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在大唐爱-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纵然尚有剩余者,亦为支付不起足够问诊钱,只能多少掏出些许也就勉强够得上抓药的本钱而已。说白了,前至江家求医的人虽说络绎不绝,远比诸多医药铺热闹,实为根本无异于江仲逊在开义诊。

    连买药的铜板都攒不下,穷困人家岂有闲钱孝敬差役去下馆子吃吃喝喝。然而,倘若双手奉不上让衙差乐呵的“孝敬礼”,则断又踏不进江家大门,一来二去,前来找江仲逊瞧病的自然而然变稀疏。就算有气亦仅能作以忍耐,委实熬抗不住暂时也只有硬撑。惟于私底下热切盼祈,这江家可以尽早恢复原况,也便贫瘠人家尚可及早捡条活命路。

    早先亦有人异议,言论这私家门宅何时竟沦为衙属禁地,未料事后反倒被陈桓南命人提捕去公堂,以妖言惑众外加诋毁朝廷命官的罪名赏了三十大板,扬言是略施惩戒,并被押着当街挂牌游行示众了小半日方才作罢。如此一来,便再无人敢做争吵闹。江仲逊确也省心不小,干脆连门亦懒得再开,仅安分守己的呆于偏院,专心摆弄他的草药。

    毕竟,如有本事踏得进江家门,自是有法子逶迤进来。否则,纵使江仲逊打开大门迎八方来客,亦不见得会有客上门。江仲逊恰也正好借由这工夫,忙里偷闲,仔细思量番自家私事。

    是以,江采苹与采盈一路风尘仆仆赶返入村时,睹见的即为日前场景造就成的结果。时下,江采苹既已回至家中,江仲逊理应该做的抉择,亦当是拿定主意之时。但到底该如何与江采苹提及这茬事,待江采苹知悉事态之后,究竟又会作何打算,种种忧忡,却更为令江仲逊头疼。

    自打江采苹落生江家,江家家境便较为富足。尽管江仲逊膝下,只生养有江采苹一人,却并未曾因其是个女孩子家,断了江家香火而有所不悦。恰恰相反,江仲逊对江采苹甚是倍加珍爱,简直视其为掌上明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唉!”思昔忧现之余,江仲逊情不自禁生出慨叹。待叹息完,一抬头方发觉,自身竟于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江采苹的闺房外。

    此刻,江采苹的闺房里,显而易见亮有烛光。点点光影,交错于窗格,将屋内屋外的物景,一概放扩得清晰可透。

    杵立于门阶边缘,江仲逊欲敲启近在眼前的门扇,可良久抬腕,僵曲的手指终究硬是敲不下手。踌躇迟疑间,正待纠结得作欲转身离去之际,意外的,江采苹反从里面拉开了房门。

    “阿耶(ya)。”不无生怯的朝向江仲逊背影轻唤声,江采苹惺忪的眉眼仿乎残有湿意。略顿,复又暗吐幽兰道,“外头夜间潮气重,既然来了,何不入儿房中小坐?”

    白日里,踩踏着江仲逊提前堆垒于院墙内侧的块石,江采苹跃返江家的第一感觉,便是赫然发现,仅几日未见罢了,江仲逊却看似已苍衰了许多。人无烦愁事,发额不添白。江仲逊额际的发丝,却白了央芯绺。江采苹甚晓,这是心有死结的缘故。

    “采苹……”待跨进屋坐下身,江仲逊环视圈江采苹房中如旧的摆设,半响,低喃了句江采苹奶名后,便没了下文。

    江仲逊话中有话,江采苹听得出;不然,江仲逊绝不会欲言又止。同时,江仲逊心中有事,江采苹亦看得出;不然,江仲逊亦绝不会在其门旁徘徊已久。只是,必须得有个人先表以示弱,来打破当年那抹尘封于彼此心田,不堪回首的尴尬。

    足以长达六个年头了,江仲逊已经六年有余,未踏足过江采苹闺房。自从六年前,于梅花丛横生那件事以后,江仲逊便再未步入江采苹房间。同样,江采苹亦未有去搅扰过江仲逊,及推敲其栖宿的那间屋的门扇。

