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冤家自门-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折腾还真是伤不起了。方采蘩心烦意乱,纠结不已,手里的莴笋叶子差点没给她搓烂。
对岸“咚咚”两声,将陷入沉思中的方采蘩吓了一跳,她微带恼怒地望过去,却见陆骥提了一篮子菜站在对岸大石上。不知道是谁将那供人洗菜的大石上堆了好些石块,陆骥正一脚一块地将石块踢向溪里,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方采蘩望过去的时候,正巧陆骥也朝这边看,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相遇随即又分开。然后方采蘩起身回家,陆骥蹲下身子洗菜,两个人都一副视对方为无物的架势。
胡氏带着两个女儿住到青竹溪边这房子的时候,对面陆家还没搬来,他们家搬来的时候方志远已经三岁了。起初那一年,两家正常交往互帮互助,方采蘩和陆骥也曾经在一起说笑过,可自从两年前两家交恶后,这两个人就再也没说过话了。
方采蘩回到家的时候,正好方采菱准备榨去饭中的米汤。方采蘩忙取了个大碗放在灶上,喊方采菱留米汤,自己准备烧腊肉的时候才发现妹子已经烧好了。
“菱姐儿越来越能干了哈。”方采蘩忍不住赞扬。方志远不服气地道:“明明是我烧的,大姐怎么赞扬二姐。”方采菱刮了刮脸皮:“嘁,不过夹了几颗火炭放在肉皮上,就算是你烧的了?”方志远气道:“怎么不是……”
见这两个家伙又要掐起来,方采蘩忙道:“原来是你们两个合力烧的啊,不错不错,我们家远哥儿知道在二姐的教导下帮忙干活,娘知道了一定很开心。”
果然,被自家大姐这么一表扬,两个人都不好意思再拌嘴了。
☆、第4章 窥视
方采蘩洗干净了腊肉,然后开始切菜。方采蘩前世虽然是独生女,但父母工作忙经常出差,一直是奶奶照顾她。可后来姑姑生孩子没人照顾,奶奶就在临去前的几个月手把手地教会了方采蘩做饭炒菜。
方采蘩切菜的本事虽然比不上奶奶,但还算差强人意。她利索地切好了菜然后开始炒,有方采菱专门烧火,菜很快就炒好了。胡氏还没回家,即便方志远馋得不行也不能开饭。方采蘩见弟弟对着腊肉直流口水的样子,就拿筷子夹了一块肉骨头给他先解解馋。
“我去看看娘还要多久。”方志远一边啃着腊肉骨头一边往菜地跑去,方采蘩则去溪边赶鸭子回家,留下方采菱继续烧火准备热水大家晚上洗澡。
方采蘩家的房子距离最近的村子郭家洼大概不到两里路,原本郭家洼村人的房子集中在这一带,后来官道改了一下,郭家洼的人家为了更靠近大路,就慢慢地往下游搬迁。到今日这一片就只住了方采蘩家和于寡妇家。
人少未免不热闹,但也有好处,那就是鸭子放在溪边,鸭蛋不用担心叫别人家捡去。方采蘩家养了十一只鸭子,眼下在下蛋的有七只,七个鸭蛋手可拿不住,所以方采蘩每次去赶鸭子回家的时候,都会提个小袋子装鸭蛋。
“啊——来来来,啊——来来来——”方采蘩走到自家鸭子嬉戏的地方,一边扬声唤着,一边在溪边草丛里捡起了鸭蛋,鸭蛋不多不少正好七个。方家基本上都是方采蘩来赶鸭子回家,鸭们已然熟悉了她的声音,没过多久就纷纷扑腾着围了过来。
方采蘩数了一通,发现只有十只,还有一只没来,便抬眼四望,附近都没有。上游拐弯处倒是有一群鸭子,但那应该是对面于寡妇家的,自家的鸭子一般不会跑那么远。可附近都没有,她只好走上去看看再说。好在没来的那只是一只个头较小的母鸭,方采蘩完全认得它的模样。
