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足还淡不上,可要想养活边城的20万大军,只北平一县终究是力有不殆!”这才是司徒嫣所担心的,如果吴国无天灾,朝廷还能保边城粮草,只怕战事刚起,天灾即至,到时要赈济灾民,这20万大军又要拿什么来喂养。
“小五,你很在乎子恒兄!”
“三哥,我不想瞒你,我心里有他,可也有你。一个是我所爱,一个是我的亲人,我都要守都要护!”司徒嫣与李三郎之间只有亲情,她不想骗他不想瞒他,她最希望是得到他的祝福,当然也希望他能得到幸福。
“小五,俺没别的意思!”李三郎也不知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说起这些,他一直掩饰的很好,许是这些天日子过的太舒心,反而少了警惕。
“三哥,你的心情我明白。在我心中你就像亲兄长一样。小五愿一辈子记着你的情!可也希望三哥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司徒嫣说完这句,再没说别的,她无需再说什么了。李三郎看着小妹的背影,心里会痛,可也很高兴,至少小妹的心中有他。
端木玄站在灶房外,一脸的平静,嘴角微微翘起,司徒嫣和李三郎的话他都听见了,这还是嫣儿第一次承认爱他,虽然并不是当着他的面说的,可这也足已让他乐上三天三夜了。
老百姓辛苦了一年,盼的就是除夕,而北平县的百姓与往年不同,除夕一早不只是给先人上坟烧香,甚至还给县令司徒谨供上牌位,上香祈福,这么好的县令大人,他们祖祖辈辈不知盼了多少年,吴魏之战时,有不少人都逃离了家乡,怕突厥人打进冀州界。可如今留下来的这些人心底里倒很庆幸,看着饭桌上摆的年夜饭,看着孩子老人身上的新衣,看着田间地头的那些蓄水井堆肥坑,一切的一切都变的如此美好。
各村的村正早在除夕之前就带着各户送给县令大人的节礼进了城,司徒谨当然不会收,甚至还给各村回了十斤的黑面,也不是他给不起更多的,实在是不想招人嫉恨。
团年饭上桌。团圆酒斟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这就是司徒嫣所要的幸福。只有这个时候她才感觉活着真好。
“嫣儿,今儿怎的这么开心?”司徒谨喜欢看小妹笑,特别是像现在这般,笑的天真,笑的舒心。
“要是能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就好了!”司徒嫣的感慨引来一桌男人的对望,他们这是有多没用,竟然连这样的日子都不能给他们最在意的人。
“兄长,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安逸使人退步,要是天天都过这样的日子,也就体会不到这种快乐了!”司徒嫣一时感慨,不想触动了一桌人的心情,忙寻了借口掩饰。
“嫣儿,如果这是你想要的,我一定帮你达成心愿!”端木玄想让心上人幸福,哪怕是她要这天下,他也义无反顾,更何况只是这样小小的要求。
“我知!”司徒嫣只给了两个字,这是独属于他们的默契。二人相视一笑,又看了一眼李三郎和司徒谨夫妻,这是她的家人,她所在乎的人都已在身边,这就足够了,别的什么也不求。(未完待续。)
☆、第357章,上元节出门放风,北平县新年新貌
春节过后直到十五上元节这天,司徒嫣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直接当起了米虫+吃货。
“兄长,今儿可是元宵佳节,你不会再把我关在家里吧!这些日子我可是光长肉了,这脸都圆了一圈!”司徒嫣一脸的委屈,也不知司徒谨和端木玄、李三郎唱的是哪一出,打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把她关在家里,甚至出门拜年都不许。
“嫣儿辛苦了一年,只见长高,不见长肉,边城风劲,只怕哪股阴风一吹,就把你给吹跑了!”司徒谨一脸的不为所动,端木玄也担心心上人的身体,虽说能陪在心上人身边他就已经很开心了,可今天城里有灯会,他真的很想带司徒嫣出去走走散散心。可当初三人商量好的,一定要在过年期间把司徒嫣给养的胖些,看着她单薄如纸的身子,三个大男人就觉得自己特别没用。
“我哪有那么不堪一击!”司徒嫣一脸的不以为意,求救的看向李三郎。“三哥,你最知道我了,再这么关下去,只怕我没胖先疯了!”李三郎哪里禁得起司徒嫣的哀求,转过头看向司徒谨,想要替小妹求个情。
端木玄也看向未来的大舅兄,司徒谨也知今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留小妹在家了,“好吧,不过吃了晚饭才能出门,宵禁前一定要回来!”
