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活着就要有希望,她将全部的希望系在李招财一人身上,如果她走不出来,怕想好起来也难。哥哥们以后都小心点儿,见了面还是避着点儿好,虽然俺们没做错,但她已经不要命了,就怕到时出些别的事儿。”
    “俺们会小心的,倒是小五,你刚那样多危险,下次可再不能这样?”李大郎想着刚刚发生的事儿,自己没能保护好小妹,倒是小妹保护了他们,心里有些着急,也有些狠自己无能。
    “知道了。大哥放心吧!你忘了?俺可是会些拳脚功夫的,不会让她伤了的。不过俺觉得这事儿还是要和村正知会一声,三哥你去趟旺福叔家,将刚才的事儿和他说说,要是以后有个啥,他也好心里有个数。”
    李大郎被这话岔开,也就没再钻牛角尖儿,三郎跑着去了村正家。
    等几人到了家,李大郎找司徒嫣商量,“小五,俺想送些鸡蛋去给二婶儿,虽然她恨俺们,可当初娘走了以后,她也给俺缝过衣裳。刚才看二叔给招财的年食,就只有二张饼子,俺这心里有些发堵。小五你别生气,俺没别的意思,也不是想帮着他们,就是心里不好受。你要是觉得不妥当,就不送听你的。”李大郎越说声儿越小,他还记得当初因李三柱的事儿和小妹闹了嫌隙,他真怕小妹再误会了他。
    司徒嫣叹了口气,这人太善良了也不好,可如果不是他善良,当初也不会为了她这个丑丫头分了家。心里想着算了,这人的本性是骨子里带的,不是那么好改的。
    “行,不过不能大哥去送,不然让他们得了机会,反咬俺们一口,说李二柱的媳妇是被俺们推倒的。”
    “呀!俺咋没想到还有这事儿?那可怎么好?还是算了吧,咱还是别送了?”李大郎听这话才明白小妹担心着什么,知道他求的事儿有些过分,不好意思的红着脸摆着手不敢再说送东西的事儿了。
    “送还是可以送的,让村正叔帮着走一趟,东西也不能说是俺们送的,就说是村正叔慰问他们的,这人情就做给村正叔,俺们家尽了心,也少了麻烦,村正叔还能得了名声,一箭三雕。”司徒嫣不差这些东西,可也不想李大郎几个和老房子那边走的太近,免得被人算计了还不自知。
    “行。”李大郎也不是要名声,主要是图个心安,也觉得这个主意好。等三郎回来,司徒嫣取了个篮子,装上十个鸡蛋,三斤黑面,一条五花肉,这才让李大郎给村正送去。
    二郎本还有些不愿,可看着大哥和小妹都同意了,他只得气呼呼的坐在一边不吭声,等着李大郎提着东西走了,司徒嫣这才回身去劝二郎,也叫来三郎和四郎,给他们讲了一些人情事顾的事儿,三人心里这才好受了些。
    村正那边刚得了三郎的信儿,又见李大郎提着东西过来。自然也觉得这个法子好,将东西用自己家的篮子装了,这才送去了李大牛家。
    曹氏激动的老泪纵横,收了东西,狠哭了一阵儿,总算是有人还记得他们家招财,这才千恩万谢的将村正送出了门。等回屋后仔细将东西点了一遍,总算安心些,这年夜饭可算是有了着落。
    这些事儿也只是一些小插曲,对司徒嫣一点儿影响都没有,除了偶而会想起前世的奶奶,其它的时间,忙着准备年夜饭,和四兄弟倒是一片欢天喜地的。

  ☆、第84章,元宝饺子团圆饭,五人守岁过大年

李家老宅的事情解决后,已过了中午,司徒嫣开始准备晚上的团圆饭,将戒指里的小鱼都拿出来清洗干净,抹上盐,裹上面米分。先热油炸了些素丸子,就着剩油,将裹着米分的鱼炸的酥脆,这一盘菜就算做好了。
    接着将猪肘子剃净,烀熟,再加糖、酱油等调料红烧了一下。又做了一盘鸡蛋炒蒜苗,这蒜苗可是她自己发的,大冬天的能吃点儿绿叶菜,也算个稀罕物。
    看着天色尚早,又做了盘土鸡炖蘑菇、白菜炖白肉,六个菜就算齐了,最后做了个萝卜丝汆丸子汤,再摆上一盘点心,全凑上也有八盘,讨个吉利。主食是一大盆的粳米饭。
    忙完这些,见天已经晕暗,叫李大郎先点上“长寿灯”,长寿灯要点一夜的,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这才叫兄弟几个进来帮着把菜端上桌,先点上香朝东南西北各拜了拜,算是敬过诸天神佛,这才围坐下来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小五,这咋还有鱼呢?俺咋不晓得啥时候去买的?”四兄弟围着炕桌看着菜,乐得脸上都笑开了花儿,平日里灶房也没见这么多吃食,没想到小妹忙了一个下午,弄出这么多花样儿,这是打从记事儿起,他们过的最好的一个年。
