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掖庭宫花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咚!咚!”丑时天刚到,梆子才打过一慢三快,他便从榻上爬了起来。从幽萋萋的正殿过到同样幽萋萋的右端间书房,点一盏黄朦的油灯,披衣执笔坐到了天亮。一篇数千字的《桑田论》洋洋洒洒写完十几页,一抬眼天都已露鱼肚白。黎明的紫禁城如同弥漫在雾气中,睇一眼对面左端间陆梨睡得尚且香沉,便去到场院中射了几把箭。那箭锋飕飕穿透薄雾,晨曦很快从苍穹深处拨开云层,前庭的早朝也如时升了起来。
是叫小路子送去的奉天殿。
下过一夜的暴雨,到半夜的时候那雨停了,这会儿已是朗朗天晴。雨水把奉天殿前的三层汉白玉台阶洗涤得纤尘不染,天地也似无边开阔。那天是七月初九,逢单的天数要上大朝,三十九级台阶上层层列着文武百官,旗手卫身着黑油衣头戴飞碟帽,手执幡旗在风中发出噗噗的声响,大奕王朝呈现一派兴盛祥荣之风貌。
小路子单手举着楚邹的策论,一袭青绿曳撒从中和殿后头摆摆过来。自从孙皇后去世后,他就被安排到前朝做了送折子的太监,得人巴结的体面差事,是桂盛主动帮忙引的荐。桂盛那种小肚鸡肠的货色,竟然也懂得了施人以恩惠给人以抬举。
光影萋深庄严,皇帝楚昂着一袭明黄刺绣升龙袍,威冷地坐在九龙金銮宝座前。司礼监随堂太监洪亮的嗓音在金龙藻井下四面回荡,从辰时念下来小半个时辰,朝堂上是渐渐然鸦雀无声的。
没有人料到幽禁了四年虚耗光阴的废太子邪,忽然一朝恍醒,竟能够做得出这样针砭时弊的文章。
那文章里明指了织造上的多处纰漏与待改善之地方,亦陈述了白莲教在民间迅速播散的因缘。是从朝廷到织造一路剖解下去的,册子中提到了“改田种桑”、“决堤淹田”等举措给江浙百姓带来的反感,导致白莲教的播散有机可趁;但又很中肯地褒奖了种桑纺织给朝廷带来的收益,并不使得负责此事的太监们有被得罪。
并列举了几种改革方法,比如百姓可选择保田种粮,但在赋税上纺织户则可享受一定限度上的优待照拂;而种粮户则要增加分摊朝廷每年的军粮派征。再比如邻里之间发现白莲教异动者可鼓励揭发,若然确实无误则可减免小额赋税,若属故意谎报,则须在门前挂口舌旗,并罚去官田无偿劳动三个月;知情却隐而不报者,亦如是惩戒。如此一来,叫百姓自个儿互相担起监督,亦有利可得、有错可惩。省却了东厂的四处横扫,避免民间一见尖顶铁皮帽出现就闻风丧胆满街躲逃。
江浙一带本是重要的鱼米之乡,这几年朝廷为了充盈国库银子,在鼓励种桑的同时确然大为缩减了粮食的产量,使得各地米价迅速上调,通货膨胀。这般略一调整,并不触动大面上多少利益,还可增加边关与两广打战的军需供应,也给宁死不愿改田种桑的农户下了一个平民愤的台阶。
大臣们是服气的,未料从前那少年太子雷厉风行,说风是雨,今朝却懂得了这样圆润周旋。
叫戚世忠听到了风声也说不出话,想起癸卯那日百子门下看到的楚邹,清瘦苍白的病弱模样,眼目空寂而沉敛。呵,关了四年倒把他的一颗心关得沉寂了,一个人眼睛一空,从此便叫人揣摩不透。但到底是忌讳了自己,并无有触动到自己的根髓。戚世忠手中文玩核桃轻重捻压,鹰头鼻子两旁的眼睛也不知是笑是冷。
楚昂却是五味杂陈的,虽昨日看到楚邹在陆梨颈间烙下的痕迹,叫他莫名地有些不可名状的空茫。但把两个青春悸动的年岁放在一起,总忍不住时难免便会发生些什么,他亦不能出言阻挠,总算他小子还肯扳回到正轨。
……到底是从那放风筝的小人儿长大成年了。楚昂再想起孙皇后临终前的嘱托,心间便涌溢出如释重负般的感慨。待午间用膳的时候,便叫张福特特赏赐了一道楚邹爱吃的什锦锅子过去。
陆梨还是在给吴爸爸送药茶的路上才晓得了消息。
