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盛唐宠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嵩回答道:“约莫一旬的时间,便差不多了。”
也就是十天左右,萧燕绥了然的点了点头,评价道:“还挺快的。”
“不过这几日也闲不住,”萧恒意有所指的笑了一句:“三日后,便是寿王迎娶新王妃的日子了。”
“额……”萧燕绥又忍不住想起出家的前寿王妃了,毕竟,她认识的历史人物实在是不太多。
顿了顿,萧燕绥道:“要去么?”
萧恒点点头,笑道:“这个自然。”
便是不看寿王李瑁的面子,这位新任寿王妃和寿王李瑁的婚事,玄宗可是看重得紧……
萧燕绥眨了眨眼睛,面上似乎闪过了一丝微妙的神色。
萧恒大概也没太多想,所以,并不清楚萧燕绥的迟疑,萧嵩倒是注意到了自家宝贝孙女的眼神似乎有点复杂,只不过,他一时之间也没想通萧燕绥怎么会纠结这种事情,索性便直接问道:“六娘可是有何心事?”
萧燕绥摇了摇头,口中却说道:“我倒是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些不解,新任寿王妃的婚事……前任寿王妃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这么一堆人过去祝贺,不会觉得尴尬吗?”
萧燕绥还是后来才突然想起来的,寿王李瑁、咸宜公主等人的亲生母亲可还是曾经虽无皇后之位,却有着皇后之实的武惠妃。
武惠妃的位置,其实和副后差不多,只不过,玄宗一直不肯册立皇后便是了。也是赶得巧,武惠妃当初的位分,和如今那悬而未决的杨贵妃的位置,还真挺相似的。
尤其是,细说起来,在杨玉环还是寿王妃的时候,她还亲自入宫给武惠妃侍疾,结果武惠妃离世之后,寿王妃反而留下了……
说难听点,对于寿王李瑁和咸宜公主来说,这根本就是媳妇、弟妹变小妈,这变故真是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吧!
尤其对于那几位当事人来说,恐怕说句晴天霹雳也不为过……
萧燕绥作为一个外人,这种事情即使和她没有半点关系,但是,依然还是想想都觉得尴尬。
结果现在,看玄宗的意思,分明还是有意要将寿王李瑁迎娶新任寿王妃的婚事大办,这思路她根本是越想越觉得有无数头羊驼狂奔着呼啸而过,只剩下满心“卧槽”了……
萧嵩听了,面上反而流露出几分不解之色。
玄宗要让寿王李瑁和新任寿王妃的婚事大办,思路简直再好理解不过,说是补偿也好,说是彻底表明态度,洗清前任寿王妃的身份也好,萧嵩不用想也知道,无非就是为了在此之后,册封杨氏为贵妃铺路而已。
——其实萧嵩也挺想吐槽的,只不过,他吐槽的点和萧燕绥不一样。
萧嵩和玄宗认识的时间久,他一直都知道,当年的武惠妃是何种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只不过如今,这个备受玄宗宠爱的身份,从当初的武惠妃,变成了如今的杨玉环而已。
可是,以萧燕绥的思路,她还是理解不了,唐朝这会儿,对于出家为女道士再还俗这种操作,其实还有一种认知,那边是,出家一次,便是方外之人,等到这同一个女道士再还俗之后,便和她当年的过往没关系了。
认或不认,全凭她自己,或是她的家人。
而现在玄宗的态度,摆明了的,杨玉环出家一次,如今还俗,和过往已经完全没关系了嘛,所以他可以直接册封贵妃了,满朝大臣看了场热闹,却没有人上奏抓着这件事不放,除了玄宗的态度之外,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在于,杨玉环此前已经出家做了数年的女道士,等于说前尘往事都已经洗白了,而在如今唐朝的普遍认知里,大家是认同这种思维逻辑的……
以至于,除了三观早就定性的萧燕绥而言,大家根本没人纠结杨玉环这件事。
比起关心杨玉环和玄宗的事情,大概,朝中重臣,更加关注的,还是身为两地节度使的皇甫惟明回京后,可能引起的朝局变换。
尤其是,现如今,也根本没有谁会想到,玄宗对杨玉环的专宠程度,竟然更甚于当年的武惠妃。因为杨玉环的关系,随后引起的杨国忠的起复和掌权,如今还看不出丝毫端倪。
李林甫一系的目光,仍旧死死的盯在东宫太子李亨的身上。
而私下里,太子李亨、皇甫惟明连同韦坚三人,也在密会后达成共识,皇甫惟明接连数封密奏,再三向玄宗建议,将李林甫撤职,同时又大加赞誉韦坚,试图举荐其上位……
这会儿的萧燕绥,还并不知晓,长安城中暗处的风云变幻,她只是满心卧槽的想着,寿王李瑁迎娶新任寿王妃,裴氏收到了请柬,她貌似也得去观礼?