    “这个啊,俺要保密!等以后得了机会,再告诉哥哥们。”司徒嫣可不想让李大郎几个知道她去破冰捞鱼了,免得大过年的还要被大郎教训,坏了气氛。
    司徒嫣端起汤碗朝着四人鞠了个躬,“哥哥们,俺以汤代酒,敬哥哥们,谢谢哥哥们收留俺,给了俺一个家。让俺这孤儿也能有亲人照顾、关心,能住上新房子,穿上花衣裳。每天不用再孤零零的,还能有亲人陪着吃团圆饭。而且这些日子以来,哥哥们心疼俺年纪小,怕俺累着,都是任劳任愿的将家里的活计全包了,事事处处的为俺着想。小五年纪小,难保有任性做的不好、不到的地方,哥哥们也都包容着。这往后啊,俺们一家人一起讨生活,更要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还没等司徒嫣说完,李大郎先插了言,“不,小五,该说谢谢的是俺们。是你给了俺们四兄弟一个家,让俺们在这大冬日里能穿的暖,吃的饱,还能读书识字。这样的日子,俺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可现在俺每一天都过着这样的日子。要说累,家里最累的就是你,在家你给俺们做饭食、做衣被;在外你要进山挖草药,教俺们赚钱的营生。这个家里真正最累的人是你,要是没有你,俺们还在老房子里过着没有被子,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所以,你能当俺们的妹子,和俺们一起过日子,那是俺们的福气,大哥谢谢你。”
    “对,大哥说的对,小五,俺也谢谢你!俺现在不但能吃的饱,还每顿都能吃的香、吃的好。全是托了小五的福。”
    “还有俺。小五如果没有你,俺现在还是个磕巴,每天被人笑、受人气。哪像是现在,俺会背《百家姓》,学《三字经》。”
    “是啊,小五,你教了俺那么多东西,还给俺讲道理,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和俺说过那些,俺现在才觉得日子过的有了盼头。所以大哥说的对,是该俺们谢谢你。”
    四兄弟你一言我一语,反让司徒嫣一时不好插话,等四人把话说完,司徒嫣这才找到空儿接着刚刚的话说,“俺们是一家人,只要彼此知道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就行。俺想说的是,家里每个人都有其善长或不善长做的事,可无论做什么,都要为了咱们这个家好,为了家人好。所以也谈不上谁做的多,谁做的少,俺们往后谁能想法子赚钱,那就在这方面多用点心。谁读书更强些,就在这方面多用功。谁力气大些,家里的重活就多做点儿,总之一句话,一家人劲儿要往一处使,心思要往一处想。不论过啥样的日子,只要一家人能彼此包容,彼此关心,何愁日子过不好。无论将来俺们遇到什么样的事儿,一家人都不要斤斤计较,这样才能算是一家人。哥哥们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小五今天说过的这些话。”司徒嫣讲这些就是想给李大郎四兄弟打个预防针,让他们明白,这往后日子会越过越好,人都是同吃苦易,共享福难,真到了为了银钱东西而斤斤计较的时候,那么这一家人也就走到头了。
    几兄弟听着先是没出声,等想了下才说道,“小五,你放心,俺们都明白,俺们一家人绝不会做出那种事。”李大郎几个挨着个儿的跟司徒嫣表态,他们要一辈和小妹一起过这样的日子,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兄弟间也不会计较谁多谁少,就更不可能跟小妹计较这些。
