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醒着刘邦家里还有刘盈那样一个儿子,刘邦笑了,伸手拍了拍刘元脸蛋,“好,好,等得了空,该让你阿娘带着你阿弟来,我们一家人也该团聚团聚。”
“那就等得空了。”刘元也知道眼下并不是适合叙内情的机会,退让一步,吕泽这个大舅子上前来,刘邦连忙见礼道:“大哥怎么也来了?”
“娥姁不放心元儿领兵上路,便让我陪着元儿来,顺便……父亲也不知沛公缺些什么,一点粮食叫我一道带了来,略表心意。”吕泽也是个聪明人,即刻将自己做的事都与刘邦道来,刘邦眼睛一亮,吕泽明白,这份礼送得刘元还是很合心意的。
“多谢,多谢大哥,改日回了沛县,我一定登门道谢。”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刘邦还是记着吕家的这份恩情的,就是不知将来,还能记得多久。
刘元在旁边听着刘邦与吕泽的寒喧,完了看着武朝,刘邦是不认识的,朝着吕泽问道:“这位是?”
“阿爹,这是我的先生武朝,武先生武艺高强,智谋超群,是为法家弟子。”后面那法家弟子是与刘邦耳语的,刘邦这些年见过了世面,也知道这各家的弟子哪一个都不简单,连忙恭迎,“先生看得起小女,愿意倾囊相授,刘季不甚感激,请受刘季一拜。”
作一揖而拜之,武朝是来干嘛的,怎么可能会受刘邦这一礼,连忙将刘邦扶起来,“沛公使不得,使不得。这也是机缘巧合,令嫒天资聪慧,她算拜得名师,我也是收得一个好的弟子,大家相互得利,是为互嬴。”
这话说得没毛病,也是那么一个理,刘邦倒是很喜欢武朝这般说,连连点头,“先生说得极好,这师徒也好,夫妻也罢,都讲一个缘字。”
“正是正是。”武朝的一张嘴还是很会说话的,直哄得刘邦甚是开怀,引以为知己。
刘元当然也在这个时候与一别一年多的萧何作一揖,“先生。”
本来武朝和刘邦说得正开心,结果听到刘元唤一句先生,顿了半响回过头,“你唤这位先生?这是?”
“在下萧何。”萧何之前没见过武朝,但武朝一出现,就那一份气度,萧何就知道这不寻常人,自是想与之交好。
“不,我的意思是,小娘子也是你徒弟?”武朝关注的重点不是萧何叫什么名字,而是刘元,刘元称着萧何是先生,究竟刘元是拜了多少的先生?
“正是。”萧何还是坦荡地承认,武朝一眼瞥过刘元,刘元道:“啊,琼容先生没有告诉你,我先前已经拜了萧何先生与曹参先生为师?”
就武朝表情,这是绝对没有的意思,刘元道:“我以为琼容先生说过的。”
无辜地眨着眼睛,武朝想着这会儿要是琼容在,他准是要扑过去问上琼容一句,要不要这么坑他,要不要这么坑他。他一直以为刘元这个徒弟他们一人一半而已,现在是分出了四份,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可是他能反悔?他能说这个徒弟他不要了?
好不容易教得刘元这般厉害,让他不认这个徒弟,他是绝对的不肯!
“往后,你要拜师得先经过我的同意!”往事不可追,但是未来的事,必须约法三章,再让刘元搞出一个又一个的先生来,他徒弟都不知道要分出多少,说好的单传弟子?
单传那不是你家而已,弟子依然是你的弟子,不过就是分了一些给别人罢了,有什么不妥?
武朝的叮嘱在刘元听来并没有什么,与之作一揖道:“是。”
在外人面前,还是给他留点脸吧,这师傅也挺不容易的。
怕是武朝怎么也想不到有那么一天,刘元因着觉得他不容易,这才轻易地答应他这事。
刘邦瞧着武朝因着刘元早就拜了萧何为师这事似是并不怎么高兴,想是觉得自己吃亏了?
