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盛唐宠后-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前,玄宗能够用王忠嗣来安抚东宫太子,如今,玄宗当然也会因为王忠嗣和太子李亨之间的私交,而对他心生怀疑……
  念及此处,萧燕绥的心中几乎是悚然一惊,下意识道:“现在这种情况,王将军最好是一封关于安禄山的奏折都不要上了!”
  李倓扯了扯嘴角,笑容里带着些许无奈的神色,却摇摇头轻声道:“劝不动的,王将军性情耿直,忠君爱国,他既然已经认定了安禄山有问题,他就绝不会退缩的。”
  ·
  远在边关的西北大营里,王思礼紧抿着嘴唇,他才从校场上匆匆赶回来,秋深飒爽的天气里,里衣仍旧被汗水浸透。
  他伸出手,一只骨节分明、指腹犹带厚茧和刚刚不小心擦碰出来的细微伤痕的手重重的按在了王忠嗣面前的奏折上,近乎惊怒交加的质问道:“你还在弹劾安禄山?都说了多少次了,不要一直抓着这件事不放!如今在圣人面前,李林甫、张利贞一力为安禄山申辩,你以为你是在弹劾安禄山,落在旁人的眼睛,别人只道你是在为了东宫同宰相李林甫角力!”
  王忠嗣叹了口气,抬起头,眼神却意外坚定的看向王思礼,平心静气道:“安禄山虽人在长安城,可是,交界之处,有百姓来报,范阳郡内有异动。”
  王思礼直接就被气笑了,按住王忠嗣案前奏章的手越发用力,几乎要把那脆弱的纸张揉碎一般。
  “别说什么百姓来报,这话你自己信吗?你疑心安禄山,私下里派人盯着范阳郡的情况无可厚非,可是,这些怀疑若是写在奏章里,安禄山先去圣人面前哭诉一番,李林甫再反过来参你一个居心叵测,你拿什么去辩解?圣人对你和太子越发岌岌可危的信任吗?”
  王忠嗣又叹了口气,然而,他看向几近暴怒的王思礼时,眼神却称得上慈爱和温柔,“思礼,有些事情,总有人要去做的。”
  王思礼死死的盯了他一会儿,突然送开口,退后一步,眼眶带着些危险的红痕,恶狠狠道:“随你吧!”
  话音未落,他便已经气急败坏的冲出了大营。
  王忠嗣看看已经被王思礼撕扯的差不多废掉了的奏折,没办法的叹了口气,重新拿了一张抄写,眼睛里却犹带着一种“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之意。
  王思礼出了大营之后,迅速收敛了脸上的表情,却是直接找到了王忠嗣的亲兵那处,那亲兵也一向同他关系好,笑呵呵的探出头来打了个招呼。
  王思礼面不改色,也跟着笑了两句之后,很快便转身,叫来了自己的心腹之人,压低声音,却意外笃定的命令道:“这几日大将军递给长安城的奏章,被他的亲兵送出城后,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全部都给我拦下来。”
  那心腹被吓了一大跳,截取王忠嗣的奏折,这罪往大里说,怕是要杀头的!
