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子婴一直都跪着的啊,结果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刘邦的一句准话,子婴担心适得其反的,着急的再唤了一次,盼着刘邦能给句准话。
  “好,如你所愿,朕就封你为关侯,准你随元儿一道出匈奴。”刘邦也很喜欢子婴的识趣,关内侯嘛,那或许刚出口的时候是真心的,但是如果子婴真答应了的话,刘邦会怎么样就不一定了。
  “谢陛下。”想想子婴也是曾为帝的人,哪怕这个皇帝做得不算久,那也是皇帝啊,可是子婴却能接受从最高摔下来,成为了一个与人跪下,靠着人的一份同情而活着的人,子婴这一生都没有想过会是这样。
  刘邦亲自走过去将子婴扶了起来,“关侯快快请起,往后见了朕不必行此大礼。秦之宝藏何在?”
  这是刘邦十分关注的东西,子婴一眼看向刘元,刘元已经朝着刘邦恭敬地作一揖道:“父皇,孩儿告退。”
  “不用,这宝藏我还打算让你派人去弄回来。”刘邦先一步阻止了刘元的动作,还把自己那点打算告诉了刘元,也就阻止了刘元退出去的打算。
  刘元听完刘邦的话也不知道是该如何反应的好,这是到底相信刘元呢,还是觉得无人可靠,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刘元的可靠?
  不管刘元心里怎么想的,面上还是得装出倾听样子,子婴也没二话,冲着刘邦立刻说出了宝藏所在,竟然就在长安附近,刘邦显得十分的诧异,同时一眼看向刘元,“元儿,你连夜带着关侯赶往宝藏所在之处,立刻将宝藏提回来。”
  这迫不及待的,刘元冲着刘邦道:“父皇派几个信得过的人与我一块去登记造册,免得最后生了什么不该生的事端。”
  “名册子婴也有。”刘邦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结果刘子婴已经把话说了出来,刘邦立刻高兴地道:“那就好办了。”
  “还请陛下命人随我出宫一趟,登记所造之册就在我的府上。”子婴既然东西都献出来了,自然是打算把事情都办好到极致。
  刘元朝着子婴连连点头十分赞赏道:“关侯还真是准备充足。”
  如此感慨的一句,子婴垂下头一笑,却不与刘元再接什么话。
  “好,朕派人随你去取。”听到马上就可以看到那份宝藏的名册,刘邦是一刻都不愿意多等,立刻让人随子婴走一趟,刘元丝毫没有要沾手的意思,子婴朝着刘邦作一揖,马上带着人出宫。
  “他很相信你。”子婴跟着人一走,刘邦突然冒出一句,刘元一眼看向刘邦道:“父皇别有所指。”
  “朕一直没顾得上问,关侯当年是怎么从项羽的手里逃出来的。”此言一出,刘邦是直盯着刘元眼睛都不眨,刘元面不改色地道:“一会儿关侯回来了,父皇尽可直接问他,你问起我来,我如何能答得上来。”
  刘邦是怎么看都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偏偏没能从刘元得到半分的答案,未免就让刘邦失望了,可是凡事既然有做就一定会有痕迹,倒是不妨问一问子婴,或许能从其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打着这样的主意,刘邦也不再问刘元什么,刘元也乖乖的呆着,反正她现在也没什么事,吕雉被禁足宫中,刘元对外同样也是不得离开宫殿半步,以至于刘元眼下是难得的清闲。
  “你说秦国世代的累下来的宝藏会有多少?”刘邦明摆着是没话找话说,刘元听着无所谓地耸耸肩道:“不知。”
  冷淡得话都没法说了,刘邦转头看向刘元,“朕总还是你的父皇,你就是这么跟朕说话的?”
  “不奉着你,不随着你的话说话就是孩儿的不是了?”一看刘邦这个样子刘元也来气,话说出来也自是不客气得很,质问于刘邦,问着他究竟是想要样?她是哪里答得不对?
