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不相信自己的人才会生怕自己的未来过得不好,急于从别人的嘴里知道所谓的好与不好。可是,最后却被所谓的未来而摆布,变成一个你自己都不想看到的人。”
  刘元意味深长的说来,叫刘盈连忙地道:“阿姐,我一定不会去。”
  就差想与刘元发誓了,刘元看着刘盈并没有再步步紧逼,反而朝着刘盈道:“陛下早朝的一番反问得极好。你是君他们是臣,不懂的事没关系,让他们为你解释清楚了。他们本就是帮着你治理天下的人,没有人规定一个皇帝就得什么都懂,只要你分清楚他们话里的意思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即可。”
  被刘元夸了,刘盈高兴地直笑,“我就是一下子想起了从前阿姐说的这些事,一想十分在理,分封诸事一事本为隐患。父皇急于歼灭异姓王,可是同姓王与异姓王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会变成一样的。”
  刘元道:“看来当年给你讲的史还是有用的。”
  如此感慨而来,刘盈不好意思地道:“旁的先生讲史总是乏味无比,不像阿姐说得让人一听就记在心上。”
  读史最是枯燥乏味,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但是刘盈却分外喜欢刘元为他讲史,一次又一次的,反而越来越是喜欢。
  “等将来有机会我再给你讲。”难为刘盈喜欢听,刘元也想再给他讲讲,虽然处理枝末小事刘盈是不在行,想来处理地国家大事,比如掌舵的方向刘盈还是可以把控的。
  想到这这里刘元倒是放心了,朝着刘盈笑道:“陛下,告退了。”
  若不是有事刘元不会去而复返,说完也是该走。刘盈道:“我送阿姐,正好也要回未央宫。”
  刘盈想送,吕雉没有不同意的,刘元也是无所谓。
  刘盈一道扶着刘元,一边走一边地道:“方才是如意寻到阿姐的面前,与阿姐求情了吗?”
  想来想去刘元也不可能会专门打听戚姬是死或是活的事,而最有可能跑到刘元的面前提起此事的人只有刘如意。
  刘如意一开始堵上刘盈,在刘盈明显不会为他所用的情况下,刘如意能寻到在吕雉的面前说上话,而且一劝就能劝住的人,只有刘元。
  “是啊。他只是尽为人子当为之责。只是他很聪明,你还是离他远一些的好。”刘元想了想刘如意和刘盈对上,还是提醒了刘盈一句让他小心一些。
  刘盈无奈地笑了,“阿姐怕我从他手里吃亏?”
  “我只怕他会算计着你与阿娘起了间隙。陛下不知?”刘元的心思并不怕说白了,她确实什么都不怕,只怕刘盈为了一个刘如意和吕雉生份了。
  “你是不是觉得阿娘那样的对待戚姬太残忍了?”刘元回过头看着刘盈而问之,引得刘盈一顿,最后还是老实地点点头。
  刘元道:“你啊,永远不会把自己的心思藏起来。也因为你不会藏,所以才会叫人吃定了你。”
  说到这里也是十分的无奈,故而朝着刘盈长长一叹,刘盈却是忙道:“阿姐,有些事我都明白,可我就是觉得不宜太狠。”
  知道是一回事,能不以接受,或者去做一件事又是一回事。
  “如此往后阿娘不想让你知道的事,你就装作自己是个聋子了,不管什么人与你说什么,你都不需要听,你能做到?”刘元这辈子都想改变刘盈的性子,可惜一直没能如愿,性子都快定型了,再想改也是不可能了。
  不能改,只能想想办法让刘盈装成一个聋子,如此,或许可行?
  “阿姐能让自己装成聋子?”刘元的提议刘盈觉得哭笑不得,因此追问起刘元。
  “可以。”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刘元肯定地告诉刘盈,她还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刘盈看向刘元,同时在想,刘元是什么时候装过自己是聋子?
  “比起早些年父皇动了废太子之心,谁还不是一清二楚的,我却当作没听见过。”刘元好似知道刘盈在想什么,故而自己先拿出例子来提醒刘盈,刘盈道:“那不算。你也没当作没听见,你在我的面前提过,在父皇的面前也提过。”
  “可是我心知父皇对你的不满不会因为我们说两句话就改变的,故而到了最后就没提过 ,反正我们那么多同父异母的兄弟,几乎个个都有问题,父皇想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太子等于做梦。”
  ……做梦什么的言之有理,刘盈闭上了嘴,看着刘元道:“你与父皇说话一向不留情面?”
