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急赶,到天快黑的时候,卫安一行人终于到了朝城县。
  朝城县河流众多,还没进城便能看见在河边洗衣服的妇人,和天黑了结束耕作回家的农人。
  谭喜他们却无心欣赏,正飞快的跟卫安说起打听来的消息:“朝城县是近期报上去过出现过倭寇和海贼的几个县城之一,而我们要去的那个赌场,的确是个黑赌场,地方隐秘,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不知道它背后的势力。”
  能聚集三教九流的人呢,又能被官府容纳,背景不难猜。
  联想起专门把她们引到这里来的罗源他们,卫安之前的猜测就更加得到了印证:“看来我之前想的不错,罗源他们大概是打算剥了我的皮了。”
  他们时间不多了,越快能引出沈琛越好。
  可是沈琛偏偏躲得这么隐蔽,他们就顾不得其他的,只能把她推出来,死马当作活马医。
  如果她是罗源,怎么做才能最有效果?
  怎么做才能把她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地步,引出沈琛?
  赌场…
  朝城县又出现过倭寇……
  她忽然灵光一闪,明白了罗源这个杀招在哪里。
  这么多地方供他们选,他们却非得选有倭寇流窜的朝城县,肯定是有他们的原因的。
  罗源不愧是罗阎王啊,连杀人也要做的这么绝,想让他们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小县城因为钦差的失踪风声鹤唳,又因为有倭寇流窜而冷清万分,一入夜,到处都安静了。
  只除了卫安他们现在正要进的这个地方。
  这座外头看起来只不过是一座漂亮精致的宅子里头别有洞天,一进门就能看见偌大的天井,绕过影壁往里走,就能看见两边都被改造成了贡院那样一个个的小隔间,里头此时正掌声雷动,不知道在喝彩些什么。
  他们一进去,几个凶神恶煞的混混一样的人便指着他们,气势汹汹的问:“这么多人?”
  卫安就笑了笑:“已经不多了,平常带的是更多的。”
  那些混混神情不大好看,又不耐烦的问:“来赌什么的?”
  谭喜和赵期走江湖的,这些难不住他们,笑了笑就道:“什么都赌,斗鸡走狗,或是蛐蛐儿牌九,有什么就赌什么。”
  好大的口气。
  ………………………………


第855章 通倭
  “口气这么大?”那些混混们不怀好意的打量了他们一眼,拿着手里的棍子指着他们:“拿银子出来看看?”
  谭喜一面笑,一面说应该的,一面露出了腰包里鼓鼓囊囊的金子。
  不是银子,都是金灿灿的黄金。
  这年头还有傻成这样的,也真是难得了。
  那些混混们对视了一眼,放了人进去,其中一人又飞快的跑去后头找人了。
  不一时就有管事模样的人朝着卫安他们一行人迎了上来,和善的问他们:“各位是外地来的?是要玩什么?”
  谭喜不答,反而环顾了一圈就好奇的问:“到处都怕倭寇呢,都传扬说是倭寇掳走了钦差大人,怎么你们这里还这么热闹?”
  那个管事的连面色也没变,笑着打量了他们一眼:“哪个地方没几个这样的场所?若是没了我们,客官们往哪里去消遣?钦差大人是钦差大人,谁也不能影响我们过日子不是?”
  谭喜就笑了,一面说着倒是这么个道理,一面就跟着他往里走。
  那个人倒是算得上和气,很是上道的引了他们进门以后,就笑了:“听说诸位可是贵客,银钱多的很,既然想消遣,不知道想找什么消遣?”
  他说着就又把赌坊里的赌局说了一遍。
  斗鸡斗狗这些是常有的,根本不值得一提,他说现在最火的,是把人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然后沉湖,赌那个人究竟能不能在一炷香之内出来。
  这可是在赌活人的性命啊,谭喜似乎愣住了,皱着眉头有些发怵的问:“这样赌,官府不管吗?”
