带些过去,让他们也都看一看总督府的态度。”
这就是用百姓们的舆论来压人了。
刘必平别的不说,对福建的百姓明面上还是爱民如子的。
只要百姓们在,他就不敢太过过分。
汉帛眉开眼笑,觉得卫安厉害到了极点,忍不住满面带笑的去办事了。
他先是按照卫安说的,想法子让人去四处通知了要去总督府抓人的消息,而后又领着锦衣卫们招摇过市,径直去了总督府。
等他到了的时候,总督府大门前也已经围了不少的人了,看了他领着这么多人来,就都面面相觑:“事情竟是真的,钦差大人真的派人来总督府了!难道真的是总督府出了内贼吗?”
立即就有好事的迎合着冷笑:“这也不是没可能啊,钦差大人又不是傻子,难道没有证据,他会胡乱来总督府抓人吗?”
汉帛在这一片窃窃私语中镇定的领着大批人敲开了总督府的大门,气势颇为充足的在外头咳嗽了一声:“我们求见胡先生。”
在榕城,总督府的阿猫阿狗都比别的地方的要金贵一些。
何况是总督大人身边的幕僚,最近还颇为受重用,迎出来的书办有些迟疑:“不知道上差有什么事,非得请胡先生去不可?”
汉帛便笑了一声:“这次钦差的船遇袭的事,有人说这位胡先生在其中有不可推卸的作用。我们钦差大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斥责其荒谬。可是说的人不止一个,又有许员外的口供,因此我们想着,不能令总督府蒙受此等不白之冤,因此特意来请胡先生去一趟,也好解开疑团,给大家一个交代。”
他顿了顿,又义正言辞的道:“总督跟钦差同朝为官,既是同僚又有故交,这种事被栽赃在总督头上,让钦差大人大为恼怒,觉得这或许还是有倭奴等人在其中不怀好意的挑拨是非,因此这件事必定要查个清楚的。胡先生作为关键人物,还是请恕我们得罪了,我们必得带他走这一趟的。”
书办被汉帛说的懵了。
汉帛的话说的那么大声,中气十足,生怕底下的那些百姓们听不见似地,差点儿让他耳朵都聋了。
可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现在汉帛还似有若无的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总督!死亡或的好像若是总督不让胡先生去,那就是这件事真的是胡先生做的,跟总督府有关,所以心虚,心里有鬼。
这个人这么会说话!
他有些招架不住了,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不断的做手势请汉帛进里头去说:“上差还请里头说话……”
汉帛哪里会理会他的拖延,伸手摆了摆便摇头:“身上有要紧差事,耽搁不得,就不进去打扰部堂大人办事了,还请大人行个方便,将胡先生带出来便是。”
………………………………
第905章 冲突
书办可不敢给他行这个方便。
胡先生怎么说也是总督手底下的红人,最近在总督府还是很有几分地位的,再说哪怕没有地位呢,总督府出去的人,那意义是不同的。
现在这汉帛嚷嚷的这么大声,大家都知道胡先生是被许员外指证说是幕后指使了,要是真的让汉帛这么把人带走,总督府不同样没了颜面且被人诟病?
他看着油盐不进的汉帛,只觉得头发都快愁掉了,都是难伺候的主儿啊。
他这里犹豫不定,又说服不了汉帛,那边的百姓们已经开始纷纷起哄了。
在他们眼里,总督府要是心里没鬼,就该让胡先生去钦差大人那里说清楚。沈琛来了这么几天,每天都在做实事。
那些受了伤或是遭了难的人家,沈琛一一都去亲自探望过了,有些船工家里实在困难,沈琛也从不嫌弃地方简陋,嘘寒问暖,又温和可亲,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大家都对这个少年钦差的观感不错。
何况这回钦差查清楚事实也真是为了百姓们着想。
刘必平固然对百姓们不错,也帮百姓们替朝廷申请减免赋税等等,做了许多事。可是说到底,他还是世族出身,不懂得民间疾苦,对百姓也少了一份同理心。
百姓们自来都更喜欢那些跟他们站在一起的人。
这个少年钦差显然就是那种更容易让人亲近的,他们不知不觉的就站在沈琛这边想起问题来,起哄要总督府交人。
汉帛抱着双臂得意的笑了笑,冲那个已经面色惨白的书办挑了挑眉:“大人,行个方便吧?我们奉命而来,不完成这个差事,回去难交差啊。”
可是让他们进来的话,自己就交不了差了!书办急的几乎要哭出声来,好在正好在这时,里头又奔出一个书吏来,看了他们一眼,站住了脚扬声道:“部堂大人问,这外头在吵闹什么?”他顿了顿,看了外头看热闹起哄的百姓一眼,便提高了音量:“部堂大人昨夜连夜接待浙江过来的大人,为了倭患的事一晚上没睡,才刚送走了浙江的大人,好容易能闭一会儿眼睛,便听见外头吵嚷的厉害,让我来问一问,出了什么事了?”