  “我跟谁都一样。”刘元理所当然地说来,刘盈更是把嘴闭上了,好像也对,就算是跟他说话,刘元了也从来都不会口下留情,什么话要怎么说,刘元直白而捅心。
  “往后我要是做错了什么,还望你口下留情。”刘盈以为将来的日子还长得,他肯定有做错的事的时候,还是应该先跟刘元求个情,盼着刘元将来可以口下留情的好!
  刘元回头看了刘盈一眼,“陛下,你这样的态度让我很为难的!”
  刘盈道:“只是希望阿姐口下留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对吧。”
  说到这里还是与刘元讨好的笑了笑,刘元摇了摇头道:“陛下这样明知是错也准备去犯的态度,我一点都不想留情。”
  点明关键,口下留情不是重,重点是刘盈的打算,那一副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做错的先见之明,那是明知刘元的底线在哪里还想踩着刘元的底线?还希望刘元口下留情?
  “阿姐还是早些回去吧,时间也不早了,阿姐慢走。”刘元看得如此明白,半点糊涂都不假,刘盈败退,只能乖乖将话题掀过,送着刘元离开。
  “陛下要不以后还是别跟我多说话吧。”刘元幽幽地说起,刘盈一顿,“为何?”
  “我怕自己口下不能留情,伤及了陛下。”
  思来想去刘元以为自己很有可能犯这样的一个错,不如还是先与刘盈打个招呼的好。
  这下轮到刘盈讪讪了,“阿姐,我方才是在开玩笑的,阿姐想说什么只管说,我虽然没有阿姐的能力,总还是能听得进阿姐说的话,也愿意改的。”
  刘元看着刘盈却没有一口应下的意思,反而盯着刘盈看了许久,刘盈道:“阿姐,我说的都是真心话,绝对没有半分假意。”
  眼看情况不对,就为了怕听刘元的真话而再也不可能听到刘元的劝谏,刘盈并不希望刘元再也不跟他说真话。
  刘元道:“我以为陛下才登基不久,反而不喜欢听忠言,只希望听到旁人顺着陛下心思所言。”
  “当然不是。”刘盈赶紧的解释,证明自己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他才刚当皇帝,要学的东西多着,绞尽脑汁希望有人能多教着他,而最值得他相信,让他确定不会有私心的人非是刘元无疑,要是刘元都不愿意对他说真话了,他这个皇帝当得真是有问题了。
  “听到陛下否认我就放心了。”刘元并不掩饰自己方才升起的担心,也是害怕。
  刘盈道:“方才与阿姐所言尽是玩笑,阿姐,我虽然没有本事,却也会用尽所能去学好,努力治理好大汉的天下。”
  “好!”刘盈还有治理天下,安定天下的意识,刘元说得再严重就是想让刘盈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事。
  “阿姐早些回去吧。”刘盈见刘元松了口,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下,再送刘元上轿。
  “多谢陛下相送。”刘元吓唬人是吓唬人,教人也是教人,却也记住她的身份,与刘盈作一揖半点不敢失礼。
  刘盈送着刘元离去,也才回的未央宫,而吕雉在他们姐弟都离开之后即去了关押戚姬之处,要是刘盈和刘元看到眼前装在坛子里的戚姬,必也会吓得不轻。
  吕雉围着戚姬转了一圈,最后吩咐道:“给她一杯酒,一杯当日陛下所赐于我同样的酒。”
  内侍得令立刻去办,没一会儿就拿了毒酒来,吕雉道:“戚氏,我如你所愿给你一个痛快,从今往后,你将从我的人生中完全抹去,除了你的儿子,再也不会有人记得你。”
  刘如意也是不容易,寻了刘盈没能达到他的目的,竟然寻上了刘元,而刘元确实能说动吕雉,吕雉也想长命百岁,也想能一直都看着她的孩子,护着他们,再也不叫任何人欺负了他们。
  “唔唔……”戚姬是听不见,也看不见,更说不出话,但是她能感觉到有人来了,而最有可能来看她,折磨她的人只有吕雉,就算她说不出话来,她也想骂着吕雉。
  “去。”吕雉知道戚姬在说什么,如同一开始落入吕雉的手里,吕雉与她说了她会如何对待她时骂过她的那些话。
  心狠手辣,不得好死,儿女全绝?
