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下一个临朝逃脱的朝廷是要寒了天下守卫大汉江山将士们的心?
不必刘元出手,有的是人想要戚触龙死!
吕雉轻轻地咳嗽出声,而一旁的宫人劝道:“皇后,两位殿下都平安无事,你更该好好地养着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吕雉记下了,不过,吕雉站了起来,“为我卸了盛装,还有身上的华服,我要去与陛下请罪。”
说去请罪,宫人们却是诧异的,“皇后这是?”
他们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吕雉要去请罪。吕雉曾犯了什么罪?
但是看着吕雉冷洌的面容,宫人们不敢多问,只能照着吕雉说的做,很快吕雉一身素衣,不沾胭脂的往未央宫而去,一路上多少宫人看着,看着吕雉的样子,他们都惊住了。
而本来从戚姬的宫里出来,心中存着滔天怒意的刘邦才回到未央宫,即听到外面传来吕雉的声音,“妾吕雉,前来与陛下请罪,请陛下发落。”
刘邦乍然听着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而宫人们却是急急地进来,“陛下,皇后在宫外跪下请罪。”
还真是吕雉啊,刘邦想到那一日看到吕雉的作为,吕雉竟然想写一份密诏,想要为刘元解了不有出兵的困境,却叫刘邦捉了一个正着,当时的刘邦想着刘元还在前线,而刘盈更是在匈奴人的手里,吕雉着急了,所以才会做出这样事情来,刘邦不想与吕雉追究,也打算将此事搁置。
吕雉倒是就此安份了,而战事一毕,刘元和刘盈脱险,吕雉即来请罪,刘邦突然觉得,他对于枕边人其实也是不太了解的。
“妾意窃诏,陛下虽不与妾计较,然妾窃诏乃是大罪,故请陛下严惩。”吕雉请罪,更将犯下何罪又说了出来,也将刘邦乱七八糟的想法唤了回来。
“去请皇后进来。算了,朕出去。”给刘元下了那样的密诏,过在刘邦处,如不是刘元打赢了这场仗,刘邦只要想起来自己把刘元坑了,连着云中都坑了,他能气死。
故而思及吕雉的所做所为,当日吕雉是想在来他的宫殿时,偷将他的玉玺盖上早已经准备的诏书,为的也是刘元。
玉玺的诏书下达,前后依诏行事。吕雉毕竟是皇后,刘邦的玉玺在哪儿吕雉还是知道的。
刘邦想着刘元立下的大功,这个功立得前所为未的凶险,差一点刘元就死了,若是刘元一死,如今的天下,诸侯虎视眈眈,他们是会打仗,可他们愿意为了刘邦而打仗吗?
没有了一个刘元,刘邦等于失了左膀右臂,损失惨重,对刘元起愧意,刘邦自然要还到吕雉身上的。
因此刘邦走出宫门,亲自将吕雉扶起,“此事朕念你一片爱子之心,朕不与你计较,往后你也不必再提,只是从今往后,不要再犯。”
若是吕雉敢再犯,刘邦想来是会亲手折了吕雉的手的,身边亲近的人,刘邦再不曾宠于吕雉,但是吕雉是皇后,生育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太子,一个更是以功而被封为位同诸侯王的公主。
两个孩子,一个在边境刚刚杀了匈奴的十几万兵马,为大汉守住了江山,一个将来会承继大汉的天下,会成为新的大汉的帝王,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吕雉确实是好运气!
“陛下虽怜于妾,可妾自知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故为正内宫,还请陛下责罚于妾。”吕雉虽然叫刘邦扶了起来,却还是坚持让刘邦罚她,一定得罚。
刘邦看出吕雉的真切,显然吕雉请他罚人是真的,因而刘邦没能忍住地问道:“依皇后所言,朕当如何罚皇后才是?”