    时至而今,但闻江采苹一声“阿耶”,蓦地唤称得江仲逊几欲当着江采苹面,老泪纵横。而之于江采苹,看着江仲逊果是日趋老矣,精气神大不如从前,亦觉心酸。

    “阿耶……”

    “苹儿……”

    少时沉默,江采苹同江仲逊彷佛心有灵犀,竟不约而同俱开口,念了响彼此。

    事隔多年中,难得与江采苹有分默契,为免好不容易得以纾缓的关系再度僵滞膈膜,父女情分早日化干戈为玉帛,江仲逊不由会心的带笑接道:“苹儿且说吧。”

    江采苹见状,托着下巴微微晒愣,索性亦不想继续佯作拘谨。现今,其早已没得退缩权利,况且事到如今,其还有何可奢幻的余地?姑且能走一步算一步,已算上天待其不薄。

    片刻的相对无语,江采苹才决意将心坎忖衡了整晚的悱恻和盘托出。遂目不转睛迎视向江仲逊,未语先笑道:

    “阿耶,儿意欲抛绣球招亲。”

正文 第015章 茶楼贵客

    这日,如家茶楼迎来几位甚是特别的客人。来客踏入茶楼,二话没说,便先声唤小二包下了楼上整个小二层的所有桌位。

    茶楼陈掌柜掂着来客付于柜台的一袋沉甸甸的茶水钱,意识到有贵客光临,稍迟亦忙不迭搁下手中正勾划的账目,作欲亲自招呼番这几位楼上贵客。

    待谦恭的摆奉上适才在楼下从小二怀里抢接过的茶具,陈掌柜边取茶末,边借机与来客搭讪:“几位客官,小店茶水包管够。待会茶水兑好,敬请慢用。”

    “咦?”见上茶之人由前刻的小二升换为茶楼掌柜,来客中坐于窗格位置处者,轻摇折扇略显微讶过后,竟丝毫不加掩饰的打趣道,“掌柜的貌似挺闲呐。如此,便有劳掌柜的了!”

    “客官说笑了。”做了十年有余的掌柜,陈掌柜岂能听不出,面前这位接话的来客话里惺含的讥谑之意。为此心中虽懑,脸上却依然陪着笑糊模样。只就将取出的茶末,继续逐勺放于茶盆。

    唐时饮茶之风极盛,唐人“吃”茶之法亦十分考究。尤为注重筛煮工序,对入手茶具亦颇有讲究。通常,吃茶之时,均是先把贮备于笼的茶叶由茶笼取出,施予烘烤后,用茶碾子研碎,再拿茶罗子过以筛选,将细茶末收存于由框、罗、抽屉组合而成的茶屉之内暂置。待水烧开后,方予以兑水,于茶盆中调为糊状,力口进盐、姜、葱、椒等所谓的调料,才可冲水端吃。与现代冲泡法甚为迥异。

    而之于茶楼,一般皆会提早备妥烘焙以及研磨前两道程序。以便有客上门时候,只需加以筛煮,客人即可饮用,无需久耐。

    “小,浅,薄,白。嗯,果是套上等茶具!”少时,闻人称叹,陈掌柜不由又细窥了瞥前响这个拿他充戏嘲对象者。此人生的可谓粉面阔骨,从其面相上打量,估计非富即贵。

    其实,压根也无须细琢,且看该人从头束到脚的锦衣缎靴,及腰际白绫长穗绦上所系的那块羊脂白玉,但凡明眼人,均不难辨识,这人恐怕不只是富抑或贵那般简单。

    “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以衬茶色,质薄如丝以使其能以起香。好杯!”

    “哎喲,看来这位客官是懂行的人呀!”恰在这时,逢小二奔上楼来送热水,闻见有人对茶楼茶具赞不绝口,登时喜笑颜开,“咱这可不光有好杯,咱的茶碾子、茶罗子、银火箸、银坛子、结条笼子,样样皆为个中上品!绝非仆空口夸嘘,客官瞅瞅咱这壶,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

    说释着,小二便将提于手的热水兑入陈掌柜搁于茶盆里的茶末中,遂就极其娴熟的搅调起来:“客官桌上这个茶壶,是为鼓形的四人罐,取其端正浑厚故也。且不论其天青的色泽,这壶,懂行的人无不晓得,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过于大则不‘工夫’了。前人选好壶,曾曰四字诀——‘小、浅、齐、老’。咱这壶,好壶!”