  “哪怕你听不到,可是你记住了,你对我的咒骂,我会一个不落的还到刘如意的身上。你死了是解脱了,这也是你的儿子为你求的,可是一切都还没结束,你看着吧,死了你就能重新看见了,刘如意,这辈子也休想有孩子,我就算让他活着,也绝不会让后世有人祭祀。”
  吕雉并没有在刘元和刘盈的面前流露出要对付刘如意的意思,但是戚姬生的儿子,刘如意还敢动那么多的歪心思,吕雉岂能容得下他。
  内侍为戚姬灌下了药,戚姬阴阴地笑着,那尖锐的声音宛如魔音,吕雉无畏之,可是一旁的宫人却害怕地唤了一声太后,吕雉道:“活人你们尚且不畏之,她都要死了,你们怕什么?”
  听着吕雉说话,其实也是有理,活人都不能伤及他们半分,更何况死人。
  这个时候戚姬服下的药开始发作了,戚姬吐出一口黑色的血来,吕雉的眼中浮现刘元当日中毒发作时的样子,重叠在一起,吕雉阴冷地道:“敢跟我斗,这就是你的下场。”
  所有听着吕雉这一句话的人都打了一个冷颤,却又不得不承认吕雉说得没错,与吕雉相斗的人,最有可能取而代之她的人,生死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看着戚姬痛苦地叫嚷着,明明发不出声音来,可是他们都能看到戚姬的痛苦,能够感受到她的痛,最后过了许久,再也动弹不得了。
  有内侍上前探了戚姬的鼻息,发现已经没有了气息,连忙禀告,“太后,戚氏已经气绝身亡。”
  吕雉露出了一个笑容,“死了,把她的尸体送回去给如意。”
  没有人想到吕雉竟然还会把戚姬的尸体给刘如意送回去,竟然叫刘如意为戚姬安葬。
  “你们……”尸体是要送回去不假,可是尸体上面加些什么东西就得吕雉说了算。
  戚姬不是咒她儿女双绝吗?她虽然不要刘如意的命,却也要刘如意这辈子都休想有后。最好就是让戚姬的身上带上一些东西,亲自害的刘如意,方能泄她的心头之恨。
  “诺。”吕雉的吩咐没有人敢不做,能让吕雉带到这里来人,都是吕雉信得过的人,吕雉吩咐的事,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办好。
  吕雉把自己想办的事办好,既回椒房殿去。
  而刘如意一直在等,时间在流逝,他却不敢休息,如果连刘元都劝不了吕雉,便再也没有人能说动吕雉,依吕雉的性子,若是想做什么,一定也会在今晚做。
  “皇子,太后命人送了人回来。”等啊等,没想到终于叫刘如意等到了,刘如意想要冲出去,却是想起来那可能送回来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一下子却站定了。
  他处处求人杀了他的母亲,如今算是得偿所愿了,他却不知该喜还是悲。
  “这是太后命我们送来的,如意皇子,交给你了。”哪怕刘如意不出去,该来送人的却还是来,用草席将人卷着搬进来,刘如意颤道:“多谢太后仁慈。”
  内侍并不敢受刘如意的大礼,东西送到他也就走了。
  等人一走,刘如意急切地将席子打开,看到没有了双手双脚,头发也全无的戚姬,再也控制不住地冲了上去抱着戚姬大声地喊了母亲。
  悲痛之声传荡在宫殿之内,一声声唤着的母亲,听到的人都知道唤的是戚姬,可是那样的一个人,多少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怎么可能会有人为戚姬而难过。
  不过此事叫人听见了亦是十分诧异,“本以为太后不会太轻易的饶过戚姬,还得长长久久折磨人才是,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或许是始元长公主。”思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只能是刘元。
  “始元长公主。也是,太后视戚姬为心病,真正心疼母亲的孩子总会知道应该怎么样才能让母亲放下,只有放下了,人才能安安乐乐,太太平平。我们这位公主殿下,若是男儿身,也就没有陛下什么事了。”
  刘元对于旁人的感慨并无心多问,回了府安心睡下,等着明天的到来。
  刘交家中的儿女也不少,三子两女,年纪都与刘盈差不多,从昨天知道刘元竟然想要安排他们去办差开始,他们整宿都睡不着,只能说刘元的脑残粉太多了,每一个见着刘元的人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表现,只盼能得刘元一个夸赞。
  只是刘元虽然也起得早,却是不紧不慢的收拾好,见着少年少女一个个都打扮得整整齐齐的,看到刘元走来更是挺直了背,生怕刘元看不到他们。
  跟着刘元一道出来的人瞧着他们与容军的将士见着刘元的模样一般,都不禁掩口而笑。
  “莫笑莫笑,他们还小,脸皮薄得很,别把人笑得吓跑了。”刘元还不忘回头一番打趣,叫这一个个的脸更红了。
  “殿下,谷威将军求见。”刘元昨天答应了刘盈要将容军给他护卫未央宫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言即出而行必果,刘元第一件事便安排在长安的容军来见她。