  管事便笑了:“自古以来,赌这种东西,能禁得了吗?至于那些压盘的,那都是自愿的。”
  他们称呼这种愿意去铁笼子里赌命的叫做压盘的。
  卫安便笑了:“既然如此,就赌这种。”
  他们最后赌赢了,那个压盘的成功从铁笼子里逃脱,从后山上那深不见底的湖里爬了上来,赢了不小的一笔银子。
  管事的奉承他们运气好:“已经连着几个压盘的死了,您几位一来,这压盘的就活了,真是贵人,真是贵人。”
  那个压盘的正拧着自己的湿衣服,看了他们一眼,似乎有些愣住,而后很快又转身走了。
  谭喜已经认出来,有些急切的跟卫安说:“姑娘,那是……”
  那个人是朝廷派给沈琛的锦衣卫之一。
  曾经跟着楼并都出来过。
  卫安他们是眼熟的。
  终于来了。
  他们急忙问管事那人的身份,管事就有些茫然:“这些压盘的都是自愿来的,我们这里有规矩的,不问出身不问来路,我们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谭喜于是塞了厚厚的银子,让那管事帮忙把这个压盘的找出来。
  管事的答应了,替他们安排了房间让她们先回房间里休息。
  谭喜就冷淡着脸色:“这些人搞这么多鬼,到底是想做什么?”
  要是他们不是知道锦衣卫出了内奸,就真的以为沈琛是在这座赌坊里头了。
  正说着,外头的门就响了,管事的乐呵呵的把人带了进来:“找到了找到了,人找到了!”
  他把那个压盘的往里一推,很是识趣的就走了。
  卫安便看向那个锦衣卫,像是强忍着激动似地问他:“认不认得我?”
  那个锦衣卫抿了抿唇,似乎想了一会儿,才认出了她,一脸惊讶的问:“郡主?!”
  谭喜嗯了一声,肃然着脸色:“郡主是收到了雪松的消息,所以特地来东昌府的,到驿馆头一晚就收到了侯爷送来的信,说是躲在了这赌坊里。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怎么你们会躲到这里来?侯爷人呢?为什么你们不找官府?!”
  那个锦衣卫就很是无奈的苦笑了一声:“锦衣卫里头出了内贼!我们住在驿馆的时候被人追杀,幸亏我们躲过一劫。侯爷怀疑锦衣卫里头出了内奸因此才被人得逞,因此不敢露面,前天是看见了雪松留下的标记,因此才知道郡主您来了东昌府,想法子偷偷让人把信送过去了,我们没想到您真的能这么顺利的收到信,这么快就赶过来了……”
  卫安就急忙追问:“沈琛呢?”
  是真的很急切的样子,看样子是果然很关心沈琛的安危的。
  那锦衣卫皱着眉头:“侯爷受了很严重的伤,我们又不敢请大夫,一天比一天严重了,侯爷让我在这里等着。”
  卫安就皱起了眉头,脸色更加难看了。
  她已经失去全部理智了。
  根本一点漏洞也没有发现,催促着那个锦衣卫快点带她去找沈琛。
  女人么,再聪明也是一样,碰见跟感情有关的事,理智就立即不知道飞往何方了。
  这么简单的圈套,竟然也不能发现。
  那锦衣卫垂着头掩去了眼底的嘲讽和得意,立定了身子:“我带您几位过去。”
  他觉得之前大家是杞人忧天了,这个寿宁郡主根本没有什么难对付的,看来她的价值也仅限于将沈琛引出来了。
  这么想着,他带着一点讥讽转过头带路。
  他身后,卫安却也在眼里同样露出了一点几不可见的嘲讽。
  任何轻视对手的举动都最好没有,她从小就知道这一点,并且牢牢记住不敢或忘,可是这些原本比她更该警惕的锦衣卫,他们却忘了。
  锦衣卫引着他们穿过了一片漆黑的树林,再往前走了一段山路,终于到了一座小木屋之前。
  他站住了脚指着那座明显破败的小木屋冲着卫安一行人说:“就是这里了,侯爷受了不轻的伤,不能行动。”
  他说着,已经一马当先的开始往前走。
  卫安等人也毫不设防,急忙快步跟上他的脚步,迫不及待的一把推开了破门,急急忙忙的喊:“沈琛!”
