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帝凰后对话录-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睁开眼的时候眼睛都在涩涩的疼,看到李世民温柔的眼神和眼角微微的青黑,心中蓦地一软。轻轻笑:“二郎这模样,可是好久未曾安眠?”
李世民朗笑声中充满了满足与喜悦,一手扶起她一手在她身后又垫几个软枕,保证无容能坐的舒舒服服的,才道:“为了你与孩儿,我宁愿一世不得安眠。”
无容心中的牵念终于被李世民的笑声证实,喜悦终于慢慢的涌了上来,为人母的喜悦终于包裹了疲倦的她,她笑:“让我看看孩子可好?”
李世民如捧着稀世珍宝一般,把承乾抱到了无容面前。
“可取名了?”
李世民笑:“父亲赐名,叫承乾。”
“承乾……”无容咀嚼着这个名字,心中微有不安。
李世民自然知道她的不安从何而来,轻声劝慰道:“没事,天大的事,也有夫君撑着呢。”
无容含笑粲然,感觉自己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手足乏力,又看李世民怀中的孩子实在是心痒无比,便抱过了那襁褓,笑道:“是,我只需要操心夫君便是了。”
“阿容……”李世民坐到了无容身后,抱住无容,声音缓缓,尽力平稳叙述,“你可知道,灵芸……”
无容愣了愣,疑惑道:“灵芸如今还是七个月的身孕,怎么了?”
李世民温言道:“她死了。”
“啊?”无容大惊,“那孩子呢?”
“孩子生下来了,我取了个名,叫宽。”
无容靠在李世民怀里,逗弄着怀中的承乾,叹息道:“七个月早产……”
“与承乾,刚好是同一日同一时的生辰,不过宽儿是在寅时的最末,说起来,承乾还是大哥。”
无容也猜到了是个什么原因才会有李宽早生——不过是灵芸非要和自己争一个长子的名分,她的声音充满了对灵芸故去的惋惜:“说起来,也是我……”
“不。”李世民深情道,“她自己不明白,我们容她到今日已是我们大度。与你无关。”
无容只在李世民怀里,感觉像是得了依靠,慢慢道:“她既然都能下药……想来要是真想……也不应该不成功啊?”
李世民既然给无容得知了灵芸早产,其余的事便不再多加隐瞒,和盘托出:“父亲希望如此。”
无容默然。
李世民又道:“宽儿刚刚出生,生母也去了,只怕要累你费点心抚养一段时间。”
无容挑眉,疑惑道:“按理说,宽儿也是我的孩儿,若是他生母不在,那就该是我来抚养,夫君……为何说是抚养一段时间?”
“父亲希望,宽儿周岁之后,入嗣智云。”
无容这才明白了为什么李渊希望承乾是长子。
果然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沉默半晌之后,无容长叹:“灵芸是我的陪嫁侍女,如今她留下个孩子,我好生照顾着,也算是理所应当。”
李世民抱紧了怀中的妻与子,道:“她的事已经告一段落,今后灵芸的事,我已经下令,府中不可再有人提。”
无容嗯了一声,她御下宽和,灵芸真要逮住机会出去弄点药进来也不是不可能,她不怀疑灵芸可以弄到催产药;而灵芸生产时辰被修改这件事,既然李渊插了手……那一定是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完全妥当,如今,她关心不关心,甚至是知道不知道,都已经不重要了。
新生儿的喜悦,被这么一个插曲搅了搅,如今,她心中更多是对皇室的酸楚和无奈。
唯一感动的,是还好,不至于孤立无援——
无论如何,有他在。
如今,还有了个承乾。
无论世上多少复杂烦难,至少自己可以确定,并非孤身一人。
——李世民没有给无容提的,是灵芸的死因。
其实说起来,也只有李渊李世民父子清楚:
——
日前 灵芸的院子
李世民袖了一瓶酒,慢悠悠的走入若不是因为灵芸自己都不会知道秦王府还有的这么个小院。
婢女们自然是立刻跪下问安。
李世民淡淡定定的让她们下去,然后亲自推开了房门。
然后也让灵芸身边伺候的婢女下去。
灵芸正在喝药,看到李世民来了,急急要下榻行礼。
李世民微笑往前一步,按住了她,笑道:“如今你刚刚产下孩子,当好好休息才是。”
灵芸看着那一张俊朗而棱角分明,关键是自己还朝思暮想的脸庞就在自己面前,不由得热泪盈眶——
