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默契和亲密,是跟他这个做大哥的从来没有过的。
  只是从前看着刺眼,现在他却连刺眼也不觉得了,面带微笑咳嗽了一声。
  亭子里的两人立即住了打闹,不约而同的一溜儿小跑立在他面前。
  还是像很多年前一样,他被狼狈的送回封地去,这两个人衣着光鲜的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向他的时候带着轻笑和疏离。
  这些久远的记忆想起来总不那么令人舒服,可是楚景行却终于释然了,他抿了抿唇,似乎有些尴尬,又似乎有些愧疚的朝沈琛赔不是:“上回我说错了,不是培明他们被猪油蒙了心,归根到底是我的不是,对不住了。”
  楚景吾立在一边,少有的没说风凉话。
  沈琛自然更不会说,他伸手去把楚景行扶起来,一面摇头:“大哥言重了,不管怎么样,你总归是我们的大哥。”
  ………………………………


第552章 上钩
  至于这不痛不痒的道歉是不是真的真情实意,晚间林三少得了空来了之后,便淡淡的笑了一声:“你便信了?”
  你便信了?
  沈琛反问他:“不信又怎样?”
  杀了他吗?
  林三少便沉默了。
  顿了顿又问沈琛:“查的怎么样了?”
  那些烦恼的事问了也没用,不如不问,还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沈琛知道他是在问之前谢二老爷在京城中的眼线的事,顿了顿就道:“雪松已经去查了过码头上卖了衣裳的船工了,他们都说衣服是卖给了当地另一个船工了,问明白了,那个船工又说是因为新近有官老爷们有亲戚远行回来,有四五条船,他们家的下人要穿这衣裳,好方便搬东西,才跟他们买这现成的苦力衣裳穿。”
  这也是常有的事。
  码头上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林三少便问问:“查出是哪家了吗?”
  “查出到底是哪家买了吗?”林三少便又追问。
  沈琛点了点头:“那天进出过码头,又符合这船工所描述的形容的,倒是有三家。一家是大兴知县何有苍家,还有一家是通州知州金源家,金源家嫁了的姑奶奶回来探亲,的确说是有好几条船。”
  林三少便笑了。
  金源是通州知州,他在做通州知州之前,还是南京礼部的一个堂官,而后是走了曹安的门路,才开始外放的。
  通州可是个好地方了。
  金源此人如此会逢迎……
  他跟沈琛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微笑起来。
  “我已经让人盯着他了。”沈琛笑了笑:“我查过了,他的确挺有钱的,在保定府还有不少宅地。”
  言外之意,这个人是有条件帮谢二老爷办事的,既离京城够近,又毕竟不在京城,很容易掩人耳目。
  林三少便点头:“若是他会送信给谢二老爷,那便能抓现形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他的死士又尽数都消失了,他肯定知道一切计划都搞砸了,这么大的事,他恐怕不能自己作主,得报告给谢二老爷知道。
  而他一旦送信,那就不必说了。
  说完了这事儿,林三少又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轻声道:“你对寿宁郡主的事,好像很上心。”
  这件事原本跟沈琛没什么太大关系。
  说到底是卫安要帮谢家人所以才引出来的事。
  可是沈琛却还是一头栽了进去,并且不计后果的帮卫安。
  沈琛理所当然的嗯了一声,手里的杯子重新放回桌上,同样也看了他一眼:“你不也是一样?”
  两个人对视一眼,又都相对无言。
  正好这时候汉帛又兴冲冲的跑进来:“侯爷侯爷!郑王来啦!说是要来您这儿坐坐……”
  在他看来这可是自家侯爷的未来岳父,可得好好的招呼着才是。
  林三少眉心微皱,觉得心里头有些不甚舒服。
  可是郑王来了,又不是为了见他,他赖在这里也不大好,而且他跟沈琛关系好毕竟也是隐秘。
  他站了起来跟沈琛告辞。
  沈琛叫住他,问他宝慧的事:“你上次说把宝慧给你留着,她明天便要在锦绣台接客了,价高者得。你若是要一鸣惊人,正是时候。”
  说起这件事,林三少便又恢复了从前那个冷静镇定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形象,顿了顿跟沈琛说:“我在办之前彭家的案子,彭家和易家虽然完了,也扯出了替罪羊来背黑锅,可是圣上经过户部尚书提醒,觉得并没这么简单,着我再严查此案。”
  沈琛皱了皱眉。
  他当然知道,背后占着的人他都知道,还有刘必平。
  “你亲自督办?”沈琛有些不明白:“可是刘必平已经转移了罪证,拉了漳州知府背黑锅,他是福建一霸,你想现在动他?”
