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兄长在上-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嘉宜听这话似乎有哪里不对:“等等,二哥在家里有个书房?”
  “是啊,我爹,大哥,我,各有一个。”
  韩嘉宜眼皮一跳:“那,自这个院子往外走,不远处那个……”
  “是大哥的啊。”
  “大哥的?”韩嘉宜心口紧了紧,“大哥的啊。”
  她心说,怪不得那次在书房见到大哥。一想到她借用了大哥的书房,她的心情颇有几分复杂。前一刻她想到大哥,还有些羞恼与不快,这一会儿那些情绪竟然消散了不少。
  “对了……”陆显话题一转,“过两天就是大哥的生辰,家里肯定是不会大办的。可你说我要不要再备些什么?不过我上回说了给他《宋师案》……”
  “大哥的生辰?”韩嘉宜微愕,“要的吧。”她认真道:“是要准备的。”
  她这段日子一直忙着《宋师案》的第三部 ,倒险些把此事给忘了。 
  那次二哥拿了《宋师案》做幌子,又不能真的作数,而且这《宋师案》还到了她手上。二哥作为亲弟弟,是该另备些薄礼。不需要多贵重,至少要有心意。或许她这个妹妹,也得有些表示才对。
  她瞥了一眼大哥使人送来的《宋师案》,心说,大哥对她其实不差。
  “你说的也对。”陆显点头,“那我先回去啦,你如果想修,那就大胆修,修好以后,赶紧跟我说,一定要快啊。”
  韩嘉宜应下。
  陆显哈哈一笑,大步离去。他虽然没拿到第三部 的手稿,但却开拓了新思路。大哥批注的不能刊印,旁人批注的难道就不能刊印么?他们书坊的话本子和其他书坊并无太大差别,也不具有优势。若是推出批注版,也许还真能吸引不少顾客呢。 
  韩嘉宜在二哥走后轻轻叹一口气,修吧,好好修。除此以外,她还得想一想,给大哥准备些什么。
  大哥陆晋的生辰就在十月初四,也不剩几天了。她现在再准备其他东西,显然已来不及。上次给老夫人准备的百寿图倒是还在那儿放着,然而她也不能拿那个来充数。可以求个平安符,不过单单一个平安符也太简单一些。
  韩嘉宜想了想,干脆向母亲讨主意。
  沈氏有些讶然的模样:“嘉宜,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
  “什么?”韩嘉宜随口问。
  “你大哥,嗯,世子年纪轻,还不到过寿的年岁。”沈氏含糊说道:“家里也不怎么提这件事。当然,你们私下里准备贺礼也行。你若是不清楚怎么做,娘帮你准备。”她看着女儿,温声说道:“这生辰贺礼,也都是有讲究的。不用担心,娘慢慢教你就是。”
  她要努力把女儿这些年缺的都给补回来。
  韩嘉宜点头轻笑:“那就多谢娘啦。”
  沈氏嗔道:“你是我的亲女儿,跟我说什么谢?”
  得了空,韩嘉宜同陈静云一起去附近寺庙。韩嘉宜不大相信鬼神,但是在佛门净地,也不由地生出几分敬畏之心。她默默祈祷,希望娘身体康健,事事无忧,也希望她自己也能顺顺利利。
  末了,韩嘉宜又帮大哥陆晋求了个平安符。她心想,侯府上下,恐怕也只有他用得着了。尽管对他那次的批评耿耿于怀,但不得不承认,她对他还是心存感激的。不只是因为羊角灯和那几本律书注解,还有他让她直视自己的不足。他们两人来往不算多,她也希望他能平安吧。
  户部尚书贪腐一事已经落下了帷幕,陆晋亲自带人抄了曹家,将曹练及其家眷收押,他照例向皇帝复命。
  今年三十岁的广德帝郭昌宪一向看重这个外甥,待其回禀完后,含笑说道:“晋儿辛苦啦。”
  陆晋躬身行礼:“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说苦。”
  轻轻拍了拍外甥的肩头,皇帝笑问:“来,晋儿,跟舅舅说一声,你想要什么封赏?”