第50章
三日后; 晴空万里,阳光温暖; 倒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萧燕绥一早就跟随裴氏一起; 到了寿王府。
毕竟是来参加别人的婚礼,萧燕绥也就不像是平日那般随意的散着头发或是扎个马尾,而是规规矩矩的让阿秀帮她把那一头长发梳了个简单的发髻; 然后随意的点缀了两支较为轻巧的簪子。
裴氏在马车上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的打量了自家女儿一会儿,今天这还是明显的仔细打扮过了,可是,和别人家漂漂亮亮一身锦绣华丽的小娘子比起来; 却依然显得特别的素净,素净得让人觉得有点困惑。
按理说; 萧燕绥还真不是那种天生喜欢简单朴素、性子颇有几分出尘的女孩子; 她没干过什么特别奢侈浪费的事情……除了鼓捣她那堆也不知道究竟是想要做什么的东西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也没什么特别的讲究,虽然喜欢尝试各种饭食佳肴,却又不像是正宗的老餮般偏好此道。
偏偏; 萧燕绥穿衣服的时候,却又没了这么多的讲究; 什么颜色料子; 她似乎都无所谓,每年让针线裁缝过来量尺寸、赶制新衣的时候,让她挑颜色布料; 萧燕绥依然是没什么意见,从来任凭裴氏做主。
思来想去,裴氏依旧满头雾水。明明自家这个宝贝女儿就是在身边长大的,可是,裴氏却觉得,自己好像从来都不曾搞懂过,自己的女儿究竟喜欢什么这个问题。
索性,裴氏一边替女儿理顺了一下衣袖,一边直接轻声问道:“六娘,你为何从不佩戴那些簪子,可是不喜欢原来的样式,回头阿娘将那首饰匠人叫来,你可要自己挑选些喜欢的样式,让他们用金银宝石重新打些?”
“哎?”萧燕绥微微一愣,直接回答道:“没有啊,我都挺喜欢的啊!”
说真的,大多数女人都是属巨龙的,亮晶晶金闪闪的东西,很少会有人不喜欢。若是再有什么珍贵的宝石,光华剔透、绚丽夺目的,就更喜欢了。钻石更是如此,越大越闪,看上去越暴发户越闪瞎眼,越让人喜欢得移不开目光……
这下子,反而是裴氏闻声愣住,“你喜欢?”
“喜欢。”萧燕绥肯定的点了点头,“你给我的、还有外祖父、外祖母以前送给我的,我都好好收着呢!”
……就算是贵金属,由于唐朝工艺所限,依然免不了含有一些杂质,萧燕绥担心那些亮晶晶的东西被氧化生锈,保管得可精心了。
“……好好收着?”裴氏敏锐的觉察出,萧燕绥话语间的不对劲来……那些金银首饰,为什么是收起来,而不是经常佩戴出来?
“嗯”萧燕绥肯定的点了点头。别人家的小娘子对妆奁或者是首饰盒子顶多是放在绸布、名贵的木盒里装好,萧燕绥可是直接密闭蜡封、恨不得将其搞成真空状态的……
裴氏的目光落在女儿那打扮朴素的脑袋上,“为什么……不带出来呢,那些簪子首饰明明都很漂亮啊?”