  谷威,那是刘元从容军里不错的人里挑出来的,有勇有谋,自然也是忠心的。
  “去请谷将军进来。”刘元叫来的人自然不能让人久等,吩咐人进来。
  “我还有些事要吩咐,你们想站在一旁听听,还是到里面歇着,等我把事情安排好了再与你们说话?”刘元叫人进来,也没忘把这几个少年少女招呼好了,询问着他们的意思。
  “阿姐要是不介意我们听,我们也想听听阿姐要安排什么事。”像在家里,父母与人说事从来都是将他们远远的打发了,生怕他们听了不该听的话,就拿他们当小孩子看待。
  刘元道:“没什么不能听的,你们想听就听。”
  “好,那我们就留下听听。”一听刘元完全没有不让他们听的意思,少年少女表示一定要听。
  一个三十来岁的白面小将走了进来,这位将军其实他们都见过,只是这位将军在看到他们的时候显得极诧异,好像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在在这儿。
  “殿下。”别管那几个小孩子是什么人,还是先与刘元见礼,他是来见刘元的,刘元既然没将人打发了,反而把人留下,谷威并不问为什么。
  刘元道:“陛下登基,安全第一要事,我想让你带一支兵马镇守未央宫,保卫陛下的安全。自然,你们都得听陛下的调遣。知我何意?”


第276章 尤钧所求
  谷威又不傻,立刻扬声地道:“知道,保卫陛下的安全与殿下一般。”
  “不,就算我出了什么事,也绝不能让陛下出事。”刘元纠正谷威地说,谷威倒是上前唤了一声殿下,刘元道:“这句话你要记住,如果你做不到,我会另择旁人。”
  有些条件一开始刘元就要说明白,谷威一听沉着了半响朝着刘元作一揖道:“诺,末将谨记。”
  “好,你带上人准备准备,一会儿我会让人带你进宫。”刘元吩咐下去,谷威朝着刘元行了军礼,知刘元再无旁的吩咐即退了出去。
  刘元回头看了一旁的少年少女们,“用早膳了?”
  询问的语气,不问还好,一问却是听到了一阵咕咕的叫声,逗得刘元笑了,朝着他们道:“没吃就陪着我吃点。”
  “好!”本来就饿着的人自无不应的,没一会儿即有人抬着案几,端着丰盛的早膳上来,粥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菜,看起来分量还挺足。
  案几接二连三的摆好,刘元入座了,朝着他们道:“都坐,到了公主府就跟在自己家一样,想吃什么只管说,不必太客气。”
  刘元很是随和,到是与他们小时候看到,或是以为的人不一样,不过早膳闻起来真的好香啊,越闻越饿!
  “吃吧。”刘元起了筷子,他们也才赶紧的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狼吞虎咽的,觉得公主府的一个早膳都比他们家的正餐要好吃的多,一碗一碗的粥下去,让人再添再添着点。
  半大的小子吃穷人,得亏了刘元家底丰厚,军营里的人一个个都是能吃的,他们与之相比倒是差得远了,更别说还有琼华这个大饭量的人在前。
  “丽和侯。”才想着琼华,身为亲娘的琼容却行来,进殿的第一眼即看到一群在狼吞虎咽的主儿。
  “先生。”刘元听到声音便要站起来,琼容道:“我吃过了,你吃你的,不必管我。”
  刘元要是能多吃点,琼容倒也放心,可是看了她面前案几上的东西,摇了摇头,刘元却是一脸无所谓地道:“今天吃得都比昨天要多了。”
  琼容道:“你要多吃点,有些道理不必我说。”
  向来刘元就懂得养身,怎么可能会不知道饭吃多人才有力气,刘元的身体问题是得要慢慢养,而第一样就是得多吃。
  刘元虽然是没胃口,但也一直都强迫自己多吃,直到吃得再也吃不进去了,这才会放弃。
  “这些人?”一眼看过去,刘元自知琼容问的是什么,“都是自家人,我在哪儿,有些事就得跟着办到哪儿。”
  当初一开始刘元打的就是长安的主意,只是因为刘邦不肯才会改到了云中,如今想来也是有利有弊的,但显然利还是大于弊,在云中之中,有容军驻守,一切的事情都是刘元说了算,没有人能说不。
  真要落在长安发展,现在的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就不一定了。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虽说我们已经开始做了,但是读书的人如何为朝廷所知,再为朝廷所用,也该让他们知道。”刘元是要准备下一步了,总不能一直在说培养人才,却从来不提培养出来的人才怎么样才能为朝廷所用。
  琼容心知刘元做事前面铺垫好了,后面如何的用也早就想好了,不可能会让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行吧,你既然心里有章程,虽说你现在不便出面,能让我帮忙做的事只管说。”琼容并不问刘元是打算现在开始做还是要缓一缓,但最终还是朝着刘元给了一句保证。
  刘元道:“确实有一件事得要先生帮忙。”
  琼容一眼看向刘元,刘元将碗里的粥全都吃完了,这才朝着琼容道:“长安城也该修修了,还有比先生更合适的人选?”
