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色横斑若干。司徒嫣可以肯定这是“岩栖蝮”,东北最毒的蛇之一。这个季节正是这种蛇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可是这种蛇多出现在岩石边,很少会在多草的地区活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不由得让司徒嫣想起前世的奶奶的告诫,“大参边必有大蛇。”想来这蛇是被人参吸引而来,这下她可是见了真张了。
    咽了下口水,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条蛇身上,这种蛇动作敏捷,功击性强,一个不小心,她也会中招。
    “岩栖蝮”吐着信子,围着司徒嫣转了半圈,头一后缩,身子如撑起的弹簧朝司徒嫣飞了过来。如果是别人,这时怕已经命丧蛇口,司徒嫣可是特种兵出身,对付这么一条蛇还是很有经验的,右腿后侧,匕首直插蛇七寸,只一下就将蛇钉死在了地上。
    吐了口气,等蛇身再不扭动这才上前从戒指里又摸出一把匕首,先将蛇头切了下来,这才将蛇整个捡了起来,“对不起了小蛇,如果不是你功击我,我也不会下此黑手,抱歉!抱歉!你可别记狠我,还是早日投胎去吧!不过你的蛇身我还是带为保管吧!”
    要是让别人听见了,怕以为司徒嫣让蛇吓疯了,这才胡言乱语,其实不然,司徒嫣对动物比对人有感情,哪怕是这条要攻击她的毒蛇。将蛇丢进戒指里,蛇头就地埋了,免得血腥气将别的动物再吸引了来,这才继续她的挖参大计。
    忙了有近一个时辰,才将二支参完整的取了出来,用布包好,收进戒指里,这才拍了拍身上的土,继续前进。
    走了有快一个时辰,除了一些普通的草药,再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眼见着过了午时,肚子有些饿,寻摸了半天,才找到个山洞,本想进去歇会儿,吃点东西,却闻到一股刺鼻的腥臭气从洞里飘了出来。
    以司徒嫣的经验,这洞里怕是有猛兽居住,她可不想惹事,轻手轻脚的往回退,刚退了几步,就听到一阵动物的低吼声,听声音有些象狼,可是这声音给司徒嫣一种病入膏肓的凄惨,让她不由得停了脚步,想了一下,忍不住好奇,握着匕首,摸进了洞里,洞并不深,借着洞外的光亮,可以清楚的看清洞内的一切。
    一头体形高大,通体雪白的狼趴在洞里,腿上有明显被蛇咬过的痕迹,此时正流着黑血,似乎是感觉有人靠近,狼挣扎着要起身,将头抬了起来,司徒嫣这才看清,这不是狼,看其头大额宽,顶骨略圆,两耳下垂。嘴筒粗短,颈部粗壮,喉皮松驰,尾大毛长,正睁着一双杏目,瞪着司徒嫣。这是一只藏獒,而且还是只白色的藏獒。
    司徒嫣最喜欢的动物就是狗,因为狗是最忠诚的卫士,特别是藏獒。藏獒很难认主,可一但认主,一生只跟随一个主人,如主人死,藏獒也会不吃不喝追随而去。这种忠诚是人比不了的。
    “小乖乖,你别动,姐姐给你治伤好不好啊!”司徒嫣将匕首收了起来,举着两只手,一边说一边往洞内而去。
    也不知是司徒嫣的声音迷惑了这藏獒,或是它真的已经中毒不轻,反正听了司徒嫣的话,它反而不挣扎了,乖乖的趴了下去,等着司徒嫣靠近。
    司徒嫣大着胆子,快走了几步来到藏獒身边,先看了它腿上的伤,取出匕首,在伤口上划了个十字,将毒血挤出,也不知这藏獒中毒多久,挤了半天也不见红色的鲜血,司徒嫣心下有些急,再拖下去,怕是这藏獒就没救了,情急之下猛然想起戒指里的那条毒蛇,将蛇取出,挤出蛇胆,先给藏獒服下,这才从戒指里找出青木香、蛇地钱、三步跳等专解蛇毒的草药捣烂,一部分外敷,一部分内服。
    这藏獒很通人性,看出司徒嫣只是想给它治伤,所以即使司徒嫣用匕首划它,也没有反抗,当司徒嫣取蛇胆和喂它草药时,更是乖乖的就把喂到嘴边的东西吃了。还用舌头舔了舔司徒嫣的手心。
