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在大唐爱-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另谋对策,眼下这节骨眼上,只要薛王丛别扯后腿即可。

    江采苹淡掩心下失落,回身举步时刻,刚走没两步,却闻薛王丛声音极低沉的说道:“何不跟皇兄说开?”

    闻薛王丛关问,江采苹脚下一滞,眸眶一酸,泪盈于眶,无语凝咽于原地。关于采盈、月儿等人被关押于天牢一事,原就是祸于其当日滑胎的原由,才被李隆基盛怒之下打入天牢,今下叫其如何跟李隆基相提?

    “薛王岂非明知故问?”敛了濛于眸瞳的盈光,江采苹蓦然回首,长眉连娟,微睇绵藐向薛王丛,反唇请教了句。

    薛王丛细目促狭,牵动了下薄唇,貌似噙着丝苦笑,但笑未语。毋庸赘言,薛王丛自也镜明,此事江采苹不宜说情,理当避嫌才是。当日滑胎,江采苹深受其害,不止痛失掉腹中骨肉,更是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牵扯其中锒铛入狱身受严刑拷打,却不能代为求情,其苦可知,今时幸逢至皇太子册礼大赦天下,可惜仍是左右为难。

    李隆基迟迟未明言告知江采苹有意借此特赦采盈、月儿等人回宫之事,已足以表明,李隆基实则同是在犯难,踌躇不定心中主张。倘使就此释放与此事相干的几人,明摆着是在宫中开先例,置江采苹颜面于不顾之地,若果如是,往后里后。宫只怕更为不安生,既有此例在先,由今而后再有人要排除异己时,恐将愈加肆无忌惮。暗害掉皇嗣尚不致以问罪严惩,何况其它罪行。

    大赦之风气始自汉时,及至唐,此风可谓高长,粗略估算,平均一年半,李唐王朝即来次大赦。故,大唐的徒刑,规定最长不过于三年,牢犯坐牢鲜少有能坐满两年之人。远的不提,单说李隆基在位时期,六年前,亦即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因大破奚、契丹人丁兴旺,遂下诏大赦,“奉天时减降天下囚徒”,凡流罪以下均予以赦免。

    鉴于此,今番李隆基若特赦了采盈、月儿等在押于牢的人,且不论其等是否是含冤负屈,日后宫里恐怕再难有宁日可言,心怀不轨者岂不皆目无王法,视国法宫规等同废纸一张?如此一来,何止是深深地荼毒了江采苹,但若惟独不释放采盈、月儿等人,之于江采苹而言,同样也是种伤害,不单单是借人手打压江采苹那般简单,事情之棘手,难便难在此。江采苹不便出面相提,央恳圣眷开恩,李隆基亦两难为情,一时甚难权衡尺度。故而这个狠心须由江采苹来下定,经此一事,采盈断断不容继续留于宫中,否则,不但后患无穷,难保它日不困于性命之忧。

    “本王自当见机行事。”片刻各有所思,薛王丛收了玉柄折扇,不愠不怒的轻道了声,顿了顿,又续道,“江梅妃敬候即可,切勿轻举妄动。”

    江采苹猛地抬首凝望向薛王丛,却只触及于目薛王丛棱角分明的侧脸,记忆犹深,当初在长安城街头上,初见高头大马之上的薛王丛时,依稀也是眼前这副神情。世事难料,不曾想今日竟有求于其,也幸好不是冤家对头……

    “娘子,东边宫道上听似人声嘈切,早些离开为是。”就在这时,但见云儿压着碎步疾步过来,朝着薛王丛屈膝施了礼过后,搀持向江采苹身旁。

    顾及东宫的筵席也该是时收场,江采苹遂点了下头,临别之际,不禁又抬眼看了眼薛王丛:“在此先行谢过薛王,嫔妾先行一步,敬候薛王佳音。”礼毕,忍不住缓声紧嘱道,“万事小心。”

    满腹惆怅无以道说,寥寥数语话别已在即,江采苹提步向翠华西阁外的工夫,薛王丛伫立于池园边上,直至目送江采苹的纤影消失在林荫小道上,这才仰首向天长长的深呼了口气,自也晓懂,若非被逼的无路可退,江采苹断不至于出此下策。当日即是其亲手把江采苹送入宫门来的,今时今日,出于愧疚也罢,发自于心甘情愿也罢,又怎忍冷眼旁观局外任之挣扎溺水……