  “这——”
  王思礼漆如墨染的眼珠一眨不眨的盯着他,带着种狼一样的执拗和狠意。
  片刻后,那心腹咬着舌尖,狠狠的点了点头。


第144章 
  萧燕绥和李倓离开了不过一小会儿; 然而,仅仅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 她身边带着的那些护卫; 已经开始坐立不安,面上也随之流露出了些许担忧之色。
  这会儿,见萧燕绥和李倓又带着小猎犬走回来了; 李倓的手中居然还拎着一只灰色的野兔,那些护卫才顿时放下心来。
  几个人凑上前来,接下来的话题倒是围绕着那只野兔展开来了。
  虽然听不懂这些护卫再说什么,不过,所有人都在对着野兔指指点点的笑着说话; 小猎犬却是看在眼里的,得到了这般多的关注; 尾巴自然也就更加使劲的摇晃着翘了起来。
  尤其是得到了萧燕绥的简单解释; 证明这野兔竟然是小猎犬肚子猎来了,这些护卫看向小猎犬的眼神就更感兴趣了。
  李倓随便把手里拎着的野兔交给了一旁的护卫,他和萧燕绥来这里打着的名号是赏枫叶,不过; 刚刚聊到了王忠嗣的事情,再加上安禄山这个潜藏的危机; 两个人的心情其实多多少少都有些受到影响。
  只不过; 除了这些关系天下的朝中局势,李倓其实更惦记着萧燕绥,想到她才说过的; 不久之后就又要回老家的事情,离别在即,能够彼此相处的时间却又太短,念及此处,李倓便迅速打起了精神,同萧燕绥坐在一处后,稍稍转过头来时,看向她的眼神里都带着温柔的笑意。
  “关于万安公主的事情,你有没有别的线索?”萧燕绥的护卫就在不远处,李倓自然也就把声音放得很低。
  萧燕绥沉吟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只是道:“我知道的,应该都同你说过了。”
  过了一会儿,萧燕绥却突然又想了一件事,“对了,西明寺里面的和尚!”
  “嗯,西明寺?”李倓轻声问道,他是知道萧燕绥当初险些在那里出事的。
  后来,她的祖父萧嵩直接告状告到了玄宗面前,诏令下来之后,甚至是圣人身边最为得力的高力士亲自去西明寺里调查过的。
  玄宗对萧嵩的宠信,萧嵩对萧燕绥的疼爱,由此可见一斑……
  萧燕绥其实已经不记得当初那个做过万安公主入幕之宾的和尚叫什么名字了,只是隐约记得,对方似乎在西明寺的辈分挺高的,和当时的住持和尚有些关系。
  只不过,事情距离当年都过去十几年了,当时西明寺的住持年纪也不小了,也不知道现在西明寺换了新任住持没有。
  李倓却是稍微思索,便轻声开口道:“道远和尚?”
  萧燕绥愣了愣才想起来,“你记得?”
  李倓的眼神微微晃动了一下,并不想在萧燕绥面前提起,当初万安公主曾经有过在玉真公主的别馆中同那和尚在林中翻云覆雨,结果还意外的被无数玉真公主的客人撞破的事情……
  略微含糊了一下之后,李倓只是道:“……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万安公主受了圣人一顿斥责,至于那道远和尚,则是先被关在西明寺中,后来直接被赐死了。”
  萧燕绥瞬间了悟。
  不过,对于道远和尚的结局,她倒是有些想法,“出事之后,居然是先把人关在了西明寺?”她还以为,被万安公主害得也跟着丢了脸面的玉真公主压根就不会让人出了她的别馆呢!
  李倓点了点头,“道远和尚辈分不低,当年,他在佛法上也是颇有见地。”
  要不然也不会在宫中讲经的时候同万安公主勾搭上,一佛一道,谈经论道的时候,他们两个倒是不讲究这些……
  “西明寺如今的住持是谁?”萧燕绥直接问道。
  稍稍一顿,李倓便意识到,萧燕绥想问的内容,忙回答道:“仍水当年的道觉大师。”说完,又提醒了一句道:“当初的道远和尚,其实是道觉大师的师弟。”
  “居然还是他呀!”萧燕绥有些惊讶,旋即微微一哂,笃定道:“我想去西明寺看看。”
  真要说起来,西明寺一直都是长安城中香火最为鼎盛的一间寺庙,只是,自从萧燕绥当年在西明寺出过事之后,除了带人回去调查事情,或者有意去找麻烦,萧家的人就再也没往西明寺的山门上踏过半步。