这阵子因为要筹备已故中宫的祭典,祭典结束后文武官员还须在午门外赏赐斋饭,又多添了数百个和尚喇嘛的口粮,御膳房里忙得分外不可开交。今岁的祭典虽并无人特别关照,却人人都心知肚明它的特殊意义。像废太子有意为父皇与九弟赎罪,而皇帝也想拉拢回中宫几位嫡长的心。听说长公主早数天前就已命人裁制新礼袍,这位长公主自十五嫁去杨家后便敛了在宫中时的惶慎,气度一年比一年历练,清早打乾清宫场院前腆着怀孕的肚子搁那一站,边上路过的奴才们就一个也不敢抬头。因此近日各个衙门上的办差都不敢含糊,也没人敢给楚邹使绊子。
昨儿听小姚子说起他们大掌事这二天忙到咳,吴全有这人过日子无心且散(sǎn)散,平素咳嗽了就自个躺在藤条椅上一摇一摇,愣把那病征给压下去。陆梨想到他过早就斑白的两鬓,心里头就体恤,打天一亮就给配了几包祛咳清心的花草茶,又在尚食局里煲好了药膳准备送过去。现下倒是可以光明正大巴结了,宫里的太监奴才们都讲究恩怨往来,一报还一报,先头大师哥在御花园里帮过自己解了围,现下报答他与大掌事那都是名正言顺。
只刘得禄每次看见陆梨都会不自觉多揣测两眼,陆梨猜他大概是觉出什么不对了。刘得禄是陆安海闷声观察数年后选出来的徒弟,平素虽漠不多言,可一张舌头却是极尽厉害的,他判断食儿不是从表面味道,判的是那厨技的根髓。陆梨猜着他大概是尝过自己的手艺起了疑,但她每次都只是对着大师哥笑笑,因为死去的人不能够再承认自己。
巳时末了的光景,攥着红木小提盒往御膳房方向走,东筒子里一路都是三五成群的宫女在交头议论。
这个说:“你听说了吗?废太子邪做了一篇三千言《桑田论》,可把满朝尖牙利嘴的文武百官震得鸦雀无声!”
那个附和:“可不就是,这位爷还写得一手好字,听说几年前流出宫的辞赋到现在还卖着钱呢,要价可不菲。”
“还听说他也肯受人服侍了,叫派去给他调膳的是尚食局新进一个小宫女,叫陆什么来着。必然是先头那索命的太监小鬼没能够把他索走,现下魂魄回到身上,终于日渐清醒过来了。看来那念经的和尚喇嘛也未尽然都是骗子,打明儿傍晚没人的时候咱也该去拜拜才好。”
宫里头的女子都迷信,这般一说顿时又神神叨叨起来。最近陆梨考去了尚食局,小翠就被调成了小领班,给楚邹送衣物的换作一个不熟识的小姐妹。说是每日进咸安宫里走差,看那废太子爷着一袭银蓝缎儿的团领袍,袖口与交领洁净素白,凤目薄唇、肩展脊宽的,好不俊逸清明。竟是连咳嗽也都没有了,英俊的脸庞因着眼目的清明,那一身冷贵气度只叫人看一眼都面赤心惶。
中宫嫡出的皇子爷果然就是不一样,先头没见过人的时候,姐妹们还对那素未谋面的“和太监通乱”的废太子诸多诟病。待那日在御花园里把楚邹一见,见原是仪表不凡的,再听他近日诸多起色,一时间言语里虽非议不变,到底却掩不住内里春心芳动。
陆梨从人群边上穿梭而来,才晓得楚邹昨夜竟然是一宿未睡的。那和尚唱经的夜晚伴随着电闪雷鸣,也像把人的情致惑乱,他亲着她发出诡秘的声响,她竟是渐渐然把自己都对他打开了,竟也忘了羞呢。床褥子都湿却了一片,她到现在还是空空咸咸。方才回去下院房里一看,竟是葵水提前二天造访,也不晓得那最重要的有没有被他弄伤。
今早上醒来床头就不见了人,可是看锁骨下湿湿腻腻,娇红似欲滴,分明半个时辰前一定没少被他欺负。听见院子里传来“嗖嗖”地射箭声,她便走到正殿花梨木条案旁,却看见他在自个的食盒子旁搁了一条字。
淡黄硬质的卷纸儿,端正地书着“沧海桑田”四个字,他平素惜字如金,今朝倒是肯对她大方了。写得那般用心,像刚学字的童子慢慢笔画,不似平日的笔走龙蛇。陆梨隔着棂花窗子往外头望,不期然对上楚邹欲看又不看过来的一双睿目。晨雾中的他发束玉冠,衣袂翩飞,好生俊朗,她看到他轻抿的唇,哪里还敢出去瞧他。只把那张纸条儿攥进袖子,回头郑重地压在了箱子里头。
