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心-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斥候来报,北狄的援兵和粮草已经运送到位,这意味着战争也即将开始。

    而今年的第一场雪,就是在这个时候落下的。

    透过大帐帘子的缝隙,云瑶似乎看到外面纷纷扬扬的雪花,她心中一动,顾不得凛冽的寒冷天气,从帐中出来,站在外面,沉默地看着天空盘旋飞扬的白雪。

    今年的雪,似乎比往日来的要晚一些,不过,这对大宁将士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他们雪天作战的经验不足。

    云瑶似乎又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冬日,她跪在冰天雪地里,差点以为自己要冻死的时候,6映泉就这么出现,将她从绝望的冰冷中拉了出来,从此走上了这条血雨腥风的道路。

    可现在,雪又一次落下,她却不知道6映泉身在何方。

    沉默间,云瑶似乎看到营地的将士们都行色匆匆,各自抱着武器穿行在营帐之间,面色凝素。

    “徐将军,生什么事了?”云瑶上前一步,叫住刚刚经过的徐将军,开口问着。

    “北狄兵马大元帅哥舒狂亲自领兵二十万,兵临赤城。”徐将军也不瞒着云瑶,开口说道,“哥舒狂也是北狄第一高手,曾与顾将军多次交手,这一次,怕是一场苦战。”

    说完这话,徐将军便离开,去调兵遣将了,而云瑶站在原地,却感觉一阵冰凉。

 第063章 旧日相识

    云瑶还没来得及反应,便看见大营的将士们清点完毕,跟在安怀的身后,出城迎敌了。

    顾清铭如今无官无职,在军中也不过是顶了个军师的身份,更何况,他暂时还不宜出现在人前,所以与哥舒狂的对战,便交由安怀来领兵。

    这一次,没有奇谋,没有技巧,有的只是实打实的战斗。

    大宁要守住赤城,不能让北狄越雷池一步,这就意味着大宁将士每次都要出城迎战,不能凭着赤城的坚固而据守不出。毕竟再坚固的城池,也终会有破绽,若是让北狄人现赤城的破绽,那赤城就保不住了。

    北方的雪纷纷扬扬,竟没有片刻停歇的意思,比云瑶罚跪那一年还要冷酷残忍。

    鹅毛大雪在空中盘旋而下,落在地上,也不融化,很快就在地上铺就了一层霜华,满目苍凉。

    战鼓声响起,也不知是谁先下的命令,不过眨眼的功夫,双方兵马便已经交战在一起。

    安怀麾下,十万北境军打头阵,十万西南驻军紧随其后,配合默契,冲击着北狄的阵型。而北狄那边,有了哥舒狂的指挥,显然比突兀瀚上升了不少档次,不再轻易地被大宁击溃。

    一刀下去,鲜红的血喷洒出来,伴随着白雪一起落在地上,晕染出一片触目惊心的颜色。

    然而,天空的雪越下越大,很快将方才的血色掩盖,但那白雪之上,又晕染出了新的红色。

    就这样,一层又一层,白的雪,红的血,互相交织,在金戈铁马中染成一幅悲壮的画面。一个个士兵接连倒下,大宁的,或者北狄的……

    旌旗避空,杀声震天。

    “这几年不曾与哥舒狂交手,他的手段一如当年。”顾清铭站在城楼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战场上的画面,心中感叹。

    他穿的并不是素日里喜欢的湛蓝色长衫,脸上也用半块牛皮的面具遮挡起来,哪怕北狄人再怎么目光如炬,也不可能知道,站在城楼上的人就是顾清铭。

    云瑶站在旁边,听着这话,微微叹息:“这一战,死伤的将士比前几次加起来的还要多。”

    “马革裹尸,是每个沙场男儿心中最深的向往,他们都是大宁的英雄。”顾清铭眼神微闪,如此说着。

    一如顾家满门,祖孙三代,将这份热血,贡献在这片冰寒而残酷的土地上。

    战场的情况似乎还在胶着,胜负各半,而北狄也有撤退的意图。可这并不是因为大宁得胜,相反,是因为两边谁都赢不了对方,才不想这么浪费时间。

    云瑶早先从徐将军那里知道,此战必定不容易,也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在安将军带兵入城的那一刻,她便转身下楼,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顾清铭仍旧站在城楼上,看着北狄大军离开的背影,面色渐渐严肃,似乎现了什么。