  也是凑巧,他们今日前来赏红叶的这处山坳后面,正巧就和西明寺后面的一座山连着。
  这些山后全都连着山,一直延续到了万里秦岭。当然了,不管是赏枫叶的这处山坳,还是西明寺坐落的山门,其实都只是秦岭山脉的一支余脉,不管是从山势起伏、还是山峰海拔上来看,真和秦岭比起来,其实都是小山头了。
  萧燕绥突然这么说,李倓却是从来不想着去反驳她,只是略微琢磨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从这里绕过去,再去西明寺的山脚下,倒是不算太远,我们现在就出发的话,兴许上午还来得及在那里吃一顿斋饭。”
  萧燕绥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她直接站起身来,看着李倓紧随其后的跟着站起来望着她,然后才回答道:“不用折返回去,我们就从这个山坳往后走,我认得路。”
  饶是李倓,听到萧燕绥这么说,都不由得怔了怔。
  两座山的后面,倒是的确常有山谷相连,可是,又不是在这出大山里讨生活的猎户,萧燕绥一个出身自兰陵萧氏、又备受家中长辈宠爱的女孩子,此前,他也从来不曾听闻过,萧燕绥又喜欢往山里玩的喜好,在这种情况下,她竟然会知道一些山民可能都未必了解的路,为的是什么,他几乎无法去细想,心念一动,便是一阵止不住的颤动和心疼。
  看到李倓的眼神暗了暗,萧燕绥还有些不明所以。只不过,他们两人哪怕从小到大,单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其实不太长,可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却早就在李倓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养成了习惯。
  ……萧燕绥从来没有遇到过李倓的拒绝,也已经习惯他永远都含笑点头,事事依着她的模样。
  见李倓这会儿不出声,只是低头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自己,萧燕绥只当他走了走神,干脆伸手拉过他的胳膊,又同自己带来的那些护卫打了个招呼。
  既然是要翻山走山谷间的小路了,马车什么的自然全都不能带,留下几个人守着马车、骏马这些,其他人稍微收拾了一下东西,便带上小猎犬,再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山路难行,不过,对于这些身手不凡的护卫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甚至于,看上去一向养尊处优的李倓和萧燕绥两人,不管是从翻山越岭的动作上,还是走了半天都已经节奏稳定的呼吸来看,两个人的体能显然在山间也都适应良好。
  至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猎犬,就更不用说了。山路虽然崎岖,可是,对于这些海拔有限的山而言,走上路的时候,还真不至于有多陡峭,小猎犬一直围着萧燕绥和李倓打转,还时不时的跑到前面,仿佛在探路一般,不一会儿便又精神抖擞的跑了回来。
  山谷幽深,秋色仿佛都比别处来得更迟一些。
  从当地猎户踩出来的小路出来,抬眼望去,只见满山谷的枫红似火中,还夹杂着不少犹带升级的黄枫和绿叶。
  “这处景色倒是不错。”萧燕绥和李倓一路上不见疲乏,说说笑笑的,见到幽美景色,还不忘停步驻足,多看几眼,将这些平日里不长得见的山河景色,牢牢的记在心里。
  等到在萧燕绥看似游玩实则目的明确的带路下,越过山谷,而后又是翻山,一行人竟然直接绕到了西明寺极为偏僻的后院偏门处,李倓心情尤为复杂,下意识的握住了萧燕绥的手。
  萧燕绥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倒是也没挣扎。
  至于萧燕绥的那些护卫,却是全都被惊呆了,领头的那个是之前一直都跟在萧嵩身边的人,不由得默默看了萧燕绥一眼。
