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香_梦溪石-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失败者一跃成为胜利者,心气难平一时口快,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没说话,夏侯渝也没再开口,只是面色犹带怒意,冷冰冰的,若说先前他还带着一丝善意的话,此刻这丝善意已经消失无踪,荡然无存了。
时移势易,魏临不得不略略低头:“是朕方才失言了,还请肃王见谅。”
“陛下言重了。”话虽如此,夏侯渝的脸色依旧不那么好看。
魏临:“我尚有一事不明,还请肃王解惑。”
兴许是认清自己的处境,他的自称也发生了变化。
夏侯渝:“陛下请说。”
魏临:“严家父子归顺之后,不知贵国打算如何处置?”
夏侯渝:“若无意外,自然是封赏有加。不过陛下放心,他们的爵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你高的。”
魏临:“我那位皇后严氏,想必现在也在你们那儿了?”
夏侯渝也没隐瞒:“不错,严皇后昨日带着儿女逃出城,被鲁将军手下的人捉住,此时已被妥善安置,陛下不日便可与他们共叙天伦。”
魏临脸上露出一抹讥诮的笑容:“共叙天伦?那倒不必了。”
他的笑容隐去:“我有一个条件,杀了严氏父子三人,连同我那位妻子在内,我必将亲自出迎齐军,双手将玉玺奉上。”
夏侯渝淡淡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严氏父子也是率军投降,别说杀俘不祥,待他们回国,陛下也要委以官职的,怎么可能说杀就杀呢,陛下对他们不满,我可以理解,但齐国有齐国的法度,不能因为陛下的私情便胡乱处置人命。”
魏临:“严氏父子今日可以反魏,它日利益足够,同样可以反齐,此等三姓家奴,贵国陛下用着难道就放心?况且他们在魏军素有威望,他们若死,齐国收编兵员也更加容易。”
夏侯渝还是摇摇头:“此事非我所能作主。”
魏临又道:“魏宫藏着一笔财物,出自前朝宫中,藏宝之处甚为隐秘,只有我才知晓,若无人指引,你们便是将宫廷翻个底朝天,只怕也难以寻觅,以严氏父女三人的性命,来交换这一笔宝藏,想必应该很划算才是?”
夏侯渝沉吟片刻,终于点点头:“陛下既然诚意拳拳,我也不好辜负。”
事实上,早在他离京前,齐君就已经交代了,像严氏父子这样的小人,最好半道上就让他们“病亡”,否则途中他们若是振臂一呼,难保不出什么乱子,不过对于严皇后,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个女人本来可以逃过一劫,但现在,她的夫君宁愿交出前朝财物,也要换她一死,她也就再无活路了。
即便知道对方在装模作样,魏临也不得不道:“多谢肃王成全。”
夏侯渝:“陛下不必客气,以后你我同朝为臣,理当互相扶持,话已至此,我不妨再提醒陛下一声,严氏之所以能那么轻易逃出宫,是因为同安公主暗中相助的缘故。”
魏临冷笑:“我也料到了,刘氏死前定然为她留下后路,我念及兄妹一场,便是她兄长叛国投敌,我也没有将这笔账算在她头上,只将她软禁在后宫,却没想到她贼心不死,还串联严氏一并逃走。”
夏侯渝:“陛下仁厚,可惜对某些人大可不必。”
魏临没有言语,他也并不是真的就不忍心杀同安,而是当初想拿刘氏母女来威胁魏善就范,谁知道刘氏一心为了儿子着想,见魏善谋反,当即在宫中自杀,余下同安公主一人,魏善自然也就不可能为了妹妹乖乖回来束手就擒。事后魏临见同安公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便由她在冷宫中自生自灭,再没管过,没想到对方居然还跟严氏暗中勾结。
……
从大政殿出来,夏侯渝看了看日影,发现他们这一谈就谈了快一个上午。
杨谷侍立在外面,正站得昏昏欲睡,见他出来,浑身一激灵,忙行礼道:“奴婢带您出去。”