萧燕绥双手交握搭在自己的膝盖上,一个十足乖巧的模样,回答得十分顺溜,“都戴起来的话,头顶太沉了,而且那些首饰拉扯头发。”头皮都是紧绷绷的,还有点影响她思考。
……为什么好多科研工作者平时在实验室里忙活的时候多少都有点不修边幅?除了真是忙得没时间以外,其实,多多少少也有点放飞自我的意思,身体的状态越自由越舒适,大脑供血比较充足,思考的状态就越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裴氏有点发懵的看着女儿,萧燕绥也一脸乖巧的看着她。
半晌,裴氏放弃的摆了摆手,喃喃道:“我大概明白了吧……”
反正萧家的女儿也不愁嫁,萧燕绥就算平素不爱打扮,小姑娘依然长得精致漂亮,只是和人家的瑰丽华美比起来,这种素淡挂的,在人群中第一眼望过去,确实不够惹眼就是了。裴氏就算嘴上从来不说,肯定也希望看到,一群小娘子坐在一起的时候,就自家闺女能最出风头……
不过转念一想,裴氏又觉得,就自家女儿这点小小的爱好,她放飞起来,比起有些过于放肆骄纵的贵族女子,已经算是很克制了,这么考虑的话,裴氏也就不再纠结这些小事了,女儿怎么高兴怎么来,随她去吧!
寿王府中,裴氏和萧燕绥才下了马车,便被王府的婢女一路请到了后院的花厅中。
和寿王李瑁一母同胞的咸宜公主正在这里招待诸多女客。
大概是接连受到的打击太多了,一直精神恍恍惚惚了许多时日之后,咸宜公主也算是触底反弹,重新打起精神之后,反而再也不见之前的崩溃颓丧了。
咸宜公主今日穿了一身华美而繁复的宫装,气势磅礴却尤为绮丽,同客人说话谈笑的时候,一颦一笑间,都是从容的气度,神采奕奕,尤为动人。
萧燕绥默默的打量了咸宜公主几眼,一声不吭,跟着裴氏便安安静静的走了过来。
有了玄宗的暗示和属意,寿王李瑁这次迎娶新任寿王妃,明明都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整个婚礼的流程、排场,却根本就完全还是照着初次大婚的情况来的。
正如萧燕绥此前和祖父萧嵩、兄长萧恒闲聊时了解到的那般,这场盛大的婚礼,是玄宗对这个被自己夺了妻子的倒霉儿子的补偿,也是在用这场盛大的婚礼,表明自己的态度——韦氏嫁入寿王府,被册封为寿王妃,却绝非是以继室身份。自此,前任寿王妃的存在,便完全成了无需再提、不可言说的禁忌,最好是所有人都能主动忘了,在寿王妃韦氏之前,曾经还有另一个女子的存在……
宁亲公主也坐在花厅之中,看到裴氏和萧燕绥到了,自然便冲着她们招了招手。
裴氏从善如流的带着女儿坐过去,先是微微含笑,语气温和的同身边几位夫人都友好的打了一圈招呼,顺带着介绍了一下自家不经常出门做客的女儿萧燕绥,然后便是压低声音,小声同宁亲公主交谈了几句。
“十四娘身体可大好了,怎么今日不见你把她也带过来玩?”裴氏压着声音近乎耳语的同宁亲公主小声关切道。
宁亲公主也小声回答道:“前段日子十四娘每天都喝了些安神汤,等到心神缓过来之后也就无碍了。今日寿王府这边的客人太多了,生人也多,十四娘的性子不同于九郎,有些腼腆害羞,若是真带她过来,也怕她玩不尽兴,反而拘谨。还不如留她在家中,说起来,我这几日都是由着九郎带她玩耍,十四娘的性子倒是开朗多了。”
听宁亲公主这么说,裴氏也就跟着放下心来,想起张岱那性格,反而忍不住的笑道:“其实,十四娘若是和九郎一个性子,反而让人放心。”
“谁说不是呢!”宁亲公主深有同感。
小郎君性子太过嚣张跋扈,在外面说不准还真会惹出些乱子来,可是,小娘子若是天性骄纵,除非是玩弄权术到了当年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那个份上,否则的话,她能惹出来的祸事未必会有多大,至少,总比一个任人欺负撑不起来的绵软性子让她们这些做母亲的放心些……
——当然了,也是裴氏和宁亲公主谁都没有想到,除了当年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这种热衷于政事的公主之外,还有万安公主那种,出家做了女道士,未曾修得几分道家的万法自然、眼界开阔,反而这些年越发钻了牛角尖,并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做事情的时候手法也越发狠毒下作的……