  萧燕绥也回眸冲着他眨了眨眼睛,意有所指的模样,那个护卫见状,心里顿时一震,明白萧燕绥此行还真就是故意的,倒也算是落实了自己之前的猜测。
  萧燕绥身边的这些护卫,并非所有人都知晓当年事,顶多知道自己的主家因为某些讳莫如深的原因,一向对西明寺这处非常的不感兴趣就是了。
  如今,都已经到了西明寺,自然没有过山门而不入的道理,尤其众人都是翻山越岭许久,即使体力都还能支撑,进去歇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萧燕绥虽然离开长安城两年,萧家也是多年不来西明寺,不过,哪怕是萧燕绥已经将渐渐长大了的面孔,西明寺来的僧人居然仍是一眼便认了出来,更何况,在她身边寸步不离的陪着的,还是东宫出身的李倓。
  后院的僧人还来不及将萧燕绥这么浩浩荡荡的一大批人引到禅房休息,西明寺的住持道觉大师便已经匆匆赶到。
  毕竟当初就已经年纪不小了,道觉大师的脸,时隔十多年,在萧燕绥看来,除了皱纹更深了些,竟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
  “道觉大师,打扰了。”萧燕绥相当友善的主动打招呼笑道。
  然而,对于这位当初年幼时就好像不太信佛的萧家小娘子,道觉大师却是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萧施主,有礼了。”
  明明已经时隔许多年,然而,重新见到萧家这个如今已经长大了的女孩子,道觉大师反而有了一种意料中事的感觉,仿佛,这段在暗处纠葛了十几载的恩怨,终于即将迎来一个最终的决断。


第145章 
  禅房中禅香袅袅。
  道觉大师同萧燕绥、李倓两人对坐; 面前的案上,摆着三杯清茶; 杯中几片茶叶润泽明亮; 还在缓缓的打着旋,透出一股醇正的茶香。
  道觉大师叹了口气,“当年的事情; 终究是西明寺的疏忽,这些年间,也一直都欠了萧施主一个道歉。”
  萧燕绥伸手轻轻的旋转着杯盏,低头笑道:“做坏事的始终都是坏人,西明寺也是被无辜牵连; 大师无需如此。”
  当初,万安公主事发之后; 因为她的身份之特殊; 饶是萧嵩也不能拿她如何,也不过是玄宗一顿斥责和禁足,便将事情揭了过去。
  至于这万安寺,则是因为起了恶心的歹人藏身于此; 所以,才跟着遭了些牵连; 但是; 要说西明寺是险些害了萧燕绥的原因,还当真是说不上。
  萧家这些年再也不来西明寺,其实多少有些迁怒的成分; 而就萧燕绥自己来说,若非是为了寻求一个当年的真相,对于自己险些出事的地方,她当然也没有什么故地重游的兴趣。
  看着如今已经长大了的李倓和萧燕绥坐在一处,道觉大师也有一种时光荏苒、岁月蹁跹的恍惚之感,轻叹道:“当年那日,两位也俱是在我西明寺中游赏,今日倒称得上是故人相逢了。”
  萧燕绥转头看了李倓一眼,不觉浅笑。
  感受到她的目光,李倓也旋即回过头来,眼睛里透露出一种温情的笑意。
  道觉大师看出两人之间的默契所在,却并不颠婆,只是看向萧燕绥,缓声轻道:“萧施主今日来此,想来是身怀要事了。”
  萧燕绥只是笑,轻描淡写道:“我便是说,碰巧路过,想来大师也是不信的,倒不如坦言,我此次前来,其实家中长辈也是不知的,无非是对于当年事,仍旧心中有些疑问,还请大师解惑。”
  道觉大师在心中叹了口气,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片刻后,他缓缓的点了点头,“自当知无不言。”
  得了这一许诺,萧燕绥也相当干脆,毫不兜圈子的便开口问道:“说起来,万安公主乃是出家修道之人,曾经也时常前来西明寺中,谈经论道——”
  听到萧燕绥这话,道觉大师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似乎微微的抖动了一下。
  萧燕绥却是微微垂着眼眸,仿若未觉一般,若无其事的继续平静道:“大师刚好是年长之人,见多识广,想来,对于万安公主早年的经历,也有所了解吧!”