“赐死!”吕雉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便说出这两个字,刘邦抬起头看向吕雉,而吕雉面容冷清地道:“妾知道自己犯下的是大罪,妾早就想过了,只要元儿和盈儿能够平平安安,就算让妾死一千次,一万次,妾都无怨言。”
“陛下,妾对不住陛下,也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妾愿意一死,向陛下恕罪。”吕雉确实是有错,窃诏之罪,今日吕雉可窃,将来吕雉是不是还会做同样的事?
刘邦的心里不是没有闪过如此的念头,但却一直没有说出来,眼下,吕雉倒是与刘邦请罪了,开口便是请死,死啊!
真要让吕雉死吗?吕雉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过该有什么下场的。
“妾本意窃诏之便以自尽,以还陛下对妾恩情。如今听闻元儿和盈儿已经平安无事,故再请陛下,赐妾一死。”吕雉前面的话一丢出来,刘邦都顿住了,其实送吕雉回去之后,刘邦是派了人盯着吕雉的,确实也听说了吕雉看着一瓶东西看了整整一夜,好几次似乎都想服下,最后还是叫宫人拦住了,那是毒?
刘邦再一次牵着吕雉的手,“此事,朕说了既往不咎,皇后你是要抗诏?”
“可是陛下,确实是妾对不起陛下,有负陛下信任!”吕雉与刘邦哭着承认,刘邦道:“朕知道了。”
听着刘邦一声知道了,刘邦将一旁的侍卫唤了上来,侍卫上前,刘邦即道:“取剑来。”
侍卫不敢有一丝的怠慢,而刘邦接过剑,取了吕雉头发,“窃诏犯的是死罪,本不可恕怨,念你是为了与大汉镇守边境的孩儿,朕今日以皇后之发代皇后之首,将发挂于宫中,让所有人都知道,如皇后般犯下过错都要负出代价,所有人,都要好好地记住,不要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来。”
“至于皇后,想来你也不会再犯了吧。”刘邦冲着吕雉问了一句,吕雉立刻接话,“妾再不敢。”
很快,吕雉代首的头发便挂于吕雉的椒房殿中,那不仅是对内宫诸人的警视,也是对吕雉的。
吕雉先一步请罪,是要将刘邦心中的隔阂消除,有些话不说破,不说穿,到最后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所以,吕雉确实也存了心志,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只要不会给刘盈和刘元留下隐患,让她怎么样都可以。
未央宫里发生的事很快传了出去,所有人对于吕雉都刮目相看,怎么说呢,请罪得干脆利落,比起戚姬的还在哭啼的想为戚触龙脱罪时,吕雉直接请死。
所以吕雉一走,刘邦想到戚触龙连一个女人都不如,更是不喜极了。
尤钧作为廷尉,面对刘元送进长安来的人证物证,尤钧都查实了,半点不假,因此开始问起刘邦,这个人应该怎么样的处置?
刘邦道:“你们的意思呢?”
“临阵逃脱者,杀!”根本没有人对此有任何异议,要知道跟匈奴的交战并没有结束,谁知道接下来还多少硬仗要打,连临阵逃脱的人都可以饶恕,那么你还想有人为你守天下吗?
如今这个天下姓刘,刘邦作为皇帝,最痛恨,最想杀了临阵逃脱的人应该是刘邦才对,下面的臣子对于这样一个人,透露出来的杀意都是为了大汉,刘邦难道还不在乎,想要跟他们唱反调?