    煞有介事的学人口吻美誉毕茶楼壶,那小二又顺势擎起盏托,愈为神气道:“客官再看咱这盏托,乃是圆月形的越瓷。姑且不管其式样如何,观盏托好与坏,同样有四字诀,即‘宽,平,浅,白’。盘面要宽,盘底要平,边要浅,色要白,方算堪称极品。”

    单就茶具材质而论,盛唐时期,因于民间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贵金玉风气,连带茶具亦逐渐以铜和陶瓷代替了古老的金银玉制品。铜具较于金玉而言,却也价格便宜,煮水性能更良。特别是以陶瓷茶具盛茶,物美价廉且可保持香气,颇受茶楼及茶客青睐。

    “行了,别净杵这卖话!今日巴不容易才开张,承贵客吉言,你还不赶紧得去店外守着?眼尖点,多拉个客人,才是你该干的正经事!”忖及方才自己一出场,便把氛围给搞冷场,然时下,经过小二一通耍弄嘴皮子,诸位贵客尽是对小二或多或少显示出啧惜神情,陈掌柜身为如家茶楼大当家,旁观小二出尽风头,自然觉得围不住脸儿。

    “拉客?掌柜的令仆往哪拉客去?掌柜的可别忘了,今个大不同于往日,客人哪儿容易找得见?须知,平日来咱这茶楼吃茶的,今儿这时辰,早早的就都跑去珍珠村,瞧那江家小娘子抛绣球招亲去了!仆在外边探了半天,这有客肯进门已是不错,旁家那堆小饭馆,连个人影毛也瞅不着。掌柜的还巴望多拉客,仆劝掌柜的,待改天再做这白日梦吧!”反观小二,待环视遭在座的客人过后,竟是比陈掌柜更有席说辞。自以为是的句句道得条条在理之余,倒额外还添生出牢骚,“唉,也不晓得,江家小娘子开始抛绣球没?他人均有这份眼福,赶去凑热闹。可怜仆却只能困在这茶楼纯空想象,连最末一睹芳颜的机会也无……”

    眼见小二胆敢在外人面前公然顶撞于己,陈掌柜粗帚眉横皱,抡起盏托便“啪”地拍敲于小二头上。亦顾不得有客在场,跟着就疾言厉斥道:“那江家小娘子,岂是你这等懒人,可有艳福念惦的?也不知照照,看你这副穷酸相!癞蛤蟆也妄图沾赖到天鹅肉啃!”

    “有话说话嘛,作甚动手?”挨了顿说教又遭陈掌柜痛打,小二看似虽有些后知后觉,却也不禁委屈。但又发泄不得,便唯有强隐忍,反过头诡赔礼歉,“仆又未非要去不可,况且,即便仆有那贼心,亦不见得掌柜的肯容仆偷这懒儿呀,何必动怒呢?仆这就下楼站着拉客去,掌柜的消消气还不行吗?盏、盏托暂且交由仆代管吧!”

    皮笑肉不笑的言罢,小二于是趁陈掌柜稍不留神之际,“收”回盏托,便匆转身走人。生怕陈掌柜一个不悦,逮住他接着撒气。

    小二及时懂得识趣,陈掌柜倒也敛了分脸色。可与此同时,楞是全然未防备盏托会被小二硬夺走,正欲再指搡番小二,未料却让人占去先机:

    “有道是,金陵碗,越瓷器。看来,着实名不虚传呀!”

    这身材高大魁梧者道毕,紧就见先时赞叹茶楼茶具那男子,剑眉一挑,遂看似极为开怀地畅接道:“名不虚传?好个名不虚传!赏!”

    仓促之下蓦地闻人扬“赏”词,陈掌柜与小二瞬息懵愣。直至眼皮底给人举见两锭黄灿灿的金子时刻,依是俱在倍显茫然的不知所措。

    “薛王打赏,还不谢赏?”

    “薛、王?!”这下,陈掌柜同小二面面相觑着,不约而同转向那打赏的主儿,越加反应不过劲。

    “勿需多礼。退下。”

    闻指令,陈掌柜及店小二木讷般哈起腰身,立时打算退却。谁想尚未退至楼弯口方位,冷不防耳畔就响贯起那高大魁梧者的一阵长笑:

    “薛王这架式,可把人吓着了!”