晓得楚邹在前朝展了威风,陆梨心里头也暗暗高兴,这一天却像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一宿。隔天五更梆子一打过,前朝的建极殿钟鼓声浑沉鸣响,孙皇后正式的祭典便开始了。
第154章 『肆柒』有美如画(修)
初十那天风和日丽,蔚蓝的天空浮着浅浅的云朵,风中也似缱绻柔和。从卯时开始,隔上半个时辰四面的钟鼓便浑沉敲响几声,使得整座皇城弥漫在一股庄严的肃穆之中。
阖宫这一天的着装都换上了素服,各局子各衙门天擦亮就开始按部就班地准备着。宫里头最不兴乱,脚步往来间悄静无声,多忙都要显得安详和紧凑。轮到正好有差事要当的姐妹,脸上是很有光彩的。内廷的宫女子不让往前廷跑,有些进宫一辈子,也未能得出近光门看一回王朝盛典的风光,难得有个这样露头脸见世面的机会,还是为着皇帝心底敬重的中宫皇后,抬身份哩。
因为礼毕后还要在午门前摆宴,尚食局也调拨了五十个宫女去膳房那头帮忙传菜送酒。这可是个仔细的差事,得挑着模样儿周正还得守礼的,不能在外臣跟前丢了宫廷的脸面。
“站直咯,待会过了箭亭,一个个都给我本分些。眼睛不许乱看,话也不许乱说,甭叫御膳房那群太监们看了,回头把咱尚食局的脸面给薄下去。”掌事女官王思的训话声在院子里回荡。
听见姑娘们娇矜含笑地答了声“是。”
谁人都是想去的,这内廷除了皇帝与西北头关着的废太子就没有真男人,每日里睁开眼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那阴深狭隘呱着鸭嗓儿的太监,呆久了阳气都褪了。能去前朝看看大臣与传说中那些威武临风的皇城禁卫军,也是叫一群如花似锦的姑娘们悸动的。进了宫做了奴婢就注定今生触不得摸不得那红尘情爱,但得看到一张中意的脸,夜里闭眼睛前能有个暗暗思慕的幻象,也能叫人得着惴惴的空怅与欢喜。
陆梨生得标致,按说也该被选在其中,可她既被皇帝指派给了楚邹司膳,嬷嬷也就不好差遣她,只叫她留在局子里给添添水、照看一看灶上的火。
皇帝正值英年,生得隽朗又威冷,得多少红颜倾慕。各宫小主娘娘们因此都重容颜养姿色,尚食局的活儿从来可不轻。一口大灶里隔水炖着十多个小汤盅,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为的是保住食材的原滋与养分,这就离不开人时不时在旁添着。
今儿内廷忙得人脚不沾地,香兰本在一旁看着,这当口竟也被叫回去干嘛了。锦秀最近炖东西倒是频,陆梨忍不住便掀开她的盖子瞧了瞧,党参茯苓甘草地黄炖乌鸡,可看得出来她对那骨肉的珍贵。
但她炖了却并不单纯给自己吃,这些炖好后常会匀出一份给小九爷。旁人见了只当是平常无异的关怀与照拂,并不会对她多在意。可小九爷一个八岁的男孩,如何能时常用这些保胎之物,偶尔用几回是补养身体,常用便不好了。她倒也真是奇怪,怀了胎不借机邀宠,怎得却像在做着贼。总不会是皇帝不允她怀么?陆梨抿着唇不语,只悄悄然把紫檀盖儿又掩上。
那水汽蒸腾像把人影子蒙了雾,她穿一袭水绿的斜襟褂儿,头上扎着森青的方布巾,双颊姣好得有如凝脂,再朴素的衣裳也掩不住那日渐妩媚起来的风情。
前天晚上京城下了一夜暴雨,听说废太子彻夜通宵写了篇《桑田论》,她也就耽搁着一宿没回下院歇息。清早回来提着桶子去搓澡,听说有人瞥见她换下的底裤上有一点儿红。废太子近日英势勃发,瞧过的人都被他的俊美与冷漠迷去了心,女伴们暗地里猜着陆梨该是或与楚邹有了些什么,可陆梨每每把距离撇得老远,偏就是让她们得不着借口。
此刻瞧见她一个人留下忙碌,不由好奇打问:“梨子,多难得的场面,怎不央着那位爷捎带上你?”
