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兄长是先帝-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清姝苦笑一声:“我不知道,但……其实我是有些感激这一次放出流言的人的,否则我若真的嫁了人,我恐怕永远都想不明白了。”
  顾清宁没有说话。
  顾清姝道:“所有人都羡慕能够嫁入咱们顾家的女子,因为丈夫家世高贵,又对她们一心一意,可是清宁,我不羡慕我娘,因为在我眼中,她和其他被困在后宅的女子也并无区别。她有满腔的才华,远远胜于我的舅舅,可我舅舅能科举入仕,她却只能写写诗作作词,偶尔教教我们,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顾清姝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自从退婚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她看似沉默地接受了,但没有人知道,她其实并不甘心。而这些不甘心,也终于驱使这个姑娘对这世间的约定俗成发出了疑问。
  顾清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得道:“二伯母不会同意你这么做的,再说,你一旦这么做了,可就再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顾清姝狡黠一笑:“这不是还有你吗?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去邺城,但我们两个一起去,也能分担一点母亲和三婶的怒火,喂,你可别告诉我,你到时候要偷跑啊!”
  顾清宁:“……”如果祖父真的不同意,她的确有偷跑的打算。
  既然被顾清姝给拆穿了,她便也只能无奈地答应了她。
  以防夜长梦多,顾清姝便立刻撺掇着顾清宁一起去跟祖父讲这件事。
  两人来到祖父的书房,没想到顾泽慕也在。
  顾泽慕来此也是为了去邺城的事情,之前威国公的确不太同意他跟着去邺城,但既然事情已经定了,威国公便也只能接受现实,他倒也不会因为顾泽慕年纪小就放低要求,而是正正经经将他当成了边关守将的一员,开始同他讲解边关的情况,又与他一同商量明年开春去邺城的军力和路线。
  所以这几日顾泽慕便每日都会来威国公府,接受威国公给他开小灶。
  威国公见到两个孙女过来,还有些惊讶,问道:“你们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顾清姝与顾清宁对视一眼,一同开口道:“祖父,我们想跟您一起去邺城。”
  威国公愣住,随即反应过来,沉下脸道:“胡闹!”
  顾清姝急忙道:“祖父,我们没有胡闹,我们是很认真的。我们身为女子,难道就只能走相夫教子这一条路吗?既然保家卫国是我顾家人的使命,为何只有家中的男子才要上战场呢?我们女子也可以,我听说在边关时,战争到了激烈的时候,男人们都死了,女人也会拿起武器冲上战场,既然她们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
  威国公却并不听她的解释:“这并非你能不能做到的问题,在我们顾家男人死绝之前,轮不到你个小姑娘上战场拼命。”
  “祖父!!”
  “行了,这件事没有转圜的余地。”威国公直接打断了她的话,“你们回去吧。”
  顾清姝还想说什么,顾清宁却拉住了她,说道:“祖父所忧虑的无非是两点,第一就是我们俩只是一时兴起,没考虑清楚后果,也没想过邺城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是否能在那边坚持下来,第二就是我们俩的能力,在残酷的边关不仅不能形成助力,反而还会是累赘。”
  威国公眉头皱起:“清宁,你向来懂事,你既然都想明白了,为何还要跟着清姝一块胡闹?”