  “臣不敢讨赏。”陆晋垂眸,态度恭谨。
  皇帝脸上流露出一些无奈:“你这孩子,怎么跟自家舅舅也这般客气?”他按了按眉心,缓缓说道:“是了,朕昨日去给太后请安,她老人家还问起你呢,说是有段日子没见你了。走,跟朕去福寿宫走一遭。”
  陆晋黑眸沉了沉:“是。”
  皇帝没有乘坐轿辇,他与陆晋慢悠悠行着。还未至福寿宫,就看到一个小太监探头探脑向他们张望。
  陆晋眸光一闪,脚步微顿。
  皇帝冲身后的季安使一个眼色,季安大步上前询问,很快返回,小声道:“皇上,贵妃娘娘玉体欠安……”
  陆晋眼皮抬了抬,贵妃孙氏,据说眼下正得宠。
  然而皇帝却皱了眉:“身子不适就赶紧找太医,找朕做什么!”他一拂袖,大步离去。
  福寿宫中,太后正在小憩,皇帝拦住了打算通禀的宫女:“先不要惊扰太后。”他停顿了一下,问道:“郡主呢?怎么不见郡主?”
  话音刚落,一身紫色宫装的明月郡主缓缓行来。她福了福身:“皇上,世子。”
  皇帝重重咳嗽了一声:“朕带晋儿来给太后请安。”
  明月郡主抬眸瞧了陆晋一眼,轻声说道:“太后已经休息了近两刻钟,我去看看她醒了没有,皇上稍待。”
  她冲他们点头致意后,起身去了内室。
  皇帝则偏了头问自己的外甥:“朕记得你与郡主青梅竹马,有没有想过向太后请旨赐婚?”他目光灼灼,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陆晋,不想错过他细小的表情。
  陆晋沉默了一会儿,神色淡淡:“臣和郡主情若兄妹,没有任何男女之情,自然也不会有婚嫁的念头。”
  轻轻摇头,皇帝叹道:“可惜了,你二人年貌相当,又自小在一处长大。”
  似是无限遗憾。
  而陆晋只是扯了扯嘴角,没有再说话。
  忽然一声女子的咳嗽声响起,随即伴随着脚步声,明月郡主扶着太后缓缓行来。
  皇帝与陆晋齐齐行礼。
  太后看见数日不见的外孙,心情大好,拉着他问长问短,一时也不大理会旁人。
  皇帝在一旁凑趣,故意说道:“有了亲外孙,儿子倒成捡来的了。母后再这样,儿子可不依了。”
  太后大笑,指了指明月郡主:“多大的爷们了,还不如宝儿一个小姑娘。哀家疼晋儿,你可听宝儿说过什么?”
  明月郡主的闺名,唤作宝璋。她自父母亡故以后,就被太后接进宫中抚养,是太后身边第一得意人。
  听了太后的话,她只轻轻一笑,云淡风轻。


第21章 贺礼
  太后故意板着脸与儿子说道:“晋儿是你亲外甥,宝儿也是你侄女,你还跟他们争宠吃醋,羞不羞?”
  她说着自己笑了起来,皇帝也跟着大笑,旁边的宫女内监无不随着发出笑声。一时之间,福寿宫里充满了欢乐。
  陆晋勾了勾唇,将视线转向了明月郡主。她安安静静坐着,脊背挺得直直的。
  几人说笑一阵,太后又提起了陆晋的生辰:“转眼都这么大了,你娘若是还在,该有多好。可惜她看不到你现在的模样。”
  陆晋胸口一窒,默然不语。他对自己的母亲毫无印象,但是每每听人提起,还是不由地胸口酸涩。
  太后上了年岁,坐得久了,精神就有些不济。陆晋不好久留,略坐一会儿,就提出了告辞。临走之际,太后叮嘱他得了空常来走动。陆晋自然应下。
  他与皇帝离开福寿宫时,明月郡主亲自相送。
  皇帝甚是客气:“太后的事情,还需郡主多多费心。”
  明月郡主神色平静:“皇上请放心。”
  皇帝一脸赞许:“明月郡主做事,朕当然是放心的。”他回头瞥了陆晋一眼,轻咳一声,温声道:“起风了,郡主早些回去,莫站在风口。”
  “是,多谢皇上关怀。”明月郡主福了一礼,转身离去。
  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皇帝轻轻叹一口气,又说一声:“可惜。”
  至于这次是可惜什么,他不说,陆晋当然也不会问。
  离开皇宫后,陆晋直接去了长宁侯府的练功房。
  韩嘉宜跟着陆显来找他时,看到的就是大哥陆晋正在练武的场景。只见他一身深蓝色的练武服,手持短棍,纵横腾挪,一招一式,灵活无比。
  之前在进京途中,韩嘉宜曾见过同行的郑三哥习武,但是见到练功房,还是头一遭。她悄悄打量,见着练功房大而宽阔,采光极好,墙壁上挂着各种兵器,刀枪棍棒,应有尽有。
  陆晋停下手上的动作,转身看着他二人:“你们两个有事?”他皱眉,将短棍挂于墙上,直视二弟:“陆显今日不用去书院?”
