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是那口气却还是难以平复,楚景吾冷笑了一声很是不爽。
他实在是看透了楚景行的为人了,反正这天底下就他一个人的命是命,其他人的命都不是命。
他爱怎么样就要怎么样。
他知道沈琛说的有道理,可是心里依旧不是滋味,低头看着自己手里握着的杯子:“就算是这样,到底留了他一条命在。你也知道他手底下有许多势力了,若是他仍旧贼心不死呢?”
林三少没有说话,显然也是赞成楚景吾的说法的。
沈琛便理所当然的嗯了一声,见林三少跟楚景吾都抬了头看自己,便清了清嗓子:“贼心不死是必然的。”
楚景吾顿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知道,还这么沉得住气?”
他忍不住了,恨不得站起来揪住沈琛的衣裳狠狠的把他脑子里的水晃出来:“你知不知道那家伙满肚子都是坏水啊,他做事最近又不按常理来出牌,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来!”
“仔细想一想不就知道了吗?”沈琛有些不以为然:“他最近做的两桩事可都不怎么高明啊。”
这倒是,这两次陷害人都跟过家家似地,虽然差点儿乱拳打死老师傅,可是总归还是有惊无险的避过去了倒是真的。
林三少便抬头看了他一眼:“既然前几次做的都不甚高明,那你猜他接下来会做什么来力挽狂澜?”
楚景吾也满怀希望的去看沈琛,指望着他能看透楚景行的心思。
谁知道沈琛却摇了摇头,两手一摊有些无赖的道:“正因为想不通,所以找你们一同想嘛。”
楚景吾便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觉得他实是不靠谱。
林三少却仍旧只是淡淡的,半响才道:“你们送完四皇子的灵柩之后,一个要当世子留京,一个便要离京去福建了,若你们是楚景行,他会不会看着你们逍遥快活。”
那哪儿能呢。
之前他自己是世子,还忌惮着沈琛跟楚景吾会威胁他的地位,何况现在他是真真正正的连世子位都没有了呢。
他恐怕是恨不得吃了楚景吾跟沈琛的肉才甘心。
越说楚景吾心里就越有些担忧,忧心忡忡的道:“他就是个疯子,之前他行事总还有顾忌,怕父王彻底放弃她,可现在父王就等于宣告了他的死刑了,他以后做事恐怕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要是他真的不顾一切,出卖了父王,怎么办?”
楚景行毕竟是世子,就算临江王再怎么夺了他的权,不让他经手京中诸事,可是有些事情总是瞒不住他的。
他要是真的因为愤恨而转头出卖临江王,不是不可能。
连林三少都因为这句话而微微变了脸色,看了沈琛一眼,再看看楚景吾,下了结论:“他的确像是做的出这种事的人,你们最近有没有盯着他?”
楚景吾连连点头:“这倒是看着的,我父王派了胡长史回京,胡长史除了去探亲,都呆在府里,他带回来的父王的那些护卫们也都跟着,不许他跟外人接触,也不许他送信之类的出去。”
他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了一阵,肯定的点了点头:“是,最近他也没什么异常的,也没有出过门……”
………………………………
第739章 控制
林三少目光不动,也没有因为楚景吾的这番话就放松了心情,他顿了顿,才开口问:“虽然是这么说,可是这外人的界定如何界定?什么才叫做外人?”
楚景吾被他问的愣住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是什么意思,有些茫然的啊了一声。
楼并终于等到了机会了,在旁边便连忙提醒:“长安长公主算不算外人啊?她们可是一伙的,他别人不见,可以通过长公主传递消息啊。”
他嘟囔了一声,摸了摸下巴一脸高深莫测:“长安长公主可是他岳母,就算是你们胡长史,想要一直拦着他们不让见那也是不能的。圣上毕竟还没正式下旨同意更换世子呢,他就还是世子,难道连见个丈母娘的机会都没有了。”
楼并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飞快的道:“反正我们这里收到消息,仙容县主怀孕了,就是冲着这个,难不成还不准长安长公主去探望?既然去探望了,难道还能守在旁边一字不落的听着他们闲话家常,交代些女儿一些闺房话?这些通通都是传递消息的渠道和机会好不好?!”