    帝皇有帝皇的力不从心,由其来担这个罪状,自是再合适不过之事。仰天长叹罢,薛王丛转身反方向步出池园,与江采苹渐行渐远而去。

    而此时,东宫的宫宴将至尾声,明德殿内,艳妆华服的张良娣正陪同皇太子李屿在与众宾朋一一作别,李林甫借由家中有事只入席小坐了片刻便中场离席,裴耀卿等一干朝臣倒是一直宴饮至末。

    李椒身为李屿长子,早年间又已御封为广平王,早在今日的册礼前几日,便已自行上书李隆基,诚恳奏请将其封号降次为郡王。念及其言之凿凿情之切切,李隆基便也应允了其所请。虽说封号降了,然,于明眼人看来,李椒之前途却是不可限量。

    今日宴飨之上,再见李椒之温文儒雅,诸客更为私下嘉赞有加。只是整场下来,张良娣的面色看似不善,碍于人前,但也不好发作罢了,况且今个可是大喜之日,冲了喜气可不好,又岂敢冒然造次。

正文 第215章 玉臂钏

    由翠华西阁出来,回梅阁的路上途径御园,江采苹便唤云儿一块入园多采摘了几枝百合以及菊花。月前采折的花草均用作煎水茶饮,时隔这个把月,御园中的百花已是焕然新机,再吐芬芳。

    前些日子见李隆基吃茶下来咳疾渐轻,似见好转,这两日,江采苹本也打算来趟御园多摘几朵花。花绽枝头确实美艳,可惜花无百日红,拼了全力极致盛放的刹那,便至凋谢蔫落的力竭点。或许,艳绽枝头的花,其实更属意于为人及早摘折下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至少香如故。

    纤纤抬素手轻拈上一枝白菊,俯嗅花香,江采苹不自禁启唇浅吟道:“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儿腕挎竹篮侍于旁,侧首含笑看眼素服花下、人比花娇的江采苹,神思微荡,何谓巴巫神女颜,绀黛羞春华,绝一代之丽,这刻着实切身体味在其中。无怪乎前刻在翠华西阁,目注江采苹离开之际,薛王丛久久伫立于池园中动也未动下身姿,临去秋波那一转,世间的男人只怕都要拜倒在江采苹石榴裙下。

    “怎地了?何故这般盯着吾瞧?”江采苹拈花回首的工夫,但见云儿正在直勾勾的看自己,那一脸的呆滞样儿,仿佛见了美男犯花痴似的,不由蹙眉嗔怪了句。

    云儿鲜少有失礼之时,此次却貌似面有窘色,忙不迭垂首:“娘子宽罪。奴一时走了神。奴、适才奴听娘子吟咏太宗皇帝偏爱的《赋得残菊》,奴……奴笨口拙舌,扰了娘子雅兴了。”

    见自个尚未说甚,云儿已然急于说释。江采苹心下略沉。旋即凝眉莞尔道:“吾倒着是不知,汝也熟知这首《赋得残菊》。”边一语笑带过,边提步向前将手中的白菊搁入云儿挎着的竹篮里。

    殊不知,迎见江采苹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歩近面前来,云儿心头愈发难以抑制的狠跳了下,颜颊埋得更低,看似仓惶的稍退了半步。对于云儿突兀显现的异样。江采苹自也敏感察觉,先时当着薛王丛之面时,云儿仿乎就有分不大自然劲儿。江采苹只是未动声色而已,此刻环目四下,正要作问关询,却见御园西侧传入耳一小阵儿珊珊作响之音,听似是有人在走动的脚步声。

    “谁?!”下意识的,江采苹朝声响处囤着气紧声发难了喝。呵质声才落地,但见那边的一丛花木之后窸窸窣窣之声渐近,云儿猛地一怔,当即步上前挡于江采苹身前,唯恐是何畜物乱窜万莫惊了江采苹。

    江采苹敛色于原地。倒不惧怕甚么野畜,只怕是别有用心之人在故意躲猫猫装神弄鬼,阿猫阿狗不足为患,人心才可怖。

    “妾见过江梅妃……”忖量间,只见从足有人腰高的花丛中躬着身疾步出两道身影来。仔细一看。来人竟是李屿的正妻韦氏,及一位盛服浓妆面生的女子。照装扮揣测,估计非富即贵,十有九成同是哪位王亲的妻妾。