表明自己的态度后,所有人都在等着刘邦发话,刘邦沉吟了半响答道:“就依你们所言。”
若是换了旁的人,刘邦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就会下了令杀人,戚触龙啊,怎么说也有一个甚得刘邦之心的妹妹在宫里,刘邦纵是当面喝斥了戚姬,也是给了戚家机会让他们自己好好地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人。
可惜戚家的人只想如何联合朝臣如何为戚触龙求情,却不思大义灭亲而换回刘邦对戚家不好感观。聪明人都对戚家摇了摇头。
看看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都是戚触龙逃跑,所谓密诏泄露一事却没有传扬。虽说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知晓内情的人心知戚氏与吕氏之争,胜负早分。
刘元只传戚触龙一事,没提密诏是为了不引起刘邦的反感。反正戚触龙逃跑一事没有半分的假,谁敢轻易的求情,没看到一群武将瞪大了眼睛盯着他们看,哪怕是萧何,面对临阵逃脱一事也是极不喜之,恨不得立刻把人杀了。
刘邦的意思,一开始就表露得挺清楚的,他是容不下背叛的人,逃脱的人,没有将大汉的江山放在心上,那就是刘邦心中最不喜的人,所以,他是不听求情的话。
眼看戚家也是没有办法了,刘邦也不愿意事情再拖下去,所以下了一个令,处死戚触龙。
消息传了出去,第一个哭的人自然就是戚姬了,明明她的兄长都是为了刘邦办事,在匈奴来犯,刘元不曾告诉过戚触龙她的所有计划,就是想看着戚触龙逃走,刘元才是真正想要戚触龙死的人。
戚姬哭归哭,还是求着刘邦让她去见戚触龙最后一面,刘邦想来此事倒也无妨,却没有想到戚姬一去竟然还给刘邦带回了一个消息。
“兄长与我说起,那一个捉了太子殿下两回的项庆已经落入了公主殿下手里,可是公主殿下却没有把此人上交。”戚姬虽然不知道这样的一个人能怎么样刘元,可是戚触龙却让戚姬提起,戚姬再想不明白也只能照做。
刘邦听着睁开眼睛看了戚姬,“你兄长有什么想说的你一并的说吧。”
“兄长的意思是想见陛下一面。”戚姬还是将戚触龙的话传到,想自戚触龙被押了回来,刘邦确实连见都没有见过戚触龙一回,只是交给了廷尉府。
“陛下,这是兄长的最后一个要求,请陛下见一见兄长吧。”戚姬跪在刘邦的面前,与刘邦哀求地说,刘邦看着戚姬,“见你的兄长一回,便能抹去他临阵逃脱的罪名?”
“陛下。”行与不行又不是戚姬说了算,可是戚触龙却告诉她,说出项庆来,然后求刘邦见他一面,他就有办法救自己。
“兄长说,那一个项庆颇是诡异,他似乎知晓未来的事。”戚姬再把这话说了出去。
“你的兄长是怎么知道的?”刘邦何其聪明的一个人,若是连一半敏锐都没有,他也当不成这个皇帝。
戚姬半响没有说话,刘邦却肯定了一件事,“果然,密诏外泄就是你的兄长所为。”
就凭这一句刘邦就能肯定了戚触龙做过的事,戚姬张了张嘴,刘邦的眼中闪过一道冷意,看得戚姬胆颤心惊,想为兄长解释一句,话到嘴边终是说不出来。
“你啊,往后外面的事最好少管,否则朕也护不住你。”刘邦好像没有看到戚姬的畏惧,反而轻声与戚姬叮嘱,戚姬想到刘邦方才眼中的冷意,乖巧地应了一声是。
随后刘邦让戚姬回她的宫殿去,而他既召了戚触龙而来,本来要等着秋后问斩的戚触龙当夜即被赐死了。
消息传到戚姬的耳中,戚姬当即哭了一场,一边哭还一边问道:“明明说那可以救你的,为何却成了取你性命,不让人有救你机会的消息,兄长!”
戚姬是不敢恨刘邦的,但是却可以恨刘元,还可以恨吕雉,一切都是刘元的错,若不是刘元,她的兄长肯定不会死,肯定不会!
刘元不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戚姬都恨上她了,吕家却也出了大事,吕文去世了。只是此时刘元并不知道,倒是刘邦让人后送的诏书送来了,刘元看到了,还是依然像从前那样,所有的兵马由她随意调动,至于这一次立功人,全都重重有赏。
该升官的升官,该赐爵的赐爵,倒是一点都不小气。
但是周勃突然的杀来,也将吕文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刘元,刘元微怔。只是刘太公去世刘元因为北境不能回去,眼下怕是也不能。
而周勃道明来意,竟然与刘元点名要将那一个叫做项庆的人即刻带回长安,刘元半眯起眼睛道:“我从未与父皇提过项庆没死,父皇是怎么知道的?”
