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盛唐宠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鼋鲋皇且蛭约和粞嗨绲墓叵担沟孟翎远宰约翰荒敲醇饬恕
若是后者,李倓自然也会选择保持沉默,而非肆意打破萧嵩对他颇为浅薄的信任。
看完这封信之后,萧燕绥的目光扫过自己祖父身边的桌案,显然,上面摆放着的另外两封信,萧嵩没有提及,应该是无意让李倓知晓的私事了,念及此处,萧燕绥也就没有多问,只是漫不经心的道:“万安公主和李林甫之间,这些年除了暗地里的构陷,似乎并无明面上的交锋。”
萧嵩笑道:“万安公主手里毕竟没什么实权,她仗着的,无非就是圣人当年对她的那一丁点歉疚和由此而生的疼爱罢了。”
毕竟,不管万安公主当初如何心生怨怼,但是,在玄宗的面前,她却表现得一贯都是顺着玄宗的心思,哪怕是父女之间,凭借着多年来始终费尽心机的讨好,自然能够从玄宗诸多的子女之中脱颖而出了。
“可惜了。”萧燕绥有些遗憾。
说起来,在萧嵩致仕之前,李林甫也是和萧嵩一直暗地里互相角力,尤其如今李林甫还在支持安禄山,若是能看到万安公主和李林甫狗咬狗,以万安公主那近乎病态的疯狂劲儿,再加上被李林甫多次打压却艰难求存的东宫必然会插手,说不准还真能将李林甫拖下水来。
不过,萧燕绥也明白,万安公主的性格偏还有点反社会倾向是真的,行事上却是还算谨慎,李林甫如今还大权在握,她就不可能不计代价的去对付李林甫,从她当年敌视萧嵩,最终的手段却是落在了萧燕绥的身上,而且拐了这么多弯弯绕试图引起萧嵩和李林甫争斗的做派就能看得出来。
又说了会儿话,萧嵩瞅着自家孙女和李倓,忍不住又比对着端详了许久。
这里没有太子李亨,也没有长安城内的诸多算计,如此一来,就算大体能够猜到东宫的打算,萧嵩看李倓的时候,依然还是觉得顺眼了许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以自家孙女这个说出去多少有点古怪的爱好和性子,能够和萧燕绥相处良好且不带半点勉强,让萧嵩来看,也只能是了两个孩子碰巧就特别投缘这种原因了。
不过自家孙女的及笄礼还早着呢……
萧嵩白胡子下面的嘴角微微一抽,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这里没事了,萧燕绥和李倓也可以出去玩了。
萧燕绥见状,也没多留,只是笑道:“阿翁我晚上过来陪你一起吃饭。”然后便直接拉着李倓走了出来。
院子里依稀传来小猎犬和另外几只狗此起彼伏的欢快叫声。
暂且放下刚刚的事情,萧燕绥转身看向李倓,问道:“快过年了,你是不是要回长安城了?”
李倓也低头看着她,然后缓缓的点了点头,温柔的笑意里,还犹带几分不舍之情。
说是顶着个虚职到了扬州城,不过,不管那扬州城的郡守原本是什么心情,反正,李倓这边,除了头几天还在扬州城里转了转,后面干脆就差没直接搬到山海镇的萧家老宅里了。
莫说是扬州城里的郡守最初还担心这位建宁王会替太子李亨揽权、插手扬州城的事务了,对于当地的事情,对方根本是连凑热闹的心思都没有,在扬州城郡守目瞪口呆的关注下,李倓的一腔热情基本全都发挥在和兰陵萧家打交道了……
不过,放着如今还在权力中心的徐国公府不管,建宁王居然另辟蹊径到了这里,就算萧嵩致仕前曾经是当朝宰相,在别人看来,李倓这做法也绝对是莫名其妙极了。
“不过,就是回去过个年,出了正月,应该还会回来的。”李倓突然又道。
“啊?”萧燕绥下意识的愣了一下,忍不住抬头看她。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李倓伸手,轻轻的摸了摸她的头发,“我现在是身上并无什么职务,如今挂着的,无非就是些虚职,其实,我若是一直远离长安城,圣人或许会更加乐见东宫如此。”
玄宗渐渐年迈,心性自然也随之变得越发古怪多疑。
偏偏太子又是一国储君,就算此前再怎么备受打压,只要玄宗不流露出废太子之意,那么,不可避免的,朝中的势力,会渐渐的朝着东宫靠拢,东宫日渐势大,其实也是皇权交接的过程中,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不过,这种理所当然的皇权交迭,却也惹得玄宗对东宫越发看不顺眼就是了,太子李亨自然是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越是逐渐得势,就越是忍不住的战战兢兢……
半晌,萧燕绥也笑了一下,然后看着他道:“那正好,你帮我给五郎捎一封信吧!”