  刘邦指着刘元半天说不出上话,要是再看不出来刘元是故意的气他,刘邦也枉白活了那么些年。
  “你是非得这么阴阳怪气的跟你父亲说话?”刘邦自是不满刘元态度的,立刻出言质问。
  耸耸肩,刘元冲着刘邦问道:“父皇话说得甚是奇怪,在你看来你现在的态度是对你的女儿应该有的态度?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女儿我是做了多少对不起你的事,让你这么看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得,说一句顶十句,刘邦还能怎么样,指着刘元道:“好,朕说不过你。那你想怎么样?”
  “我也正想问问你,你想怎么样?”刘元字也不改一个的还回去给了刘邦,刘邦……
  “好好好,你不想好好说话,那就不说了。一会儿拿了名册,你立刻带上人去将秦国的宝藏运回来,这件事谁都不能泄露。”刘邦说不过刘元,那行吧,他不说还不行,把事情交代给了刘元,让刘元把事情给他办好了,那就行了。
  “父皇身边有那么多的人为什么非要让我去,你不是将我禁足了?”刘元是一脸的不乐意。
  刘邦这回真没忍住地道:“你再给我装傻,你再给我装傻试试。我做这些都是为了谁?”
  “为了谁也不是为了我。”刘元话怼得一点情面都不留,刘邦……
  还真不能说自己做的事都是为了刘元,恰恰相反,刘元做的那些事才真是都为了他。
  “好,好,旁的人都没有你让我放心,这行了吧。”刘邦没办法啊,这件事交给别的人去办,刘邦还得担心那个人会不会这批宝藏给散出去。
  “你需要放心什么呢?就算你得了秦朝宝藏的事传出去又怎么样,还有人长胆子敢来跟你要不成?给你呈上宝藏的人你也封了侯了,有这么大的宝藏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汉国库是何等的富有,难道不能更帮你安定民心,安定天下?”刘元明摆着想不明白刘邦想把这批宝藏捂着的用意何在。
  刘邦乍然一听也愣住了,拿眼看向刘元道:“啊,可是这个宝藏,这个宝藏是关侯送给朕的!”
  “你能花多少,你就算是得尽了这些宝藏,你能用多少?”刘元真是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地一问再问,问得刘邦再一次说不上话。
  “你心里最重的不就是大汉的江山吗?如今在宝藏和江山面前,你是又打算选哪一个?”刘元既然都问出来了,那就打算问得一个光明正大,问得刘邦一个心服口服。
  “自然是大汉的的江山。”江山在有美人,江山在也有数之不尽的宝藏,刘邦自然十分清楚的。
  刘元一听立刻地道:“那父皇不知该如何?”