  “祖父,我之所以说这些,就是因为我们并不是胡闹,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威国公刚想说什么,一旁的顾泽慕却低声道:“祖父,您不妨先听听清宁到底怎么说的吧。”
  顾清宁看了顾泽慕一眼,他却并不居功,而是露出倾听的表情,示意顾清宁接着说。
  顾清宁重新将目光转回威国公,诚恳道:“祖父,您若担心我们只是一时兴起,那么从明天开始,我们俩会按照军营的方式每日训练,如果我们做不到,不用您说,我们自然会放弃。”
  威国公不愧是经过了大风大浪的,虽然一开始惊怒交加,但此刻却也渐渐平静下来,听到顾清宁这么说,倒也点点头。
  顾清宁受此鼓舞,说道:“至于第二点,清姝的武艺在我们这一辈是数一数二的,便是赵叔也对她夸奖有加,不夸张地说,她的武艺至少胜过您军中大半的人。”她顿了顿,才接着道,“我知道您一直想要找人改良战阵,孙女不才,想要一试。”
  威国公听她说前面的时候还点点头,听到这句话却不禁失笑:“大言不惭的小丫头,这些战阵都是历朝历代的军事大家所创,也只有当年天才如定国公奉展,才有资格这么说。”
  听到威国公说起奉展,顾清宁的眸光有一瞬间的变化,威国公并不知道,当年奉展虽然擅长谋略和领兵,但在阵法一道,却远远比不上她有天赋,后来他为人津津乐道的改良雁翎阵,也是奉长宁的手笔,只是她身为皇后,这些事情远远不可为外人道罢了。
  顾清宁抬头看着威国公:“祖父,您何妨一试呢?若是孙女输了,您也没有损失什么,而孙女若赢了,您让我去邺城,不也是多了一股助力吗?”
  威国公原本的确以为顾清宁说大话,可如今见她胸有成竹的模样,反倒不那么确定了,只是思索了一番之后,他还是觉得一个十几岁没有上过战场的小姑娘,不可能胜过他,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顾泽慕看着顾清宁嘴角的那抹笑容,心中已经猜到了结果。
  既然是比试阵法,倒也没有比四方棋更合适的了,顾泽慕也没有去叫下人,而是亲自去拿了一副棋子过来。
  两人摆好棋子后,便各自排兵布阵,却并不仅仅只是下棋,两人要以此作为比拼的战场,不仅仅是阵法,还有谋略和对自家兵力伤亡的估算。虽然棋子并不是真人,两人却要真正将自己当成两军统帅来比拼。
  威国公并未因为对方是小姑娘就掉以轻心,反倒一开始就拿出了自己全部的本事,他本以为能很快就击溃顾清宁,谁知顾清宁竟然就这么撑了下来,不仅撑了下来,她甚至还渐渐反击,最后更是抓住了威国公的漏洞,一举打败了他。
  威国公看着棋盘上七零八落的棋子,神色渐渐凝重起来,他挥了挥手:“再来。这一次,我们按照真实的战役来,就用当年的叶阳之战,你我再来比一次。”
  顾清宁愣了一下,但很快便点头答应了,两人重新摆好了棋子,这一次,威国公更加专注,两人之间的战势一度陷入胶着,最后,威国公还是棋高一着,取得了胜利。可是他的表情却并未因此而缓和下来,因为在其中,顾清宁所展示的她对于战阵的理解以及改良,简直令人惊艳,威国公险些就要被她给击败了,若不是顾清宁没有亲历过战场,在后期被威国公打乱了手脚,这一番胜负还不好说。
  威国公没有说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顾清姝紧紧地握着拳头,顾泽慕神情复杂地看着顾清宁,两人都在等待着威国公最终的宣判。
  顾清宁看着桌上的棋子,也有些出神,她其实并不担心威国公的决定,因为这原本就是她准备的杀手锏,只是这叶阳之战,便是当年奉展殒命的那一场战役,这让她不由得有些感伤。


第156章 
  最终; 威国公还是答应了顾清宁两人的要求,没想到他答应了; 两个儿媳妇却没法接受。
  顾清宁看着哭哭啼啼的陶氏; 实在是有些无奈; 只是她也不可能因为陶氏而选择放弃去邺城,所以安慰归安慰,却怎么都不松口留下来。
  陶氏看着女儿坚定的神情; 目光中露出绝望,她忽然想到了什么,擦了擦眼泪; 问道:“你是不是因为泽慕的缘故; 所以才选择去邺城的?”
  顾清宁一脸懵逼; 不明白陶氏怎么会想到顾泽慕身上去。
  陶氏却误解了她的表情,哭得越发厉害:“我本以为你是真的只对他有兄妹之情的,但清宁,娘又不是那种古板的人,你若真喜欢泽慕; 娘也不会说什么的,你可千万不能拿你自己来赌气啊!”
