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盛唐宠后-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不等她话音落下,萧恒便已经意识到了这对话之中的微妙之处,拿着筷子正打算将萧燕绥小时候喜欢的菜肴夹给他的手也不由得微微一顿,开口问道:“这段时间?”
  裴氏只顾着看女儿了,刚刚都没注意到这些,不过,萧恒一开口,她自然也都反应了过来,顿时有些怔愕,片刻后,下意识的轻声问道:“六娘?”
  萧华倒是清楚父亲萧嵩的性子,他在朝为官多年,再加上为人父的,表现得自然也就十分内敛,斟酌道:“这段时间——是你阿翁的意思吗?六娘就在家里住一段时间?”
  “这,怎么——”裴氏温柔的眼睛里甚至闪过了一丝无措的神色。
  萧燕绥倒是先笑着和裴氏打趣了两句,然后才点点头,回答道:“我打算等年前再回去,老宅里现在就阿翁一人,平时钓鱼下棋访友,总有些热闹,自然不显,到了年关,身边每个人陪,终归孤独了些。”
  萧燕绥这话一出,便是裴氏分外不舍,也说不出拒绝的意思了。
  萧嵩毕竟是长辈,作为徐国公府上真正的封建大家长,即使告老还乡,他的地位依然都是不容动摇的。萧燕绥说出来的是尽孝的名义,在这一点上,就是萧华也不能反驳丝毫。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好在都是自家人,过了这么久才终于凑一起了,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屋子里很快便又热闹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除了跟随裴氏一起,去外祖家裴府上绕了一圈,萧燕绥几乎也就没出门,整天待在家里陪着母亲裴氏说话打趣,甚至于,因为萧燕绥说了年前还要再回老家的事情,她还被裴氏抓过来,开始学习管家的事宜。
  毕竟,萧燕绥马上就十六岁了,真要说起来,世家女到了这个年龄才开始学管家的事情,其实已经有点晚了。
  可是没办法,之前两年,萧燕绥都在老家孝顺祖父萧嵩了,除了搞她自己折腾出来的东西搞得有声有色之外,其实,也跟着萧嵩学了不少不足为外人道的官场之道。再有一个王忠嗣时不时的给萧嵩写信,萧燕绥这会儿对西北地区、乃至整个大唐疆域内的军事配置的了解,恐怕要比在朝为官的萧华还清楚……
  偏偏的,到了所有世家女都掌握的管家事宜上,萧燕绥这里出现了一些偏科的现象——其实也不能说她不会,毕竟,在萧家老宅的时候,萧嵩放权放得相当干脆,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都是萧燕绥定下的,而且也一直都没出什么乱子。
  唯一的问题在于,在萧家老宅,萧燕绥完全就是按照她自己的要求来的,但是,回了徐国公府上,裴氏要教女儿管家的时候,规矩自然就变成了裴氏的习惯。
  在老家的时候,萧燕绥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结果现在,突然变成跟着裴氏从头学起,这就很尴尬了。
  女儿回来了,裴氏的心也安了,自然也就开始继续处理年关的事情。当她叫来下面管事过来报告的时候,一直坐在旁边的萧燕绥也就默默的按照母亲裴氏的要求翻了翻账本,大致翻完之后,账本一合,一声不吭了。
  兴许是萧燕绥年纪虽小,身上的气场却颇为强势,见她这幅模样,那两个管事的都有些被镇住了,互相对视一眼,也不敢多说什么。
  等到裴氏让人出去了,问及萧燕绥的时候,萧燕绥也就不忍了,从裴氏手底下挑拣了几个识字的婢女,账本一推,简单写了个文言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对照表,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重新抄账本!
  ——做报表什么的,就算是最基础的表格,也得费好些口舌,偏偏这会儿身边都是母亲裴氏的人,萧燕绥也就没多折腾这一回,只是让这些婢女把账本给她从文言文的大长串换成阿拉伯数字的,接下来,不管是比对还是看,好歹数字看着清楚许多。
  原本还真就打算对女儿从头教起的裴氏见了,一时间还有些愕然,“六娘,这是?”