  “不用,不用。”陆显连忙回答,“今日书院休息。”他看见大哥额头的汗珠,伸手去怀里取帕子,却摸了个空。他用手肘捅了捅一旁的韩嘉宜。
  韩嘉宜会意,自袖袋里取出一块叠的四四方方的手帕。
  陆显直接从她手里拿过来,快速递给大哥:“哥,给,擦擦汗。”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陆晋黑眸沉了沉,视线自二人脸上掠过,他微微勾一勾唇角,没有去接,而是绕过他们,走到木制的面盆架前,取下巾子,浸了水后擦了把脸。随后重新清洗巾子,大力拧干。
  韩嘉宜瞧了二哥一眼,默默地拿回了自己的帕子。
  陆显轻咳一声,说道:“哥,后日不是你的生辰么?我和嘉宜妹妹,还有表妹,给你准备了一点小玩意儿,你可别嫌弃。”
  其实陆晋的生辰是在十月初四,只是成安公主生他时难产而亡,所以很少特意提及生辰。而且陆显常在书院,未必能在兄长生辰当日回家,所以就决定提前将贺礼送出去。陆显自觉挺讲义气,就叫继妹嘉宜和表妹静云一起。
  不过陈静云天生胆小,又一向畏惧陆晋。在她看来,与大表哥打交道的机会越少越好,是以她只说自己要照顾身体不适的梅姨妈,托嘉宜转赠。
  因此,听说大哥陆晋回府,陆显就和嘉宜一块儿过来了。
  “嗯?”陆晋长眉一挑,眼角的余光扫过两人手上的木匣子。他神色淡淡:“你上回不是给了两本书么?”
  “那不作数。”陆显说着打开木匣,一块黑色的绸缎上,静静地躺了一颗小儿拳头大小的珠子,光芒柔和,他颇有些兴奋,“哥,你瞧,这是不是夜明珠?这儿光太亮了,看不出什么。到夜里,光华满室。你把它缀在刀上,既威风又好看。”
  这可是他从郭大那里得来的。
  陆晋眼皮抬了抬:“嗯,不错,夜里去捉人的时候,火把都省了。人还没到,贼倒先跑了。”
  韩嘉宜闻言,忍不住轻笑。她悄悄掩了唇,不让自己笑出声。
  “哥——”陆显语塞。
  “拿回去吧,上回那两本书就挺好的。”陆晋轻声道,“你还在书院读书,能有几个钱?你有这个心就够了。”
  “我……”陆显不敢说出自己名下的产业,“哥,这不花钱。”
  韩嘉宜咳嗽了一声,收敛了笑意,也跟着打开手上的木匣。紫红色的刀穗子摆成的“寿”字。
  陆晋挑了挑眉:“这是什么?你做的?”