干情报工作出身的他忍不住了,这么一想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啧啧啧,听说这阵子长安长公主往王府去的可勤快了,又是送燕窝又是送上好的红枣啊,鱼翅啊燕窝啊之类的东西。两边府里俨然就是你我不分了。”
林三少觉得这回见过郑王之后,楼并的话就多了起来。
多的连他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他瞪了楼并一眼。
可是楚景吾却觉得楼并说的很有道理,忍不住哎呀了一声,而后又看着楼并,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你们最近不是忙的很嘛?怎么还有时间继续盯着我们王府?”
楼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说为什么?整个京城谁不知道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被锦衣卫盯着?你没听说过怀仁伯府的伯爷现在连在后院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谁的霉头吗?”
楚景吾啊了一声。到此刻才想起来好像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
因为夏松跟萧家的事牵连了太多人,京城众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会招惹是非。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隆庆帝已经警惕到了这份上了,竟然让锦衣卫开始刺探人家家事了?
这样虽然可以快速全面的搜集情报。
可是同样的,也是一把双刃剑啊,长此以往,朝廷里人人自危,谁还敢放下心替朝廷办事?
说不定说错了哪句话,见过了哪个人,以后就成了锦衣卫抓人的把柄。
毕竟就像是这一回,很多夏松的同党固然是咎由自取,可同样也有很多人根本就是无辜被牵连。
像是元一一出事,隆庆帝之前信任的那些道士,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甚至没等到锦衣卫审问他们,他们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更别提朝中那些跟夏松有关系和交情的人呢家了,基本上素日跟夏松走得近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
轻一些的是丢了乌纱,这倒不是最要紧的,重一些的干脆就丢了性命。
倒霉一点的,全家的性命都没有了,说理都不知道上哪儿说理去。
圣人失去了儿子,哪里管你冤枉不冤枉。
楚景吾难得的沉默了下来叹了口气,才道:“其实就圣人这么个折腾法儿,恐怕就算四皇子五皇子都安然无恙的活着长大,他的江山也未必就能稳固。”
这算是大不敬的话了,要是报上去,就又是一个杀头的罪名。
幸好屋子里还坐着锦衣卫指挥使。
可也没人能笑的出来。
楼并也难得的收起了那副玩笑模样,紧跟着道:“谁说不是呢?其实……牛大人就死的挺冤枉的,他不过就是上了份万言书,请圣上广开言路,听取百官意见,不要轻信道士妖言惑众罢了,后来便被打上了夏松同党的罪名,被赐死了。”
历来就很少的皇帝会对言官下死手。
言官们的笔往往比刀子都要锋利,他们多写下基本奏章,传扬出去,基本上行要给你盖棺定论是好是坏的。
可是隆庆帝这回却杀了牛御史。
原本言官就喜欢抱团。
杀了牛御史,不断有御史上书痛骂隆庆帝做的不对。
隆庆帝就愈加愤怒。
就好像成了个死循环一样,最近有一个出名的二愣子,翰林院的编修上的折子,基本上已经把隆庆帝骂的狗血淋头了。
这也正是林三少跟楼并最近正在办的案子。
那个二愣子说隆庆帝嫡庶不分,乱了规矩,对祖宗不敬,无故下令杀言官乃是草菅人命,从隆庆帝个人的问题一直数落到了朝廷大事。
隆庆帝当即大怒,让人把那二愣子下狱。
那二愣子却不怕,不仅不怕,连棺材都准备好了。
隆庆帝干脆更加愤怒,认定这个人不怀好意,是晋王附逆,让锦衣卫接手此案。
那二愣子也就是个一根筋的文人,哪里受得住诏狱的折磨,进了诏狱不过几天,还没等到提审,就死了。
因为这事,听说朝廷最近又闹翻了,许多地方官都纷纷上书,说隆庆帝此举实在是太过武断,让人寒心。
二愣子从此出了名,他写的那份奏折也出了名,基本上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知道有这么回事,有个人写了骂皇帝的奏章,被皇帝弄死了。
这要是放在从前,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偏偏是在最近,接连有成王晋王谋反,正是不太平的时候。
楚景吾说的其实没错,隆庆帝这么一折腾,原本名声就算不得好,如今就更加不得什么人心了。
他以为他是在堵人家的嘴,其实不过是暂时的罢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当皇帝当的实在是太久了,高高在上,连这个都给忘了。
这江山坐不稳,其实真的是早晚的事罢了。
说这些就有些跑题了,虽然都是真的吧,可是听着到底让人心里不舒服,林三少咳嗽了一声,示意他们说话最好还是要注意些i。
………………………………
第740章 正题
他把他们两个都看了一遍,声音凉凉的问:“你们到底是来讨论什么的?再说下去,恐怕你们得谈古论今了。”
他少有会开玩笑的时候,楚景吾挠了挠头,偏头去看沈琛:“都是你把我给带偏了、话说回来,你不是说来找林三少商量事情的吗?那到底商量什么?”