    可一晃神,刚刚看到的画面却又消失不见,只剩下潮水一样的北狄大军。

    雪还在下,没有半点停止的意思,许多同胞的尸体被大雪掩埋,露出盔甲的一角,证明他们曾经鲜活的存在过。

    这一战,是哥舒狂抵达边境之后的第一战,也是试探性的一战。

    虽然惨烈,但是也让双方对彼此的兵力估计和战况有了大概的了解,也为后续的战争增加了一些判断的标准。至少大宁这边得出的结论是,哥舒狂不像突兀瀚那么没用。

    夜色降临,地上铺满的白雪在月色清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可谁也没有心思欣赏这样的雪景,因为直到戌时,所有的伤兵才被处理完毕。

    云瑶一身素雅的长裙上也沾满了血迹和灰尘,当她忙完手中最后一个士兵,重重地舒了口气,然后回到自己的帐中,却现顾清铭在她的帐中等着。

    “清铭?怎么了?”云瑶走进去,身上的血腥味夹杂着外面的寒风吹进来,让帐中变了一种味道。

    “阿瑶,我想去探探北狄军营。”顾清铭看见云瑶,便开口说着,语气笃定,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云瑶脸上的血色顷刻间褪尽:“为什么?哥舒狂不是你的老对手吗?为何你还要以身犯险?”

    “不是哥舒狂。”顾清铭摇头,开口解释。

    他知道云瑶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子,只要他说出必须去的理由,她即便再担心,也不会阻止。

    哥舒狂身为北狄第一名将,比顾清铭成名的时间还要早,早在顾岩峰镇守北境的时候,哥舒狂就是大宁的敌人。

    自顾岩峰战死,顾清铭继承父亲遗志,镇守北境,与哥舒狂之间交手不下数十次,两人各有胜负,但顾清铭胜多败少,而且只要有顾清铭镇守,哪怕是哥舒狂,也不曾跨过两国边境,南下一步。

    所以,对顾清铭来说,他担心的并不是哥舒狂,而是白日里在城楼上,看到的那个出现在哥舒狂身边的男子。

    那男子的身形只出现了一下,便混入了北狄大军之中,让顾清铭差点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可即便是一瞬,顾清铭也不能大意,放任不管。

    而这个神秘男子,正是昔日在济安县出现过的,带头刺杀顾清铭和杨浩的北狄杀手。

    顾清铭往济安县治水之时,风雨交加之夜,那刺客频繁出现,最后甚至用抹了剧毒的弓箭伤了顾清铭,而顾清铭也在那人离开之时,拼尽全力给予了最后一击,让男人也同样身受重伤。

    但是说起来,顾清铭扔出去的那支箭,毕竟不是用弓箭射的,到底还是差了些力度,所以那人的伤势应该是比顾清铭要轻的。

    顾清铭犹记得当初他在询问那人身份的时候,那人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这一次你能活着回到大宁京城,我们会再碰面的。”

    “是那个伤了你的人?”云瑶听了顾清铭的话,便开口问着。

    “不错,看身形似乎就是他。当初我便怀疑他在北狄的地位不低,可始终没办法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身份。如果这次他来了军中,那必定是冲着我来的。或许,我在赤城的消息,早已经泄露了。”顾清铭点点头,说着。

    “可是,你这二十多年的生命中,从来没有受过那么重的伤。唯一的一次,就是折损在他的手中,我真的很担心,这是一个陷阱……”

    “但是我必须去,那个人武功之高强,或许只有我才能与之相抗衡。或许我现在该祈祷的,就是他不会料到我会去探敌营。”顾清铭很是坚持,“阿瑶,不管是不是陷阱,我都要弄清楚北狄到底有什么阴谋。”

    天气越来越冷,对大宁将士越来越不利,尤其是西南驻军的将士们。如果北狄铁了心要跟大宁打持久战,大宁不一定会占优势。

    为了赤城,为了边境的安宁,为了无数战死沙场的同胞,顾清铭必须去,这是他身为大宁战神的责任和义务。

    百姓给了他期许,他便不能辜负这份期许。

    “我在赤城等你回来。”云瑶知道他心意已决,只能退让,“清铭,你一定要活着。”

    “放心。”顾清铭郑重许诺,将眼前这个坚强到让人心疼的女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第二天一早,顾清铭便召集安将军、李将军和徐将军,将哥舒狂惯常用的伎俩跟他们讲了一遍,又说了破敌之法,然后便辞别了云瑶,离开赤城,不见了踪影。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怎么去北狄军营,也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云瑶站在城楼上,看着纷纷扬扬的白雪,目光看着北方的远处,心中为顾清铭祈祷,祈祷他能平安。

