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元在想办法的时候,刘邦被困得连粮草都没有,将士也都士气低落,此刻不禁感慨道:“悔不听我儿之言。”
  想想人家刘元是怎么跑过来的,又是怎么劝的他的,刘邦不听也就算了,开口就把刘元关大牢里,好,这会儿真败在匈奴手里了,刘邦怕极了匈奴在这个时候再一次举兵进犯,到时候真把他给捉了,作为一个被擒的皇帝,他还有什么脸活世上。
  不,不是有脸没脸的事,而是他能不能再活下去的事,刘邦自然不会以为拿着他了,匈奴那位连自己亲爹都能杀的人会舍不得杀他一个大汉的皇帝。
  “陛下,眼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脱困。”陈平并不想听刘邦的后悔啊,刘元被关在牢里,也不知道听说他们被困的消息了没有。
  “朕已经派人突出重围去搬救兵了,这里头最快能调到兵马的人就是元儿了。”刘邦也想过怎么自救啊,然后想来想去最最可靠,来得也最快的正是刘元,偏偏他还把刘元关进大牢里了。
  陈平其实也想到了,只是有些话刘邦能说出来,他不能说。
  “公主殿下的计策亦可行之。”陈平觉得先前刘元提出的办法确实是不错的办法,虽然花了不少钱,那也是为了大汉争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是吧。
  刘邦看向陈平,陈平立刻道:“臣愿为使前往匈奴,见一见那位匈奴的阏氏。”
  能够一股气就做到的事最好就不要分两次了,陈平心里也有了主意,刘元主意确实也不错,倒是可以再润一润色做得更好。
  “好。”刘邦听着陈平自请,如今处于紧要的关头,搬救兵是必须的,他们被困的人也得另想想旁的办法自救才行。
  陈平就那么带着几箱的金银珠宝还有一幅美人图前往匈奴,刘元也在这个时候收到了刘邦让人送来的求救信。
  还好,记得第一道命令是把刘元放出来,随后才是让刘元火速调集人马前去救驾。
  说一句真心话,刘元其实不是没有动过让刘邦就这样落于敌手一命呜呼的念头,最终还是被她否去了,见死不救她就成了和刘邦一样的无耻小人,将来的日子再难过,刘元决定问心无愧地过下去。
  第一时间还是先把刘邦救回来吧。刘元心下有了主意,既有刘邦送来的求救文书,她也早就调动了齐地的兵马,哪怕调得少,那做也很多的样子,总能吓吓人。
  匈奴那边本来围着刘邦就不太安宁,陈平往匈奴去了一趟,匈奴那位阏氏在看到钱财与美人画之后,哪里还会愿意自己的丈夫分给旁的人,吹了枕边风道大汉如有神助,看起来并不好对付,我们就算拿下了中原也不会久留于此。如今既然得了金银珠宝,倒不如见好就收,汉家的兵马不少,救兵也都快要来了,是得要捉紧离开才是。
  这话还没说完呢,立刻有人来报,道是一支汉军将他们层层包围,似乎正是韩王信点名说过十分厉害的始元公主带来的兵马。
  “单于你也瞧见了,汉家的人没那么简单,我们还是早早回匈奴,过我们安生太平的日子更好。”匈奴那位阏氏再一次进言,说来说去还是想让人撤兵,只要先撤了兵,后面的话都好说了啊。
  冒顿单于想了想道:“走,瞧瞧去。”
  阏氏没想到冒顿竟然还想亲眼去看看外面的情况,要去就去吧,反正好处她也收下了,只要大汉那边别想着着送什么妖精过来分了她的宠就成。
  至于刘元亲自领着兵来了,很快就注意到对面那行来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刘元连想都不想立刻就拉满了弓放箭,她这一动作后面的兵立刻都跟着拉弓的啊,刘元的箭一放,她的射到了哪里,后面的人箭也跟着射到哪里,相差无几地落下。
  冒顿就是想过来看看情况的,没想到一照面竟然被这么迎接,冒顿是从箭响起的那一刻便拉住了马上,也亏得他拉得快,因为刘元箭就落在他的马儿前面,如果不是他停得快,刘元的箭直接就会射在他的身上。
  “想必这一位就是冒顿单于。”刘元一身黑色的铠甲,骑着马走前了几步用着匈奴语言,朝着这一位打了招呼,冒顿死里逃生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听到刘元说匈奴话更显得一惊,一眼看了过去,“你就是始元公主?”