  要说刚刚刘邦是不太明白的,眼下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与刘元道:“你说得对,你说得极对,这件事不能藏着掖着,而是应该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刘邦得了秦朝几十代积累下来的宝藏,大汉的国库是有钱的,有了钱,我们能做的事就也多了。”
  “对。”刘元见刘邦终于是理清楚宝藏存在的意思了,肯定地告诉刘邦。
  “不过,万一宝藏是假的怎么办?”刘邦还没亲眼见过所谓的宝藏呢,哪能由着子婴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还得去一趟。”这件事眼下刘元都已经知道了,让刘元去确认这件事,刘邦要求一点问题都没有。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得一点都没错。
  刘元一听刘邦要求得无伤大雅,自无不就应的,与刘邦点了点头道:“是。”
  其实某位皇帝还有一点私心的,想着刘元最懂他的心思,一定也知道这会儿的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啊,从前刘邦不用说,刘元为了讨刘邦的欢心必是要先一步就把刘邦想做而不好说出口的事给办好了,现在,刘邦完全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父皇放心,如果当真有那样的宝藏,我一定会先让人把你那一份先留起来。”刘元倒还是说出了刘邦的心思,可不就让刘邦乐呵起来了,那对刘元方才说一句怼十句的事,必须是得忘掉,忘掉的啊。
  “陛下。”好在子婴带人出宫回来的动作也是够快,一会儿的功夫人都回来了,那带着的一箱箱的东西,看着是有些老旧了,刘邦高兴地直点头,随手想打开一个相子,却发现上面还上了锁了。
  “啊,陛下,我为了你开锁,开锁。”子婴从贴身之内掏出了钥匙,赶紧将那上面的锁给打开了,里面倒是藏得十分的好,只是竹简也不知是放了多少,那新旧不一的,看起来让刘邦的心情更好。
  随手拿起一份竹简,刘邦一看,额,不认识,他可真是忘了在秦一统天下之前,各国的文字是不一样的,上面的写的字,不认得。
  “行,这些就放这儿吧,你们速速赶到宝藏处。”刘邦不认识那也绝对不能让人看出来他的不认识啊,将竹简放了回去,朝着一旁的子婴和刘元吩咐,冲着刘元眨了眨眼睛,刘元很是知情知趣地吐道:“父皇放心,到了我会安排人回来给父皇报信。”
  报信确实是有宝藏这一回事,然后刘邦就可以安排下一步了。
  “好。”刘邦要的就是刘元这一句,刘元松口那么快,刘邦没有半分的不乐意。
  “在下随公主殿下同去。”子婴作为引路的人却道出同去二字,听在刘邦的耳朵里就如同子婴一直都觉得那宝藏就是他的。
  “去吧去吧。”心情很好的刘邦自是分外的好说话,刘元与子婴一道随着刘邦作一揖,刘邦也不说派什么人还有多少兵跟着刘元去。
  而刘元一出刘邦的寢殿大门即与一旁的琼华吩咐道:“琼华,你立刻赶回公主府,让韩驹带一千兵马来。我们此去哪个门?”
  不解地询问着子婴,子婴见刘元做事如此到位,因此冲着刘元答道:“西城门。”
  “让韩驹立刻带着一千人马到西城门等我们。”刘元得了子婴的回答便知道了方向,立刻朝着琼华道明了地方,琼华连连点头应下,立刻准备出宫。
  刘元朝着子婴客气地道:“关侯请。”
  在此之前子婴还是已故的秦王子婴,但是从现在开始,他将会是大汉的关侯,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可以出现在人前的关侯。
  “殿下请。”哪怕这个关字是子婴自己选的,原因是什么他心里有数,他也知道将来的自己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自己立足于新建的大汉朝。
  得,子婴如此客气,而且看起来是打定了主意绝不越雷池一步,也算不是那忘恩负义的人,刘元也就不客气。
  这一走就往宫门的方向去,出了宫门前,确定四下没有旁的人了,子婴当即就要与刘元行此大礼。
  “你若是不想你我费心做的这一切功亏一篑,也不想你我都过不上好日子,就记着我们现在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关侯,我们的交情仅限于我带了你回来见大汉的陛下而已。”
  在子婴要动之前,刘元的声音飘入了子婴的耳中,子婴怕是也没有想到刘元竟然将他的意图看得那么清楚,出口所言更是另有所指。
  走依然还是跟着刘元一道的走着,而刘元更是轻声地吐道:“如今这大汉朝到处都是眼睛,也到处处都是想要你我性命的人,你别害人害己。”
  话说得有些重了,但也确实是那样的道理,子婴一下子停下了。
  “咦,公主殿下不是被陛下禁足了,怎么会在这里。”
  应着刘元的话音落下,有人冒头询问一句,子婴想到刚刚要不是刘元阻止得快,他要是一跪下了,这人出来瞧着再往刘邦面前一告状,得,真就像刘元说的那样,他们一番部署全都得废了。
  “走。”走来这个人刘元还真是不认识,不过她就是觉得有太多的人想让她过得不好,所以她一直记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
  至于问刘元的人,刘元直接当作没听见,就她现在的情况,那就是一个被父亲用皇权逼得一定要远嫁和亲的公主,不能跟刘邦发脾气,那对不想理的人不予理会,有什么问题?
