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掖庭宫花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麟子怯生生站起来,耷拉着肩儿:“奴才给柿子爷请安。”
  抬起下巴,小脸蛋粉嘟稚秀,尤其乌亮的眼珠子就像潋着水儿。
  从前看他,是呵护心疼的,不遮不掩,时而与他亲近了便学会胆大,搬着玉米棒子在他眼皮底下过家家。如今看他的眼神却是怯惧而遥远的,像眯着眼睛看高高在上的太阳。
  楚邹又想起那些晦暗彷徨的时光里,叫一个四岁小太监用手拂脸的靡靡惘惘。带着一股执拗的、游魂般放纵的折磨与被折磨,那味道有毒亦见不得光明,他便不想再像从前一样与她共处。
  而他也不能再对她过多关照,所有他所认为不一样的、不想伤害的,都要在明面上掩得风轻云淡。
  父皇与哥哥说得对,瑶台之上有风景,但摔下来则亦更惨烈。对于难以自我保护的人,任何加之的荣耀都只会使她成为众矢之的。
  他也不能对他的跟班太监小榛子亲近,只能是主子与奴才的清淡。但他会去抬举他的管家太监,因为管家太监手上有权柄。
  楚邹便漠然道:“本太子已经不是你的柿子爷了,是这座皇城的皇储。今后没有时间再陪你玩,你自己玩儿吧,别总在我跟前晃。”
  那薄唇英鼻,玉冠下的隽颜多么冷,像变了个人。
  小麟子怯惧地看着墙根,墙根下猫着两双满带威胁的眼睛,她想要解释今天不是故意来黏楚邹。
  她也知道柿子爷不欢喜自己了,心里虽然很想念,但都忍着没有去他跟前讨嫌儿。努努的尾巴这两天老漏血,走路一滴一滴的,她早上领着它去御药房找魏钱宝了。魏钱宝抓起狗屁股瞄了瞄,骂这狗不要脸哩。给灌了一碗黑药汁,又交给她两颗药丸子,嘱咐她回去等狗屙了屎糊糊,就给喂它下去。
  回来的路上遇到直殿监的两个小太监,一对生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也被戚世忠收去做了干儿子。他们追赶她,从清宁宫后头一路把她追到了这里。
  宫里的太监都知道她丢差事了,比她大点儿的便开始欺负她,他们拿戳子戳她的脑门儿,还把她的太监帽耳朵碾地上踩。她刚才一路紧跑,眼看着就要被逮到了,跑到这里忽然看见楚邹的身影,这才假假蹲到他的腿边拔草。
  “奴才没想叫柿子……太子爷陪我玩儿。”楚邹拂跑走,小麟子蠕着樱桃小口儿,紧巴巴赶紧又随了两步。
  黄毛哑巴狗看到旧小主人,呜努呜努地蹭过来撒欢。
  楚邹没注意到小麟子视线,递了眼狗肚子下一撮沾了血滴子的脏毛发,顿时便有些气堵:“那就走吧。反正你也对我不上心,母后问你在我跟前当差你不要,抓了只八脚蜈蚣也比你主子爷重要。赏你的文玩核桃你给砸碎了,给你的玉佩你也丢天边去。总归你没把本太子当个真主子,不在跟前我也护不了你。过去的都当过去吧,今后就学你的老太监爸爸,在宫里头当差不争出头,自会把自个的命保下。”
  他说这番话怎么像是诀别。
  “叮——”小麟子拧着银勺子,听到这里时愣了一怔,勺子拧断了。
  他就是受不了她这样的眼睛,明明是个太监,怎生却像个女孩儿一样多情。
  忽然想起幼年时候她躺在破炕头上蹬腿儿的场景,四岁的自己一翻身就爬上了炕沿,把她嫩绵的脚丫子杵在脑门上蹭,蹭得他眼皮子睁不开,却陶醉于其中。
  怕一时对她心软,楚邹便又狠下心,板着削俊的脸庞道:“过三五年本太子便会娶太子妃,她会识字会疼人,兴许端淑温柔,兴许活泼讨喜,本太子对她的好也是天经地义。你到底只是个奴才,奴才给主子爷同榻暖脚是犯宫廷忌讳,被司礼监抓到了得挨板儿处死。”
  小麟子想到春花门内的小顺子,吓得肩膀咯噔了一下,落寞嗫嚅道:“太子妃也像柿子爷姐姐一样漂亮?”