萧燕绥和萧悟常有书信往来,尤其还是避着家中长辈的,这事,其实李倓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
听她这么说,李倓也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好,”他柔声答应下来,还道:“待我回来,或许还能将五郎的书信也帮你带回来。”
萧燕绥点了点头,眼眸明亮,带着些许期待,除了萧悟的书信,更多的,自然还是他的回来。
第155章
原本同她说好的年后再见; 却因为长安城内突如其来的变故,而不可避免的耽误了行程。
出了正月; 天气渐渐回暖; 一场小雪中还零星夹杂着几丝雨滴。
李倓坐在兄长李俶的书房里,还在等他回来。
等到傍晚时分,披着一身薄薄雪花和寒意的李俶才沉着脸走了进来。
李倓站起身来; 多少有些急切的上前迎了一步,“大哥。”
李俶任由旁边的宫女替他取下了披风,而后摆了摆手,屏退其他人之后,才轻舒了口气; 招呼着李倓一起坐下,低声说道:“李林甫突然病重; 据太医说; 他的年纪也不低了,这病症又来得格外凶险,估计是药石罔效了……”
李倓面上的表情微微一惊。
对于备受李林甫打压的东宫而言,在政局不变的情况下; 李林甫重病,无力再去和东宫为敌; 自然是一桩好事。
然而; 现在最大的问题却是,李林甫突然病重,作为揽权多年的宰相; 他手底下的权利交接,几乎是必然要出乱子了……
面对李林甫年后突然病重一事,太子李亨起初生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借机报复,而后扩充自己的势力。
李倓却是立时想到了还远在兰陵郡山海镇上的萧燕绥,以及旁人或许都并不知晓的,万安公主同李林甫之间的旧日仇怨一事。
李俶的眼睛里似乎有一瞬的火光跳跃,他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将自己此时极为复杂的心情平复下来,继而道:“近来,朝中定然能生变,你暂且留在长安城中,先别去扬州城那边了。阿耶也是这个意思。”
李倓怔了怔,对上兄长李俶灼灼的目光,却是神色平静的垂了垂眼睛,然后点头答应下来。
李俶伸手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又低声提醒道:“明日你去柳府,也将此事同文宁知会一声。”
“好。”李倓一口应下。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想到此前自己还同萧燕绥约好了年后再见的事情,如今自己却是要失约了,李倓也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再加上李林甫病重毕竟事大,略想了一会儿,更是觉得,长安城内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定然是颇不平静。
映着摇曳的烛火,李倓提笔给萧燕绥写了一封信,交代清楚了长安城中近些日来发生的事情,本已经将信封好了,想到李林甫病得颇重,不管能不能扛过这一劫,日后估计在朝中政事上都难免有心无力了,而能够接替他的宰相之位的人员,如今却是局面颇为混沌,难以分辨得清。
念及此处,李倓沉吟片刻,最终又微微拧着眉,抬手将这封信投入火盆烧掉,打算明日去柳府见过阿姊李文宁之后,再说其他。
·
这一夜零星的雪花和细雨过后,第二日倒是天气晴好。
清晨之时,长安城的路面还带着湿润的水汽。