当初两家没交恶的时候鸭子是混放的,混放嘛鸭子们下的蛋就会弄混,然后某天为着几个鸭蛋,两家大人争起来了。此后于寡妇家就将鸭子赶去了上游,两家的鸭子不再放在一起,也就避免了争端。
方采蘩一边往上游走,一边暗自祈祷着对面人家别这么早来赶鸭子,不然看到自己在他家鸭子活动的地盘上晃动,恐怕又会说些难听话。之前几次方家是方采菱来赶鸭子,陆家是陆骁来赶鸭子,两个人就为着这事就吵了几架。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方采蘩还没走到目的地,对岸陆家的人就来赶鸭子了。不过情况不算顶坏,来的人不是凶悍的于寡妇,也不是尖刻不饶人的陆骁,而是性子沉闷话很少的陆骥。
陆骥不像方采蘩,他赶鸭子根本不叫唤,而是拿着一根长竹竿直接驱赶。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鸭子们根本不适应,你东我西四处奔逃老半天都没聚到一块儿。陆骥赶了半天有些火大,手中竹竿挥舞得越加大力,直打得水面啪啪响。鸭子们在他的暴力淫威下终于围拢到了一起。
方采蘩一直在陆家的鸭群里寻找着自家那只母鸭,还真给她看到了。无奈那只鸭子似乎被陆骥的竹竿给吓懵了,也傻傻地跟着陆家的鸭群往岸上走。方采蘩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对陆骥道:“陆大郎,我家有只鸭子混到了你们家的鸭群里了。”
陆骥抬头看了过来,淡淡地道:“是哪一只?”“那只,麻麻的翅膀较短的那只。”方采蘩伸手指了指那只鸭子。陆骥顺着她的手指,手中竹竿一戳一扫,那只鸭子连同它旁边的两只就被赶到了一边。
“轻点,你这么粗鲁当心将鸭子们弄伤了!”陆骥力气太大手上又一副没轻没重的架势,直把个方采蘩看得心惊肉跳,她忍不住出声提醒起来。
陆骥抬眼看了方采蘩一眼,抿着嘴不作声,手上的力道却减了几分。但见他手中竹竿飞快地在三只鸭子中间一放,就将方家的那只鸭子和自家的两只鸭子隔开。方家那只鸭子不甘心离开大部队,扑腾着还想奔过去,可陆骥已经一竹竿将自家的两只鸭子扫远了。
这边方采蘩也赶紧跑上前,用手中的竹竿将那只认不清主子的蠢货往自己这边轻扫,鸭子扛不过人力,终于还是乖乖地被方采蘩赶着走了。
“陆大郎,多谢你了。”方采蘩想了想,还是大声向陆骥道谢。对方却没有任何回应,只管闷头赶着自己的鸭子。
方采蘩自嘲一笑:自己这算不算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好吧,两家这样水火不容地,人家不愿意跟自己多说话也正常吧。不过陆骥这死小孩,越长大性子越闷却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这一点,自家绣庄的几个绣女闲谈的时候可是没少说起过。陆骥五官清俊,和锦县城好些少女都对他芳心暗许。可这货却像根木头样地,很少给人笑脸。十六岁的少年装什么深沉,成天木着个脸玩面瘫有意思嘛!方采蘩想到这里忍不住冲对岸陆骥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当初陆家搬来头一年的时候,两家来往正常,陆家兄弟和方家姐妹可是没少在一块说笑玩耍过。那时候陆骥虽然话不多,但人却很热情,自觉自己年纪最大,一副大哥哥的派头,无论做什么都肯让着方家姐妹。偏偏方采蘩又是个小孩身子大人心,经常是一边偷笑一边捉弄他,偏这家伙好脾性,从来不发火。