  “不不不,这是静云做的。”韩嘉宜不敢揽功,学着二哥的说辞,“是刀穗。大哥把它坠在刀鞘上,保准既威风又好看。”
  她说着将刀穗子拿出来,轻轻一抖,一尺长的紫红色丝绦微微晃动。她偏了头,笑盈盈地看着他,眼中居然还有些期待。
  陆晋轻嗤一声,眼中却漾起了浅浅的笑意:“你们都当那刀是什么?”今天从皇宫出来,他心里不大畅快,习了会儿武,郁气稍减。二弟与继妹又在这儿说了几句话,他的心情竟好转了许多。
  韩嘉宜自认识他以来,很少见他笑,仅有的几次也是轻哂,似笑非笑。此时见他眸染笑意,灿若星子,她不觉微微一怔,下意识回答:“就当刀啊……”她小声道:“我的跟他们的不一样。”
  她把紫红色刀穗连同木匣子往二哥怀里一塞,自己自袖袋里取出一尊精致的玉貔貅并一个平安符。她清了清嗓子:“我娘说玉养人,这玉貔貅给大哥戴着。还有这平安符是我从寺庙里请的,能保佑大哥逢凶化吉。”
  “平安符留下,其他的都拿回去吧。”陆晋不得不承认,在看到平安符时,他心里莫名松了一口气:终于不是和刀有关了。
  韩嘉宜小声道:“大哥就算不喜欢,也别拒绝啊,二哥心里怪难受的。”
  陆晋抬眸扫了她一眼,她似乎胆子比以前大了一些?他又看向眼巴巴看着他的二弟,轻“嗯”了一声:“那就放下吧。”
  他话音刚落,那两人脸上立时就浮现出了笑容,分明是因为他的接受而欢喜。就这么开心?他轻唇角轻扬,心里忽然浮上一个念头:二弟和嘉宜,何时这般熟稔?
  “哥,那你忙,我们先回去啦。”陆显轻轻扯了扯嘉宜。
  韩嘉宜其实有心想问一问,大哥上次说《宋师案》不少细节与事实不符,那么事实应该是什么样的?但这会儿明显不是说这话的时候,她只好“哦”了一声,带着不舍的情绪随二哥离去。
  他们转身欲走,却听大哥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后天你们有没有空?”
  “什么?”韩嘉宜与陆显一起回头。
  两人动作神情出奇地一致。
  陆晋怔了一瞬,慢悠悠道:“我在梨花巷有个宅子,花开的不错。你们后天若是有空,可以一块儿去看看。”
  “好啊。”陆显忙不迭答应下来,兴奋极了。他当然知道大哥在外面有宅子,不过他还从没去过。
  然而韩嘉宜听后,表情有一瞬间的凝滞。
  梨花巷,她去过。她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叫高亮的锦衣卫问她:“你知道锦衣卫的十八种刑罚吗?”


第22章 王爷
  明明阳光灿烂,她却激灵灵打了个寒颤。一些不算久远的记忆慢慢浮上心间,她稳了稳心神,没有说话。
  陆晋瞧在眼里,皱眉:“怎么了?”
  “没什么。”韩嘉宜摇一摇头,露出一个堪称灿烂的笑容。她指一指身旁的陆显:“我和二哥一起。”
  反正二哥要去书院读书,多半去不得。如果二哥真要去,那她跟在二哥身边,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
  陆晋轻颔首:“好。”
  陆显与韩嘉宜一道离开练功房后,犹自兴奋:“梨花巷是一定要去的,大哥的私宅,我以前还没去过。”
  韩嘉宜斜了他一眼,心说:“我去过,我没进侯府之前就去过。”不过此事说来话长,还是不提了。她只小声道:“你不是还得读书吗?”
  “晌午那会儿跟夫子告个假,出来个把时辰,不是什么大事。”陆显不甚在乎,“书天天都能读,大哥的生辰可一年只有一次。咱们可是兄妹,一家人,大哥难得邀请一次,岂能不去?不止我去,你也要去的。”
  韩嘉宜略一思忖,心说也是,每日都待在侯府也没什么趣味,出去转转说不定还会有新的灵感。她点头:“好。”
  她的院子就在附近,干脆在此与二哥作别。她随后去找了陈静云,提及大哥邀请一事。
  陈静云毫不犹豫摇头:“我不去了。”
  韩嘉宜想了想,小声问:“你很怕大哥?”