周勃自然是不能回答的,只与刘元轻声地道:“殿下,你是知道的,我只是奉诏行事。”
他哪有胆子问刘邦为什么知道这些事?所以刘元问完听着周勃的话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
“是我失言了。”刘元忙与周勃赔罪,周勃自是不敢收下的,只是与刘元道:“殿下,陛下有吩咐让我立刻将人带走,你看人在哪里,我这就去将人领走。”
客气地询问刘元,人是在刘元的手上,这样一个人是危险也好,好用不好用也罢,周勃都得把人带回去交到刘邦的手里。
刘元道:“此人精通医理,他曾对盈儿下药,为了预防万一,我才会留他活到现在,你回去之后也请转告父皇,这个人还不能死。”
第250章 梁王
要是能让项庆死的话,刘元早就一刀取了他的项上人头,哪里会留他到现在,交到刘邦手里,刘邦能知道项庆,想来也是想从项庆那里探听些什么。
因而周勃与刘元作一揖道:“殿下放心,关乎太子殿下,你的话我一定会带到。”
一字不差的带到!
“多谢周将军。”刘元客气地与周勃道谢,带着周勃往关押项庆的地方去。
张良最近的心思都落在项庆身上,不断地想从项庆的嘴里套出他那脑子里的药理,项庆手脚被断,就是一身的武艺都叫武朝给废了,一开始醒来疯狂的大叫,骂着刘元不讲信誉。
可是慢慢的,他没有骂的力气了,张良让人饿着他,还不给他水喝。
饶是已经成了废人,项庆还是想要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所以当张良问起他想不想活时,项庆肯定地告诉张良,他想活,他想要好好地活下去,一直的活下去。
想活倒也好说,张良就用着他想活的信念,不断地压榨他脑子的医理,但是此人却与张良说,“将来有一天,刘邦会把你们这此功臣全部都杀掉,一个不留的。”
彼时并不是只有张良一个人,正好武朝也来了,听到项庆的话,武朝问道:“知道得还挺多的。”
却是不以为然,而张良更是提醒地道:“我不问你的事,你最好什么都别说。”
换而言之对于项庆想拿他知道的那些事与张良换取什么,张良拒绝接受的。
“你所认为自己看到的未来,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听了你的话,反而让自己活在恐慌中,你说是谁损失得比较多?”武朝好像为张良解释一般,听在项庆的耳朵里,项庆都傻了。
“还是告诉我,你所知道的医理吧。”比起项庆所倚仗的未来,张良更好奇项庆的医术,项庆没想到还会有人不在意未来,只想从他的嘴里问到所谓的医理。
一度项庆都怀疑究竟是自己不正常,还是他遇上的人不正常,可是他想活,想要活下去,他就只能不断按照张良说的那样,不断地说出张良想知道的一切。
“留侯。”周勃叫刘元带着走到关押项庆的地方,看到项庆叫人绑着,剩下一只手和两条腿看起来都十分无力,很是诧异的,再见到张良竟然也在,自然更是奇怪了。
“周将军。”看到周勃前来,张良同样十分诧异。
“周将军前来是奉父皇的诏令,带人回长安。”刘元与张良说明周勃此来的原因,张良眼中一闪而过精光,不过很快消失不见,他与刘元轻声地询问道:“马上就要回长安?”