高人总是有脾气的,刘邦见刘元将人安抚了下来,也是大松一口气,连忙道:“武先生请进,请进!”
分外的客气相请,武朝点了点头,刘元是直接落后等着萧何发话,萧何道:“沛县之内什么时候有了四千兵马?”
“有一半是在路上收的。”
刘元很诚实地告诉萧何,“不到四千,三千多一点。”
“也差不多了吧。”萧何自己大致扫过,也是数了数,虽然不到四千,也绝对差不了多少。
对于刘元半路还能收到一半的兵马,萧何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反应,只能道:“你这一路辛苦了,我让人带你回去休息。”
“先生,应该先把兵马安顿了吧。”刘元提上一句醒,萧何看着那么多的人,“我会让人安顿。”
“我的兵,旁人使呼不动。”刘元就那么与萧何一说,萧何……窒息啊!
“你告诉我打算将他们放哪儿,我带他们去安置好,粮食什么的都是自备,你也不用算上他们的口粮。”刘元很是体贴地告诉萧何。
“你带的不是两千人的粮食,变成了四千人……”萧何还是很公正的,比起刘元坑着人来,倒是更怕刘元把自己坑了,两千和四千,差了一倍的数,这粮食用量更是完全不同。
“先生莫不是以为我一直致引水开渠开荒,还能一无所获?”刘元笑笑地问了萧何,想看看萧何是不是觉得她一年多来,都是只吃饭不生产的?
“这么说你出门的时候带的不仅仅是两千人的粮食。”不愧是萧何,一下子猜出刘元那话里的意思了,刘元点着头道:“当然不止,至于是多少,就不告诉先生了,现如今军中也不缺粮,我那点就让我自己留着吧。”
合情合理地留着粮,萧何也不好说什么,与刘元指了前头道:“你的四千人就安扎在那头。”
刘元看了看那处空旷的地方,位置够大,走了过去扬声道:“去,安营扎寨。”
得了刘元的令,四千立刻掉转头往刘元指的方向转去,萧何看着这四千齐整的步伐,半天说不出话来,而刘元转过头看了萧何一脸惊叹的模样,轻声地道:“先生你之前在沛县的时候不是见过,为何?”
为何还是那么惊讶的样子?刘元留下这一半,萧何却知何意,哭笑不得地道:“彼时你练得最好的是那两百的女兵,后来的一千,也没有现在这般齐整。”
也是实在话,他是怎么样也想不到刘元真的能练兵,还练得那么好。
“让先生吃惊可不容易。怎么没有见到曹先生?”问的正是曹参,这一位也是一别许久,没想到她到这儿来,竟然还是没能看到他。
“下响就回来,他要是知道是你领了沛县的兵马过来必是十分欢喜。”萧何很是确定曹参看到刘元的心情会是欢喜,想想曹参这些年就算没有看到刘元,也一直都挂心刘元在沛县的事,一天一天的,比挂心家中的妻儿还甚。
“旁人猜不到,我却以为先生一定早就料到,领兵前来的人非我属,这么多的兵,经了我的手,哪能随便叫人领走?”刘元也分析起萧何来,萧何听着笑出声来,“就不许我这当先生的装装糊涂?”
“自是可以,我还要多谢先生呢。”与萧何作一揖,萧何一脸莫名,“这是何意?”
