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宫斗]才女养成攻略-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绿水急得跺脚,回头让人赶紧去找太医来。
…………
宴会散去,众人出宫。看见宋太后退席的,其实有不少人。原本宋锦绣就在那等被瞩目的位置上。
只一个南沧海。本来都向外走了几步,终于忍不住,又折返回来。心中对自己道:只是看一眼——看一看她身体还好,就走开。
南沧海是宫中禁卫的头目,更是宋锦绣的表哥。宫中宫女太监见到他进来,纷纷低头行礼,并没有哪个多问一句。
南沧海忧心之下,并没有注意到这许多。他大步流星径直到了内室,只看见宋锦绣靠着床头微躺着。地上拿盆拿帕子拿药的站的满满的。
宋锦绣喝多了酒原本头晕,这人一多越发觉得眼前都是人影儿了。挥手让他们下去。绿水才想说什么,抬头看见南沧海,顿时好似见了救星一般。
原来宋锦绣向来不好饮。这是头一遭喝多了酒。绿水在外面固然是威严十足的宫中第一号大宫女,在这里遇到了自家主子的状况,却也不免慌了手脚。
南沧海心里默念了一路的“看一眼就走”的坚定信念,在一眼看到宋锦绣那极为少见的柔弱迷离姿态之后,就丢到了爪哇国去……
他大步上前去,想去扶,又似乎有点不敢。终是宋锦绣迷迷糊糊之间,感到了某种令自己舒适和安心的气息。舍了那床柱,改做抱着南沧海。
南沧海被抱的一愣。
那个瞬间,各种感想似乎都湮灭了他自己。盼望了许久的人在自己怀里,一阵狂喜才出现,又被那种种顾虑冻做了冰碴。
末了。南沧海有点苦涩的一笑。缓缓地,把乍愣着的两只手环绕过去,拥紧了她。
等到锦绣醒来,只怕,又会回到平常……算了,就是能够亲近一夜,也是好的。
他小心的转了个身,带着宋锦绣,半坐在床榻上。让怀里的人,睡的更舒服些。低头嗅着她身上的味道,眼睛望着窗外苍茫的夜色,只觉得一时喜,一时悲,竟是有些痴了。
…………
绿水在旁边看得大惊。这叫个什么事情!自家主子和梁州伯,这这这不是那个什么“孤男寡女”?
她下意识的张了几次嘴,却是一个字都没吐出来。虽说是自己主子先……可是梁州伯呀,你能不能别这么理所当然就抱上了。我家主子喝多了,你又没喝多!
绿水愣了一会儿,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了。清一清喉咙,正想说点什么。只说出了一个音儿,就被南沧海一个锐利的目光,逼退了回去。那目光炯炯,三分悲哀七分戾气,透着一种令人不敢违逆的气势。
绿水被盯得一愣。
她下意识一施礼,竟是退出了房间。
绿水在门外站了一会儿,心中兀自有些莫名。怎么梁州伯一个目光,自己就真的出来了?想起自家主子还在里面,正想鼓起勇气回去。远处,传来了人声灯影。
今夜在太医院值勤的沈御医走在最前面。他声音听着有点紧急:“绿水姑娘安。太后还好?快带我进去!”
…………
南沧海打发了绿水。小心把宋锦绣放到了床铺上,亲自下去,合了窗子。
回身看宋锦绣在这点时间内,又换了个姿势。此时她倒在床榻上,身下抱着一床大红的被子。如白玉一般,睡在上面的美人,头发微微凌乱。不知怎的,竟有着说不出的暧昧情味。
南沧海本想离开的脚步又迟疑了。那边的一切,似乎都在召唤着他。召唤着他的抚摸,亲近……他受了蛊惑一般走过去,心中对自己道:只这一夜,只这一夜就好。锦绣喝醉了酒,应该有人陪着,自己什么都不会做,只是……陪她一夜。
他此时已经忘记了,宫中哪里会缺少服侍太后的人。
然而,仅仅是“陪她一夜”这样的想法,似乎都禁不住,令他心跳,如鼓。
…………
南沧海定了主意。再望向宋锦绣的目光,更多了几分炙热。一直以来说服着自己,告诫着自己,不能去碰,甚至不能去想的珍宝,就这样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几乎有些手足无措了。
宋锦绣压着被子睡,不舒服的挪动了一下。南沧海惊醒过来,心中暗笑,居然,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时候?愿在衣而为裳,愿做你手上的桂花香。
他上前去。
小心把宋锦绣抱到旁边,给她铺好床。知她这会儿还能听见些声音,轻声在她耳边哄着,让她脱了衣服再睡。
宋锦绣哼了一声,扭头。睡得半沉半浅,侧头的时候突然弹了起来。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南沧海忍不住凑过去看,失笑,这是被头上的金钗扎到了。
…………
绿水推门进来的时候,南沧海正帮宋锦绣解开了头发。听见人声,十分的柔情化作了十二分的怒气。他小心安置好宋锦绣,起身在门口对着绿水压低声音喝斥道:
“她已经睡了。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带外人来!”