夏侯渝:“不必了,我曾数次入宫赴宴,倒还是认得路的,何况你们宫里现在也没几个人了,当不至于冲撞了谁才是。”
杨谷张了张口,不知答什么才好,那头夏侯渝却已经带着书记官走出老远。
宫廷还是那个宫廷,因为人少了,愈显空旷,夏侯渝二人的脚步声踩在青石板上,一声一声,回音悠长。
走了一段路之后,他忍不住回首,大政殿已经成了视野里小小的一个,再也不复他幼年时看见的宏伟壮丽了。
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
不知怎的,他心头忽然浮现出这样一句诗。
“殿下?”书记官不知道他回头在看什么,也跟着回身去看,却什么也没瞧见。
“没事,走罢。”夏侯渝摇摇头,重新迈开脚步。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人生总是如此,好与坏,当时铭记于心,历历在目,如今一看,俱都付诸往事,不过洒然一笑。
还是惜取眼前人更为要紧。
……
顾家那边,顾经与许氏听说夏侯渝从宫里出来,便在厅中巴巴等候,谁知左顾右盼,却等不到夏侯渝登门拜访的消息,这时下人来报,说肃王往将乐王府上去了。
顾经的脸当即就拉了老长。
小焦氏好险才忍住了笑。
☆、第147章
“这定是四娘教唆的!”顾经自然不敢埋怨夏侯渝,只能将怨气发泄到自家女儿身上。
“四娘委实过于不孝!当初一声不响就一走了之,这么多年都没往家里捎过信,做父母的提心吊胆,成日担心她过得好不好,她倒是好,在外头逍遥自在,如今再嫁也好,生子也罢,咱们一无所知,还得靠外人传消息进来,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顾经拍着书案,一连说了好几声成何体统,可见心情之愤慨。
许氏忙道:“夫君息怒!兴许是肃王与将乐王府太妃另有要事商谈呢,咱们再等等也不迟。”
“阿爹,阿娘,肃王真是四姐夫么?”顾准忍不住问,直到现在,他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顾香生当年离开时,顾准已经懂事了,但由于顾经的缄口不言,顾家没人敢告诉他顾香生离开了魏国,他也像外头的人一样,以为自己姐姐是“病亡”了。
“什么四姐夫!”顾经没好气,“我的女儿早就死了,你又哪来的四姐夫!”
顾凌无奈道:“如今魏国尚未正式归降,肃王若能过来拜访,那是他念在过往情分上,若是不来,谁也挑不出理。况且,虽说四娘嫁给肃王,可咱们谁也不知道四娘在齐国究竟过得如何,万一肃王这一上门,反倒使得四娘在齐国难做,这难道是我们希望看见的么,父亲又何必说这些气话?”
换作几年前,顾凌绝对说不出这样通达明理的话,然而顾家这几年身陷困厄,太夫人撒手人寰,父母又指望不上,他反而渐渐立了起来,与小焦氏一道撑起这个家门。
是以他说的话,顾经也不能不听进去几分。
只是听归听,心里却未必认同,他闷哼一声,没再言语。
顾准还待再问,被大兄一个严厉的眼刀子丢过来,登时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吱声。
小焦氏对顾凌递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对顾经道:“父亲,左右肃王一时半会也不会上门了,我们先行告退,就不妨碍您的清静了。”
顾经意兴阑珊地挥挥手:“去罢!”
先前夏侯渝进城,他的身份给顾经等人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让他们以为顾家的春天又来了,于是二房三房频频上门联络兄弟感情,就连京中不少达官贵人,也都悄悄前来拜访,让顾经在女婿面前为他们说些好话,不说保住这高官厚禄,最起码身家性命,积攒了多年的荣华富贵,谁也不想就这样交出去,顾经已有多年不曾尝试过被众人追捧的滋味,一时有些飘飘然忘乎所以,差点觉得自己能够
这话才刚说完,外头便有人兴冲冲跑进来:“郎君,郎君!”