  林三少避而不答,只是道:“刘必平是个很会做人的人,他知道要是上头没人护着,他是撑不了多久的,他之前的后台已经倒了,总得寻下一个。”
  所以林三少要给他制造机会,好让他上钩?
  沈琛仔细想了想,没再说什么,只是道:“恐怕这种老狐狸未必好对付,彭家跟易家出事,只有他们伏诛,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肯定是刘必平在朝中还有人,所以才能保证彭家和易家一个字不敢扯出他来。”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事的。”林三少对此心知肚明,挑眉一笑冷淡道:“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沈琛便也跟着笑了。
  那就各凭本事吧。
  他送走了林三少,便去花厅见郑王。
  跟郑王早就很熟悉了,他便也没什么好忌讳的,很是悠闲自在的跟他寒暄:“您是不是跑我这儿来喝好茶来啦?”
  这是在为郑王过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这里有刚送来的贡茶,据隆庆帝说,给他这里的是最多的。
  郑王瞪了他一眼,沉声道:“胡闹!”
  他有些愤怒的道:“我听说最近安安做的这些事,每一件都有你的份儿?”
  这个没说错,沈琛与有荣焉的点点头。
  还很光荣的样子,简直没皮没脸,郑王右眼皮猛跳,忍不住又瞪了他一眼:“你这小子,怎么这么会拉人下水?给我家安安惹这么多麻烦,若是她出了什么事,我头一个饶不了你!”
  这些小孩儿都翻了天了简直,彭家的事完了才多久?
  马不停蹄的就又给自己招了这么多麻烦,生怕没事做似地。
  沈琛有些委屈,瞪圆了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他:“您这话可说错了,上回彭家的事又不是我拉她下的水,这回就更不是了,她要帮谢家的忙,我帮着他呢!”
  沈琛这兔崽子油嘴滑舌的,说道理十个人也说不过他,郑王懒得理会他,开门见山的问他:“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安安说你这里去查城外码头的这条线索了,查的怎么样?”
  沈琛把之前跟林三少的话又跟郑王说了一遍,下了结论:“若是没错的话,基本上就是金源没跑了。”
  ……………好啦,今天照旧四更~~~勤奋的我,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上,继续求订阅啦~~~爱你们大家么么哒。
  ………………………………


第553章 果断
  郑王若有所思,问他:“你打算引蛇出洞?”
  沈琛给郑王倒了杯茶,这事儿也并没什么可瞒的,便干脆的点了点头:“若真是他,他总要去给谢二老爷报信的,等到他一给谢二老爷报信……”
  郑王笑了笑,伸手接了沈琛递过来的茶就摇头:“你们啊,仗着自己聪明就以为自己无往不利了还是怎么着?”
  他顿了顿,见沈琛抬头仔细听,便道:“你想想看,谢二老爷派的人,从头到尾,哪一方是知道另一方的存在的?他做事这么谨慎,你怎么确定他除了金源没有别的消息渠道了?又怎么确定金源就是一路铺排山贼进京的那个人?”
  这就是谢二老爷用人的精明之处,他每个环节都安排了不同的人,每个环节上的人除了他们负责的那个环节不再参与任何一个环节,这样的话,到时候就算是攀咬,没到跟他最亲密的那一个环节,也不能把他给牵扯进来。
  这样谨慎且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哪里会那么容易留下把柄给人抓?
  沈琛被他说的一凛。
  他只是顺着死士的线索查了下去,竟忘了谢二老爷是个惯于狡兔三窟的老狐狸。
  可是若是这样的话,那谢二老爷背后的人就更值得深究了。
  到底是谁有这样的能耐,在京城里竟还能有这么多人支援?
  他咳嗽了一声,很是疑惑不解。
  郑王放了手里的杯子,便道:“不过现在能做的事也不多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金源既然能替谢二老爷使唤动那些死士,说明也是个了不得的。哪怕他知道的有限,也是知道事的,从他身上打开突破口,的确是个法子。”
  沈琛嗯了一声,轻声道:“谢二老爷是个为了报仇极为偏执的人,不能动他,那卫七可能就会有麻烦……”
  毕竟两次救了谢良成和谢良清的都是她。
  恐怕现在在谢二老爷眼里,卫安跟谢三老爷一家子的地位也差不多的讨他厌恶了。
  郑王倚在太师椅里,冷冷哼笑了一声。
  他冷笑着道:“我听说了。”
  他直言不讳:“你们查到的东西,我基本上也都查到了,不仅如此,还发现了些更有趣的东西。”
  郑王如今是隆庆帝跟前的红人,隆庆帝如今有心要抬举他,他便显得炙手可热,做事比从前方便许多。
  沈琛见他这么说,便问:“您还发现了什么?”