绿水被骂得一愣,“哦”了一声,就行礼退出。临走前还听得里面那人又道:“这里有我就行了。你去沏一壶浓茶来。”
沈御医在后面什么也没看到呢,就见绿水转了回来。隐约似乎听见里面是个男人的声音?他脸色一变。
绿水出了门才开始懊恼:怎么又听了梁州伯的话!自家主子见御医怎么就不行了……而且其茶水这样的小事,哪里用的着她去!
虽然如此,想起方才看到的那个眼神,她竟然不敢反驳也不敢再进门去了。送了茶水后,蹲在门口挠墙。这晚上……可千万别发生什么才好。
第84章 耿耿星河欲曙天
南沧海关了门扉,环视四壁,嘴角竟勾起个笑来。笑意稍透,看到那杏黄的帐子,转做了落寞。不经意,化为一声叹息。
他走过去。把宋锦绣身上的衣服,褪了比甲,襦裙,解了下裳。仔细叠放在一边,只剩下身上的一套中衣。细心把那被子展开来盖在宋锦绣身上。
然后,他起身来,将茶水收到汤里温着,一口吹熄了近处的蜡烛。
屋里的光线一下子暗了起来。
南沧海走到床前。高大的身影遮了并不明亮的远处的烛光。他在那里站了一会儿,扭身坐下。
他坐在床边,脱了朝靴。解了外衣。却是合衣向内躺了下来。在这般阴影暧昧的月色下,人的轮廓都不甚清晰。南沧海却只觉得,身边那人,无一处,不是完美。
他小心的靠近了一些。伸出的手,似乎微有些颤抖。短短的距离,似乎用去了身上大半力气。最后,他碰到了,他轻轻的环绕住了她。
南沧海闭目,睡去。
也算拥香依翠
可惜春宵梦短
…………
外面的绿水,听着里面声音渐息。心里庆幸,究竟没弄出那说不得的动静来。
在门外徘徊了一会儿,准备下去休息了。
这时有小宫女,见她不在门口划圈圈了,就准备照常进去值夜。绿水连忙喝止。
她心里暗骂梁州伯,你不守规矩,我居然还得为了我家小姐遮掩。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于是,没好气地吩咐:“值什么夜!今天有人值夜了!都散了去。”
于是,门外就都散了去。
…………
二更时分。
宋锦绣半梦半醒的起身,扶着床头干呕。
南沧海早惊醒过来。侧身下床,先到远处取了烛火,又倒了温水,放在一边。
宋锦绣干呕了一会儿,就真觉得喉头一股腥臭泛将上来。南沧海赶过来抚摸拍打着她背部。此时见她快吐了,心想屋子里留了这气味,锦绣只怕会睡不好,随手抓了件自己的外衣过来,衬在下面。
宋锦绣就全吐在了那外衣上。
吐完后,她似乎感觉稍好些。不经意又被谁抱在怀里轻声劝着,半劝半哄着喝了半盏茶。这才重新睡了过去。
南沧海站起身来,把那弄脏的衣服随手一团丢到一边去。方才没过多久,更没做多少动作。可是他此时才发觉,竟是积了一头的汗。
南沧海把自己拾掇了一下,重新躺在床上,搂着宋锦绣。心中悲喜莫名。
他也是自小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哪里曾做过一个指头的活计?屋子里更是收拾得整洁,稍有凌乱,就会换了收拾房间的下人。谁料到,今日服侍宋锦绣居然没有一点不甘愿之处,甚至此时,心中还只有怜惜。
她还难受么?