顾经满肚子火气没地方发,闻言便斥道:“慌慌张张作甚!”
那家仆受了训斥却不以为意,反是笑道:“好教郎君知道,肃王殿下从将乐王府离开,听说是往这边的方向来了!”
顾经腾地起身:“当真?”
家仆:“千真万确,先前您不是派人去盯着王府门口么,是他回来禀报的,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到!”
许氏啊了一声,摸摸鬓发:“那我再去换身衣裳罢!”
顾经原也是有此打算,听见许氏的话,反而却道:“不必了,就这么着,难不成他还能嫌弃我们穿着不够光鲜?他想必也清楚,这些年顾家的确没什么进项,说到底这也是拜四娘所赐!”
许氏蹙眉:“待会儿见了肃王,你可别这么说!”
顾经黑着脸没说话。
对自家父亲这种凡事喜欢端着文人架子的作风,顾凌已经不想去纠正他了,他与小焦氏相望一眼,两人很有默契地告退出去。
小焦氏道:“阿翁固执,我们劝不了,但自己总不该失礼的。”
顾凌点点头:“肃王上门,不管怎么说,都该亲自出去迎一迎,回头当着肃王的面,你别问魏国归降的事情,这毕竟是军国大事,问了徒惹肃王不快。”
小焦氏白了他一眼:“这还用得着你说,我就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但你我不提,阿翁阿家却会提,上回我听阿家的意思,像是有点想举家随着肃王迁去齐国的意思。”
顾凌吓了一跳:“母亲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小焦氏:“应该是阿翁的想法罢,阿家何时拂过阿翁的意了?阿翁约莫是想着等魏国归顺,潭京的地位便要一落千丈,上京才是都城,届时要做官行文会,总该在上京才能办,所以才想着要到上京去!”
顾凌摇摇头:“一面说四娘的不是,一面还想依靠四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小焦氏看了顾凌一眼,庆幸丈夫没有养成似公婆这样的性子:“你可别说,阿翁还真觉得四娘欠了他,欠了顾家的,从前世人都说南顾北戚,将阿翁与北朝戚竞并列齐名,不瞒你讲,我在闺中时,也是读过阿翁与戚竞的文章的,私心里觉得阿翁文中的境界,比起戚竞,还要略逊一筹。阿翁的文赋,多为应酬所作,戚竞长于诗作,却多数是田园唱咏,两者相较,更为清新可爱一些。”
顾凌倒没有生气,反而压低了声音道:“其实我心里也这么想,只不过在父亲面前,这话是万万不能提起的!”
小焦氏扑哧一笑:“你当我傻的么,自然不会去惹他老人家生气,我们也就是私底下说说罢了!”
二人正在说话,一行人已经骑着马由远及近出现在视线之内,为首之人黄衣玉冠,丰神俊朗,令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他。
小焦氏曾见过夏侯渝,但时隔多年,夏侯渝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已经认不大出来了,亲眼看见对方站在面前时,犹有些吃惊,因为在她脑海里,夏侯渝依旧停留在那个怯弱瘦小的少年的印象上,完全没法让她与眼前这个俊美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顾凌也有些惊讶,但他的惊讶没有小焦氏来得厉害,所以很快反应过来,上前道:“敢问阁下可是肃王殿下?”
出乎意料,夏侯渝对他们很是客气,同样拱手还礼,还露出了笑容:“不错,我是夏侯渝,兄长与嫂嫂别来无恙?”
顾凌本已做好了对方会端架子的准备,夏侯渝一下子表现得这般友好亲近,他反倒有些拘谨起来:“托你的福,我们都好,都好!”
小焦氏道:“阿翁与阿家恭候多时,肃王殿下里边请!”
