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二年,故人戏-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应了,不消片刻,茶点都端了来。
傅家四爷处处像三爷,唯独一样比不上。三爷喜好听戏,四爷是个破嗓子。侗汌吃着茶点,虽不会唱,却跟着哼,哼到半截上,已是泪眼模糊。
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也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傅侗汌击掌,夸赞道:“这句戏词最好。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那夜他唱到兴起,在四弟睡着后,小酌数杯。
心中有伤感、欣慰,也有怅惘,不知明日的傅侗汌会是怎样的,是要继续和烟瘾药瘾抗争,还是彻底放弃,选择和无数王孙贵胄过相似的生活,晨起一杆烟枪伺候着,日上三竿起床盥洗,没撑两个时辰又是偎在塌上,一杆一杆消磨时辰?
想着想着,他自嘲地笑。是喝得太醉了,忘记四弟的身体早就不满足于大烟,需要的是吗啡,他那已无处下针的手臂,还能撑到几时?
惊醒他的不是晨光,而是一声枪响。
他千想万想,唯独没料到侗汌选择的是死路。
当见到躺在血泊里的四弟,傅侗文终于明白,侗汌为什么会在自己面前肆无忌惮地吸食大烟,是想让他看到一个让人厌恶的躯壳,让他明白,这个躯壳连傅侗汌自己也会厌恶。想丢弃,想放弃。
倒在血泊里的人,躺在被鲜血浸透的西装上衣上。那件上衣是他深夜为四弟亲自披在肩头的。傅侗汌手里的枪也是他的,是趁着他熟睡时偷走的。
那日晨起,傅家大乱,下人们来收走了尸身,侗汌母亲哭得肝肠寸断,几度昏厥。父亲也责骂他为何要逼四弟戒烟,逼出了一条人命。
傅侗文没有一句辩驳。
当院子再次归于寂静,他坐在屋外的台阶上,恍若置身事外。
冰天雪地里,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两只手交叉而握,撑在鼻梁下,看着满院积雪,兀自出神。好似侗汌还在自己身旁,慷慨激昂地陈述救国之路……
倘若从头再来,他宁肯自己自私一点,在外滩码头上拒绝带走蓬头垢面、脸色灰白,还一身跳蚤的傅侗汌。命人把他绑了,送回北京傅家,让他做个挣扎在家庭阴影下的富家少爷,最后不得不屈服,娶妻生子,挥金如土,浪荡一生。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待从头。
……
戏里人,开锣就是一场“待从头”,戏外人却没了从头再来的机会。
侗汌,黄泉后土,盼你能走得慢一些。
捐躯报国的路留给三哥,愿你再投胎就是华夏昌荣,太平盛景。
第58章 第五十六章 勿忘三途苦(1)
天黑后,她回到弄堂,看到公寓里只有厨房开着灯。
通常她和傅侗文不在,谭庆项便将楼上的灯全灭了,带培德周旋在炉灶、餐桌之间。万安喜欢在白日里搬个小板凳,在天台上看着他晾晒的衣裳、被褥,天一黑就收拾好天台,他就会回到三楼自己的小屋子里听无线电,还不爱开灯。
果然如她推测的,一进门,就听得楼梯间里回荡着无线电的歌声。厨房门口,有两个人影,是谭庆项和培德对坐在餐桌旁,轻声聊着天。
厨房餐桌上铺着两张报纸,上头扔着一叠解剖素描。
“这是你的?”沈奚有了兴趣,看到最上头的一幅人类大脑的横切面素描。
先前在欧洲,医学解剖并不受欢迎。今年大流感开始后,欧洲人为找到病因才开始了系统的医学解剖研究。她没想到谭庆项会这么早涉猎这个。
“是侗汌留下的,”谭庆项说,“他在英国时自己画的。”
沈奚坐下,一张张看着。
除去那张大脑横切面,余下都是心脏、肺腑和主要血管的素描图。全彩色的。
“你当初和四爷是同学吧?后来为什么又去了耶鲁?”