  “阿娘,我会算账,阿翁教过我差不多的东西!”不就是数学应用题吗!?换成她看着顺眼的数字,一切都好说!
  说白了,那些抄账本的婢女,萧燕绥是把她们当翻译用的……


第135章 
  因为萧燕绥在管账上的“天赋”; 裴氏拘着她教了几天管家的事宜后,赫然发现; 最难的地部分萧燕绥已经自学成才了; 剩下的零零碎碎的礼节来往上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自己筹备的时候,带着女儿看看; 了解一下也就差不多了,真要较真的时候,自然会有专门管事的婢女仆从提醒。
  一时半会儿的,面对萧燕绥,裴氏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再教点什么了。
  至于萧燕绥自己; 则是在速成了一把管家事宜后,瞬间又恢复了无事一身轻的状态。
  正巧; 万安公主那件事还一直挂在心上; 早晚总要有个了结。
  正好,眼看着中秋佳节便要到了,按照惯例,玄宗肯定还会在兴庆宫中大办宫宴。
  她若是单独私下里给李倓递封信; 把人约出来,就算再怎么低调; 也免不了会惹眼; 索性,就等中秋宫宴上再寻个机会单独聊聊便是了。
  打定主意后的萧燕绥,自然也就继续在家里安安静静的消停下来……实验器材全都被她搬回萧家老宅了; 长安城这边还真就没剩下多少,萧燕绥也就没再继续折腾什么,只是把已经长大了的小猎犬拉出来,给裴氏、萧华等人看过,然后就自己抽空带着它出去玩。
  等到中秋那日,满腹心事的萧燕绥安安静静的陪同母亲裴氏到了兴庆宫中。
  皇城之中,殿宇巍峨,待到夜色渐深之时,灯火盈盈,水中倒影交错,难得今日官宦家室俱在,人气太盛,这深深宫殿之中,不见阴森,反而显得越发热闹。
  萧燕绥在裴氏身边略坐了一会儿,因为她离开了长安城近两年,一时之间,与裴氏交好的几人的话题竟是全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好在之前萧嵩所言的待到二十岁再为萧燕绥大办及笄礼的事情也是人尽皆知,想着距今毕竟还有好几年的光景,还不知道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自然也就没人去提萧燕绥的亲事方面。
  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同裴氏打过招呼后,萧燕绥便直接溜了出来。
  站在月色溶溶的庭院之中,随便问了个路过的宫女,东宫郡主李文宁的方位后,便一路寻了过去。
  李文宁虽说有了身孕,不过月份尚浅,并不显怀。尤其她今日一身繁复宫装,衣袂翩翩之下,更是遮挡得严严实实。
  也是凑巧,萧燕绥才一瞥见李文宁和柳潭的身形,尚来不及搜寻在她身边,可有李倓的踪影,便被人在后面轻轻的拍了下肩膀。
  萧燕绥下意识的转身回头,正好和含笑而立的李倓目光相接。
  “小心。”李倓本能的伸手扶住她。
  萧燕绥倒也干脆,眼睛一亮,直接便小声说道:“我正找你呢。”
  李倓的心中一动,本就溢满了笑意的眼睛里,更是仿佛沾了糖一样,甜蜜柔软得一直蔓延到了心底。
  李倓往李文宁那边望了一眼,见柳潭一直陪在阿姊身边,想来也是无恙,索性便干脆不凑过去了,而是轻轻的拉住萧燕绥的手,同样压低了声音,“来,这边。”
  对于兴庆宫内的宫殿格局,李倓自然要比萧燕绥了解得多。他拉着她,在宫殿院门之间绕了一小会儿,三下两下便避开了刚刚热闹的人群,寻了个同样张灯结彩、灯下却安静无人的小花园。
  “有事情要和我说?”李倓带着萧燕绥,找了个凉亭坐下后,方才温声问道。
  萧燕绥点了点头,声音放得很轻,“我想问你,关于万安公主的一些事情。”他们两人坐在一起,距离很近,周围四下无人只余一片寂静,倒是不会听不清楚。
  李倓点了点头,也柔声轻道:“前些日入城时,万安公主看你的眼神,便有些不对……”
  “嗯。”反正她的本意便是把这件事弄清楚,再加上,当年出事之前,她便和李倓有过一面之缘,萧燕绥也不藏着掖着,干脆将十多年前自己在西明寺遇险一事里,后来秘而不宣的一部分,也都细细的同李倓讲了一遍。
  末了,萧燕绥下意识的看了看周围,确定无人之后,才继续说道:“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猜测过,万安公主对我如何怨怼,会不会是因为我阿耶的缘故。”