陆梨心里也觉着奇怪,一早就在等楚邹传话呢,按说这时候他该来叫自己的,竟然也没个动静。她倒不是想去见那前头的世面,宫廷里的庆典与哀祭她业已瞧过两回,一回是四岁时候杵在奉天门下,看楚邹高高的站在三层台基上册封太子,一回是孙皇后出殡的丧礼。
坤宁宫停灵满三七后,出断虹桥往西华门送出去,那漆黑的棺木上披着锦幡,白纸在空中如花漫洒,蝴蝶一样地带着人灵魂飘走。彼时六岁的陆梨矮矮的贴着十岁的楚邹,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旁往门下挪移,那时候的楚邹无意识地牵住她,指尖都在微微地打着颤。她听见他对自己说:“如今我也和你一样了,没娘。”然后少年的眼眶里顿地湿却。
从皇陵回来后,就把自个像个长条儿死人样地横在床上,又叫她用小手一遍一遍地拂他眼睛,拂着拂着他漂亮的五官忽然就挤得变了形。那是她头一回看见他那样哭,在关起殿门后无人的东宫寝榻上,痛苦地咬抑着声音不愿被外头听见。彼时尚未开化的陆梨看在眼里,心底里疼得一刀一刀都快要碎掉。
楚邹是晓得母后基于陆梨的意义的,打小就杵在孙皇后跟前长大的陆梨,小脸蛋蹭着孙皇后的肩头看她描瓶绘画,贴着她看不懂也痴痴地看楚邹从宫外捎回的信函,孙皇后从来也未曾怪过一句小太监不懂礼儿。她死后,她就大冬天坐在她宫外头的台阶上晒太阳,她给了她起初的、她从来都陌生的类似娘亲的暖和。人说七年为阴界一轮,今岁祭典一过该去投胎了吧,楚邹今天这朝不该不来叫自己。
但面上只是掩瞒着,做轻描淡写道:“四殿下性情阴郁寡淡,我左不过是个送膳的宫女,在他跟前可说不上话。”
轻声慢语话毕,见青石砖铺就的灶面上有只细小蚂蚁在爬,怕爬进了锅里,忙用筷子将它挑开。只袖子才拂过两个挨着的白瓷汤盅,却瞥见其中一个盖面上似有些微晶莹的粉末。陆梨用手指轻沾,亦分辨不出是什么,但看那盖面上一个小小的“长”字,猜着怕不是送去给长春宫的孙凡真或者李兰兰,心下不由微微一跳。
那盅子里沸腾的汤水把碗盖震荡,若然再晚一些被淹没,她怕是都发现不了。陆梨连忙抬眼朝窗外望,二道门内正出去一个矮瘦的宫女,面生得从前并未有见过。可惜她跨门槛时裙裾撩起,那脚上的粉紫色花绒却出卖了她。
刚进宫的三等奴婢可能不晓得,内廷的宫女穿鞋有讲究。新一波秀女进宫,头前的宫女就升级成了姐姐或姑姑,鞋都是一样的底子和面,上头装饰的绣纹和花样可就随意多了,能穿这种花色的大多是出自几个主位娘娘跟前的人。
这阵子因为孙凡真和李兰兰怀孕,她们年轻貌美家世又好,宫里头都说将要有两个新生的强主儿要起来了。怕不是因此遭了谁人的惦记,但淑妃与德妃是不可能的,其余的约莫就是贵妃和康妃又或者是那几位有子嗣的娘娘。
虽说对孙凡真与李兰兰并无好感,可眼下她二个都怀上了龙嗣,是万岁爷心头正紧着的新晋美人。方才走神儿没注意有人进来,这当口锦秀身边的香兰恰好也不在,一个灶膛里只有自己和两个各自忙碌的司膳,若然出了事可没人能说得清。
但把汤倒了、打了必又将那位施药的“娘娘”得罪,陆梨正待寻思着如何应对,便听外头传来叫唤:“梨子,梨子,榛公公急事儿寻你”。她急急忙忙来不及细想,仓促间便拔了根头发往汤里一溶,跟着走了出去。
抚辰门外小榛子换着一身靛蓝的曳撒,发戴冠帽,一贯土气白净的脸看上去也显得庄重了许多。陆梨问他:“榛公公找我何事?”