太子李亨和李俶一早便去了兴庆宫中参加朝会,至于李倓,且不说他头上本就是虚职,便是年前他还一直待在扬州城里,对于朝中事宜难免生疏,朝会这种事情,自然也就不必参加了。
因为之前李倓刚刚从扬州城回来时便说过,要去探望李文宁,这一次,倒是没有再专门递帖子。
院中虽阳光正好,不过,冬日毕竟天寒,李文宁如今也显了怀,只是从屋子里出来打了个招呼,便被柳潭一脸关切的催着去了暖阁之中。
“阿姊,”李倓忍不住的看向李文宁变得尤为明显的肚子。
李文宁一只手轻轻的搭在小腹上,对于自己弟弟带着几分好奇和关切的目光,倒是不以为然,甚至还伸手拉过他来,趁着宝宝不老实的时候,让他摸了摸肚皮上传来了的明显的胎动。
李倓几乎是霍然间便睁大了眼睛。
即使宝宝尚未出生,这种亲人孕育的小生命所带来的触感,依旧是一种极为难得的悸动。
李文宁和李倓姐弟两个坐在暖阁中闲聊,柳潭陪在旁边,始终眼神温柔、满是爱意的望着李文宁。
过了好一会儿,李文宁才寻了一个自己想要吃些颇为偏门的点心的由头,将柳潭暂且打发开了。
李倓尚未将昨晚和兄长李俶之间的话语告诉李文宁,见她这般动作,顿时心中一动。
趁着私下无人之时,不等李倓开口询问,李文宁已经飞快的轻声道:“我从秦国夫人处听闻,杨国忠有意宰相之位,贵妃似乎也颇为意动。”
短暂的顿了顿,李文宁继续道:“秦国夫人平日虽然姓氏骄纵张狂,不过,说话做事倒是有些条理,她既然能说出这些话,我猜,杨国忠的宰相之位,想来已经有些眉目了。只不过,如今三省之中,不知道是谁会罢相……”
李倓听了,心下微微一沉,口中却是立即回答道:“阿姐可能还不曾听闻,昨日才传出来的消息,李林甫说是偶感风寒告假这几日,其实已经病重了。”
无需多言,仅此一举,李文宁自然便心中了然。
即使因为有了身孕而稍显丰腴却依旧漂亮锐利的眉眼微微睁大,李文宁下意识的喃喃道:“——竟是李林甫?”
李倓也深吸了一口气,自然知道阿姊李文宁刚刚告诉他的关于杨国忠的消息,会对东宫产生多大的影响。
此前,朝中李林甫揽权,堪称是一家独大。便是杨贵妃再怎么受宠,她毕竟膝下无子,她的兄长杨国忠便是因为妹妹的缘故,得了玄宗的宠信,依旧远不能同李林甫抗衡,双方虽然不至于在明面上敌对,不过私下里争权、互相使些绊子,都是常有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共同的敌人李林甫,杨贵妃、以及整个杨家,同东宫太子之间,自然都维持着一种较为友好的关系。便是此前李文宁下嫁柳潭,其实也有柳潭的兄长柳橙之发妻乃是杨贵妃的亲姐姐秦国主人的缘故。
可是,如今李林甫骤然病重,杨国忠已经流露出争权之心,偏偏杨贵妃一身盛宠,如此一来,杨国忠和太子李亨之间的关系,就免不了会变得微妙起来了。
说话间,有婢女已经端着碗碟回来了。
李文宁和李倓同时转了话题,心中却是已经有了计量。
第156章
江南的春天来得总是要更早一些。
李倓的扬州一行似乎就此变得遥遥无期; 如约而至的,便只剩下了两封信……其中一封是萧悟的给萧燕绥的; 另一封则是李倓自己亲笔所书。
就算是寒冬腊月; 萧燕绥也已经凭借着最基础的中学生物知识和当地老农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蔬菜大棚里鼓捣培育了一整个冬天幼苗植株,大豆这种能够用来进行生物固氮的农作物; 更是一早便被萧燕绥弄来进行套种实验。
……没办法,毕竟不是农学专业的人才,她知道的生物知识比较有限,再加上唐朝这会儿农作物品种比之后世要相对匮乏,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 萧燕绥便是想要单纯的照本宣科,都经常会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只能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商量着一步步的尝试; 希望能尽量摸索出一些能够因地制宜的套种、肥地的方式。
