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兄长在上-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雪竹答道:“说是穿着箭矢不透。”
韩嘉宜下意识问:“天蚕丝么?”不等雪竹回答,她就又摇头了,摸着分明是一种特殊的纸啊。
她忽然想起以前看的杂书里有“纸甲”,只是书上说纸甲厚约三寸,而这件衣裳挺薄的。
韩嘉宜动手用力扯了扯,颇为柔韧,撕扯不动。
“姑娘,你要做什么?”雪竹奇问。
韩嘉宜给她比划了一下:“你就这么两手拿着,让我试一试。”
话说她还没真没见过箭矢不入的衣裳。
雪竹按照她的吩咐,拎着衣裳,口中却道:“姑娘,这不大好吧?这能试吗?”
韩嘉宜细细打量,见其没有袖子,约到膝盖处,她“唔”了一声,去寻剪刀。她平时不大做针线,不过针线筐总是有的。她拿出剪刀,用尖利的剪刀头去扎那衣裳。
居然没有刺破。
韩嘉宜睁大眼睛,心想,果真是好东西,却不知道是怎么做的。若是人人都有一身,那岂不是大家都刀枪不入?尤其是战场上的士兵。
她正胡思乱想,却听雪竹惊叹:“真的没有刺破!”
韩嘉宜放下剪刀,心想大哥给她这么一个好东西,不当面道谢可不行。她吩咐雪竹把它收拾好,她则转身出了院子。
她寻思着大哥这会儿多半在练功房。果不其然,还未进练功房,她就听到了里面的动静。
练功房的门开着,韩嘉宜站在门口,能看见大哥陆晋纵横腾挪的身形。
她不懂武艺,就在一旁安安静静看着。待他停下来后,她轻轻拍了两下手,大步走了过去:“大哥!”
还记着上次情景的她,格外自觉,取下洗脸架上的巾子,浸了浸水,打算拧半干递给大哥。
陆晋却伸手拦住了她,他冷眸微眯,唇角轻扬:“你别动,放着我来。”
“啊?”韩嘉宜摆手,“我也可以的。”
陆晋此时刚练完武,身上发热,心里更热,然而他淡淡地道:“水冷,你别碰。”他说着自她手里拿过巾子,三两下拧干,自己擦了把脸。
明明巾子给冷水浸过,可不知为何,他竟然连耳根都有点发热。他轻咳一声,轻声问:“你有什么事?”
“我来给大哥道谢的。”韩嘉宜诚恳道。
陆晋摆了摆手:“上次的事情是我连累了你,就当是我给你的补偿。”
“说什么连累不连累。”韩嘉宜有点心虚,“大哥,那是什么做的?剪刀都扎不破?”
陆晋神色古怪:“你拿剪刀去扎了?”
韩嘉宜不解:“不,不可以吗?”不是说箭矢不入吗?莫非剪刀不在此列?
“那你觉得可不可以?”陆晋不答反问。
韩嘉宜犹豫了一瞬,点头:“可以,扎不破。”
陆晋“嗯”了一声,放下巾子:“纸做的,能防远程的箭矢,对砍过来的刀剑也会有些冲击。但并不是真的刀枪不入。”他停顿了一下:“没有天蚕衣,这个将就用用。”
他能猜到沈夫人不想让她出门的原因,而且他也确实不想她再有危险,所以特意寻了此物给她。他对自己说,算是补偿,就是补偿而已。
“那大哥呢?给了我,大哥靠什么防身?”韩嘉宜下意识问。
陆晋勾唇一笑,抚摸着刀:“靠这个。”
他话音刚落,就听陆显的声音由近及远传来:“哥,你怎么又来练功房了?不是说你伤还没好吗?”