小榛子睇了她一眼,只哈着腰答:“爷说他那条朱缘边的镶玉革带找不见了,差我来问问梨子姑娘可瞧见。”
这表情这问话,陆梨听了嘴角就抿起,一早上挂着的心始才蓦地松下来。撒谎呀,那礼袍与玉佩革带,她明明前儿晚上就给他叠得方方整整的搁在柜子里,怎的偏就一条革带寻不见。可别扭可骄傲的爷,每次都使唤人奴才找这些蹩脚的理由。
但她心里也想他,陆梨便解下围裙擦擦手走了。
那脸上一朵淡淡霞云掩不住,小姐妹们又都羡慕:“还说人无心,瞧瞧这都差遣自个的亲随来捎你了,这锅背得可真冤枉。”
陆梨打小也能装,只做嘴硬揶揄道:“叫给派膳,眼下倒成粗使的奴才了,连件衣裳找不着还要传我过去呐。”说着把裙子一揩,紧着两步就跨出了门槛。
春禧殿里,楚邹已经换上了一袭青衣纁裳。清展的身躯,龙在两肩山在背,两袖火与华虫及虎蜼宗彝。此刻一个人端坐在花梨木长条案前,光线阴凉,他睿毅的目光有些深邃,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见墨发梳得一丝不苟,用白玉冠束于头顶,一张脸衬得俊逸非凡。
陆梨一瞧他分明已把那朱缘革带束好了,她就站在门前问他:“殿下找梨子过来何事?”
手撑着门扇儿,钟灵毓秀的,花容月貌着。
楚邹蓦地转过头来,只把精致的唇角微微勾了勾:“无事就不能找你么?……过来给爷把旒冕戴上。”
第155章 『肆捌』哀思已矣(修)
长条形的玉衡,前后各垂下赤白青黄黑五色的九串玉珠。陆梨半哈着腰肢,把缨带沿楚邹的两鬓系上。纤盈的指尖拂过他颈上喉结,贴得太近,不自禁又想起前夜咬着他肩膀的一幕,双颊便微微漾开赧红。
楚邹洞透她脸皮儿甚薄,偏好整以暇问她:“在想什么?”
寂旷的殿宇下他袍袖精致繁复,那青衣纁裳虽不及玄色太子冕服威风,可衬在他清展的身躯上却恁的是个颀俊。他又惯爱穿素色的里衣,那洁白交领严谨整齐,每每只叫人莫名心动。
陆梨便敛回神绪说:“爷今日这身打扮可威风,过不了多久大抵该要复位了,顶好赶在年底前搬回宁寿宫,这死人的冷宫里不能住人。”
蚊蝇子在耳旁嗡嘤作响,楚邹早已是视若无睹,只应道:“回去做甚?爷倒觉得在这里挺好,冷清宽敞无人管束,一个人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他倒是真没说错,一句话说着又让人想起前天夜里澡桶子的咕咚咕咚。这寂寞宫墙之下行动确然自由,连那死人的萱寿堂也不晓得几时被他收拾了,扑了张硬凉席,又往床头扔了个枕子。他无事便把她箍在颈间躺着,两个人也不需要多说什么,便那么躺着、互相玩着手指头也能躺一下午。
陆梨凝了眼楚邹英俊的脸庞,半正经半试探道:“爷说这些让人笑话,怕是今儿一过殿下就该要纳王妃与良媛了,总不好叫人也跟着你住这样的地方。”
一股子酸意突如其来,知她蠢瓜子其实聪明不好糊弄。楚邹逗了逗陆梨下巴,想起父皇的话眉宇便微微一凝:“总归还没到那时候不是么?真要娶了人进来,便是这破屋陋梁的,爷也一样将她疼到天上。”
前天还说“沧海桑田”呢,今天就这般泰然自若地要“娶人进来疼”。陆梨就莫名吃味,转身去收拾屋子:“随爷的高兴呐,委屈在谁我也操心不来。”
那发辫儿沾香,动作好生别扭。楚邹便好笑地把她扳回来亲了一嘴,轻语道:“生气了?那便娶你好了。前儿把你弄疼,昨儿忍着不见你,今日可好些了么?”