  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位看着刘元竟然连个眼神都不给,翻身上马就要走,急着朝着刘元喊道:“公主殿下这是不顾大汉江山的稳定,不管大汉百姓的死活,一意孤行要走?”
  话问得十分玄妙,可惜的是刘元不想应付这个人,且由着闲得慌的刘邦来吧。
  “驾。”刘元用扬起的马鞭和马蹄回声回答这位的问题,这人如何也想不到刘元竟然对他冷漠至此,他又不认识子婴,见子婴长得倒也不错,而刘元一个明明被禁足的人却出现在宫门前,本来就胡思乱想的人,这会儿更是脑补无数。
  “坏了,陛下,快去让陛下封了城门才是。”这人一脸着急的就要进宫,便要去见刘邦。
  刘邦正高兴即将到的手的宝藏啊,算着时间想是什么时候他就能看到数之不尽的宝藏,没想到还没等他做好美梦,门外传来一阵惊呼道:“陛下,陛下不好了,不好了。”
  一声叫着的不好惊得刘邦差点没撑住,好在一口气还是吸了回来,转头就往殿外走去,走到那叫着不好的人面前,“你叫喊什么?”
  “陛下,臣在宫外看到被陛下禁足的始元公主殿下和一位郎君往城门的方向去。陛下,公主殿下是不是,是不是与人私奔了?”一句不确信的猜测,却是让刘邦气得脸都黑了。
  那人自是以为刘邦是叫刘元给气的,正高兴着,没想到刘邦消化完那话后上前一脚直踹他心窝去,“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坏朕公主的名声。”
  本来以为可以看看刘邦的笑话,没想到事与愿违,而且情况更是截然相反,被刘邦朝着心窜子踹来,直接连翻了几个跟斗才停下。
  这人也是没想到刘邦竟然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那种,稳住之后连忙朝着刘邦解释道:“陛下,臣只是看到殿下与一位郎君出了城,方才有此猜测,若是臣说错了,还请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恕罪,无凭无据你也敢说朕的公主跟人私奔,你怎么就能够确定朕的公主出城不是奉了朕的命令,为朕办事?与一个郎君一道出城就是私奔,那朕看到你与一个女郎在一起是不是就是你欲行不轨之事?”刘邦那也是非一般的人,听听他这问的话啊,那人都不知该如何接话的好。
  “当着朕的面你们也想诬蔑朕的公主,你们的胆子真是不小啊。”刘邦问完了问题也没打算把事情就那么掀过。
  走到那人的身侧,指着那人毫不留情问道:“凭你一己猜测就敢毁了一个公主的名声,你们是不是从未将朕放在眼里?是不是在你们的眼中可欺的不是朕的公主,而是朕?”
  “陛下,臣绝无此意。臣也是忧心与匈奴和亲在即,若是当真公主殿下有什么不妥之处,那于大汉,于陛下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臣是忧心陛下,忧心大汉而已。”听着刘邦将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往他身上扣,那人急急地辩解。
  “照你这么说来,你不仅是无过,反而还有功了。”刘邦那是极其不善地问了,那人连忙地与刘邦作一揖道:“臣,臣无此意。”
  “那你告诉朕,你是什么意思?你今天到这里来跟朕说的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刘邦是一字一字地追问,这摆着不肯放过人的态度,那人已经吓得跪下道:“臣只是担心,臣真的只是担心,担心公主殿下会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
  “你倒是很会替朕担心,也很会朕的江山着想,只是朕怎么横看竖看都觉得你是想看朕的笑话?”刘邦凑近如此阴恻恻地说,那人吓得连连与刘邦磕头,“陛下,陛下,臣绝无此意,臣绝无此意啊陛下。”
  刘邦冷哼一声,突然一个转身,“这一次,朕念你是初犯,只与你重责三十,再有下一次,朕会要了你的脑袋。来人呐。”
  这一声令下,周勃来得必是比樊哙那会儿要快得多了,朝着刘邦作一揖,“陛下。”
  “拖下去重责三十。”刘邦吐字,周勃一眼看向那位,毫不犹豫地应声道:“诺。”
  招手让侍卫进来将人拉下去,打啊!