“也没有什么。”沈琛接话倒是接的很快,问林三少:“你们盯着楚景行之外,肯定也同样盯着长安长公主了吧?她有没有什么动静?”0
隆庆帝陡然提高了对勋贵们的监视程度,锦衣卫又无孔不入,虽然林三少已经升任指挥使,可是到底还是得以防万一,因此沈琛并不敢过分的动用临江王的资源。
而楚景行那里的动作,他如今并不能探听到,便想跟林三少打听打听。
楼并呀了一声,笑起来了:“就说侯爷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果然被我料中了。”
林三少倒是没有开玩笑,他点了点头:“长安长公主除了往王府去的勤快些,便是频繁进宫。我问过淑妃娘娘,娘娘说,皇后娘娘近日越发的喜欢召她进宫陪着说话,因此她便时常进宫去。”
方皇后经历过这回四皇子的去世之后,又重新对长安长公主亲近了起来。
长安长公主很得她的欢心了。
楚景行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又笑着摇起了头:“既然如此的话,就不必担心他会疯狂到出卖父王了。”
楚景吾跟林三少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解。
沈琛便道:“他是个掌控欲极高的人,也自视甚高。要是投靠圣上,他能得到什么?荣华富贵?这些都是他已经有了且看不上的。”
楚景吾好像稍微有些明白了,看了沈琛一眼问他:“你的意思是,他还是想站的更高?”
“既然想站的更高,就绝不可能甘于屈居人下。出卖了王爷的话,天下的人都会彻底看不起他,而圣上就算是因为他立了功,也不可能就对他有多好,该提防的还是要提防。他只能过个富贵闲人的日子罢了。他不是喜欢这种日子的人。”林三少很快的接过了话,嗯了一声,承认沈琛说的有道理:“那他现在是在谋算什么?他频繁的让长安长公主进宫接近皇后……”
有什么企图?
楼并垂着头没答话。
这他就不知道了,楚景行这人的心思谁猜得准。
还是沈琛想了想,才道:“问一问长安长公主,不就清楚了?”
话说的倒是容易,楚景吾忍不住摇头:“她能跟你说?”
“她不能。”可是有人总是能的,沈琛笑了笑,也不再多说,转了话题忽然问林三少:“听说郑王刚刚才来过?”
消息倒是够灵通的嘛,楼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不知道沈琛这回到底是为了讨论楚景行的事来的,还是为了郑王来的。
他撇了撇嘴,看了林三少一眼。
林三少坦诚的点头说是:“来找我商量王妃的事,他要往江西去,王妃一人留在京城无人照管,他想托我让淑妃娘娘照管。”
楚景吾忍不住也跟着看了沈琛一眼,挠了挠头,想说什么又没有说。
沈琛哦了一声:“王妃身怀有孕,一个人呆在京城确实不妥。”
眼看着时辰已经不早了,他便又起身告辞。
林三少送走了他们,便准备收拾进宫。
楼并有些恨铁不成钢,跟在后头转来转去,见他要出门了,才急忙问他:“您到底有打算没有啊?”
林三少站定了脚,看着他像是一个陀螺一样忙着转个不停,问他:“什么打算?”
得,这是真糊涂。
皇帝不急太监急,可有什么法子,该急还不是得急,他咳嗽了一声,干脆就把话给挑明了:“您说到底是什么事?您也老大不小了,家里天天没个安宁,要是等着老太太给您娶亲,呵呵……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淑妃娘娘倒是想管,可是她看上的姑娘您又不喜欢。”
楼并收了那副漫不经心的态度,苦口婆心的劝他:“这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您娶个可心的回家,您自己也开心不是?您既然喜欢寿宁郡主,为何不干脆跟王爷挑明呢?还有卫老太太,他们对您也都是赞赏有加的。”
真是为了自家三少操碎了心了,楼并无奈的看着他,咳嗽一声继续道:“而且,话不说不明,灯不点不亮,寿宁郡主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您为什么不去问问?她又知不知道您的心意?眼看着她要去福建了,这一走可不是短短时间,要知道,侯爷也是要一并跟着去福建的,到时候,近水楼台先得月,先机都被人家给占走了。”
他说的已经口干舌燥了,却还是很尽职尽责的苦口婆心的劝林三少:“再过一阵子人就走了,天高皇帝远的,谁知道以后会出什么事啊?”