    十二月的赤城,冷的彻骨。

    先前那一战之后,北狄似乎也安静了下来,似乎在酝酿什么阴谋,大宁也没有因为这份宁静而放松警惕,三位将军轮流防守,巩固着顾清铭留下的布防。

    顾清铭走的第三日,云瑶再次收到顾琛的来信,信上说他已经有了6映泉的线索,似乎往瑞国那边去了,而他正要去顺着线索寻找,请云瑶不用担心。

    这大概是连日以来,云瑶收到的最好的消息。

    一边是相互扶持一路走来的好姐妹,一边是生死相随矢志不渝的爱人,舍了哪一边她都会痛不欲生。本来打算等解决了北狄的战事,就和顾清铭南下寻找6映泉,可没想到节外生枝,顾清铭也孤身一人去了北狄。

    好在顾琛已经有了6映泉的消息,她也能安心地待在这里,等顾清铭回来。

    又过了几天,云瑶正在帐中磨药材,忽然间一阵风吹进来,抬头间,便看到安将军他们三个一起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封密信。

    “云姑娘,顾将军有信回来,你且看看吧。”安将军将手中密信递给云瑶,说着。

    原本军中机密,云瑶也是没资格看的,只是顾清铭这信中提及云瑶,所以三位将军合计了一下,还是决定给云瑶看。毕竟这件事情,不是他们这些个粗人能解决的,他们的任务是打仗,保家卫国。

    云瑶一听是顾清铭的来信,立即扔下手中药材,一把拿过信,匆匆看了起来。可是越看,她的脸色也就越苍白,心中的震撼也无以复加。

    怎么会……这样?

    “既然已经查明了事实,他为什么不回来?”云瑶看完了信,问道。

 第064章 鲜血人头

    安将军他们几个面面相觑,一时间也说不准,最后还是安怀开口,对云瑶说道:

    “云姑娘,顾将军想必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请云姑娘按照信中所言,先行离开赤城吧。再耽搁下去,怕是连姑娘的身份也要暴露了。”

    “我不走。”云瑶拒绝的十分干脆,“我说过在这里等他,他不回来,我哪儿也不去。”

    “云姑娘,战场凶险,顾将军不在,万一再开战,我们几个粗人可是顾不上你的。”李将军劝道,“更何况,这是顾将军的亲笔信,他让姑娘先走,必定是有所安排的……”

    “各位将军,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让我再留在这里一阵子吧。”云瑶说道,“我不会待多久的,我就等到他下一封信来。若是在此之前他回来了,那固然皆大欢喜,若是他没回来,而是再次传递密信,那我看到信以后,绝不多留,马上离开。”

    “可顾将军信上说的事情,可是关乎大宁生死存亡,万一耽搁了……”徐将军有些犹豫。

    “就按照云姑娘说的吧。”安怀反而是最冷静的一个,“北狄要进犯我大宁,必须从赤城经过。咱们几个死守在这里,只要拦住了北狄大军,一时半会儿也出不了什么事。信上的内容早一步晚一步,都没什么大碍,左右现在宜国和宁宫之间的战事也胶着,无论哪一方,大概都没工夫理会北境。”

    听到安怀的话,云瑶当即感激:“多谢安将军。”

    话毕,几人也没有多留,离开了大帐,留云瑶一个人站在原地,恐惧和恨意从心底滋生。

    她看着手中的信,怎么也没想到顾清铭查到的真相居然会是如此残忍,秦太后和秦元凯为了打击宜王,居然做出这等勾结北狄的事情?

    原来,昔日在济安县刺杀顾清铭的黑衣人领,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北狄王博尔冰。

    博尔冰为了登上北狄王位,花了很长的时间筹谋,甚至想到要用顾清铭的死,来为自己的上位增加一笔功绩。可是没想到,他去了济安县,不仅没能杀掉顾清铭,反而自己也身受重伤。

    这样一来,他夺位的步伐就被迫减慢,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北狄比较平静,没有南下进犯的原因。因为北狄内部也很混乱,要南下征战,必须先内部安稳。