倒是草木灰、农家肥、甚至是农药这些方面,萧燕绥颇有些知识储备。不过这种更加偏向于化学实验的东西,她自己动手就差不多了,最终的成品出来;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便是她能鼓捣出来的具体种类少些; 对于如今病虫害同样没进化过的唐朝作物而言; 萧燕绥觉得,应该问题不太大。
李倓的书信送到的时候,萧燕绥正好刚刚从庄子的大棚里回来。
今日阳光正好; 天气也十分暖和,萧嵩还坐在院子里有限的晒着太阳,小猎犬和另外三只狗子玩累了之后,正歪七扭八的的摊在地上,也安静的晒着太阳。
因为是李倓送来的信,萧嵩自然不会动手去拆,只是在萧燕绥回来之后,忍不住睁开眼睛,仔细打量了萧燕绥一会儿,发现自家孙女的鞋子、衣裙上还多少沾染着田地里的泥土之后,不由得摇了摇头,不解道:“怎么最近还喜欢上种地了……”
因为是在屋外,萧燕绥也就没急着回屋换衣服,随随便便的在竹椅上坐下来之后,笑吟吟的同萧嵩道:“阿翁等天气再暖和些,我帮你给牡丹花做培育呀!”
“……”萧嵩一脸复杂和纳闷的瞅着她,片刻后,没忍住,自己也直接笑开了,一边摇头一边感慨道:“你啊!”
说着,萧嵩指了指旁边那两封信,简单道:“建宁王派人送过来的。”
……之前李倓没少出现在萧家老宅里,彼此关系熟了些之后,再加上李倓和萧燕绥之间的关系,萧嵩也就托了个大,以长辈自居了,称呼起李倓来自然也就显得亲切了许多。
然而,随着李倓年前回长安城却一去不归之后,不知何时,萧嵩对他的称呼,便再次变回了客客气气的“建宁王”。
萧燕绥听在耳中,却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轻轻的拿起了那两封信,暂且放下萧悟的,将李倓这一封信打开。
“也不知道东宫又起了什么念头。”萧嵩在旁边漫不经心的轻哼一声。
萧燕绥含笑看了自家祖父一眼,显然,就算嘴上不说,李倓之前在山海镇上待了许久,萧嵩对他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软化和欣赏之意,哪成想,不过一个正月的时间过去,萧嵩都习惯了李倓过来找她玩了,结果李倓现在却不来了。
萧燕绥还没说什么,反倒是萧嵩见了便开始心情不虞起来。
然而,待到萧燕绥将李倓的书信大致浏览了一圈之后,面上的笑意很快便收住。
李倓的书信中毕竟有些两人之间的温声细语,萧燕绥也就没直接把书信拿给祖父萧嵩,只是拣着里面的重要信息告诉萧嵩道:“阿翁,李倓在信中说,李林甫突然病重,怕是药石罔效。杨国忠有意宰相之位……”顿了顿,萧燕绥轻声道:“长安城内怕是变故将生。”
显然,这也就解释了李倓为何要留在长安城,却耽误了再返扬州之期。
短暂的沉默后,萧嵩却是毫不掩饰的斥责道:“糊涂!”
反正这里也没外人,再加上,对于太子李亨,萧嵩大抵是一直都没太在意过,直接便是摇头道:“太子李亨是个糊涂蛋,他竟也跟着犯傻!”
萧燕绥微微一怔,“阿翁?”
“你告诉他,此时离开长安城最好,扬州城这边他爱来不来。”萧嵩拧了拧眉头说道。
“……”萧燕绥默默的瞅着他。
祖孙二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萧燕绥轻声问道:“阿翁是觉得,李林甫病重,留下来的势力,东宫不宜插手?”