刘元听着张良问的是她而不是周勃,心知张良有旁的打算。
“周将军不介意留宿一夜吧,明日再起程?此人手脚虽断,不过他的本事非同小可,断了手也许都能接回去,为了安全起来,还是为他专门打造一辆囚车的好,否则我怕周将军没办法把人运回去。”刘元也是直言不讳的,郑重的语气叫周勃更觉得诧异。
刘元从来没有对哪一个人如此郑重过,哪怕项庆断了手脚,武功还废了刘元都不敢松懈,周勃也是了解刘元的本事的,故而难掩诧异。
“此人两次劫走盈儿,我虽断了他一条胳膊,但是他还是凭一只手与武先生打得不相上下,你千万别小看了他。”
刘元知道周勃不相信,因而刘元心中更是坚定要将人好好的送回到长安才行,她不能给自己惹麻烦。
“周将军,你要押人回去,父皇的诏令我不敢不从,但是此人的本事非同小可,我也不敢怠慢,故而你押人可以,我也得另外派人随你一道回去,这个人,绝对不能让他逃走了。”刘元就算觉得项庆是个小人,不再视之为大敌,但是项庆带给刘元的危机感,刘元忘不掉。
听到刘元的话,看着刘元的神情十分凝重,思来想去,周勃还是只能与刘元服了句软,“一切都按殿下的意思。”
“好。”刘元得了周勃松口便请人出去,让人安排周勃好好地休息。
张良与刘元开门见山地直道:“必是戚触龙与陛下提起了项庆在殿下手里。”
“只怕不仅如此,能让父皇心急地派人把人押回长安,显然在父皇的心里,此人非同小可。”一般的人死或活的刘邦绝对不会在意。
“难道戚触龙也知道项庆知道未来的事?”张良顺着可能而猜测,刘元轻声地道:“也许。”
只有这个可能才会引起刘邦对项庆的好奇,张良皱起了眉头,说道:“那也就是说,陛下的密诏外汇一事,定是戚触龙所为。”
本来对于此事他们都只是有一个猜想,因为没有证据,他们也不会乱说话,眼下看来,还真是戚触龙干的。
“戚触龙想用一个项庆来救自己,却不知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刘邦就算再怎么狠也没想要刘元死,会舍弃刘盈只是因为大汉的天下。
戚触龙不仅想要刘盈死,也想要刘元死,更甚是让大汉的将士,百姓都死,要毁刘氏的江山,要说一开始对戚触龙临阵逃脱心生不满,如今更是恨不得戚触龙死。
张良想了想,“陛下必是分得出轻重的。”
怎么可能会分不到轻重呢,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于刘邦而言,他应该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对大汉江山好。
“只是此人知晓未来而落入陛下的手中,祸福难料啊。”这样的一份担心,张良如实地告诉刘元,刘元道:“只要证明这个人说的话是假的可以了。”
局啊,想破就有办法破的,刘元话音一落下,张良没能忍住笑出声来,与刘元轻声地道:“我很欢喜看到殿下如此运筹帷幄的模样。”
这样的让刘元才是他一直认识的刘元,项庆带给刘元的压迫感,其实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刘元只是想到了项庆也是一个知晓未来的人,那样的一个人于刘元的压力是巨大的。刘元其实一直都怕对付不了项庆。
可是后来看到项庆那样的无耻,刘元意识到自己拿项庆当回事了,他虽然本事不小,可是他只会用小人的手段,与刘元一比,他是拿什么跟刘元比?
刘元有今天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先知,而是因为那么多年她脚踏实地为民做事,所以才能得民心,也能得了许多将士的心。
就算项庆会借势又如何,那样的一个人,没有了可以借势的人,他能如何?
丘顿已经死了,这是让刘元暗松一口气的,匈奴只要不再为患,大汉朝内那些是是非非,各人的心思,刘元一点都不怕应付。
“留侯听说我想杀项庆的时候也愿意为我递刀,我也十分的欢喜。”
人生最让人高兴的是,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那与你承诺白头偕老的人都愿意与你一道走。
张良明知道刘元对项庆的情绪不对,却还是二话不说的表示愿意帮着刘元对付那一个叫刘元不安的人,真好!