    “我也不知这药能不能救得了你,看你一身的白毛,要是你能活下来,以后跟着我可好?我给你起名字,叫‘雪狼’,你是不是也觉得很好听。你怎么没和伙伴们在一起,是不是掉队了,你要是没有家,就跟我走吧,以后我的家就是你的家,我们一起生活,看你不出声,我就当你答应了。”司徒嫣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说了半天,她是真的喜欢这只藏獒,可如果这藏獒不愿意跟着她,她也不会强求,只是感觉很可惜。
    又等了近一个时辰,才见藏獒眼睛中的哀伤迷蒙尽退,露出清冷凶狠的眼神,司徒嫣这会儿也不怕了,用手轻摸了摸藏獒的头,“看来你是没什么事了,我也要走了。”司徒嫣起身走了两步,见藏獒并没有跟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看来这藏獒并不打算跟着她一起离开。转身朝藏獒挥了挥手,“‘雪狼’虽然你不跟我走,但你要记得我给你起的名字,要记得我这个朋友家人。也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时希望你别忘了我。”
    和藏獒告了别,司徒嫣将匕首又掏了出来,提在手上,这才出了山洞往山下走去,她要在天黑前赶回家,不然哥哥们该着急了。
    才走到半山腰,就听见身后树丛一阵响动,像是大形猛兽靠近的声音。司徒嫣猛的转身,将匕首横在胸前,双腿微驱,她可是做好了打算,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逃,逃不了就躲到戒指里。
    声响几个呼吸间就已近在眼前,司徒嫣心喜的发现,跟来的不是什么猛兽,而是她刚救治的藏獒“雪狼”。
    将匕首插回腰上,蹲下身,将藏獒的头抱在怀里,“‘雪狼’你是不是愿意跟我回家了?谢谢你愿意与我一起生活!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司徒嫣心里无比的激动,她又多了一个家人,而且是绝对忠诚的家人。
    藏獒身上的毒并没有全解,还需要静养,所以司徒嫣走的也不快,一人一犬边说边走,申时末才回到家。李大郎几个正等的焦急要进山去找人,看到小妹回来,提着的心才放下,刚要上前劝小妹几句,这才发现小妹身后还跟着一匹白狼,吓得他一拉司徒嫣的手,将她和弟弟们全护在了身后,“小五,快进屋,有狼。”
    司徒嫣被李大郎拉的一个趔趄,这才想起几个哥哥怕是见了藏獒会害怕。刚要出声解释,就见藏獒低吼一声,弓着身上冲向了李大郎,想来它是认为这人要欺负它的主人,而向李大郎发起了进攻。
    “雪狼,不要。”司徒嫣将李大郎往后一拉,整个人挡在了前面,藏獒没停住,一下子将司徒嫣给扑倒了,二郎几个吓得直叫,以为小妹要被野狼咬死了。
    几个人一下子乱做一团,还是雪狼从司徒嫣身上下来,司徒嫣这才有空儿和几个人解释,“哥哥们别怕,这不是狼,是一种狗,俺在山里发现的,它被蛇咬了,俺救了它一命,所以它才跟着俺回家,以后它就是俺们家的一员了,俺给它起了个名叫‘雪狼’。”
    李家四兄弟这才反应过来,看着被叫做“雪狼”的藏獒,一时不知要如何是好。司徒嫣转身摸了摸藏獒,“‘雪狼‘,这四个人是俺哥,你以后不能再吓他们了。俺们是一家人。”
    也不知藏獒能否听懂,反正这藏獒没有再对李大郎几人发动攻击。司徒嫣这才安心,领着藏獒进了院子,先去了后院,把被叫做“胡萝卜”的骡子介绍给了藏獒。骡子刚见藏獒时,也吓得直喷气,四下里乱转,想逃跑。还是司徒嫣及时的摸了摸它的头,又摸了摸藏獒的头,它这才没有乱转,可也躲得远远的。
    司徒嫣也不求家里人能马上接受藏獒,只要大家能相安无事,时间久了,就会好的。
    家里多了一个成员,司徒嫣就想着给藏獒弄些吃的,可除了一些腊肉、熏鸡,再找不出适合藏獒的食物。
    “‘雪狼’,家里今天没什么吃的,这几天你就先吃熏鸡垫垫,等俺进城去赶集时再给你买活鸡吃。”司徒嫣把藏獒安顿在了自己的房间,一是怕大郎几个人吓到,二是便于她照顾。
    “小五,那狗可不能留屋里,外一要是半夜爬起来,伤了你可咋整?”