夏侯渝笑道:“兄长嫂嫂无须如此客气,唤我阿渝便可以了,我来魏国前,香生姐姐曾千叮万嘱,让我一定要过来探望你们,看见你们一如从前,气色还好,我也总算安心了。”
小焦氏有些好奇,心说怎么都成亲了,还喊香生姐姐,然而从对方的言语之间,她又能感觉到顾香生与夏侯渝的夫妻感情应该是比较融洽的,否则夏侯渝也无须对他们如此和颜悦色,这令小焦氏稍稍有些安心。
顾经听说夏侯渝来了,既想亲自出迎,又放不下架子,只得端坐在上首,心中却有些煎熬,暗自埋怨顾凌他们怎么在门外磨蹭那么长时间。
待得外面忽然热闹起来,他便知道这是顾凌引着夏侯渝过来了,下意识想站起来,正好夏侯渝等人进来,他立马就僵住身体,觉得失了身份,反倒变成了膝盖微弯,不上不下的可笑姿势。
顾凌和小焦氏等人假作不见,依旧恭谨道:“阿爹,这位便是肃王殿下。”
没等顾经想好自己到底是要行礼,还是等对方先见礼时,夏侯渝就已经拱手道:“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他还微微弯下腰,虽然弧度不大,但已足够让顾经原本准备站起来的身子又顺理成章重新坐下。
许氏见顾经没开口,便笑道:“不必多礼,你此行去见陛下,可还顺利?”
夏侯渝:“有劳岳母惦记,尚算顺利。”
顾经捻须:“这么说,陛下果真是准备归降了,不知何时开城?”
夏侯渝笑道:“这是军国大事,内涉机密,恕我不能见告。”
顾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似乎没想到夏侯渝会如此直截了当顶撞回来,偏生对方依旧面带笑容,根本弄不清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许氏忙接过话头打圆场:“既是军国大事,自然不该我们过问,不说也是对的,不知你打算在此地待到何时?”
夏侯渝:“若无意外,待事情处理完毕,我再启程回去。”
回答了跟没回答差不多,仔细一听全是废话。
许氏却没听出来,她觉得方才丈夫被驳了面子,想必不好再开口询问,便道:“都是一家人,既然来了,不如就在府里住下罢?”
夏侯渝含笑:“城外有齐军大营在,我不好单独住在城内,还是与士兵们同出同入的好,以免惹来非议,也有妨顾家名声。”
话虽委婉,也是拒绝的意思,许氏便不好再说什么了,小焦氏适时插嘴:“肃王殿下,不知四娘如今可好?”
夏侯渝:“她很好,只是我离京时,她便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如今怕是身子要日渐沉重了。”
说到顾香生,他面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丝温情和担忧。
小焦氏先是讶异,而后喜道:“那可真是大喜事,我那儿还有些旧衣袍,是儿女们幼时穿过的,民间传说让刚出生的婴儿穿上别人穿过的旧衣服,会更好养活,若肃王殿下不弃,我这就去拿过来,您可以一并带回去。”
夏侯渝原还只是嘴角噙着矜持笑意,此刻却已经喜动颜色:“那我就多谢嫂嫂了!”
小焦氏抿唇一笑:“举手之手,何必言谢,我这就去拿,殿下请稍等!”
顾经轻咳一声:“四娘怀孕,身边必然需要人照看,不知肃王准备何时将我们接过去?也好让我们与四娘一叙多年离别之情。”
夏侯渝却道:“此处离上京露出遥远,我怎好让岳父岳母舟车劳顿,来回奔波,四娘身边有足够的人伺候,就不必两位千里迢迢赶过去了。”
顾经不预他竟是这般回答,当下又惊又怒:“四娘是我们的亲生女儿,难不成连面都不让我们见了?这是四娘的主意,还是肃王的主意?天家尚且重孝道,这话只怕到了哪里都说不通罢!”