    司徒嫣见几人听进去了,也听的明白,这才放心,“好,俺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哥哥们尝尝俺的手艺,这过年吃鱼,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还有这萝卜又叫菜头,愿来年俺们都能有个好彩头;再吃口炸素丸子,预祝家运兴旺;……”司徒嫣将每样菜都给几人夹上一口,嘴里还不忘说着吉祥话儿,刚还有些沉重的气氛,也变得喜庆了起来。
    “好。”李大郎学着司徒嫣的样子,也每样都给她夹了一些,这才招呼弟弟们吃饭。几人说说笑笑的好不热闹,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虽然这里没有前世的春节联欢晚会,网络视频等高科技产品,可亲人间发自内心的关心,却让这冰冷的冬夜热意融融,甚至比起前世更多了些“年”味儿。
    这个时候的司徒嫣,心里想到远在异世农村老家的奶奶,想着那个远在千里之外未曾谋面的兄长,想着她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空间所过的日子,不由得有些唏嘘。这一切的一切好像都是命中注定,明明中有人安排的一样。
    看着李大郎几人说笑,想着以后的日子如果可以这样过,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吃得饱,穿得暖,平平淡淡就是福,并告诉自己,“司徒嫣,‘即来之,则安之‘,以后这里就是你要生活的地方,这些人就是你的亲人。能不能留住这份美好,能不能帮原主报仇,都要看你的了。司徒嫣,加油!”给自己加油打气后,司徒嫣反而心情平静下来。开心的和李大郎几个吃着团圆饭。
    吃过饭,将和好的面和馅端上了炕,“哥,俺们一起包饺子。”
    “小五,啥是饺子,这饺子俺看着和包子差不多?”三郎和四郎只在小的时候见过饺子,但也都是黑面的,所以这会儿见了小妹端上来的东西有些看不明白。其实也怪不得他们,往年只有年景好的时候,曹氏才会包几个饺子应应景,小辈的也只有李招财能吃上一两个的,而李大郎四兄弟是连见都见不着的。至从李大柱走了以后,就连守岁,四兄弟也只能在西厢的屋里,曹氏根本不让四人进堂屋。
    司徒嫣心里一疼,不愿去想这四人以前过的日子有多不堪,吸了口气,边解释边教导,“这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哥哥们看,这饺子像不像元宝,等到子时放了炮仗,俺们一吃煮饺子吃,新年俺们也能发大财,元宝滚滚来。”
    “这饺子还有这个意思啊!那俺要多吃几个,多赚钱。”李二郎的话引得一屋子的人都笑翻了天。忙了多半个时辰,总算是将压在心中的不快给驱散了些。又趁着几人不备,往饺子里塞上铜钱,做上记号。
    包好饺子,司徒嫣叫四兄弟洗了手,这才去院里“踩岁”。
    “小五,为啥要在这院子里兜圈?这大晚上的外面冷着呢!别给你冻着。”李二郎今天晚上话特别多,这样过年,让他觉得新奇,看什么都新鲜。
    “这个啊,叫‘踩岁’,只是家里头没有芝麻秸,要不然在院子里铺上一层,在上面踩上几脚,取‘岁岁平安’之意。俺们呢就勉强意思一下,应个景儿吧!”
    兄弟几个觉着好玩,蹦蹦跳跳你追我赶的闹了起来。转了几圈,几人这才回了屋子,围着炕桌吃着点心喝着茶水聊着天。
    等子时一到,村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炮仗声,李大郎也带着弟弟们去院门口放炮仗,男孩子就没有不喜欢这个的,几人舍不得一下子就放光了,将一挂炮仗拆开,每人分了几个,一个一个的点了起来。司徒嫣只提醒几人小心别伤了眼睛,就去灶房煮起了饺子。将做了记号的饺子给每个人的碗里盛了一个。
    等到李大郎几人放完炮仗,打闹着进了堂屋,一家人一起围着桌子沾着浸着醋的腊八蒜吃起饺子,李二郎吃得急,一下子咬到了铜钱,不由得“哎哟”叫了一声。
    “老二,你咋了?”大郎听二郎叫的急,吓了一跳,忙出声询问。
    “俺也不知道,这饺子咋这么硬呢?”李二郎将吃到嘴的饺子吐了出来一看,“这里咋还有个铜钱?”