第36章 往生
陆晋嘴角微微一抽,唇畔笑意瞬间凝固了。
韩嘉宜则轻轻“咦”了一声,脑海里不自觉浮现出大哥方才练武的场景,没有丝毫阻滞,不像是不能练武啊。
她轻声道:“大哥,你身体不要紧吧?不能练武就别强撑啊……”
陆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他自然是不愿意在她面前承认自己是在强撑的,可他之前才对陆显说了有伤不宜骑马。
说话间,陆显已出现在他们面前,他急急忙忙道:“大哥,你没练武吧?”看着大哥的衣着,他皱眉,十分担忧:“大哥,你身体有伤,连骑马都不方便,怎么还能……万一伤口裂开了怎么办?”
骑马都不方便?韩嘉宜眼皮跳了跳,难道二哥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今天主动提出要骑马回府?大哥这些日子没少骑马吧?
她微微眯起眼睛,尽量不着痕迹去打量大哥,也看不出伤势严重啊。
她想,二哥真关心大哥,不愧是亲兄弟。
陆晋给她看得一阵尴尬,他“唔”了一声,正要回答,二弟陆显视线微转,落在嘉宜身上。
“嘉宜妹妹,你怎么也来了?”陆显猜测,“哦,你也担心大哥?”
韩嘉宜摆手:“不,我是来给大哥道谢的。”
“道谢?道什么谢?”陆显不解。
陆晋轻咳一声,对韩嘉宜道:“嘉宜,你的意思我知道了,先回去吧。”
让她留在这儿,不知道等会儿陆显会说出什么话来。
“哦。”韩嘉宜应着,“那大哥、二哥,我先回去了。”她心知他们兄弟有话要说,福了福身,快步离去。
她刚一离去,陆晋便神色微冷,他按了按眉心,轻声问:“你找我什么事?”
“啊,是这样的,大哥,我打算回书院去,想着你既然在家里,我就跟你告个别。谁知我一问,说你在练功房。我一想,这不对啊,你伤势那么重,怎么还能练武?”陆显轻叹一声,语重心长,“大哥,你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陆晋嘴角动了动,好一会儿才道:“知道了。”不想让二弟再说出什么话来,他干脆说道:“你到了书院要好好读书,不许生事,不许胡闹。”
“知道知道。”陆显连声应着,“哥,你放心。”
与大哥作别以后,陆显匆匆忙忙命车夫驾着马车,前往书院。途中遇上平安郡王郭越,陆显干脆舍了自家马车,让车夫回去,他则与郭大同乘一辆马车。
因为两人都是要到书院去,是以穿了统一的衣裳。
郭越轻声问:“怎么样?你们回去没被人发现吧?”
“那——当然没有。”陆显笑道,“我办事你还用担心么?一切顺利,没有任何人发现。”
他心想,虽然给人发现了,但是没挨骂,没被罚,姑且算作是没被发现。
郭越心不在焉点了点头:“我中午没回王府,去了我姑姑那里。”他停顿了一下,状似漫不经心道:“我姑姑挺喜欢嘉宜妹妹的,还问她多大了,许亲了没有……”他瞧了陆显一眼,继续道:“我姑姑这人,有点爱做媒。”
陆显瞪了他一眼:“我妹妹还没及笄呢,许什么亲?”他胡乱摆了摆手:“东平公主爱做媒,让她给你做去,别打我妹妹主意。”
他这个妹妹刚才睢阳来没多久,她虽然不刻意提起在老家的经历,他们也能猜到她过去定然吃了不少苦。如今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娘肯定要多留她两年的,怎么会舍得让她早早嫁人?
他们两人关系好,郭越被他抢白,倒也不恼,只微微一笑,眸中漾起清浅的笑意:“我姑姑就那么一说。没及笄,确实是小了一点。”他思绪转了转:“陆二,什么时候让我姑姑给你也做个媒……”
“我不急,长幼有序,我大哥还在上头呢。”
郭越点头:“也是,还有大表哥呢。”
马车缓缓行驶,向书院而去。
而长宁侯府里此时一切如常。
韩嘉宜出了练功房,就回了自己的院子。才刚坐下没多久,陈静云就来了。
陈静云颇觉歉疚,几乎要哭出来了:“嘉宜,今天的事情对不起。我没能替你瞒住……”
“没事没事。”韩嘉宜连连摆手,“这本来就不是你的事儿。我娘亲自去问,谁也骗不了她啊。你别往心里去,再说我娘也没责怪我。”
此事原本跟静云没多少关系,是二哥让静云打掩护,把她牵扯了进来。要道歉也该是他们向静云道歉才对。
“沈夫人真的没怪你吗?”陈静云眼睛微红,小声问道。
韩嘉宜摇头,她轻笑:“没有。那是我亲娘,又怎么会怪我?”