  “你不怕么?”陈静云反问,她不等韩嘉宜回答,自己啧啧两声,说起往事:“我第一回 见大表哥的时候……”
  她第一次见陆晋,尚且年少的他面无表情整治刁奴。那时梅夫人已经亡故,沈夫人还未进门。大表哥陆晋常住宫中,他偶然回府一趟,发现有刁奴暗地里欺负陆显。当即处置,毫不留情。
  还是个小小孩童的陈静云原本以为这个表哥生的好看,肯定也好相处,没想到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尽管她后来知道大表哥那时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她对陆晋的畏惧依然深深印在了骨子里。加上之后陆晋又做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恶名昭彰,常与抄家杀人联系在一起。她对大表哥的畏惧就更深了。
  韩嘉宜默然不语,她最开始也挺害怕大哥的,而且娘也提醒过她,莫招惹他。不过相处了一段时日后,她发觉他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我肯定不去了……”陈静云摆一摆手,“你和表哥去吧,我还在家里陪我娘。”
  见静云态度甚是坚决,韩嘉宜没再多说什么,她略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
  得知此事后,沈氏面露诧异之色:“世子让你和显儿去梨花巷的宅子赏花?”
  “是啊。”韩嘉宜不明白母亲为何这般反应,“怎么了?有什么不妥么?”
  “没什么。”沈氏摇头,“只是有点意外。知道他在外边另有宅院,不过还没叫家里人去过。”她停顿了一下,轻声道:“既是让你们去,那就去吧,他拿你们当亲人,你们也别让他失望。自然一点,不要害怕。”
  沈氏对这个继子的感觉有些复杂,她虽然名义上算是他的母亲,但是一没生他,二没养他。她对他,远不及对同是继子的陆显亲近。况且她能感觉到枕边人对长子的客气生疏,如此一来,她对陆晋就更客气了,一直秉承着“不干涉、不得罪”的原则,就那么淡淡地处着。
  不过现在看来,他似乎跟嘉宜关系还不错?她想,这或许也是好事。跟陆家父子相处和睦,嘉宜在这家里也能过得更舒坦。
  母亲都这般说了,韩嘉宜更没有推拒的理由了。
  十月初四有些冷,好在阳光灿烂,天气不错。韩嘉宜乘坐着母亲命人备好的马车前往梨花巷。
  梨花巷离长宁侯府不算很远,马车慢悠悠行驶着,于巳正时分到了陆宅门口。
  韩嘉宜跳下马车,望着“陆宅”二字,她不由地想起上次来此地时的事情。
  正要上前敲门,门却从里面开了。
  一个身形高挑的锦衣卫走了出来。这人二十出头,圆脸微黑,眉眼爽利。
  韩嘉宜一眼就认出了他:“高大哥!”
  这不是上回带着她来梨花巷的锦衣卫高亮么?
  高亮眼角微挑,暗暗打量眼前这姑娘。十四五岁的少女,容貌清丽、衣饰华贵,她俏生生站在阳光下,莫名的眼熟。
  他“啊呀”一声:“是你,韩嘉。”
  他记得这个人,当时自称是老大的妹妹来着。后来如何了,他也没再打听。但她今天既然能好端端站在这儿,多半是老大没有为难她。老大既然能放过她,那她八成是个良民。换言之,她那天可能没撒谎。
  高亮思绪转的飞快,很快,他得出一个结论:这人,极有可能真是侯府的小姐!他再定睛看向她身后的马车,分明带着侯府的徽记,更证明她的身份。
  他的心不由地一沉,暗暗回想了一番,自忖上次并没有不当之处,一颗心慢悠悠放回肚子。他试探着打招呼:“小姐有何贵干?”