果然,只要有了孩子,当年的什么计谋都可以不做讨论,就此揭过。
她回李世民的话回的也是泪珠盈然:“能给大王诞下孩子,也是灵芸的好福气。”
李世民悠悠长叹,微笑的把她刚喝完的药碗放到一边,淡淡道:“本来呢,是个好福气,虽然是用了药才让本王对你……但是话说回来,既然王妃也安排了你以后的生活,那药也不是个什么极为损伤身体的药物,人往高处走,本王也没打算与你如何如何计较。”
话语之间,那瓶酒就被李世民无比平稳的搁到了小几之上。
灵芸看着那个酒壶,虽然已经不记得当时自己用的是哪个酒壶给李世民倒酒最后成就了自己这儿子,但是李世民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然也清楚是个怎么回事。
怯怯道:“大王……”
“你跟着无容也有段日子了,对我了解只怕也不浅,应该知道,这么个娇娇怯怯的表情对本王,是没什么用的。”李世民淡淡坐下,离灵芸很远,“既然你还有了孩子,下药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灵芸还来不及狂喜,李世民冰冷的声音毫不停顿的响在耳边:“但是,用药谋害本王的子嗣,让其未曾足月便产了下来,这笔账,我们倒还要好好算算。”
灵芸冷静了,毕竟也是有主意有胆色跟着无容嫁过来的人物,声音恢复了些许平静:“王妃的孩子听闻是在寅时三刻产下的,但是妾的孩子,却是在寅时一刻产下的。毕竟是大王的长子,难道大王便忍心看这孩子小小年纪,便没了阿娘?”
李世民冷笑:“哦?本王只知道,你本是个奴婢,不过是王妃看着你得了本王垂青,才脱了你的贱籍,抬举你做个妾室,如今你倒是得寸进尺,竟然还指望亲自抚养本王的孩子?”想到她还对无容下了手,心中自然不平,觉得这就是个有怨抱怨有仇报仇的时刻,便一点一点的掐死了灵芸的所有希望,“何况,你的孩子,不是在寅时之末产下的,如何又哄骗本王,说是寅时一刻?”
灵芸惊怒交加,声音迅速的便提了上去:“不知是谁胡说!产婆可以证明孩子……孩子是寅时一刻产下的!”
李世民含笑道:“哦?产婆?”
灵芸看着李世民那张俊朗的脸庞如今无比温柔的对自己含了足以让天下所有的女子都为之心醉的笑意,心却冷到了谷底——
李世民会这么说,产婆……只怕已经没有产婆了。
也是她思虑不周全,自己服下催产药本就是个隐秘的事情,生产也不曾惊动整个秦王府,不过是存着如果万一晚于无容还可以瞎扯蒙混过关的主意,如今却被别人如此堂而皇之的……
杀人灭口。
“大王!”灵芸悲呼道,“那是您的儿子!”
李世民认认真真的看着灵芸,声音冷静之中带着冷淡:“你也还记得那是我的孩子,那无容肚子里,不也是我的孩子?你却还能狠心对她们母子下手,几乎便毒害成功,这你又如何解释?”
灵芸毕竟心思深沉,即便是真的对无容母子下药,但也是掐在万贵妃,太子妃包括杨曦都在场的情况下下的药,即便没有成功也打着绝对不会赖到自己头上的念头,此时自然是无比震惊,道:“那日之事,万贵妃,太子妃甚至杨孺人都在!”
话说出口,猛然发现自己失言。
无容有怀疑杨曦的那么一篇话,本就是为了暗示杨曦,希望委屈委屈她顶个罪,麻痹一下下毒之人,后来杨曦再次禁足,却什么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灵芸本以为是无容宽厚,既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后果,也以为是杨曦下的药,因此才禁了杨曦的足略作惩罚,却不曾想,她的主子,比她想象的更加……可怕。
——她若是做一个丝毫不知的模样也许还能蒙混过关,但是情急之下准确的说出是万贵妃与太子妃都在的那日发生的事情,那是谁做的已经昭然若揭。
李世民冷笑:“本就知道这件事是你做的,还在想着如何让你自己承认,如今你既然认了,也省了本王再套你的话。”
到了这么一步,灵芸是一步错,步步错。
“先对本王下药,发现自己怀孕之后,又对王妃下毒,下毒无果之后,王妃分娩之日再对本王的骨肉下毒。”李世民的声音冷的如同在冬日的雪水之中浸了三日三夜,“如今……你自己说说,本王如何饶过你?”