凤目中溢着柔情,几许讨好之意,他现如今倒是学会时不时对她现讨好了。
陆梨心底里是依眷楚邹的,便一开始提醒自己这宫中唯皇家情缘最薄,哪怕被他一点点半诱半引导着把衣裳看了,她也是提醒着自己不要动了爱。可那天晚上他但一把那个抵进她里头,那种窒息的无从去路的痛,却像把她的生命与他紧紧牵连在了一块儿。那牵连能叫人灵魂通体,他的好、他的坏、他的孤与鸷都强行与她合而为一,她再想起楚邹,便抹不去了男人之于女人的那种念挂。
这情也像是生来就该与他,明知道无果却停不下来。
陆梨应了声疼,嘴硬答他道:“殿下是要成大事者,又怎可将婚姻儿戏?后宫关系着前朝,该当如何之时便自当如何。这玩笑陆梨不当真,只打今儿起殿下该要适可而止了,如今你步履薄冰,每一步都须行得谨慎,莫要叫人落了话柄子去。便是被吴爸爸晓得了,他也会挂心忧虑。”
楚邹自己也预料不得那天晚上怎么就突然和陆梨,但心中却是不后悔的。因说到养大她的那两个太监,不禁复杂地拧起眉宇。
对于苦脸瓜子的歪肩膀陆安海,他是愤懑且摒弃的;而对于吴全有,这个据说除了戚世忠外,阖宫第二个没人敢轻易招惹的膳房大掌事,他却有些不知名的忌讳。大抵因着吴全有黑着一张颧骨耸突的脸,这些年从未与他说过一回话。而楚邹却分明知道他因着小麟子和陆安海,四年来对自己的口粮没少亏待。
楚邹精致薄唇便在陆梨眉上轻沾,大略地避过话题,惆怅笑道:“就不肯对爷多一点信任么?那便走一步看一步吧,爷先把话儿在心里存着。书上说头一次疼,但把那路子一拓开,今后就都是顺遂与快乐了。爷今儿想用竹笋肉丸子莲花汤,你可愿意给爷做?”
那目光又促狭,什么奇怪的汤呀?听名字就怪。陆梨猜着楚邹一定又在寻借口酝酿使坏,天家皇子爷知事早,他打十一二岁就看了那些书。从前欺她未开窍,便总在澡桶子里对她翘大鸟儿,故意勾着她满心好奇,偷偷伸手去握他的大小。如今又变成竹笋了,当真恼人可恶。
陆梨羞得拧了楚邹一把:“爷已是坏得没边了,今儿尚食局忙得一团转,爷爱吃自个叫御膳房做去。”
楚邹被拧得刺痛,见她如今又会撒娇又爱生气打人,怎的却叫他心里泛起甜蜜。一时只板着脸做正经道:“能听得懂的你也坏。旁人做的有甚么好吃,爷就只爱用你一个做的……嘶!”