说到这里,裴氏忍不住的看了自家女儿一眼。
萧燕绥正垂着视线,似乎又在走神,也不知道她在琢磨着些什么。
其实,不是裴氏自夸,她觉得,自家女儿这般便很好了,不会在外面随意嚣张放肆,自然也就不会乱七八糟的得罪人,但是,为人却又很有主见,不是耳根子软的人,而且,看她身边的婢女仆从,一向对萧燕绥唯命是从,裴氏便知道,甭管自家闺女的爱好如何,至少,她驭下管事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过了一会儿,萧燕绥听这些夫人们的聊天话题没什么感兴趣的,几个似乎是早就熟识的小娘子扎堆抱团,她也没兴致主动凑热闹,索性便和裴氏打了个招呼,自己往寿王府的花园里溜达着躲清静去了。
自己闲逛了一会儿之后,萧燕绥站在一条通往假山上的小径处,抬头琢磨着上面有没有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隐约瞥见一个凉亭之后,她也不嫌山上冷,随便叫了个寿王府的婢女,跟人家要了个暖手的袖炉,便直接抱在怀里沿着小路上去了。
凉亭里直接便是石桌石椅,大冬天的,那石头早就被冻透了,根本不能坐人,萧燕绥也不在意,站在这处,正巧还能居高临下的看见前厅一身喜服的寿王李瑁——当然了,这么远的距离,脸是看不到的,认人全凭衣服。
高处凉亭里视野开阔,心情都随之舒展了。
萧燕绥悠闲的待了一会儿,便听到,又有一人的脚步声来,片刻之后,她刚要回头,却听那声音语带惊讶道:“妥妥……?”
“是你?”萧燕绥也微微睁大了眼睛,看见李倓之后,又往后面张望了下,却并未发现总是和他形影不离的李俶和李文宁两人,不由得微微挑眉,玩笑了一句道:“又走散了?”
李倓也不在意,笑着摇了摇头。
看到萧燕绥自己站在这里,本以为她只有一个人在这里,或许是有些孤单,结果,发现她的手里居然还抱着个暖手的袖炉后,李倓的视线不由得微微顿了一下——萧燕绥这般优哉游哉的模样,看上去,甚至比他更从容几分,什么落单没人同她玩,似乎,又是他想多了……
萧燕绥倒是认真的打量了一下李倓的脸色,然后,直接就把手里的袖炉塞到了他的手里,坦然道:“这上面有风,冷吧,给你拿着!”
“……”李倓根本就没来得及拒绝,他下意识的低头看了看萧燕绥递过来的袖炉,再一看萧燕绥,她的衣服外面,本以为是点缀了毛皮滚边的地方,竟有两个能够放手的地方。
——这两个毛绒绒边的衣兜,还是在冬衣做成之后,萧燕绥又让懂针线的婢女给她额外添上的。
没了暖手的袖炉之后,萧燕绥自然就直接去插兜了=。=
第51章
李倓看着萧燕绥双手插兜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模样; 一时之间,还有些哑然; 然后; 便是忍俊不禁的失笑。
比起他来,萧燕绥就显得随意多了。
她直接走过来,站在了李倓的身边; 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稍近一些,站在一起也方便说话。
李倓则是忍不住又特意认真的打量了萧燕绥衣服上那两个毛绒绒的衣兜一眼,确定萧燕绥这般姿势确实十分舒适之后,才稳稳的握住了手中的袖炉,没有再提将其还给萧燕绥的事情。
“怎么没见你和李俶、郡主一起过来; ”萧燕绥的目光依然是往前面的正厅方向瞥的,不过; 说话的内容; 却是对着李倓。
李倓笑道:“我大哥这会儿应该在前面,阿姐在看新娘子,我自己一个人无事,便来后面走了走。”
东宫之中; 李文宁在太子李亨的女儿里排行第三,只不过; 李倓素来只是和李俶、李文宁两人交好而已; 他虽然并非只有这一个姐姐,可是,会被他一直称呼为阿姐的; 却的确是只有李文宁一人。
微微停顿了一下,李倓适时的转过头来,看着萧燕绥,同样是含笑的问道:“你呢,怎么自己一个人?”