“谢先生没有说服阿爹撤了我总理沛县诸事。”刘元也是说的实在话,萧何是不同意刘元管事的,但是却没有劝说刘邦将之前的命令撤回,刘元能到现在还依然名正言顺的执掌沛县,这要说没有萧何的手下留情,刘元是绝对的不信。
“你有一句话说得对,沛公手下合用的人毕竟还是太少,你既然有这样的能力,能帮上忙也是要帮。”萧何正是出于一颗为刘邦的心,纵然不认同刘元掌事,也还是什么话都不说。
刘元道:“我如今也一年一年的长大,先生当年不同意的理由,如今也该不复存在了。”
当初萧何就是觉得刘元小,这样小的人,既是不能叫人服众,也是认为刘元就算再聪慧,也不能管好一个县那么多的事。
但是刘元何尝不是用事实证明,有志不在年少,只要想做的事,同样可以做好。
“快去告诉沛公,项羽上将军来了。”萧何还想和刘元说说话,却被那快马奔来的人传来的消息给惊住了。
“快,去禀告沛公。”萧何听说项羽要来,那是一刻都不敢耽误,即刻让人马上去禀告地刘邦,朝着刘元吩咐道:“你自己四下转转,有什么事晚点再说。”
“先生,带上我,让我也见一见传说力举鼎的项羽啊!”
巴巴地望着萧何,萧何倒是想拒绝来着,想起来刘元这性子,自来想做的事没她做不到,只能松口道:“行,你赶紧的,我们进去等着项羽,也不知范增是不是也一道过来。”
提起范增就是讳莫如深的态度,刘元也想到范增这人颇是厉害,老早就看出夺项羽天下的人必是刘邦,一心一意要杀刘邦,要不是刘邦有萧何张良为他谋划,绝对活不过范增的算计。
“驾驾驾!”他们这还来不及进去,马蹄声再次传来,刘元就看着一群人骑着快马进来,急急地奔向他们,刘元第一眼就看到当头的那一位,一身银白色铠甲的人,项羽!
“范增也来了,这是出了何事?快走。”刘元一眼看到的项羽,萧何更关注另外一个人,范增啊,催促刘元赶紧跟他走,进屋去。
刘元朝着琼华和阿花招招手,“快点,我们进去里面看看项羽究竟长的什么模样?”
史书对项羽的记载,项羽长得还是挺不错的,力能举鼎,那力气是真大,刘元看着琼华,琼华注意到了,停下脚步问了刘元一句,“小娘子看着做什么 ?”
“我是在想,你能不能也举鼎?”刘元还是很诚实地把心里的想法吐露出来,琼华摇了摇头,“那可不好玩。秦国就有一位举鼎的君王,鼎是举起来了,人却死了,举那东西又没什么用,不举。”
很是实在的话,刘元也喜欢这实在,“没错,举起个鼎又怎么样,以为举起了鼎就真能得了江山?哪有那么容易。”
刘元知道那些人的想法,都以为这鼎在他们手里,江山就是他们的,一个鼎而已,问鼎中原者,未必能守得住这万里的河山,秦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快些。”刘元和琼华说话,走得就慢了一些,萧何回头看不到人,急急地催促,让刘元赶紧的跟上,刘元也不敢再跟琼华多说了。
利落地跟上萧何,暗想萧何一副项羽这时候不应该来砀郡的模样,究竟项羽为何而来?
刘元的脚步还是慢了一些,进到大堂的时候项羽他们已经到了,正好听到项羽问道:“不知今日砀郡可是有人领兵来前来?”
问到领兵的人,刘元一下子就顿住了,这问的人好像是她,是她?
“有是有,小女自沛县领了四千兵马而来,不知项将军问起是为何?”百思不得其解的刘邦多嘴问了一句,项羽道:“不知令嫒何在?”