我却大约是疯癫了。
…………
南沧海再无睡意。睁着眼睛,就着微弱的烛光,描摹着那人的轮廓。
逐渐,那轮廓越来越清晰。五官,如凝脂一般细腻的肌肤,最后连上面的纤细的毛发,也都可以分辨。
天色亮了。
南沧海在心中微微一叹。离开么?或者……稍微再等待一会儿?
他猛然间对上了一双正望着他的眸子。明眸善睐,秋水翦翦,似极浅,似极深。南沧海愣住了。
…………
宋锦绣醒来时,身体还被抱在那人怀里。不熟悉的束缚和温度,令她扭动了一下。抬眼去看,带着几分诧异的叫了出来:
“表哥?”
南沧海不着痕迹的把放在对方腰臀部位的手往回收。连上换做了惯常的笑容,就好像二人不是交缠着躺在一张床上,而是在许多大臣面前讨论国家大事那样。点了点头,矜持道:“锦绣。”
宋锦绣迷迷糊糊间没发觉这姿势有何不妥当。想起昨夜断断续续的记忆。皱着眉头先问到:“表哥,昨天……是你?”
南沧海一个翻身起来穿衣。他外衣已经弄脏了,里面的衣服也没脱,所以也就是在穿靴子。这背着身子的动作,遮掩了脸上的七分炫耀三分黯淡。就听得他声调有些古怪的回答:“是啊,怎么了?”
宋锦绣支起半身来,偏头看他,目光中若有所思:“我记得……我昨天晚上吐了?”
南沧海脸上一红。昨天晚上做的事情,这说出去,简直快比柳下惠更奇葩了。便是他自己想起来,也有几丝难为情。按照他一直以来的想法,本来应该和宋锦绣保持距离的……可是伊人就在旁边,他头脑里的所有思想,好似也同时混乱了起来。
许久,他有点支吾的答道:“没有这回事儿。”
宋锦绣靠着床头半坐起来。狐疑的看了看他,又看见了旁边的茶壶:“不对,我昨天是吐了,好像还喝了茶。好像服侍我的,也不是我宫里的宫女太监……”她目光炯炯的盯着南沧海。
南沧海此时正好回头,被那目光一盯,顿时狼狈。最后无奈道:“是啊,你昨天吐了还喝了茶,是我帮你弄的。你吐坏我一身衣服,满意了么?”
宋锦绣愣了。半天没说话。
南沧海看着她出了会儿神。摇摇头,自嘲,难道我还在盼望着什么?顿时有些意兴阑珊了。转身,就想离开。
不意被一只手突然抓住了衣袖。那手雪白丰腴柔弱无骨,他昨夜也曾经……南沧海的思绪被一句话打破。
宋锦绣轻声道:“表哥,我有个想法……”
第85章 太后情事他人说
熙朝代宗四年春,上奉太后狩猎于京郊。文武百官,多有扈从者。
宋锦绣带着一儿两女,在帐篷里教他们辨认侍卫狩猎来的猎物。这是鹿,这是花豹,这是野鸡。这个?不是老虎,这是他们打猎牵的狗。
三个儿女中,很奇妙的,反倒是叶贵人生的那位二公主,性格最像宋锦绣。这姑娘天真活泼,想一出是一出,兴致来了谁也拦不住她。只是做事儿偏莽撞了些。
宋锦绣把自己的套圈绝技,郑重传授了她。这二公主的生活环境比当年的宋锦绣更好些,受到祸害的地方也就更大了点。不光是园子里的鸡鸭,连孔雀白鹤百灵之类,都每日被撵得嘎嘎叫,深受荼毒。此次出门,她是最兴奋的一个。
宋锦绣自己所出的那一对儿女,性子也各不相同。大公主有点好打听消息。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最喜欢听婆子聊天。一双眼睛乌溜溜的,不哭不闹。等到长大了些,更是宫里宫外什么事儿都好奇。这丫头天资很高,几乎学什么都是一遍就会。只是性格爱好,太奇特了点。也不知道她一个公主,打听了东市大街上的招牌酒楼,今天摔了几个勺子,这样的信息,有什么用。
五岁的皇帝龙敖仁,却与他胞妹不同。这孩子是个有点沉静的性子。不怎么说话。说起来也慢吞吞的,好像每个字都在深思熟虑一般。还有一点念旧。自己的小玩具,都整整齐齐的弄在盒子里。连不会说话时逗弄他的拨浪鼓,也找人翻了出来放在一起。
宋锦绣对几个儿女都偏向于放养。乐意抓鸟的就去抓鸟。乐意打听消息的就派给人手去打听,乐意在屋子里读书写字整理房间……也随他。几年以来,她出手管教的,算下来其实只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某次她看见两个太监哄着二公主看外面弄进来的画册。上面是什么才子佳人月下幽会的故事。画得逼真极了。自家女儿才几岁,就有人勾引她看这种东西?宋锦绣大发雷霆,把两个小太监连同宫内负责人员安排调度的,一同罚了。