陈静云也跟着笑,只是笑得有些勉强。她也有亲娘,不过她的亲娘有时会怪她。
“静云,说起来这回是我的不是,是我给你添麻烦了,没道理你再反过来向我道歉。”韩嘉宜笑了笑,“我们不想这件事了,好不好?”
陈静云略一迟疑,缓缓点了点头,继而又问起嘉宜今日出门的趣闻。
韩嘉宜有意让她开心,就略带夸张说了自己扮成男装,连二哥都瞧不出来。本来三分的趣味,硬生生给她说成了七分。
陈静云咯咯直笑,心里的不快一扫而光。她略坐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去。
刚送走陈静云没多久,韩嘉宜正打算歇一会儿,丫鬟雪竹就过来告诉她,说是夫人来了。
韩嘉宜打起精神,将母亲沈氏迎了进来:“娘。”
沈氏缓缓坐下,接过女儿亲自斟的茶,笑了一笑,慢悠悠道:“嘉宜,娘今日来找你……”
她刚起了个头,目光便被韩嘉宜放在桌上的玉砚台所吸引。她不可置信地盯着砚台,嘴唇微微颤抖,没再发出声音。
韩嘉宜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心念一动,知道娘是认出了这砚台。她心绪复杂,小声道:“娘……”
沈氏慢慢握住了女儿的手,她手心冰冷,神色却渐渐恢复了正常:“嘉宜,这砚台,是从睢阳带过来的?”
韩嘉宜也不瞒她:“大哥让人去睢阳给我迁户籍,顺便带了这个回来给我。”
她下意识隐去了徐玉树这一节。
沈氏露出恍然的神色来:“是,锦衣卫的人去了睢阳,我倒差点忘了。”
得知嘉宜的户籍已从睢阳迁出,沈氏还特意去向陆晋道过谢,也问了一句睢阳现状。大约陆晋不曾亲至,说的很简单。当然,也没提到这玉砚台。
沈氏松开女儿的手,轻轻抚摸着砚台,眸中闪过一丝怀念之色,她轻叹一声,移开了手:“这玉砚台,娘在睢阳时也用过。”
她与韩方刚成亲时,感情极好,夫妻恩爱,羡煞旁人。韩方是个少年才子,精通诗词,也常指点枕边人。
后来迫于无奈和离,她回了娘家,心里未尝没有一丝幻想。但是才两个月,她就听说了白氏给韩方议亲的事情。她伤心难过,犹胜刚和离时。
正好兄长沈修要赴京上任,她随兄长一家上京,自此再不过问睢阳的任何事。
直到今年嘉宜进京,她才知道韩方并未续娶。说来也好笑,当初白氏拿性命相要挟,迫得她与韩方分开。后来韩方也学了这一手,拿性命要挟表示不肯再娶,竟然十分管用。
沈氏听女儿含糊说过,韩方还在世时,曾多次打听她在京城的状况。
如今沈氏已嫁到候府八年,和长宁侯感情和睦,但是想起韩方,感慨之余,又隐约有些愧疚。明明当初说好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可得知他居然没再娶,她不免心绪复杂。
韩嘉宜不知道母亲此刻在想旧事,她只“嗯”了一声:“这是我爹的旧物,所以娘看着眼熟。”
沈氏移开了视线,轻咳一声:“娘这次来,就是跟你说你爹的事儿的。”
“什么?娘,你说。”韩嘉宜身体微微前倾,做认真倾听状。
“你爹过世也快四年了,如今你人来了京城,自然也不能到他墓前祭拜,我想着,不如就在崇光寺给他设立一个往生牌位,让你爹听经闻法,你也有个祭拜的所在。”沈氏轻声说道。
韩嘉宜闻言微微一怔,她以前也听人说过立往生牌位的事情。很快就要到父亲的忌日了,娘说的很有道理。
她点了点头:“行啊,那就按娘说的办。只是……”她犹豫了一下:“崇光寺的往生牌位,难立么?”