  “挺好玩儿的。”郑王若有所思的笑了:“之前你跟林三少都查到了平安镖局的事儿了,我也就顺着这条线查了查……”
  郑王面上带着嘲笑和难以言喻的不屑:“平安镖局做的是什么生意你知道吗?他们打着押镖的旗号吞人财物你估计知道了,可你恐怕不知道,最近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连马匹也开始走私了。”
  他说的马匹不是普通的马匹,沈琛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不可置信的睁大眼睛:“您的意思是,他们竟然敢私贩战马?”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们给鞑靼输送战马,那简直是死不足惜!
  可是谢二老爷是疯了吗?
  他为什么要做这种足可灭九族的事?
  戏弄谢三老爷,不择手段的想要将三老爷一家赶尽杀绝,都还能以他想报仇当解释,可是走私养死士,就全然不是这样了。
  “是啊,玩儿的可真够大的。”郑王始终没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好似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他给他父亲结庐守孝三年,可是这三年里,除了谢大老爷和他的亲信,传闻中他谁都不见,说是这样才够诚心。挺巧的,我查到鞑靼开始频繁朝我们大同等地发动攻击挑衅,也是在三年之前。”
  沈琛便细细的想了一遍,最终还是将私下里跟卫安和林三少讨论过的话问了出口:“您疑心他是跟楚王有关?”
  如果朝中还有人能训练死士的话,且把局铺的那么大的话,只剩下死去的楚王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之前谢二老爷沉寂了一段日子。
  楚王出了事,他总要避避风头。
  可是楚王出事他倒台,还能接过楚王手里的人继续用?
  那他是有多能耐?
  沈琛想的有些头痛,抿了抿唇问他:“那现在该怎么办?”
  郑王来总不是真的为了跟他寒暄的。一来又说了这么多谢二老爷的事,肯定是为了谢二老爷的事而来。
  郑王端起茶喝了一口,轻声道:“也没什么,先给他一个教训。”
  他笑了笑:“既然他这么能耐,自以为无所不能,就先斩断他的一只手。金源既然能使唤死士,说明至少不是个普通的小喽啰。先寻个由头把金源给端了,再想下一步。”
  他道:“而且这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我们也不宜管的过多。给他一点教训看他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知难而退,若是他还不知道,便又再另说了。”
  得罪这么一个疯子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不过得罪都得罪了,除了面对也没别的法子。
  沈琛彻底明白过来他的意思,低声应是。
  郑王便又转过头问他:“听说永和公主明天也要来?”
  平西侯府明天要重新在祠堂上香烛等物,沈琛相当于要正式认祖归宗,隆庆帝早允许了他大肆操办。
  还下了金口让王公大臣都前往道贺。
  郑王也是要来的。
  公主们也都知会过会出宫赴宴。
  沈琛嗯了一声,知道郑王的意思,皱了皱眉:“我跟圣上说过了,年纪还小,不想家事,可是圣上似乎并不肯听。”
  “你不想娶永和公主?”郑王端详着他问了一句,又似笑非笑的道:“当驸马有什么不好?永和公主还那样受宠。”
  这是在试探自己吗?
  沈琛敏锐的察觉出来,很是实在的摇头:“舅舅您难道还不知道我?我娶谁都不会娶公主,何况……”
  他看了郑王一眼,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才道:“婚姻大事,我要仔细考虑,得娶一个自己喜欢的才好。”
  …………四更送上,有点不舒服,好像要感冒了,先撤啦,爱大家么么哒。
  ………………………………


第554章 针锋
  少年人往往都是这样意气风发,不知道迫于形势不得不为这个道理,总觉得自己会是特别的那一个。
  沈琛也不例外。
  郑王想说什么,却又半途止住,看着他忽而笑了:“你既然这么说,那我便看着你如何娶一个你喜欢的了。”
  不管怎么说,能有这份不想靠媳妇儿娘家显赫,而是想靠自己扬名,再来娶一个可心的妻子,这样的心气儿便比什么都难得了。
  郑王知道年轻人大多都轻狂,可万一他不是年少轻狂,而是当真有这份志向又有这份能力呢?