“欧耶!”司徒嫣大叫着跳了起来,这些日子看着雪狼天天往外跑,她却只能呆在家里,早就快憋疯了。
“不过,要换了男装方可出门!”司徒谨觉得小妹还是穿男装出门安全些,以她的性子,说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
“行,只要可以出门,就是穿乞丐衣都行!”司徒嫣留下一句话,一溜烟跑回自己的院子去换衣服。
“谨郎,你看都把嫣儿拘成什么样子了。这天还没黑呢,就急吼吼的跑回去换衣裳了!我看啊,再这么拘下去,只怕要拘出病来了!”公孙语和司徒嫣相处的久了。越发觉得她的单纯可爱,司徒嫣对亲人可谓是一片赤诚,就连她这个后进府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哪还能再拘着她,过了十五,县衙开堂。前面有忙不完的事,这府里府外还不得她操心!”司徒谨无心一语,倒招来公孙语一顿白眼。
“谨郎这是嫌弃为妻不会持家了?”
“语儿,你知我不是那个意思!嫣儿喜欢经商,才到北平就置了不少的铺面院落,府里由你管家,这才能由着她的性子在外乱耍,是为夫刚刚说错话,请娘子原谅!”司徒谨还真的给公孙语行了一礼。新婚小夫妻在这边打情骂俏,端木玄和李三郎不知何时早已退了出来。二人进了后花园。梅花落尽,杏花未开,正是一年最萧条之时。
“三弟,昨日与嫣儿商议之事不知你做何想?”这些日子司徒嫣被拘在府不得出门,倒是和端木玄与李三郎进行了好多次的兵棋推演,甚至对于治军的手段、军屯的规划,甚至是民生民计,司徒嫣都给出了意见让三人获益匪浅。
“俺脑子没有小五好使,可也觉得小五说的那些虽听着近乎神话,可却未必不能实现。只可惜上有皇权当道。中有三纲五常相缚,下有痴迂百姓相佐,只怕小五所想,最终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李三郎也很感慨。司徒嫣的治军之法听上去匪夷所思,可却于国于民有利,只是可惜无法实现。
“是啊,嫣儿常说她的这些想法都是从书中看来的,可我虽谈不上见识广博,可也自幼即饱读诗书。却从未看过这样的书籍,可每每谈及此,嫣儿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也不知她心里到底存了多少的秘密?”