灵芸已经面如土色。
以为自己做的隐秘,但是他们夫妻实在是厉害,所有的细枝末节,问也没有问她,便猜了个彻彻底底,明明白白。
“孩子我取了个名字,叫宽。”李世民声音渐趋温柔,慢慢起身,用依旧有些生疏的造型抱着孩子,看着李宽的模样,对她的母亲也多了些许原谅,心也软了软,觉得过继的事情还是不要告诉她了,淡淡道,“你这等毒妇,这秦王府再也容不得你,为了给你些死去的尊严,本王也就亲自来那么一回给你送瓶酒,喝了之后,你会产后血崩而死。”
灵芸知如今已事不可为,只得滚下榻谢过李世民。
但毕竟母子连心,灵芸额头触地,求道:“还盼大王予妾身一个明白。”
“你说。”
“妾还有两件事不明。”灵芸泣道,“一,大王对妾,当真半点情分也没有?二,今后是谁照顾宽儿?”
李世民抱着怀中的李宽,觉得这孩子和承乾还不一样——承乾足月生产,健健康康。而怀里的这小子,却是面黄肌瘦,又看了看哆哆嗦嗦的灵芸,李世民终于不愿再看一眼灵芸,转身离去。
“一,若非你当晚如此放肆,如今也不会有宽儿,本王不否认宽儿是本王的孩子,但是你……本王不追究已是万幸,还妄图本王对你有些许情意?”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多了两份郁闷,觉得既然自作孽不可活,那就索性什么事情都说清楚算是个了结,声音陡然便冷厉了几分,“二么,陛下已经有旨,宽儿周岁之后,入嗣智云。”
李世民低沉的声音已经走远,四下无人,无比寂静之下,最后的解释传到灵芸二中,如雷贯耳:
“既然什么后果也没有,本王本也没打算对你如何,把宽儿抱走也就是了,但陛下已经知情你曾经对他的嫡长孙下手,自然,留不得你。”
灵芸本想开口问——
既然他亲自前来给她这么壶酒,那便是让她死也要死在自己手里,这算不算是一种情意。
李世民却如同未卜先知一般,声音清淡,却很轻易的就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
“再者,若是遣别人前来,那人多半后来也会因为知道太多,被灭口。与其如此,还不如本王亲自前来,也给你一个明白。”
李世民跨出院门,再不回头。
灵芸抬头,看着李世民抱着孩子离去的背影。
原来……
机关算尽,却还是留不住他。
或者……
或者自己从来就没有得到过。
她颤颤巍巍的起身,拿起那壶酒。
冰冷酒液流入喉咙之中,灵芸忽然悟了——
自己平日跟在无容身边,看到的那个宽厚谦和,温润如玉的君子,在真的触及到他这辈子最爱最需要守护之物的时候,一定会无比狠辣……狠辣到天地都望而生畏。
对他下药,他都打算原谅不做追究;
对宽儿下药,他似乎也没有十分生气;
但是对无容及她那孩子下药,才是他起了弄死自己的想法。
长孙无容——
你这辈子,何其幸运,居然能得秦王青眼!