  韩嘉宜脸上的笑意敛去不见,她扯一扯嘴角:“我来找大哥。”
  “你大哥?”高亮咳了一声,慢吞吞道,“你大哥是哪一个?是不是……”
  那一句“是不是我们老大”还未说完就被一阵马车骨碌碌的行驶声打断,更遑论他还未说出口的就上次事件的解释了。
  一辆马车在不远处停下。有两个打扮一致的人,一先一后跳下了马车。在看清他们的面容后,韩嘉宜不由地唇角轻扬,眸中也染上了笑意。
  从马车上下来的两人,她认得。居前的眉眼英俊,满面春风,正是二哥陆显。他身后的那个,容貌清雅,却是书坊的大东家。
  那两人显然也看到了她,快步走了过来。
  韩嘉宜福一福身:“二哥。”她又抬眸看了一眼大东家,犹豫了一瞬:“郭大哥。”
  她心想,这儿不是书坊,在这里叫大东家,似是不大妥当。上次在书坊,她记得二哥叫他“郭大”。
  大东家乌黑好看的星眸闪过一抹惊诧,他点一点头:“嗯。”
  高亮也匆忙抱拳行礼:“王爷,二少爷。”
  他此时对这位姑娘的身份深信不疑了,这确实是侯府的小姐。而且,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位姑娘似乎跟平安郡王也关系匪浅?平安郡王是老大的表弟,这姑娘如果真是老大的妹妹,那他们也勉强算是亲戚。难怪他们认识。
  他这一声“王爷”教韩嘉宜微微一怔,王爷?
  二哥肯定不是,那个郭大东家莫非是王爷?二哥跟王爷一起开书坊?不过郭是国姓,如果真是王爷,好像也不稀奇,却不知道是哪一个王爷。
  陆显满面笑容:“妹妹,你居然比我们到的还早一些。你站在门口做什么?为什么不进去啊?”
  韩嘉宜指一指高亮,如实回答:“是要进去的,可他问我大哥是哪一个。”
  高亮闻言,眼皮一跳。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怎么听着,有哪里不对劲儿呢?
  陆显“哦”了一声,他看着高亮,笑嘻嘻道:“你问她大哥是谁,我来告诉你。她大哥就是我大哥。你要问我大哥是谁么?”他拍了拍郭大:“我大哥就是他表哥,锦衣卫指挥使,陆晋。”
  高亮心里怦怦直跳,胡乱说了一句:“请。”
  他当然知道这位陆二公子是他们老大的亲弟弟。老大嘴上不说,但对这个弟弟一向看重。前段时间,陆二公子给他们老大送了两本话本子,老大捧着看得可认真了。
  他心说,完了,这回大概得罪人了。


第23章 饮酒
  不过这几人显然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
  平安郡王郭越微微含笑,挥了挥手:“去忙你的吧。”他又回头对陆家两兄妹道:“咱们进去。”
  他们三人一起进府,远远看见了陆晋。
  陆晋听下人禀报说门外有动静,这一看,二弟陆显、继妹嘉宜还有平安郡王郭越竟一起出现在他面前。他眸光轻闪,拱了拱手:“王爷。”
  郭越连忙摆手,温声道:“表哥,我不请自来,你可别恼我。”
  “王爷说笑了,王爷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恼从何来?”陆晋微微一笑,眼角的余光却看向二弟,知道平安郡王的到来和二弟陆显脱不了干系。
  陆显心虚,也不敢去看大哥,他东张西望,似是全然被宅子的风景所吸引。
  郭越轻舒了一口气:“表哥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还真怕表哥恼了我,把我给赶出去。”
  陆晋长眉一挑,唇角微勾:“怕我赶你出去,还敢跟着过来?可见还是不怕的。”
  郭越只笑了一笑,没有反驳。
  他们表兄弟说话,韩嘉宜只在一旁默默站着,也不吭声。她隐约觉得她的到来或许有些多余。因为她并没有见到其他的女客。确切的说,客人只有她、二哥、王爷这三人。
  大哥陆晋领着他们闲逛了一会儿,又特意给郭越和韩嘉宜做介绍:“这是舍妹。嘉宜,这位是平安郡王。”
  韩嘉宜心头一跳,惊讶异常,平安郡王?原来大东家是平安郡王。