  可是当谭喜点燃了火折子,终于将屋子照亮了,众人才发现,屋子里根本没什么受了重伤的平西侯。
  只有几个穿着打扮奇形怪状的男人,正在擦拭他们手里的刀。
  倭寇。
  这是谭喜第一个想法,然后面色惨白。
  ………………………………


第856章 烂招
  他们一直在想罗源的杀招究竟是什么,觉得罗源好像有些儿戏了,这些圈套的花招根本就不值一提,实在让人一眼就能看穿。
  可是原来罗源根本不在乎他们看透了没看透,也根本不管他们是聪明还是蠢。
  因为不管他们究竟是聪明还是蠢,他们都只有钻进来这么一条路。
  而中间的招数有多烂不要紧,致命就行了。
  通倭,这才是真正罗源的目的和送给他们的礼物。
  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给卫安他们准备的时间,他知道他们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因此就干脆想个让沈琛不能不出来的法子…………通倭。
  倭寇在浙江一带闹的百姓民不聊生,也让隆庆帝异常头疼,满朝文武听见通倭两个字就难受。
  沾上这两个字,不管你是谁,都逃不过一个死字。
  这一点罗源知道,沈琛也知道。
  木门根本没有再掩上,外头的风呼呼的灌进来,将里头那些倭寇的脸都照亮了。
  也就是一霎那之间的事,不知从哪儿又涌出来许多官兵,将他们一同都围在了中央,气势汹汹来者不善。
  谭喜就瞬间明白了,也不由得有些慌张的朝卫安看过去。
  连卫安也不免惊慌失措,急忙出声抢白:“这不关我们的事,是有人带我们过来的!我们不认识这帮人!”
  “你急个什么?”之前在驿馆中扮作驿卒的那个锦衣卫恢复了锦衣卫的装扮,大步朝前越过众人走来,蹙着眉头冷笑:“看你们古里古怪,早就怀疑你们不安好心了,果然,这一试便试出了真伪!你们竟真的是倭寇的同党!”
  他冷笑着,指着卫安他们,厌恶的道:“我们严查这批倭寇已经许久了,就是他们掳走了平西侯,东昌府全境戒严,这帮倭寇无处可藏,必定是得寻帮手的,无疑你们便是跟他们里应外合的内贼了!”
  他跟当驿卒的时候完全不同了,收起了之前刻意装出来的卑微,如今显现出来的就全是锦衣卫的阴狠:“全都带走!”
  夜已经深了,那个锦衣卫等人押走了卫安等人之后,就大踏步的走出来,对着刚刚引卫安过来的那个锦衣卫点了点头,两人便各自散了。
  到了高唐的时候已经夜深,可是罗阎王他们却全都还没有睡。
  黄文杰跟何亮等在知府签押房里头,都有些不解,看着明显一副生人勿进的罗阎王,很是不明白罗阎王到底想做什么。
  黄文杰不善言辞,涉及的人有钦差侯爷又有寿宁郡主,他其实已经有些慌张了,只是箭在弦上,他没了选择的余地,因此并不敢有异议而已,既然反正都没有他说话的地方,他想了想,就干脆不说。
  反正一个是按察使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哪一个都能压死他。
  他不说话他们也会作主的。
  何亮果然先忍不住了,有些不解的抬着下巴去问罗阎王:“上差,你让寿宁郡主一行人跟那帮东瀛浪人见面,就是为了污蔑她通倭?”
  罗阎王手里还捏着一只小小的白玉杯不放,目光却淡淡的朝着何亮看过去了,轻轻扬了扬唇:“怎么?不成吗?”