    “二哥,你运气真好,能吃到带铜钱的饺子,这一年保管能赚大钱,发大财。”司徒嫣笑着和李二郎解释,也是说给几人听。
    一听说这吃了带铜钱的饺子还有这个好处,其他三人都着急的吃起自己碗里的饺子,“俺也吃到了。”“还有俺。”在司徒嫣的有意安排下,自然一家人都吃到了带铜钱的饺子,司徒嫣找出几个红绳,将铜钱洗净串了起来,给每个人系在脖子上,“这杖铜钱寓意好,还能保平安,哥哥们就带在身上吧!”
    “好啊,俺还真舍不得花喽。”李大郎觉得这样好,他也觉得这枚铜钱会给他带来好运。
    吃过饺子,司徒嫣将“压岁钱”用红纸包了,拿给李大郎,“大哥,家里没有长辈,老话儿说的好,长兄如父,俺们就给你拜个年,你给俺们发上一个‘红包’压祟驱邪,保全家人健康平安过上一整年。”
    “好。”李大郎心里有些激动,小妹说了,“长兄如父”往后他要像父亲一样爱护弟弟妹妹,把这个家担起来,再不让弟弟妹妹跟着吃苦。越想越激动,看着对他行礼的弟妹,更是眼睛有些发潮。这年也拜了,红包也拿了,也过了子时,守岁也算是守过了,司徒嫣感觉有些累,和哥哥们道了晚安,这才回了东次间去休息。

  ☆、第85章,穿新衣祠堂祭祖,行冠礼大郎成年

司徒嫣有些累,先回屋歇着。李大郎四个过于兴奋,躺在西次间聊天。
    “大哥,那饺子真香啊!还有那鱼。”
    “俺还是爱吃那肘子,俺还是头一次这么大口的吃肉。”
    “只要是小五做的,俺都爱吃。”几个人唧唧喳喳,越说越热闹。
    “轻着点儿,小五觉轻,别吵了她,为了这顿团圆饭,小五可是忙了一个下晌,这会儿一定是累着了。”李大郎望着西次间的门,有些心疼。
    “俺说要去帮忙,可小五说啥也不让。这往后要是小五再做饭,俺就算不干啥,也帮着烧烧火,填填柴。”李三郎忙收小了声,自言自语的嘀咕。
    “就是这样,小五今天说的那些,弟弟们都要记着,俺们是一家人,往后不论咋样儿,也不能生分喽。”
    “大哥,你就放心吧,俺会一辈子对小五好,对大哥和小三、小四好的。”
    “俺也是。”三郎和四郎也许是双胞胎的关系,时常会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儿。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才睡了。等到天边露出丝鱼肚白,司徒嫣轻手轻脚的进了西次间,将做好的新棉衣放在几人枕头旁,这才去净房洗漱。人刚从净房出来,就听到西次间里传出兴奋的叫声,其实细想想看,李家这四兄弟,还是很容易满足的,有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几人就可以乐上半天,哪像现代人追名逐利,不知满足。
    笑着进了堂屋,见四兄弟穿着新棉衣,站在屋里正笑的开心,见司徒嫣进来,都上前拉着她,“小五,你啥时候给俺们做的新棉衣,这都是整块布做的,一个补丁都没有。”
    “这是哥哥们的新年礼物。前几次去赶集,俺不是画了些花样子跟绣庄换些碎布和银钱的,那会儿就想着要给哥哥们裁一身新衣裳好过年穿。只是这新衣也只是用些布头拼的算不得好。”