    如今,博尔冰上位成功,而且之前受的伤也养的差不多了,北狄内部各部落全部统一,他便又打起了大宁的主意。

    本来他也没想完全征服大宁,只想越过赤城抢一些粮食过冬,就如同往年北狄的所作所为一样。

    大宁北部本来有三十万北境军镇守,可是宜王起兵叛乱,秦太后为了压制宜王,调走了二十万北境军,正好给了北狄以可乘之机。

    可没想到,西南驻军却在顾清铭的劝说下,自愿北上驰援,协助北境军抗敌,这也就生生拖住了北狄南下的脚步。

    更重要的是,博尔冰原本没想过要亲自来边境的,但是在不久前,他收到了大宁秦元凯将军的来信,说是顾清铭出现在赤城,请他想办法拖住顾清铭的脚步,条件是大宁平定内乱之后,给北狄一百万担粮食。

    一百万担粮食,对物产丰富的大宁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可是对向来缺少过冬粮食的北狄来说,却是能救命的东西,所以博尔冰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有什么比兵不血刃就得到一百万担粮食要坏算呢?

    可有些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博尔冰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便接到边境战报,突兀瀚所率领的左路先锋军两战两败,甚至被敌人突袭,烧了粮草,请求派兵驰援。

    博尔冰想起秦元凯的信,便知道边境战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有顾清铭在大宁赤城,而之前两次奇谋巧计破北狄大军的手笔,大概就是出自顾清铭。

    想通了这点,所以博尔冰亲自来了,不仅如此,他还派了哥舒狂领兵,有种要把顾清铭彻底留在边城的架势。因为只有哥舒狂,才有跟顾清铭一战的实力。

    而顾清铭这次传信,是动用了大宁埋在北狄军中内部的细作,才能够顺利把这信送到赤城。

    信上还说,博尔冰和哥舒狂都不是什么善茬,顾清铭暂时走不开,得想办法从北狄内部突破,让他们无暇再对赤城出兵,所以让云瑶先行离开,想办法回宜国或者找到宜王,将此事禀告,不能让秦元凯的奸计得逞。

    云瑶原本想烧了这封信,可是转念一想,若是宜王殿下大业得成,那么这封信就是指证秦元凯通敌叛国的证据,必须留着。

    思及此,云瑶便找出一套衣服,在里面缝了个夹层,将这封信塞了进去,然后再封了口。从外面看,谁也不知道这衣服里面塞了一封如此重要的信。

    做完这一切之后,云瑶才空闲下来,脑海中思索着这段时间生的事情。

    她知道,即便她和顾清铭的行踪再怎么隐蔽,可这整个军中还是有不少人知道顾清铭到达赤城的,风声会传出去也在意料之中。

    更何况,秦太后手中的爪牙无孔不入,说不定秦太后早就现济州老家那边的人不是真正的顾清铭,而是顾炎假扮的,所以才会确定顾清铭就在赤城,从而与北狄合谋,拖住顾清铭的脚步。

    想来,宁宫那边的人应该是已经现顾清铭帮助宜王的事情了,否则也不会铤而走险与北狄合作。只有顾清铭被留在边境,宜王手下等于是少了一员猛将,在面对秦元凯的时候,也会底气不足。

    想到这里,云瑶便提笔写信,将边城的情况详细的叙述了一遍,然后派人火离开赤城,交给宜王。

    既然已经站在宜王这边,不管怎么样,都要以宜王的大业为重。毕竟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这是皇上和宜王精心谋划了多年,才定下的结果。

    接下来……就是等了。

    北境的风雪越来越大,比起昔日在宁宫的时候,要更加厚重。铺天盖地的雪花砸下来,打在早已经落了厚厚一层的雪地上,还带了些簌簌的声音。

    云瑶坐在帐中看医书,偶尔抬起头,听着雪花打在帐篷上的声音,看着外面的光线明明灭灭,天黑天亮,早已不知道过了几个日夜。

    “云姑娘可在?安将军有请,说是有要事相商。”忽然间,外面传来士兵禀告的声音。

    云瑶放下书,走到立在火堆旁的架子边,从上面取下那绵软厚重的黑色披风。那是属于顾清铭的披风,当初他们一起北上,就是裹着这一件,只是顾清铭去探北狄大营的时候,并没有带走。

    裹着披风,云瑶将自己整个人缩在里面,然后掀开帐篷走了出去,来到安怀的营帐。

    安怀的帐中,李将军和徐将军也赫然在座,气氛有些凝重,三人面前的案几上,还放着一个五寸长、五寸宽、五寸高的木盒。

    “安将军,不知找我前来,所为何事?”云瑶的目光从木盒上面扫过,开口问着。

    她的直觉告诉她,这次安怀找她来,就跟眼前这个木盒子有关,只是不知道这木盒子到底是什么来头,让三位将军都这般严正以待。

    “云姑娘,你前些日子说,要等顾将军的第二封信,或者等他回来。以本将看,你大概是等不到了。”安怀看了云瑶一眼,开口说着。

    云瑶微愣:“什么意思?”