  当然不成。
  何亮皱起眉头,很是不明白:“你这样岂不是打草惊蛇?沈琛又不傻,知道你这么做,只会藏的更深!”
  黄文杰想了想,也觉得何亮说的是对的。
  为了自保,沈琛知道寿宁郡主都被官府抓了之后,肯定更知道官府跟锦衣卫如今已经是沆瀣一气,怎么还会蠢的露出行迹?
  这样一来,找他就更难了。
  “如今只差挖地三尺了,可是你们谁找到沈琛的踪迹了吗?”罗源不动声色,手指缓缓敲打在桌面上:“昨天是十天,今天可就只有九天了,只要沈琛能挨得过这九天,等到京城一来人,我们找到沈琛的几率就更低。”
  何亮跟黄文杰对视了一眼,脸色都很难看。
  他们得承认罗源的话的确有道理,说到底现在他们的确找不到沈琛。
  “可是就算是抓了寿宁郡主,也未必就能逼沈琛出来啊。”何亮有些烦躁,脸上和头上的汗都冒了出来,满面油光的给自己扇了扇风,不耐烦的道:“何况抓了一个郡主,事情就多了。”
  到时候卫家和郑王那里就是麻烦,何况到时候怎么写折子跟朝廷说呢?朝廷怎么会相信堂堂郡主跟倭寇有勾结?!这个事儿根本就说不过去的!
  “谁说是抓了郡主了?”罗源语气里带着嘲讽,眼角眉梢都是得意和志在必得的不屑:“我们抓了什么郡主吗?寿宁郡主不是跟卫老太太在船上一路南下了吗?我们现在抓的这个,除了我们和沈琛还有卫家,谁敢说是寿宁郡主?”
  众人就都是一愣。
  是啊,寿宁郡主来东昌府用的可是商人的名义,从没说过她是郡主。
  “先利用她要紧,以后的窟窿以后再补。”罗源冷笑了一声,面容冷淡,仿佛卫安的生死根本不值得一提:“我们不在意她的命,可是沈琛未必不在意。反正已经到了这一步了,死马当作活马医也就罢了,说不得就有用呢?从明天开始,全城张贴榜文,就说,抓到了一批通倭的商人,再把画像贴上去,沈琛一定看得见的。然后从明天开始,每天杀一个人,三天之后,就杀卫安。”
  三天,玩的是一个时间上的游戏。
  一天杀一个人,沈琛就会知道他们是真的起了杀心,为了逼出他是可以杀卫安的。
  自然而然的就会紧张。
  四天,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就算是起先多坚定的决心都会受到动摇的。而等到三天过后,这消息必定也一定传到沈琛耳朵里了,这样就可以避免沈琛不知道这件事的可能性。
  罗源看着自己的手指,漫不经心的笑了笑。
  他相信沈琛是会上当的。
  少年人嘛,你的心上人千里迢迢的来救你,你会舍得看着她客死异乡,死的不明不白甚至连个身份也没有吗?
  ………………………………


第857章 高招
  不管罗源分析的到底有没有道理,现在何亮和黄文杰除此之外已经无路可走了。
  沈琛要是再不出来,等着他们的就是抽筋扒皮的结果,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反正别人的命也不是他们自己的命,罗源说得对,再不济,身份作假总是真的,是卫安自己不要命不肯以真实身份示人的。
  到时候他们就拿这个理由往上一说,谁也不能说他们做错了…………通倭这样的大罪,难道还管你是谁吗?