说的刘必平兢兢业业,这样一来,倒好像显得汉帛他们是无理取闹了。
汉帛冷笑了一声:“部堂大人辛苦,我们钦差大人昨天也为了百姓们受伤的事情一夜没睡,昨天阳明路那边有个船工最后还是没救回来,他们家孤儿寡母的,不知如何收拾,我们大人亲自去料理安顿好了,回来许员外便招供了,说是这件事跟胡先生有关,我们不信胡先生会如此胆大妄为,视百姓性命如无物,因此特意来请胡先生回去问一问此事。大家同属朝廷,自然该尽量配合,我们不敢打扰部堂大人休息,不如大人行个方便,将人交给我们,我们立即便走,如何?”
书吏说部堂为了抗倭辛苦,汉帛就紧跟着说沈琛为了这回受伤的百姓也辛苦。
而且这件事毕竟是在场百姓们亲历过的,更能感同身受,不少船工便都嚷了起来:“交人不就得了?!人家都说了,只是问一问,若是没事,必然还是会放回来的!这有什么不敢交人的?”
是啊,有什么不敢交人的,要是不敢交人,那就是心虚!
书吏面色铁青,冷哼了一声:“交人?钦差大人就算是有监察之责,恐怕也没有在总督府强行要人的道理!凭一个许员外的口供,就认定总督府跟这件事有关,还要胡先生跟你们去问话,这是置总督府于何地?!”
汉帛便也变了脸色,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反问:“那这位书吏的意思是,人不给了?之前总督大人不是同意了钦差大人的做法,也亲口同意钦差大人审理此案吗?既然同意了,那钦差大人如今就是审出来了跟胡先生有关,请胡先生去问一问话有什么不妥?若是真的不是胡先生,那不也顺便洗脱了胡先生的嫌疑,对大家都好吗?这么一件好事,怎么总督府就是不肯答应?难不成真的心里有鬼不成?”
“你说什么?!”书吏终于不再有好脸色,立即便道:“你们也太放肆了些!知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汉帛半点不怵,跟着便冷笑:“这里是总督府,怎么?是总督府,便是法外之地了吗?!现如今有人证物证在这里,我们要带走一个总督府的幕僚,你们百般阻挠,我倒是想问一问,你们这是什么居心?!”
论嗓子,书吏是喊不过汉帛的。
汉帛身后的几个锦衣卫也都唰唰唰的拔刀了。
绣春刀……
就算是地方上的大官,见了他们也通常都得退避三舍,书吏面色有些难堪,站在原地进退两难。
百姓们也都看出了不对来,都有些义愤填膺:“既然自己觉得没做过,那就让大人去问一问好了,这有什么不能问的?问清楚了,证明了清白这不是挺好的吗?要是真有事,那也是替总督府除了害啊!”
底下一窝蜂应和的。
书办急的额头简直快要冒烟,不动声色的往后退了几步,一溜烟的跑进去了……………这个场面他们已经控制不住,还是得去里头找别的人拿主意。
他进了后头的签押房,便看见几个亲卫正守在签押房外头,急忙走了几步。
亲卫长伸手拦了他,皱眉:“不是跟你们说过了吗?部堂忙了这一阵,好容易有个休息的时候,不让任何人来打搅。”
书办就忍不住跌脚:“哎哟我的秦大人,您以为我愿意打扰部堂大人?实在是外头已经快吵的翻了天了,我们不得不找部堂大人要个主意……”
亲卫长的眉头便皱的更厉害了些:“什么吵翻了天?就那个来要人的?就直接跟他们说,不给,他们还想怎么样?难不成,他们还敢硬闯总督府要人不成?!”