“嗯,小五常语出惊人,甚至想法与俺等也大相径庭,可俺相信,小五不会害俺,不论她想做什么,俺都全力支持,只要她能高兴!”李三郎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喜欢的人快乐,别的他早已无所求。
“三弟,人生在世短短不过数十年,你这般执着老来无伴岂不惋惜!”李三郎一日不娶,端木玄心里多少都会有所忌惮。
“俺活一天,就会守着小五一天,哪怕只能远远的看着,毅然无悔!”李三郎当着端木玄的面说这些也是在提醒他,如果哪天他对不起小妹,他一定不会放过他。
两个男人各怀心事,看着满园枯尽,只怕心里想的全是那个小女人。
华灯初上,司徒嫣在端木玄和李三郎的相伴下于大年后第一次出府门上街,感觉就像是被关在监狱里的囚犯,得到了假释的机会一样,看着街上传动的人影,摊铺上摆满的商货,一切都如此新鲜。
“嫣儿,这花灯可不如你做的!”端木玄看着摊铺前的花灯又想起初次与司徒嫣相遇时的情境。李三郎的脑子里也充满了那个时候的回忆,想着炸得香甜的元宵,想着亲手扎制的花灯,那个时候虽然每天都很累,可却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虽说自己扎的好,可那时只是为了家里能多个进项,说实在的,全没有赏灯的心思!反而是如今这般走走看看,更加的惬意!”司徒嫣不是个会常回忆往事之人,她喜欢一切向前看,不然她怕是一天都活不下去的。
三人走走停停看看,时不时的还会买些街边小吃来打打牙祭,“三哥,这栗子好甜,你也尝尝!”司徒嫣将手上刚买的栗子递给李三郎,又买了一包和端木玄分着吃。
她了解端木玄这个爱吃醋的妒男,如果不迁就他些,只不定他又会做出什么事来。李三郎也不在意,以前小妹也是这般。只有端木玄一边帮着司徒嫣拨栗子,一边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上元节过后才出正月,皇上即下旨查抄冀州剌史府。冀州剌史事前并没有得到线报,所以竟然从府中搜出近三箱的“福寿膏”。一个通敌判国罪,一府之人一夜之间成了死囚。而冀州界内文武百官草木皆兵,之前与剌史多有往来者,更加提心吊胆,甚至那些私藏“福寿膏”的官员更是连夜将府内的存货一烧而光。
凉仁公这步棋意在杀鸡警猴,果然初见成效,毕竟不能把这些大臣都杀了。不然冀州必乱,突厥易有机可乘,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小姐,主公传话。打草惊蛇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新上任的冀州剌史原是主公的门生,小姐大可放心!”赤雨低头传话,她如今虽是司徒嫣的侍卫,可仍是国公府之人。
“嗯。我原也是这个意思,倒与父亲不谋而合!”这事总算是过去了,司徒嫣手头可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赤雨,你去请大少爷进内院!”司徒嫣要在这一年内将北平县治理成富裕县。
“嫣儿,为兄正有事要与你商量呢,为兄读了这些年的书,这时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农耕水力之事看来还要嫣儿帮为兄多谋划着些,只怕又要让你受累了!”司徒谨一脸的愧疚,可他手下这些办事之人。也都只会纸上谈兵,根本没什么大用。
“兄长和我还有什么客气的。我也正是为着这事儿请兄长进内院相商呢!这开了春再有半个月地就要开化了,是翻耕追肥的时候,城内的堆肥如今早已运去了各村,各村每百亩修堆肥坑三个,我昨儿和赤雨去看了,各村早在年前就已按要求挖了出来,再加上蓄水池,等枯水期一过,地里就能下种了!”司徒嫣一边说。一边将手中写满字的纸递给了司徒谨。
“兄长,早在西北之时兄长应该就有注意到,我们家种的谷粮要比别人家早收上来了有近一个月!”
“对,那会儿我还只想着是老天爷开了眼。可如今想来,怕都是嫣儿做了什么手脚吧!”
“是,我在李家村的时候就已试验过,所以知道如何让谷子早熟,而且少虫害,所以我想今年各村的粮种就由县衙提供。将老百姓手里的粮种都收上来,由县衙统一发放!”
“这?”司徒谨有些犹豫,不是他信不过司徒嫣,只是这数量太大了,他不愿小妹受累。
“兄长可是有所担心!”
“为兄只担心你身子会吃不消,要弄一县田地的粮种,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好着呢,没事!这些事早在过年前我就已着手准备了,开了春又买了些奴隶,都是签了死契的,由暗夜管着,我只是动动嘴,不累的!”
“那好,这事就定下了!”