    “小五,谢谢你,长这么大,俺是第一次穿新衣裳。”李大郎摸着身上的新衣服,眼里含着泪,他可不觉得布头做的衣裳有啥不好的,心里还暗暗发誓,“他要对小妹更好更好,即便是用他的命去换他也愿意。”李大郎不知,二郎几个也存了这样的心思,很多年后,当几兄弟坐在一起聊到以前的事儿时,他们才知,在那一天,他们发了同样的誓言,不由会心的笑了起来。
    “大哥今天去祠堂祭祖行冠礼,哥哥们都要穿着这身衣裳不但喜庆,人也精神。”
    “俺还要准备祭祖要用的东西,哥哥们还和平日里一样,先去打拳,旺福叔让俺们辰末去祠堂就好。”
    李大郎几个回了西次间,将新衣裳脱了,这会儿打拳,他们可舍不得穿新衣裳,怕给碰脏、碰坏了。吃过早饭又歇了一会儿,司徒嫣将装好盘的红烧鲤鱼装进篮子里,这才和李大郎几个一起去了祠堂。
    一路上村民们陆陆续续都往祠堂走,见了面少不得要行礼拜年,司徒嫣几个年纪小,一路行礼下来,人都有些头晕脑胀的,好不容易挨到了祠堂,见祠堂门上贴着对联、门神,地上有放过炮仗留下的纸碎,虽然周围没什么绿色,光秃秃的很是冷清,可村民都穿着最好的衣裳,聚在一起,也很热闹。司徒嫣算是村里外姓人,不能进祠堂,叮嘱李大郎兄弟几个,进去后要听村正的话,别失了礼数,祭品要亲手交到族长手里,别假手于人,这才看着几人走了进去。她自己则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和一些村妇们一起站着等。
    李大郎提着东西领着弟弟们进了祠堂,先给村正和族长行了礼,让弟弟们去后面等着,这才将祭品交到族长手上。
    族长接过篮子也没看,就手往边上的一放,抽着旱烟对李大郎说教起来,“大郎啊,今天连着你,村里一共有三个娃子要行冠礼,这祭祖给先人上供,是村里的大事,万万马虎不得,虽然你家里日子不好过,可这祭品却不能轻喽!”族长自从上次得了好处,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又见李大郎今天还穿了新衣裳很是得体,就多嘱咐了两句,想来是怕他年纪小,家里没个长辈,不放心,就怕李大郎没把这日子当回事儿,随随便便的拿些饼子来充祭品。到时行冠礼的几家祭品是要摆在头里的,东西如果不好,那可是对祖宗不敬。要是让村民们见了,不孝先人这顶大帽子一扣下,这往后在村里可就站不住脚了。
    “谢谢族长,俺家虽然没啥银钱,但也知这祭祖是族里的大事,特意准备了红烧鲤鱼,鱼虽然不大,但胜在是个金贵物。”听李大郎这么一说,族长忙起了身,将篮子上盖着的布打开,兴奋得眼睛直冒光,抖着手亲自将鱼供在供桌最上头,这道菜怕是这村里最好的一道菜了,供在最上面,那也是他族长的体面。
    他这会儿是越看李大郎越顺眼,拍了拍他的肩,“这上族谱的事儿,你放心,等一会儿祭了祖,行了礼,俺就给你和二郎几个都写上。”叮嘱再三这才让李大郎去后面等着。
    李大郎得了准信儿心里这才踏实,高兴的出了祠堂,找到司徒嫣将事情和她细细说了。司徒嫣倒没吃惊,本来就是意料中的事。