  “……?”已经陷入了沉思的李倓不由得一怔。
  萧燕绥自己便摇了摇头,“不过后来,我问过外祖父,他也说,万安公主当年同我阿娘应该并无仇怨……即便年龄相仿,她同我阿耶之间,也并无什么牵连。”
  顿了顿,萧燕绥吐槽一样的小声嘀咕了一句道:“更何况,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阿耶也渐渐老了,万安公主身边的年轻郎君时换时新,想来也没什么兴趣了……”
  后半句话萧燕绥没说,只是看这里谈,给了他一个“你懂得”的眼神,言下之意十分明显,现在的万安公主即便是同龄人,想来也看不上已经人到中年的萧华了,再因为他而念念不忘的憎恨萧燕绥,自然就更加的说不过去了。
  尤其是,即便是十多年前,萧燕绥比对过当初西明寺那个和万安公主关系暧昧的和尚,也觉得,和自己父亲萧华好像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如果万安公主的喜好这么多年一直比较固定的话,她对萧华因爱生恨这种猜测,就更加不可能了。
  李倓:“…………”
  长久的沉默后,李倓没急着说自己的意见,而是斟酌着问道:“这件事,你还同谁说过?”
  “没有别人了,”萧燕绥干脆的摇了摇头,“当初我大哥倒是陪我追查过此事,不过,那些关于我阿耶的猜测,也不好同他说了。”顿了顿之后,李倓依然还是轻声分析道:“不过,即便如此,万安公主敌视你一事,应该还是和上一辈的恩怨纠葛有关,毕竟,你当时的年龄太小了。”
  萧燕绥点了点头,“这倒是。”当时还是个矮豆丁的她,就算是想要得罪万安公主,也没那个条件。
  李倓微微蹙眉,“不过,当年的事情,他们不说,我们怕是很难知道了。”
  萧燕绥也跟着轻轻叹了口气,“是啊,可我问过外祖父,他并不知晓此事……看我阿娘的反应,她似乎也不曾得罪过万安公主,搞不懂。”
  李倓沉吟片刻,倒是想起来一件旧事,拧着眉轻声道:“不过,关于万安公主当年的事情,我倒是知道一些,不过看起来,似乎与此时并不关系。”
  “说来听听?”萧燕绥立时抬起头来。
  李倓压低声音,轻轻道:“我也只是听人说起过这段事情。当初,先皇大行,圣人为尽孝道,有意要出家为先皇祈福。后来,是李林甫和宗室的其他长辈提议,圣人政务繁忙,便是先皇,也要以天下子民为先。”
  萧燕绥听了,不由得微微一愣,“我听说的是,万安公主当初主动出家为女道士,为先皇祈福……”
  “先皇身体有恙,当年,还是太子的圣人便已经帮忙分担了些许朝政。”李倓虽然说得委婉,“当时的情形,宗室既然有人开口提议,万安公主怎么可能不‘心甘情愿’?”
  而且,睿宗李旦的皇位,其实或多或少都是当年仍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争来的,睿宗虽说称不上傀儡,可是,朝中政事,却大多由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二人把持。
  至于后来,时任太子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争斗,最终的结果,便是李隆基大获全胜,而睿宗也一早便禅位将皇位让给了太子。
  换言之,睿宗驾崩,对朝局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看到萧燕绥怔愣,李倓不由得详细解释道:“圣人膝下虽子女众多,可是,若是要为先皇祈福,还是仍在皇宫之中的人更加妥当。如此一来的话,当时合适的人选,其实并不多……”
  萧燕绥却是拧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突然道:“当时的话,是不是我阿翁膝下两子之中,一人将来与公主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以兰陵萧氏的门第,迎娶公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加上,萧嵩在朝中之时,始终圣眷颇深,便是玄宗,也对这个儿女亲家颇为看中!