………………………………
第906章 记恨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榕城,不是任由他们撒泼的京城!这帮纨绔子弟来了这里,就得好好守这里的规矩。
还说什么查案。
真是笑话,说让他们查,那是给他们脸面。
可是他们竟也真的不知天高地厚查到总督府头上来了。
书吏吞了口口水:“看他们那样子,的确是咱们不交人,他们就要硬闯了!”
亲卫长只觉得可笑,忍不住便恼怒起来:“真是可笑至极!他们敢闯?那就让他们试试!”
惊扰二品封疆大吏办公,这是何等罪名!
哪怕钦差有监察之责,他也没那个本事和权力,敢对一省最高长官如何。
书吏觉得亲卫长可能还是没大明白,便急忙解释:“大人唉!人家说的很清楚了,就只是要胡先生而已,无意冒犯咱们部堂。还说什么,他们是为了我们总督府的名声着想,若是真不是胡先生,也算是给总督府洗脱了嫌疑……”
他怕这个暴脾气的亲卫长再说出什么来打断自己的话,便一口气不停歇的解释:“还有,外头来了不知多少看热闹的人,将总督府围的水泄不通。咱们若是不把胡先生交出去,恐怕还要犯了众怒……到时候百姓们还不知道如何想咱们呢。”
真是岂有此理!
亲卫长咳嗽了一声:“我出去瞧瞧。”
他正要转身,廊檐下却有了动静,门吱呀一声开了,刘必平身边伺候的人出来,冲他们道:“不必闹,让他们带走就是了。”
亲卫长便忍不住喊了一声:“部堂!”
出来的人朝他摆了摆手,只是冷笑:“没有确切的证据,沈琛是不会来抓人的,让他抓。”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总督府的面子往哪儿搁?
亲卫长满心的不解跟愤怒,可是最后还是忍住了,挥了挥手跟书吏交代:“那便请钦差的呃人进来吧,将胡先生请出来。”
他等书吏转身去办事了,便忍不住,进了门朝刘必平施了礼:“部堂,您明知道沈琛是冲着您来的…怎么还答应让他带走胡先生?他这么一带走,到时候胡先生……”
刘必平伸手从丫头手里接过浸湿了的帕子覆在脸上,叹息了一声才将帕子扯下来扔进水盆里,随意的看了亲卫长一眼:“人家既然要查,又是天使,你不让人家查,怎么说得过去?”
说到底,现在浙江战事已经快到尾声了,朝廷的进攻一帆风顺。
加上九江那边,临江王也已经缓了过来,开始进一步对晋王赶尽杀绝,朝中局势一片大好。
现在这时候,根本不能跟沈琛硬着来…………他在朝中可已经跟从前不同了,没有大树能替他遮风挡雨了。
亲卫长还是很不能理解:“可是这样一来,到时候咱们总督府的面子往哪里放……”
“跟总督府有什么关系?”刘必平冷淡着脸看了他一眼,面上仍旧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沈琛查也就是查到胡先生那里为止了,还想再查到本官身上吗?”
那也要他沈琛有那个本事,能让胡先生开这个口。
亲卫长闷闷的应了一声。
另一头的胡先生却并不止是闷闷的而已了,他只觉得胸口钝痛,差点儿要站立不稳……………说到底,他只不过是想要球个平步青云罢了,大好前程才是他所向往和追求的。
可是现在许员外供出了他,那还谈什么大好前程?
他心里清楚的很,一旦去了沈琛那里,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不能供出刘必平……否则他不仅一个人死,还要牵连亲友。
可是不供出刘必平,那就意味着这罪名只能他自己担下来……
他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因为过度紧张忍不住开始干呕。
书吏在外头看着,小心翼翼的劝了一句:“先生也放宽心,未必事情就坏到了这个地步呢……”
胡先生看也没有看他,手指因为过度用力拽着衣服而发白,好半响才扶着桌子站稳了,再看了一眼房中的陈设,淡淡的叹息了一声:“走吧。”
事已至此,不是害怕便能将事情了结的。
他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只能想法子,看能不能挽回一二了。
书吏应了一声是,恭敬的领着他出去,带他到了前头天井里,才转身不冷不热的看着汉帛:“上差,人已经给您带来了。”
汉帛知道这个仇已经跟总督府结下了,可是他没什么感觉……………本来就是仇敌,迟早是要撕破脸的,他根本就没把这些人当回事。
他嗯了一声,也仰着头干脆用鼻孔看人,回头冲锦衣卫们点了点头,便大摇大摆的押着胡先生回了驿馆。
与此同时,书吏已经一溜烟的小跑着回了签押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必平。
亲卫长欲言又止,手心里都是黏腻的冷汗,让人觉得憋闷的难受,片刻后才问刘必平:“部堂大人,那咱们就这么算了?”