    “怎地是韦妃?”虚惊一场之余,江采苹敛神,不徐不疾搭手上云儿臂腕上的竹篮,示意云儿退下,径自款步近前,娥眉轻蹙,口吻又惊又喜的朝屈膝行礼于己身前的二人抬了抬袖襟,与此同时,并对云儿使了个眼色,“快些扶韦妃起见。”

    “是。”云儿应声搀向韦氏,而后退步代为答礼道,“奴参见韦妃……”待看向韦氏身侧的人时,面上蓦地一愣,张了张嘴却是未道出声来。

    晃怔时刻,但听韦氏仍显得无措仓惶的说示道:“适才妾与长姊坐于园中赏花,不成想冲撞了江梅妃,还请江梅妃宽恕。”

    江采苹心下兀自一沉,韦氏之姊,其怎生忘却韦氏尚有位长姊……史载韦氏有个兄长,名唤韦坚,今时李屿当上太子之后,未满七年之久时,李林甫罗织罪状引生“三庶之祸”,上奏柳绩之狱,韦坚连坐得罪,以致兄弟并赐死,为此李屿惧忡,于是上表自理,言与韦氏情义不睦请休妻,李隆基为慰抚之,遂听离,自此韦氏削发被尼服,居禁中佛舍。此事江采苹知之甚详,知韦氏有阿兄,但韦氏之长姊……

    “侍妾韦氏,参见江梅妃。”韦氏长姊玉瓒螺髻,随之朝江采苹行了个叉手礼。见状,江采苹心下又是莫名一颤,正色端量向眼前这个朱唇榴齿的女人,此人尽管称不上花容月貌,却也的砾灿练,体态窈窕。

    “侍妾乃薛王府上,薛王之孺人。今,于宫中得见江梅妃之韶颜雅容,实乃侍妾之荣幸,恭请江梅妃万福。”

    耳畔娇音萦萦,江采苹却直觉浑身一寒,好似七月天冰雹袭身,直砸得人彻骨寒心。凝睇面前的施礼者,半晌如堕烟海,江采苹方于恍惚中抽回神儿——薛王丛的孺人!的确,薛王丛该是有位孺人出自世家才是,其怎地楞是忘却“三庶之乱”中薛王丛实也有被牵连其中,而吃罪的根源,正是源于韦坚之姊乃嫁与薛王府之人的原由。韦家这双姊妹,倒是各有福泽,俱嫁入王府为人妻妾……

    唐时,亲王除正妻外,还可按例纳二孺人十媵。媵,本是陪嫁女子的古称,但在大唐,媵与孺人皆为亲王侧室的一种封号。当然,王府的妾室不一定非要刚好满达十二人,除此之外,余外也可有并无封号的其她侍妾,譬如,姬、婢、伎等。

    “娘子。”云儿状似无故的抚下一片不偏不倚恰飘零于江采苹发髻上的绿叶,实则是在适时变相提醒江采苹,韦氏之姊现下尚请礼于旁侧,未得江采苹示意之前尚未敢自行站直起身。

    睥睨云儿。江采苹干噎了口气,口中有股咸腥之气,这时才知浑然不觉间竟已咬破内齿。难怪云儿刚才一见韦氏身侧之人时,面上打愣。云儿与彩儿、月儿三人皆为薛王丛暗中疏通宫中关系。举荐于其身边侍候的宫婢,想必三人未入宫前,多少也有过几回机会入薛王府,自也见过薛王丛的内眷,纵使半面之缘,少不得亦有分印象。

    “快些起见。都是一家人,大可无需多礼。”江采苹嫣然巧笑,笑靥挂于面颊,心口却秃秃的直揪得有些发疼。美目流转间,颔首差吩向云儿道,“云儿。快些代吾扶韦孺人起见。”

    云儿默然垂首,搀向韦氏之姊,两人目目相交的瞬息,江采苹捕捉见韦氏之姊傅粉施朱的面颜上划过一抹讶诧,旋即平复,如同抛了粒微不足道的小石子沉入广袤大海之中,连一圈涟漪也未来得及波荡,便掩于泰然自若。纵管如此,但也显而易见,俩人确非陌生之人。即使算不上怎相熟,彼此定也相识。至于云儿是何反应,因于丛荫下侧背对着衣身,江采苹倒未顾得细做相摩。