  行,让琼容做墨家人最拿手的事,琼容道:“人都弄到云中给了你,现下长安剩下的就我一个。”
  “只是修个城而已,先生出手足以。”再不会做墨家的拿手好戏,琼容也比许多人要好。
  琼容全党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下,“好!”
  那头的人都吃完了,刘元一眼看了他们笑道:“吃饱了?还要再加吗?”
  “阿姐不用了,不用了,我们都吃饱了。”一个个都摆手表示不用了,刘元点了点头,“歇会儿我们再说正事。”
  正事,他们来这里当然是有正事的,刘元又不是让他们来吃喝玩乐的,他们当然都明白。
  琼容道:“看你这个样子,家里两个小的我应该把人带过来。”
  “现在回去把人带过来也好,府里就我们几个,冷清得紧,有几个孩子跳跳闹闹的多热闹。”
  “阿姐早该要个孩子,那才是真热闹。”总有不懂事的孩子也想缓和一下气氛,听出来刘元颇是喜欢孩子的样子,连声地喊了出来。
  琼容本能就看向刘元,刘元却无半分异色的道:“谁家孩子多都热闹,我这公主府只要是懂事都能来,你们长大的人,正事要办,也得把小的照顾好了。”
  “阿姐,我们哪里会照顾孩子,你就别笑话我们了。”怂认得倒是挺快的,叫一旁的人都起哄了,“还没带人就说自己办不好,你这样还想帮阿姐办什么事?”
  “去去去,一个别瞎起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什么,都别以为来了孩子就我一个人照顾,你们一个都跑不了,到时候我看你们还怎么笑话我。”
  人多就是热闹,都是差不多年纪的人,一闹起来到处都能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见他们吃好了自有人上来给收拾碗筷,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刘元道:“好了,言 归正传。”
  刘元让他们来就是想让他们办事的,吃好了玩笑也开完了,是时候说正事了。
  一个个都乖乖的敛去方才不正经的样子,端坐着想听刘元说话的意思。
  “你们听说过书阁和学宫吗?”刘元先提出问题,立刻有人抢道:“知道知道,阿姐的书阁在北境各处都有,学宫也是。”
  “那你们知道书阁和学宫有什么用?”刘元再问之,又有人抢着答道:“书阁上面的都是书,都是阿姐自己收集还有跟人换的,供天下想看书的人来看,让他们长知识,也让他们知理明事。”
  “学宫是专门教人读书识字,就跟太学一样。”
  “不对,阿姐建的学宫可比太学要好多了,太学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进,阿姐的学宫是不管什么人,只要想读书的都可以去。”
  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着,倒是把书阁和学宫的意义都说得很清楚,刘元认真地点头道:“说得没错,确实如此。所以长安建起书阁和学宫来,让你们来管,你们做不做?”
  一群少年少女没想到会叫刘元委以如此重任,惊得看向刘元。“阿姐说真的?”
  “这样的大事如何能儿戏。”刘元就是想让他们办,刘元是信过得刘交的禀性,相信他教出来的孩子一个个都会像刘交一样,故而想让他们都主起事来。
  最是年长的一个不太确定地冲着刘元问道:“这么重要的事,阿姐为什么不交给父亲来做?”
  如此大事只要刘元开口,刘交一定二话不说地答应下,抢着来做好这件事,可是刘元却似乎不愿意,反而将事情交给他们这些年轻得都还没做过事的人来做?