  只不过,同万安公主年龄相仿的乃是萧嵩长子萧华,最终,萧华娶了闻喜裴氏女,倒是萧嵩的次子萧衡同万安公主的妹妹新昌公主成就了一番姻缘……
  在李倓的解释下,大概捋顺清楚了这桩旧事之后,萧燕绥心中更觉纳闷,简直匪夷所思道:“如果因为当年的事情,万安公主心中有怨,那么问题又回来了,她为什么会盯上我?怎么看,我和她之间,都隔着不只一层的关系吧!?”
  对此,李倓也只能是摇了摇头,无奈笑道:“这——恐怕只能问万安公主本人才知道了。”
  萧燕绥撇了撇嘴角,转而问道:“对了,你有没有觉得,万安公主这人挺记仇的?”
  李倓看着萧燕绥一脸无辜的模样,忍不住一笑,然后便轻声回道:“或许有一点吧!毕竟,那日在马车里,她看你的眼神太过阴沉,积怨颇深,着实有些令人不解。”
  萧燕绥抿了抿唇,心中却是腹诽,没道理啊,她总不能知道,当初在道观隔壁的别院里,让万安公主丢尽颜面的事情,是自己做的吧?


第136章 
  秋日晚风微凉; 寂静的院落里,耳畔不时便传来一阵落木萧萧声。
  李倓站起身来; 朝着萧燕绥伸出手; “冷不冷?我们回去吧。”
  萧燕绥摇了摇头,却伸手搭在李倓的手上,稍稍借力从亭中站了起来; “不冷,不过,时间差不多了,的确是该回去了。”
  她的手纤细柔软,口中虽然说着不冷; 手指的温度却是带着一丝秋日的沁凉,而在手指的指腹处; 还留有些许不算明显的薄茧。
  ——并非舞刀弄枪留下来的锐利和冷硬; 而是一种似乎力道并不重、却因为时间漫长而留下来的轻微痕迹。
  鬼使神差一般,将萧燕绥拉着站了起来之后,李倓并没有从善如流的松开手,而是轻轻的拉过她的手; 握在自己的掌心,关切又好奇的目光便忍不住的仔细望了过去。
  院中虽然挂着灯笼烛火; 空中亦是月色皎洁; 不过,夜里的光亮依旧颇为不足,她的手指虽然白皙细嫩; 仿佛笼着月光,不过,在这一片夜色里,却是依然看不分明。
  “我的手怎么了?”萧燕绥还有些不明所以。
  李倓握着她的手,下意识的轻轻摩挲了一下指腹的位置,喉咙轻微的动了动,才平复下音调,开口回答道:“指尖怎么会有薄茧?”
  萧燕绥回答得颇为干脆利落,“写字、画图,做实验,偶尔还在院子里鼓捣花盆,再种两株幼苗……”
  而且,因为萧燕绥自己写东西画图纸的时候,始终还是上一世用钢笔、铅笔的握笔姿势,偏偏这年头她自己做的铅笔,再怎么用料精细,那碳棒的柔顺度也远不如后世的工业化产品,画图的时候,几乎是避免不了的手指上要多用些力。
  李倓轻轻舒了口气,也没再继续追问,就这么仿佛不经意间,拉着她的手,转身一起往来时的方向走去。
  绕过殿宇楼台,隔着老远,便能看到兴庆宫中举办宫宴的殿中灯火通明,耳畔飘来了晚宴上阵阵鼓乐吹笙的轻快调子,依稀之间,还有人们闲谈笑闹的声音,这一路,就仿佛从只有两人的寂静安宁,一直走到了繁华热闹的滚滚红尘之中。
  张岱刚刚从殿中找到萧悟,同他说说笑笑的走出来,一早就知晓了萧燕绥今日也来了,正要去找她说话呢,一抬眼,便看见,不远处的小路上,自己东宫的表哥李倓竟然和萧燕绥一起走了过来。
  张岱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等到萧燕绥李倓正低声交谈着,稍稍走近了一些之后,他便看到了那两人竟然一路都牵着手,本就瞪大的眼睛顿时更加滚圆。
  一时太过震惊,愣是没相处自己应该说什么的张岱完全是本能的使劲给了身边还在叨叨的萧悟两胳膊肘,权当是提醒。
  萧悟被怼得“哎”了一声,先是一脸莫名其妙的看向张岱,而后,便是顺着张岱的目光,看到了自家妹妹。
  一阵昏天黑地、无法言喻的剧烈震惊后,萧悟的脑海中瞬间飞快的闪过了无数个念头。
  ——我妹妹六娘怎么会和东宫的李倓走在一起!?