“我会与周将军一道回长安。”张良把自己的打算与刘元说来,刘元想了想道:“盈儿的身体?”
“暂时没有问题,或许项庆并没有殿下想的那么可怕,能算计到那样的地步。如果殿下不放心,不如让太子随我一道回京,让丽和侯看看。”张良是想了想,想出这样的主意来,刘元思量了半响点头,“好!外祖父去世,让盈儿回去送送外祖父”
让刘盈来云中是为了让刘盈学习的,学习的前提也是身体康健才行。
“盈儿这般让他回长安去,我觉得可以放心了。”
对于刘盈在一次两次被掳之后的表现,刘元是赞赏的,显然张良也是这样的认为。
“殿下把人教得极好。”认可的一句话,也是对刘元的赞赏。
刘元与张良眨了眨眼睛道:“不过是以身作则罢了。”
因为刘元对刘盈要求的事自己都能做到,刘盈就算性子软了些,也没志气了些,但是面对刘元这样的榜样在前,所谓取舍,所谓家国天下,何重何轻,刘盈还是能明白的。
张良听着刘元说来,却知不易。不过是以身作则罢了,以身作则何其难,刘元能够做到,因而刘盈也是事事以刘元为榜样所以才人有刘盈不畏于匈奴,纵死亦无悔,如果换了刘元落于匈奴之手,想来刘元也是不怕的。
“匈奴十几人马尽歼于云中,殿下下令厚葬,匈奴人也会感念殿下恩情,短时间内匈奴必不会再进犯,殿下找个时间也要回长安一趟,太上皇去了,眼下临泗侯也去了,殿下还是应该回去祭拜一趟。”
旁的事张良是不需要叮嘱刘元,方才刘元提起吕文也去了的事,与刘太公之事,张良提醒刘元不能忘了。
“好。”刘元想着自己没能回去送刘太公最后一程,现在吕文也去了,也是要寻个机会回去的,但是在回去之前,还是应该把云中诸事都安排妥当了。
周勃第二日看到刘元特意让人给项庆定做的囚车,那都是铁啊!
听说刘元手里有一座铁矿,事是过了刘邦手里,是刘邦留给刘元的,现在看来都是真的。
周勃心里直犯嘀咕,却是不敢说出来,面对刘元的时候也是多一句话都不敢说,听说张良要随他一道回去,周勃也就想起来了张良只是到云中帮忙的,帮完了忙也该走了。
可是想了想云中的情况周勃劝道:“云中诸事不少,留侯何必急着回去。”
刘元听了一耳朵道:“云中的事都落定了,没有匈奴来犯,里里外外的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收拾的,再让留侯留下,只怕父皇要问我要人了。”
周勃一想刘邦素来看重张良,虽说看着刘元和张良夫妻两地分离的难得重逢,思量他们也该趁机多相守,可是又想刘太公过世才多久,又有吕文现在去世的事,赶紧把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都甩开了。
“留侯一道回去也好,殿下都说此人不好对付,有留侯在我也放心。”周勃晚上的时候还是打听了项庆是怎么回事,毕竟他只听说这个人劫了刘盈两次。
“不仅是留侯要随周将军一道回去,还有盈儿也是。”张良提议不错,刘盈还是应该让他回长安,让琼容还有宫中的太医为刘盈好好地诊治,刘盈的身体安好是最最重要的事。
对于此,刘盈在听说刘元的理由之后也不敢反驳,虽说他现在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但看着刘元和张良都一样紧张的表情,他也确实不想违背他们意思,还是听话老实的回长安去吧。
周勃看了刘盈一眼,“那就一道回去吧。”
有张良还有刘盈在,刘元一定会派好手送他们回长安的,正好省了他多费心,生怕项庆在他手里不见了。
听说项庆几次三番在刘元的手里逃走,刘元是倾整个北地之力挖地三尺都没能把项庆找出来,可见项庆藏身的本事有多大,他还是小心再小心的好。
“周将军慢走。”护送刘盈和张良回长安的人刘元早就选好了,就韩驹吧。
琼华有孕的时候他只看这两回,孩子出生,他当父亲了还没见过孩子,正好送刘盈回去看看他的女儿,取名为琼颖的小女郎。
刘元亲自相送,周勃自然是高兴的,回头与刘元作一揖,这就告辞了。
刘盈与张良也没有与刘元多说什么,该说的早就说完了,不该说的在也不是说的话的时候。
不过送走张良和刘盈,刘元却也同时收到吕雉让人送来的信,当知吕雉为她去窃诏叫刘邦给捉着了,刘元头皮都竖起来了,最后听说吕雉的解决办法,刘元才不得不承认,亲娘杀伐果断一点都不差。
但不知刘邦面这样的吕雉是什么样的心情?