  “正是。”刘元倒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身份,“单于以为就你我现在的位轩,我能不能取你的性命?”
  笑笑地问了一句,这却让冒顿整个人寒让耸立,刘元身后都是身着黑衣铠甲的战士,看起来如同黑云盖顶,越看越是让他们打从心里觉得不安。
  “公主殿下不想救你的父皇了?”冒顿这个时候突然问出一句,他觉得他就不该因为一时好奇出来,刘元就是一个小娘子而已?有什么好看的的。他竟然跑过来想看看刘元什么样子,真是疯了,疯了。
  “想啊,不仅要救我父皇,还要救被匈奴屠城的百姓。所以……”刘元的话音刚落,都没有人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刘元已经再一次拉箭而射,势如破竹地朝着冒顿身来,饶是冒顿一直都警惕着,他也没有想到刘元竟然一言不合连招呼都不打便动手射箭而来,更要命的是她身后的人,直接看刘元的动作已经再一次跟着拉弓射箭。
  “单于,小心啊!”冒顿的身边总还是有几个得力的,一看刘元的箭射来,第一个扑过去,直将冒顿给扑倒了,刘元的箭没入他的身体,一波从天而降的箭也同时将把那人射成了窟窿,冒顿死里逃生却也受不轻的伤,看到倒在地上的人还有一旁的箭满目都是不可置信。
  “单于,单于。”事情发生得太快,刘元的箭也确实是太快了,惊得一旁的人都没能反应过来,事情却都发生了,匈奴将士本能就要救冒顿,可是又一波箭雨射来,都是冲着冒顿来的啊,冒顿惊恐地睁在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天降箭雨,他以为自己这一次死定了,又一具内盾挡在了他的面前。
  “单于,快带单于走,快带单于走啊。”接二连三的肉盾将冒顿死死地护住,哪怕刘元的射再准,她也没办法射穿人的身体再取冒顿的性命,最终只能看着一个个为了救冒顿而前扑后继无畏自身性命的人将冒顿救走了。
  “殿下,还追吗?”车应上前一步追问刘元,刘元摇了摇头,“不追,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将他们一网打尽,同样也没有办法置他们于死地,这个时候追上去死的只能是我们。”
  她劝过刘邦的话自己并没有忘记,也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孤军深入,眼下只要能给刘邦解困就成。
  “传令将士们,一但发现匈奴的探子,射杀。”刘元相信今天让冒顿见识了她的容军,冒顿一定会心生畏惧,刘元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再露出一手能让冒顿更惊心,轻易也不会再敢派人来和刘元对上,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刘元手里并不算多的兵马为冒顿所识破。
  “诺。”车应也不问为什么,只管按刘元吩咐的去办。
  “单于,单于。”冒顿意气风发的出去,一身是血的回来,身上还挂着几支箭,如何不叫人大惊失色,想着他出去这才多久啊,竟然这样回来了。
  “来人,去,去查清楚了大汉始元公主带了多少兵马回来,快去。”冒顿是被人扶着回来的,他此时确实不好动弹,但也并不代表他的脑子也不能动。
  他没吃过那么大的亏了,方才要不是手下冒死相救,他这条命就要交代了,刘元来者不善,直接就要他死的啊!
  想到这里,惊得冒顿一身冷汗,他是牙齿都在打架地道:“弄清楚她的兵马来,想办法,想办法把她解决了。”
  “单于,单于。”冒顿这个样子真是没人见过啊,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人只顾着将他手上腿上的箭都拔了下来,先帮他上药才是最重要的。
  “杀了她,一定要想办法杀了她,杀了她。”冒顿被人那么拔箭就好像全无感觉,只是不断地喃语这一句。
  阏氏是知冒顿去见大汉始元公主的,来回一下子满是伤的回来,整个人还碎碎念,她哪里见过冒顿这般模样,惊得上前急急地追问,“单于,单于你这是怎么了,是谁伤了单于?”