  那又有什么不好的?
  雪松这回再迟钝也明白过来了,自家侯爷刚才那番话分明就是对着郑王说,故意说给郑王听的。看来汉帛没说错,侯爷对卫七姑娘是肯定动了真心了。
  只是……
  他有些发愁。
  现在这副光景,能保全自身并且帮王爷做好那些事就已经够难的了,这婚事哪里能由得自己呢?
  这个问题他直到第二天都没能想明白,等见到了永和公主以后就更觉头疼了。
  永和公主是跟永清公主一块儿来的,这两位公主分别由皇后和德妃抚养,皇后和德妃不和,她们俩关系便也跟着僵硬,在一块儿说不上两句话便冷淡的各自分开。
  平西侯府的花园极大,这么些年虽然被礼部收回去了无人居住,可是反倒是让这里的几颗大榕树和银杏树长的极好,榕树已经要几人合抱才能抱的过来了,连枝桠都粗壮得能在上头横躺一二个人小憩。
  永清公主不愿意跟永和公主说话,干脆便把话题扯开,指着榕树上头咦了一声:“怎么上头当真设有坐褥和茶几?不怕风吹下来吗?”
  她这话是去问临江王妃的,临江王妃笑着看了一眼,便摇头:“这定是阿琛在胡闹了,他向来只顾着好玩儿便好,哪里还顾得上别的?”
  永和公主才刚跟仙容县主袁晟说笑,听见临江王妃这么说便转头看了一眼。
  她一直听说临江王妃不喜欢沈琛,可是之前一直没亲眼见过,现在注意到了以后,就发现临江王妃对沈琛果然似乎藏着许多敌意。
  不管说什么话,都恨不得在话里话外跟人表明一下沈琛有多么纨绔扶不起似地。
  沈琛这么多年来该受了多少委屈,所以才会受不了最后跟临江王府闹翻的?
  可就算是这样了,父皇和母后都还劝着沈琛不能跟临江王府闹僵,要给临江王府留面子,现在沈琛不计较,依然把临江王妃请来了,可临江王妃却这样不给沈琛面子。
  她冷笑了一声,不大客气的直截了当的问:“怎么便只顾着好玩儿了?我倒是觉得没什么不好的。”她说着抬头看了一眼便笑了:“你们瞧,上头这地方那么大,还垂着帘子呢,夏日里在上头凉爽又清静,冬天草席垂下去又遮风挡雨成了一间屋子,有什么不好的?我倒是觉得这是匠心独运了。”
  众人便都心知肚明,永和公主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了,不由便都有些尴尬的噤声不语。
  临江王府为什么会闹到今天这一步,大家都是清楚的。
  听说就是因为临江王妃跟楚景行容不下沈琛这个外人,所以帝后才没办法,让沈琛独自出来顶起门户来。
  现在永和公主摆明了是在替沈琛打抱不平了。
  众人看在眼里,心里就各自都有一杆秤……………帝后对沈琛这样好,说不得见他如今无依无靠,就要沈琛做个驸马了呢。
  临江王妃尴尬得没法儿再接话,面色便有些不大好看。
  最后还是永清公主笑着解了围,凑在临江王妃耳朵跟前轻声笑了:“您别理会她,她就是这么个怼天怼地的脾气。”
  现在也不是惹怒公主们的时候,临江王妃笑着点了点头。
  那边沈家的姑太太已经招呼丫头上点心了,长安长公主等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到了。这事儿便这样翻了篇。
  长公主刚坐下,仙容县主便跟永和公主轻声说了一句什么,而后便走到长公主跟前坐下了,见永和公主起身领着侍女们出了花园,便轻轻皱眉:“永和的脾气越来越差了。”
  在母亲跟前不用掩饰,她的愤怒便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对着王妃实在不恭敬到了极点,王妃不过说了一句玩笑话,她便能指桑骂槐……”
  长安长公主往永和公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又随意的收回目光笑了一声:“由着她。”她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道:“她娇纵惯了,自然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等到她有一天明白过来,她如今的娇纵都是仗着帝后的宠爱,等一旦帝后的宠爱不再,她便有苦头吃了。”
  仙容县主低低的叹了口气。
  这日子还久远的很。
  她很是担忧:“可是母亲,圣上要是真的把永和许给了沈琛,凭着永和的性子还有帝后现在对永和沈琛的宽纵,以后……不管怎么样,我嫁给了世子,日子也不会好过啊。”
  长安长公主又笑了:“你糊涂了。”她说:“世子可比你清醒的多,他都知道沈琛不会娶永和,你还担心什么?”