“还有!”司徒嫣纸上写着的可不只这些,“如今有了水源,去年秋开出的荒地经一秋一冬的将养,虽算不得下等田,但种些蜀黍和马料豆还是可以的,兄长下令让他们今春在荒地上种这两种作物,但不得私存,全部都由县衙收购,包括豆杆和蜀杆我也要!还有每村都要由村正家养猪两头,鸡十只而饲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产出的鸡蛋分于村中之人,猪肉等年前再分!兄长到了年尾给些补助,可也不能给多了,这些本是村正应该为村民们打算的,这些人不服役不纳赋,可竟然看着一村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也不知想想办法,是时候让他们也出出血了!”司徒嫣这是要给端木玄的20万大军存粮草,也是在给司徒谨做清官打名声。
“嫣儿,这牲畜的事我会招各村村正来商议,毕竟养这么多牲畜,对这些村正的家里来说,也不是个不小的负担。只是那些粮谷,要是都收上来只怕县衙库房无处可存?”司徒谨倒是不担心银钱的事,反正小妹是个生意经,总会有法子的。
“无妨,早前刚进北平县城的时候我就买了五处院子,如今都已改成了粮仓,兄长只管下令吧!”
“也好!有了这些,全县的百姓今年都能过个舒心年了!”司徒谨心里高兴,这赋税有了保证,百姓家里有了存粮,甚至还有了余银,眼见着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嫣儿,年前你与我说要让那些县城里的秀才去各村开村学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倒是不难办,可女娃儿们也要跟着学,秀才们多有抱怨不愿前往!”司徒谨这些日子被这些秀才吵的一个头两个大。眼见着正月都过了,可这些人却迟迟不愿去村里授业。
“兄长可还记得当初我给公孙先生出的对子,你只管拿去给那些秀才,凡对的上的,不但赏银百两,甚至可以不用进村学,县衙每月资助文银十两供其读书。对不上的就少费话,该干什么干什么,学问不济,事儿倒不少!”司徒嫣这话说的虽糙可司徒谨明白,小妹这是看不惯,所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好在这会儿没有外人,这话也不会传了出去。
果然当天午时不到,这些吵闹的秀才们就乖乖打着包袱上路往各村而去。而村里早就为这些人准备了屋子作为授课留宿之用,甚至每日还安排村里的妇人为其洗衣煮饭,可这些人的傲气早在出城之前就让司徒谨给抹得丁点儿不剩了,进了村也是一脸的和气,全没了往日的威风。
这些早在司徒嫣的意料之中,她就是要杀杀这些人的傲气,当然也是为了解决这事。而司徒谨文状元出身,文压群儒自然可以服众而不引起异议。
而军屯之中,司徒嫣早就和端木玄商量过了,除了各军户需要耕种的屯田外,也要开荒种苜蓿草和马料豆。
“嫣儿,你要这些马料豆不会都只是为了喂马吧?”
“不,这马料豆人也可以吃,不过还要加工一下,而渣子不仅可以种蘑菇,还可以当饲料、当堆肥,总之这马料豆浑身都是宝!”其实司徒嫣的这些主意就算不解释给端木玄,他也会照做的。
司徒谨招来各村的村正,最后许以一两银子的补助,这些人才甘愿听令。也是司徒谨做这些都是为着百姓,他们心里就算再不愿,可也知这县令是个大清官,为着能让一村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家虽忙碌紧绷了些,可也算不得动了根本。而且县令年尾时还会发放文银一两,算算他们是即得了名声也得了实惠。
年初这些事总算是都有了着落,现在只等枯水期过,易水河通水了。(未完待续。)
☆、第358章,暗旨下边城事忙,新任剌史进北平
这是司徒谨于北平县上任的第一个春节,县内百姓虽不能人人安居乐业,可一整个冬季下来,县内人口不但未降反而略有增加。这也是北平至立县以来的第一次。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易水河也熬过了冬季的枯水期,带给大地春天新生的气息。看着护城河的水位一天天的升高,远眺田间地头的沟渠内水位一天天见涨,身为北平县令的司徒谨相信今年一定会是个丰收年。