    “大哥,这狗很特别,虽说它从不认主,可一旦认主就会绝对的忠心,即使要它死,它也不会伤害俺的。你放心吧!”
    “小五,要不让它睡堂屋得了,至少夜里俺就不用担心了。”
    “这几天先让它睡俺的屋吧,它身上还有蛇毒未清,俺照看着方便,而且哥哥们出来进去的,也不用害怕了。”
    “小五,这可闹不得,要是真有个万一,俺这心里怕的很。”
    “真的没事。大哥只管放心,小五啥时做过没把握的事儿。”
    李大郎见劝不动,也只好自己多留心,一旦出了事,他也好能将小妹救下。

  ☆、118章,霜降日烧柴除霜,冬雪前存蓄冬粮

有了藏獒看家护院,司徒嫣连院门都不锁了,很快司徒嫣家养狼的事,就传遍了整个李家村。一些与司徒嫣家关系好的,就来家里看看藏獒。
    有那与司徒嫣家关系不好的,就闹到了村正那里,要村正找人将狼杀了给村里除害。
    村正为着这事儿,还特意找到司徒嫣,“丫头,你家咋还养起了狼,这可是野兽,要是不小心伤了人,你可是要吃官司的。”
    “旺福叔,俺家养的不是狼,那是一种狗叫藏獒,只是长的像狼,而且只要别人不欺负俺,它是不会咬人的。俺会把它看好,俺养着它也就是看家护院,和村里的土狗一样。”
    “丫头,这事儿你可准称儿的,可别叉劈喽,要真是狼,可不能养在村里。”
    “旺福叔,俺爹以前呆的那大户人家,就养的这个,俺一准儿分的清,差不了。”
    “那行,村里这边俺帮你说,可你也把它看好喽,别让它出来吓唬人。俺怎么看它怎么像狼,就是颜色儿不太像。”
    “行,俺保证把它看牢。”司徒嫣送走了村正。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每天上午司徒嫣都会带着藏獒进山,一是让它自己去找吃的,二是她还要进山采药,有了藏獒的帮忙,司徒嫣每次进山都会往深山里走些,自然也挖到了不少的好东西。
    其它的时间藏獒都是呆在后院或在前院里晒太阳,村民们看了几天新鲜,见这藏獒虽然比村里的土狗大,可只要不离近,它也不乱叫乱咬,也就放心了。
    忙到了九月初十,还有两天就是霜降的日子,这天之后,会出现早霜,司徒嫣为防霜冻,早早的就让李大郎在田边支起了柴堆。
    过了九月十二,霜降日的第二天天还没亮,李二郎就从外面赶了回来,他昨天和大哥一起在田边守地,今儿一早太阳还没出呢,就发现起了霜,忙让二郎回来告诉三郎,好把后院的柴堆点起来放烟驱霜。
    等司徒嫣起来做早饭时,看着窗楞、屋顶上结出的六角形的霜花,再看看已经空了的燕窝,心里感叹晚秋已至,再过些日子就要开始过冬了。
    地里的事儿有李家四兄弟包了,她去了也帮不上忙,就先做了早饭,再给藏獒、骡子都喂上,这才出门去给大郎和二郎送饭。
    还没等走进田边,就看到一堆人围在地边,村正也站在其中,听着大家议论司徒嫣才明白,这些人都是被烟给吸引来的。
    司徒嫣紧走了几步,还没等她开口,就听见村正的声音传了过来,“大郎啊,你这放火放烟的这是在干啥?”