  ——他们两个的交情难道很好吗?明明六娘从小就不爱出门访友,偶尔私下里约好了出去玩的时候,和张岱、自己一起的次数基本上就占了大头……
  ——就是这次回长安城,六娘也从来没提过和李倓出去游玩的事情,李倓是突然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除了以前六娘小时候在上元节的天街灯市上和李倓看过花灯之外,他们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交集吗?
  ——难怪他之前一直追问自己,六娘什么时候从老家回来!
  心思太多,萧悟一个劲的看着自己的妹妹,竟是也没能吭声。
  李倓一直同萧燕绥走在一起,因为她说话的声音很轻,所以始终微微低头望着她侧耳倾听。还是在陡然间察觉到了一阵死死盯着自己的目光后,李倓才下意识的抬起头来,入眼便是萧悟和张岱站在灯笼之下,被热闹喜庆的烛火映照得满是震惊的两张面孔。
  短暂的对视后,李倓并未被盯得下意识的松开手,反而是忍不住的稍稍握紧了些,他轻轻的摇了摇萧燕绥的手,温声提醒她道:“前面。”
  “啊?”正同李倓说自己在老家养大的小猎犬事情的萧燕绥这才抬起头来,看见萧悟如同雷劈了的模样,顿了一下,这才后知后觉的松开了李倓温暖的手,直接就笑着迎了上去,“哥!还有九郎,我刚刚还没在宁亲公主那里看到你!”
  李倓稍候了一步,便也从善如流的跟在了她的身侧。
  “嗯……我适才带着十四娘出去了一会儿。”张岱不再继续瞪大着眼睛,反而是意味深长的看了表哥李倓一眼,这才笑着回答道。
  李倓就站在那里,同样也是微微含笑的模样,对于张岱那微妙的眼神,却是态度颇为平静,不置可否。
  事关自己的亲妹妹,萧悟可就远远比不上张岱的冷静了,他直接把萧燕绥拉到了自己身边,状甚不经意的便卡在了萧燕绥和来谈两人的中间,口中还道:“我正要去找你呢!”
  李倓只是含笑望着,等到萧悟和张岱的话音落下,方才开口道:“我们先进殿里去吧,外面夜里的风有些冷了。”
  “……”萧悟还拉着自家妹妹的衣袖,自然也摸到了被风吹得微微发凉的衣衫丝帛。
  毕竟是在皇宫之中参加宫宴,萧燕绥就算平时再怎么随性,今日也不会继续披散着个马尾就来了,而是难得的任由裴氏让婢女把一头青丝梳个好看的式样,漆黑如鸦羽的发间点缀着些许珠玉宝石的漂亮簪子,还有额间精致小巧的描金花钿,便是在夜色中,都在熠熠生辉、闪闪发亮。
  进了殿中,几个年轻人随便寻了个地方坐下,萧燕绥飞快的打量了一圈,朝着李倓的方向倾了倾,微微有些诧异的压低声音道:“万安公主不在?”