只是春耕刚结束不久,吴皇即下了暗旨给边城守边大将军端木玄和新上任的冀州剌史,接到圣旨后的端木玄和李三郎第一时间来到了县衙与司徒兄妹相商。
“仲贤,皇上的旨意是要在明年开春即对突厥用兵。兵马箭戟车舆战车,如今都已准备有近七成。剩下的在一年内全部补足倒是不难,只是皇上旨意战事粮草由冀州一府提供,虽说冀州这几年未见天灾人祸,可战事一起,短时间内应付应该尚可,只怕时日一久会粮草不继!我已请冀州剌史过边城相商,仲贤可有什么好主意?”端木玄虽是对着司徒谨相问询,可却有意无意的看向司徒嫣,战事一起他虽有十足把握取胜,可仍为佳人的安危担心。心里更是很矛盾,即希望司徒嫣能为他出些主意,又不愿她涉入朝政战局太多。
皇上的暗旨司徒嫣仔细的看过,明年即要兴战,时间是有些仓促,虽说新任冀州剌史是国公府的门生,会全力支持端木玄的20万大军,可最怕就是有心无力。其实司徒谨推行的举措,冀州剌史也多有效仿,可毕竟要做到州界内所有官员上行下效,仍有些困难。
见端木玄看过来,眼神中有着担忧和愧疚就已然明了他心中所想,轻轻的摇了一下头让他不要介意,毕竟就算是没有端木玄。为了司徒谨和李三郎,司徒嫣也不可能独自离开什么都不做。
李三郎心中也在担心,“兄长,这战事一起百姓多会恐慌。单凭县衙内的这些衙役,只怕城内会有大乱!小妹和大嫂留在城中总是多有不便的!”他在为司徒嫣的安危担心,宁愿小妹回京城躲避兵灾也不愿她留在边城之中。
“三弟所虑甚是,我会趁这一年时间多招些民壮!”司徒谨也想到了这一层。老百姓的日子才见些起色,却不想皇上竟于此时兴战动兵。“嫣儿。秋收过后,你即和语儿先回京城吧?”司徒谨和李三郎想的一样,与其让小妹留在边城,不如回京更能令他们安心。
“兄长,我要留下来。不过大嫂必须回京,且不能等到秋收过后,而是夏末秋初即要出发。大嫂坐不惯长途马车,这次没我随行,为了身子着想,只怕这一走至少也要二个多月。要是秋收后再出发,入了冬都未必能回到京中,若是赶上下雪,只怕路上更加难行!”司徒嫣的语气坚定,她早已做出了决定。
“可是!?”司徒谨还想再劝,即见小妹对其摇了摇头,他明白多说无意,只好叹了口气,将话又咽了回去。
司徒嫣转头看向端木玄,“玄哥。皇上旨意中说到战事起,军中粮草由冀州剌史筹措,可有说会拨多少银两?”
“暗旨上虽未言明,可父亲的家书中略有提到。应该是白银十万两!至于战事是否会陷入焦灼之势,皇上是否会追加银两尚不得而知?”早在暗旨送达之前,凉仁公端木漓即已传来家书,对此事也是担心不已。虽说太子被圈,京中已无人能与七皇子相争,可端木玄仍担心十万两白银经由朝廷拨给兵部。再经层层官吏之手,只怕送至边城时已十去其三。这还只是因为国公府在朝中坐镇,冀州剌史又是其门生,不然只怕十去其五都有可能。
“十万两算不得多,可也不少了,玄哥可是担心这十万两,不能尽数用于战事之中?”司徒嫣虽然不喜涉朝政,可自古贪官污吏她可是没少见。
“正是!朝廷官吏向来如此,早已积弊多年,不是一朝一夕可改变的!”端木玄一脸的无奈,七皇子穆奕对此也是深恶痛绝,可当朝主政的不是皇子而是皇上,吴皇对此事虽有律法规制,却不会严惩,这才使得贪墨之风有越演越烈之势。
“军中监军可是国公府之人?”司徒嫣觉得这些银两就算只有五万两可以用,花上一年的时间经营,等到明年战起之时,至少也能补足至十万两。至于粮草自然也有了着落。只是她做这些并不想外人得知。
“不是,监军是皇上的人,不过此人为人正直,只要对战事有利之事,断不会有所阻挠!”端木玄这个大将军也不是白当的,拉拢监视一个监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那就好!”司徒嫣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可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所以一时也不知要如何向端木玄解释。看了一眼司徒谨,“兄长,战起之时百姓心有恐慌在所难免,为不引起民乱暴动,县衙要多存积谷粮,介时以平市价。只要百姓仍有粮可吃,守城官兵仍有斗志,城内就乱不起来。至于各村百姓,介时兄长严令各村村正进行约束,并要求各村百姓不得走动,家中早备存粮也就是了!”