“别的事您都比我聪明,可是这件事您还是听我的吧,难道我能害您不成?”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林三少,一脸期待:“不管能不能成,心意总得说不是?别到时候再后悔!跟我一样错过佳人……”
楼并以前是有过喜欢的女孩子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是两人都是内敛的性子,说句话还要脸红,何况是表明心意,都爱面子,又都放不下面子,最后拖来拖去,正要表明心意,人家父母却已经连亲事都给人家定下了。
自此他颓丧了好一阵子,瞒着家里人去参了军,这几年才从西北回来的,一直没再提亲事。
林三少等他喋喋不休的说完了,才斜眼看了他一眼,闲闲的吐出两个字:“话多。”
得,又成了他话多了。
楼并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决意再不要管自家这个三少的事了,真是命都要短好几年。
他在暗地里骂了三少不知几百遍不争气不争气,谁知道林三少转头却冲他问:“我那套天青色的衣服呢,给我找出来。”
啊?
他极少穿常服的,好端端的怎么要起常服来了?
………………………………
第741章 亲事
楼并忙热的跑去把他的常服给抱了出来,挠了挠头不大明白他到底是要干什么,又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进去自己的话,抬着眼睛看了他一眼。
林三少却已经抱着衣服进里面去换了,出来后跟他打了声招呼便径直上了马走了。
楼并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他这回忽然要穿常服了,是不是意味着他想通了,打算要去跟寿宁郡主表明心意了啊?!!!
被记挂着的卫安还不知道自己被记挂上了,她正陪着卫老太太看福建寄来的书信。
因为要防着信会落到别人手里,因此大夫人的遣词用句都显得极为谨慎而隐晦,连卫安也看了几遍才能明白意思。
难怪卫老太太等不及要去福建了,那个孩子到底还小,连婚也没成,遭遇了这样的事扛不住,病了好一阵。
福建冷的时候又冷的吓人,他一个冬天都病恹恹的。
卫老太太看了又看,才把信收起来,叹了口气道:“也真是难为了他了,一个小孩子。你大伯母再好,总归不是他的亲人,他肯定不能全心全意相信的。”
又要避人耳目而不能出门走动,一个少年人怎么受得了。
卫安知道她担心,就笑着安慰她:“虽然是这么说,可是您也不必过于担心了,大伯母不是也说,他虽然心情不好,可是却是很挂念您的吗?”
卫老太太便又笑了摸:“是啊,听说他很记挂我,他唯有我和你这两个亲人了……”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伤感,卫安正不知道怎么再逗卫老太太开心,外头便说宫里来人了。
宫里好端端的怎么又来了人?
卫老太太吃了一惊,收起了百感交集,看了卫安一眼,便问:“来的是哪位宫中的贵人?”
青鱼轻声道:“来的是淑妃娘娘宫里的谢司仪,如今正由三夫人招待,她说她是奉了淑妃娘娘的命令,想要见一见您跟郡主。”
卫老太太便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淑妃娘娘向来是极少让宫人外出的,因为跟庆和伯夫人不和,她连初一十五的召家人进宫的事都从来没做过。
是个最规行矩步的人,一步不越雷池。
她派自己宫里的司仪出宫,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而且还来找卫安。
最近要说跟淑妃娘娘有交集的事,那便是请她帮忙照顾郑王妃了,可若是为了这事儿,着实是没有必要再继续往卫家来人的。
退一万步来说,都该往郑王府去才是。
卫老太太虽然有些不明白,可是却还是亲自换了衣裳以后出门见这位谢司仪。
谢司仪客客气气的跟她见了礼,这才笑盈盈的道:“突然来访,打扰老太太了。”
卫老太太连忙笑着摇头。
谢司仪便把目光放在卫安身上,笑着道:“此番我来,是因为娘娘有交代,有件事想托我问一问寿宁郡主跟您的意思。”
宫中女眷的事,三夫人会意,连忙笑起来:“说起来,过几日要往皇陵去,行囊还没有打理好,媳妇儿出去瞧瞧。”
卫老太太点了头,等她领着丫鬟婆子一并退的干干净净,才和气的问谢司仪:“不知道娘娘有什么事,要您亲自来一趟?”