  “嗯,她也不会像你随处屙尿。下次别在我母后的宫里头偷屙,若是被桂盛抓住了,他得把你前后眼子都封住,到时候没人救得了你。”楚邹说着就拂袍走了,九岁少年的背影清逸缱风。
  说得是半月前的一个傍晚,一进增瑞门就看到墙角花坛下一条袅袅小溪流出来,看到砖缝下蹲着一双手指长的小靴子,猜都知道是她。若不是叫小榛子去清扫了,不定就被桂盛那个歹毒的太监抓到。桂盛的鼻子就跟猫,每天得闲就在坤宁宫的砖墙下绕,逮着哪个有猫腻就揪过来掌耳朵打脸图痛快。
  小麟子两腮子窘红,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儿来。宫里头是没有茅厕的,只在每个耳房里放几个便桶子,晚上有低等的太监进来收了运出宫去。那便桶太高,她根本坐不上去,往常都是老太监给她在小房里备了矮桶的,她怕够不着把桶打翻了,屎尿把坤宁宫淹得到处黄水哩。就只是躲在无人的墙角根下尿了一回儿,竟然就被她的太子爷看到了。
  但楚邹已经走了,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她在他的一连串打击下低到了尘埃。
  三皇子楚邺来的时候,小麟子正被两个七八岁的半大太监推推搡搡,隐约听见口里在说:“给银子还是讨打,你自己选一个。”
  小麟子勾着头,是不给也不选的。给一次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银摞子,以后给不出了还是要挨打。她就不说话,任他们把自己搡来搡去。
  楚邺瘦长的身影大步走过来,一抬手就把两个拎边上去了。他的面目带着一点苍白却俊朗,怒声训斥道:“都给我滚边去,太子爷忙着没顾上她,不代表她就没主子护着了。今后哪个胆敢在这皇城根下再欺负她,本皇子头一个饶他不过。”
  三皇子是二皇子的党羽,轻易不好招惹,倆半大太监唯唯诺诺地跑了。
  小麟子撅着袍子从地上爬起来,躬身耷背:“奴才谢过三皇子殿下。”
  声音清甜好听,矮墩墩儿的讨人爱怜,楚邺弯着眉眼对她说:“无妨。你还好吗?”
  “好~”小麟子细声应。
  “这些太监都欺善怕恶,越老实越欺负,今后该还手的就还回去。”楚邺替她揩了揩掉下来的一缕头发,细细软软的,贴着面颊儿。
  那指尖凉而温柔,小麟子有些脸红,又应“好”。
  她一说好,他就又想起她刚学会站立的时候,被关在钉成猪圈的围栏里,看见他出现,眼睛里满是新奇与防患。彼时的他也是惴惴而新鲜的,生怕那“偷来”的新奇忽然就没有了。
  楚邺说:“你还记得本皇子吗?你小时候我常去看你,你就住在白虎殿后面的破院子,你现在还住在那儿吗?”
  小麟子答是,但他知道她其实记不得了。
  楚邺便道:“你一定把本皇子忘记了,当年我还给你剩过羊奶子喝呢。我还说等你满三岁了,就带你逛我父皇的皇城,就怕你到时候见了四弟就把我忘了,你果然一看见他就把我忘了。”
  小麟子想起当了太子的柿子爷,那种很伤心的感觉又冒上来。
  去岁秋天她的柿子爷被桂盛从马车上抱下,鼻子里塞着红棉球,她悄悄地勾住他冰凉的指尖,他都虚弱得没有反应……他还说要她陪他困在皇城里呢,但他要娶太子妃暖脚窝窝了。
  “奴才不记得柿子爷了。”小麟子低头看了看手心里攥湿了的药丸子。
  那粉嫩小脸蛋上的表情多么落寞,楚邺忍不住好笑,宽慰道:“他如今是太子,得顾着皇家脸面哩。或者你把努努洗干净,他就肯搭理你了。本皇子就住在前头的清宁宫,你若无事便可来寻我玩儿。”
  嘴上说着人便走了。十岁的他,看五岁的小麟子不过是看一个小孩儿,有怜爱和喜爱,却并无多余的情愫。
  四月的天忽冷忽热,这一日阳光暖照,午正时分宫墙下无人,小麟子怀里抱着两块奶酪花生软糕往东一长街上走,路上遇到熟人打趣她:“哟,你柿子爷当太子了,这是又拿糕儿去给谁当差呐?”她也不应,只是带着蔫不拉几的哑巴狗往大成左门里拐。