  他们这些官员对于通倭的人,可有就地处决的权力的。
  既然决定了,事情就要立即去办。
  何亮是按察使,当即就把事情分派了下去,将文书都做好了。
  那些倭寇都是早就已经收买好了的,口供证据都是一应俱全,不必费劲。
  至于卫安那边,根本就无人去提审。
  他们反正只需要做个样子就是。
  等到第二天,整个高唐便都知道了,境内出了倭寇,勾结商人意图不轨的事了。
  虽然东昌府自来受到倭寇侵扰不多,可是海贼却是出了名的彪悍的,东昌府百姓多有靠水吃饭的,对海贼基本上是闻风色变。
  现在听说竟然有商人勾结倭寇透露钦差信息,导致钦差被掳,便都惶惶然起来。
  原本钦差失踪过后,官府一日一日的搜查就已经让人很是惶恐了,加上如今又要杀人,高唐的百姓都沸腾了,四处奔走相告起来。
  每天要杀一个人的消息,还是何亮手底下的许千户带来的,他带着点儿怜悯的看着困在牢里的卫安他们,手里捏着厚厚的荷包,掂量了掂量就摇头:“上头的命令已经下来了,明天便要行刑了,你们自求多福吧。”
  等到许千户走了,谭喜才转身看着卫安,深吸了一口气将声音压得极低:“姑娘,都被你料中了。”
  真是给他们栽赃了通倭的罪名,然后想要用杀人来威胁沈琛出来。
  罗源想的是对的,站在他的位子,就算是卫安,想的肯定也是这样的法子……………沈琛太狡猾,嗅觉灵敏的逃脱了追杀不说,还躲的无影无踪,让他们陷入了被动。
  这个时候,除了引寿宁郡主来,利用寿宁郡主的生死来操纵沈琛,的确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可是,罗源在利用她的时候,恐怕想不到,她也正是在利用罗源。
  东昌府这么大,眼线这么多,不仅民间有倭寇在追踪沈琛的踪迹,官府和锦衣卫无一靠得住,这样的情形下,她就算是找到了沈琛,也是无济于事的,她们到头来还是会被罗源他们一网打尽。
  既然如此,自然就要想办法把事情闹的大一点,再大一点。
  她想到这里,转头去问赵期:“确定把事情都跟林跃交代清楚了,没有遗漏吗?”
  是的,驿卒放了他们去朝城县,他们的确是去了。
  可是扮作驿卒的锦衣卫并没有发现,一路上卫安的人都在几不可见的减少。
  林三少早在信里告诉卫安了,罗源其人,狠辣有余,聪明也有,只是跟狠辣一比,这聪明就不显得那么明显了。
  他之前之所以闯出那么大的名堂,跟他的狠辣是脱不了关系的。
  他专挑出头鸟打,不管这个人背后牵扯的究竟是谁。
  李公公的事情过后,他固然是威风八面,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同时他也在扬州呆了整整这么几年,直到今年才碰上了沈琛的事能重新回到京城锦衣卫权力的中心。
  有些代价,他早就付过了。
  林三少从不说没用的话,卫安也从来不做没用的事。
  她一开始就来到明知道有问题的锦衣卫把持的驿馆,就是因为她想让锦衣卫知道她的行踪,也想让锦衣卫知道她已经来了。
  她有备而来,罗源却只当她是一只自投罗网的鱼。
  真是笑话。
  一贯沉默不语的纹绣从包袱里拿了披风想给卫安披上,一面就问:“姑娘,既然整个东昌都被把持住了,那个知县能不能靠得住……”
  路上固然是有人监视没错,可是等到进了那座黑赌坊开始,那些人的看守就放松了。
  尤其是开始押注之后,就更少人能注意得到卫安身边的人,注意力都放在卫安和赌局上头了。
  趁着这个时候,林跃已经偷偷带了何胜和何斌从人群里不露痕迹的溜了出去,隐藏在了赌坊里,等到这件事已经风平浪静,他们才收买了两个本地人,伪装成跟他们是朋友,天亮了之后平平安安的出了这座赌坊。
  他们是听了卫安的吩咐,要去找朝城县知县彭德瑞的。
  早在知道东昌府的局势之后,卫安就已经先行一步将东昌府的关系网都查清楚了。
  因此也就知道罗源跟刘必平之间隐秘的关系。
  鲁氏女这个依靠姻亲关系结成的网,是刘必平手里又一个杀人的刀。
  卫安早就知道官场是个大染缸的道理,在林三少提醒之后,就做足了准备,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在东昌府还有一个异常的存在………………就是朝城县知县彭德瑞。