  顾清宁:“……”
  她只得和陶氏解释:“我去邺城; 是因为我自己的缘故,与旁人没有关系。”
  陶氏显然不相信; 顾清宁在心底叹了口气; 对于陶氏这种以夫为天的女子; 她的想法大概的确让她无法理解吧。
  如此想了之后; 顾清宁也就不再执着于解释了,反正日子久了,陶氏自然会明白。
  从第二天早上开始,顾清宁与顾清姝果然如她们所说的那样,按照军营的方式操练,不管晴雨冷暖,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咬着牙坚持着。
  这般下来,哪怕陶氏和柳氏再不愿意相信,也不得不被眼前的事实所折服了,认定她们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要这么做了。
  而这一段时间,闵夫人也承担起了安抚两个儿媳妇的责任,柳氏和陶氏也只得慢慢接受这个现实。
  当然,对这件事反应最大的就是顾泽浩,原本他与顾清宁一起学兵法,就一直被顾清宁碾压,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武艺比顾清宁强一点,没想到顾清姝也加入之后,直接摧毁了他最后那点尊严,他现在每日都被姐姐压着打,日子苦不堪言。
  偏偏自家母亲还要天天耳提面命,让他去了邺城之后好好保护姐姐,他欲哭无泪,到时候真去了邺城,谁保护谁还不一定呢!
  总之,就在这种鸡飞狗跳的生活中,威国公也定好了出发的时间,恰好在顾清宁行完及笄礼之后。
  …
  及笄礼是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到了那一日,顾家相熟的亲戚早早来了威国公府,而令人惊讶的是,乐平长公主居然也来了。
  这几年乐平长公主完全改掉了曾经嚣张跋扈的性子,大部分日子都只是在府中吃斋念佛,除了宫宴,几乎不参加京城任何的宴会,所以当她出现在顾清宁的及笄礼上的时候,叫大部分人都惊掉了下巴。
  毕竟乐平长公主和顾家不仅没有什么来往,还有点仇,谁想得到她居然会来?不过看到和乐平长公主一同进来的元嘉长公主,不少人又明白过来,乐平长公主过来,显然是为了给妹妹面子。但这也足以让人看出来元嘉长公主对顾家这位四小姐有多上心。
  负责接待宾客的朱氏连忙走过来,将两人迎进去,乐平虽然态度淡淡的,但好在旁边有元嘉,倒也没有冷场。
  元嘉长公主是这一次及笄礼的正宾,因此到了之后,先见了闵夫人与陶氏,又去到顾清宁的房间。
  顾清宁一早起来就已经焚香沐浴,此时正披散着头发,让丫鬟用布巾替她擦干,而旁边陪着她的就是顾清姝和顾清薇,顾清姝也是她及笄礼的赞者。
  元嘉走了进来,见顾清宁坐在软榻上,看着顾清姝和顾清薇拌嘴,分明是无奈的神情,眼角却蕴着笑意。
  顾清姝和顾清薇连忙给她行礼,顾清宁也想动,元嘉却已经阻止了她:“你这会不方便,这些虚礼就免了。”
  顾清姝与顾清薇知道她们应该有话要说,便带着丫鬟一同下去了。
  元嘉这才坐到了顾清宁的对面,看着少女模样的顾清宁,哪怕她已经见过这样的母后很多次了,可每次都会觉得格外荒诞。
  “我昨晚一晚上都没睡着,一想到今天就紧张的心口乱跳,我这会手心还是湿的。”元嘉自嘲道。
  反倒是原本应该紧张的顾清宁淡定地安慰她:“没事的,再难还能难过上朝,别担心。”
  自从元嘉掌管宗室之后,因为宗室之事,她的确上过几次朝,不过在她心里,这远比上朝让她紧张多了。
  不过和顾清宁聊完之后,元嘉的心情倒也渐渐平复下来,想想看,替自己的母亲加笄,她这大概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可惜不能说出去,不然也是流传青史的一桩奇事。
  两人没聊多久,外头丫鬟便来提醒快要到吉时了,元嘉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去做一些准备。
  而顾清宁则在房间等着,到了时辰,才由顾清姝扶着走出门去。