  李倓也自然而然的稍稍朝着她的方向靠过来,低下头来,放轻嗓音,言语间却颇为果断的否认道:“兴许是在别处还没过来吧!今日乃是圣人的中秋宫宴,她便是在道观中祈福,也不会不出现的。”
  萧燕绥微微点了点头,“嗯。”
  他们两人的窃窃私语,落在旁人眼中,自然心中又是一番计较。只不过,因为萧嵩已经致仕,盯着这一点的有心之人,自然也就变得少之又少了。
  倒是萧悟,忍不住的盯着还在同妹妹低声说话的李倓,脸上的表情几乎都绷紧了。


第137章 
  萧悟的脸色不对; 李倓自然从一开始便注意到了。不过,他却只是不经意间看了萧悟两眼; 温和的笑了笑; 却什么也不说。
  至于萧燕绥,则是在转头的时候,一看见萧悟那脸上扭曲得厉害的表情; 便微微睁大了眼睛,反正他们兄妹俩也是从小闹大的,从来不生分,见状直接就伸手戳了一下,还问了一句:“你怎么了?”
  “……”趁着自家妹妹没注意的时候; 萧悟恨恨的等了李倓一眼,偏偏; 对于萧燕绥的疑问; 他还不直接说,只是含糊其辞的摇了摇头,“没事。”
  一边是自小的好朋友和玩伴,一边是亲表哥; 张岱只好两不相帮,全当没看见了。
  而萧燕绥则是压根就没想到; 就当着她的面; 萧悟和李倓两个人,居然还能这么你来我往的,看到如今万安公主不在殿里; 她也就歇了心思,只是安安静静、旁若无人的坐在那里,再加上刚刚外面夜里有些冷,便随便喝了些热茶,带着轻微苦涩香气的热茶顺着咽喉一直到胃里,暖融融的,倒是瞬间整个人的心里都觉得熨帖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已经越见老态的玄宗终于亲自携着雍容妩媚、风华绮丽的杨贵妃走了进来,几乎是霎时间,萧燕绥便抬起头,一眼不眨的望了过去。
  ——此前,萧燕绥倒是已经见过了寿王妃,不过,对于如今的杨贵妃,想起这位头上还顶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名号,萧燕绥便忍不住想要再观赏一番。
  倒是有些可惜,今日的宫宴里,玉真公主似乎没有再把诗仙李白给带进来了……
  而在玄宗和杨贵妃的身后,除了从来在玄宗身边侍候、除了奉命外出做事以外几乎是形影不离的高力士,另一个人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竟是万安公主。
  原本还在欣赏杨贵妃雍容之态的萧燕绥刚巧便河万安公主的视线对上了。
  萧燕绥瞬间打起了精神,同时也在心中暗暗戒备起来。
  万安公主竟然是从玄宗一道儿进来的,也就是说,她刚刚应该也在玄宗处,身为兴庆宫中最为受宠的公主之一,倒是真名不虚传了……
  萧燕绥收回目光的时候,万安公主当然也一眼便在人群中瞧见了她。
  只不过,如今这种玄宗都在场的大庭广众之下,饶是万安公主,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突然变了脸色朝着萧燕绥发难。
  看见萧燕绥之后,万安公主自然也瞥见了和萧燕绥坐在一起的萧悟、东宫李倓、燕国公府张岱几人。
  三个年轻的小郎君都是差不多的年龄,虽然出身各有不同,总归却离不开皇亲国戚、世家豪门这些,萧燕绥和他们三人凑在一起,关系显然十分亲近。
  万安公主的脸上还带着笑,手里的指甲却是直接掐进了掌心里,那种皮肉破裂出血的钝痛,让她整个人猛地一震,瞬间便强压下心底的暴虐和戾气,继续稳稳的跟随在玄宗身边,等到玄宗和杨贵妃纷纷落座之后,才在近旁几乎同太子李亨挨在一起的一个位置坐下。
  高力士微垂的目光顺着万安公主一直望向了萧燕绥,看到正和萧燕绥凑在一起低声说话的李倓的时候,似乎停了一瞬,却很快便又收了回去,仿若什么都不曾察觉一般。
  “万安公主来了。”萧燕绥小声说道。