若人人都要立往生牌位,崇光寺哪里放的下?
沈氏轻笑:“别人难立,咱们家不难立。这样,我找人看个吉日,咱们一块去。”
韩嘉宜点头:“好啊,这种事情我不大懂,还得娘多操操心。”
她前几日还在想着关于爹的祭拜问题,那时想着天下是通着的,实在不行就遥祭一下。
沈氏很快请人看好了吉日,同女儿一起前往崇光寺。因为是要给韩嘉宜的生父设立往生牌位,也就没再叫其他人陪同。
出门前,韩嘉宜特意将大哥赠的能箭矢不入的衣裳穿在里面,外罩一身素净衣裙。
母女俩带了一些随从,乘马车前往西山崇光寺。
第37章 庆幸
马车缓缓行驶,想起今日的目的,沈氏心情有几分沉重。她轻叹一口气,偏了头去看女儿,见其正襟危坐,兀自出神。
沈氏心里蓦地一软,柔声道:“嘉宜,想什么呢?”
“嗯?”韩嘉宜抬头,“没什么。”
她今日内穿大哥赠的衣裳,明明穿在身上并无多少奇怪感觉,偏偏她手脚都不知往何处安放。
沈氏只当她不愿多讲,眸光微黯,也不再多问。
等马车到了西山的崇光寺,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以后了。母女俩下了马车,却发现崇光寺门口有不少侍从把守。
“咦?”韩嘉宜诧异,“寺庙里今日不能上香吗?”
沈氏轻轻摇一摇头:“怕是有贵人在。”
她在京城数年,知道贵人出行,普通民众大多避让。今日侍卫把守,不见其他香客,多半是有人事先清了场。
沈氏暗暗有些悔意,她应该命人提前打听打听的,谁想到就这么巧。但她们母女今天人都到这儿了,也不能直接打道回府啊。
略一思忖,沈氏命随从上前询问,是哪一位贵客。
过不多时,随从回复:“夫人,是东平公主和驸马来还愿。”
“东平公主?”沈氏皱一皱眉,东平公主她自然是知道的,因为世子陆晋的缘故,两府也有点来往。
不如去和东平公主打个招呼,沈氏摇了摇头了,她也不愿多事。
正踌躇之际,忽有小沙弥上前询问:“女施主是来上香的吗?”
“是想立个往生牌位。”沈氏答道。
小沙弥双手合十:“里面请。”
“不大妥当吧?今日贵客在此……”沈氏面露迟疑之色。
小沙弥微微一笑:“贵客并未封寺,施主若觉得不妥,不妨从小道走。”他说着虚虚一指,解释道:“之前有不少香客,都是自此地借道去上香的。夫人想立往生牌位,海智师叔就在殿内。”
沈氏点一点头,心想这样也行,不打扰东平公主,也能设立往生牌位。这一趟不算白走。
于是,谢过小沙弥,沈氏与女儿一同入内。
小沙弥给他们详细指明路线后,重又回寺庙门口守着,为新来的香客指路。
沈氏母女则按照他指的方向,去找那位负责往生牌位的海智大师。
崇光寺有些年头了,早年又出过圣迹,香火甚是旺盛。大约是今天有贵客在的缘故,寺庙里香客不多。
青墙白瓦,古松森森,偶尔有鸟鸣虫语,更添清幽之意。
韩嘉宜环顾四周,深吸一口气,感叹道:“倒是个好所在。”
沈氏暼了女儿一眼,小声提醒:“佛门圣地,慎言。”
韩嘉宜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不过,她真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啊。
不止她觉得这是好地方,东平公主也是这样认为的。
东平公主成婚多年,一直无儿无女,她几乎都接受了今生今世没有子嗣这件事了,今年三十三岁的她,却忽然被诊出有了身孕。