后来两家闹僵,胡氏和于寡妇一逮着机会就掐,方采菱和陆骁在大人的影响下也吵了几架,相互视对方为仇敌一般。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方采蘩和陆骥即便没吵过,可碰面也不再说话了。
陆骥这两年就跟那泼了粪的大蒜一般疯长,不过十六岁的少年,可方采蘩目测,这小子的个头绝对超过了一米八,肩膀也宽厚了,单从背影看,完全是一副青年的模样了。
方采蘩赶鸭子回到家的时候,胡氏也栽好了菜,大家吃完饭洗了澡,方志远早早睡下了,胡氏拉着两个闺女又说了一通闲话之后母女三人才躺下歇息。方采菱很快睡着,方采蘩却因为有心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白天那人绝对是老牛头无疑,虽然时隔七年之久,但方采蘩毕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老牛头又是方家的老仆,方采蘩自然不会认不出他。老牛头来到和锦且跟踪自己姐妹,不用说是自家老子方修文派来的。
这人没有直接上门去找老娘而是跟着自己姐妹,应该也是老爹交代了他先不要惊动老娘。照这么推断,明日或者后日老牛头应该还会避开老娘找机会单独跟自己姐妹说话的。既然躲不掉,索性听听老牛头替老爹捎来什么话,然后决定要不要告诉老娘这事。
七年过去了,老爹和那个女人恐怕已经生了几个孩子了吧,老爹虽然渣了些,但为官还是有些本事的,七年过去肯定升职了。当初只是州衙从六品的同知,如今从五品的知州应该捞着了吧。
方采蘩东想西想好不容易才睡着,然后第二天又早早醒了,天还蒙蒙亮就睡不着了,她索性爬起来去外头透透气。打开院门走到溪边,伸个懒腰深深吸上一口新鲜的空气,方采蘩只觉得晕胀的脑子顿时轻快了许多。
抬头望向对岸,她才发现陆骥比自己还早。陆家屋前的草地上,身形高大的少年手里正耍弄着一柄木质的大刀,招式大开大合,配着浑厚的气力,少年一套刀法舞得虎虎生风,旁边柳树柔软的枝条随着他的招式轻轻飘荡起来。
陆骥耍完一套刀法不觉出了一身汗,他随手脱掉上衣往旁边一扔,然后放下大刀,打起拳来。因为长期习武,少年虽然年岁不大却练出了一身肌肉。三月天,少年仅着一件上衣,脱掉之后上身就完全□□了,只见他胳臂上的肌肉随着他的劈闪腾挪鼓胀不已。
少年身材修长姿态矫健,此刻的他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力与美的结合,方采蘩的目光一时间有些舍不得移开。她边欣赏边悚然心惊:这家伙还真是深藏不露啊,什么时候竟然学会了这本事!可他这是跟谁学的呢,没见过有什么人教他啊?
方采蘩惊艳惊诧又疑惑,就顾着不错眼地望着对岸,却忘记了这不是前世,女孩子这么公然盯着打赤膊的男孩子实在是太过大胆。
偏偏那边陆骥一套拳法打得正酣,根本没留心对岸方家有人出来了,等到他无意中抬头回身,正好将“偷窥”,不对是光明正大地看着自己的方采蘩逮了个正着。然后陆家小哥浑身僵硬耳根通红,一套拳法半途而废快速闪人,方采蘩后知后觉连道糟糕,“老脸”发热也折身回了自家院子。
☆、第5章 可怜
“蘩姐儿今日是怎么了,竟然比娘还起得早。你拿刀做什么?”方采蘩轻手轻脚地洗漱好了之后从灶屋拿了把砍柴刀,走到廊下却碰上了刚起床打算上茅房的胡氏,胡氏看到闺女不由有些惊诧。