    各家送来的祭品,都一一摆好,司徒嫣找到福婶儿和阿牛婶儿几位婶子,先拜了年,这才站在一边聊天,一边等着祭祖仪式开始。村里李姓男丁都站在了祠堂里,巳时一到,由族长主祭,先给天、地、神、佛烧三炷香,叩拜祈求丰收,再给李家先祖上香,由村正读祝文,献祭品,再由族长献酒,焚祝文烧纸钱给先祖们“送钱粮”,祈求先人庇护子孙后代。村民们再按辈份高低,分批向先人上香行礼。这祭祖仪式繁复冗长,近巳时末,才算完成。
    族长将欲行冠礼的三人叫上前,除了李大郎,司徒嫣只认识山娃子,跟福婶儿打听才知,另一个是李五的儿子李木。这时听到族长咳了一声,“今天是大定二十一年正月初一,俺们李家村有三个娃子成年行冠礼,……。”族长说了有一柱香的时间,这才开始正式行礼。
    由村正、族长、及一位儿孙满堂的老者,为正宾、赞者、有司。由赞者唱祝词,内容大致为,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们加上成年人的头饰;从此放弃少年时的志趣,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上孝父母,下佑弟妹,上桌坐席,夜可晚归。早日娶亲生子,善养家亲。祝福寿安康、大吉大利。正宾为三人束发带头巾(农村行冠礼较为简单,以头巾充当冠帽。)
    冠者跪扣,向村正三人敬酒,再向村民们行个拱手礼,意思以后村民们就可以把这三人当大人来对待,至此就算礼成。
    村正将供桌上的菜摆在了院子里,招呼族里的老少一起坐席。族长则将李大郎单独留下,叫去一边,“大郎啊,俺这就把你的名字写到族谱上。”
    “等等!”司徒嫣一直注意着李大郎,见族长将李大郎带去一边,忙叫了一声,“族长,俺有话要说,只是俺不能进祠堂。”
    族长皱了下眉,想了一下,还是往司徒嫣这边移了几步,“丫头,你有啥事儿?”
    “族长,俺大哥已经和李大牛家断了亲,这上族谱就不能再记在他们家的名下,所以请将哥哥们的名字记在李二牛先祖父名下,连李大柱叔和婶子杨氏,都要记在李二牛先祖父名下。”
    “这咋能行?”族长听着不喜,直接反对,可想了想还是问了问李大郎,“大郎你及了冠,如今也是一家之主了,这事儿还得你说了算。”族长还是有些看不上司徒嫣这个外姓丫头,李大郎可是姓李的,何时论得到一个外姓人指手划脚的。
    李大郎刚听时也是一楞,这事儿司徒嫣并没有和李大郎商量,不是她不想商量,而是司徒嫣自己也是刚刚想到,没商量的时间。
    李大郎看着司徒嫣,见她一脸的认真,又想了想觉得这事儿这样也好,他爹李大柱活着的时候就告诉过他,先祖父李二牛当初对他爹特别好,如果真能这样,李二牛这一支也算有人继承香火,也算替他爹尽了孝,“俺听小五的。族长,先祖父李二牛活着时,对俺爹特别好,如果能这样,也算是替俺爹尽了孝心。”
    “你这孩子。”族长还想再劝一句,想想还是放弃了,毕竟李大郎已经和李大牛家断了亲,再记在李大牛这一支上,却有不便,“算了,你觉得好,不后悔就成。”
    “谢谢族长体恤,哥哥们都有了新名字,就按这个记族谱吧!”司徒嫣说着从怀里拿出写有四人名讳的纸张递给族长。
    “哦,这还起了新名,俺看看。”族长还有些不信,接过纸看了起来,“李智、李信、李仁、李严。好名字,这些都是谁取的?”