  仙容县主很是狐疑:“可是永和分明是喜欢沈琛的,若不然,也不会为了一件小事就故意当众顶撞王妃了,都说女追男隔层纱,何况还有帝后的准许,就算是王妃和王爷也抗拒不得,这门亲事为什么不会成?”
  长安长公主失望的看了她一眼,半响才叹了口气摇头:“沈琛这个人这样聪明,他怎么会给自己娶个累赘回来?”
  她说罢便道:“这事儿不是你能问的,你做好自己的事便罢了,其他事不需操心。”
  李桂娘就是管闲事管多了才倒霉的。
  有时候聪明并不在于一定要赢,而在于知道该适时的示弱,不表现的太过咄咄逼人。
  仙容县主或许比李桂娘聪明一点,可是许多地方却也跟李桂娘并没有多大区别,是一个很需要人操心的孩子。
  …………头痛…今天应该还是四更,最差就三更,明天补上,继续求订阅,爱大家么么哒。
  ………………………………


第555章 中断
  说起这个,仙容县主便又垂下头。
  她想起刚才看见楚景行时的情形了,他是跟临江王进来替沈琛往祠堂去点蜡烛的,表示这里从此便有烟火了。
  他显然是听了母亲的话,终于彻底想明白了愿意收敛锋芒。
  可是她看着却觉得很是心疼。
  临江王府养了沈琛那么多年,对沈琛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是到头来,楚景行却要因为得罪了沈琛而被父亲呵斥,被众人指指点点。
  这何其冤枉?
  今天若不是母亲执意要来,她是一定不会来的。
  长安长公主已经笑着去跟临江王妃等人寒暄了。
  仙容县主便百无聊赖的想要去附近转一圈,可是才站起来,便看见迎面走来的卫安。
  她陪着卫老太太一起来的,站在卫老太太旁边搀扶着卫老太太的胳膊,一瞧便知道在卫老太太跟前的地位。
  卫老太太已经很少出来做客了,因为没有跟她辈分地位相同的老人儿招待,这回平西侯府乔迁宴她却亲自来了,一时众人都纷纷迎上来跟她打招呼。
  连临江王妃和长安长公主都客气的跟她问了好。
  仙容县主的眼神便忽然又变得有些古怪而复杂。
  说起来,卫安最近跟沈琛好像走的实在是太近了一些……
  她看着低眉顺目跟陈绵绵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的卫安,想了想便招呼百灵到身边来:“去告诉……”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袁嬷嬷便笑着上来问她:“县主的茶是不是凉了?我这便让人来给您添茶……”
  袁嬷嬷是在普慈庵的事发生以后,从长安长公主身边拨给了她当管教嬷嬷的,这么多日子以来一直跟在她身边。
  仙容县主向来对她又敬又怕,顿了顿便咬了咬唇点头。
  百灵松了口气……………她实在是怕极了自家县主又让她去做什么引寿宁郡主去哪里哪里之类的事了。
  要知道,这位寿宁郡主实在是不好对付。
  从上次普慈庵的事她对付楚景综她就对这位寿宁郡主恨不得敬而远之了,一个对着自己都能下狠手的人……
  袁嬷嬷脸上始终含着笑意,一直跟在仙容县主后头寸步不离,直到这场宴会终于散了场,沈琛亲自送了永和公主和永清公主出门,她才在回程的路上上了长安长公主的马车。
  长安长公主有些诧异的睁开眼睛,见袁嬷嬷这样便轻声问:“这是怎么了?”
  袁嬷嬷也并没有避讳:“我看县主似乎对寿宁郡主含着很深的敌意。”
  这事儿长安长公主是知道的,她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点了点头承认:“这孩子一直不大喜欢寿宁。”
  “县主爱憎分明,这是好的。”袁嬷嬷了然,顿了顿又道:“只是怕她被这些情绪影响,做出些不该做的事出来。”
  长安长公主慢慢坐直了身子,问她:“这怎么说?”
  袁嬷嬷把今天永和公主出了花园,而意图让百灵引着卫安出去的事说了,轻声道:“县主想要借刀杀人,可如今却并不是时候。”
  在沈琛的地方闹出事来,一是想给沈琛一个难堪,二是想要永和公主或是打或是骂卫安,让卫安下不了台。
  可是这伎俩实在是太拙劣了。
  袁嬷嬷便垂下头:“县主太沉不住气。”
  不是什么场合都能做的事,她偏偏要不分场合的做。
  长安长公主眉眼间也渐渐染上怒气,片刻后便沉声道:“我知道了,她那里,日后还是要劳你多多看顾。”
  等到回了公主府,她便片刻不停的让人将仙容县主叫到了自己房里,头一次冷然问她:“你做了什么?!”