  回过头去问跟着冒顿出去的人,然后又发现他们身上都是血,而且或多或少都是伤,责问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大汉的救兵如此厉害?”只想到这个可能会让他们变得如此的狼狈,却不不太确定地询问他们一句。
  “单于去见那位始元公主,话还没说到两句,大汉始元公主竟然就领人放箭,箭就像天降大雨一样的射下来,如何不是几位将军拼死相救,单于都回不来了。”
  有人把情况大概那么说出来了,听得一干人都睁大眼睛,阏氏赶紧的给单于上药啊,“单于,我们还是回匈奴吧,这中原也没什么好的,大汉把我们想要的东西都给我们送过来了,我们再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我们回去吧,回去吧。”
  要说之前听了陈平说来大汉的兵马就快到他们还以为是陈平在骗他们,不过就是想让他们撤兵罢了,眼下冒顿都已经碰上了,显然陈平说的都是真的,大汉的救兵真的到了,这样一来他们再想往前再进一步是绝无可能了。
  “闭嘴。”冒顿大喝一声,阏氏还是第一次被人冒顿这般喝斥,一脸委屈地看向冒顿。
  “立刻去查,查清楚了始元到底带了多少兵马前来,我一定要弄清楚了,如果她敢骗我,我一定要将她杀了。”冒顿从未吃过那么在的亏啊,这不已经急急地吐字,让手下赶紧的去查清楚了。
  不得不说刘元是把人心都摸透了,冒顿回去之后有什么样的行为她都想到了,匈奴发出去的探子,还没等他们摸到刘元的营账已经直接被射杀了,还是一箭取命那种。
  冒顿等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有一个人能摸进刘元军营,弄清楚了刘元到底是有多少的兵马,另一边还有人不断地来报各方刘邦手里的援兵都有什么人赶到哪里,等他们全都汇合了,他们再想退回去也没那么容易了。
  思虑再三,想到本来说要与他合兵的韩王信的将军赵利都没有到,这就更让冒顿疑心了,最后冒顿命令一部份的兵马撤回,这就等于是放开了一个口,刘邦捉住这个机会让将士拉满了弓从那道口子里冲了出去,得与大军会合,死里逃生,刘邦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元儿呢,元儿呢。”一出来刘邦大松一口气,随即立刻问起刘元何在,还是有人答道:“陛下,公主殿下并不在此处。殿下领援兵而来前去与冒顿单于碰上了面,听说冒顿单于险些死于公主的箭下,若不是有人拼死相护,冒顿这会儿真就死了。”
  刘元一照面就差点要了冒顿的命,这于汉军那是何等增强军心的话,自是传遍了整个汉军。
  刘邦倒是不知道的啊,一听十分好奇地问道:“都是怎么回事,给朕仔细说说。”
  被困之时刘邦真害怕,出来了刘邦就不怕了,也有心思听听他们吹吹刘元的又一战绩,陈平看了看刘邦,只在想另一件事,要是让刘元去和亲,这件事是会有多少人同意?


第170章 朕能信你
  总而言之,一看刘邦突围而出,冒顿是立刻就起了旁的心思,也不说再查刘元了,立刻下令人赶紧的撤兵,立刻走人。
  很快刘邦那边收到了消息,知道冒顿已经撤军,虽说这一仗打得刘邦没有一丝能如愿的,好在死里逃生,刘邦还算是高兴了一回。
  不过这让人专门给刘元送一封信,信写的是匈奴的文字,刘元好在跟琼容也学了匈奴话,字也会看一些,大意能弄明白冒顿话里的意思,他这是放话要娶她,娶回去再报仇。
  刘元随手将信给烧了,既然刘邦的兵困已解,冒顿也撤兵了,刘元也就让车应直接带兵回去设防,万不能让旁的人钻了空子。
  把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刘元就是算再不想去见刘邦也得要去,这一次见着刘邦,刘邦的脸色是比上一次好得多了,刘元却如同当日进言一般神情淡淡的,朝着刘邦见礼,“见过父皇。”
  唤着带着生疏啊,刘邦还记得刘元刚回长安的时候还特意就这个称呼问了他,问他究竟是要唤他一声父皇还是阿爹。
  当时的刘元坚定在人后唤着他阿爹,那是因为刘元是真拿了他当父亲对待,哪怕他成了皇帝,或许会有很多很多的人来跟随他了,她还是拿他当父亲来看待,来敬重着。
  “来,快起来,我们父女何必何此大礼。”刘邦冲着刘元说话,更是将刘元扶起来,刘元并不没有避开刘邦的动作,她只是冲着刘邦平静地道:“父皇始终是父皇,这不是你希望孩儿记下的?”
  一语双关,都已经撕破脸皮说到那个份上了,还想刘元陪他演那父女亲和的戏,真是对不住了,刘元一点都不想再演。
  刘邦看着刘元问道:“你是记恨上我了?”