谢司仪只是笑着看着卫安不说话,片刻后才道:“我们娘娘说,原本该亲自来跟您说的,可是如今宣您入宫太显眼,她又不方便亲自出宫。因此就算是无礼了,还请您海涵。她让我出宫,是想要替人做个媒的。”
卫老太太被惊得有些厉害,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做媒?
淑妃娘娘要给人做媒?
还请了谢司仪亲自来……
旁人谁还有这么大的脸面?
又要留下卫安。
卫老太太之前就隐约已经明白,如今再听谢司仪这么一说,立即便明白了谢司仪的意思,忍不住道:“您是说……林三少?”
卫安也有些震惊的瞪大眼睛,看着谢司仪,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卫老太太都能猜出来的事,她当然也能猜得出来。
可是这也实在是太突然了。
怎么林淑妃忽然要给她做媒啊?!
谢司仪应了一声,笑的咧开了嘴:“我们娘娘知道,婚姻是合二姓之好,因此冒失冒犯了郡主跟老太太您。因此特意遣我出来问一问您二位的意思。”
她顿了顿,见卫老太太说不出话,便道:“娘娘只有这么一个弟弟,自来跟他相依为命,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隐藏。三少中意郡主,娘娘也看郡主样样都好,想着郡主不久就要启程去福建了,这一去还不知是多久,知道再不说便不知道要生出多少变故。”
“因此…因此让我出来,想先问一问郡主您的意思。”谢司仪并不遮遮掩掩,也并不欲说不说的吊人胃口来试探,她光明磊落的道:“我知道郡主非同一般女子,娘娘跟三少也都知道……若是有得罪之处,还请郡主跟老太太不要怪罪。”
卫老太太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委婉的说:“这事儿来的太突然了……不瞒您说,我跟王爷原本是想着要多留她几年的,她到底年纪还不算大……”
谢司仪是个聪明人,一听便知道老太太的意思,含笑说道:“我知道您的意思,我来的也的确是突然了些。只是娘娘很喜欢郡主,听见三少表明心意,便欢喜得不得了,又考虑到您即将远行,因此想着我出来问一问。也不是非得要急着把事情定下来,只是想让您二位知道一声,也好好考虑……”
林淑妃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诚意也是十足的。
谢司仪说完了这些,便起身告辞:“我们娘娘素日是喜欢郡主的,若是郡主闲来无事,还请多进宫来走动走动,娘娘如今正没人陪着说话呢。若是郡主何时想进宫来,递个牌子便是了。”
卫老太太跟卫安都已经起了身,闻言答应了一声。
谢司仪便微笑着领着人离开了定北侯府回宫去。
卫老太太犹自还没有回过神,等到谢司仪都已经被三夫人二夫人亲自簇拥着送出去了,许久才看了卫安一眼。
………………………………
第742章 设想
女子嫁人乃是大事,民间有句俗话说,嫁人便是第二次投胎,是有它的道理在里面的。
一个好的夫婿是极为重要的,卫老太太转头去问卫安的意见:“你怎么看?”
卫安跟普通的女孩子不同,她不会受限于这些,也经历过事情,不会跟那些待字闺中的贵女们一样懵懂无知,让她决定她自己的将来,她是能做得到的。
卫老太太也完完全全尊重她的意见。
卫安自己也不知道,她老老实实的告诉卫老太太:“林三少很好,可是……”
有了个可是,便意味着没有动过心思了。
卫老太太静静的鼓励的看着卫安,让她紧跟着说下去。
卫安靠在卫老太太膝上,声音变得很低很沉:“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跟他相处。”
她已经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了。
爱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累了。
她所有的关于少女对夫婿们的期待,都一点一点被彭采臣的冷淡和算计给磨光了。
以至于她如今回忆起那段婚姻,印象最深刻的竟只是婆母的刁难和小姑子的难缠,至于跟彭采臣是如何相处的?