作者有话要说: 艾玛人家最讨厌的宅斗戏份第一段落终于结束了。
对李宽的所有探寻也就到此为止。
不要跟我说什么之前和郑观音就谁掌唐国公府权一番对话叫什么宅斗。
那点子破事说是摩擦都抬举了它的程度。
以及不要再嘲笑人家写不来宅斗了……
我这么三回的多次下毒和博弈,铺开都可以成为一个单独二十万字的小说的主要阴谋点了(请叫我业界良心)。
【郑重强调】
我还是无意写宫斗。
但是有些很好玩的佐酒段子加进去也很好玩啊~
以及下文……
啊哈哈老子终于也有一天能埋汰埋汰瓦岗诸位豪杰。
多少年前看罗成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害死还差点哭出来……
以及那一版的罗成和秦叔宝都好帅啊星星眼。
以及虽然有诸多人吐槽但是我依旧坚持的认为这是个历史剧(当然言情风已经纠正不过来了)……
所以……没有罗成,他叫罗士信,不是罗艺的孩子。
——
【下面是牢骚】
看到这里的绝对是真爱啊喂。
但是人家签约申请第三次被拒了……
好的吧……
也许真是没缘分。
就写个开心吧~
也希望诸位能看的开心。
☆、天下豪杰
武德二年四月
刘武周得宋金刚,心甚喜,以妹妻之。
宋金刚本有妻室,为此事休妻,娶刘武周之妹。
而在李世民还在府中抱孩子与无容闲话之时,一批以后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将领,被正在九曲与王世充交战的将军送入长安城——
秦叔宝,程咬金等瓦岗旧将。
瓦岗军起兵于大业七年,发展极为迅速,逐渐吸引着没什么背景多半也不是什么贵族但是有好武艺也有好兵法的将领们,其势力在诸多反王之中也算是数一数二;大业十三年,李密杀翟让,坐了瓦岗寨头领之位,于东都洛阳之外与隋军对峙;再之后,惨胜宇文化及;更之后,败于王世充之手。
便是当年李渊起兵,也挑了王世充与李密对峙,隋炀帝远在江都的时候,趁着长安空虚才能打入,不敢直接对上隋炀帝那毕竟是隋炀帝还有很强大的军力,王世充彼时都还在隋炀帝帐下。
但是还有一层考虑,是不敢对上拥有瓦岗诸将的李密。
——瓦岗军的战力,自从大业七年以来,就一直在刷新着诸多打算造反的或者已经造反的反王们的神经。
还好李密自己找死——
李密虽是个乱世之中的人才,但也是一招棋错满盘皆输,自大业十三年与隋军于洛阳之外对峙之后,即便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也未曾有心思占领素来的王都,反而与宇文化及死磕,与王世充死磕,对上了当时极为强大的宇文化及之后,又遭遇了也很强大的王世充,连战之下力量日渐衰败,最后李密只能率领残兵败将投唐。
但那时的李密已算是丧尽人心,败于王世充之后帐下诸多大将都投了王世充等反王各谋出路,瓦岗军之中可用之将极少,唐军之中虽不如曾经辉煌的瓦岗寨,但是话说回来也不欠李密一个能打仗但没有远见,还做不到仗仗都赢的将军。
李渊毕竟还和李密同宗,且毕竟当年还是李密顶了“李代杨兴”的预言从而太原李家也避免了灭门之祸,念着当年李密的“情谊”封了个邢国公。
然后给了他粮草和军队,派他出兵。
这个出兵自然是试探——
能打胜仗或许还是个人才,当然要好好留着;
但是给了兵你自己还造反,反正兵是我的,收拾你只是个顺手之事。
没成想李密还真敢反,李渊也就只能顺手收拾了他。
至此,瓦岗军彻彻底底的消失。
如今,瓦岗旧将们来投唐,李渊表示很惊讶。
但是话说回来,如今大唐也不那么缺领兵的将军,这么一批听说很能打的将军来了难免挤占原来大唐很能打的将军们的官位,自己也算是个爱才之人,绝对舍不得把这么一批将军弃之不用。
算了,自己不用,给儿子吧。
如今大郎在原州,给他就有些来不及。
四郎又是个爱玩的平日就游猎取乐,给了他……太埋汰那些来投诚的将军了。
二郎不错。
于是李渊在安顿了那些将军之后,连夜叫了李世民进宫。
——
次日秦王府
秦王热情邀请了投唐而来的秦叔宝,程咬金等人过府一聚。
喝茶说话自然不能满足豪杰们的性情,既然李渊的意思是他们以后跟着秦王,又看秦王俊朗中又带了些许只有久经沙场杀人盈野才能积淀出来的杀意,不由得对以后的顶头上司的武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虽然武功在战场上能有的作用有限,武功好不一定在战场上就能生存下来,但是武功不好绝对只能是运气极好才能侥幸存活,毕竟战场之上,难免有和别人短兵相接之时,刀剑无眼,要是什么都靠着护卫,也太丢人。
李世民从在太原开始就在结交江湖豪杰,瓦岗旧将中更是很多都是草莽出身,自然很明白他们都是些什么想头,心知即便他们因为不满王世充来投了李唐,又是李渊让他们归入自己帐下,但若是自己不能折服他们,在打仗之时他们也会再来一次“虽蒙殊礼,不能仰事,请从此辞”,然后和抛弃王世充一样抛弃自己。