请了太医再三确诊后,东平公主与驸马异常开心,两人一合计不由地想起了崇光寺,先前他们曾在崇光寺上香,如今真有喜事,可以去崇光寺还愿。
东平公主有孕的好消息被远在书院的郭越知道了。郭越喜不自胜,他立即告假,从书院赶回来,还要陪姑姑一块去寺庙还愿。
东平公主一向疼爱他,当然应允。公主有孕在身,难免比平时更小心一些。随从开道,侍卫陪同。
到了崇光寺以后,香客寥寥无几,倒也清静。忽然就下人来报,说是长宁侯府的夫人小姐也来这边上香,走了小道。
东平公主听闻此事立刻让人去把她们请过来叙话。她别有深意看着一旁的侄儿:“是那位韩姑娘和她母亲。”
郭越心念微动,自告奋勇要去请她们。
东平公主意味深长看了侄子一眼,含笑说道:“带几个人,显出咱们的诚意来。”
侄儿每每听到韩嘉宜的名字,就两眼放光。在东平公主看来,这很明显就是有意了。
她还是第一回 见到侄儿对一个姑娘这般。
郭越带着几个人去找韩嘉宜她们。而韩嘉宜这个时候刚和母亲一起穿过幽静的长廊。
忽然,墙头上跃下来一个黑衣蒙面人拿着刀就朝她砍过来。
韩嘉宜在看清他的打扮时,就暗道一声不好。看见他手中锃亮的刀,她心里怯意更浓。
沈氏见一个黑衣蒙面人人举刀刺向自己女儿,她惊呼一声,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将女儿挡在了身后,口中喊道:“嘉宜,快跑!”
韩嘉宜的眼泪在瞬间流了出来。还在睢阳的时候,虽然爹经常说,娘很爱她,可她总觉得这份爱不算太重。
可是当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来护住她时,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低低地喊了一声:“娘……”
她迅速转身,一把抱住母亲,将自己的脊背留给了黑衣人。
黑衣人的刀落在她肩头。
疼痛如预期而至,却和想象中的并不相同。
是那种钝钝的,闷闷的疼。
她的外衫被砍开了一道口子,没见到有血液流出。
“嘉宜,嘉宜!”
沈氏被女儿紧紧抱着,泪流满面。
这是她女儿,是她唯一的骨血,也是她这世上亏欠最多的人。
她懊恼极了,若是她不提议今天来设立往生牌位,若是方才就直接打道回府了……
可是,她的女儿正用身体给她挡刀。
“嘉宜,松手!”
黑衣蒙面人再次举起了刀,刀尖直指韩嘉宜后心。
沈氏惊呼一声,挣脱了女儿的束缚。
黑衣蒙面人一把推开她,手上动作不停,准确刺进韩嘉宜心口。
危急关头,韩嘉宜竟然出奇的冷静。刺客推开了娘,要杀的只有她韩嘉宜一人。
她思绪急转,身体顺势歪向一旁。
与此同时,郭越及其随从已经赶了过来。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愤怒。
“来人啊,救命!”沈氏喊的凄然,看见有人来,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
黑衣人看见来人,身形微微一顿,又看一眼已经“得手”了的韩嘉宜,提刀便欲跃墙逃走。
郭越神情冷然:“拿下!”
他一声令下,身后随从齐齐追了上去。
郭越这才急急忙忙去看沈氏怀里的韩嘉宜:“嘉宜妹妹,妹妹……”
沈氏此时无心去计较他对女儿的称呼,抓着他袖子:“王爷,你快救救她!”