她真的半点都不记得了。
卫老太太一时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道:“有时候祖母总觉得你心里好像压着千钧重担,分明是个小孩子罢了,那些曾经的事,都只是梦一场。”
她摸了摸卫安的头,轻声道:“总是要试一试的,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走出去,能不能过新的日子?难不成要一辈子困在牢笼里?”
那跟坐牢有什么区别。
卫安声音低沉,并没有什么情绪起伏,却透着十足的心累:“林三少固然很好,可他……我并不大了解他,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
真是个小姑娘,卫老太太忍不住便笑了:“傻丫头,这有什么?天底下多的是女孩子嫁人之前对未来夫婿一无所知的。感情是相处出来的,处着处着,自然就熟悉了。”
是吗?
然后才能发现他不为人知的那一面,慢慢的跟母亲一样,操心着他的诸多杂事吗?
卫安有些茫然。
卫老太太知道这种事情要一时想清楚太难了,便拍了拍她的手:“也不必就这样紧张了,人家不过是先来问个意思的,连正经相看都算不上,谢司仪表面上打的旗号也是说想让你进宫给她调一味香安神,这事儿传不到外面去,成与不成,都在你自己。”
林淑妃实在是给足了卫安面子和体贴。
生怕会坏了她的名声。
可是其实这也不是林淑妃自己想到的,她孕中多思,可是却总觉得思维变得迟钝了,许多事都想不到。
就像弟弟说喜欢上了卫安。
她头一个反应是开心,觉得总算是对得起在地底下的母亲了。
母亲去世的早,她作为姐姐,在庆和伯夫人的刻薄之下借着选秀的机会进了宫,不是为了攀附富贵,而是一心为了弟弟。
庆和伯夫人手段并不高明,可是正室折磨庶子庶女们又哪里需要什么高明的手段呢?
他们只要不是特别在意名声的,基本就是冷着,当没有庶子庶女们的存在,淡淡的远着罢了。
而庆和伯夫人却是另外一种,她不止远着庶子庶女,还非得跟死人置气,跟庶子女们过不去。
出门做客的时候给他们打扮起来,穿戴都是精致的,可是一回到家里,吃的穿的都是差的。
也不许庶子读书。
倒是很早开始便把那些丫头往庶子们的房里放。
她从很早便开始知道,若是不能反抗,那她就会跟那些庶姐一样,随随便便被嫁出去,而弟弟呢?
烂泥扶不上墙,最后等到庆和伯终于失去耐心了,便成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后来她总算一点一点的靠着临江王的帮助登上了高位,也借此让隆庆帝爱屋及乌的善待了她弟弟。
后来林三少也终于成材,成了锦衣卫指挥使,威风八面。
可是在亲事上却始终不如意。
庆和伯夫人手段使尽了,虽然没有危害到林三少什么,可是真正好人家的家世也堪匹配的人家,就没有愿意嫁过来的。
就算是林三少再好,上头还压着一个礼法上的嫡母呢,谁知道以后日子要怎么过?
弟弟自己又不上心,丝毫不为了亲事担心。
她为了这事儿也说过弟弟不知多少次了,可是弟弟却总是不放在心里,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她是说也说了,后来骂也骂了,可是都没用。
渐渐的都开始不抱希望了,谁知道如今弟弟却跑来,有些别扭的跟她说,他已经有心仪的对象了。
初时她还惊了一跳,又喜又忧的看着弟弟,想着,他要是说出什么那些教坊司的女子啊或是那些不正经人家的女孩子,到底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
谁知道他出口说的却是定北侯府的寿宁郡主。
寿宁郡主她当然是知道的,这个小丫头着实是个狠角色。
可是林淑妃却喜欢这样的狠角色,听说是她,连眼睛都亮了亮,一颗提起来的心霎时间安安稳稳的落回了肚子里,只差双手合十要谢菩萨了。
她被巨大的惊喜冲的根本想不了那么多,立即便想着如何不动声色的成全这门亲事,当即便想着要去求隆庆帝恩典赐婚。
还是林三少阻止了她,有些尴尬又有些羞恼的道:“我,我还没有问过人家的意思,若是这样便报了上去,实在是太冒失和唐突了。”
若是人家不愿意呢?
那岂不是害了人家的名声吗?
林淑妃这才恍然大悟,忍不住一笑:“连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多亏你提醒了我,否则的话岂不是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