欧洲心脏学发展最快,没道理读博士去美国的。
谭庆项默了半晌,说:“那年侗汌一走,我只想着离开北京,随便去一个地方都好,唯独不能回伦敦。伦敦是我和侗汌认识的地方。”
原来是因为四爷,她明了于心。
谭庆项又说:“后来和侗文通信,知道他心脏不好,就想着还是要替侗汌照顾他,于是毕业后就回来了。”
谭庆项似乎不愿再谈,起身穿上围裙说:“给你留了晚饭,你收拾一下餐桌。”
“是年糕吗?”这可是谭庆项最拿手的菜。
“想得美。”谭庆项把蒸笼打开,是灌汤包。
好吧,灌汤包也好吃。
饭后,沈奚等到十一点多,傅侗文也不见人影。
洗过澡,她在床上看书。
这间卧房越来越像傅家老宅,万安是个念旧的,自作主张地按着他的印象,今日换灯盏,明日换花瓶的,到如今,竟把床帐也都挂上了……
门忽然被推开。
她立刻抱住枕头,就势滑下身子,趴到床上装睡。
入耳的脚步声很轻,床帐被掀开。黄铜挂钩撞上床头,叮当几声响。
鼻端,有香气飘来。
“你再要睡,排骨年糕就没了。”他轻声道。
沈奚立刻睁眼,见他半蹲在床旁,右手里端着一盘排骨年糕,惊喜之余,马上翻身坐直,接了他手里的盘筷:“你特地去买的?”
“听说你晚上想吃,就去买了,”他说,“也是巧,我四弟爱吃这个,你也爱吃。”
“在上海吃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了,”沈奚悄悄说,“楼下有时有卖宵夜的小贩,炒的最好吃,比饭店里的还要好。”
傅侗文一笑,轻敲她的额头:“更巧了,他也如此说过。”
两人笑着聊着,分享这一份排骨年糕,等吃完,又相伴到洗手间去刷牙洗脸,仿佛一刻都舍不得再分开。到回来,傅侗文也没睡的打算,和她一左一右地倚在床头轻声闲聊。
慢慢地,就聊到过去傅家请过的洋先生。原本是打算让先生教授少爷们学洋文,后来发现这群少爷既惹不起也管教不得,最后就成了傅家的一个活人摆设,偶尔被少爷们逗得说两句洋文,被戏称为“洋八哥”。傅侗文自幼和各国领事馆的大人们来往多,学得早,后来四爷的洋文都是跟着他来学的,四爷走后,他又教五爷。
“清末的课本很奇怪。一页十二个格子,横三,竖四,”他食指在掌心比划着,“每个格子讲授一句话,格子里的第一行是中文,第二行英文,第三行就是中文译文了。”
“中文译文?”沈奚英文在纽约学的,没见过这种课本。
“打个比方,”他道,“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这句话在课本上是‘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
“啊?”沈奚忍俊不禁,“这念出来不像啊。”
他叹道:“后来课本都是自己写的。”
“真难为你,”沈奚笑,“又当哥哥,又当洋文老师。”
“小四和小五都算争气。”他道。
未几,再道:“央央也争气,读书用功,绝不比男儿逊色。”
她被夸得脸红:“我二哥常说,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傅侗文轻轻地“哦?”了声。
“我二哥也爱听戏,”她看壁灯光下的他,“脾气秉性和你很像。”
“沈家二公子,”他轻声道,“无缘一见,可惜。”
“离家前,我最后见的也是他。”她又说。
那时在马车旁,二哥嘱咐她不要哭闹,还告诉她,从今往后她要独自在世间生存,想家也要放在心里,忘记自己的姓氏,忘记自己的家宅,忘记家里的兄长和弟妹。
年幼的沈奚不知沈家遭遇变故,对二哥的话懵懵懂懂。
后来每每想到那夜,她总想不透为何二哥明知大祸临头,却不随自己一同逃走?