“啊,元儿。”刘邦本就要去叫人的,正好看到刘元走了进来,朝着刘元招手,刘元立刻成了满堂焦点,刚刚还不确定问的人是不是她,这会儿是百分百的确定。
“阿爹。见过诸位将军。”都被人看到了,刘元落落大方地走过去,同进与他们作一揖,项羽道:“刘小娘子甚是了得,听闻你自沛县而来只领兵两千,一路上又收了两拔人马,来到砀郡已有四千人马。”
刘元自不会以为这样一点的兵马叫项羽放在心上,但还是很谦虚地道:“碰巧,碰巧而已。”
项羽露出一抹笑容,却突然脸色一变,“只是小娘收拢人马便收拢人马,有些人不该捉。”
得,刘元立刻明白了,敢情项羽冲的不是她,而是叫她捉住的几个贵族。
“还请项将军赐教,什么样的人该捉,什么样的人不该捉?要抢你的粮,抢你的人的人,项将军若是遇上了,项将军也不捉?”含笑而问,纯是一副认真讨教的语气。
项羽道:“事情的经过我也大致了解,这人你捉了,如今也可以放了。”
“哦,就因为项将军前来?”刘元听出项羽并没要跟她一个孩子计较的语气,也不介意再用着孩子的口气问多他一个问题。
“凭我项羽一句话还不够?”项羽自傲地答了一句,刘元也明白,笑着道:“够了。琼华,你去让他们把人带过来。”
琼华看了项羽一眼,却还是听从刘元的命令,自往一边去,便是要去给刘元带人。
“这是,有什么误会?”刘元与项羽的对话,他们倒是清楚,只是旁听者未必能明白,刘邦就出言问上一句,不确定刘元是不是在什么时候得罪了项羽?
项羽露出一抹笑容道:“没什么事,我有几个朋友在路上得罪了刘小娘子,叫刘小娘子拿下,我只是来与小娘子讨几个人而已,小娘子愿意给了,也就没什么事了。”
刘邦听着看了刘元几眼,刘元处之泰然,好似叫项羽逼问放人的人就不是她。
“项将军请坐。”刘邦还是客气地请人坐下的,可惜的是,别人不领他这情。
“不必,小娘子让人去带人,想必会很快,人来了我们就走。”项羽推了刘邦的客气,只要刘元把人交出来。
“很快。”刘元笑着说话,但那里是有多恼火只有她自己知道。
好在琼华很快就回来,后面还跟着押着那些贵族的人,见着项羽,其中几个人都唤了一声表兄,更有人唤将军,刘元全当作没听见。
“松绑。”项羽瞧着他们被捆得十分严实,吐了这两个字,可刘元的兵听着却不为所动,气氛又是一僵,刘元却是半天才幽幽地吐道:“项将军让你们松绑就松绑。项将军莫怪,乡下来的兵,不懂规矩。”
这一句不懂规矩说的是谁,有人清楚,有人却是听不出来的。
刘元都亲自开口了,刘元的兵立刻给他们松绑,而那女扮男装的女郎先是上前与项羽唤了一声表兄,然后竟然就冲了过来,扬起手就想给刘一个耳朵,
刘元正憋了一肚子的火,抢在女郎动手之前,一拳打在女郎的肚子,再一脚踢了出去,直接将女郎都给踢翻,在众人惊讶之际,刘元更是一屁股坐在女郎的身上,一匕首扎入女郎手指间的木板,惊得女郎大声尖叫。
动作利落不过眨眼之间,刘元笑眯眯地看向项羽问道:“项将军若是遇上这样的人,项将军会怎么做的?”
项羽亲眼看着刘元在他面前打人却一点异样都没有,听着刘元的问话更是答道:“她的手已经废了。”
“啧啧,果然我不如项将军。”刘元说着动了动匕首,摇头一副自己为何却比不上项羽的为难样。
“你一个女郎如何能与项将军比,莫要不自量力。”刘邦在这个时候露面了,急急地踩着刘元,不太确定项羽是在意还是不在意。
刘元就像是没听到刘邦的手,伸手掐住那位女郎脸,“听着,我放过你是因为项将军一句话,但是如果你觉得凭项将军的一句话就能让你羞辱我,下一次,我一定会学学项将军,废了你这只手。”
丢下这话,刘元站了起来,同时也拔起自己匕首,项羽走了过去,“走!”