女儿此时双眼紧闭,脸色煞白,沈氏心里怕极了。她失而复得的、这一生最珍贵的宝贝,千万不能有闪失。
“夫人,我看一下。”郭越定了定神,伸手去给她把脉。
韩嘉宜猛然睁开了眼,偏头去看母亲:“娘,我没事。”这才又将视线转向郭越:“王爷。”
“你……我……”郭越大喜之下,竟有些语无伦次。
沈氏也是又惊又喜:“嘉宜,你,你没受伤吗?”
“没。”韩嘉宜心说,可能有内伤,不然肩头后心不会这么疼。
“怎么会?”沈氏惊喜之余,又感到难以置信。她明明亲眼看到那黑衣人的刀结结实实落在嘉宜身上的。
韩嘉宜知道母亲的疑惑,小声解释:“大哥前几日送了我一件宝贝,今天第一次穿,看来还挺有用。”
她忍不住重重咳嗽起来,肩头和后心更疼了。
郭越下意识问:“什么宝贝?”
沈氏则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脊背:“真没事吗?咱们回去,咱们去请太医给看看。”
郭越神色严肃:“伯母可知道这刺客因何而来?刺客还没抓到,也不知道缘由,你们在明,敌在暗,就这样回去,也太危险了。”
韩嘉宜点头:“王爷说的是。”
脱离险境后,害怕后知后觉地如潮水一般涌上来,夹杂着疼痛,让她的身体不自觉轻颤起来。
到底是什么人要杀她?
会不会上次在马车里,也是冲着她来的?
莫非真有人盯着她,想要置她于死地?可前几天和二哥一起出门,不是好端端的吗?
很快,她又想到另一种可能。前几天没事,是因为她掩了身份。
她正胡思乱想,郭越派去追拿刺客的随从回来了:“王爷,没追上,给他逃了。”
郭越面带怒色,却只摆了摆手,表示知晓。他对沈氏说道:“我今日出行带了不少侍卫,我让人护送伯母和妹妹回去。”
经方才一事,沈氏现在也没心情再想往生牌位的事情,她闻言点头:“好,多谢王爷了。”
沈氏知道平安郡王和陆显关系亲厚,又是陆晋的表兄弟,而且又出了刚才这档子事,她也没心情多客套,果断接受其好意,也承他的情。
郭越拨了一些侍卫护送她们母女一行离开,他则又带些人去正殿自己姑姑东平公主那里。
见他去了许久,也没将沈氏母女请来。东平公主诧异:“不是让你去请人吗?没找到,还是已经走了?”
郭越上前,小声说了方才的事情。姑姑有孕,他不想吓坏姑姑,就稍微改变了一下重点,强调了一番韩嘉宜如何在危急关头挺身护母。
东平公主听后,怔了一会儿:“刺客拿到了吗?有没有查出来是谁派的?”
郭越轻轻摇了摇头,说起自己派人护送他们母女回去。
东平公主轻声道:“是该让人保护他们,也该好好查一查。”
郭越点头:“嗯,查案子的事交给锦衣卫。”
东平公主猜想,多半是沈氏母女倒霉,遇上了贼人。不然谁会闲着没事去杀她们?
她轻轻抚摸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心想,不过能在危急关头去维护母亲,可见是极孝顺的。不知道她的孩子将来会是怎样。
她感叹出声:“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不由自主地,她对韩嘉宜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崇光寺里不安全,东平公主没有久留,早早回去了。
而沈氏母女马车疾驰,也很快回了长宁侯府。
还好这一路上没出其他事。
请太医,找护院,沈氏片刻不离待在女儿身边,生怕再有其他意外。
韩嘉宜今日临出门前穿着的衣裳,让她避免了流血,但身体还是被刀砍了两下,格外疼痛。
不过好在性命无忧,太医说,好好养养,很快就能康复。
沈氏这才放下心来。
而韩嘉宜并不安心,她还不知道是谁要杀她。一想到有人隐在暗处,想取她性命,她不由得冷汗涔涔,心生惧意。
陆晋回来时,天已经快黑了,他自郭越那里得知发生在崇光寺的事情。他直接去了韩嘉宜的院子,丫鬟带着他进了外间。
韩嘉宜听说大哥来了,匆忙起身,整理好衣裳,也去外间。
一看见大哥熟悉的身影,她眼眶就有些发热,既委屈,又后怕,还有点庆幸和感激:“大哥!”