“排骨年糕……骆驼馄饨。”窗外卖宵夜的少年吆喝着,仿佛是为了应景,竟在今夜来了。她收了心,望一眼落地钟,两点了。
吆喝由远至近,再渐渐远去。她回神时,傅侗文已经枕着她的掌心,合了眼眸。
要睡了?睡这么快?
沈奚抽回手,悄然勾了床帐,让夜风能吹进帐子。虽不是盛夏了,还是要通风睡觉,秋老虎也厉害得很,稍不注意就是满身汗。
蚊子嗡嗡地叫。她听了会儿,又怕蚊虫咬他,匆忙找到折扇,轻轻打开,往下扇着风。
清风拂面,傅侗文是被她照顾得愈发惬意,十足是重茵而卧、列鼎而食的一个贵公子,倦懒地将手搭在她的大腿上,轻敲打着节拍。
不晓得,心中唱得是哪一折。
……
日子一晃到九月上旬,流感在全国蔓延开。
时报载流感爆发的村子:“一村之中十室九家,一家之人,十人九死,贫苦户最居多数,哭声相应,惨不忍闻。”棺木销售一空,待装的尸体不计其数,只能暂放在家中。
红会为应对疫病,在上海周边成立了临时医院。沈奚医院的医生们轮流前往,义诊看病,沈奚也是此中一员,自然忙碌。
到下旬,到了傅侗文父亲的七七。
傅侗文父亲是傅家族长,丧事是要大办的,要日日唱戏,流水席不断。
只是如今傅家落败,几个儿子客居在上海,也没法照祖宗的规矩来。最后是傅侗文拿得主意,安排来沪的傅家人在七七这日去徐园听戏。
她以为自己是要去的,还提前准备了衣裳。
可后来傅侗文说,他和家中人并不亲近,两人婚事也没公开,沈奚自然不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沈奚不觉他的话有什么不妥,于是在这日,亲自给他备好西装衬衫。送他出门。
“就算是听一夜戏,你也不要硬撑着,”她两手合握着玻璃杯,抿口茶,伸手,自然地为他正了正领带,“能偷着睡一会最好。”
这是句傻话,傅侗文微笑着,轻刮了下她的鼻梁。
“放心去吧,”谭庆项在后头说,“三少奶奶这里有我呢。”
不过是听场戏,有什么不放心的。
沈奚没在意谭庆项的话,自然也没留意到他们两个的目光交流。
正要走前,守在门外头的中年男人进来,和傅侗文耳语了两句。傅侗文蹙起眉:“没拦住?”“不敢硬拦着。”
“怎么了?”沈奚不安地问。
“我母亲来了,在门外,”他低声说,“说是要见你。”
“现在?”她完全在状况之外。
在傅家人都聚齐在戏园时,他母亲竟来到这个小弄堂,要见自己?沈奚理不清这个逻辑,但肯定不能躲开。傅侗文也知道躲不过了,让人开门,他亲自把老夫人扶进公寓。他嘱所有下人在门外候着,把母亲扶到一楼客厅的沙发上,等沈奚进屋后,他关了门。
沈奚本是要送他出门,只穿着日常衣裙,安静地立在沙发旁。
“沈小姐,”老夫人对她招手,“来,到我身边来。”
还是叫“沈小姐”?