项羽何尝不气,可是再气又怎么样,这件事情的经过,清楚的人都知道是谁对谁错,而女郎送上门去叫刘元有机会撒气,她有那么蠢,谁又能拿她怎么办。
“送项将军。”刘邦一干人都连忙送着项羽,刘元瞧着刚刚趾高气昂的女郎被人扶了起来,哭着被人拽着走,临行之前,看着刘元的眼神透着一股恨意……
真是的,出个门还能惹了项羽的表妹,她是忘了看日子才出的门吧。
“你,你是真大胆呐。”项羽一走,刘邦立刻训起刘元来,刘元侧过头颇是谦虚的道:“一般般。”
“我没夸你。”刘邦明明说的是反话,直接被刘元当作是夸赞,刘邦哪里肯,这不怼了刘元一句。
“不然如何?人要放了不说,被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刘元这样反问刘邦一句。
接着脸色一变,冷洌坚定地道:“士可杀不可辱,尤其此事是他们有错在先,不是我们。”
“项羽是厉害,那也不能颠倒黑白的人,他只要我放人,从无要我给他们陪罪的意思,可见他是个知道对错的人。”
“救人或许也是被人给逼的,我们放了人,那女郎想要动手,我们要是不还手,往后阿爹还如何在这天下立足,世人都得说沛公无用,连女儿被打都不管,将来何人还能指着阿爹庇护?”
刘元一双巧嘴这个时候更是努力地发挥,刘邦一听刚刚还有些担心因此而得罪了项羽,叫他那如履薄冰的处境雪上加霜。
“主公,刘元这一次做得对,我们再畏于项羽的强势,也不能明明是项羽一方有错,我们还叫他们欺负到头上,沛公若是一味奉顺项羽,只怕天下人都要对沛公退避三舍。”萧何在这个时候出声,力证刘元做得没错。
刘元刚刚的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他们这些追随刘邦的人,看中的就是刘邦能担事,真出了事,他不会把罪责都推到旁人的头上,而是会一力担起。
同样,对于他们这些人,刘邦从前在为难的时候就没少护着他们,这也是刘邦身边的兄弟个个都对刘邦死心踏地的原因。
“这项羽,没头没脑的冲过来,还带那么多的人,真是吓坏人了。”连萧何都那么说了,刘邦也想明白了,知道元刚刚做得没错,心里的大石也都放下了,巧妙的要转移话题。
“小娘子英勇,果真名不虚传。”刘元鄙视刘邦渣渣的转移话题的本事,一道不紧不慢的声音传来,好听得叫刘元的耳朵不禁动了动,寻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身青衣的男子缓缓走出,刘元一下子看呆了……
第047章 做局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刘元满脑子就闪过了杜甫这一句诗,想当年她读这首诗的时候还在想,这世上还能有这样的人,亲眼见到,刘元只觉得这一句形容都不够贴切。
“子房。”刘邦是不知道刘元这会儿在歪歪着什么,见到来人是十分的高兴,立刻唤了一声,刘元一下子呆住了,子房哎,张良,字子房,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张良会那么年轻?
腰间左右挂着一玉一剑,人缓缓行来,朝着刘邦作一揖,一举一动皆分外的引人遐思,剑眉星目,刘元是看都要垂涎三尺了。
张良,最多也就二十岁左右,她记得,似乎,好像,张良是跟刘邦差不多的年纪的?
“小娘子。”刘元在绞尽脑汁想自己是不是记错时,张良已经走到刘元的面前,与刘元作一揖,这样正面的打招呼,刘元那一颗老心跳得不是一般的快,好在还能顶得住,绝不会让人看出来。
“张良先生。”一喊出来刘元就很想反悔,怎么能叫先生呢,但是不叫先生,满屋子的人都不会答应。
“咳咳,说好的不能随便拜师的,你别动不动就叫人先生。”刘元为难着时,倒是武朝冒出这一句来,刘邦立刻帮腔道:“子房还年轻,却是智囊,你吧,就唤一声张军师好了。”
军师,这个好!刘元立刻高兴地直点头,“张军师。”
从来不觉得武朝那么懂她心,这次刘元给了武朝一抹赞赏的眼神,武朝倒是糊涂了,看起来刘元竟然挺高兴,按理来说,刘元瞧着这样的出色的人,第一反应该是急急的想要拜师吧,这一回,倒是不是哪?