夏侯渝奇道:“岳父何故大动肝火,我不让你们去,是为了您二老的身体着想,怎么反倒成了不重孝道?方才自我进门后,二位无半句提及四娘,我还当二老忘了有这么一位女儿呢,此时见岳父如此关心四娘,才知道我自己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天底下哪里有不将女儿放在心上的父母呢!”
许氏面色尴尬,顾经心头怒起,想要发作,一来忌惮对方的身份,二来对方满面笑容以调侃语气说出这样一通话,若是较真起来,反倒落了下乘。
虽说发作不得,但此时此刻,他对这位身份显赫的女婿,已经心生恶感,了无兴趣,巴不得对方赶紧滚蛋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余,心里终究是有些不甘心的,他闭上嘴巴,却给了许氏一个眼色。
许氏道:“肃王殿下为我们着想,我们自然也是明白的,不过四娘终究是我们的女儿,即便现在路途遥远,总也该找个日子去看看她,也看看我们的外孙罢。”
夏侯渝点点头:“这自然是应该的,待我回去之后,便寻个日子过来接二老过去。”
话虽如此,却没说具体到底是何时。
眼见顾经和许氏没有注意到这句话里的“漏洞”,还面露满意的模样,顾凌暗暗摇头之余,也发现父母确如小焦氏先前所说,他们关心顾家何去何从,更甚于关心几年不见的女儿。
小焦氏将东西装在一个小箱子里,让婢仆搬出来,夏侯渝没过手,但瞧着里面沉甸甸的,怕是不止装了衣服。
他也没说什么,只对顾经和许氏笑道:“公务繁忙,不多坐了,这就告辞,也免得叨扰二老。”
他一起身,顾家人便不好再留了,顾凌道:“我送您出去罢!”
夏侯渝也没拒绝:“那就有劳兄长了。”
出了厅堂,单独面对顾凌夫妇的时候,夏侯渝显得随和许多:“多谢兄长嫂嫂,我也带了些东西过来,是香生姐姐亲手准备的,还望不要嫌弃。”
顾凌忙道:“您能上门,我们已经很高兴了,何必还费这些工夫!”
夏侯渝笑道:“都是些上京土仪,不费什么钱,兄长嫂嫂都不是外人,无须与我们客气。”
顾凌只好道:“让你们破费了。”
他对夏侯渝始终有些拘谨,小焦氏则不然,她仔细询问顾香生在齐国的近况,夏侯渝也都耐心一一作答,小焦氏又道:“方才我给殿下的东西里头,有一方玉佩,乃是太夫人生前想要留给四娘的,奈何造化弄人,没能亲手交予她,有劳殿下代为转交。”
夏侯渝唏嘘:“我听说香生姐姐未出嫁时,太夫人对她教养良多,故此我也对太夫人心存感激,还请将顾家墓园所在告知,这两日我定要亲自前往拜祭,以告慰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说到焦太夫人,小焦氏也红了眼眶:“殿下有这份心,太夫人在九泉之下,定会欣慰的。”
三人又寒暄两句,夏侯渝便告辞离去。
瞧着一行人渐行渐远,小焦氏扯扯顾凌的袖子,嗔怪道:“我看肃王也不至于难以亲近,你方才何以从头到尾都束手束脚,难不成也和阿翁阿家一样,对他心怀不满?”
顾凌苦笑:“你可知道,我听说前不久,齐君想让肃王认在皇后名下,肃王不肯呢!”
小焦氏啊了一声:“此事我倒未曾听说,这是好事罢,肃王为何不肯,难道皇后不慈,还是他顾及生母?”
顾凌:“皇后早年去世,慈不慈的,我倒不知,不过肃王生母出身低微,否则当年他也不会来魏国,所以齐君此举,应该是想给肃王抬一抬身份罢。”
小焦氏:“那肃王拒绝了,齐君没发怒?”