    “村正叔,今儿起霜了,俺这地里还种着马料豆,就想着放烟驱散了,也不知能不能成的,就是试试,眼见着再有半个多月就能有收成了,要是这时候冻死了,那俺这几个月全白忙活了。”
    “这能成吗?”
    “俺也只是试试,成不成的俺心里也没数,就算不成,大不了多烧些柴火,要是能成,就能多收些豆子。”
    村正看了看地里的豆秧,又看了李大郎一眼,见没人注意,这才压着声问,“这是不是又是那丫头的主意?”
    李大郎也知这事儿瞒不住,只好点了点头。
    “那行,你小心着点儿,别走水了。行了,大家伙儿都散了吧,没啥好看的。赶紧回家做饭去,娃子们都还在家饿肚子呢。”
    这些人回身时才看到背着篓子站在后面的司徒嫣,婶子们都上来抢着和她讲话,村正赶了几次,这些人才肯散了,司徒嫣和村正见了礼,和李大郎一起将人送走了,这才进了窝棚。
    “二哥,这些人啥时候来的?”
    “俺们才点了火,他们就来了,跑得比俺还快。”
    “看来这村里盯着俺们家的还真不少。以后哥哥们做什么都小心些的,家里的事,千万别往外说,别着了人家的道儿。”
    “小五放心,俺一早就提醒过老二,差不了。后院的地咋样儿?”
    “没事,三哥和四哥一早得了信儿就在地里忙着,这会在家吃早饭呢。”
    “小五,你也赶紧家去,趁热把早饭吃了,今儿个就别进山了。”
    “大哥,有‘雪狼’跟着,出不了事儿。”司徒嫣喜欢进山,不喜欢留在家里应付村里的三姑六婆。李大郎也明白,劝了一句就不再劝了。
    三郎和四郎忙过后院的事,跟着二郎一起进山去捡柴,家里冬天存的柴都用来驱霜了,还得趁着这段日子多捡一些,小五怕冷,到了冬天白天晚上的都要烧炕,他们也早就习惯了,所以随时都把柴准备的足足的。
    九月初九重阳节过后,一直到九月二十七立冬,李家村降了三场霜,田里的地虽有烟驱着,可也损失了近一成多,幸而冻死的只是豆秧,而十亩地瓜秧没什么影响。
    司徒嫣趁着十五赶大集的日子去了趟县城,新昌县城外搭着二个棚子,朝廷下旨各县开仓煮粥赈济灾民。虽然一天中只发放一次光可照人的薄粥,可依然聚着无数的灾民。李大郎赶着车,司徒嫣坐在车上,时不时的会看到路边饿晕饿死的灾民。甚至还有为了抢粥而打成一团的。
    “小五,这外边太乱了,俺们下次别进城了。”
    “也好,这次去县学跟王管事说一声,等翻了年再说吧。”
    司徒嫣能感觉到一些不友好,甚至是嫉恨的目光从她身上扫过,也许都是些老弱妇孺,又离县城大门不远,所以没有人冲上来抢他们的东西。
    交了2文钱将骡车存好,背着柴进了县城,先去了县学和王管事打了招呼,当然少不得王管事的多番挽留。司徒嫣解释了自己的担心和害怕,这王管事听着也没办法可想,这才让几人取了东西离开。
    司徒嫣和书铺、绣庄打过招呼先赶到牲畜市,花了500文给“雪狼”买了十只鸡存进了戒指里,以防下雪进山找不到吃的。这会儿的鸡可比司徒嫣卖的那会儿贵了一倍不止,可为了“雪狼”她一点儿也不心疼。
    李家四兄弟则带着咸菜、咸蛋在市集叫卖。等司徒嫣赶到时,四兄弟正没精打彩的站在街边,全没了平日里的意气风发,“哥哥们这是咋了?”