“她们聊天的内容,有些我听不太懂,便出来躲清净了。”萧燕绥漫不经心的说道。
萧燕绥并非没有好奇心,甚至于,她的好奇心可能比常人还更旺盛一点。
只不过,对于那些夫人或者是小娘子们,随便起个话头,你一言我一语的,只是听个大概,便又是惊叹又是感慨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八卦态度,萧燕绥是完全敬谢不敏的。
……都把人的好奇心给挑起来了,结果最后却说不出个是非曲直前后原委,那么一大群人就只是捕风捉影的感慨着,还弄不清究竟是真事还是造谣,那也太扫兴了。
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萧燕绥又终究不是个太八卦的人。她喜欢把事情彻底弄清楚,然后心中自然会有评判,却不喜欢听话只听半截,这会让她感觉,四处传着这种消息的那些人很不负责任。
就算是看戏,也要看全套不是?否则多扫兴啊……
李倓听了,并未多说什么,只是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笑道:“我倒是知道一个有趣的地方,过去瞧瞧吗?”
“好,”萧燕绥一口答应下来,径直转身,同李倓并肩站在一起,甚至还有几分好奇的兴致勃勃道:“哪边?”
“跟我来。”李倓说着,也已经毫不犹豫的往前走去。
李倓比萧燕绥大了约莫三四岁,这会儿也已经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模样,身形比之成年人要瘦削几分,不过,身高骨架大致的模样,却是已经初露端倪了。
同他比起来,不过豆蔻之龄的萧燕绥,便是比以前长高了不少,如今,却依然还是五官精致却稚嫩的少女模样。
也就她那一双漂亮的眼睛,明亮灵动却总是会带着几分沉吟思考之意,让人看起来的时候,似乎比她的年龄更加成熟些许。
萧燕绥直接跟了上来,走在路上的时候,还随意的问道:“你怎么会对寿王府这么熟悉?”
李倓乃是太子李亨的第三子,而太子李亨和寿王李瑁,并非一母所出的亲兄弟。
萧燕绥这么一个不通文史的理科生,因为这些年一直生活在萧家,从祖父萧嵩等人的话语中,也能辨别出来,太子和寿王这兄弟两个之间的关系,可实在是说不上好来。
在这种情况下,李倓竟然会知道寿王府哪里好玩有趣?这就有些让人意外了。
李倓倒是回答得颇为自如,“倒不是对这里熟悉,我只是此前碰巧看到过工匠所作的寿王府图纸,以及,刚刚还听咸宜公主身边的婢女说,院中有几棵果树,颇为有趣。”
“果树?”萧燕绥微微挑眉,面露几分好奇之色,“我刚刚在上面的时候,居然都没注意到这些……”
即使李倓有意放慢了步伐,因为萧燕绥这会儿比李倓还是腿短了不少,所以,走着走着,依然还是不小心便被拉下了一小段距离,萧燕绥自然是稍稍快走了两步,重新跟了上来。
李倓也一直都在关注着身边萧燕绥的情况,见状,又稍稍放缓了速度,才笑着打趣了一下,回答道:“毕竟是冬天,果树的叶子也都落得差不多了,前些天还下了场雪,树梢上或许还有积雪覆盖,哪里分辨得出是果树还是普通的林木?”