顾凌面色古怪:“齐君非但没发怒,据说还追封了他的生母为贵妃。”
一个寻常皇子得了宠,封个王爵,多给点食邑也就罢了,何必还要抬高他生母的身份,这就只有一个解释:皇帝希望他以后的母家身份能够更高一些,以免遭遇旁人的非议。
小焦氏喃喃道:“如此说来,肃王前途无量,四娘也有可能……”
她没再说下去,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顾凌知道她要说什么,点点头:“如无意外,应该是有可能的。”
小焦氏笑道:“说不得四娘这辈子生来就是要当皇后的命,丢了一个魏国皇后,如今看来,不仅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顾凌摇摇头:“作为兄长,我只觉得惭愧,当年四娘落魄时,我也没能帮得上忙,如今即便她飞黄腾达了,我们也不该去奢望她对我们照拂什么,爹娘实在是糊涂,方才看肃王的模样,分明是对他们心生反感了!”
小焦氏道:“顾家日后还是你当家,你心里亮堂就好,爹娘想什么,咱们也阻止不了,炊金馔玉是吃,粗茶淡饭也是吃,只要夫妻同心,什么日子过不得?我先前还怕四娘没有娘家可依靠,会在齐国孤立无援,如今来看,肃王待她一心一意,大可不必为她担心,当年错过一次,现在倒未尝不是幸事了!”
“你说的极是!”顾凌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
那头夏侯渝出了城,与鲁巍等人说起魏国归降事宜,鲁巍这阵子也忙得很,严氏父子带着军队来降之后,为了避免这些降军凑在一块有哗变的机会,他必须将这些人分作几股,分头编入不同的营里,魏国归顺之后,城内也还有一批禁卫军,这些人的去向归处都要一一料理妥当,以免带回齐国的途中发生意外,齐军也还得留下一批人驻守在这里。
众人正说到将齐国公卿贵族悉数带回上京等候发落时,帐外小兵便掀开布帘进来:“殿下,外头来了个人,说是您的故人,想求见您一面。”
夏侯渝扬眉,他在魏国待的时间长,故人自然也多,有一两个听说他身份不同了,有事相求的,也并不奇怪,不过见与不见,都在他自己。
“对方可曾表明身份?”
那小兵道:“她说她姓胡,看身形应该是个女人。”
姓胡?女人?
夏侯渝顶着周遭人等暧昧的目光想了片刻,终于想起对方是何方神圣了。
“不见。”他干脆利落道,“还有,这女子怕是从魏宫逃出来的,你叫上几个人,将她带回去给魏君。”
那小兵却道:“殿下,那人好像料到您会这么说,她说,您要是这么说,她就让小人转告一句,说是她手里头,有肃王妃想要的东西。”
夏侯渝皱眉,面色不善地瞅着那小兵看,直看得对方腿脖子有些颤抖,这才淡淡道:“你将她带到我的营帐去,让她等着。”
小兵领命而去。
……
胡维容在营帐中坐了半天,终于等来夏侯渝的身影。
若非她那句话,夏侯渝原是懒得与她多说的,毕竟两人素无交集,而且夏侯渝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知道先前胡维容历经两代皇帝,在后宫屹立不倒,此番从魏宫里偷跑出来,必是眼见魏国将要归降,担心自己前途叵测,是以过来请求庇护的。
“胡氏拜见肃王殿下。”
果不其然,胡维容外罩一袭黑色的兜帽斗篷,将浑身都半掩在黑暗中,脸上更是米分黛未施。
夏侯渝无意与她多作寒暄,直奔主题:“说罢,你手里头有什么东西,是肃王妃想要的?”
胡氏弯起嘴角:“不知殿下可还记得,当年发生在魏宫的乙酉宫乱?”
夏侯渝自然记得,虽然他没有亲身经历,但他也知道,那一年还是先帝在位的时候,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后宫嫔妃,居然联合起来,想要皇帝的命,纵然最后功败垂成,但这件事却震惊了宫廷,也震惊了天下,他回齐国之后,齐君也曾两度提起这件事,以此告诫众皇子,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小人物,更不要如同永康帝一样昏庸。
但他却不知道胡氏此刻提起这件事的用意为何。
“记得不记得,与你要和我说的话,有什么关系?”