沈奚被老夫人握着手,挨着她坐下。
“你们的婚事也该要提上日程了,”老夫人微微含笑,“侗文不提,我这个母亲替他提。”
沈奚错愕的一瞬,傅侗文在一旁微摇头,暗示她先隐瞒已婚的事实。
“嗯,这件事……”她顿了顿,笑说,“我们也在商量了。”
“那就好,那就好。”
老夫人把自己手腕上的玉镯子褪下,直接套到她的手腕上,全程动作都是面带微笑,但双手用了力,有着不准许她躲闪的坚持。
沈奚感觉到老夫人的力气,也就没推拒。
“这是我嫁入傅家时的嫁妆,送你做见面礼,”老夫人看她不躲闪,心中安慰,和颜悦色道,“并非是聘礼,只是我这个老母亲送给未来儿媳的。”
“谢谢老夫人。”
她说完即刻懊悔,好似言语单薄了。
只是她从未学过如何做媳妇,如何同婆婆讲话。
老夫人没在意她的措辞。
傅侗文在一旁道:“母亲若只是想见她,我可以在明日带她去公馆。今日是七七,傅家长辈也都聚在徐园,不好耽搁。”
“是要去了,”老夫人慢慢地说,“沈小姐一道去吧,难得再有机会见到傅家团聚了。”
沈奚没做声,假装犹豫地看他。
既然傅侗文说她不宜去,那便有不好去的道理。但老夫人的话不管真假,起码说出来的意思是为她好,想要她在傅家公开场合露面,给她一个名分。
她没立场反驳,只好把话茬扔给他。
“还是不要带她的好,”傅侗文说,“终归没有嫁入傅家,名不正言不顺。”
老夫人摇头:“沈小姐在母亲的眼里,已经是有名分的了。”
母子两个相持不下。
傅侗文默了会,对沈奚冷漠吩咐说:“去换一身朴素的衣裳。跟着去就是,不要多话。”
沈奚知他故作了冷淡,没多话,上了楼。
客厅里剩下母子二人,反倒没了交流。
傅侗文沉默着,立身在窗前。
他料想了所有的突发状况,没想到母亲会出面,带沈奚去徐园。
父亲去世后,傅家家主自然就该是傅家大爷的。所以傅侗文清楚,大哥今晚一定会出现在徐园。今夜他安排了压轴大戏,等候大哥。
沈奚去或不去,都不会有影响。
但傅侗文总想要小心一些,能让她避开这种场面最好。可母亲太过坚持,理由又很充分,他若要一直争论,反而会显得心虚……
也只能让她去了。
“公馆里房间多,地方也宽敞,”老夫人打断他的思绪,问他“为何要住这里?委屈了沈小姐。”“我和沈小姐都不习惯许多下人们伺候着,太过拘束。”他答。
又是让人窒息的安静。
一对母子心不连着心,久未见面也寻不到话题说。
很快,傅侗文听到了沈奚下楼的脚步声,开门,唤丫鬟搀老夫人出门。
他原本是安排了四辆轿车,加上老夫人来时的两辆,一共六辆黑色轿车驶离霞飞路,和迎面而来的电车交错而过。
路上雷声阵阵,是有雨的征兆,可车队到了徐园,也没见半点雨滴。
今日的徐园被傅侗文全场包下,一整夜都不接散客,自然也没了上次来的盛况。明明戏未开锣,却莫名给了沈奚一种笙歌阒寂、风流云散的错觉。
他们车队停靠在正门外,傅侗文让人先护送老夫人进了园子。
老夫人一走,立刻有人到傅侗文面前,低声道:“三爷,是要封园子了吗?”
他点头。
那人不再多言,退着出了铁栅栏门。从外,上了锁。
从此刻起,徐园砖墙外,每隔十米都会有青帮的人守夜,都带着枪。无人能进出。
沈奚见到落锁的场面,心中隐有不安。
突然,一道青白闪电撕裂乌云,照亮了眼前的青石板路。
两旁的中年人撑起墨色雨伞,她和傅侗文没走出几步,伞布上已经有了阵阵雨滴砸落的声响,像急锤打鼓,动静大,雨滴也大。
傅侗文一直沉默走着,到进入戏场前,抬眼看了眼天上。
“我稍后,要做什么?说什么吗?”