    “本王还不是买高将军人情面?”

    “不、非是叫咱退?”见状不妙,小二瞟眼陈掌柜,不由自主窃询道。微作犹豫,复才拉拽了下在与其同处于退势的陈掌柜,肯道,“不是让咱走。咱,那咱回去吧?”

    “哎。”陈掌柜应诺着,随又手足无措样儿的睨向小二,“回、回哪?”

    活了大半辈子,掌了多年的茶楼,陈掌柜招待过的形形色色人中,屈指可数的带有官味色彩者,无非是邻长、保长、村正、里正以及耆老。纵然往高处排,也顶多有幸见过本地县太爷而已,并未打过几回合交道。

    于如家茶楼内,猛不丁出现了位素未谋过面的“高将军”,紧跟着,续又冒出了个“薛王”,对于从未曾遇见过大人物的陈掌柜和小二,一时之间,委实有够晕骇。

    “过来!”径自盛碗茶,薛王丛捏着茶垫,反不动声色吃了口茶,“难不成怕本王吃人?本王是来吃茶,即使腹饥,亦断不至于饥不择食。”

    “你、王、薛王?”私下里搀扶住几近给吓瘫跪地的陈掌柜,小二虽说亦浑身战栗不止,仍忍不住哆嗦着发问了句。心理上实在难以置信,坐于距离其仅两步远的座位上的人,竟然是薛王。

    “放肆!薛王之尊,岂容你小小刁民质疑!”

    闻跟前人叱责,小二觊瞥其依旧举于掌的两锭金子,连忙否辩:“仆、仆实非置疑。仆……”

    “本王且问尔,江……家小娘子,究是为何人?”

    “啊?”尚未道毕的话倏忽被截断,小二兀自有点打不过罩,“江家小娘子?王、薛王问江家小娘子?”

    “需要本王与尔释疑遍麽?”薛王丛狭目一扫,不怒而威。

    “不是。薛王学富五车,仆岂敢在薛王面前不知分寸……”思及初始时,自己还滔滔不绝地与人卖弄茶道,小二不免感彻愧赧,待拢过神,弄明白薛王丛话意,这才勉鼓底气,如履薄冰往下述道,“王、薛王倘若打听相关乎江家小娘子的事,找仆、这掌柜的,可谓找对人!”

    虚汗淋漓地吭哧着,小二便狠推了胳膊陈掌柜。

    陈掌柜原早已怂得一塌糊涂,猝不及防被小二乍一推,并给推得直接崴跌向前去,其一患急便易憋尿的老毛病,霎时犯了。

    “嘘嘘沥沥~”待陈掌柜接连数步摇晃身姿,终于踉踉跄跄稳住脚跟工夫,其下身的裤腰带亦已憋收不住劲儿。但觉肚下裤裆一湿,立时大珠小珠三千尺,飞流直下落玉盘。

    眨眼间,目睹着陈掌柜栖以倚压的身前人,衣襟顿时被染洒上满片臊浊之物,店小二最先情不自禁低呼出声:“掌柜的!王、薛王哎!”

    店小二话音还未沉地,随即,诸人便发现,陈掌柜两眼向上一翻,尿尚未撒完,便“嘭咚”一下子,人先倒于地,砸溅起一股污渍气串。

正文 第016章 梳嫁

    春蛙秋蝉,莆田的秋,却像极三月天的孩子脸,说变就变了。巳时尚骄阳高照,午时已阴雨连绵。

    江采苹坐于梳妆台前,身披屺罗翠色薄烟纱,一袭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留仙裙,淡绿色烟罗软衫,颈下是宽片乳白色锦缎裹胸,搭系软烟罗,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绛,嫣抿如丹果,娇媚无骨又入艳三分。

    采盈笑嘻嘻立于侧,外罩着件香色长衣,边为江采苹手挽瑶台髻,梳理松鬓,边赏花般欣悦着映于铜镜中的江采苹颜冠,忍不住啧啧道:“小娘子可真是个美人!美得让奴不知该以何词藻言喻。唉,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小娘子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可惜奴不是男儿身,否则,绝不将小娘子忍让于人手!”