“呃,被屋背后阳雀叫声吵醒后再也睡不着,我索性就爬起来了。这不剁好的柴快烧完了,我打算剁点。”方采蘩解释后,走向码放在院子里的柴堆。
“你放着吧,回头我来剁。”家里的柴基本上都是胡氏剁。没法子,唯一的男丁方志远还是孩童,两个闺女也没成年,这些体力活可不就落到了胡氏一个人身上。
这两年方采蘩长大了些,时常争着从母亲手里抢活儿干。胡氏虽然欣慰于长女的贴心懂事,但看着娇滴滴如花似玉的闺女,又不舍叫她做这些粗活,娘儿两个每每为这个起争执。
老娘的例行阻挠方采蘩已经习以为常,她掀了下眼皮,微笑道:“水缸里的水快要见底了,娘要是剁柴的话我就去提水吧。”“别别,还是我提水。”胡氏说完急冲冲去了茅房。
方采蘩看着胡氏的背影得意地笑了。老娘老觉得当初将孩子们带离方家,害得她们由官家小姐沦为普通民女过苦日子是对不住她们,生恐儿女因为贫寒的生活影响了身体发育,提水这种重体力活是绝对不肯让孩子们沾手的。
其实胡氏自己也不是纯粹的乡下女子,离开方家后,她之所以能迅速地从原先不愁吃穿的官太太转变为精明利落的市井妇人,不过是生活所迫为母则强罢了。自家老娘这一艰难蜕变的过程,没有人比方采蘩更清楚。
胡氏当年生完方志远出月子之后,手里虽然尚有些积蓄,但不算多,娘几个总不能坐吃山空吧。最初胡氏就靠着自己那一手刺绣的本事挣钱,为了节约,她更是跟着郭家洼的人学会了种菜养鸡养鸭。
后来方采蘩得知县城里有家绸缎铺子要盘出去,就巧妙地引导着胡氏接了手。绸缎铺在娘儿几个手里经营得风生水起,然后房主需要银子打算卖了铺子,胡氏没法子又咬牙买下了铺子。老娘这些年为了养大自己姐弟几个,日夜操劳,真是太不容易了。
方采蘩不剁柴,转而搓起了衣裳。胡氏从茅厕出来后飞快地洗漱好,然后开始往水缸里提水。屋背后七八丈远的地方就有一口井,提水倒是方便。胡氏一边一趟趟地提着水一边打量着四周:三月青竹溪边的清晨,鸟语花香翠色逼人,胡氏对这房子四周的一切都很满意。
其实她之所以不肯搬去铺子住而是死守青竹溪边,固然是因为和对面于寡妇较劲,但更重要的还是去了城里没地方种菜不好喂鸡鸭不说,挑水洗衣裳也不方便。闺女模样太招人惦记,住在城里出门洗衣洗菜什么的难免叫人不放心。
而郭家洼民风淳朴,没有那些浮浪子弟。况且自家又住在这一边,轻易不会掺和到郭家族人的是非当中去。嗯,除了对面人家太过讨嫌之外。不过讨嫌也有讨嫌的好处不是,至少他家的崽子不会用那种叫人不舒服的目光盯着闺女瞧。
方家的柴火都是郭家洼胡氏外祖家的亲戚们砍的,因为不喂猪就做两顿饭,她们家也用不了多少柴火,而郭家洼依山傍水砍柴什么的很方便。不过话虽如此,也不能叫人家白干活,胡氏收了人家的柴火,要么就帮着人家绣些针线,要么就干脆给钱。
方采蘩眼下只有十三岁,剁柴对她来说可不算什么轻便的活儿,剁了一通后,她的手板给震得发麻不算,手臂也酸痛起来。方采蘩原本想着多剁一些,可费了老大的劲儿,身边剁好的柴还是少得可怜。甩了甩手臂,她只好认命地放下柴刀,感叹自己这细胳膊还真是不顶事。
想当年陆骥来方家玩耍,因为看不惯方采蘩半天砍不断一根柴,抢过柴刀砰砰砰一通乱剁,几下子就剁了一堆码放在那儿。那时候那家伙还没长高长壮就那么大力气了,如今若是再让那家伙帮着剁柴的话,不晓得会怎么见成效呢。
想到这里,方采蘩脑子里瞬间闪过原先所见那小子健硕的身板,还有他落荒而逃的身影,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死小孩,你不是爱玩深沉装面瘫吗,在姐姐面前怎么装不下去了?