他摇头,低声道:“少说话,静观其变。”
“好。”
外头没闲杂人,冷清得很。场子里却是灯火错落,笑语不断。
围坐在戏台下的男人们仍是多年前的旧模样,长衫,缎面的。女人们也都是老式的裙褂。她一眼望过去,仿佛回到了当年贺寿宴的戏楼,哪里有徐园平常的样子。
他们到时,傅家大爷被老辈人围拢着。
大家看到傅侗文,不约而同静了一瞬。
他们两个和这里的男人女人大不同,一个身着深色西装的绅士和穿着连身裙的小姐,仿佛是在晚清画卷里硬添了一笔亮色,十分突兀,不合衬。
“侗文啊,”花白胡须的老人家见到他们,即刻唤他,“你可是到了。”
傅大爷是名分在的花架子,操办丧事,出钱出力的都是傅家老三,这笔账大家心里明白。见到真正有权势的傅三,自是热络,纷纷和他招呼。
家里的晚辈也全被催促着,上来和他这位三哥、三叔攀情分。
傅侗文嘴角带着笑,草草应付后,悠哉地将右手指楼梯,对人群中的傅大爷说:“大哥,你我兄弟楼上一叙。”
第59章 第五十七章 勿忘三途苦(2)
两兄弟上一回见面还是在老夫人住的公馆里。父亲去世那日。
这一月来,傅侗文在明面上没做绝,私底下却截断了傅大爷全部人际关系和财路,青帮黄老板拒不见面。如今两人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却还要维持着一团和气。
“三弟看着气色不错啊。”傅大爷撩了长衫,和傅侗文并肩上楼。
“老样子,”傅侗文客套地笑,“没想到大哥今日会来。”
“三弟在说笑?”傅大爷哈哈地笑,“我看你是料定今日大哥会来的,是不是?”
傅侗文含笑,不语。
今夜七七,他是算定了大哥会露面,这是大哥最后翻身的机会,能见到母亲,能见到傅家诸位长辈,能有控诉傅侗文的机会。
四十九级台阶,转眼到包房外。
二楼有七间包房,正对着戏台的那个最宽敞。
沈奚认得这间,上回和黄老板对峙也是在这里。门外,守着十个小厮,还有平日跟随傅侗文的人,守着包房的门。
他们驻足在门外。
“你我兄弟误会太深,今日借着母亲和家中长辈都在,要好好地解一解心结,”傅大爷笑着问,“今夜父亲七七,你该不会急着要大哥的命吧?”
“怎敢,”傅侗文指包房“大哥请。”
下人们开了门。
傅大爷毕竟也是风雨里过来的,笑容不散,先入了包房。
里头人不少,傅老夫人坐在当中,两旁是六位家里成年的少爷,各自带着女眷,小姐们都在隔壁包房。二少奶奶病重,是苏磬陪着二爷来的,她瞧见沈奚和傅侗文的一刻,面上有了一丝微笑,轻轻对沈奚颔首招呼。
傅家大爷看到屋里的丫鬟,不悦地说:“下人们都出去。”
丫鬟们悄无声息地退出房间。
“大哥,你让丫鬟们都走了,谁给我们添水倒茶?”一位年纪轻些的少爷说。
“老二留下,你们都去隔壁。今日我们几个年纪长的要谈正事。”傅家大爷说。
那几个少爷早坐不住,知道他们年长的兄弟矛盾深,正不想留在这包房里受罪,傅家大爷这么一吩咐,众人也都没多余的话,纷纷对老夫人行礼告退。
“丫鬟不在,端茶倒水的事我来做。”苏磬起身,柔声道。
“我帮你。”沈奚说。
“不用你,”傅二爷笑着说,“沈小姐还没嫁入傅家,是客,只管坐着听戏就是。”
窗外是疾风骤雨,雨潲进屋里,打湿了地面。
苏磬走去关窗,为透风,她留了一条缝隙,用金铜色的挂钩扣住窗户。