  为着刘元真是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要挨打。周勃那么的想着,但是那一位这会儿就算被刘邦罚了,只是重打三十而已,比起被夺了官位,打上三十看起来已经是刘邦网开一面,故而连连与刘邦告谢,“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刘邦冷哼一声不再多言,只管让周勃把人给带出去,让他消失在他的眼前。
  至于刘元领着子婴出了城,宝藏所在是她借着萧何给选的,萧何也知道刘元要这宝藏并不是为了吞为己有,因此做起来也是十分的尽心,处处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刘元想要造假的时候也早就给萧何打过招呼,萧何点了头之后,刘元这才开始准备让子婴将这个宝藏名正言顺的送到刘邦的面前,以此也让子婴在大汉争得一个立足的机会。
  “多谢殿下。”这个地方该是没什么外人了,子婴就站在所谓的宝藏面前朝着刘元作一揖,真心实意的谢过刘元的。
  “你不必谢我,这是你该得的。”子婴当年选择将宝藏交到刘元的手里,刘元就记着这份情,自然也要想尽办法的还回去。
  子婴此刻真是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而觉欢喜的,当初他只是为了活命而已,他想着只要他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可能做到一切他想要做到的事,没想到不仅是命保住了,他给刘元的一切,刘元又给他还了回来,更让他借着这份早就可能不属于他的东西让刘邦封了他一个侯。
  侯啊,先秦本也是个侯,后来称王,那都是艰辛不易的。
  有了项羽之乱,再加上如今各诸侯的关系都乱得很,子婴就没想过再成为一个秦王,所谓的关内侯无论刘邦是真心还是假意,为了自己将来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子婴也绝不敢受。
  “殿下虽不以为然,但是殿下的这份情意子婴永世难忘。”子婴还是再一次冲着刘元作揖,谢过刘元的恩情。
  “你且当我是我看在秦始皇的份上,不忍他的后人因着一群他国的覆灭者而死,所以你不用记我的情。”刘元还是真是因为赢政才想救一救子婴。
  至于从子婴手里当真得了这样一个大的宝藏,算是意外之喜吧。
  “只是这么大的宝藏,殿下全都给陛下?”子婴还算是知道宝藏到底是有多大,但是刘元不曾想过据为巳有,也不曾想过自己偷偷的留下一点,子婴领了那么大一份恩情,那多少也得想着还着点吧。
  “我要来做什么?这些宝藏于许多人看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对我来说,那也不比这个天下太平,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更叫人看着欢喜。”
  “如果能倾尽这份宝藏换得天下太平,百姓和乐,那是有多值啊。”
  刘元说得也真心实意,无论她一开始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的刘元心里更多的时候都会记着那些百姓,那些曾经为了刘元舍身忘死,愿意相信刘元的人。
  “一个人过得好不算什么,能让所有人,让他们全都过得好,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追求。”刘元冲着子婴吐露这份希望,身负重担便只能迎难而上。
  “这份宝藏你记住,这是你们秦王朝的宝藏,我虽是第一个随你到宝藏来的外人,但是你是要献给陛下的,在陛下不知之前,只有你一个知道。”刘元想来想去还是特意叮嘱了子婴一句,想让他把话牢牢地记下。
  子婴张了张嘴,刘元道:“你也看到了,城门前发生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天下想要我死的人可是多得很,一个不慎你也得跟我着一起陪葬。”