司徒谨虽也经历过兵乱,可当时自己未谋其职为荐其政,一应对策自然比不得司徒嫣这个前世身经百战的战士。
李三郎也知小妹一向独断专行惯了不是轻易即可劝得动的,“子恒兄,县衙只靠些民壮和衙役,只怕尚有不足,不如从军中选些人进县衙保护兄长和小五岂不更为妥当?”
“县衙内我自会有所安排,三哥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战起之时,我宁愿将军府内的得力之人都能留在玄哥和三哥身边,比起我们这些身处后方县城之内的人来说,玄哥和三哥身处战场之中才更为危险!”司徒嫣虽是对着李三郎说,可却朝端木玄点了一下头。
端木玄明白,司徒嫣这是打算将河阳县庄子上一早训练的人调派过来,又看了一眼站在司徒嫣身后的赤雨,心里虽不安,可却不像李三郎那般的担心。
“战事尚有一年的时间准备。如若县衙有危险,我定会派铁血卫保护嫣儿和仲贤!三弟,如若想保嫣儿万全,就决不能让突厥兵将进前一步!”看着端木玄坚定的眼神。李三郎竟然有种莫名的安心。
“是啊,虽说眼前就想这些为时尚早,可也不能不早做打算,三哥只管放心,只要是我司徒嫣在意之人。我绝不会让他伤一分毁一毫!”司徒嫣一直想不通自己是为什么会被带到这个世界的,可她有着自己的原则,只要是她在意的人,哪怕此人与天下人为敌,只要他不辜负自己,她也会护其周全。
“也好!”李三郎也觉得现在夏初还未至,想这些是有些早了。
司徒谨心里已经开始在盘算小妹刚才的建议,而端木玄于用兵之道甚为熟悉,至于粮草军屯之事自有李三郎和司徒嫣,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几人就细节之处又商议了有近二个时辰。直讲到灯烛通明、星月高挂,公孙语几次派人来请用膳这才作罢。
数日之后,新任冀州剌史沐帆带着随从骑马进了北平县城的大将军府,“崇文见过世子!”
“行了,你我只不过几年未见你倒是客套了起来!”两人虽算不得从小一起长大,可兴趣相投,都是文武全才之人,自然惺惺相惜更为亲近些。
“子恒,我可是虚长你有近一伦你倒是不和我客气!”
“崇文,你这官当的越大竟然也学会了摆谱。你那一套在我这儿可吃不开!”两人多年未见,自然彼此熟知这些只不过是打趣之言。
“行了,玩笑归玩笑,我今儿来可是火烧腚。找你求助来了!”沐帆虽已过而立之年又弃戎从文了这些年,可骨子里仍有着武人的洒脱。
“你有什么可急的,要急的也应该是我才对!皇上给你我各下一道暗旨,你只要守在后方即可,我可是要冲锋陷阵杀敌于前!”