第38章 线索
陆晋在刚得知她遭遇行刺时,一颗心就已经揪紧,他匆匆忙忙赶回长宁侯府,以最快的速度去了她的院子。
在她快步向自己奔过来时,陆晋心里担忧、怜惜、心疼等多种情绪齐齐上涌,他几乎是下意识地长臂一伸,要将她往怀里揽。
但是在刚伸出手的那一刻,他心中一凛,停在半空的手忽然换了个方向,在她微乱的发上轻碰了一下,小声问:“你怎么样?受伤没有?”
韩嘉宜轻轻摇了摇头,随即却又重重点头。
陆晋的思绪随着她的动作转了几转,双眉紧蹙:“到底怎么一回事?”
“那个黑衣蒙面人在我肩上砍了一下,后心也刺了一下。疼。”韩嘉宜回想起在崇光寺的事情,不禁一阵后怕,“但是,我穿着大哥那次给我的能箭矢不入的衣裳,没流血,也没丢命。”
想到这儿,她对陆晋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大哥,真的要多谢你。如果不是你,我肯定早就……”
提及“死”这个字,强撑了许久的她终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不只是这一次,还有上一回在京郊福明山,如果没有他,她肯定早死了好几回了。
陆晋听她亲口说着原委,望着她泪水盈盈的眼波,只觉得心口一痛,怜惜之情顿生的同时,又感到万分庆幸。他轻声道:“是么?那真是幸运。”
还好她今日穿了那件特殊的衣裳,还好那刺客是刺向她后心而不是去割她的脑袋。
陆晋手心不知何时已有了些微的汗意。他双目微敛,沉声道:“你把今日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详细讲给我听。”
他想知道,究竟是谁要杀她。
韩嘉宜稳了稳心神,想到这事儿确实是该说与大哥知晓。毕竟她还需要他的帮助。于是,她从今天出发讲起,一点一点,毫无保留。
陆晋坐在她对面,认真听着,不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平安郡王派了人去追,但是没追到。”韩嘉宜看着大哥,轻声道,“他让人护送我和娘回来了。”
陆晋略一沉吟:“我回来时已经命人去崇光寺查探了。嘉宜,按照你所说,今日的刺客是完全是冲你来的,且不为图财,只为害命。”
“是,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拿着刀就来砍,而且还把我娘给推到一边。我很确定这一次,就是冲我来的。可是,大哥,我,我不知道有谁要杀我……”韩嘉宜脸上流露出茫然、惊惶、担忧的神色来,“是不是上一次也是冲着我的?”
陆晋知道她慌乱,温声安抚:“上次的事情先不说,你仔细想想,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什么?”韩嘉宜下意识问道。其实这个问题她也想过,但是她细细思量过,不记得得罪过谁啊。事实上,她进京数月,认识的人都有限,也从未与人结怨。
她想来想去也想不到有谁恨她恨到想杀了她?确定不是杀错了人?
陆晋站起身,走到桌边,将油灯点燃。
灯光洒满外间,少女秀眉微蹙,苦苦思索。
陆晋心念微动,缓缓说道:“历来杀人者,除了穷凶极恶之徒,其余要么是有利益冲突,要么是有情怨纠葛,要么是想灭口。你到京城来不足半年,总共做过什么事,接触过什么人,不妨都告诉我。”
“……利益纠纷……情怨纠葛……”韩嘉宜眉心跳了一跳,瞬间心念如潮,她犹豫了一瞬,“大哥,我……”
陆晋看她神色,心想肯定是有事。他盯着她的眼睛,极为认真,一字一字道:“大事小事,一件都不要瞒我。这关乎你的性命,半点马虎不得。”
韩嘉宜心中一凛,下意识回答:“我,我知道。”
她自忖没有得罪过人,但是仔细想想确实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