  要说刚刚还是没拿着当回事,再听着刘元这一番话,子婴只能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是。”
  刘元做事谨慎,越是谨慎于子婴其实更好,刘元不想再让子婴提起这件事,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好。
  这个天下间子婴也只以为只有刘元和他知道宝藏事,刘元既然已经无意再提这件事,往后想必也不会再提的,这对子婴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再谢殿下,此言一出,往后我绝不会再提。”子婴一看刘元又要再一次叮嘱他慎言,以后是没有机会了,但此礼还是要朝刘元行的。郑重朝着刘元作一揖,表示对刘元的感谢。。
  “我收下了。”刘元点了点头如是说。心中若是真存感激的人也一定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大家都好,不可否认刘元不提宝藏一事确实是为了大家都好,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出你之口入人之耳,不会再让第三个人知道。。
  如萧何早就知道这个宝藏存在,但是萧何从来没有与刘元提过半句,若不是刘元想要,萧何全当了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


第174章 最好的靶子
  “来人。”刘元都已经亲自带人来看过了宝藏确实是存在的,那么就应该派人去见刘邦了,把这里的事告诉刘元,让刘邦知道宝藏确有其事,接下来刘邦会做什么,刘元倒是清楚得很。
  就算一开始刘邦是想将宝藏据为己有了,到了现在也再不会存着这样的心思。
  说起这事,刘元也得感慨一句,世上的男人有时候还真不是一般的恐怖,为了所谓的江山真是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愿意做。
  想想刘邦听着大秦宝藏的第一反应便是将这个宝藏收为己有?是的啊。可是刘元将利害关系和刘邦分析之后,不管刘邦本来是什么想法,从刘元点破宝藏即可利己亦可利于天下,刘邦就只想怎么样利用这个宝藏安定这个天下。
  “速速回去禀告父皇,宝藏确实在此。”刘元如此吩咐,立刻就有人应声快马赶回长安禀告了。
  刘邦等着连动都舍不得动,这会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喜着连连鼓掌,而且冲着前来禀告的人连声地叫好,当然也得考虑,接下来他是要怎么样呢?
  “来人,立刻传萧丞相留侯还有御史大夫进宫,就说朕有要事与他们相商,让他们赶紧进宫。”刘邦笑得嘴都合不拢啊,有了这么大的宝藏即可解他的燃眉之急,又可以让大汉喘一口气,如此好事怎么能让他不喜。
  萧何和张良以及曹参收到消息,虽然不解刘邦还能有什么要事相商,收到传诏还是立刻进宫,看到彼此皆是一顿,但一想既然是有要事,也不可能只传他们之间的一个而已,让他们一道进宫来商量,这才是刘邦。
  “陛下。”门口碰上只以眼神交流了一番,多的一句都不曾说话。
  急急进入宫中,见着刘邦作一揖,然后就等着刘邦发话了。
  “先秦王子婴,昨日与朕奉上了先秦数代积攒下来的宝藏。”
  刘邦立刻迫不及待地告诉萧何他们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三人一听脸上满是震惊,“陛下证实了?”
  话是曹参问出来的,刘邦答道:“证实了,子婴带着元儿一道赶往宝藏所在,元儿已经看到了宝藏。”
  又跟刘元扯上关系了啊,这三人里头有两个,一个是知道内情得一清二楚的,一个是隐约猜的,但是都只与曹参一般当作初次听着,因此也跟曹参一般朝着刘邦恭贺道:“恭喜陛下。”
  “同喜同喜啊,有了先秦宝藏,我们可以大松一口气了。”刘邦笑得发自真心。
  曹参也是真心地道贺道:“本以为项羽当初得了整个大秦的国库,咱们当时连一丁点都没敢拿,好生遗憾,没想到大秦还有另外一个宝藏,历代秦王真是深谋远虑啊!”