甩了甩头,刘元以为自己还是不需要可怜刘邦的好,对于吕雉在信中提起戚触龙死了,戚姬倒是越发的安份时,刘元的笑意更深了,像戚姬那样的人,就算杀了戚触龙的是刘邦,仇,戚姬只会记在刘元的头上,而不会记在刘邦的头上。
也罢,反正戚姬只要想要跟刘盈争夺太子之位,他们之间就不可能成为朋友。
刘元还是得好好地收拾云中,现如今的云中虽说大败了匈奴,可是杀死那么多的人在城里,收拾尸体也收拾了不少时日,再要修复城池,哪一样办起来都不松。
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再一年快入冬的时候,终于是把云中的北境都安排妥当了,刘元收拾着准备回京,张良与刘元送来了一封信,刘元一看内容是立刻跳了起来。
“殿下,怎么了?”一心很少看到刘元失态的时候,所以分外好奇刘元这是怎么了?
“淮阴侯疯了。”刘元将信听内容说出来,一心也是一顿,淮阴侯就是韩信,韩信疯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吧。
别说刘元了,就是在长安里乍然听到韩信疯了的消息,诸人的反应都是和刘元一样的。
随后第一时间,他们就想弄清楚了,韩信好好的,他怎么就会疯了?
张良的信里将经过与刘元说了,刘元看完只想说,刘邦怕是又得落得一个苛刻功臣的名声了。
韩信会疯,是因为脑袋撞了一个大窟窿,而韩信之所以会脑袋撞了一个大窟窿,都是因为刘邦。
刘邦设宴款待众臣,韩信也得以入席,在席上,人人都人提起韩信的用兵如神,刘邦也不知存了什么样的心思,与韩信谈论起手下各位将军的才能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然后刘邦便顺口问起,“像朕的才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答道:“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刘邦看了韩信半响问道:“淮阴侯如何?”
“我,越多越了。”韩信一脸自得的回答,刘邦听闻而笑问,“既如此,为何你被我辖制?”
对此韩信正色而道:“陛下虽不善于领军,却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臣由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得到的。”
按理来说听到如此的奉承,刘邦该高兴了,可是想到韩信领兵的本事,刘邦怎么都没办法安心,没错,刘邦确实是不善于领兵,他只善于用人。但是一但这个人对刘邦不忠了,那么如此厉害的人就会成为刘邦的心腹大患。
倒是樊哙在这个时候大声地问道:“那我呢,淮阴侯我呢?”
心急地询问,也想让韩信给他来个评价,韩信看着樊哙久久不语,樊哙等了半天没等到韩信的话,不耐烦地道:“我说淮阴侯,你有话倒是直说,别不说话啊,勾得人心里难受极了。”
“不如我与樊将军过几招吧。”韩信不想回答,而是与樊哙提议,比起动嘴皮子来,还是动手的好。
“难得淮阴侯想与人动手过招,樊将军便遂了淮阴侯所愿。”刘邦在上面开了口,下面的人都看向韩信,韩信虽然擅长指挥千军万马,要说手上的功夫,他们其实很少见识过。
难得韩信开口说要打架,一个个都是迫不及待想上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