    闻采盈称羡,江采苹并未答语,只就轻抬皓腕,抚了抚额际坠着的那弯玉月。

    今时今日,乃江采苹选定的抛绣球招亲日子。然江采苹亦心中有数,关乎己身命途的这门亲,究竟可否得以顺利进行,又到底能否招成,委实仍是桩令其闹心的两码子事。

    忖及初返江家那日,和江仲逊日暮促膝相谈,道及自个有意招亲之时,江仲逊那种诧愕反应,江采苹心头始终萦绕着分难安。自古以来,子女婚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尽管江仲逊未加以严词,但江采苹甚晓,自己这个称得上荒唐的决定,仓促间带给江仲逊的冲击,不单是出乎其料之外那般简单。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自打三岁那年入生江家,而今江采苹已逾金叉之年,正值豆蔻年华。与江仲逊十年朝夕相处,江采苹亦读得懂江仲逊,心知肚明江仲逊有事在予以隐瞒,且是刻意的。

    “今个是小娘子大喜之日,别闷闷不乐嘛。”察觉江采苹彷佛不怎欢甚,采盈俏皮的朝镜中人吐吐舌,扮了脸萌态,权作逗美人开怀,“瞧小娘子如此宝贝已故娘子生前留于小娘子的这枚玉坠,如已故娘子泉下有知,今日小娘子招得好姻缘,想来定会含笑九泉。换言之,如已故娘子尚在世,倘见小娘子这般不快,想必亦难欣慰吧。”

    江采苹摩挲着夹捏于葱指的发簪,约莫半响沉默,方轻启朱唇:“把这支簪子,插上便可以了。”

    “啊?”反观采盈,闻江采苹吩咐,小脸顷刻尽添惊讶。眨眨杏眼,略显犹豫过后,才咽道,“小娘子,有些话憋于奴肚子里,奴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凤犀簪,虽说乃阿郎当年赠予已故娘子的定情信物,可今辰是小娘子抛绣球招亲的喜日。小娘子时下作何感受,奴自可感同身受。可若仅此样妆扮,只恐忒为寒酸了点。”

    “无碍,稍迟你去收拾下自个吧。”径自将簪子插于发髻,江采苹片刻凝神注目铜镜里那张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眉眼,遂满为不在乎地对采盈说示道。

    坦诚讲,对于采盈口中近两日连连提及起的“已故娘子”,江采苹对其这位“阿娘”,其实并无多少印象。除却当年那件发生于江家后院,令江仲逊父女俱为不堪回首的往事,现今留存于江采苹脑海,唯一与之挂钩较深的,便是江采苹初来乍到江家时候,这位“阿娘”见天的托着奶水,亲自喂其吃奶的一幕幕镜头。

    如今睹物思人品忆番,江采苹不由喟叹,原来人奶根本不像想象中好吃。只有真正的过来人才能体味,原汁原味的人奶,入口实则隐透着股子臊腥气。玉月坠及这凤犀簪,皆为江采苹“阿娘”遗物,前样是留于江采苹的,后样则是留于江仲逊的。直至江采苹提出要抛绣球招亲,江仲逊方把这凤犀簪,交予江采苹。

    “又非奴嫁人,作甚叫奴仔细妆扮?”江采苹本是别无旁意之话,楞未料采盈听后,倒微晒红了腮颊。转就呶呶紧催道,“平日小娘子推诿说这唇纸有毒,不肯擦红。今儿这特别日子,好歹总该抿下吧?余外,小娘子今日乃新人,这玉叶冠,无论如何亦须戴于头上。理应不可素面朝天跑出去,吓唬前来抢小娘子飞砣的一竿人吧!”

    “玉叶冠勉强吧,唇纸就算了。”江采苹瞟睨意欲催叨不息的采盈,不无无奈的暗吁口气,释道,“据悉,口红的原料均疑似掺裹有地龙的某部位研充成分,更何况这红纸?你个小丫头,以为吾唬你玩呢?不保险的玩意,姑且少碰为妙。”

    “口、‘口红’?”由铜镜反瞅着江采苹一副正儿八经架式,采盈稍忖,随即恍悟,“哦,奴记起来了,以往小娘子有跟奴道过这个怪词。怪不得有分耳熟。可,可那啥料啥龙的话,仿乎小娘子是头次与奴讲……”

    “幸亏你尚有点记性。”生怕采盈话匣子一旦开启,便宛胜滔滔黄河之水难歇难止,江采苹连忙插截道,“非是啥龙,是‘地龙’,又名曲蟮。行了,你下去吧。回自个房里,搽胭脂水粉吧!”