他哪里知道,刘元是对张良动心不假,此动心非彼动心,武朝算是帮了刘元一个大忙。
“沛公身边真是人杰地灵,小娘子虽然年幼,一路行来,两千人马扩展到四千,面对项羽这样的猛将也能面不改色,荡然应对,沛公何愁。”
大事不成。刘元默默给张良补上这四个字,反正就算不说,意思也是那样,刘元敢肯定,张良没少私下给刘邦洗脑,然而成果如何却是未可知。
刘邦听着张良这般夸奖刘元,连忙地道:“都是萧何他们几个教得好。”
你倒是知道自己没什么功劳。刘元在心里又是默默补了一句,萧何与武朝却是一道谦虚地不敢将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刘元虽然见着了传说中的张良,那还是个美男子,好看又年轻的美男子,但是,她很饿!
“阿爹,肚子饿了。”刘元也才十岁,十岁的孩子喊饿,可怜巴巴地看着刘邦,刘邦甚是无奈地道:“你这孩子,想是这些日子一直赶路,倒是饿都饿不得了。”
颇是无奈地摇摇头,还是唤人去给刘元备吃食,刘元高兴地道:“多谢阿爹。”
父女和乐在外人看来还是不错的,武朝却是挑了挑眉,今天也是好运气,一天之内,刘邦他见着了,项羽他也看到了,项羽啊,虽然英勇,可是一个主公不是将军。
然后目光就往刘邦那飘了,刘元自是要给吕泽和武朝他们办一个洗尘宴的,刘元饿了就让她先随便吃一点顶顶肚子,虽然有很话要说,还是先让人歇一歇吧。
可是,旁的人能歇,刘元不成。
吃的给刘元备上了,刘元不忘给琼华和阿花一人一份,刘邦看了这两人一眼,阿花他自是认得的,但是琼华,他不认识。
“你们先出去。”刘元一看刘邦那样还有什么不懂的,将琼华和阿花打发出去,两个都是一等一听话的人,乖乖的就出去了,刘元瞧着刘邦道:“阿爹有什么话想说就说,我都听着。”
刘邦看着刘元虽然说饿,吃东西却是斯斯文文的,暗道吕雉教得很好。
“你那位先生武朝,本事如何?”刘邦也不藏着掖着,这般地问了刘元,刘元轻轻一笑道:“我未见过武先生使出真本事,不过阿爹看我今日教训人的身手如何?”
说到这儿刘邦必须得说一句好,刘元道:“阿爹,我才跟武先生学了一年。”
才一年呐,刘元自不会告诉刘邦,先生教得好是一回事,学生的天赋同样重要,武朝是个好师傅不错,而刘元同样也是难得一见的学武奇才。
刘邦一听眼睛已经亮了,刘元给刘邦出主意道:“阿爹想试武先生的身手,姨父他们都可以帮忙。有些事各自都明白的,这挑主公跟挑手下,都是要看到各自的真本事才会出手,你挑着武先生,武先生也要挑他的主公。”
前面的话听着刘邦很是高兴,但这后面一句,刘邦给炸了,“他不是你的先生?”
于刘邦看来,刘元的先生=想跟他混的人。难道不是?
“先生是先生,主公是主公。师徒关系不等于性命相托。”两者之间的差别,刘元是点破了,刘邦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连连点头道:“说得在理,在理哈,那你看,我有没有可能?”
刘邦的意思,刘元还是知道的,“今日项羽的表现是让他失望了,他会偏着阿爹一些,但是那是不够的。接下来阿爹做事要三思。”
这是于刘邦的告诫,刘邦听不听得进去就是另一回事。
刘邦接着又问道:“刚刚听萧何说,你带的那些兵除了你谁都使不动?当真?”