“有道理。”萧燕绥点了点头,却直接反问道:“既然都是光秃秃的树干了,那你说的,果树究竟是有趣在哪里?”
李倓这次却没有再直接回答了,而是看着萧燕绥眨了下眼睛,故意卖了个关子的笑了一下,“看到你便明白了。”
“好吧,”萧燕绥也不再多说什么。
毕竟,虽说是两世为人,可是,不管是这一世还是上辈子,萧燕绥还真不是在农村田园长大的孩子,而且,以前的时候,她也不是专门学农业、林业这些的,所以,对于植物、果树的接触了解,基本就还是局限于城市中的公园、萧家的园林,亦或者是生物教科书里的基因、遗传、扦插、嫁接、生长素、叶绿素之类的常识中……
寿王府的面积本就不算小,萧燕绥刚刚又是在假山的山顶处,这一路绕着下来,而且,连带路的时候,还有一避开了人群众多的地方,所以,萧燕绥和他走了好一会儿,才听他终于开口道:“到了,看!”
李倓的声音里并不带惊奇,却含着几分笑意。
“唔……”萧燕绥自然也一眼便看到了前面小路尽头的景象……那是一片小树林,不过,种的却并非是观赏类的树木,而是好几颗颇为粗壮的柿子树。
霜寒深秋早就过去了,柿子树上的叶片也早就随着萧瑟的秋风一起,变红变枯,因为干燥那些叶片甚至变得稍稍一碰便发出沙沙的破碎声响,然后轻飘飘的打着旋落在地上,融入树根附近的泥土里。
萧燕绥面前的这一小片柿子树,枝叶早就变得光秃秃了,只剩下了深灰色的树干、枝条,不见半点绿意。
……当然了,以萧燕绥的眼力,她能依然认出这是柿子树,最简单的原因自然是,附近这些叶片光秃秃的柿子树上,叶子没了,一个个或大或小,金红橙黄的柿子,却依然还有不少都高高的挂在枝头,也有好些已经掉落在了地面的落叶里。
寒冷的冬日里,还有几只并未远走他乡的鸟雀,正认真的啄着树梢上三两个柿子,原本圆润的柿子,自然也就在鸟喙下,变得只剩下空了的半个还挂在枝头上。
寿王李瑁肯定不会缺这么几个柿子吃,所以,他院子里的柿子树,还真的就是每年开花结果,然后长一树的柿子挂在上面等着喂冬日的鸟雀了……
这些柿子树,早在秋日里便是红遍一隅人未识。
萧燕绥正抬头盯着一个挺大个、并且还没来得及被鸟雀所啄的柿子,琢磨着能不能找根挂着布袋的竹竿把那个柿子摘下来,便又听李倓在旁边轻声解释道:“柿子树是有年景的,并且,每一棵树的年景都不一样,通常是今年结了果,明年便不会再结了,还要等到下一年才行。”
“哦!”萧燕绥眨了眨眼睛,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在生物书上看到过类似的阅读材料,并且,她记下来的内容,似乎刚要是针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就是果树的大小年吧!果树一年坐果太多,就会过度消耗养分,导致第二年是小年不挂果。”萧燕绥单手托着下巴,一边瞅着那个柿子,一边仿佛很有经验一般的深沉道:“一般可以采用适当疏果的方法,人为的将结得过密的果子摘掉,并且施肥补充养分,这样的话,果树就可以每年都连续结果了,嗯……”
突然听到萧燕绥这么说,李倓大概是有点懵,甚至还有点反应不过来的呆了一下,下意识的问道:“是这样的吗?”
“嗯。”萧燕绥肯定的点了点头。
唐朝这会儿,其实也有一些农学的书籍,并且,庄稼地里有经验的老农往往也会有些独到的见解。
不过,其实也不仅仅只是唐朝,整个古代时期,国内的农学科学,大多都是局限于经验总结,依照以往的经验,在种植过程中,人为的进行一些有良好效果的经验性的工作,以期能够丰收。
短暂的沉默后,“果树如此,其他的庄稼是不是也是如此?”