  这个人算起来,还是彭家的远房亲戚。
  是那种很远很远的关系,当初彭家出事,彭家是牵连了三族的,他们并不在其中,因此也就没什么影响。
  除了因为出了三族之外没什么影响,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彭德瑞是个奇人。
  这人当初一开始是在福建当官的,官不大,就是个县城的教谕。
  可是问题是他官不大,志气却很大,将一地的教育办的极为出众,学生们都对他交口称赞。
  而且他还脾气死硬。
  倭寇来袭,他所在平安县城死伤无数,知县等人都要逃,是他铮铮铁骨,拦住了要跑的知县大人,义正言辞的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之后,就带头领着一些有血气的汉子冲上去解救百姓了。
  因为这事儿,他被破格提了知县,吏部把他放到朝城县去了。
  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死心眼的人,认准了什么就是什么,哪怕你要他的命,也不能让他的观念改变。
  ………………………………


第858章 阻拦
  之前他来东昌府的时候,东昌府的官员们都不把他当回事。
  可是他就是要弄出点不同的事情出来,朝城县遭了一次天灾之后,上头不肯开仓放粮,他自己带头把县城的粮仓给开了,将粮食尽数发给百姓。
  而后给朝廷上请罪书,将百姓的惨状还有官府的不作为通通送了上去。
  从此以后,大家不仅觉得他是个麻烦了,还把他视作瘟神避之不及。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会有资格参与谋杀钦差大人这样的阴谋的。
  东昌府的一众官员,从上到下,都把他瞒得死死的。
  正是这样,才给了卫安一个可乘之机。
  有些人虽然不聪明,可是不聪明有不聪明的好处。
  此时这个不聪明的人已经赶到了高唐,在傍晚时分终于赶到了知府衙门,要求求见知府。
  黄文杰一听就皱眉:“让他回去!”
  何亮也听说过这个人的大名的,回头问了他一声:“是那个彭德瑞?”
  虽然没说哪个,可是大家都已经心里有数了。
  黄文杰应了一声,很是烦躁不堪:“这就是个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每每遇见他总是有事发生,还都不是好事!这回来又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还是不见的好。”
  否则的话,还不知道他又会闹出些什么事端来,让人无法应付收场。
  何亮若有所思,还特意叮嘱了那个书办一句:“有话好好说,别惹急了他。”
  现在这个关键时候,不能再闹出什么事来,多生事端。
  书办答应了一声,可是出去的时候照旧趾高气扬的打发他:“我们老爷忙着呢,大人还是请回吧。”
  官大一级压死人,书办身为知府衙门的人,对底下的知县们向来也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彭德瑞是急赶慢赶赶来的,身上都已经汗湿了,听了这话却并不生气,就地往地上一坐,冷淡的道:“既然大人忙,我便在这里等着,你回去告诉大人一声,什么时候他事情办好了,什么事情请他抽空见我一见。”
  这个臭石头!
  书办目瞪口呆,拂袖进去了。
  早就知道这个是个异常执着的人,没想到却真的执着成了这样,何亮看了黄文杰一眼,问他:“你知不知道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若不是什么大事,干脆就答应了他,省的他来闹。”
  现在也不是闹的时候。
  黄文杰也没法子了,总不能让他一直在外面坐着,影响也不好,只好点头,亲自去签押房见了他。
  彭德瑞一开口就把来意说明了,半点拖泥带水都没有:“大人昨天是否在我们县城抓了一批通倭的商人?”