胡氏饭焖好了,方采蘩也快搓好衣裳的时候,方采菱和方志远姐弟两个才起床。然后方采菱赶鸭子,方采蘩洗衣裳,姐妹两个一道去了溪边。正好陆骁也赶着鸭子来溪边,方采菱看到对方,立马翻了个白眼过去。陆骁不甘示弱,还了一声冷哼。方采蘩看着这两个幼稚的家伙,只能嘴唇抽搐着暗自叹息。
陆家两兄弟,模样差别大,性子差别更大。陆骥双眼皮陆骁单眼皮,陆骥肌肤小麦色陆骁的肤色却较白。单论五官陆骁比不上陆骥,不过陆骁的模样也较为出色就是。
陆骥话不多,陆骁却爱说话,嘴巴子利索。偏偏方采菱是个牙尖嘴利得理不饶人的,方志远这个弟弟她在言语上都不肯相让,更何况陆骁。陆方两家交恶两年之所以关系一直得不到缓解,主要原因固然是两个当家人掐尖要强谁也不肯低头,但也和这两个小的推波助澜火上浇油脱不了干系。
一家子吃完饭,锁上大门后就出发进城。今日于寡妇一家比方采蘩家早出门几步,他们又走得快,倒是免了两家照面后例行的一场不愉快。方采蘩心里有事,到了绸缎铺后有意识地四处张望,结果还真的叫她在对面茶铺的二楼看到了老牛头的身影。
老牛头这回没戴斗笠,原先还缩在窗后,看到胡氏走进了铺子,立马探身出来,和方采蘩目光对上的时候眼睛明显睁大了。方采蘩看到对方晶亮的眼神,强压下心头激动,装出一副不认识对方的样子移开了视线。
当年离开方家的时候方采蘩才六岁,如今七年过去了,她记不得老牛头才是正常的。果然老牛头见她看到自己一副淡漠的样子,不过顷刻间失落了一下跟着就平静了。
老牛头既然一直盯着自家,肯定是想避开老娘跟自己说话。妹子年小又藏不住事,老爹那边的人寻到了这里这事,眼下还是别叫她知道为好。
为此方采蘩借口中午有嘴巴子厉害的顾客要来取货,铺里雇请的女伙计一个人守着可能应付不来,而自己又答应了廖家饼铺边上一个大嫂给她捎去一段尺头,不好留下,愣是将方采菱留在铺子里,自己一个人去买饼。
果然老牛头一路跟踪,到了稍微背人处靠了过来,和方采蘩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唤道:“大姑娘,我是老牛头,您还记得小人吗?”
“您,老人家您说什么我听不懂?”方采蘩作势疑惑地看着老牛头。“我是老牛头啊,是老爷,也就是你爹方大人叫我来的,大姑娘您记不得了小人了?小人的婆娘姓张,大姑娘小的时候,一直是奴才的婆娘伺候着的……”老牛头急了,生恐方采蘩不搭理自己,忙不迭地解释起来。
“我爹叫你来的,老牛头……哦,我,我记得一点,你是张妈妈的男人!”方采蘩做恍然大悟状指着老牛头。“对对对,就是小人!”老牛头激动万分,“老爷一直放不下太太和两位姑娘,这些年一直念叨着,如今可算找着你们了!”
方采蘩皱眉道:“我娘不想再和我爹有什么瓜葛,当初就是不想被我爹纠缠才带着我们躲到这边来的,她若是知道我爹派你找到这里肯定会生气,你还是赶紧走吧,往后也别来了。”
老牛头睁大眼睛一副受伤的模样道:“当年出了那样的事情,太太生气倒也罢了,老爷可是大姑娘的亲爹,大姑娘你就一点都不挂念他?”
方采蘩淡淡地道:“挂念他又能如何,他如今和明氏应该生了儿子吧,横竖他有娇妻爱子,不见得会多稀罕我们。”
“谁说老爷和明氏已经生了孩儿了,老爷这些年根本都不搭理明氏,甚至为了避开她和老太太,自请去了西北蛮荒之地任职。老爷去年才调职回来,不然这么多年他为什么都不派人来找你们。”老牛头激动得嘴唇都哆嗦了。
方采蘩傻眼,急声道:“你,你说的是真的?”老牛头点头道:“千真万确,这样的话小人打死也不敢乱说啊。”“竟然是这样,爹爹这些年竟然没和明氏一道过日子,还去了西北……”方采蘩喃喃不已。
“是啊,西北苦寒之地,老太太不敢跟着去,明氏知道老爷厌恶她,没了老太太这个依仗也不敢跟着去。就是我和我那婆娘跟着老爷去了任上伺候着。老爷这些年一直一个人,日子可是真的过得恓惶。老爷当初何等样貌,如今又黑又瘦,三十五岁的人鬓边都有白发了。”老牛头同情主子,说得眼眶都红了。
方采蘩脑子里闪过方修文当年英俊潇洒的模样,心里也忍不住难过起来。可想到胡氏这些年带着几个孩子,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地,心里越加不好受,忍不住狠狠地道:
“爹爹这样固然可怜,可娘更加可怜。虽然说大人的事情,咱们小孩子不好插嘴。可爹爹日子难过都是他自找的,他既然放不下娘,不喜欢明氏,当初就不该因为明氏惹娘生气。娘不生气就不会与他和离,咱们一家子又怎么会分开!”