  “叔父已功成名就了,事情交给叔父来办,叔父定然是能做好的。可是就没有你们做事的机会了。年长的人不需要锦上添花,倒是你们都需要机会磨练你们,只有这样将来你们才能成为国之栋梁。担起重任。”
  本来不太确信自己的年轻人们呐,他们都有一颗想做事的心,却没有机会,很是让他们难过,因听完了刘元的初衷,立刻朝着刘元喊道:“阿姐,我们可以,你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可以做好。”
  十分的肯定,刘元要的就是他们如此不怕事的态度,肯定地道:“那事情就交给你们。”
  说完目光看向一群叫刘元委以重任而令他们欢喜无比的人,她在等着他们提出问题。
  “阿姐,那书阁在哪儿,学宫又是要建在哪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女郎出声地询问,叫刘元一眼看了过去,刘元道:“你是刘珞,珞儿。”
  肯定而不是询问,叫那女郎不甚好意思地问:“正是,阿姐都没见过我几次,怎么记得我?”
  小时候见过几次,可是也是好些年没有见了,没想到刘元还能分毫不差地喊出她的名字来,十分的叫人惊奇,却也欢喜。
  “因为你的眼睛,人的貌会变,眼睛却是不会变的。”刘元肯定地朝着刘珞开口,刘珞听着更是眉开眼笑的,但没有忘记自己方才提出来的问题,冲着刘元道:“阿姐,我们要将书阁和学宫建在何处?”
  “这个问题该问琼先生。”长安这个地方最熟悉的人是琼容,刘元虽说看过一两回舆图,但还是要细细研究了才能确定。
  要想最快知道哪个地方合适,自然问琼容最快。
  “城西。”果然琼容给了他们答案,刘元每回长安都是来去的匆匆的,长安城都没逛完,因而并不知道城西的情况如何。
  “城西可是贫民居住之地。”有人小声地道破了城西的情况,刘元一听更高兴了,“若是如此,书阁学宫最该定在城西。”
  与琼容对视一眼,无言默契在她们之间流转,刘元都拍板的事,他们也没什么意见的。
  “先生,修建长安之便,也为我们建书阁与学宫如何?”
  琼容一眼瞥过刘元,“顺便改一下西城。”
  “然也。”闻弦而知雅意,刘元就是喜欢与琼容说话,琼容道:“需得好好规划。”
  “先生还有时间,不急于一时。”刘盈都还没有下达诏令,只是起了这样的念头议起罢了,最后能不能做,还得再议。
  不过一国之都城,外面的水渠都修了,城内要是不好好地修一修,也实在说不过去。
  刘元倒一点不担心事情会不成,没钱的情况下总会有人上门问她要钱的,钱的事刘元不介意给,毕竟她也有为已之利。
  “阿姐,我们主要是做什么?”虽然书阁的学宫他们听说过,却并不代表他们知道事情应该如何去办。
  因此询问上刘元,刘元道:“书阁的规矩你们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阿姐规定出入书阁者,只要双手整洁即可,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贵族也罢,流民也好,都可以进去。”
  刘元道:“没错,书阁与学宫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大汉培养人才,你们要做的是教人,学宫是有教无类,书阁放开了书,我们也可以在一层教人读书识字。学宫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地方,倒是书阁更叫人亲近,在书阁启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绝对是刘元亲自经历而总结出来的,学宫之内读书的人都是那些真正想要读书,好读书的人,可是开明智是想让天下人都可以参与,只是小部份人是不够的。
  不求他们知天下书,识天下字,最起码不会叫人随便欺骗,刘元对百姓的要求只是盼着他们这一代开始,到下一代,都可以不愚昧,识字之火由她点起,将来席卷天下,绝不是贵族想要毁就能毁的。
  她的远见不见得有多少人能想到,可是她所提出来的要求,跟随她的人就会想尽办法为她做到。
  懂不懂没关系,愿意为她做到就可以了,刘元的要求也仅此而止。
  “我们来当先生?”意识到刘元似乎给他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好为人师,竟然让他们来当先生,教人读书识字,说起来就让他们惊得捂住胸口,难以相信刘元提起的是这样的要求。
  “你们随父读书识字多年,教人启蒙不是什么难事,难道你们认为自己做不好?”询问地看过他们,好似在思量他们是不是那么没用。
  “做得好,做得好,我们会像父亲当初为我们启蒙的时候那样教人的,阿姐放心我们一定会办好了。”
  一个个听到刘元不确定的询问,赶紧表态自己绝对是一个好孩子,他们肯定能做好。
  刘元道:“先生规划好我们先动工,建城一事没那么容易实施,不如我们先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