  黄文杰的眉头就皱的更厉害了。
  这事儿是瞒着这个固执古怪的彭德瑞去做的,为的就是怕他问的太多,导致事情不成。
  可是现在他还是知道了,黄文杰就有些不耐烦,心里起了警惕:“这事儿是朝廷机密,不是你等可知的,你不必管。”
  彭德瑞不卑不亢,也不生气,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既然如此,请堂尊拿出文书来,若是有刑部的公文,下官便不管了。”
  黄文杰心中猛然生起了一股怒气,这个时候他正为了能不能拿下沈琛而在提心吊胆,可是眼前的这个彭德瑞却三番四次的来跟他做对。
  他立即站了起来,怒气冲冲的道:“你什么意思?!”
  彭德瑞不生气,仍旧如同一根竹子一样立在那里不动弹:“没什么意思,堂尊从我的地盘上抓人,说我的地盘上有人通倭,我担不起这个责任,要把案子查清楚。”
  黄文杰就立即冷笑了一声:“谁说了要让你担责任!都已经说了,这个案子跟你没什么关系,你不必管!”
  彭德瑞寸步不让,看着黄文杰一脸争气,大义凛然的冷笑:“堂尊这话说的差了,既然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出了倭寇跟人勾结,自然关我的事,我自然要查!何况听说这里头还有商人勾结倭寇。”
  真是个难打发的。
  黄文杰忍不住大吼了一声:“闭嘴!”0
  彭德瑞一点儿也不怕他,半点影响都没有受到,立即便出声反驳:“堂尊为何让下官闭嘴?依大周律,堂尊纵然是知府,也该知会我一声再往我的治下去抓人……”
  黄文杰跟他说不到一起去,又不能透露自己的目的,只好拂袖回了花厅。
  一直等着的何亮见他怒气冲冲的形容就知道他必定是没法儿压住那个彭德瑞,反问道:“怎么回事?”
  黄文杰觉得嗓子都被气的快要冒烟了,冷笑了一声,没什么好声气的道:“还能是怎么回事?那个二愣子就是个坏事的根本!这个节骨眼了跑来跟我说他要审案!”
  何亮立起来了,神情严肃的问:“他要审什么案?”
  什么案?黄文杰怒气冲冲的将杯子放下:“通倭案!他说既然我们说那帮商人通倭,他要审一审!还说这案子既然是发生在他们当地,就该是他来审!”
  何亮就忍不住了,他觉得有些可笑,忍不住就真的嗤笑了一声:“他要审案?他知不知道他是在说什么?”
  何亮毕竟是高高在上的按察使,不知道这个臭石头的可怕之处。
  黄文杰摇了摇头,有些气急败坏:“他当然知道,可他就是个不怕死的,你有什么法子?他说了,若是我们不让他审案,他就要上书给都察院,上书给内阁,问一问我们知府衙门和按察司是不是越权了,还说若是不让他审,就让吏部下撤人的文书,他立即就走!”
  上达天听?!
  若是这么一来,那还怎么封锁消息。
  那卫安的身份怎么还遮掩的住?!到时候一切就都完了!
  果然是个大麻烦!
  何亮就冷笑了一声:“他敢!”
  他有什么不敢的?
  黄文杰就忍不住了:“我的大人,他可就是一个不怕死的,到了东昌府这么久,他还就没什么不敢的,当初开仓放粮他都敢了,你说他现在敢不敢?!”
  人家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


第859章 杀了
  黄文杰是真的急,他本来本事就不是很大,胆子更是不大,遇见事时常就要心里害怕很久的,这回牵扯的事情更是不小,早已经惊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碰上了一个不怕死的彭德瑞,他就更加成了惊弓之鸟。
  何亮瞪了他一眼,也觉得他反应有些过激了,呵斥道:“住口!多大的事?!你一个堂堂知府,被一个小小知县丫的抬不起头来,到时候传扬出去,丢人不丢人?!”
  黄文杰还是害怕的厉害。
  罗阎王是阎王没错,可是在他心里,彭德瑞就是另一个阎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