又狠查下去,得知大公主身边有人给她弄外面的蝈蝈笼子,皇上身边更离奇,居然还有太监搞来了春宫!这一次牵连了宫里将近十分之一的太监。宋锦绣把几个儿女身边的人,都换作了自己这里用惯的,才稍放下心来。
第二件事情是某次龙敖仁跑来找她,说看上了内库里一个青铜摆设。皇家虽然天下的物件应有尽有,可是让一个还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太过恣意的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不是教子之道。
宋锦绣当年在家中那样受宠,可是也不能事事如愿。现在她自己做了家长,也这样管教自己的孩子。
宋锦绣仔细问过她儿子,准备用那摆设做什么。听说是想放在房间里,便摇了摇头。直到听他说准备赏赐给下人的时候,才转而高兴起来。后来龙敖仁的用度,始终比较简朴。
后世的评论者们,在这一点上大加称赞宋锦绣。史书上的商纣也曾经是一个好君主。某日他换了一双象牙筷子。有贤臣感叹,恐怕从此会爱好奢靡了。果然。君王是一种全天下都没有人约束的物种。如果他没有学过控制欲望,那绝不是他区区一个人的灾难。
后世名声自有后来人关心。宋锦绣当日并不知道这许多。这是几人来的第二日了。按照传统,狩猎队伍也该返回了。
宋锦绣带着几个孩子出了帐篷。远远就看见几个精赤了上身的少年儿郎,仰首挺胸的在附近骑着马晃来晃去。
论理说,这在女眷面前如此做,是有些不妥当的。然而如今太后主政,这已经是最大的不妥当了,其他的也就休提。
宋锦绣开始还未发现。后来见那几人,一边骑马晃悠,一边还频频把目光投射过来。马背上放满了猎物。显然是十分善战的少年。可是……如果表示一下自己骁勇,这总有人会统计猎物数目报上来的。像他们这样晃来晃去,这是在干啥?
宋锦绣莫名其妙,随口问了一句:“那几人怎么了,你们谁过去看看?”
就听得旁边自己才五岁的女儿,咯咯笑了出来:“母后,母后我知道!他们是嫉妒南叔叔呢。他们都说,也不知道南叔叔那么瘦的身板行不行,母后怎么会看上她——对了母后,什么是‘行不行’呀?”
宋锦绣低头一看三个孩子都抬头在看她,目光里毫无掩饰的好奇。顿时大窘。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旁边的光线一暗,南沧海扔了马缰走过来,含笑问:“说什么呢?”
宋锦绣支吾两句,连忙拽了人离开。余光看见南沧海背后那些依然在马上显示胸肌的少年,不知道怎么,就不由得想到“行不行”上了……南沧海“行不行”么?她想到某事,脸上一阵发红。
南沧海神情微动,勉强抑制住。侧身行了个礼:“皇上安。”
龙敖仁收了好奇之色,像模像样的鼓了鼓小胸脯:“南叔叔好。”
这几人进帐去了。
后面的人,目光一起投向了那最大帐篷外依然晃动的门帘。
梁州伯南沧海,如今方到而立之年,膝下只有一子。去年新丧妻。然而全京城的权贵,对此保持了一种有些诡异的静默。几千官宦人家,没有一个试图给女儿做媒的。
朝中传言,这一位,和太后,有些不得不说的事情。
官场上讲究的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每一条传言,都不是无稽的。便是被人捏造,也显示了捏造人的心理想法与想推动的某件事。而且这一条传言,只怕……就是事实。
南沧海担任宫中禁卫中郎将已经几年,留宿宫中那就是职责所在。这做点什么,的确方便。另一条,现在的那位岑首辅,不知道怎么不投太后的喜欢。在如今的形势下,南沧海一家独大。朝堂内外,多的是在他门下奔走的。这样的势力,管他有没有奸情,一般人是不敢招惹的。
这只是一方面的事实。
另一方面的事实是:当大家听说这梁州伯与太后暧昧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心中窃喜。机会来了!