刘必平已经洗完了脸,端起参汤喝了一口,顿时觉得通体舒泰,休息了片刻才道:“当然不能算了,若是就这么算了,以后这榕城,就要改姓沈了。”
亲卫长便放了心……………他就知道自家部堂不是这种会甘于被人欺负的人,人家已经踩到脸上来了,怎么能容得他们放肆?
他冷笑了一声:“是该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知道知道,这榕城到底是谁说了算。”
书吏也在旁边附和:“可不是,钦差大人嚣张也便罢了,连带着他的下人都鼻孔朝天,看不起人,还撺掇起百姓们闹事,殊为可恨。”
刘必平冷冷的笑了一声。
他是不想明面上跟沈琛过不去,毕竟沈琛现在顺风顺水嘛。
可是这世上,最多的不就是意外吗?
凡事总是会有例外的。
沈琛一来就在榕城出了事,又抓了四大家的人,就算是有人挟私报复,也是很正常的事啊,谁让沈琛这么嚣张,不知道收敛呢?他把动静的闹的这么大,摆明就是在耍威风了,要知道,威风耍过头了,是很容易招人记恨和报复的。
………………………………
第907章 打算
刘必平没心思再纵容沈琛这么闹下去了。
他原本以为还有时间,能让沈琛名声尽毁以后,再找个由头把他收拾掉,尽量能不露出什么痕迹来是最好的法子。
可是这几番下来,他已经看出来沈琛这个人,是个极为难对付的角色。
他有身份,可是偏偏不在乎身份,有能耐,却又懂的隐藏能耐,这样的本事不是人人都有,沈琛却练的如火纯清,精明的根本不像是一个王府养出来的孩子。
跟这样的人斗,太废心力。
尤其是沈琛带了三千护卫,这人手加起来,可是很可观的了,毕竟他一个总督府的驻军也不过就五千而已。
有人在手,沈琛什么时候觉得差不多了,能找个由头把他给杀了,岂不是随时都能动手?这风险太大了,他绝不会去冒。
沈琛想要他死,他就让沈琛早一步超脱。
书吏说完了那句撺掇的话,就老实的站在一边等候吩咐,他知道自家部堂的性子是个说一不二的,他既然说要给沈琛一个教训,那就是真的教训。
他们这些底下伺候的人,只要等着吩咐就是了。
亲卫长也站在一边等着刘必平下命令。
刘必平的精神越来越不好了,亲卫长看着,心里有些难受……………倭寇那边打的越差,这边的刘必平压力就越发的大。
他们当初做的就是倭寇和那些海盗们的生意,那些人哪里有什么义气,一旦被抓,到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泥,刘必平这边便会很是被动。
最近刘必平因为朝廷和浙江的战事两面夹击,已经很多天没有睡过一个整觉了,每天都只是靠参汤勉强提神。
再这么下去,他自己的身体就会撑不住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亲卫长便越发的痛恨这个时候还不停的找麻烦的沈琛他们,恨不得他们能立即便死了,减少麻烦。
刘必平静静的坐着想了一会儿,忽然仰头看着亲卫长问他:“那边…卫家那边那些人……”
卫家大夫人领着儿女都在泉州,离榕城加起来也不过就是一日的路程,虽然泉州知府不怎么听话,可是这些人却一直都在刘必平的眼皮子底下被不错眼的盯着。
亲卫长立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急忙应话:“您放心,一直都看着呢,就呆在泉州没动弹过。”
“那就让他们动弹动弹嘛。”刘必平端了参汤喝了一口,伸手揉了揉发痛的眼睛,冷淡的道:“沈琛是太没事情做了,以至于到处找人麻烦。他不是喜欢围着寿宁郡主转吗?那就给寿宁郡主找些事,让寿宁郡主忙起来了,他自然也就跟着忙起来了。”
书吏在旁边小心的点头哈腰:“部堂您的意思是……”
他琢磨了一会儿,才道:“动动那边的人,引寿宁郡主过去?”