  皇上在景阳宫里设了个御书房,直殿监的太监们奉命过来扫洒。两个双胞胎小子抬着一桶水,呼哧呼哧地从钟粹门下走过去。小麟子垫着竹梯子躲在宫内看,眼瞅着他们从墙下经过,啪嗒、啪嗒,两块糕儿就扣了下去。
  “哎唷——要死哩,我的眼睛!”外头传来呻吟和咒骂声。她听着“我的眼睛”,吓得便没头没恼没命儿地往御花园方向跑。绕过长康右门,抬脚跨过增瑞门,一头钻进了坤宁宫。
  这会儿桂盛正在指挥太监们扫尘,抬眼看见她气喘吁吁地蹦进来,便眯着眼睛冲她龇牙:“咋咋呼呼,鬼头鬼脑,定是又在外头干了坏事……过来,给咱家把鞋面擦咯。”
  他说最后一句话声音很小,细得像蚊子一样听不清,绣橘纹样的皂黑靴尖却从袍摆下阴险地探出来。惯爱穿橘色的衣袍和鞋履,好像这样就能突显出他的“贵”气,想要挟她擦鞋,又怕被谁人听见了去到皇后的跟前告状。
  小麟子胸脯呼呼喘着气,眨巴着乌亮的眼珠子与他对视。正待要迫于他的威胁,捋下袖边子蹲下来,便听见一旁李嬷嬷叫唤:“麟子,过来。”
  桂盛顿时脸上很窘,讪讪然地走了。他对于持重沉默的李嬷嬷一向是心存三分畏敬的。
  李嬷嬷牵着小麟子去到偏殿旁的小灶房,小麟子每天都会在这里呆上一个半时辰。因为太小还不能学精细的刀工,李嬷嬷便教她辨识一些花花草草,比如桃花干可美容通经络,用菊花加决明子可明目泻火儿,把玫瑰熬成膏状对女子有养气补血之功效。
  李嬷嬷说,学了这些本事,今后不论到哪个娘娘的宫里当差,都不怕被人欺负。娘娘们高看哩,争着抢着想要你。小麟子于是学得很认真。
  她上午在御膳茶房里学捏糕点本事,做得好看的糕点她也会拿来孝敬李嬷嬷,李嬷嬷也都笑纳了。李嬷嬷还在耳房里给她置了个尿盆子,如今她再也不用因为尿急,并着紧着腿儿地往破院子撒丫子跑了。
  因为上回砸了那对双胞胎太监的眼睛,近些日子她除了当差都不敢在宫巷里头晃。得闲了便去看太子爷的母后画花瓶儿,孙皇后也不管她,任由着她在旁边看。时而画得不好了,便把一些碟儿碗儿地赏给她,道一声“去玩儿吧”,她便一个人在寂旷的坤宁宫里晃来荡去。
  后来孙皇后的宫殿里,便不知不觉地多出了一些小行当,有时宫人清早打扫,掀开布帘便能在墙角下看到一簇碗碗勺勺。那碗里头还搁着两粒黄玉米粒子,怕是头天没“煮”熟,搁锅里焖一晚上呐。明明就是个小太监,怎就偏生喜欢看女儿家涂眉毛过家家。
  孙皇后看见了也装作看不见,奴才们也就不好去动它。唯把大太监桂盛气得镇日对她吹眉毛瞪眼子,看见她一抹“麒麟”小袍出现在皇后跟前就没好气。然而小麟子已经对桂盛生出了自动过滤功能,往往目无表情地在他阴毒的注视下来来又去。
  光阴走得飞快,到四月中旬的时候,停了五年的采选终于又恢复了。
  原本三月头上第一批秀女就该进宫,但因着帝后关系才融洽,又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司礼监总管戚世忠便把这事压下,一直到了这会儿才命各州各府把人送来。
  一拨一拨莺莺燕燕从玄武门外进宫,艳嫩的脸颊上带着羞赧与祈盼。傍晚的东筒子长街上总是弥漫着脂粉的香味儿,她们打扮得花枝娇俏,对每一个过去的太监和宫女子都充满着好奇和崇仰。刚进宫还分不出等阶,所有皇城内的人与物,于她们都是高贵与肃穆。
  预备去习武的皇太子楚邹,与宋玉柔一前一后从人群中穿过。九岁少年俊美的脸庞上,凤目清冷,带着难以接近的贵气。那一袭淡黄色刺绣蟠龙长袍在风中轻舞,只把一众十三四岁的女儿羞红了颜面。
  小麟子揪着她的丑八怪蚂蚁风筝从对面走来,身后跟着洗干净毛发的臊哑巴狗,毛发长长,狗屁股摆得风姿绰约。忽而斜眼瞥见他身影,为了避免他以为自己又故意在他跟前晃,便矮矮地挤在秀女们中间,拖着刚冒出十米宫墙的风筝线从他对面掠过去。