萧嵩哼了一声,摇了摇头道:“谁敢伸手,我怕东宫的爪子被圣人给剁了!”
萧燕绥的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不过,对于朝局变故,自然还是在官场中浸润了一辈子的萧嵩更有见地。
萧嵩冲着自家的宝贝孙女招了招手,等萧燕绥特别乖巧的坐过来之后,才一脸没办法的开口,耐着性子慢条斯理的详细解释道:“我便是再怎么看不惯李林甫,也得说,他这些年,称得上是简在帝心。而且,不管是李林甫还是圣人……”其实也包括他自己,“……大家都老啦!”
萧嵩摇了摇头,感慨道:“李林甫病重,难不成那太子李亨还以为这是个反击的好机会不成?他病得越重,给圣人带来的触动也就越大,东宫这个时候想要反击年老病弱的李林甫,落在圣人眼中,你说,东宫此举针对的究竟是李林甫,还是同样渐渐老去的圣人?”
每日含着万岁千秋,这些话,自然是没有人会在玄宗面前说的。
萧嵩年老而后致仕,不过他身体好,倒是一直没病没灾的,给玄宗带来的冲击倒是不大,这个时候,和玄宗离得那么近的李林甫突然就病倒了,而且还病得如此严重,同样已经渐渐老去的玄宗难免会感同身受、物伤其类……
摇了摇头,萧嵩又道:“还有那杨国忠,别的不说什么,单就谄媚弄权倒是一把好手。又有杨贵妃支持,六娘,你觉不觉得,这般场面以前其实出现过?”
萧燕绥微微睁大了眼睛,下意识道:“武惠妃和李林甫!?”
萧嵩微微颔首,轻声道:“而且,别忘了,杨贵妃可是膝下无子的。想必,在圣人眼中,哪怕他身边所有人都有了私心,依旧并无子嗣的贵妃,却仍旧是会一心向着他的。”
换言之,和皇子无甚牵连、却是杨贵妃兄长的杨国忠,这个宰相之位是坐定了!
半晌,萧燕绥忍不住轻声问道:“阿翁觉得,面对这般局面,太子李亨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萧嵩半眯着眼睛瞅了瞅自家孙女,回答得却是颇为理直气壮,“不知道。”
“……”萧燕绥眨巴了一下眼睛。心道,那你刚刚说得头头是道的,还把太子李亨的做法狠狠的讽刺了一通。
萧嵩又眯了眯眼睛,老迈的眼睛里却是闪过一道精光,摇头感慨道:“东宫如今这个位置啊,说白了,就是多做多错,但是什么都不做同样当然也是错,且熬吧!”
“……”萧燕绥抽了抽嘴角,无话可说。
不过,鉴于自家祖父刚刚这些话,萧燕绥还是很快起身,说道:“阿翁,我先去写信。”
“去吧,去吧!”萧嵩摆了摆手,知道她也是担心李倓。
没办法,太子这个位置,就是四处被挤兑的命!
当初玄宗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睿宗性子软不顶事,自然便是太子掌权和太平公主争得你死我活。
如今的太子李亨,他头上没有势大的太平公主,也没有妄图篡权的如安乐公主和韦后那般,可不就被亲生父亲玄宗忌惮上了?