    “今日乃太子殿下大喜之日,吾也不成想。竟于此碰遇韦妃……”江采苹呈皓腕于轻纱。唇际浅勾,粲然霁颜对望着韦氏姊妹。顿了顿,才又续道,“惟希适才吾未吓着韦妃、韦孺人才好。”

    韦氏姊妹互视眼,再次屈了屈膝:“江梅妃言重了。妾与长姊冲撞了江梅妃,好在江梅妃不予追究责怪,妾已不胜感恩。”

    “近闻陛下对江梅妃恩宠有加,今日一见江梅妃,不但丰神冶丽,这般亲和待人,时事宽和,妾……”对视着江采苹明眸善睐之妍,韦氏之姊适中从旁接话道,一席奉承之词尚未言毕,却见御园入径处闪过一道熟影儿,眨眼间,那人竟又折回步子,正如其所看晰,非是旁人,正是薛王丛本人。

    江采苹正不无纳闷,韦氏之姊何以话才说了一半便戛然止声,反而翘首探向其身后方向时分,忽而于后传来一声极耳熟的男声,浑厚的嗓音透着些微的慵懒之气:

    “怎地来这了?”

    且待循声回首,只见薛王丛已步至身后来。未料此时薛王丛竟突如其来,映入眼帘才与之分别不到半个时辰的身影,倒让江采苹颇为之怔忡参半,委实不曾料及在翠华西阁惜别过后,竟还能逢此再见上一面。

    “奴参见薛王。”见江采苹似有愣怔,云儿率然在侧屈膝行礼出声。

    薛王丛止步于江采苹近前,仍一如先刻在池园见面时一样与江采苹间距有咫尺之遥,刚立定身,韦氏之姊已然凑过去:“五郎怎也寻来了?妾适才瞅见五郎于御园边上匆匆走过去,还以为是看花了眼。”

    薛王丛李隆业,先帝睿宗第五子,韦氏之姊当众唤其“五郎”,可见有多亲昵,想是感情和睦至极才是。不过,这番举昵看于江采苹眸底,无端端竟尤为刺眼,不止格外刺目,更刺得心宛如刀割,好似那人是在刻意炫弄一般。

    韦氏步向前来两步,笑眼站于江采苹右侧,缓声开口道:“先时宫宴,长姊过来宜春宫探望妾,长姊头回进宫来,妾便拉了长姊于宫中随处走走,且走且闲谈家长。逛至御园,微觉乏了,便择了处荫蔽坐下身稍作歇息。今个日光暖烘,不觉间妾与长姊背靠背差点眯瞪过神儿去,巧在这时江采苹入园采花,便遇一块儿了。”

    且不究韦氏这番话是否属实,江采苹从这席作释中,却仅听出一点,亦即韦氏并未出席今个东宫的那场宴席。照理讲,身为李屿正妻,今儿这大日子,于情于理韦氏自当不该缺席,既如此,不言而喻,宴飨之上必为张良娣取而代之同李屿一并入座庆贺,可惜韦氏错失过大好时机,白白把人眼前的尊荣让与张良娣之手。

    “五郎这会儿离席,那头的宴席可已散了?”韦氏之姊当场粲齿加以关怀道,并伸手为薛王丛整了整衣襟。见不得人家显宠,江采苹移开眸光的一刻,眸稍的余光不经意间却发现云儿贯日里那一双澄澈的双目,不知何时竟罩上了一层雾霭,潭般深幽。

    察觉江采苹目光中的探究,云儿竦然一惊,垂下首去。江采苹心下霎时搅绞的乱如麻,瞧云儿看向薛王丛的眼神,分明是浓浓的爱慕,诚然的不可控制之情。欲。如若不然,一向沉稳低敛的云儿,又岂会于人前如此有失体统?