  “记恨?父皇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值得我记恨的?我做的都是我认为自己该做的,大抵是我与父皇最大的不同。”刘邦或许连亲情都不曾放在心上,刘元究竟都为了什么他也从来不问,但他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利己。
  一个利己的人也不相信旁的人会不利于己,所以刘邦才会想要劝和刘元,想让刘元再和从前一样,至少会再哄着他。
  “你是君,我是臣,大汉的百姓臣民,为臣尽忠,也应该为百姓思考他们从来不会考虑的到的问题,这便是我们身居高位,享万民拥戴荣华富贵该担的责任。”
  “如一场大战,要打赢是我们要想的,但是能让将士少死一些也是我们应该想到的,我说我只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父皇或许从来不曾相信过,可是人生但世,求得一个问心无愧很难,但我一定要成为那样的一个人。”
  刘元铿锵有力地告诉刘邦她的原则,她想要成为的那样一个人,无论刘邦心里是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她都只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刘邦最后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都没有关系。
  “你知道朕最不喜欢你什么吗?”刘邦面对咄咄逼人的刘,终是装不出那张慈父的脸,好在他们父女临近,一边的人虽说都看着他们,却也并不知道他们父女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刘元并没有因为刘邦显露出来的恶意而不高兴,反而觉得这样的谈话比起上次来更好。“愿听父皇所言。”
  她并不怕刘邦的不喜,也不在意刘邦的喜与不喜,明白刘邦的心里捂不热的,她还浪费她的感情和时间做什么?她只管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任何人都拦不住她,也不可能让她少做些什么。
  “你这一份正气凛然。”刘邦把话说白了,他就是不喜欢刘元这一副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的公正模样,不讲私心,只讲利国利民利于天下。
  “人谁都有私心,我也一样,你怎么就没有了?”刘邦指问刘元,刘元毫不犹豫地道:“我有,我一直都有,我如果没有,父皇,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早就已经知道,我若没有半分的私心,我为何要让自己落到现在这个境地。”
  “你现在这个境地怎么了?你不该把话说明白了的。我们就像以前那样有什么不好的,你怎么就非要说破?”刘邦说着说声音不禁拔高了起来,所有人都看向刘邦,刘邦朝着他们挥手道:“都退下去,朕和元儿有话要说。”
  他们的争执,在刘邦心知自己不占理的情况下,他不想让别的人知道太多。
  “是父皇你自己迫不及待要我挑破的,我跟你说过多少次我不喜欢戚姬,每一次看到戚姬就好像在提醒着父皇你是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听不进去。你不就是想看看我能忍到什么地步?那我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的容忍度在哪里。”刘邦的指责刘元全都反驳了回去。
  “你果真就那么喜欢戚姬?你喜欢的不是戚姬,你喜欢的是戚姬对你的态度,她装出你是她的天,她的地,你说的一切她不管做得到做不到都会去做的样子不对吗?”刘元再一次追问,便是把整个刘邦的皮都给撕下来。
  刘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透你的父亲,了解你的父亲至此,是不是很值得你高兴?”
  “父皇却不曾了解我,若是父皇了解我,想必父皇是会高兴的。”刘元朝着刘邦反讥一句,刘邦很清楚刘元并没有因为了解他而觉得高兴,可是刘元更清楚刘邦是为着没能更了解刘元而不喜。
  “好了,够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刘邦永远也说不过刘元,他便只能干脆地放弃,刘元勾起一抹冷笑,“父皇是打算怎么处置我?”
  处置二话用得玄妙,刘元从沛县赶来阻止刘邦与匈奴这一战,到今日结束已经过了四个月,刘邦接下来是什么样的打算?刘元不会以为刘邦没有想好。
  “你愿该是朕最信任的人。”刘邦这样幽幽地吐了一句,刘元认同地点头道:“我一直都以为是。可惜啊,父皇只相信自己,哪怕我是你的亲生女儿,你该不信我,还是不相信我。”
  多惨啊,刘元做了那么多,千算万算也没能算到刘邦竟然会谁都不相信,只相信他自己。
  “不过这一次你让朕明白了你说的那一句,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是什么。朕相信你动过让朕死在匈奴的手里的,盈儿已经是太子了,朕若一死太子继位,所有的一切都会比现在更好,但是你还是第一时间是前来救驾。我最讨厌你的正气凛然,但也最喜欢你的正气凛然。”
  讨厌和喜欢相隔并不远,因为刘邦从来不是那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并不喜欢做到问心无愧的刘元。但是在生死之间,刘邦想到自己身处的位置,很明白一个个的人是有多么盼着他死,而他一死对刘元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发出求救信的时候刘邦其实都在想刘元会不会因为他是她的父亲,这样一个令刘元十分不喜的父亲而不肯救驾。
  没想到,第一个到的竟然还是刘元,而且刘元更是险些直取冒顿的性命,刘邦也就看到了刘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心正的人,她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不管什么利益,什么好处,她就是只做自己该做的事。
  “我不为父皇,只为自己一个问心无愧罢了。”刘元并不想看到刘邦那张得意的嘴脸,因此补了一句,让刘邦用不着那么高兴,她哪怕救了刘邦一条命,却也不是只为了刘邦而已。
  刘邦轻轻地笑了啊,“你这样很好,就算我不喜欢你,也得说大汉应该要多一些你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好。”
  得了,这就高兴了,这就一副被刘元给震撼得不轻的了?刘元冲着刘邦再一次地问道:“故而父皇打算如何处置我?”