·
就着祖父萧嵩的分析,萧燕绥在给李倓的信中,也只是略略提了两笔,至于远在长安城的他会做出什么决定,此时的她还不得而已。
只不过,将这封信派人送出之后,远离了长安城这个最大的权力中心,在江南一带偏安一隅的萧燕绥的生活,似乎再度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她依旧每天守着自家庄子里的大棚搞种植,一心希望凭借科学立体化种植和化肥的使用来提高现有品种下的农作物产量……
萧燕绥的密信还在路上,然而,随着李林甫病重的消息传出,长安城中的气氛,也随之变得越发波诡云谲起来。
玄宗心中难免郁郁,却并不言明,唯独与雍容妩媚的杨贵妃在一起时,似乎才能稍稍抛去些许烦闷心虚。
三月春回、草长莺飞。
杨国忠一心渴求的宰相之位尚未落定,太子李亨才刚刚从被李林甫多年打压的郁愤之中挣脱开来,满心抱负尚不及施展一二,便再次不经意间触怒玄宗,惹得一阵严厉斥责,一时间,朝中更是暗流潮涌。
就在这种情况下,东宫之中,张良娣终于诞下太子李亨的第十二子,被取名为佋。
一举获得麟儿,张良娣自然是心满意足,看着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便是太子李亨再度为玄宗所斥责一事,都不曾影响到张良娣内心的喜悦。
不过,随着这个孩子的降生,张良娣同太子长子李俶之间的关系,瞬间变得微妙起来。和李俶一母同胞的郡主李文宁,连同建宁王李倓,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
第157章
时至五月; 就在萧燕绥对蔬菜种植模式的探索终于从大棚里转而向普通的菜地里的时候,依旧风起云涌的长安城中; 杨国忠终于凭借玄宗的宠信; 如愿以偿的接替病逝的李林甫成为宰相。
而李倓,得到了萧燕绥的书信后,也暂时抛开了东宫、杨国忠以及李林甫留下的旧部之间微妙的势力角逐; 再次顶着虚职前往扬州城,而后在当地郡守见怪不怪一脸淡定的目光中,一日都不曾停歇的便直接到了兰陵郡的山海镇上。
这次再回来,李倓却是先给萧嵩递上了拜帖,而并非直接去寻萧燕绥。
不过; 接到帖子的萧嵩,却是第一时间便把自家孙女萧燕绥给叫了过来; 微微眯了眯眼睛; 漫不经心的评价道:“知道早日抽身,倒是还有几分脑子。”
“全赖阿翁的提醒。”萧燕绥拿起那张帖子,瞟了一眼上面刚劲有力的字迹,微微挑了挑眉; 随口和祖父笑道。
萧嵩哼笑一声,瞅了自家好似浑不在意的孙女一眼; 知道李倓这会儿其实已经在山海镇上了; 想着他那边左右也是并无什么牵连,干脆都没让人再回帖子,而是直接派了身边得力的人过去; 直接请李倓前来。
山海镇上毕竟是兰陵萧氏世代绵延的老家,李倓那边才下了船,萧嵩就已经得了消息,这会儿,还不忘和自家孙女嘀咕道:“今天才从扬州城到了山海镇上,都还没安排好住的地方呢,就先跑到这来了!”
“阿翁你让人给他收拾间客院?”萧燕绥随口问道。
年前李倓也是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了山海镇上,以他的身份,便是长安城中不受重视,到了这种地方,当地郡守却是绝不会招待不周的,真要说起来,之前李倓住的地方,其实和萧家老宅并不远。虽说他回长安城耽搁了好些时间,不过,宅院又不是没有人收拾,直接住进去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倒是萧嵩,如果真的把李倓留在了萧府上,这件事的难度,也远比重新收拾出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要难多了。毕竟,除了萧嵩的个人喜好之外,更多的还是会意味着萧嵩对李倓的态度抉择问题。
萧嵩又瞪了自家孙女一眼,却没回答。
萧燕绥笑了笑,也没继续追问,只是在旁边继续陪着萧嵩说话。