    韦氏姊妹依在对着薛王丛言笑晏晏,像极全未发觉江采苹、云儿主奴二人此刻的异样般。个人的心思,一切那般风轻云淡归于平寂,然江采苹内里深处却久久无法平静,做不到只当是视而未见听而未闻。情可令智昏,如若云儿是为了博得薛王丛一丝一毫的眷施而甘愿死心蹋地惟命是从,那彩儿、月儿入宫为婢又是图的甚么?三人断不致于皆为倾心于薛王丛而来,情敌共处一个屋檐下,可想而知该是怎样的形同水火,焉能大度至三个都委曲求全。虽说云儿和月儿较交好,平素有点外待彩儿,但个中原由,当是另有隐情。

    “席间皇兄御赐了几坛上好的佳酿,筵席散宴,时下已是不早,须是早些出宫回府才是。”少时,耐听韦氏姊妹该说的均已说完,薛王丛才目不斜视道,只字未提在这之前曾与江采苹私会于翠华西阁池园一事。

    “长姊难得入宫一趟,今次一别,不知何时才可再相见……”韦氏依依不舍的说着,转见江采苹尚在场,忙赔笑道,“让江梅妃见笑之处,但请担待。”

    辈分上,薛王丛乃李屿五叔,韦氏姊妹分别嫁与李屿、薛王丛,称谓上难免有点难为人。

    亲睹有情人互为挂怀,己身被晾于边上,江采苹一笑置之:“吾不便相送薛王、韦孺人出宫,在此别过。它日得闲,多来宫中走动。”继而脱手捋下戴于皓腕之上玉臂钏,提步递予韦氏之姊手里,“相请不如偶遇,此玉臂支,乃日前陛下所赐,吾尚未戴过几日,且送与韦孺人,权作见面之礼。”

    倘论年岁,韦氏姊妹俱年长于江采苹,只是尊卑有别,江采苹乃皇妃,故而言行举止上多敬于江采苹。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虑及韦氏之姊怎说也是薛王丛的内眷,不看僧面看佛面,又是初次见面,江采苹把这支御赐的玉臂钏赠与韦氏之姊,且不说是否贵重,礼多人不怪,却是给足他人面子。

正文 第216章 依计施为

    看眼江采苹递过手的玉臂钏,韦氏姊妹同时面上一喜,御赐之物,不在贵重与否,心意是大。

    “这,这可怎生使得?蒙江梅妃眷顾,妾、妾不胜惶恐,怎敢当……”不过,窃悦归窃悦,该有的礼教却不可失,韦氏之姊垂首绞着葱指,边婉推,边眼风微扫,瞟了瞋身侧的薛王丛。

    所谓“未嫁从父,既嫁从夫”,这年头,女人的一言一行无不以三从四德为标尺。尽管唐时风气开放,现下有薛王丛在场,身为妇人,受人馈赠,应否接纳,少不得须请示下夫君意思。

    反观薛王丛,貌似并不以为意,甚至连正眼看也未看一眼那支玉臂钏,微眯的细目不知在思忖甚么。

    见状,江采苹笑靥微僵,今下有求于人,是以不管如何行事,在薛王丛眼里恐怕均无异于是在讨好其身边的人而已。仔细度量下,方觉适才倒是自个多此一举了,此刻冷场却也怨不得人,谁叫自己纯是在自讨无趣。

    氛围尴尬之际,韦氏端着笑凑上前半步:“好生玲珑剔透的玉臂支!长姊冰肌玉骨,江梅妃端的心细。”说着,于背后轻推了下自个的阿姊。

    韦氏之姊连忙肃拜道:“妾在此谢过江梅妃恩赏。”

    单看韦氏之姊的珠围翠绕,足可知薛王府里奇珍异宝当是应有尽有,但那些并不打紧,说白了,玉臂钏乃御赐的。便是极宠之赏。换言之,韦氏之姊只是薛王丛纳的一个孺人罢了,妾大不如妻,今次薛王丛之所以带其入宫参赴李屿今日受封皇太子册礼之宴。十有九成多半实也是看在韦氏的面儿上。

    看不穿薛王丛无妨,读不懂这个男人无碍,本也无关紧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江采苹大可无需为此计较。何况原就无权介怀,何不豁达点,大气点,洒脱点。再者说,玉臂钏是赠与韦氏之姊的,代表的是女人之间的情分,不见得非取决于男人脸色不可。江采苹于是径自执过韦氏之姊的玉手,和颜悦色的当着薛王丛之面亲手为其戴上。正如韦氏所言,其长姊腕白肌红细圆无节,玉臂钏佩于藕臂上,愈发丰盈浑圆,掩映生姿。