  仙容县主还没见过母亲这样愤怒,一时有些害怕,咬了咬唇不知道如何分辨。
  长安长公主却一瞬间大怒:“你难道不知最近卫家多少事端?!你难道不知道你母亲最近也诸事缠身?这个时候,你竟还想去招惹卫安和永和,你可知一旦生出事来,若是让人知道是你搀和在里头,便容易闹出事端来?!”
  长安长公主做了这么多年的公主,又顺顺当当的做了这么多年长公主,低调隐忍这四个字,是早已经刻入了骨子里的,从来不敢怠慢。
  从前仙容县主也很懂的这个道理,可是她却总在卫安身上沉不住气。
  这样下去是极容易栽跟头的。
  仙容县主咬了咬唇,有些不服气又有些不甘的轻声分辨:“我只是…沈琛跟卫安两个人都是狐狸……”
  长安长公主得到了很多消息。
  既然知道楚景行究竟是在哪里得罪了临江王,自然也知道了刘必平的事,更知道彭家出事也有沈琛在里头设计。
  所以仙容县主便想着用这样的方式给楚景行出气。
  长安长公主看她一眼,有些轻蔑的冷笑:“你总做些这么不痛不痒,到时候还吃力不讨好的事。”
  她说:“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这些事我都心里有数,会处理么?你怎么总喜欢擅作主张?!”
  仙容县主还从来没被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严厉训斥过,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长安长公主头痛不已,直截了当的下了决断:“你接下来也不必出门了,留在家里好好绣嫁妆筹备婚事罢!”
  她冷着脸看着她:“我正是有要事的时候,这个时候,容不得一点儿差错。你若是再不知改进,就算是嫁了楚景行,他也不会是你的良配的。”
  谁会喜欢只会拖后腿的人呢?
  楚景行那么精明理智的一个人,若是仙容带不给他好处反而处处让他难做,他才不会珍视她。
  长安长公主顿了顿又说:“我明日让你哥哥请了楚景行来做客,有事要同他说,到时候你便在里屋仔细听。但愿你能学到一点儿东西。”
  仙容县主被说的如坠云里雾里,直到出了房门吹了冷风才打了个寒颤反应过来,转头去看一直静默不语的袁嬷嬷,皱了皱眉终于问她:“嬷嬷,是您跟母亲说了今天的事么?”
  她一直知道袁嬷嬷是母亲跟前的亲信,极为得母亲的信任。
  ………………………………


第556章 管教
  袁嬷嬷立住了脚,并没有回避她的问题,无所畏惧的应是。
  仙容县主反而有些不知该如何反应,她对上袁嬷嬷淡然的眼神,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应,疾走了几步,才又回头看她:“难道我的一举一动,你都要全数告诉母亲吗?!”
  自从普慈庵的事情之后,袁嬷嬷就来到她身边当她的教养嬷嬷。
  她的行动坐卧都要受她控制,简直好似是在坐牢。
  现在连她喜欢的人她也不能随意去见,她厌恶的人也不能去让她难堪。
  那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袁嬷嬷似乎能透过她的眼神看穿她的一切心思,站在她身前,依旧不紧不慢,语气却好似带着千钧重担,丝毫没有犹豫的朝她涌去:“自然要。”
  她说,毫不留情的点头:“在您还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任何决定负责之前,您所要做的,或许不妥当的事,我通通都是要告诉长公主的。”
  百灵跟云雀对视一眼,皆不约而同的往后退了退。
  袁嬷嬷便一针见血毫无顾忌的说出对仙容县主的评价:“您厌恶郡主什么呢?厌恶她比你聪明,比您更得人心吗?”
  仙容县主咬牙看着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自己也说不上来厌恶卫安什么。
  可人跟人之间的缘分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言?她看卫安第一眼,就觉得不喜欢啊。尤其是在卫安咄咄逼人,一战成名之后,她就更看卫安不顺眼了。
  大约是自己一直不曾得当的光芒,卫安全身却笼罩满了,所以她才看她不顺眼吧。
  袁嬷嬷显然很明白她的心态,幽幽叹了口气:“女孩子们年纪小的时候,都期望是那个最好的,最漂亮的最有才华最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