山海镇就这么大点的地方,接了拜帖再直接过去把人去请过来,总共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萧燕绥还在这边捧着杯萧嵩最近喜欢的春茶琢磨煮成奶茶的可行性,便听到外面有人前来传信,建宁王已经到了。
萧燕绥眨了眨眼睛,又抿了一口还带着几分清香苦涩的茶水,没怎么等到回甘的味道,外面竟然又是一阵热闹的狗叫声,随之而来的还有李倓有些无奈的轻笑声。
“啊呀……”萧燕绥迅速反应过来,估计是小猎犬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直接把李倓给撞上了。
萧嵩已经站起了身,虽说李倓本身在皇室中并不受重视,好歹面子上也要迎一迎。
萧燕绥也直接放下茶杯,走上前去扶着自家祖父萧嵩,祖孙二人一起往外面走了出来。
李倓见状,目光几乎是无意识的飞快扫过萧燕绥,两人的目光对上,萧燕绥弯起嘴角笑了一下,李倓的眼睛里也盈满了笑意,小猎犬还跟在他身边兴奋的打转,李倓已经主动上前几步,以晚辈礼的姿态主动对萧嵩道:“萧相公,冒昧前来,打搅了。”
萧嵩看着李倓,然后再侧过头来看了一眼自家笑得正一脸明媚的孙女,心里突然就忍不住的想要叹口气,不过面上倒是如常的招呼道:“进来坐吧。”
虽然萧嵩远在老家,依然还是有一些长安城内的消息,不过,单只是萧华、萧衡兄弟两个送过来的信笺里提及的有限的东西,自然还是远比不上之前一直在长安城且出身东宫几乎就等于是陷在那摊浑水里李倓直接说来得清楚详细。
不过,比起长安城如今颇有些混乱的局势,李倓此行带来的一个消息反而更让萧燕绥有所触动……时任四郡节度使的安禄山也已经得了玄宗的首肯,五月便从长安城启程,即将回到自己驻守的东北一带。
换言之,如果萧燕绥那不甚清晰的记忆里并没有大的错误的话,安禄山回到自己镇守的藩镇后的每一条,都可能是历史上由盛唐转为中唐的大事件“安史之乱”的开端。
李倓和萧嵩这边聊着长安城的局势还没聊完,就看见萧燕绥一会儿皱眉一会儿低头的,也不知道再琢磨什么事情。
萧嵩低低的咳嗽两声,权当是提醒了,奈何,在萧嵩看来,李倓终究是外人,可是,对于曾经和李倓分享过不少秘密的萧燕绥而言,李倓其实还真的挺靠得住的。
于是,在自家祖父和李倓的面前,她完全没接收到萧嵩的提醒,只是下意识的关心了萧嵩一句:“阿翁是不是有些感冒……嗯,着凉了?”
得到萧嵩干脆果断的也否认后,便继续自顾自的有些走神。
“妥……燕绥?”李倓也关切的轻声问了一句,他记得萧燕绥说过,她其实对于这会儿常用的“郎君”“娘子”之类的称呼并不热衷,毕竟撞名的实在是太多,只不过,周围人都习惯了如此,萧燕绥也懒得去纠结这些,唯独两人相处的时候,李倓总是会自动自发的去迁就着她这些很随意的小习惯。
萧嵩忍不住又瞅了李倓一眼,突然意识到,自家孙女和李倓之间的关系,恐怕要比他之前以为的,还更加亲密一些。并且,这种亲密并非是年轻的小郎君小娘子之间单纯的知慕少艾的憧憬,而是一种好友之间相处的时候,两个人处处都合得来的那种说不出的默契。
显然,对于萧燕绥而言,比起年少时的倾慕喜爱,这种和人相处时的舒服和放松,对她而言反而更重要一些,自然也就让她对于李倓的屡次靠近,都呈现出了一种极为放任的信赖……
思来想去,萧燕绥深深的叹了口气,反正面对着自家祖父萧嵩还有李倓的时候,她从来都是什么话都敢说的,然而,对于“安史之乱”这种大事件,且不说她究竟有没有记错,最大的问题在于,以她颇为贫瘠的政治历史观,好歹知道,历史的发展和变革其实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阿翁,李倓,”萧燕绥看看他们两人,轻声道:“我总觉得,安禄山那边会出问题。”
萧嵩倒是不至于对自家孙女这种来得多少有些莫名其妙的怀疑嗤之以鼻,毕竟,在她之前,王忠嗣更是早就认定了安禄山有作乱之心,奈何玄宗不信,甚至还因此认为王忠嗣有了私心,若不是有手段颇多且胆子极大的王思礼百般阻挠王忠嗣一头路走带黑,恐怕,王忠嗣那边早就将玄宗激怒,然后被玄宗一道诏书劈头盖脸的砸下来,说他勾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