离开窗边,她挂好了门闩,随即坐到丫鬟坐的小板凳上,捡起椅子上自己的团扇,给煮水的小炉子扇着风。全程都小心翼翼,静悄悄的,是不想掺和进大房恩怨的态度。
傅侗文和大哥互相笑着,无声地指了指对方身后。
两兄弟落座,一东一西。
沈奚和傅侗文并肩坐在一对太师椅里,中间是个小茶几。
茶几上摆放着铜制的望远镜和粉色戏单。
始终静默的老夫人开了口:“你们两个是亲兄弟,要好好聊一聊,有什么心结都在这里一并解开,”她看向傅二爷,“侗善也在,算是个见证人。”
傅二爷坐着欠身,回说:“自家兄弟,不用证人。”
“把你和沈小姐叫来,都是我的一个私心,”见没外人了,老夫人也承认了自己的用心,“傅家里,如今能在侗文面前说上话的,只有老二你了,”她看向傅侗文身旁的沈奚,“傅家外,能左右侗文想法的人,也只有沈小姐。有你们在,我安心。”
“哪里的话。”傅二爷笑答。
沈奚微微笑着,轻颔首,权当应付。
她猜到傅侗文母亲突然到公寓找自己,送玉镯,让自己来这里,这一连串的行为都有着明确目的。只是傅侗文很少同她说傅家的事,她了解不多,摸不透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眼前听他母亲的意思,是怕压制不住傅侗文,才请了自己来。
知子莫若母,老夫人猜到傅大爷今天会冒险来,也猜到了傅侗文会为难大儿子,自然要早做安排。但如今,她娘家衰落,失去了丈夫,一贯宠信的大儿子也落魄了,无法实质上帮助傅大爷,只好迂回求助于傅二爷和沈奚,想要他们两个替自己开口劝说傅侗文。
岂料,傅二爷是敷衍,沈奚是默不吭声。
傅侗文母亲该说的都说了,只好端着架子,背脊笔挺地坐着,保护好自己最后的威严。苏磬用白手巾垫着壶盖,看水煮沸了,熟练地沏茶、奉茶。
茶递给傅侗文,他对苏磬含笑点头,不急于说话。
茶递给傅家大爷,他接了,吹着飘在水上的茶叶,心不在焉地等着傅侗文先说。
茶递给傅二爷,傅二爷没接,看了眼茶几。苏磬心领神会,放在一旁。
老夫人和沈奚的茶也奉了,苏磬再回到原位,照看着那一炉的红炭。
沈奚拿了戏单,借灯光看曲目。
第一首就是《满江红》。
一道响雷炸开,恰合衬了楼下的锣声。
戏池子里的老少爷们都以为这是好兆头,笑着喝彩,声浪传到二楼,前后包房也都叫了好。唯独这里,有种诡异的宁静。
她翻过戏单,看到背面的小广告,没看仔细呢,傅侗文就一下抽走了那张纸。沈奚惊了一瞬,抬眼望去,他在笑。仿佛在和她逗趣。
“老三,我们直说吧。”傅家大爷再熬不住,放下茶杯,因为动作急,水溅到了手上,他不禁倒吸口冷气,甩着滚烫的水滴。
“大哥想听我说什么?”傅侗文把戏单递回给她。
“这一个月你像疯狗似的,断我财路,斩我人脉,连我想去面见母亲也要阻拦。若不是今日我冒险来这里,是不是你已经打算将我从这人间除名了?”
傅侗文微笑,不答。
傅大爷渐沉不住气,攸关性命,如何能冷静:“你我早年政见不同,是有些矛盾,但也不至互为死敌,对不对?当年你和四弟支持维新派,我和父亲支持保皇党,最后胜出的是保皇党,对不对?你以为维新派被赶尽杀绝时,你和四弟为何能逃脱?还不是因为我从中斡旋?这份恩你不能忘。”
“是吗?”傅侗文终于开口,“我和四弟没有死,都是多亏了大哥照应?”