“行了,你就别和我抬杠了。皇上就给了十万两白银。就想让我冀州一府管着你20万大军的粮草,这不是要我的命一样吗!”沐帆新官上任,前任又是被判刑之人,自然没有人与其交接。如今冀州府内粮草不齐,赋税难收,还要养着边城20万大军,他自接到暗旨以来是吃不下睡不着,才不过十天人就瘦的有些脱相了。
“十万两是少了些,我想皇上此举应该令有深意,战事一起断不会就指着十万两就想打赢这一仗的!”端木玄也觉得皇上这样着实有些怪异。
“可万一要是皇不上给呢,到时你就算让我刮地三尺,我也养不起你这20万兵马啊!”沐帆见端木玄面儿上一副不以为意,以为他没想到这层,不免有些着急。
“崇文,如果你是皇上,你可只会用十万两就想收复一州之地,甚至还是和强敌为战?”
“不会,至少也要举半国之力,百万银两方可成事!”
“那就是了,这些连我们都看的清楚,皇上又怎会不知,我想皇上此举只不过是想看看我们用这十万两到底能做到什么成度,他也好以此为依据!”
“对啊!你看我这心里一急,反而连这些简单的事都看不清了!”经端木玄的提醒,沐帆这提着的心总算是可以放下了。
“不是你看不清,而是皇上的心意太难猜了!就连父亲也都只能猜出些许罢了!而且这十万两即不能用来做太多的事,又不能不作为,这才最是难办之处!”
“是啊!国公爷常伴君侧,以往这样的战役多会让国公爷亲征,可如今却要派你上战场,而独留国公爷在京中,皇上的心思当真是难猜的很。而那十万两,如何用还得你拿个主意,我们再详加商量,我也好做到心中有数!”人一冷静下来,想的自然也就多了些。有些之前看不清的地方,也能够用心去思量。
“不外是留个人质牵制我手上这20万大军罢了,只此出征不是父亲留在京中,就会是我留在京中,总之皇上绝不会派我们父子同上战场!”七皇子独大甚至上可捍卫皇权,下可制服百官,皇上又怎可能没有忌惮。
“皇上年纪大了,反而越来越多疑起来,难为了国公爷和你了!”沐帆和端木玄一样,也是官宦之家出身,早年家中父辈随吴皇从龙而来,所以朝堂之事自是看的明白。
“好了,这些烦心事不提也罢!”端木玄不愿再去想这些,他记得临行前父亲说过的话,20万大军只要还在自己手上,国公府一门即安全无余。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你倒是想的开!”沐帆端起茶杯轻呡了一口,人也放松了些,这才接着说,“子恒,皇上下旨赐婚之际,我人不在京中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呢。我可是听说你那未过门的世子夫人有着倾国之貌,才女之名可当真?”男人谈话不外乎政事和女人沐帆也不能免俗。
“嫣儿在我心中貌胜月宫嫦娥,智优在世诸葛!”端木玄一提到司徒嫣眉眼间都会露出甜蜜。
“哦,这天下还有如此奇女子,不知我此行可有机会一见?”沐帆可从没见端木玄夸过谁,却不想他竟然会痴迷一个女子至此,而且此女如今尚未及第。
“只要崇文不介意男女同席,今晚我就带你进县衙用晚膳,尝尝嫣儿的手艺!”
“好啊,你知我从不介意这些,只要有好酒有佳肴,别说是同席食之就是幕天席地又有何妨!”沐帆的性子和端木玄很像,两人也因此更为亲近投缘些。
聊了些闲话,两人就接下来之事又商议了有近二个时辰,眼见天色微暗,这才和李三郎一起骑马往县衙而去。(未完待续。)
☆、第359章,县府宴上交朋友,边城事多人心齐
端木玄和李三郎陪着冀州新任剌史沐帆进了北平县衙,“下官北平县令司徒谨见过剌史大人!”
“司徒大人免礼,你是子恒未来的大舅兄,这礼在外难免,可这私下里不行也罢,不然反显得生分了!”沐帆此人一脸的正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