    “是村正叔帮着取的,哥哥们也都喜欢。”司徒嫣不想让族长知道这些事儿和她有关,就将事情推给了村正,反而显得顺理成章。李大郎也不解释,他相信小妹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他们好。
    “行,俺就按这个写上,这上了族谱,大郎以后就要担起养家糊口的重则。”族长一边写,一边絮絮叨叨的叮嘱。
    李大郎一一应着,司徒嫣站在一边心里总算松了口气,不管以后李大郎几个如何出息,都再和李大牛曹氏没有任何关系。就算将来有人想在这上面做文章,也无例可查。
    等李大郎和司徒嫣出了祠堂,这才看到二郎几个等在一边,“恭喜大哥!”三人一起上前给李大郎行礼,四兄弟笑着围着司徒嫣说话,反而没有人去抢吃祭菜。
    李二柱和李三柱这会儿正忙着吃东西,他们家今年差点儿就揭不开锅了,年夜饭都只吃了些黑面饼子加炖菜。看着这一桌子的好吃食,早就如饿狼扑食的抢了上去,根本没注意到李大郎已经改了族谱,和他家再没了丁点关系。午时一过,村民们这才陆陆续续回了家,开始挨家挨户串门拜年。
    李大郎先带着弟弟们去了老房子,给李大牛和曹氏拜年,曹氏看着穿着新棉衣的四兄弟,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虎着一张脸,要不是李三柱拦着,早冲上去将几人身上的棉衣扒了下来,在她想来这四个小子没了大人照顾,应该是越过越差可如今离了他们家,反而四人越过越好,她心里又怎能平衡,“这四个臭小子怎么可能越过越好,可怜了她的大孙子招财,早早的就黄土盖身。”她心里骂,暗里咒,只是这些李大郎已经不在乎了。不管他奶怎么对他们,他记得小妹出门前的叮嘱,“不论别人如何,只要俺们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从老房子出来,兄弟几个又将村里的人家都走了个遍,也算是李大郎成年后和各家打了个招呼。司徒嫣却只去了相熟的几家,她前世就不是个爱热闹的人,虽然这一世改了很多,但骨子里的清冷,还是让她对这样的日子无法习惯。
    几个人入了夜吃饭时,李大郎找来个篮子,将下午拜年时人家给的糖果等小吃食,装了起来。他们家没有长辈,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来拜年,反而是只收礼没送礼。
    吃了晚饭,几人依旧点了灯读书写字,二个时辰后这才上床歇了。

  ☆、第86章,初二初三连初四,迎春祭祀鞭春牛

大定二十一年元月初二一早,魏国辽东郡新昌县李家村,村西头一处农家院里,四个男孩儿在院子里打拳,抬手踢腿间,已经虎虎生风,看的出这套拳几人已经打的很是熟练。
    灶房里烟筒冒着白烟,火烧柴草的香味,夹着饭菜香,随风飘出有一里多地。这里就是司徒嫣在异世古代的家,当然打拳的正是李大郎四兄弟,早上练拳已经成了四人的习惯,无论晚上睡得多晚,早上都会起来打拳。随着伙食的提高,再加上身体的锻炼,四兄弟不仅身体强壮了,连身高都窜起来不少,粗脖子病也早就都好了。
    吃了早饭,李大郎去村井里挑了一旦水,村井里的水有些混浊,司徒嫣多半是不用来吃喝的,只用来洗漱。今天是迎婿日,按照习俗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几个半大的娃都没嫁娶,自然这个日子和他们也没什么关系。而且过年又不让动针钱剪刀;不可倒污水丢垃圾;连午觉都不能睡,免得一年都会变得懒惰。
    闲下来的日子,人反而没什么精神,司徒嫣性格冷清,可大过年的,不愿意让李大郎几个拘在家里,就让他们去找相熟关系好的小伙伴去玩,或请人到家里做客也好,一年了也就在这冬日里所有人都能空闲下来。等到了初三,是不能串门会友的,那天被称为“饿鬼日”,只能躲在家里,免得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中午时,司徒嫣准备了一桌吃食,招待李家四兄弟招来的玩耍的小伙伴,小羊儿、山娃子、狗子等,“小五,你这饭做的比俺娘还香。要不你上俺家给俺当妹子得了!”说话的正是和李大郎一起行冠礼的李木。
    “李木,你想干啥?小五可是俺妹子,你家里不是有翠丫吗!”李二郎话说的声音有些大,反应有些过激。他也不知为什么凡是遇到小妹的事儿,他就特别紧张,话说的就有些冲,惊得李木一楞。
    “二郎,你嚷嚷个啥,俺没那个意思,就是觉得小五饭做的好吃。”李木有些不好意思,不明白二郎怎么会这么激动。
    “是啊,二哥”李三郎拉了他二哥的衣摆一下帮着解围,“李木哥,是逗着玩儿呢!”几个人都陪着说话,气氛才好了起来。
    司徒嫣只当是一群半大小子斗嘴仗,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