    韦氏之姊显是喜出望外,看着套于肘腕上的玉臂钏,满是爱不释手神采。嫁入薛王府十余年,今时才得赏第一件御赐的东西。喜从天降,怎不欣慰,此刻按捺不住真情流露亦属人之常情。毋庸置疑,获赐这件玉臂钏,往后里在薛王府。无疑将高人一等。由是一来,不禁暗自庆幸不已,幸哉今个薛王丛不是带的旁人进宫道贺,倘使是府邸里的那几个狐媚子今日得遇见江采苹,且不说白占去大便宜,今后更不知在府上要怎样作威作福,大风刮了羊圈——飞扬跋扈,伤风败俗。

    “何需行此大礼?不过是个玉臂支。”顺势搀起韦氏之姊,江采苹与之相视一笑,“长幼有序,吾怎堪受得起。”

    “江梅妃虚怀若谷,又这般平易近民,难怪主上欢心,圣宠不衰。”韦氏之姊也是个灵透人,忙借着江采苹的话味接了句。方才初见时,眼梢眉角暗藏的丝丝敌意,顷刻间早化为乌有。

    妒妇,是男人最无法容忍的。况且今下受了人恩惠,嘴甜点不无裨益。更别说薛王丛尚站在边上,女人应彰显的矜持与大度,二者集于一身,相得益彰,才好收挽住一个男人的心。

    ——————————————

    申时,天牢。

    举国同庆的日子,大理寺天牢的伙食也有所改善,由之前的一碟小菜,增为三菜一汤。且,才至夕食时辰,便按时定点送至。

    月前采盈挨杖笞时,臀上的伤而今已痊愈,今时想及却心有余悸。女人一旦被打入大牢,沦为女囚,轻则在堂上被脱光笞杖,即“去衣杖臀”,重则被脱掉裤子游街示众,名曰“卖肉”。听候在牢待发落时,被牢头玩弄、奸淫更是家常便饭。

    好在采盈、月儿两人是宫里的人,日前过堂时,既未戴着刑拘暂押于衙门前示众一日,任终日围观的无赖子弟抚摸挑逗,嬉笑取逗,在押的这些时日里,司狱以及吏卒等人对二人也算颇为照顾,无人敢动俩人一根手指头,贞操倒未失节。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多少吃点吧。看你这几日,几乎是滴米未尽,人都憔悴了。”月儿从陶罐里舀了勺菜汤,虽说跟稀水似的汤水中看不见几滴油腥儿漂着,好歹也算碗清汤。估计从上面拨下来时,中间被克扣了。

    见采盈仍蜷缩于墙角处一动不动,月儿便将菜盒移了过去,硬塞予采盈手里一块半热不凉的胡饼,蹙眉嗔道:“今日乃皇太子册礼,即便不腹饥,饭菜不可口,怎说也要吃几口才是。”汤非好汤,却不可违逆圣眷,寻了大喜日子的晦气。

    采盈这才面色瘦黄的啃了口手中胡饼,整个人面无人色,颓废之极无异于个活死人一般,看似只剩一副空皮囊。

    刚才李扬带着两名吏卒入狱宣昭,“时,太子殿下册礼,皇恩浩荡,大赦天下!牢囚悉在内,赏,羹汤佳肴。”之时,采盈、月儿皆顿首于牢中,拜领谕旨。只是忽闻这则喜信儿时候,月儿全未雀跃,貌似早知此事一样,这在采盈心头不着痕迹的又烙添下了个抹不去的心结。

    心下有事,便也难放得开心怀。才吃了两口胡饼,采盈就噎得直咳起来,月儿赶忙递过适才盛的半碗清汤,不成想采盈刚喝下一口,竟扭头吐了一地。这下,不禁把月儿急坏了,匆忙蹲下身,连连抚拍采盈后背,焦急之色溢于言表,一叠声急关询道:“怎地了这是?……”

    “无甚。奴一时呛着了罢了。”采盈又捂着脖颈干呕了几声,憋得脸红脖子粗,连眼泪均呛出来。

    “慢点吃,奴不与你抢便是。”月儿玩笑似的打趣着,转身拿铺于地上的稻草掩了掩采盈吐于脚侧的一片湿秽。

    连说带笑的又吃了一刻钟,月儿简单收拾了下陶罐碗碟,搁于牢门处以便吏卒稍晚些时辰好取走,回头再看采盈,竟已栽倒于草席上寐觉。近十余日,采盈一直寝食不安的样子,半夜三更杏眼瞪得铜铃大般熬夜不睡,问其也不说,几日下来,原本活泼可爱的一个人近乎于快变得皮包骨头散架。