  平安郡王的名头,她自然是听说过的。先帝的子嗣以康王居长,康王早逝,只留下侍妾所出的一子,就是平安郡王郭越。康王和成安公主不同母,不过平安郡王和陆家的关系看着倒不错。
  她稳了稳心神,福身行礼:“王爷。”
  郭越抬眸,眼波清雅若水,作势去虚扶她,口中说道:“妹妹不必多礼,你方才不是还唤我郭大哥么?”他停顿了一下,又道:“不然叫表哥也行。”
  韩嘉宜扯了扯嘴角,勉强一笑,连说不敢。大哥还恭恭敬敬叫他王爷呢,她胆子有多大去跟他攀扯喊他表哥。万一谁给她扣个冒认皇亲的名头,那可就糟了。
  陆晋察觉到了她的不自在,他长眉一皱,轻声道:“嘉宜。”
  韩嘉宜闻言立时松一口气,身体向陆晋稍微靠近了一些,笑盈盈着他,清丽的眸子乌黑如玉:“大哥,你说。”
  少女眸如星子,熠熠生辉。陆晋脸上波澜不惊,心里却不由地一动,眉目略微缓和了一些。他轻声道:“你瞧瞧这园子里的花有没有你看上的?看上哪个只管说,我教人给你送去。”
  韩嘉宜对花花草草兴趣不大,但还是露出惊喜的神情:“真的么?大哥真好。”
  陆晋黑眸沉了沉,唇角轻扬起一个细小的弧度,心头却莫名的有些烦躁。或许他前日不该一时兴起让他们过来,他没什么好招待他们的,尤其是继妹嘉宜,连个陪她说话的人都没有。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陆显和郭越并不觉得被怠慢。事实上,第一次去陆晋私宅,这一点就够让他们兴奋了,更不要说他带着他们在宅子里闲逛了。
  临近晌午,陆晋命厨房整治宴席,四人也无需避讳,干脆同桌而食。
  陆显这会儿精神十足:“有肉怎能无酒?哥,咱们今儿应该不醉不归才是。”
  “是极,是极。”郭越毫不犹豫附和,神情飞扬。
  韩嘉宜则安安静静坐着,不管他们如何,她总归不多事就是了。
  陆晋目光自他们三人脸上一一扫过,他神色不变,不紧不慢道:“喝酒?你们两个等会儿还要回书院,嘉宜也在这里,喝什么酒?”
  难道让一个小姑娘看着三个男人喝酒?就这样还做人家兄长?!
  韩嘉宜眨眨眼,秋水样的眸子里浮起一层笑意,心里隐约有些感激。她偏了头,冲大哥陆晋露出一个笑容。
  陆晋眸光轻闪,收回了视线。
  陆显悻悻的,耷拉着脑袋:“那行吧。”他给自己倒了杯茶:“哥,那我就以茶代酒,祝你事事顺心。”
  韩嘉宜和郭越见状,也齐齐举起了茶杯:“事事顺心。”
  陆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行了,吃饭。”他说着将一盘菜往韩嘉宜面前轻轻推了推,淡淡地道:“萝卜炖肉。”
  韩嘉宜怔了一瞬,后知后觉想到第一次和大哥一起用膳时的事情,而郭越和陆显则同时向她看了过来,神色各异。
  陆晋似是毫无所觉,又对二弟道:“狮子头,你的。”
  “啊。”陆显低呼一声,眼中立时迸发出光彩来,方才的沮丧一扫而光。他笑呵呵道,“哥,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狮子头?这菜式是不是你特意让人准备的?都是我们爱吃的。”
  陆晋抬头扫了他一眼,他立刻闭嘴。
  郭越笑了笑,甚是自信的模样:“我要是没猜错,这松鼠鳜鱼肯定是给我准备的。表哥费心了。”
  韩嘉宜悄悄看了大哥一眼,心说,大哥其实对他们几个还挺不错的。
  很常见的菜色,但几人都颇为满意。少时用过午饭,陆晋催着陆显和郭越回书院:“不能耽搁了功课。”
  两人尽管不舍,却只能离去。
  韩嘉宜也顺势提出告辞。
  陆晋倒是同她客气了两句:“你若没有其他要事,不妨多留一会儿。”
  “不不不,我还有点事,就不再打扰大哥了。”韩嘉宜连忙说道。二哥他们都走了,难道让她和大哥在这里大眼瞪小眼么?
  “嗯……”陆晋刚一点头,忽然有下人禀报,说是有贵客来访。他沉声问:“什么贵客?”
  “明月郡主。”
  韩嘉宜闻言,心想,大哥和郡主的感情看来很好啊。毕竟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情分,就算没有男女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