“你还说。”又被陆梨拧了一把。
听崇楼那头传来浑长的钟鼓,他便拽过她的手往后院小僻门去了。
过启祥门的那一段路无人,他牵着她一路走。胖狗儿小云烟颠着短腿,磕磕蹭蹭地想往他两个人中间挨。那一天的风有些大,吹着他的青衣纁裳翩飞,陆梨一袭水绿裙子随在他身后,个儿只到他肩头,青春花雨美得好似一副画。
祭典是在建极殿前的露台上举行的,正中间搁着褐红漆的长条香案与神龛,太常寺奉祀已于吉时前摆好了香、神帛、牲与果等祭物,品类庄重且丰富。大奕王朝开元太祖奉守汉唐礼法,谆嘱“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底下文武官员皆着靛蓝祭服,手捧玉圭颔首而立。等待赞礼郎奏过三香,典仪唱奠帛做引,楚邹便上前接过长香,谦恭地在条案前跪下。
那一天的祭典是由他主持的,露台上七月的风把他青色的袍摆吹得扑扑鼓起,他年轻的俊颜上都是凝重。祭文是前些天熬了长夜写成的,卷轴在手中徐徐展开,“……节序流迈,时维孟秋。气序若流,时当孟夏。气序云迈,时维孟冬。谨以牲醴庶品,用荐时祫之礼,以申追儿臣思悼之情。”念的声音清泽而慢,长长念罢,三刻时辰已过。把一卷铂纸的交给司礼监收去存档,余下一卷淡黄的冥文便用香火点燃,化在了那萋萋的风中。
天高云淡,冥纸儿烧得甚快,无声无息地曲卷不见,顷刻便化作轻灰袅袅腾空,像飘去了那故人赴去的无归之处。
紫禁城上空和尚喇嘛念唱声轻浑,那空空寂辽之下,好似又听到孙香宁柔慢的遗嘱:“风吹过三丈宫墙,谢了梨花,醒了荷蕊。西二长街上消失了我儿幼年的身影,有只小风筝却依旧在飘,花里胡哨,丑了吧唧……我把你交给他,是怕生下老九之后,再无暇对你顾及;又怕哪一日我不在了,我儿恐怕心感孤独。这世事原本百态万千,或敌或友,或虚或实,我儿已学会辨识万象。但亦须培植左右忠坚,须知孤臂无援,遇事且衡且忍,对你后来必能深受其益……”
楚邹便凝重地面伏于地,拂开袍摆在案前行了三叩九拜。这是前朝的大臣们第一次正面应对当年的太子爷,那少年变声期的嗓音换作今时男儿的沉稳清泽,叫人把先前的满心诟病都不自觉收敛,那层层叠叠便亦跟着他清展的身躯礼拜而下。
呜呼,且哀矣——
楚邹在典仪的唱奠中闭目,从此便将那年少时的荣与宠与卑与伤全都埋了,从此的目标便只是这座紫禁城里高高之上的那个孤寡位置。而锦秀,今后也不过是他父皇的一个妃嫔,她再怎么百般效仿,他亦不会再受她任何扰心。这条路,论政、论情,他楚邹都充满了荆棘,但一踏上,便只剩下义无反顾,无有退路。
那一天的风中也像带着点儿萋萋的嘤咛,像旧人的裙裾又挂念着幽幽飘回。一直尴尬住在衍祺门里的废嫔周雅与皇七子也来了,母子二个俱着一袭素白礼服,谦恭卑微地跪在二层台阶的最末了。当年孙皇后的丧礼她因为被打入冷宫,再加上流产疯癫未曾参加,今次这般穿着倒也是合乎情理。阖宫明面上不说,但私底下谁人都清楚,当年周丽嫔那个即将待产的皇八子是被皇后弄掉的,可她母子二个此刻眼目平静谦卑,并无带任何仇恨。当然,也并无任何人去注意他们。
露台上长公主与皇长子气度威凛,各自穿着采画雉鸟为饰的揄狄与亲王制青衣纁裳,端端地跪在楚邹之后。二十四岁的楚湘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肚子里还怀着个待产的胎儿,驸马杨俭仔细地护在她身旁,当真如成亲前对她的挚爱承诺。大皇子楚祁依旧是面目俊朗而冷漠的,王妃方僷前些年滑过一胎,今岁得着李嬷嬷的照顾,气色倒是不错,才不过三个月的腰身已经可看得出圆润。楚祁护着她的腰肢,是仔细的,但并不见有甚么多余表情。皇九子楚鄎乖觉地站在一旁,圆俊的小脸蛋上眉宇轻凝,只是一目不错地复杂地望着那蒲垫上的四哥身影。
中宫的几位嫡子在这一日出席得最为齐全,各个皆是这般人中龙凤,叫周遭站着的妃嫔们内里暗自五味杂陈——到底是怎样也比不下去啊。
楚邹面伏于地,轻咬着薄唇最后道:“儿少时轻狂,犯下诸多不可恕之错,扰了母后在天之安详,亦叫父皇与诸兄弟姊妹多得困扰。今长跪请罪,不敢望得原谅,唯今后倾心刻苦以续弥补之。”
一席话却是给了皇帝一个甚大台阶。等于当年的父子离情,他当着母后的面自己把那份错咽下了。
那年轻男儿手撑双臂庄重叩首,背影清瘦而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