  一听她说话,李倓自然便侧过头凑了过来,微微颔首之后,也低声回答道:“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之前,万安公主身上出了些事情,闹出好些流言蜚语……后来,她便直接住进了道观中,不过,当初的风声早就没了,看现在的样子,也不知道,圣人是否会再让她回宫中居住……”
  都那么多年前的事情了,李倓居然也有所耳闻,他大概是觉得,这件事说给萧燕绥有些不太合适,便有意含糊其辞的略过了。
  萧燕绥刚刚听到的时候,还稍稍愣了一下,不过,片刻之后,便瞬间回过神来,说起来,当初万安公主的那件事,还和她有点关联,只不过,这件事就没必要再告诉李倓了……
  萧燕绥和李倓说话的声音虽然很轻,不过,萧悟和张岱都和他们挨着坐在一起,尤其是萧悟,这半天功夫了,眼睛就没从自家妹妹和李倓身上移开过,这会儿看见两人又凑到一起说悄悄话了,便忍不住的一个劲的往上瞄,恨不得把耳朵贴过去仔细听个清楚。
  旁边除了萧悟和张岱,毕竟不远处也还有其他的人,所以,萧燕绥和李倓这会儿说话的内容都有所保留,也就毫不在意萧悟听到了多少的问题了。
  倒是张岱,听见他们两人竟然在讨论万安公主之后,忍不住好奇的往玄宗身边看了一眼,没看出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便很快收回了视线。
  另一边,不管是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夫人坐在一起的裴氏,还是正同杜二郎、赵君卓坐在另一处安静角落里的萧恒,目光都忍不住的往自家小姑娘的身上飘了过去。
  萧悟没什么可说的,这是自家人,张岱也没什么可说的,宁青公主的亲儿子、燕国公府上的小郎君,而且从小就和萧家兄妹玩到了一块,也没什么可说的,唯独多出来了一个李倓,东宫出身,乃是太子第三子,偏偏又丝毫不受太子李亨的重视。
  如今,他却如此顺理成章的同萧燕绥坐在了一处,即便他是宁亲公主的亲侄子,却依然显得尤为突兀……
  萧恒看见这幅场景之后,忍不住又想起了当年萧燕绥似乎就和李倓有些交情的样子,明明两个人都没怎么相处过,一时之间,萧恒的心情尤为复杂难言,眼睛都半天没眨一下。
  看看萧恒,再顺着他的视线方向看见萧燕绥,杜二郎不由得挑了挑眉。
  再一转头,发现自己的好友赵君卓竟然也是差不多的表情,杜二郎的心里突然就有些无言以对了。
  ——萧恒好歹是萧六娘的亲兄长,赵君卓科举之前都不曾来过长安城,他这是凑的哪门子热闹,而且,看那眼神微微颤动的模样,竟似比萧恒还更投入些……
  随后的宫宴中,有能歌善舞者,借着酒兴,便纷纷一展身手。唐朝本就崇尚这些,这些平日里位高权重的大臣们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包袱,等到他们站在大殿中央的时候,原本那些乐师舞姬反倒被挤到了边边角角的地方,丝竹管乐倒是并不曾停下。
  中秋宫宴之中的座次划分其实并不算太过严格,其他人基本上也就是根据身份高低、亲疏远近不同,大致划分了一下,唯独玄宗和杨贵妃高高就座,而在他们两人的近处,则是几位宠臣和太子李亨、以及似乎有些突然的挤进来的万安公主。
  萧燕绥和万安公主的目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互相碰撞了几次,只不过,这会儿双方倒是都默契十足的互相移开了视线。
  万安公主的心中恨急,却碍于自己现在所出的位置,完全不能发泄出来。
  萧燕绥的目光,却是在逐一打量着玄宗身边的那些人。
  杨贵妃自不用说了,太子李亨此前她也见过,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心情似乎不错,丝毫不见几年前时常的强颜欢笑之感。
  至于李林甫,她也还记得,早年和萧嵩不和,只不过好歹没互相使绊子到明面上来。
  李林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