    “小娘子怎地净寻奴打趣?”耳根子愈为情不自禁发烫的嗔着,采盈皱眉相视向江采苹,续换以严肃腔,学着江采苹平日里的说教口吻,反教道,“今儿个小是娘子大日子,小娘子可千万别犯浑话。往日诌胡话也就作罢,这大喜的日子眼,可断不允糊涂。如若不然,闹出何差错,任人捉了笑柄,届时势必悔之晚矣!”

    江采苹见状,挑蹙采盈,索性亦佯怒:“连你也敢糗吾?巴不得吾出丑是不是?”

    “岂敢?”满为不屑的哼唧声,采盈才懒懒地摇头否认道,“即便有,也是小娘子戏谑奴在先。奴只不过……”

    “还敢矢口抵赖。只不过怎样?”未容采盈啐毕,江采苹站起身,便往门外推搡采盈,“有理你倒是说呀?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吧?吾懂!你的苦口婆心,吾受领了。”

    眼见江采苹“呯”地闭拢闺门,采盈顿时懵了:“小娘子作甚把奴关至门外?”

    “你说呢?”拨上门闩,江采苹倚于门侧内,活动下僵酸的脖颈,方才反问道,“反正吾这也无甚事可做了,你去找你家阿郎逗乐呵吧。或到外头,院落里,随便散闷吧!”

    倘非采盈从昨个夜里亥时便开始忙活,替江采苹张罗采妆事宜,江采苹压根就没兴心思作打扮。这会,干对着妆镜已然坐了近个半时辰有余,因于坐姿板正,又已坐太久缘故,江采苹尊臀早已硌得骨头麻疼。如果继续被采盈往下折腾,捣腾来捣腾去的插这补那,妆颜试换不停,恐怕尚未熬至抛绣球那道关口,江采苹就已撑不住精气神昏厥了。

    “小娘子何出此言?”紧敲几指门扇,采盈踮脚扒着门缝,置疑亦一句比一句愈加追附的深,“阿郎先时有叮嘱于奴,吉时未到、小娘子未踏出闺阁之前,奴须陪小娘子守于小娘子闺房,哪儿均不许去。阿郎眼下正忙着呢,小娘子遣奴找阿郎作何交代?莫非小娘子嫌奴碍眼,存心借故支开奴?”

    “当然不是……”未料竟被采盈一针见血道破心计,江采苹顿生心虚,同时亦不免腹诽,想独个落会安静怎就这么难。可转念一想,请佛容易送佛难,是以至此,却也唯有绞尽脑汁接作诡辩,“依你我交情,怎、怎会?明摆着的事嘛,新人不允出门,恰就你代吾跑腿,到房外溜达圈,查探下外头情况罢了。顺道要有可搭把手之处,理当问你家阿郎了。倘如碰遇见芝麻绿豆的琐事,吾人在房内没法子为你支招,你不去找你家阿郎商量,你道找谁人给你撑腰?”

    一席话吭哧毕,江采苹也已颜颊羞绯,连带掌心亦攥冒出湿意,香汗漉漉。毕竟,圆谎不容易,挖了坑如果能填得平,自是再好不过,但若觅不到适宜的闲土填堵,赶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则是自作孽不可活的结局。

    何况江采苹并不嗜好编谎,更不擅长圆谎。然现下身处时代不同了,处世处事看似亦必须有所改变,时时处处明晓随机应变之理,方可适者生存。只是,拿采盈开头当靶子练习,貌似江采苹尚不能适应。

    “原来如此。小娘子若早明白的告知于奴,奴前响不就晓得该怎行事了吗?好嘞,奴会速去速回,保准探得一清二楚,铁不令小娘子失望。小娘子待候奴信儿吧。”贴耳倾听着房门内动静,见江采苹无回应,采盈复又不放心地拍拍门扇,提高嗓门唤了嗓,“小娘子?那奴这就去了?小娘子暂且休憩下吧!”