不就是陪着女人过夜么?咱们男儿有力量,谁不会呀!太后你看看我,我也挺优秀的呢。
于是有在奏折里加小纸条,写藏头情诗的。这都明珠暗投了,宋锦绣根本看不懂。又有在面见太后时含情脉脉的,咱也不图独宠,或者梁州伯一个人满足不了您呢?宋锦绣没太在意。今日遇到了一批最直接的,直接来批展示肌肉的少年啊。说起来,南沧海的身材的确不太显。可是大约有人忘记了,这一位当年是军中出身的……
宋锦绣从前没往这个方面想。这次恍然,除了几分不好意思之外,倒有些哭笑不得。想想看,这事情原来在一年之前就有些端倪了。当时自家老娘得知了她和南沧海的那回事儿,曾经试探的问她,觉得南沧海怎么样,有没有想过试一试别人?
当年的宋锦绣回答:“凭他天下还有谁。我就喜欢他!”
许多年后,某考古学家从地下挖掘出了一个金属器皿。经鉴定,是熙朝的物品。
那器皿上雕刻着缠枝莲花并蒂开的图样。底部有一行小字:“XX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臣李魁督造献于梁州伯府太后殿前”。
多少“只相信正史”的历史学者恍然大悟。
原来野史上说的,竟是真的。
第86章 千古才女宋锦绣
熙朝代宗十四年春,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权倾朝野的梁州伯南沧海长子南岭,与来京城的九公主之孙发生争执,气愤之下指挥仆从将人打成了重伤。
其二,是十五岁的帝王龙敖仁举行冠礼。掌握朝政十几年的宋太后,归政于其子。
宫中消息难测。多少人在后面暗自捉摸。
沈御医家的后院里,两个已经而立之年的男子在对坐饮酒。
贺兰达新升了刑部主事。这些年来他紧随梁州伯的一举一动,去年秋季更是将某个素无劣迹却总喜欢给人掣肘的家伙下了大狱。因为找不到罪名,贺兰达便临时杜撰了一条:腹诽。
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大家没有听加你说出来,可是我们都觉得,你心里这样想了……这案子判得还有人证呢。据说是和那个倒霉货一起喝酒的几个,作证说当时某某人说了大逆不道之言辞,这个家伙居然嘴角微微一笑。可见一定在肚里骂人。我们作证!
贺兰达的名声一时大震。
朝野上下,对此“腹诽”的也有不少。可是如今朝堂,梁州伯的手下就是最根正苗红的。敢反对的,真没有多少。
却没料到,宋太后在这个时候归政了。
贺兰达抿着酒,对沈御医感慨道:“太后这举动……真是常人所不能为也。一个不入流的小吏,掌握了实权,都能够横行乡里,尚且不舍得退休。太后如今还年轻,居然能够让皇上提前五年冠礼。这般清风霁月,真是多少男人都比不上啊!”
沈御医低头喝了一大口酒。笑容泛着苦。有件事情他从未对人说起过。当年太后与梁州伯的消息传出,他是曾经跑去自荐过的。当日太后但笑不语。后来,他才辗转听说,当年这二位,似乎是曾有婚约的。
谁相信呢?一个主政的,天下九州所有物产想得到什么都能得到什么的人,这么多年来,居然只有一个男人。
而且,这个归政的时机……不能说不好。只能令天下多少如他这般的男人,对梁州伯暗地里羡慕妒忌恨了。
贺兰达也不在意沈御医没回答。他隐约知道一点这人曾经的想法。倒是转而说起另一桩事情来:
“听说没有,高丽新换上的那个国主,也不知道吃坏了什么,居然发国书来说,我朝这样的女主天下,太不符合天地阴阳的常理。既然没有长成的继承人,不如把位置让给别人。比如他们高丽就有某个年龄合适的,堪为一国之君……”贺兰达说的眉飞色舞,显然觉得十分好笑。
沈御医放下酒杯,突然正色道:“我快离开京城了。”
贺兰达一愣:“怎么说。”
沈御医望了望远处,收回目光,眼中还有点惆怅:“大丈夫处身立世,总想留下点自己的东西。我是个大夫,如今在京城学了十几年,该学到的也都学到了。想著书立说,流传后世,那就得到处游历。”
贺兰达面色惊讶起来:“你竟有这样的想法?了不起!只是,怎么从来都没听你说过。”
沈御医停顿了一会儿。突然自顾自笑了起来。他抬头问了个有点奇怪的问题:“你说,后世的人们,看我们这些人。会不会觉得一群男人被一个女人指挥着,是一件分外耻辱的事情?”