    “这盒子,是半个时辰前守城的士兵拿过来的,送这盒子的是北狄人。据守城的士兵说,北狄人留下这盒子时,说过一句话,要将我们大宁的东西还给我们。”安怀解释道,“本将和两位将军研究了许久,还没将盒子打开,不知里面放的何物,但是据我们猜测,顾将军的行踪,怕是已经暴露了……”

    听了安怀的话,云瑶看着那盒子,径直走过去,双手放在盒子上,作势就要打开。

    “等等!”徐将军忙叫住她,“云姑娘,还是让我来吧,这盒子中放了什么不得而知,还是小心些为妙。”

    “能撞在这盒子中的东西,左右不过是暗箭或者毒药,北狄人也就这么些能耐了。”李将军说着,抽出腰间的长剑,剑尖抵在盒盖缝隙的边缘,轻轻一挑,便将盒子打开。

    没有暗箭,也没有毒药。

    盒子打开的一瞬间,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封信,信封上还染了血迹,云瑶走过去,拿起那封信,却见信封下面压着的,竟然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顷刻间,云瑶的身子晃了晃,差点战立不稳,可当她仔细看去时,才现那人头并不是顾清铭,心中的巨石才稍稍放下。

    “是我们埋在北狄军营的细作,这么多年一直隐藏的很好,可没想到还是被现了。”安怀看着那颗人头,开口说道,“看来,应该是顾将军与他联系的时候,露出了端倪。”

    云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不去想顾清铭被人现之后会有什么事,她只将手中的信拆开,一字一句地读过去——

    我北狄素来好客,特留顾将军小住几日。

    满张纸,云瑶只看得见这句话,这也就意味着,顾清铭真的落入了北狄的手中,但所幸的是,他还活着,安全无虞,否则博尔冰也不会用这细作的人头来给大宁一个下马威。

 第065章 大雪封城

    看完了信,云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她将信递给安怀他们,一个个看过去,等三位将军都看完了信之后,她才又将信收好,揣进袖中:“三位将军,可有什么看法?”

    “云姑娘,以本将看,你还是按照顾将军所言,早日离开赤城为好。北境天气十分极端,雪越下越大,再过些日子,只怕赤城和宵城附近的所有道路都会被大雪封住,再不走就出不去了。”安怀想了想,说道。

    这也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毕竟顾清铭之前的来信他也看过,再加上他对北狄的了解,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北狄人是不可能再出兵的,所以现在赤城应该能守得住。

    但是云瑶不能困在这里,若是大雪封城,要等明年开春才会融化,云瑶没那个时间等。

    “我也是这么想的。”云瑶点点头,说道,“不过安将军,我不是南下,我要去北狄。”

    话音落下,帐中三位将军全都面露惊愕地看着云瑶,似乎完全不能理解她到底在想什么。毕竟北狄那样凶险的地方,连顾清铭去了都没办法全身而退,云瑶一个姑娘家,又怎么能去冒险?

    “绝对不行!”李将军第一个否决,“云姑娘,你是不知道,要避开北狄的探子到北狄大营境内,只能从山上翻过去,你一个姑娘家……”

    “我可以的。”云瑶坚定不移,“清铭出了意外,让我怎么能心无旁骛的离开?更何况,我心意已决,此番只是告诉三位将军一声。即便你们不同意,我也是要自己去的。”

    云瑶脸上的神色十分坚定,说话的声音虽然轻柔,可是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

    安怀看着眼前的女子,想起之前她以女子之身替军中将士包扎疗伤的场景,那么脏那么累的活儿,可是云瑶却毫无怨言,纤弱的身体中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让人震撼。

    他知道云瑶是个有主意的姑娘,就从她初到赤城,便能联合同仁药铺,打开赤城到南方的运输线一事可以看的出来,所以他劝不住。

    叹息一声,安怀终是没有再劝什么,只是说道:“北狄大营应该驻扎在赤城西北五十里开外的凌波山。那里易守难攻,地形复杂,是北狄大军每次扎营的选。但也因为其地形复杂,所以连北狄人自己也无法全部掌控,总有一些山间丛林的小路,能抵达北狄大营。”