“不说这份恩,”傅大爷又道,“后来你开始支持革命党,我和父亲支持袁大总统。你就像一个豪赌之徒,永远选择和傅家站在对立面。父亲是为了保住傅家,才想要除掉你,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照着父亲的意愿做的。可我还是帮了你,”他指沈奚,继续道,“她来傅家找你,是我帮着老二为你说话。要不然你以为这样一个没背景的女孩子会被准许进入你的院子吗?就算是进去了,要不是我和母亲在背后劝说,你们两个恐怕已经死在一起了。”
傅侗文点头,看向傅二爷:“说到此事,二哥,这份恩我一直记在心上。”
“自家兄弟,”傅二爷低声回着,吩咐苏磬,“大哥茶洒了,你再添杯新的。”
苏磬顺从地沏新茶。
傅二爷在有意缓和气氛,傅大爷也强压下胸腔内的急火,短暂沉默。
等苏磬把一盏新茶放到傅大爷手边,已经过去了十分钟。漫长的十分钟里,傅大爷在思考着如何攻破傅侗文的心结。他一直认为有母亲在,傅侗文不会真下杀手,哪怕有医院外的争执,也都在青帮几位老板的合力劝解下,算是过去了。
可这一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改变了态度?
猜不透傅侗文的想法,傅大爷只好试探。
“侗文,你我兄弟都是想做大事情的人,只是立场不同,”傅大爷语重心长地解释,“这就好比,当年我和二弟,一个支持民主共和,一个君主立宪,是理想不同、理念不同。你看现在我和二弟还不是兄弟情深?”
他见傅侗文不答后,渐渐地想到了一桩旧事。
“我知道一直有风言风语,说四弟染上烟瘾和我有关,”傅大爷欠身,诚恳地望着傅侗文,“你自幼和四弟最要好,这是你的心结……”
沈奚正端着茶杯,将要喝。
四爷?他在说傅四爷是被他害的?
苏磬摇扇的手也明显停了,她低着头,把玩着手里的团扇,像在看着地下的石砖,或是自己的鞋。
“大哥终于说到我感兴趣的地方了。”傅侗文低声道。
“你不能只凭人家一张嘴,就认定我有罪,”傅大爷即刻争辩,“侗文,你怎能怀疑大哥?”
傅侗文望住他:“过去你能压下这件事,是因为父亲保你,母亲护你,也因为你还有权势地位,而我斗不过你。今时今日,你自问还有能力压下去吗?”
他言下之意,已是有了确凿的证据。
傅大爷做过许多的亏心事,人一旦亏心,就绝做不到坦然。
到了这步田地,他知道自己是该认错求饶的,让母亲帮着自己说话,不过是害四弟染上烟瘾,害他性命的不是自己。
很快,傅大爷推翻了自己的想法,傅侗文和四弟自幼要好,一旦自己承认了,肯定是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恐怕会当场毙了自己……
几乎在下一秒,傅大爷再次推翻了刚才的想法,今日是七七,傅家长辈都在,傅侗文不会这么不顾颜面,当场要自己的命,再说了傅家长辈们都可以帮自己说话的……
傅大爷背脊发凉,可又冒着冷汗。
是五内俱焚,也是如坐针毡。他只觉自己的手臂、身子、大腿,甚至是脚,都摆得不是地方,不舒坦,不如意,不安稳。
沈奚两手端着茶杯,一动不动,心中是惊涛骇浪,又听傅侗文在身旁说:“大哥可想好了?要如何辩解?亦或是直接认了,让母亲为你说情?”
傅大爷下意识地和母亲对视。
老夫人深叹着,低声道:“侗文,这件事也有娘的责任。”
“母亲是该了解我的,最好让大哥自己说。”他打断。
……
傅大爷不得已,微动了动嘴唇,没声响。
他再用力,逼迫自己做了决断:“侗汌的事,是一个失误。维新派失败后,我知道你和侗汌势必要被报复,所以……”
“所以先下手为强,绑走侗汌,向你的主子献媚?”
“不,侗文,你该知道你们支持维新派这件事,早就被人盯上了。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住你!必须要给他们一个靶子,我不能牺牲你,你是我亲弟弟,那就只能牺牲侗汌,”他急欲起身,可被傅侗文目光震慑着,腿脚软绵,毫无力气,“侗文,我怎么会忍心让四弟死呢?只是受了一点教训……烟土这种东西,连你都逃不掉,侗汌只是太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