  道觉大师甚至下意识的看了一直在萧燕绥的身边稳坐着、却始终一言不发的李倓一眼。
  自从有僧人来报,萧六娘亲自来到这里,还是有意避开了西明寺正经的山门,道觉大师便心中知晓,对方此行定然有所求。
  只是,他没料到,萧燕绥竟然是在有东宫出身的皇家子嗣陪同的情况下,同他一个方外之人打听万安公主的秘辛。
  当真是,何等的办事刁钻!倒是和萧嵩那般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情,一模一样……
  道远已死,这桩早就过去了十几年的旧事,道觉大师显然也希望有一个了解。
  作为皇家敕造的佛门之地,道觉大师虽是方外之人,却始终置身凡尘世间之中,对于皇室的恩怨,自然多多少少也有所了解,只是平日里从来不说罢了。
  如今看来,萧燕绥对西明寺并无太大的敌意,她的注意力,竟然是始终都落在了万安公主的身上,道觉大师虽然心中有些不解,却也不愿同萧家为敌,尤其是在西明寺亏欠在先,能够在他手中,将这桩旧事了结,对于西明寺中的其他无辜赠人,倒也算得上是幸事了。
  念及此处,道觉大师自然再无保留,又看了李倓一眼,便将自己知道的些许陈年往事,缓缓道来。
  茶香缕缕,混合着幽幽禅香,等到道觉大师说完,案上的茶早已经冷了。
  萧燕绥的手指始终轻轻的握在茶盏上,她听得很认真,自始至终,连一口茶都不曾沾唇。
  待到道觉大师的话语告一段落,她也抬起眼皮,向着道觉大师礼貌的颔首,“多谢大师。”
  道觉大师摆了摆手,也不欲多言。
  刚刚同样听得仔细的李倓已经起身,然后伸手,任由萧燕绥搭了一把跟着站起来,两人方才一起向道觉大师告辞。
  因是在佛门清静之地,李倓自然也有所收敛,等到萧燕绥站稳之后,自然就顺势收回了手。
  只不过,道觉大师送了几步,看着两个年轻人并肩离开的背影,那种无意间的亲近和身体间绝对称得上亲密的距离,这些两人都无疑隐瞒的相处上的小细节,其实已经足够透露很多了。
  回程的路上,萧燕绥和李倓仍旧是坐在马车里,两个人压低了声音,确保不会传出车外后,开始将关于万安公主的许多细节,缓慢的拼凑起来。
  李倓直接拿过了萧燕绥的铅笔,因为换了握笔姿势,有些别扭的尝试了两下,然后才在她的随记本上缓慢却很认真的写了几个字。
  “根据道觉大师所言,最初,万安公主会出家做女道士,其实是以李林甫为首的宗室之人向圣人提出的建议,万安公主自此开始仇视李林甫。”
  爬了一天的山,之前还不觉得,现在多少显出些疲态的萧燕绥蔫蔫的靠过来,下巴略微搭在他肩膀上,盯着纸面上万安公主和李林甫的名字,有些闷闷不乐道:“我一直以为,她做这个女道士做得挺开心的。”
  ——毕竟是唐朝的公主,便是出家了,其实又不用当真讲究什么清规戒律的,若非是道觉大师说出这件事,萧燕绥是绝对不会想到,有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金仙公主珠玉在前,做女道士绝对是何等的肆意风流,万安公主当初竟然是不甘愿的?