  “在这样一个能让你一生自由的情况下你都选择放弃,我想将来临大事你也会选择对大汉。回了长安之后,带上你的容军去你的封地,从今往后为朕守住大汉的百姓,也守住大汉。”刘邦竟然还给刘元委以重任,刘元看了过去,却又不得不承认,要不是这样的刘邦,他怎么可能会赢得了项羽。
  “你的心是真大。”刘元想了想还是没能忍住地怼了一句,刘邦摆摆手道:“我虽不如你得名师教导,人心我却看得比你还透,我给你委以重任,难道不是吃准了你的心性,想让你后半辈子都为大汉拼死效力?”
  呵呵,刘元只想给他一句呵呵,好在最后还是忍住了,刘邦突然冲着刘元道:“你说韩信会不会反?”
  这样突然地问刘元一句,刘元没能忍住地道:“若是要反,从前的时候他早就反了,不用等到现在。”
  “从前不反,现在不一定不反。”父女俩的说词还是跟当年一模一样,刘忍来忍去的还是没能忍住地怼道:“那在长安的时候你怎么不直接把他给杀了?”
  真是说得够直接的啊,刘邦吐道:“不是时候。”
  “听你的意思是觉得是时候了?”刘元反应多快的一个人啊,这不立刻就弄明白了刘邦的意思,“杀功臣的事最好就不做。”
  这是劝告。刘元瞧着刘邦并没有听进去的样子,再一次道:“父皇没想过为什么你这一次出征竟然没有一个人劝你不出?”
  刘元当然不会觉得自己聪明得天下无敌,再有张良的密信与她送来,可见张良早就料到了刘邦会兵败,可是张良却也没有劝过刘邦不可出兵。
  “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不怕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刘邦这话一出口,好嘛,都是夸刘元的,但这不是重点。
  “你的意思我都明白着,那又如何?”刘邦一脸的不以为然,他就是知道那些人为什么都不劝,也知道他们为什么都不拦着,这一切都无关紧要,至少如今在刘邦的心里,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敢劝并不重要。
  “此次不管是有多少人拦着,多少人如你一般说我会败,我都一定会出征的。”刘邦将自己的打算那么说了出来,刘元点了点头认真地道:“好,这才是父皇的打算,父皇既起了这样的心就敢说出来,好!”
  真心实意地夸着刘邦,刘邦道:“这些话朕只会跟你说,绝不会再跟第二个人说起。”
  ……刘元真是不知该怎么说他们现在这父女关系了,明明他们相互都看不顺眼对方,之前是大家都装着,那就装吧,反正外面的人也乐意看到他们父女感情很好。
  可是刘元跟刘邦撕破脸了啊?还直接连话都不想再跟刘邦多说了,刘邦何尝不是气得都要将刘元打发出去,虽然那也有旁的算计,最重要的不想见到刘元不假吧。
  这一次见面就更直接了,刘邦还装着慈父的样子跟刘元打个招呼,结果刘元上来就捅心告诉刘邦此仗他一定会输。气得刘邦直接将刘元下了狱,一心想打个胜仗回来让刘元看看,扬眉吐气。
  结果最后还是让刘元救驾,刘元便救了。随后父女再见,说出口的话更加难听了了,刘邦也直接说破,反正他对刘元也算了解了,别管刘元是喜欢他这个当爹的还是不喜欢,刘邦遇了险刘元还是第一时间去救刘邦,这对刘邦来说也足够了。
  毕竟像此次的机会于刘元而言再也不会有,刘元在最气最恼的时候都不曾想借别人的手取他的性命,反而还要救她,这样的刘元还有什么值得刘邦去担心的。
  不喜欢就不喜欢吧,刘元成为了刘邦除了自己之外最信任的一个人。
  “父皇一些心里话还是跟我少说的好,你愿意说我还不愿意听。”刘元受不了刘邦吃定人的样子,果断地拒绝听刘邦再说话。
  “朕是皇帝,朕说的话,你听是得听,不听也得听。”这冷声的宣告,好啊,恰就是刘元最不喜欢的。
  “哦,为帝王者,刚坐上皇帝的宝座就急急着杀功臣,你就不怕他们都反了?”刘元出言相讥,气不死刘邦才怪。
  刘邦冷冷地道:“他们手中的兵马所剩无几,我还需要担心什么。他们最好是不反,他们若是反,朕必将他们都平定。旁的人能怪我杀功臣,你该比我更清楚我为什么要杀他们。”
  刘元在回长安的时候就不同意他那样给诸王封地,但是封王是刘邦早已经许下,想要解决就得想办法,刘邦本来就忧心他们会成为第二个他,叫刘元提了一句之后就更是了。
  “但也不是非要杀他们不可。反是死,不反也是死,你是在逼他们反。”刘元听出刘邦话里的意思了,刘邦却冷哼一声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难道不懂这个道理?”