  刘邦却是欢喜无比地道:“真得谢他们深谋远虑,否则如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陛下所言甚是,那先秦宝藏接下来如何安排?”萧何最是清楚刘元什么时候得到的这份宝藏,又是在这些年里用过宝藏多少,到了天下太平,眼看着刘邦为着钱发愁,即又动了心思将宝藏送了上来。
  刘邦啊,刘邦即贪财也好色,其实萧何担心刘邦万一将这份宝藏占为己有,不愿意供养天下,那个时候他是应该怎么办。
  可是从前一直防着刘邦的刘元这一次却笃定地告诉萧何,刘邦一定会将宝藏用到刀刃上。
  如此,萧何思及刘元所言,最后只能一切都听刘元的,反正刘元说话从来不是无的放矢,先前她瞒着拿住宝藏没让刘邦知道,现在她既然做了决定把宝藏交到刘邦手里,想必无论刘邦有多少的私心,刘元一定有办法对付刘邦。
  “我们不是正愁如何给元儿陪嫁吗?有了先秦宝藏,这就不如愁了。大汉还缺的什么东西,你是丞相你比朕更是心里有数,总而言之,宝藏有了咱们得用到老百姓身上,我们能喘口气,也让大汉都喘一口气。”刘邦话一说出来,无论是心里本来担心的萧何或是不确定的张良,这个时候都暗松了一口气。
  “陛下,若是如此,宝藏就不宜让太多的人知道。”张良还是得为大汉着想,刘邦既然一心为着大汉着想,他也会为刘邦着想。
  刘邦朝着张良道:“留侯所指?”
  张良与刘邦作一揖道:“天下贵族心未定,从殿下遭受的非议便可看出,他们并非都一心盼着陛下好,也盼着大汉好。宝藏陛下要用到大汉上,该知道的人可以知道,不该知道的人无须让他们知道。”
  换而言之,张良觉得那些贵没有必要知道宝藏的存在。
  “国库是由丞相府执掌,这件事不妨交给丞相安排。”张良还是相信萧何的,早些年张良就已经猜到刘元在咸阳收获得一点都不比萧何当初得了整个先秦丞相府更多,秦王子婴是一个,一定还有别的,如今算是知道了这份别的是什么了,竟然是大秦的宝藏,刘元委实运气很好。
  刘邦本来就想这么大的宝藏应该怎么样的安排才好,结果听到张良如此道来,一眼看向萧何,萧何却是皱起了眉头。
  “丞相是有什么难处?”刘邦显然是想听张良的话的,因此看到萧何显得为难才会有此一问。
  萧何冲着刘邦道:“不知这宝藏有多少?”
  此问得刘邦指了子婴让人搬进宫的十几大箱记册,“这十几箱都是登记了宝藏了。”
  虽然早就料到这份宝藏不少,张良乍然看到这样的十几箱的东西记着的也是难掩震惊,拿眼不可置信地看向刘邦,不确定刘邦说的是不是真的?
  “这么多。”曹参发出一声感慨,十几箱登记造册的东西,曹参直接走了上去打开其中一个,一看那都满的,全都满的都是竹简啊。
  张良看着心下感慨刘元做事确实是用心,当初竟然在得了宝藏之后就让人登记造册了?额,也不能说都是刘元的功劳,里面必有萧何一份手笔。
  萧何朝了刘邦作一揖,“如此庞大的宝藏若是运了回来一定会惊动长安。”
  刘邦本是是高兴的,但是惊动长安不就是说宝藏肯定瞒不住贵放?
  刘邦是想了又想啊,他一开始倒是想将这个宝藏据为己的,结果被刘元谏了一番,便消了一开始的歪心思,结果想将这个宝藏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汉不缺钱啊,然而萧何的意思似是不同意,这个……
  等着萧何的下文,萧何朝着刘邦道:“陛下,大汉要与匈奴议和因此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