  他不理她,她也不敢理他。
  宋玉柔气懑不屑:“爷,这小子长能耐了,白替他收拾了那俩太监。”
  楚邹睇了眼小麟子,一个多月不见她好像又长高了一点点,秀挺的小鼻子下是微微撅起的樱桃小口儿,像是发现自己在看她,不自觉地抿了抿唇角。他便知道她其实还是在暗暗打量自己的,他便蓦然掩下视线:“别理她,由她去。”


第62章 『陆贰』若云去来
  隆丰皇帝不能说是个不尽责的皇帝,从少年十一岁登基,二十三年矜矜业业,为民生鞠躬尽瘁,奈何熬到三十出头灯枯油尽,也终扼止不了底下官吏的贪腐与各地纷涌的灾情。他身子不好,百姓人家自是惶恐把好端端的闺女送进宫。
  天钦皇帝上位这些年,江南旱涝整治,稻谷桑农丰收,百姓一富裕,女孩儿家便生养得好。这一批进宫的秀女六成都采自苏杭一带,花儿样的年纪,论姿色皆是娇花玲珑、冰雪动人。只是听说在这些里头,有一张面孔与从前的极为相似。
  四月癸丑那天傍晚,尚服局的司饰宫女有事耽搁,叫熟悉的太监帮忙把东西送去北二所的芜花苑。那太监在门口叫:“杜若云,杜若云,出来拿你的巾栉膏沐。”
  叫了两声屋里出来个女人,一袭杏色宫裙婉婉,柳眉瓜子脸儿,容貌略显清瘦。
  过来问他:“公公可是在叫我?”
  那太监先还没看她,待她抬起眼来对他客气一笑,便侧过手臂把桌上东西抱起来。那背影若柳扶风,风一吹过,白皙的侧脸上眼眸清凉,竟是把那太监看得蓦地两脚发软。
  当年顺贞门外西厂房前,因为那位的自缢而被活活打死的太监足足得有二十三个,这事儿在宫里头当差的没几个敢忘记。
  忽而那消息就跟长了嘴巴,明面上没人说什么,私底下却都忍不住打听:“听说了吗?那位回来了。”
  问是哪位?
  回答:“就是那位……何。”
  声音压得很低,话不用多说,点一个字就都明白。脸上神色也是同情中带着点儿惊悚,似是光说一个姓氏就已经了不得。
  那听话的便立时脊骨一寒:“吓,在胡说些什么?这都还没到七月你就阴森上了。”
  都不信,谁不信你就自个去看。
  新进宫的秀女每天都得练步子,从早上辰时正走到巳时正,每日一个时辰。最开始优次还没选拨前,是集中在东筒子长街上走的,按各所各苑的站成一垅垅方队。
  秀女进宫得经过十八道坎儿验身,明明就是个十五六岁雏花未开的年纪,你看见她,却叫不出个姑娘,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女人。不是说身段不是说脸,是那通身的感觉,像是历练过尘埃而后得以超生。
  她在人群里并不算是显眼,立在第三排最左边的倒数第二个。面容清清淡淡,谦逊而专注地勾着迈着步子。五月的天有些多变,时而日头被云雾一遮,会看见她淑静地融在人群之中,因为被前面的挡着了身子,看过去只剩一个脑袋浮于其中。那样子就仿佛硬生生嵌进了一道幽魂,明明不显眼,细看却突兀,生生扎着人心悸。
  却又仿佛是人真的回来了,带着一具并不朽坏的躯壳,内里却被洗了个干干净净。比如地狱里走过了一遭,把世事都看淡了,一碗孟婆汤下去把前程忘尽,只依稀剩下个执念又迷糊地重回来走一趟。你看她的眼睛,那瞳孔里是透彻,望进去是幽静,学得专注而认真,步子跟着姑姑迈开收起,不带一丝儿晦旧的戾气。
  当年死的是有多惨,被皇后煽了一脆瓜子,跪在地上尚不敢起身,紧接着一锅烧滚的油汤倒下来,把玉洁冰清的脸容浇烂,红肉都从白骨里翻出,叫人不忍直视。太监把她用白布遮了,不让皇帝翻揩,皇帝便在乾清宫里独坐着,一直到出殡了都没有出现。十五岁的花儿说没就没有了,进宫半年不到。
  因而对她便是多了一些照顾,比如日头晒了把她排在阴处,比如给她的胭脂水粉儿比别人上档次一些。她翻开后,会发现自己的份例总是与别人略有不同,早先的时候还以为是凑巧,后来时常这样,她便会问:“怎么我的看起来要比你们好一些?”