刘必平已经开始放下杯子了,见书吏跟亲卫长都探着头很认真的在等自己的回话,便点了点头:“他们既然想给自己找事做,那就让他们如愿以偿罢。”
他的事太多了,已经不想再跟沈琛这样捉迷藏下去。
咳嗽了一声,他示意书吏去给自己找了纸笔,便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看向亲卫长:“明白了?”
这些事都是从前做的轻车熟路的,亲卫长一见纸上的字便明白了,怔了怔之后便无端的有些激动,急忙点了点头:“部堂早就该这样了,这样一来,借别人的手……替咱们自己也铲除了隐患。”
书吏伸着脑袋有些茫然,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刘必平摆了个噤声的手势,急忙收声。
“有些话不必说出来,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刘必平看了亲卫长一眼,才又重新缓慢的靠回了椅子上,冲他下了命令:“去办吧,别出什么意外,我要他们的命。”
亲卫长立即答应了。
书吏有些插不上话,忍不住便问:“部堂,那胡先生那边……”
“胡先生那边,你等会儿就跟过去,就问他们,话问完了没有,案子若是审完了,也该把人交给咱们。”刘必平目光里冷淡中带着一点浅淡的嘲讽:“可别出了什么岔子,咱们胡先生可还有许多事要做的。”
书吏还是不大明白,可是看刘必平这样子,就知道自己只需要按照他说的办便是了,立即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收拾了收拾退出来,便启程去驿馆。
他在去的路上就开始揣度自家部堂大人的意思……………胡先生是部堂大人手底下的红人,至少近期来说是这样的,也不知道胡先生到底替部堂大人做了些什么,会不会说出什么关键的信息来…
可是转念一想,部堂大人绝对不是个轻易就会出错的人,他要做什么事,总是有十足的把握的,他既然敢放胡先生来驿馆,就是认定了胡先生说不出什么来。
这么想了一阵,转眼便已经到了驿馆了,他下了轿子,在总督府几个亲兵的护卫下递了帖子,就等在驿馆外头。
等到里头有回应了,见出来的是汉帛,便吸了吸鼻子,居高临下的反问:“之前上差说是要借我们胡先生问一问,现在不知道问完了没有?我们府中还有许多事要仰仗胡先生回去解决,若是已经问好了,还请上差行个方便,将人给我们带回去。”
汉帛双手抱胸看了他一眼,有些没好气的道:“还没呢!这又不是大街上买菜,是审案子,哪里能这么快就出结果?你当是你去街上喝花酒呢,一进一出就完事了!”
汉帛说话向来就不大顾别人的脸面,尤其是在这人还屡次找他麻烦也找他主子麻烦的时候,正好他现在心情也不好,说的话便尤其的让人接受不了。
书吏被他气的险些立即说出难听的来,可是却还是忍住了,冷冷的道:“那可怎么办,府中的事万分紧急,耽搁不了。浙江的大人们来借粮,这件事是胡先生负责的,文书都在他手里,他要是不回去,这事儿就弄不成。弄不成的话……可就不好交差啊。”
………………………………
第908章 死了
书吏冷冷的看着面前的汉帛,再冷冷的环顾了一圈,背着手垂下头吐了口唾沫:“要是出了什么事,那浙江那边的大人谁来应付?要是浙江的将士们因为这件事打不成长了,这个责任又有谁来负?!”
他冷笑了一声,见汉帛挑眉,便又道:“大人,要是你们还实在没问完,不如就这样,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你们什么时候问完了,什么时候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就把人该带走,这样一来不耽误你们审案,二来我们也想尽快完成我们的差事,你们看怎么样?”
汉帛答应了,半信半疑的回去跟沈琛和卫安说这件事:“好端端的,在押他来之前都不用这个借口,怎么现在忽然想到用这个借口了?该不会是有什么阴谋吧?”
卫安跟沈琛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眼里都有怀疑一闪而过。
汉帛说的是,要是真的是想帮胡先生开脱的话,之前就该用这个借口,军国大事,谁敢耽误?就算是有任何事也该往后放,沈琛也不能凭借什么要审案的理由从刘必平那里带人的。
可是之前刘必平却没用这个理由。
总不可能是忘了,这个人心机如此深沉……
那就是说,他是有备而来。
可是他难道仅仅就只是想要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