  说着刘邦又想起了刘元哪怕是对范增都不曾动过手,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你知道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你就算不认同,那也记住了不许掺和这些事。”
  说来说去最后这一句才是最重要的,刘元冲着刘邦道:“缴了他们的兵权,将他们关起来就可以了。”
  “妇人之仁。他们活着就是提醒天下人我刘邦是怎么对待功臣的,你一向聪明,怎么在这件事情上竟然如此的糊涂的。”
  满脸的不认可,十分想不透刘元怎么会想放敌人一马。
  “父皇。那是为大汉立下过功劳的人。”刘元也知道她为那些人求情落在刘邦的心里就是妇人之仁,可难道除了杀他们,关他们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如今他们有功于大汉,将来有一天他们就有可能会覆灭大汉,你是想看到大汉灭亡吗?你是想让刚刚平定的天下再一次变得分崩离析,刀兵四起?”刘邦走近刘元一句又一句的直问,他想要问刘元要一个答案,“比起杀几个功臣重要,还是天下百姓更重要?”
  第一次,刘元说不过刘邦,刘邦的理由也充足得叫刘元完全没有反驳的余地,她只怔怔地看向刘邦,“还会有其他办法的,父皇收伏他们为大汉所用难道不可以?”
  刘邦听着刘元出的主意立刻就笑了,“说你傻你是真傻啊。他们现在不是大汉的诸侯王吗?他们现在不为大汉所用吗?你自己都说过,人心难测,给了他们太多的权利想要再收回来他们是不会愿意的。为一方诸侯就是一方的王啊,那里的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让他们弃了手中的兵权,像萧何他们那样到长安来居住,他们愿意,他们肯?”
  刘元的提议刘邦提出了反驳,他提醒刘元想清楚了,这些诸侯王,他们会愿意放弃如今拥的一切,成为像萧何那样的臣子?
  刘元无可反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些事情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封王是刘邦给了他们的,最后也正是因为他们被封了王,所以注定只能为死为休?
  “朕说了,这些事你不想做,朕不会让你沾手,但你记住,不管他们说了什么,既然不沾手,你就不要有任何的动作,项羽是死在你手里的,你愿意养着项羽的儿子,也相信你治得了季布,那就让你养着,他们,不行。”
  刘邦说出来项羽的儿子惊得刘元一个激灵,一眼看向刘邦,刘邦朝着刘元微笑地道:“季布既然会愿意降你,天下人皆惊更何况是朕,朕当然也想知道为什么,一查之后就发现了,原来竟是如此。一个项羽之子换一个如季布这样的猛将,这笔买卖做得极好,极好!”
  给了刘元极大的肯定,刘元却才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小看了刘邦啊,她救了项羽的儿子,知道的也就是她和季布,季布是绝对不可能说出去的,唯一有可能的只能是那孩子出现在沛县引起了刘邦的注意,刘邦想去深究了,一查一猜,事情刘邦也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刘邦注意到刘元的样子,皮笑肉不笑的问了一句,“怎么,吓着你了?”
  明知故问得可以,刘元也不多作解释,只是拿眼瞧了刘邦问道:“父皇是打定主意了?”
  “是。”刘邦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如果能有其他的办法,他绝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但既然没有旁的办法,刘邦就只能用他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将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
  他不是项羽,也无心学项羽,有了项羽的放虎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