    “小五,今天这街上人不少,可没啥人买东西,俺叫了一头午,就卖出去5斤咸菜,咸蛋一个都没卖出去。”
    “卖的不好也正常,灾荒年,谁家里还能有这个闲钱。咱不等了,大哥把东西收收,俺们先回家。有啥回家再说。”
    几人收了东西,赶着车急急忙忙的回了家。
    司徒嫣热了饭,进屋时就看见四兄弟低着头,坐在炕上,他们可是刚下了决心要多赚些银钱。可前些日子还赚钱的营生,眨眼就卖不出去了,几个人愁的连中午饭都吃不下。
    “哥哥们不用愁的,这样不行,俺们再想法子就是,不吃饭哪成,别法子没想出来,人又饿晕了。”
    “可小五,俺们家最赚钱的就是做的这些吃食,可俺看那城里城外的全是灾民,哪有人愿意买这些个。”李三郎观察的仔细,也看出了问题在哪儿。
    “不是吃食不好卖,而是俺们卖的太贵了,可如果卖的便宜俺们又不赚钱,等地里的马料豆和地瓜收上来,俺再想法子。哥哥们不用急,至少家里的冬粮不缺。快吃饭吧,别放凉了。”
    吃了饭,司徒嫣带着“雪狼”进山觅食,摘菊花,这些日子菊花开的正好,司徒嫣昨天进山时发现了一大片的野菊花。
    李大郎几个知道急也没用,既然小妹说有法子,那他们也就安心的下地去忙。十月初地里的马料豆、地瓜也长的差不多了,司徒嫣看天气越来越冷,眼看着要下雪,没时间等庄稼全熟,要是一场大雪下来,这庄稼就要冻在地里了,只好先收了上来。该称该晒该存的都收了起来。90亩马料豆,霜冻减产25亩,又因是早收了几天,所以只收上来52石。而10亩的地瓜,平均每亩收上来800斤,地瓜叶淹渍成咸菜,装了10只20斤装的坛子。
    马料豆(大豆)留出200斤,地瓜留出1000斤,地瓜叶做的咸菜留了三坛,剩下的全收进了戒指里。而李大郎几个还以为收上来的东西全堆进了倒座房里。
    一亩白菜2000斤,留了300棵,剩下的用100斤装的粗陶缸渍了7缸酸菜。二亩萝卜收上来700根,司徒嫣留了100根和白菜一起堆在了倒座房的灶房里,剩下的全晒成咸萝卜条,晒好的600斤咸萝卜条则全收进了戒指里。
    一直忙到十月十一小雪过后第五天才算忙完,虽然有狗子、小羊儿(因县城附近灾民过多,考虑生员的安全,所以县学暂时歇课)、小羊儿的胞弟李桂生帮忙,司徒嫣还是累得腰酸背痛连抬胳膊的力气都没有。
    按天给几人发了工钱,当然少不得推脱道谢。司徒嫣一向是亲兄弟明算账,几人见推不掉只得收下。司徒嫣歇了一天,又去把向阳花都摘了下来,将瓜子筛选晒干,装袋收了起来。
    过了十月十五,天空飘起了雪花,村里留守的妇女再也坐不住了,全聚到了村正家的院子里,“他村正叔,俺当家的走了一个半月了,也不知是个啥情况,这又下起了雪,俺想去看看。”
    “是啊,俺也想去看看,送点子吃食。”
    “对啊,他村正叔,你带着俺们去看看吧!俺娃子也在役上呢,俺这心里没着没落的。”
    村正被这些妇人吵的头疼,挥着手让在大家先安静下来,“都别吵吵了,有啥不能一个一个的说,你一句她一句的,让俺听谁的去。”
    “你们的想头儿,俺明白,今天有些晚了,明天一早,想跟着去的自己到村口等着,俺赶着车送你们去,可俺丑话说在头里,要是官差不让见,你们可别闹,别到时当家的没见着,反而吃了板子,得罪了官爷。小心这些官爷给你家里的穿小鞋。”
    这些村妇哪见过什么官差,一听要吃板子,又有些犹豫,可还有那胆子大的,定好了明天一准要去。阿牛婶儿,四婶子,亮子娘,根婶子、三婶子,全婶子等,甚至是李三柱的媳妇都要跟着去。这一算下来,一架牛车根本拉不下,村正又跑到司徒嫣家商量借骡车的事儿。

  ☆、119章,村正带人建工房,肉菜包子暖人心

“丫头,在家吗?”村正敲了敲司徒嫣家的大门,门外没有上锁,家里应该有人。
    “在呢,是旺福叔吧,快进来吧!”