  甚至于,其实在整个唐朝的贵族阶层里,拿出一两年时间来出个家做个女道士,除了方便用名正言顺的理由推脱之外,参考一下玉真公主的名声,不入凡尘的方外之人,什么清苦的罪都没遭受过,而且说出去还是很有格调的……
  感受到肩膀上萧燕绥那微弱的重量,李倓却是心里一颤,他微微侧过头来,正好能瞥见萧燕绥几乎近在咫尺的侧脸。
  按捺住心中拥她入怀的冲动,他只是用铅笔的尾端轻轻的点了点她闷闷不乐的脸颊,柔声提醒道:“当时的情况是,圣人已经提出,要自己亲自出家为睿宗祈福,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圣人被劝下后,自然只有血脉至亲,方能赞替他行这祈福之事。玉真公主便是想要还俗,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可是,为了圣人的名声,万安公主代父祈福,可是这一辈子都绑死在了这件事上。”
  萧燕绥听了,微微颔首,下巴上的力量正好抵在他的肩膀上,传来了一阵极为清晰的触感。
  李倓的身体有些不自在的微微僵了一下,却突然开口道:“顺着这条线,我大概能猜到,万安公主对你的仇怨因何而来了。”
  “因为什么?”萧燕绥瞬间来了精神,直接抬起头一眼不眨的瞅着他。
  用另一只手摸了摸她的头,细密柔软的发丝流过掌心,就仿佛是两人之间这般不设防的亲昵一般,令李倓心中也随之变得极为柔软。
  “当时,能够代替圣人祈福的适龄皇子和公主,虽然人数并不多,不过,挑挑拣拣,总还是有的。”李倓简单的提了几个名字,除了新昌公主,其他基本都是萧燕绥不太熟悉的人,自然,萧燕绥的注意力便落在了自己叔叔萧衡的妻子,新昌公主身上。
  “新昌公主?”萧燕绥一眼不眨的看着他。
  李倓点了点头,“圣人和萧相公之间,早年相识,君臣相得,自然也就早有儿女亲家的约定,可是,圣人子女众多,若是我没猜错的话,具体的人员,却是一直并未定下。”
  萧燕绥继续点头,“我阿翁这人不太看得上盲婚哑嫁的,而且,他其实不喜欢过多的插手后辈的事情。”
  李倓忍不住笑道:“萧相公致仕之前,便是在朝中诸多事情上,其实也不太管事的。”
  萧嵩这种顶着宰相职务还不管事情且大事小事都爱和稀泥的性格,堪称众所周知,和如今大权在握、事必躬亲的宰相李林甫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倓继续道:“当时,圣人膝下的子女,已经长大懂事,适合出家祈福之人的年龄,正好同你阿耶他们相仿……”
  “我阿耶和阿娘也是青梅竹马,自幼相识,”萧燕绥轻轻的“啊”了一声,轻声道:“他当时有没有和我阿娘定亲我不确定,不过,他应该是不想娶公主的。”
  当时的情形,如果如果萧嵩看中万安公主,有意让自己的儿子和万安公主定亲的话,代玄宗祈福这一身份,肯定就要换人了。
  不过显然,萧华早就有了门当户对的心上人裴氏,萧嵩自然也就没了这个想法。
  最终,萧嵩和玄宗的儿女亲家,落在了萧衡和万安公主的妹妹——新昌公主的头上。
  萧燕绥嘴角抽了抽,“万安公主出家的事情,我阿翁他们肯定全都知道,但是,他们恐怕是谁都没有想到过,万安公主竟然会因为这件事恨上我阿翁吧……”
  如此一来,不管是裴氏还是萧华,包括更加年长的裴耀卿,此前都从来不觉得和万安公主之间有所仇怨的原因,自然也就明白了。
  万安公主当初想要的,只是一个豪门世家出身、能够同她定亲的小郎君,以便摆脱出家的解决,至于这个人究竟是谁,萧华还是萧衡,万安公主应该是不在乎的。
  至于萧嵩,他只是刚好有两个年龄比较合适,且身份足够、又和玄宗早就有言在先要结亲的儿子而已……
  结果,却并未如了万安公主的意。不出意料的话,在李林甫之后,萧嵩恐怕也被万安公主恨上了。
  萧燕绥琢磨了一会儿,“等我回老家之后,问问阿翁,我猜,他估计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对于萧嵩而言,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不过,对于钻了牛角尖的万安公主而言,这根救命稻草被别人忽视掉,却显然就是影响了她一生命运的大事了……