不过李世民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不过是让他们真的臣服于自己,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虽然他的功夫可能比起这些人来说颇有不如,但是为将者也都明白,武功只是一部分,他们如果真的只看武功,李世民也觉得没什么必要重用这批人。
是以,虽然演武场上李世民拿着在近战兵器中自己稍稍能用的长枪,面对着秦琼的双锏,李世民也没打算赢,自然秦琼也没打算秦王殿下能如何如何显示出超凡的英姿。
当年秦王之父,如今的大唐皇帝李渊,雀屏中选,得娶窦氏,与长孙晟一箭双雕之美名并称,秦王的武功泰半来自其父,箭技极为惊人,但是这么个长枪虽然勉强能用,但是对付这么一个从小就在战场上磨练的秦琼……李世民也没什么赢的可能,只要不输的太没面子,在场都是行家,也不会有谁不开眼的来为难人。
比起后世的各种话本子的潇洒漂亮的武功招式来说,战场上下来的将军们其实真的打起来,用不着如此复杂,更无所谓高手之间对拆千招开外才能有个什么生死分晓之事……
江湖不同于战场。
江湖之中或有豪杰惺惺相惜,或是老友相见互相切磋,本不是存了让对方死的念头,手下有三分余地,自然很容易便可以对拆到千招开外。
但是战场之上,真和一个人对上超过三招还没死,那多半也已经被乱刀分尸——毕竟身边所有人都是拿着利器等着杀人防着被杀,早便杀红了眼,混战之下,谁在乎你是江湖侠客还是市井无赖。
是以秦琼和李世民虽非要置对方于死地之情况,但毕竟早就习惯了动手狠辣,动上手然后分出胜负,不过一瞬。
场上的都是高手,也都能看出,秦王虽然输了,却也算是输的有水平有风度,至少不是那种毫无还手之力的贵族青年。
李世民微笑收枪,拱手:“秦将军锏法果真精妙无双。”
秦琼也收锏回礼:“谢秦王殿下夸赞。”
李世民虽然输了却看起来毫不介意,手一引:“打也打过了,诸位可有兴趣,过来斗一斗兵?”
秦琼等人这又精神一抖,为将者或可还需要看重武功,但更重要的却是掌兵之能。
本以为演武场上这么一出已经结束,却看到秦王随手一掷——
那长枪稳稳当当的插入演武场边上的兵器架上放置长枪的孔洞。
秦琼等人眼前忽然一亮——
早就听说当年李渊还是唐国公时候的“雀屏中选”,想来其公子必然在箭技上也极为强大,箭技虽然不同于这么随手一扔但毕竟类似,李世民露了这么一手,其箭技想来,也一定绝佳。
——
书房
无容被李世民遣了身边的侍从通知到书房一趟,不明就里,但知道李世民做事从来有的放矢,便施施然把孩子安顿好,自己慢悠悠走入。
那时,李世民刚好以其本身之能,稳赢了摆下阵仗的罗士信。
无容本没打算看到如此多的外人,但既然都已经进了门,仍旧规规矩矩对李世民行礼,不露怯色:“大王安好。”
李世民摆足了秦王的架子,抬手让无容起来,才起身走到无容身边,笑对诸将介绍:“这是王妃。”
秦琼,程知节,罗士信等人不明白为何一个女子会出现在他们还在斗兵的场合之中,但李世民那么个微笑的骄傲的明显是在得瑟自己有这么个女人做王妃,这位王妃也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加上之前李世民输给了秦琼但还算输得漂亮,赢了罗士信却赢的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也终于赢得了诸人的好感,对这位女子也不由得尊敬几分,也便老老实实的行礼:“王妃安好。”
无容不见羞怯,落落大方的欠身回了半礼,才对李世民带了不肯定不认同的口气道:“大王急急要妾过来,不过是为了给妾见见诸位将军?”
秦琼等人对这位王妃印象更好——
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会祸害他们今后的主将的人物,这么个场合也知道自己不适合过来不应该见外臣,有这个自知之明就好。
李世民倒是没有搭理自己今后这诸多部下的想法,一一把秦琼,程知节,罗士信等人都介绍过了,便拉着无容坐到沙盘旁边。
无容想到了昨日——
昨日李世民半夜被叫到宫中,回来的时候都快天亮了,精神上有些不济,只说了李渊让一批从王世充处投唐的将军们到他麾下效力,他今日会邀请他们过府一聚,便急匆匆的又上朝去了。
如今这么一批几乎如雷贯耳的名字被李世民一溜的介绍出来,无容才知道“从王世充处投唐的将军们”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人物。
看他们这个模样,又看看就在自己面前的沙盘,仍旧有些迷惑,却还是保持了端庄得体的微笑。
李世民淡淡一笑:“罗将军已败于我手,如今,诸位将军可有还愿出战之人?”