    “丫头,你家那狗,可拴好喽。”村正最近都不来司徒嫣家,主要就是怕“雪狼”。
    “旺福叔,没事的,‘雪狼’这会儿在后院玩呢,快进屋。”
    领着人进屋,倒了碗热水,村正喝了一口,这才把来意说了,“这有啥,俺明天也想跟着去看看,要是叔同意,明天就由俺赶车。”
    “丫头,这下了雪,车不好赶,你可别逞强。赶不好是小,再摔了车那可就大发了。”
    “那就让小羊儿哥赶车,俺就是想跟去看看。还有件事儿俺想和叔商量一下。”
    “啥事儿,跟叔你还客气,说吧!”
    “俺琢磨着,这次村里服役的最少的也要三个月,多的有一年都回不来,要是光指着婶子们隔三差五的去看看,不如想办法让那些个官差高抬过手,少给叔伯哥哥们派些个活计。”
    “好是好,可这官差能听俺们的吗,就是给些个银钱,可这给的少了不顶事儿,给的多了这钱要由谁出也是个事儿?”
    “叔,这给银钱是好,可只能讨好一、二个官差,要是赶上换防轮值,那银钱不是白花了,不如俺们给他们盖个工棚,再里面盘个炕,这一冬的他们热呼舒坦了,不指着他们帮忙,至少也不会去难为俺们村的叔伯们。俺再做些点心当礼送上,这吃也吃了住也住了,哪还好意思找俺们的晦气。就算以后来了新官差,住在这里面,也多少会对叔伯们手下留情不是?”
    “丫头,俺可真是服了,你这脑袋瓜子里到底都装了些啥?”
    “叔就别笑话俺了,俺这些都是跟着爹学的,爹那时候常告诉俺,要想让自己得劲儿了,就得先把小姐侍候好喽。所以俺才想到了这个主意。”
    “有柱生了个好娃子啊!行,这事儿俺做主了,这就去找张发,他正好这个冬天没被县里招去在家猫着呢。”
    “叔,张发叔这在家都快呆了三个多月了吧,也没找到活,这次你去找他帮忙,就从俺家给他带十斤的黑面吧,只是您别说是俺出的,就说是您看他日子过的不容易帮趁的。”
    “还有叔,这主意您也别说是俺出的,俺只是提了一下,这拿大主意的还得是叔。”
    “行,叔啥也不说了,你这份心,叔领了。”
    “叔快别和小五客气,要是没有小羊儿哥和桂生哥帮着收割,俺家地里的豆子就要冻死了。”两人又客气了几句,司徒嫣这才给村正装上十斤黑面,送他出门。
    村正去了张发家,张发媳妇感激的直抹泪,她们家已经喝了一个月的野菜糊糊,连点子黑面都舍不得搁。张发之前被县里叫去,忙了四个多月才拿回来100文钱,可这黑面已经涨到15文一斤了。别说是买黑面,就是糠皮麦麸都卖到8文钱一斤了。这100文钱哪够一家人吃一个冬天的。更何况他家连块地都没有,就是啃桔杆吃树皮都没个着落。这十斤的黑面搁在当下,可值150文钱了,比张发四个月拿回来的还多。怎能不让她高兴的直哭。当然村正再提帮忙的事,也顺利的很。
    司徒嫣吃过晚饭,和雪狼玩了一会儿,这才进灶房去蒸包子,做点心。李大郎几个也想帮忙,却被司徒嫣按在堂屋里读书练字。包子蒸的是大白菜腊肉的,肉很少只是借个味儿,大白菜倒是放的多,反正是自家地里出的,蒸了110个黑面包子是给村里人带的。40个苞谷面的是留着给李大郎几人当早午饭的。
    点心做的是粟子糕,和去年一样做成了元宝的形状。也没做多,只做了二十块。又烙了五十张黑面饼子,拿了五个咸鸡蛋。东西全做好,除了包子收进了戒指里,其它的都收进篓子里,这才进屋睡觉。
    第二天天还没亮,小羊儿就过来牵骡车,司徒嫣给了他二个包子,跟李大郎几个打了声招呼,并放雪狼进山,让它自己去找吃的。这才跟着小羊儿一起赶去村口。下了一夜的雪,虽然雪花不大,可也有三寸多深,天还暗着,气温有些低,小羊儿小心的赶着车吃着手里的包子,心里却是暖暖的。
    村口早已经聚了十五六个人,有背着篓子的,有提着篮子的,司徒嫣扫了一眼,因都拿布盖着,也看不出里面装了什么。张发坐在牛车上,帮着村正赶车,阿牛婶儿、四婶子、亮子娘和几个与司徒嫣家关系好的都坐在了骡车上。
    人都齐了,村正赶着车带着人向县城北赶去。
    坐在骡车上的几人因着关系亲近些,自然话也多了起来,“丫头,你咋也跟着去,这大冷的天儿,不在家猫着,再着凉了可咋好?”