这话说得有点突兀,并不像一个回答。可是贺兰达,隐隐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里有点感叹。自古最怕“痴”,“痴”到这个份上,也算难得了吧?他这样想,口上却回答:
“宋太后……也不是一个寻常的女人啊。”
沈御医点点头:“她——自然不是的。”
贺兰达突然提壶斟酒:“这些且待后人评说罢了——你我相交十几年,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愚兄就在京城,只望你善自珍重。”说罢,一饮而尽。
沈御医点头一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人都有这等胸襟。我们兄弟也不能输了他们。贺兰兄,你也多保重。”
是时,庭院萧萧,只见明月清风,沁人胸怀。
…………
宋太后归政于子后,又十年,卒于储秀宫。丧礼过。梁州伯南沧海闭门不出。代宗侍之如亲,执礼甚恭。数请出,南沧海均推托,半年后身亡。代宗为其送葬,时人甚奇。
代宗皇后为宋家女。
代宗数次加封梁州伯府。又百五十年,卷入某废立叛乱,特赦,全家贬为庶人。
虚青凌年五十带全家返回河洛。虚家后世传承数百年。
贺兰达最终位至一品,官场上下无人不心存畏惧。此人后来死于党争,临死前道:“害我者,学士也。”理宗听闻,后将三个大学士下狱,不久,俱亡。
沈煦终成一代名医。
…………
宋锦绣其人,以女主之身主政数十年,虽然有时局之不得已,却不失为一代之强人。后世对于她,议论颇多。
道家认为:宋太后执政顺天时,讲人心,不耐繁文缛节。这正是我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之典范。
儒家认为:宋太后教子别出机杼,却不失其本。代宗是熙朝承上启下之一代明君,他尊重儒生,治理国家,颇有“仁”“恕”之道,又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不给人民增加额外负担。这都是对儒学有着极为深厚造诣的表现。他的母亲宋太后,也当然,是我们儒家的人才。
民间的野史小说,多半对于这些争论不感兴趣。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宋太后的艳情史上。有人声称宋太后是精通素女房中术的女阴阳家。还有人说宋太后乃是武林高手,曾练过“龟息大法”,所谓的死亡不过是在惑人耳目,其实早就与梁州伯一起,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去了。
最可笑的一段话出自儒门精研理学的几个学究。据他们考证,所谓的“太后主政”,乃是历史上最大不过的一个烟雾弹了。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梁州伯逼死了太宗(龙四海),胁迫太后嫁给他,操纵朝政。太后忍辱负重,强颜欢笑。你说证据?经考据,太后未入宫前就是平城的知名才女了,后来主政那么多年,竟然丝毫没有墨宝流传,动笔只写自己的名字。可见其气节所在——这是用这样的方式,在进行无声的斗争呀!
想那江山代有才人出,才女有什么稀罕的!然而,像宋太后这般,有风骨的才女。因为对于朝政不满,又苦于地位不能表达,以从此不写诗来做斗争的才女,太少了!
这几个学究后来很知名,这一番议论,加上考证出来的“宋太后十二岁墨宝”,竟然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后世某代,适逢战乱。某唱曲大家也遇到了家国被占领的情况。一怒之下编作戏曲:“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胡儿铁马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思悠悠来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洲!”自称退出演艺圈。以此表达不满。这个举动,被当时的人称赞为:“锦绣遗风”。
众说纷纭。
只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
宋锦绣,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才女”!
【小说下载尽在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