皱着眉头显得不怎么喜欢这个消息,刘元道:“那是自然,我辛苦练了那么多年,随便是个人都能将他们使唤走了,那我这些年不是白干事?”
鄙视地看了刘邦一眼,反倒怪起刘邦来。
“眼下怀王有令,让我们兵分两路往函谷关去,拿下咸阳,亡秦。虽说才几千兵,也是积少成多,情况紧急,也顾不得你,既然只有你才能调动兵马,那你就一道去吧。”刘邦左思右想,最后颇是觉得刘元的兵甚是不错,只听刘元的令,便不会背叛,到了紧要关头,许是可以救命的。
故而刘邦与刘元道:“对,就是这样,你跟着我们一道西进。”
“好。”刘元求之不得,非常爽快地答应下这事,刘邦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无论如何,一定要尽快,越快越好。”
谁先入函谷关谁就是关中王,刘邦的野望在这个时候显露了出来,刘元吃着饭,暗想要不要给刘沛提个醒?
“沛公,范增先生派人来请小娘子过帐。”刘元正左右为难时,外头传了人来报,可是这个消息,谁都顿了半响,颇是不可置信。
毕竟这请的人竟然是刘元,刘元虽说是刘邦的女儿,那也是今天刚到。
是,没错,今天刘元露了一个脸,表现得还是不错的,这也不应该能入了范增的眼吧。
刘元突然想到了一句话,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虽然鸿门宴还没发生,刘元这会冒出头来,范增未偿没有利用刘元对付刘邦的意思。
塞了一口菜,刘元咽下了才问道:“有没有说因何请我过帐?”
刘邦乍然听到都懵了,然后回头一看刘元还淡定无比地吃着菜,问出的问题似又是不在意的样子,刘邦本来是急的,这也急不起来了,幽幽地吐字问道:“没说为什么请小娘子过帐?”
“没说,范先生只是说让小娘子务必过去。”外头的人给刘邦回话,刘元道:“初到砀郡,能得范增先生相请,这要是不去,人家要么说我不懂规矩,也说阿爹你目光无人。加之今天还有那事,我要是再不去,旁人就更能说我记仇了,所以啊,人家直接连名目都不说,因为范增吃定了我一定得去。”
刘邦觉得自己的脑子都有些跟不上了,再看刘元,张口喊道:“那什么,去请萧先生和张先生。”
也就是不太相信刘元的话,决定找专业的人来问问,刘元很是能理解,“那行,阿爹你先跟他们商量。”
再商量的结果也都是让刘元去,刘邦抬起脚准备要走了,刘元道:“若是说到陪我去的人选,让他们放心,我身边的人跟着我去就行,不需要另外安排。”
……意思是觉得萧何与张良也会觉得刘元该去。这人刘元都想好了?刘邦虽然不是特别的相信,还是先去跟萧何还张良商量这事。
首先,为什么范增只请刘元?
“今日范增也来了,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当时我就注意了他的反应,他似乎觉得刘元的作为很是有意思。或是觉得,刘元不是一个愿意受委屈的人。范增一直想拿主公的把柄,他觉得刘元是个机会。”萧何今天全程都在看,范增是他最关注的人,所以,萧何今天饶是被刘元惊得不轻,也从来没有错过范增的反应。
刘元尚算年幼,当先生的直呼刘元其名听在刘邦耳朵里也不算什么。
张良道:“不错,范增一直没办法从主公身上入手,拿主公没有办法,这才会把主意打到小娘子的身上,不过,良以为就算小娘子过帐,也不需要担心。”
这话引得刘邦和萧何都一眼看了过去,刘邦道:“子房此话何解?”
张良轻声地道:“小娘子今日能明白项羽的底线在哪里,踩着项羽的底线反抗,不令自己受辱,她也一定知道如何让范增放她回来。”
刘元怕是想不到,初初一照面,张良竟然那么相信她!
萧何看着张良对刘元初次见面就如此肯定,这心里反倒是说不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