秦琼在几人之中算是个手下最有谱的,武艺相当不错的同时也不会误伤了秦王,因此于演武场出手,而在瓦岗诸将领之中算是秦琼与罗士信二人斗兵的水平最佳,秦琼既然出过手了自然轮到罗士信,是以斗兵一环罗士信当仁不让。
如今这个情况,既然罗士信输了,程知节的水平不够上来不过是自取其辱,而秦琼也不好意思再上,其余之人更是以三人为马首,不会出头。
在武术上,认可了秦王有不错的武力,虽然不及他们,却还是在战场上有自保之能。
在将兵之道上,秦王也给他们展示了极为不错的带兵之能,今后真的跟随秦王攻城略地,至少也保证了其后方坐镇者不是个草包。
他们其实已经算是可以勉强接受今后以秦王为主的事实了。
今日之行,到此也可以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但是李世民不满意——
他要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简单说就是让他们对“今后以秦王为主”这件事情做到心悦诚服。
李世民知道这件事靠自己可能有点难度,除非他能在兵法和武功两边同时力压他们。
所以,李世民还准备了一个无容。
秦王在他们行完礼准备拱手告退之前,缓缓开口:“今后出战,本王多半会携王妃同行,未免诸位多心本王醉心女色不务正业,今日唤王妃到此,便是为了给诸君看看,本王王妃之能,亦不输诸君。”
众将还没来得及反应这句话里面的信息量,无容已经听懂了,眼中微微有些感动,一层水雾慢慢浮上来,却又迅速的清明起来。
然后,无容脸上,绽放了一个妖娆到了见过诸般美人的瓦岗诸将都觉得惊艳的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 ——
恩是的。
老娘那么拼的在一开始就写那么无聊的斗兵,就是为了这么个时候。
放心,和历史上一样,无容一辈子也不会走到政治前台。
恩,无容为什么泫然欲泣……下文有交代(是的我又在不知死活的留扣了)
恩,我说了瓦岗诸将只能是勉强接受以秦王为主,原因是秦王武功虽然还不错但是毕竟没有到能打赢秦琼的地步(人家擅长射箭这个没的比啊),秦王的兵法虽然稳赢了瓦岗诸将但是话说回来作为主将赢不了麾下的将军当然也难以服众。
为了服众,光明正大埋下来的伏笔终于可以开心的用上了。
当然无容绝对不会和穿越女主们一样亲自上场掐架。
但是偶尔装个一三什么的还是会有的。
说什么没看到装13啊~
没事,明天看。
☆、巾帼
“秦王!”诸人反应过来便知不妥,急急便想劝——
自古以来,不是没有将军是带着妻子知己哪怕是小妾出征的,项羽带着虞姬,刘邦带戚夫人。也不是没有女子在军中正面出场:传闻有个花木兰,同年代还有个平阳公主,但是——
李世民这一开口……既然是“本王王妃之能,亦不输诸君”,那就意味着不是虞姬或者戚夫人那个随军出征但是在战地上一句话插不上的风格,有可能是花木兰那种撸袖子自己上的,也有可能是他们在大帐之中商议军事,这位王妃一进来一微笑一开口,说一个完全没道理但是秦王觉得有道理然后还听了的主意,最后大败而归什么的……
毕竟看看无容,武功上,首先无容看起来是个娇滴滴的女子,拉弓射射兔子可能还成,这战场之上……她也没有膀大腰圆更没有绝世武功,上去只能是添堵。
再看看她也不是个看起来就充满了智慧和王霸之气的女人,虽然也是名将之后但是毕竟是个女子父亲还死得早,即便是会点将兵之道那估计也只是粗略的读过点点兵书大概知道有个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真在战场上也只能是个纸上谈兵。
这种女人,还什么“本王王妃之能,不输诸君”……秦王是什么意思,这是在抬高王妃还是在埋汰他们呢!
无容看了一眼李世民,确定了他说出的是认真的,感念于他对自己的用心——
很明显,他应该已经足以让这些将军们接受在他帐下效力的事实,至于“巴巴的把自己叫过来还语出惊人”这么一出,是希望自己能站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接受那些将军们的敬服。
不过没那么容易——
那些将军混迹江湖之时也是英雄豪杰,拜一个才能不输他们地位远高于他们的秦王也许还可以接受,但是自己一介女子也没有平阳公主那么如雷贯耳的名声和战绩,能拿得出手的身份也只是依附于秦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