  李倓也继续道:“至于万安公主为何会针对你,我现在也猜不到,不过,有一点前提便是,对付萧相公,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顿了顿之后,李倓轻声道:“或许问过萧相公之后,就有线索了。”
  萧燕绥点了点头。


第146章 
  回到长安城后; 李倓和萧燕绥自然而然的分开。
  因为今天走了不少山路,再加上真的从道觉大师那里得到了一些以往忽略掉的线索; 萧燕绥的身体有些微微的疲惫; 精神却始终处于一种有些亢奋的状态。
  等到和李倓道别后,萧燕绥放下马车的帘子,将自己关在这一室寂静之中; 单手托腮,手肘拄在桌案上,眼神有些涣散、全无焦点的望着前面的方向。
  她和李倓商量了一路,对于万安公主仇视李林甫和萧嵩的原因,大概有了些许眉目; 可是,对于万安公主为何会如此排斥出家做女道士的原因; 却依然还是有些困惑。
  毕竟; 以她公主的身份,在唐朝出家做女道士,其实并不磋磨人,甚至于; 还会拥有更多的自由。
  如果一个尚且年幼的女孩子对于原理父母心存恐惧,从而排斥这些; 萧燕绥还能理解; 可是,万安公主便是出了家,也一直都是生活在皇宫之中的。
  再加上; 看她的行事作风,以及和道远和尚之间的私情,显然,万安公主并非会拘束自己的性格,甚至于,在萧燕绥看来,万安公主玩起来远比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等人更加的夸张。
  ……毕竟,玉真公主的入幕之宾里,显然不乏有王维、李白这等人物,可是,他们最初接触到玉真公主,其实还是因为,玉真公主也存着为其引荐之意。
  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风流轶事,世间从来不乏传闻,可是,换成公主和和尚,尤其还是出家做女道士的公主和年纪轻轻、声名在外的高僧,这话可就没那么好听了……
  考虑到这些,不难得出,万安公主这些年,是当真并没有吃过什么苦。
  尤其当年萧燕绥险些出事,萧嵩都直接一状高到了玄宗面前,万安公主做出如此疯狂之事,也只是被禁足,便高举轻落的放下了。
  越是琢磨,萧燕绥便越是觉得,这里面,一定还有原因……单就只是出家做女道士的话,万安公主这些年过得应该并不憋屈,正常情况下,她的怨怼情绪应该不至于这么大才是。
  萧燕绥能够理解一个人因爱生恨,可是,在万安公主并不爱萧家任何人的情况下,她居然能恨得这么深,就很奇怪了。
  关于万安公主,就仿佛是一块即将拼好的拼图,偏偏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片信息,让一切前面的猜测,都笼上了一层令人看不透的迷雾。
  萧燕绥还在胡思乱想中,突然之间,马车缓缓的停下,阿秀的声音传过来,旋即轻轻的打开了马车的帘子……已经到家了。
  依然没有去踩那脚踏,萧燕绥自己便干脆利落的从马车上稳稳的跳到了地面上,一抬头,便看到,裴氏身边一个得用的婢女正匆匆忙忙的敢来,笑着招呼道:“六娘回来了。”
  萧燕绥点了点头,没等那婢女继续开口,便问道:“阿娘在等我?”
  说完,又继续道:“我先回去换身衣服就来,正好在阿娘那里用晚饭。”
  那婢女自然是立即应声称是,温顺低垂的眉眼,飞快的从萧燕绥因为在山间跋涉、身上裙摆下缘多少沾染的些许杂草、叶片上扫过。
  萧燕绥带着阿秀转身去了自己的院子,那个婢女也立即回返到了裴氏身旁,见裴氏已经走到了院门前等了,忙上前解释道:“六娘先回去换衣裳了,等下便过来。”
  裴氏这才终于放心下来,口中却是嗔怪道:“说是去山间赏枫叶,却是等到天色黯淡,太阳都要落山了才终于舍得回来。”
  旁边的婢女笑着说道:“娘子莫急,出城走路也要好些时间,六娘这会儿到家,可不是且赶了些路了。”
  一行人回到屋来,刚刚那个出去迎的婢女方才低声向裴氏说道:“六娘精神尚好,不过婢子看着,六娘应该是在山里走了些路,面上多少有些疲色。”
  “这孩子……”裴氏听了,便忍不住的心疼。
  显然,按照萧燕绥这日程安排,除非她到了赏枫叶的地方,便直接坐下来顺便野炊了,否则的话,萧燕绥肯定进山去玩了。裴氏也不是不肯让她去,就是忍不住的在心里嘀咕,一个小娘子跑去山里玩了一天,而且就她和东宫的李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