    说话的是亮子娘,这些日子司徒嫣又给她家送去了一斤的粳米,孩子虽然没什么奶吃,可也长得壮实,为着这,亮子娘是打从心底里感激。
    “三婶子,俺没事儿,大哥昨晚做了些吃食,本想着今天给叔伯哥哥们送去些,可临出门的才想着家里还有些事,这才让俺跟着来了。”
    “这大郎有心喽,你们一家子心都善。”
    “可不是的,俺刚才帮着丫头提篓子,这篓子可沉着,也不知带了多少好吃的?”
    “也没带啥的!婶子们都给叔带啥好吃的了?”司徒嫣把话往别人身上引,她不习惯让人盯着看。
    “能有啥,就蒸了几张饼子。家里今年啥也没有?粮铺里的黑面都卖到15文一斤了。你说还让咱们咋活?”四婶子接了话儿,说的几人都跟着点头。
    “阿牛婶儿,俺听说上个月您还去看过叔和山娃子哥,不知他们咱样了?”
    “嗨,还能咋样儿,累的瘦了一圈,看的俺直心疼。上次去给带了些饼子,也不知能撑几天?”
    “婶子别担心,熬过这阵子就好了。”几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才见太阳爬了起来,阳光照在雪地上,反着白光,映着村妇们被吹红的双颊。西北风卷着残雪直接钻进了衣领里,冷得让人微微发抖。
    几个人也没了闲聊的心情,盯着驿道边,一些衣衫褴褛的灾民。比起这些人,坐在车上的她们还能住得起屋子,吃得上饭,虽然吃不饱,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
    一路穿过新昌县,从南城门出城,又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到了村民服役的地方,司徒嫣远远的望过去,好多人聚在一起,抡着镐一下一下的刨着已经上冻的土地。
    有时一个不甚,土地太硬,镐还会脱手而飞,累了就坐在地上歇一会儿,渴了就抓口雪吃,虽然之前听李阿牛、亮子他们讲起过力役的苦,可当时没有亲眼看到,无法感同身受。这会看着眼前的景象,司徒嫣就有种进了十八层地域的无奈。
    “站住,干什么的?”村正的牛车正要赶到李家村村民边上,就见一个官差从一边走了过来,将人车拦了下来。
    村正忙从牛车上下来,给官差行了一礼,这才低着头回话,“官爷,俺是李家村的村正,村里一些个婆子媳妇们,想来看看家人,您给行个方便,俺还有事想和您商量一下。”
    “有什么事儿,你先说吧。这服役也不是不能看。”这官差讲的明白,要想看得先给贿赂。
    “官爷,这天下雪,您这差当的辛苦,俺带着人来,想着找村里人给您盘个炕盖个棚子,也剩得您陪着挨冻不是!”
    “哟,你这村正当的好,行,去把人都叫来吧,就搭那边空地上,离这块儿地也近。”
    “好喽,官爷先歇着,等一会盖好了,炕烧热呼了,官爷再过来瞧瞧。”
    “行,去吧!”
    村正赶紧去叫李家村服役的村民,官差走回边上的棚子里,里面正有几个官差围坐着烤火。
    “来的啥人?”
    “李家村的村正,要给哥儿几个盘炕盖棚子呢。”
    “哈,这个李家村的村正不赖,是个明事儿的,人家这意思想来哥几个也明白。”
    “要是盖的好,俺们也不是那不开眼的。”
    几人说说笑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