    “嗯。”待闻得江采苹鼻音好似浓重的闷应音,采盈适才松口气。转身一路小跑向亭廊处之余,还心下颇堵分怪异感的扭头侧目了几回合江采苹闺房所在方位。

    听着采盈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屋外没了任何杂响,江采苹方趺坐(两腿相盘而坐)回榻。少时,对照着铜镜将玉叶冠举戴于头。

    人都说待嫁娘是最美的,可江采苹面面相向着镜中勾勒出的影廓,却观摩不出为人“美娇娘”该有的淋漓。反倒觉得,自身是在顾影弄姿。

    举头见明月,顾影徒自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较之于江采苹,既遥望不见明月,亦眺望不见故乡,却要嫁与人……

    江采苹于闺房顾影自怜的工夫,于江家门院内,此时此刻可谓好不热闹。纵然天空细雨濛濛不断,甚为纷扰院中拥挤的人流,可那份源源不息的人气,丝毫未有被雨水浇灭热情的趋势。

    恰恰相反,放眼望去,江家门庭方向依旧排有越拉越远的长队。而但凡列队之人,无论长幼尊卑,不管是纯粹来凑热闹的抑或有备而来者,无不在翘首切盼,耐性十足的等祈江家可以有个人出来,及早揭开江家娘子昭布的“抛绣球招亲”之帷幕。

正文 第017章 抛绣球招亲(上)

    “咚~咚~咚~”

    时至未时,江家门院上空,接连擂彻三波喧天锣鼓响。

    院内原本显得较为鼎沸的人声,随着鼓声迭起,顿时变得万籁俱寂。整个珍珠村,方圆几里,一时之间亦唯闻鼓磬音。

    “各位乡邻,今日是咱珍珠村江家草堂的小娘子,选定的出阁日子。”待擂完鼓,李东将手中鼓棒別于腰际,身穿一套崭新衣衫,满为焕采地对拥簇于廊亭下方的众人拱手道,“依照往昔礼数,但凡已及舞勺之年,未逾舞象之年,家中尚未娶妻,未订婚契系身者,今儿个皆可参与江家小娘子于前日昭布的抛绣球招亲!”

    谁想李东话音刚落,候于周遭的人群已然掀起一阵嘈切:

    “往年似乎并无关乎年岁界定的规矩吧?”

    “抛绣球便抛绣球,有人敢抛便有人敢抢。谁人抢到飞砣,美人理归谁手。又何来婚契论说?”

    “就是,这江家小娘子划定的道道也忒复杂,哪里是欲抛绣球招亲?吾看根本是拿抛绣球充幌子,醉翁之意不在酒……”

    “咚~”

    诸人悻悻过程中,忽闻一棒打鼓响再起。冷无防备之下,登时免不了复又被擂鼓声震得耳蜗发“嗡”。待纷纷循声望去,却见不知何时,一个模样娇俏的小丫头,竟已伫立于廊亭一角。正手持一截鼓棒,颇显忿忿样儿的朝一干在场人做瞪视。

    “采盈!”李东毕竟才及幼学,尚未见过大世面,亦未历经过世事,单诵事先备予其的台词,尚可熟记于心照背无误,可适才的置疑声涛一闹,却委实把其吓得有够呛。这会儿一见采盈露面,便像极看见活救星般,立刻奔凑了过去。

    “嗯。”朝李东淡淡地应字,采盈遂又环视向亦瞅着己身在大眼瞪小眼的人群。少时扫量,方微敛严色,小脸挤出抹笑态,跨前半步续道,“奴家小娘子自幼颖慧过人,气度高雅娴静。奴家阿郎亦曾与友人夸口言,‘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想必于今个日子眼前来赶奴家小娘子场子的左邻右舍,亦更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奴家小娘子的才华有几分。如此,又何必与人同流,遭闲人蛊惑,自贬尊德?”

    “这小丫头,看似虽黄稚,却好一张利嘴!”

    “丫鬟如斯,小娘子必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

    鉴于采盈一席话驳斥出口,夹枪带棒之余,难免讽臊得围堵于四周的台下人二番生出新一轮骚动。然恰于这工夫,江家门院外,此时此刻同样不平静,亦引发有一波不小的哄噪。

    就在采盈出场前响,五匹快马已疾鞭踵至江家门前的石巷子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