    今个竟是难得这般痛快的入睡,月儿笑一笑,随手为采盈搭了件衣衫遮于身上,看着采盈缩了缩削肩,不觉间自己竟也打了个哈欠,困倦感袭身,遂支着胳膊肘儿歪于旁边闲地处。被关押于天牢,见日吃了睡睡了吃,快养成种劣习,外面的天一擦黑,便开始犯懒惰,饱暖思乏。今时美美酣睡一觉,但愿翌日睁开眼时,已身在宫中才好。

    日头偏西,七彩晚霞铺缀天边,暮光倾城,束束炫柔半轮落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申时四刻,李扬身后跟着两名吏卒,依例入内例行公事,转过几间牢房,但见径头这边的牢房里采盈、月儿正侧栽于草席之上大睡,连有人走过来也未睁眼看下,且待收了牢门处放着的陶罐碗碟起身要走时,却又狐疑的停了下来,须臾端量,脸色微变,立马朝那两名吏卒中的一人招手喊道:“张英,即刻打开这间牢房的门锁!”

    “何事,李狱史?”其中一名宽脸长臂的吏卒,即时应声疾奔过来,顺着李扬的目光看去,只见身前那间牢房里的两名女囚嘴唇苍白如纸,身子僵硬在地,好像中了毒。当下二话未说,忙不迭摘下挂于腰上的一串长钥。

    推开牢门,李扬头一个冲进去,另一个吏卒闻见动静也疾步至牢外,先后与张英紧跟入牢中。见李扬神色不是一般凝重的伸手挨个探了下牢里女囚的鼻息,两名吏卒遂不约而同问道:“李狱史,如何?”

    “快,赶紧报知司监,有牢犯中毒!”李扬剑眉一皱,旋即对张英说道,“同时跑趟太常寺,烦劳太医署的陈太医赶来。”

    “是!”张英作答的倒蛮干脆。另一名吏卒却有分模棱两可,探头瞧了眼,杵在原地不无置疑道:“可是死了?眼下这时辰,要不先行传仵作过来验下?”

    李扬沉下脸,扫了眼那吏卒,声音不高,却词严义正道:“你可知,这两名女囚乃宫里的人?前些日子,圣驾驾临大理寺,曾明谕交代,须保护周全这二人,万无一失!今下疑似中毒,你要通传仵作来,是作备提着头验尸了?”

    “李狱史莫恼,其是前两日才调过来当差的,不知者不怪罪……”张英忙从中说和,并朝身旁的那名吏卒使了个眼色,“还不快些随吾去办差!”

    “无妨。事关紧要,倘使真出了事,非是吾等可担待吃罪得起之事。既是新来的,便遣你去报知司监,张英跑趟太常寺!”李扬稍敛怒意,压低声续道,“切记,事情未查明之前,切莫声张。”

    张英拱了拱手,立刻拉了另名吏卒三步并作两步走,匆匆疾步出牢外去。目送二人离开后,李扬环目四下,这才扳过左侧采盈的身体,从怀中掏出一枚羊脂白玉瓶,倒于掌心三粒黑色小药丸,抬起采盈下巴喂其服下。

正文 第217章 悲讯

    次日,李隆基退朝后,正欲移驾南熏殿,却见大理寺丞行色仓惶急追上来。

    但见圣驾近在眼前,大理寺丞紧走几步,稽首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奏禀。”

    “卿家何事?”李隆基微抬手,高力士会意于旁,忙示意担抬龙辇的几个小给使暂停下。

    大理寺卿拱手于地,未敢起见:“禀陛下,昨日申时末,天牢有囚犯中毒身亡。”

    闻禀,李隆基入鬓的长眉一挑,睇目大理寺卿,龙颜微沉。适才早朝上,大理寺卿并未上奏此事。今日早朝下来,李隆基的心情原是不错,朝臣未有因何军国大事各持己见,一争高下,前朝难得见如此和谐之象,此刻忽听大理寺卿所奏之事,原有的好心情登时一扫而去。

    “微臣无能,请陛下治罪。”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