    云瑶安静地听着,她知道这是安怀将军在给她普及北狄的情况,所以她一字不漏的记下。

    “要避开北狄的探子去凌波山,从赤城以西出,穿过寒幽谷,翻过鬼牙山,才能到达凌波山的山脚。但是顾名思义,寒幽谷和鬼牙山一听就不是什么容易去的地方,所以云姑娘要做好心理准备。”

    “咱们的探子曾经走过这条线,成年男子的行程约莫是半个月左右,不分昼夜。我会派几个有经验的人跟姑娘一起去。另外,云姑娘若是需要什么东西,可提前跟我说,我差人下去安排。”

    “顾将军是咱们大宁的战神,有他在,北狄的铁蹄才能被阻挡在赤城关外。我不知道云姑娘的本事到底有多少,但是云姑娘既然决定要去,我还是希望云姑娘能平安把顾将军带回来。而我和李、徐两位将军,必定死手赤城,不会让北狄越雷池一步。”

    “拜托姑娘!”

    一番话说完,安怀还朝着云瑶拱了拱手,似乎是在恳求。

    李将军和徐将军见状,也同时拱手说道:“拜托云姑娘!”

    即便他们不知道眼前的弱女子到底有什么本事,也不太相信云瑶真的能闯入北狄大营救顾清铭,可是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顾清铭身陷险境,他们也想去救,可是他们挪不开身,因为赤城还需要人镇守。

    既然没有合适的人,而云瑶正好坚持要去,那让她试试也无妨,也许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女子,就真的能创造出奇迹呢?

    事情似乎就这么定了下来。

    北行所需要的东西,安怀会派人准备妥当,而云瑶自己要准备的,就是各种能防身的药粉和药丸,当然还有她的银针。

    身为医者,救人杀人,一念之间,唯有医术才是她赖以傍身的东西。

    安怀也算尽心,一共挑了十个人拨给云瑶,其中有四个人是从前就去过寒幽谷和鬼牙山探路的北境军,还有四个是前不久跟着徐将军翻山伏击北狄大营的西南驻军,最后两个人身手不错,也曾得到云瑶的治疗,是专门保护云瑶安危的。

    既然是要掩人耳目,那必定是轻车简从,除了吃的喝的武器和一些药材,他们几乎都没带别的。

    准备好之后,云瑶一行十一人,便西出赤城,朝着寒幽谷而去。

    此时的大宁,早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虽说北狄不再进攻,但是赤城的守卫却没有丝毫松懈,而千里之外的东部地区,战火却比往日更加灼烈,分封七国,除了偏安一隅的瑞国以外,其他几国都加入了战局。

    以宁宫秦太后为,秦元凯为主帅,联合承国、碧国,对抗以宜国为的皓国、景国、玉国联军。战场不断向北推进,终于在大宁京城被白雪掩盖后的那一日,战场转移到皓国与大宁的边境。

    玉国、景国联手攻入承国,自西向东陈兵中央王朝的边境;宜国、皓国合作取道碧国,自南向北直达京城郊外。

    京城中的百姓人人自危,毕竟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宜国大军就打进来了。

    秦太后收到战报的时候,身子歪了歪,差点站不稳,然后一下子坐在软榻上,眼神有些怔忡。

    “锦绣,你再说一遍,战况如何了?”秦太后的声音很轻,轻的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启禀太后娘娘,景、玉、宜、皓四国大军势如破竹,碧国和承国不敌,战败退守京城郊外,四国大军合围京城。”锦绣说道,“尤其是宜国,不知道哪里来的兵马,个个骁勇善战,神勇之势直逼昔日的顾家军……”

    “顾家军!好一个顾清铭!”秦太后一掌拍在身边的桌子上,“原来他金蝉脱壳离开济州,是去了宜国帮沈澈练兵!”

    “现在知道也已经晚了,好在顾将军被拖在北狄,宜**队虽然神勇,可少了顾清铭这样用兵如神之人,还是要逊色不少。”锦绣说道,“为今之计,咱们就只能让秦将军集合所有兵马,镇守京畿了。只要京城不破,宜王也就无可奈何。”

    “那二十万北境军呢?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没能拦下他们?”太后心中气急。

    “北境军不知道从哪里听说顾将军被困北狄的消息,还说是秦将军通敌叛国与北狄合谋,故意为难顾将军,早已经军心不稳。”锦绣说道,“现如今,二十万北境军助手在西部承国边境,不打也不退,只跟玉国、景国大军耗着。”

    “他们是想跟着沈澈一起造反?”秦太后问道。

    “太后娘娘,顾家在北境军心中的分量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