  她脾气恬淡,对人说话温柔,把亲疏拿捏得叫人舒适,在北五所里人缘一向挺好。
  秀女们早前也觉得有些不解,或疑惑她有多大的来头,后来渐渐捕捉了一些风声,知道当年有个女人与她很像,早早惨戾的死掉了。再看她如今这样的姿容与风度,羡慕中便又不自觉带了些凄婉,羡慕是因晓得她早晚怕是逃不过圣眷,凄婉呢……说不出来,或者是因她本身的太过恬淡而让人显得忧伤。
  她后来似乎自己察觉了一点谣言,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安分地受了下来。当然,传到她耳朵里的肯定都是好话,想起传说中那英俊干练的皇帝,她便也难免会有点默默地祈盼。


第63章 『陆叁』有意无意
  秀女进宫经两个月调教,再由尚宫局嬷嬷挑出其中优异的二百人,进行最后的淑女采选。
  六月的天气,大清早阳光还不太晒,张贵妃进坤宁宫来找孙皇后。露台上微风徐徐,她穿一抹豆绿的香云纱织花褙子,裙裾在风中舞得轻盈绰约。
  身后跟着大宫女锦秀,垂眸抿唇,淡妆素抹的俏媚脸庞,两颊颧骨微微有点高。已经二十二岁的锦秀,把自己的俏媚掩得很低很微,那份属于宫廷的端庄气度愈发持敛。
  张贵妃进殿便笑盈盈:“姐姐如今可算是清闲了,皇长子封王建府,老四住进了东宫,驸马与长公主小日子恩爱融洽,瞧这一桩桩事儿叫人羡慕。”
  楚湘前日差人进宫传话,说是把出了喜脉,原本杨俭预备与陪她一道进宫报喜,孙皇后恐天热劳顿,便叫免了。这才成亲不到三个月,喜事来得也真快,晓得女儿在夫家备受宠护,孙皇后心中是安泰的。
  问张贵妃:“贵妃一大早来找本宫,可有什么要紧事?”她如今惯是慵懒的,也不像几年前那时候,总要强打着精神应付人。妹妹也不叫了,只把张敏叫贵妃。
  张贵妃有些讪讪的,便也开门见山,道后宫妃嫔关系天家龙嗣,请孙皇后出面主持这次的采选。那鹅蛋脸上妙目潋滟,孙皇后睇一眼便看穿她心思。宫里头都传开了,说那位又回来,孙皇后这次也不推诿,便很自然地应承了下来。
  六月初三那天采选,依旧是在体和殿后头的储秀宫里举行。考虑到酷暑天热,辰时初便开始了,司设监的太监在院子里搭了几个凉棚,一众打扮得花团锦簇的秀女静候在凉棚下,生怕把脸上妆容晒花。
  正殿的银盆里化着冰块,渗透出丝丝的凉气。铁力木雕双龙挡板平头案上披着明黄的绫罗缎,楚昂着一袭玄色龙袍端坐于正中央,左右各是皇后与张贵妃。正值三十三风华的皇帝果然是英俊神武的,而身旁皇后看上去也是那样的姣好明艳,这是秀女们所没有想到。
  张贵妃默默坐在一旁,这二年皇上去找她的次数已渐然减少,她已经习惯了,不会再似当年那般时时觑觎他也时时因他泛酸。
  太监在殿前报名儿,听到名字的秀女便一拨拨走进来。怕时辰久了天热,今次的队形是四排五个,进一轮便是二十。尚仪局的姑姑喊侧身与抬头,叫屈膝作揖,秀女们恭敬地做完动作又恭敬地退出去。
  杜若云并非被安排得很显眼,直到第五组了才姗姗走进来。被排在第四列的倒数第二个,前头的丰腴姑娘衬得她的肩儿就一点点薄。瓜子脸下巴是尖的,眉眼也是清淡,随着人群勾头行揖,动作悠缓而宁静。此时门外日头渐晒,天花殿柱下被打得一片幽蒙,怎生她站在那里,却似生出些魑魅的意味,叫人不自觉一眼便望穿人群看到她。