老牛头跺脚:“当年老爷是被冤枉的,太太怎么就不信呢。是老太太被明氏花言巧语哄住了,加上太太又没生下哥儿来,就设计冤枉老爷叫太太误会。老爷至始至终是清白的,他根本就没……”
忽然想到这样龌蹉的事情跟小姑娘说不合适也说不清楚,老牛头及时刹住话头,含糊道:“反正老爷和明氏没什么,是太太自己上了当误会了老爷。”
方采蘩将信将疑,苦恼地道:“无论如何我娘是不相信我爹的,她一心不想再和方家有瓜葛,看到你来了一准生气,你还是离我们远点吧。”
☆、第6章 书信
“太太不相信,大姑娘得帮着劝说啊。之前就你和二姑娘,横竖将来要出嫁,不回方家也就不回吧,可如今有了大爷。大爷跟着老爷读书,将来的前程肯定要比现在窝在这里强。可怜老爷至今还不知道太太生了大爷。嘿,还真是老天作弄人,当初老爷若是知道太太怀着身子,肯定不会答应太太和离的。”老牛头不愧是跟着做官的方修文身边混了多年的人,劝说的话一下就说到了点子上。
果然老牛头知道了方志远的存在,方采蘩暗自感叹,同时不得不承认老牛头说的是不争的事实。这社会等级森严,方志远跟着做官的爹,科举之路绝对要平坦得多。再说即便不为方志远打算,单就老爹若真的没碰过明氏,自家老娘兴许就会原谅他,然后一家子团聚不是皆大欢喜吗?
老牛头察言观色,见方采蘩神色松动,忙道:“大姑娘也觉着小人说得在理是吧,不然大姑娘带着小人去见太太?”
方采蘩想到胡氏对方家的憎恶,还是摇头拒绝了。见老牛头很是失望,她又忙着解释道:“我娘性子刚烈,当年又是伤透了心,一心和我爹恩断义绝的,要叫她一下子就原谅我爹谈何容易。我若是贸然带你去见她,她只怕连我一道骂。还是等我先跟我娘透透风,瞧瞧她的反应吧。”
老牛头点头:“还是大姑娘了解太太,那就照着大姑娘说的办,好在老爷早想到这层,特地修书一封给太太。大姑娘尽快将这书信给太太看,看太太究竟是如何打算的。小人出门太久不回去复命,老爷肯定会着急的。”
“我爹还写了书信来啊,那好,那就好办多了。”大人的事还是大人自己说的好。“书信给我吧,我回去就给我娘看。”方采蘩伸手向老牛头要书信。
方采蘩太引人注目了,她跟一个陌生老头说话难免会引起人的注意,街边已经有人在往这边望。老牛头怕引起别人的误会,便用自己宽大的斗笠拦着将书信递了过来,直到方采蘩将书信放进袖中才拿开斗笠自行走开。
方采蘩去廖记买了饼之后急匆匆回了自家铺子。娘儿四个吃完饼,方志远去了学里之后,方采菱也去了绣房。堂屋里就剩下胡氏和方采蘩,方采蘩赶紧将自己碰到了老牛头一事告诉了胡氏,并将方修文的书信推给胡氏看。
胡氏果然反应很激烈,咬牙道:“姓方的还真是阴魂不散啊,咱们都躲到这里来了,竟然还叫他给打听到了!我儿别信老牛头的话,那都是姓方的教他这么说来蒙骗你替他传话的!”
方采蘩劝道:“是不是鬼话,娘还是先看看我爹的书信再说吧,万一是真的呢?”