☆、第148章
胡维容虽然有些忐忑,但她很好地将这一丝忐忑给掩藏了起来,看上去依旧平静。
“还请殿下听我细细道来。”
“自从先皇去世之后,先皇留下的嫔妃,悉数都被遣往高阳殿颐养天年,我自忖青春年少,不愿就这样虚耗下半生光景,便主动向陛下提出,想充任内宫女史,掌内宫书局,陛下同意了,另赐我先皇昭仪的位分,这样我便可以在藏书阁自由出入。”
不得不说,夏侯渝先前也将胡维容往坏处想,以为她想以色相诱达到什么目的,现在看来,却是自己想错了。
不过夏侯渝面色如常,并无半分尴尬歉意,他对胡维容本来就没什么好印象,自然也不可能因为这番话而改观。
胡维容道:“乙酉宫乱,外面虽然传得沸沸扬扬,但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当年还有许多内情,不足为外人道,先帝甚至不让史官记载在起居注上,而后新帝登基,时过境迁,更没有人去追究,然而我却是当年的亲身经历者之一,这些事情,我借着出入内宫藏书阁的便利,通通都将其记载下来,前因后果,包括宋氏那些人的临终遗言,也无一遗漏。”
说到此处,夏侯渝方有些动容:“你继续说。”
胡维容:“我知道肃王妃在邵州修史的事迹,也知道孔大儒想为女子立传而遍寻史料的事情,在我看来,乙酉宫乱里的这些嫔妃宫女,虽然平生籍籍无名,更无丰功伟绩,别说跟帝王将相相提并论,只怕连稍有名气的文人,也大大不如,然而她们被先皇逼迫走投无路,却有胆量奋起反抗,乃至付出性命亦在所不惜,彼此之间的情义,更足以感天动地。”
“当年碍于先皇在位,我等虽内心暗自同情,却不敢出言求情,唯恐触怒先皇,自己性命也难保,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赴死,而后新帝登基,更不可能准许这等于先皇名声有碍的内宫秘事流传于世。故而今日趁着肃王殿下来此的机会,我愿将这些东西悉数奉上,以备朝廷修史之用。其中更有一本内宫札记,为我这几年将所见所闻亲笔记下,想必对了解魏国后宫情形,也能派上些用场。”
夏侯渝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胡维容,这女人当年从一介地方官的女儿被选入宫,而后又历经两代皇帝,看见魏临执掌大权,就毫不犹豫地倒向他,又借着拥立之功而在后宫继续生存,直至今天。
关于魏临夺宫的那段往事,后来夏侯渝也曾听顾香生提过,隐约知道魏国先帝那道遗诏,其实也脱不开胡维容的手笔。
这女人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哪边利益大,她就往哪边投靠,但你不能因此说她不对,因为圣人也说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她最聪明的地方,是她很清楚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像现在,她想让自己脱离魏宫,就不会蠢到利用色相来达到目的,而会选择“投其所好”。
“你很聪明。”夏侯渝看着她道。
胡维容苦笑:“多谢肃王殿下夸奖。”
夏侯渝:“但我有些奇怪,当年你助魏临登上帝位,不可能知道魏国会败亡,那时候为何你能耐得住寂寞,选择在藏书阁消磨光阴,而非从魏临身上下手,让自己爬到更高的位置呢?就我所知,你并不是喜欢过清苦日子的人。”
胡维容倒也坦荡:“殿下说得不错,当年入宫,我本也是抱着青云之志的,奈何后来宫变事发,让我意识到先帝并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人,正好我善于临摹先帝手迹,陛下看中这一点,提出合作,我也答应了,等到陛下登基,问我想要领什么赏时,我便意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