“庄稼想要收成好,最重要的就是种子的品种和化肥的使用。”萧燕绥实话实说,虽然她不太懂农学。
李倓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见萧燕绥一直都还在盯着那个柿子,甭管好不好吃,反正她肯定是想要就是了,李倓倒也干脆,直接道:“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哎?”萧燕绥下意识的看他。
不一会儿,便见他从附近的护卫那里拿来了一柄长枪,然后抬手刚好截断了那个柿子根部的不过寸余的树枝。
李倓伸手接住了那个柿子,转身递给了萧燕绥,“给你。”
第52章
萧燕绥看看一手握着长枪站在那里的李倓; 再看看那个被他托在手心里的柿子,眨了眨眼睛; 毫不犹豫的伸手; 将柿子接了过来。
那个柿子其实很大,十三岁的少女一只手根拿不过来。
尤其它还在枝头上披着风霜冰雪挂了这么久,微微发凉的果皮早就变得极薄也极脆; 稍不小心,就会将它碰坏。
萧燕绥也不含糊,直接抽出了原本插在毛绒绒的衣兜里的双手,就这么将这个冰凉凉的柿子捧在了手心里。
“谢谢。”感谢的话语,萧燕绥说得干脆利落; 脸上还带着些礼貌的笑意。
刚刚动作的时候,两个人的手指有一瞬间的轻轻碰触; 萧燕绥一直插在兜里的手指十分温暖; 李倓刚刚虽然一直拿着袖炉,不过,袖炉里的温度也早已经慢慢散去,再加上李倓又是去取长枪; 又是捧着刚刚摘下的柿子,是以; 他的手指; 反而透出了些微的冰凉。
萧燕绥还在打量着手里的柿子,皮薄却重量十足,想来会很甜; 只不过,它一直被挂在树枝上,冻在外面,肯定很凉,直接吃掉的话,冰牙不说,保不齐还会弄得肚子疼,萧燕绥略微琢磨了一会儿,在心里暗下决定,果然,还是把它带回家里,然后放在暖和地方,弄成室内的常温状态之后再来吃吧!
……冬天的时候,她最喜欢把柿子洗干净,然后将尾巴那里挖掉,接下来,就可以捧着一整个的柿子皮,用勺子将里面的果肉挖着吃干净,最后剩下来的,都还是一张完整的柿子皮,翻过来扣在果盘里,不仔细瞧都不会发现的那种=v=
萧燕绥正心情愉快的看着这个柿子,甚至都不太在意自己一直用双手捧着它很快会觉得冷的问题了。
倒是李倓,看到萧燕绥这般模样,却是微微一怔,觉得自己刚刚带她来这里玩,又帮她摘了一颗柿子的举动,有些轻率了。
“冻手吗?”李倓将手里的长枪重新还给了附近的护卫,然后才走到了萧燕绥的身边,微微低头看着她关切道。
“有点,不过也还行。”萧燕绥一向坦诚,李倓问了,她就实话实说。
反正她身上穿的衣服暖和,手里就算稍微凉一会儿,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等会儿回去找个暖和的屋子休息一会儿,自然就能缓过劲来了。
李倓见状,已经是径自伸手,复又将这颗柿子从萧燕绥的手里拿了起来,“我帮你拿回去吧,等下再给你。”
萧燕绥看了一下李倓的手指,知道他是好意,不过,拿着这么一个冷冰冰的东西,谁拿谁冷,几乎是必然的。
“我没事。”不等萧燕绥开口,李倓便已经主动说道。
萧燕绥略微迟疑了一下,“唔……谢谢。”终于不再拒绝。
反正李倓比她大了几岁,这个年龄的男孩子,身体素质大概正是最好的时候,便是稍微冻一下,可能问题也不太大?
他们两个往这边跑了一圈,时间也已经不早了,估计等会儿,寿王府和新任寿王妃的婚礼便要进行,随后便是开宴的喜酒,虽然对于这个,李倓和萧燕绥两个人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