“怎么可能是真的,娘当年可是亲眼看到你爹和明氏在床……呃,娘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任凭他方修文如何舌灿莲花都休想再骗得老娘相信他。姓方的母子都是言而无信的小人,当年……”
胡氏正要长篇大论控诉前夫前婆婆的诸般无耻,可看到闺女静默的脸,神色瞬间僵硬,黯然道:“蘩姐儿,你,你其实还是想跟着你爹他们吧。也难怪,跟着娘受穷,你又生得这般模样,嫁个市井小民确实太过委屈,罢了,你爹若是真想接你们,你们就去他身边过活吧,娘不会怪你们的。”
方采蘩大声道:“
娘说什么呢?您以为我劝您看我爹的书信是为了离开您去我爹的身边啊。我是觉着兴许我爹真是冤枉的,他若是没有背叛娘,这些年一直不搭理明氏,娘就该原谅他!”
见闺女激动得脸都红了,胡氏忙道:“好好,娘错怪你了,娘听你的,娘这就看你爹的书信。”
方采蘩长出了一口气:“这就对了,不管老牛头所说是不是真的,娘都该看看我爹的书信。”
胡氏打开了方修文的书信,方采蘩瞟一眼过去,但见那书信足足四五页纸,这也难怪,老爹和老娘分开七年,要说的话肯定很多。
胡氏开初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看到后面却越看越慢,好不容易看完后,半天也没做声,只管坐在椅子上发愣。方采蘩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有戏,老牛头所说十之*是真。她心里高兴,脸上可不敢显露半分,而是摆出一副懵懂模样问胡氏:“娘,我爹都说了些什么,他果真这些年去了西北?”
胡氏点头:“他在书信上确实是这么说的,是不是真的谁知道。”
方采蘩道:“倒也是。不过这事儿想来我爹不会骗人的,因为咱们只要咱们肯打听,一下就能知道是真是假了。哦,我都忘记问老牛头我爹眼下在哪儿做官,做的又是多大的官了。”
胡氏道:“你爹眼下在潭阳府任知府。”方采蘩吃惊道:“潭阳府的知府,那个可是正四品啊。”胡氏点头:“难为我儿还清楚这些。”
方采蘩笑道:“女儿就算再孤陋寡闻,总不能连知府是四品官这事都不了解吧。可是我爹当年只是从六品的官,短短七年时间,一下子就升了整整四级,这可能吗?”
胡氏道:“咱们大晋和西戎人前几年不是打了几场仗嘛,正好你爹所在的那个州就是大军粮草运行的关键地方。据他在书信里说,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知州好色贪财,结果上了西戎奸细的当,竟然叫咱们的运粮队伍给西戎人控制的匪徒给劫了。
去前线督战的英王爷一气之下斩了那知州,让你爹暂代知州之职。你爹临危受命,一面在全州紧急筹措粮草运往前方,一面加紧寻找丢失的粮草。结果不到半月那粮草就叫他给找着并及时运往前线。
英王爷觉着你爹是个能干的,就上报朝廷让你爹正式做了知州。后来咱们大败西戎军,户部尚书也瞧上了你爹,上报朝廷想调你爹去户部任职。结果潭阳知府因为一桩贪墨案子被查办,一时间找不着合适的人顶替他,英王爷就举荐了你爹,皇上同意了,然后你爹一下就升到了四品的知府。”
原来是这样,自家老爹是个有本事肯干实事的官儿不假,可官场上要升得快,还得运气好并且有贵人提携,老爹这是阴差阳错样样占全了,难怪坐直升飞机一般,嗖嗖嗖地连升四级。
方采蘩感叹完了之后问胡氏:“那关于明氏我爹究竟是怎么说的,娘又是怎么打算的?”
胡氏道:“你爹还是当年那般,赌咒发誓说自己没碰过明氏,是老太婆伙同明氏还有崔岩陷害的他,他是清白的。他这些年吸取了教训,将身边的人换了几个,明氏根本没机会靠近他身边。为此老太婆成日里念叨,可你爹自己说是铁了心,任凭老太婆怎么念叨都不听。他一心和我复合,只要我点头就派人来接咱们,他说自己做梦都盼望着一家人团聚。”
“崔岩,那不是爹身边伺候的小厮吗?想不到他竟然背叛了爹,可恶的狗奴才!”方采蘩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