  尽管一开始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孙皇后也依旧是看得蓦然一悸。这种感觉像什么,像魂魄在恍惚中被她牵着靡靡游走,又回去与几年前的光阴重叠。她就站在那里,穿一袭杏色宫裙,弱柳扶风,玉软花柔,不指望被看见,却又偏偏难逃发现。
  孙皇后不自禁看了眼身旁的皇帝。楚昂冷峻面庞上却是淡漠,随手在花名册上打了三五个钩。她的也是被打钩的。
  他打完钩抬起下颌:“下一拨。”
  太监们眼尖,老远睇一眼便看清了各个名字,被选上的与落选的分作两边,各自去领各自的花与玉坠。她又恰恰好地走在了最后一个,那背影腰如约素,宛若当年,就好像心有不甘,要从最初青涩的女儿家重活一回。楚昂凤目微错,轻启薄唇重复:“下一拨。”
  孕妇体热,已孕七个月的周雅蓦地被他一句叫回还,不知觉间脊背竟已凉透,手心里的帕子都捻出了湿汗。张贵妃收在眼底,特意往孙皇后这边凝了一眼,孙皇后面色却是常态。
  但淑女选了也就选了,皇帝并没有对此过多关注,依然只是宿在孙皇后的宫中。敬事房的太监揣测圣意,时常有意无意把杜若云的牌子放在金盘上,但皇帝每每也不去翻它。她因着得不到圣眷,走在宫墙下难免便有些落寞。被人群捧上去、寄予了的希望,倘若达不到,反倒叫人忸愧无措……像亏负先头宫人们对她施与的便利。
  她便也有意想在皇帝的跟前争出头。
  乞巧节那天,张贵妃又按惯例在御花园里办了穿针会。置一盆子清水在月亮下,手捏细线穿过针眼,蓦地往水中一垂,看月亮下的倒影是粗是细是弯是直,那是织女娘娘对你心眼明慧的评判。皇帝过来走了过场,杜若云着一袭素花罗裙站在花坛边,楚昂挺拔身躯与她擦肩而过,淡淡龙涎香拂过她耳鬓,却是不曾低头看过她。
  紫禁城的夜晚苍穹寂荡,坤宁宫廊下两盏灯笼打出幽黄。
  已是亥时末了,皇帝却依旧坐在案上批阅奏折,西北边塞闹乱子,政事堆垄成山。孙皇后给他递了碗冰糖莲子,绕到他身后按摩他宽展的肩:“都巴巴送到跟前了,皇帝不去翻,未免显得太刻意?”
  楚昂目不转睛:“明知是有意,朕不去接它,它便成了虚幻一招,无可忌惮。”
  孙皇后轻轻用力:“皇上不肯接招,有心人便始终觑觎她在你心中的分量,今次来了一个不成,他日便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终归那个封号摆在那里,免不了被惦记。”
  她是笑盈盈的,粉腮上风轻云淡。楚昂静默看她,便放下奏折握住她微凉的指尖:“彼时真真假假……待过上些日子,朕就把那个封号撤了。”
  孙皇后不要:“撤了做什么,到底是你心中曾惦过的,臣妾也无意要干涉。但皇上确定不接这个招么?皇上不接招,朝臣便会有两种揣测,或是不敢再触碰,或是她在你心中无人得以逾越,那么日后将要来的,可就不比今岁这个简单了。不管是有意无意,皇上都要接这个招,皇上接了这个招,还要与寻常宫妃一般平淡待她,这个坎儿才能从宫中过去。”
  她这样条分缕析地说出来,原来在那个时候,他对那个女子的情动是被她洞穿的,尽管他已极力掩藏。
  但其实后来几已无痕迹。
  想到彼时孙皇后的孕中煎熬,楚昂此时是怜恤的,目中有些微凉:“皇后忍心再把朕推出去,就不怕朕这次……”
  那薄唇轻启,唇角弧度叫人贪看,孙皇后痴痴凝了两眼,忽而又笑着打断:“宫里进的新鲜颜色还少么?年老色衰的只是臣妾罢。心长在皇帝身上,哪儿是臣妾能管得住?”
  她倒是学通达了,他的心却孤寂了。但这一关始终是必须跨过去的,要绝了那些人的心思。楚昂拖住孙香宁腰身轻吻了吻:“你须得信我便是。”
  ……
  第二天晚上敬事房太监再端盘子来的时候,楚昂便翻了杜若云的牌子。
  傍晚太阳下山之后,一抬淡黄矮轿摇摇晃晃抬进了月华门,乾清宫偏殿里嬷嬷准备了花与浴水,太监把褪得精光的杜若云裹上黄绸子,直挺挺躺在了皇帝明黄色的龙床上。
  夕阳被殿顶遮掩,光影渐渐昏暗,她微微蠕动了一下软麻的身子,等待那个等待了已久的男人。
  黄绸因着这一蠕动,肩膀下露出来一方雪白,锁骨是精致的,颈线也似天鹅,那么恬淡。这是乾清宫继当年那位何嫔之后,四年后头一回又有宫妃躺卧。
  那天晚上的月亮被遮在云层里,银白的光芒穿透薄雾打照在露台上,交泰殿前显得异样安静,像是有什么暗涌在其后缠绞起伏。孙皇后靠着三弯腿罗汉榻屏,在她的坤宁宫正殿里默默坐了很久,后来到子时就也去睡了。
  次日一早,楚昂下了朝便来看她,顶上的乌纱翼善冠未摘,衬得五官精致如刀削。面色是平静的,进殿才看见她的侧影,便对她匀开一笑。
  孙皇后正坐在多宝柜前轻捻一株夏荷,花苞甚小,点点嫣红,或如她姣好的颜色。
  楚昂缱绻地握住她指尖:“只为采一朵晨花,皇后便这样起早?”
  孙皇后抬起头来:“不是说西陲哈密卫派人进京面圣,皇帝不处理军务大事,怎还能得空过来?”
  她现在也关注他的朝政了,时常还能与他讨论几句,不似从前只是小户妇道人家,爱花爱草爱烹饪,有时说出来的话也叫楚昂默默叹服。
  楚昂把她的手揩在脸颊暖了暖,轻轻道:“朕不放心你。”
  孙皇后睇见他隽颜上一缕掩藏的倦惫,显见是没睡好的,凤目中还有刻意的讨好。
  纷纷扰扰,红尘短暂,忽然聚了又别忽然逝了又回,也不知他心中是个什么感受。
  一个人一生能爱几回,她倒还有些可怜他。
  孙皇后就不着痕迹地把手收回来:“有什么可担心的,是皇上想多了。那边有一碗柠檬燕麦奶羹,我还没尝,你拿去试试。”脸上笑盈盈,眉眼却是不看人的,叫李嬷嬷把盘子端过来给他。
  谁人还把柠檬和燕麦混在一起,也就是老四那小子调教出来的奴才。画了樱桃的白瓷小碗,里头铺一层黄绿灰白,看着倒是养眼。
  楚昂舀了一勺,果然是清甜可口的。心中想说什么,但想了想又没说,便只是宠溺一笑:“皇后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皇帝临幸杜小主,头两天都是隐捺的,天不亮就按规矩送回乾北五所。到第四天晚上,却终于忍不住留了个通宵。
  就在阖宫都以为杜若云将要盛宠如日中天时,随后却又变得平淡如常。皇帝依旧宿在坤宁宫中,只是时而叫杜若云在案前帮着磨墨整理。宫人们便又看不懂。
  七月的养心殿,树影在殿前台阶打下一片斑驳。杜若云一抹淡绿软烟罗纱裙随风拂动,窈窕立在仙鹤腿香炉旁,看皇帝俯在案上批阅着奏折。
  她像是熟悉他的一切,他一个抬眉,忽一个错眼,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