  威国公府的正厅已经被布置好了,上首坐着的就是主人和正宾,一旁的有司则在念诵着礼仪的流程。
  顾清姝扶着顾清宁跪坐在席子上,先是向主人席的祖父祖母还有母亲行礼,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原本是要由父亲和母亲对女儿进行教诲,因为顾永翰不在,所以就由威国公代劳,他看着顾清宁,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只是出乎意料的,并不是让她遵守女德一类的话,反倒是一个长辈对晚辈殷切的教导。
  顾清宁明白祖父这番话的意思,满怀感激之情地缓缓下拜。
  之后是陶氏,陶氏本就多愁善感,此时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心中感情汹涌,几乎是强忍着泪水,几乎说不出话来。不过宾客们家中都有女儿,也明白陶氏的心情,并没有人催促她,都只是善意地等待着。
  陶氏好不容易缓和了心情,才道:“娘看着你从刚出生到牙牙学语,又渐渐长大,娘的心里,既盼着你长大,又盼着你永远都长不大,不过如今娘也想通了,不管你日后做了什么选择,只要你心里开心,娘也跟着你开心。”
  顾清宁听了她的话,心中有些讶然,看着陶氏满脸的不舍,拼命忍着泪露出的笑容,她知道陶氏这是选择了支持她。哪怕陶氏根本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作为母亲,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女儿。
  顾清宁百感交集,唯有深深下拜表明自己的心情。
  等到拜完长辈,顾清宁才被顾清姝扶起来,向正宾元嘉长公主和来参加及笄礼的宾客行礼。
  等到行了礼,她又重新跪坐在席子上,元嘉长公主这才缓缓从位置上走下来,神情严肃地以盥洗手,随后才走到顾清宁的面前,念着祝辞。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在有司的指示下,跪坐在顾清宁的身后,替她梳头加笄,只是谁也没想到,在朝堂之上都从容自若的元嘉长公主,替顾清宁梳头的手居然微微颤抖。好在她很快就反应过来,深吸了一口气,稳住了手上的动作,只是这番郑重其事的模样,竟然让周围的宾客也不由得跟着表情慎重起来。
  等到加笄之后,顾清宁在顾清姝的扶持下站起来,接受四方宾客的恭贺,接着回房去换上素色襦裙。
  等到顾清宁换好衣服出来,元嘉也再次洗手,有司奉上发钗,元嘉拿着发钗走到顾清宁的面前,第二次念起祝辞。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接着,顾清姝替顾清宁去除发笄,元嘉则又替她簪上发钗,顾清宁再次回到房间,换上了深衣。
  穿着深衣的顾清宁虽然容颜仍旧稚嫩,神色之中却已然多了些什么,这让元嘉有一瞬间的恍惚,直到有司提醒,这才又回过神。
  她洗了手,等到顾清姝将发钗取下,才将那一顶钗冠给取出来,这顶钗冠刚刚拿出来,在场的宾客便一片哗然。原因无他,在场都是京城高门大户的女眷,自然也是有参加过元嘉长公主及笄礼的,自然是认出了这顶钗冠的来历,正是元嘉及笄礼时所用的。
  这种钗冠一般都是由母亲传给女儿的,元嘉长公主没有女儿,所有人都以为她会留着这顶钗冠,日后传给孙女,谁能想得到她居然会拿出来给顾清宁,这番堪比亲女儿的待遇,足够让人震惊。就连一直对外事外物不为所动的乐平长公主,也多看了那钗冠一眼。
  不过元嘉并未在意旁人的看法,缓缓地念出了接下来的祝辞。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随后,她跪坐在顾清宁的身后,替对方戴上钗冠。
  等元嘉重新回到座位上,顾清宁也由顾清姝扶着回了房间换上了最后一重礼服。这一次的时间比较久,因为除了换上衣服,还要给她上妆。
  在等待的过程中,所有人都议论纷纷,所讨论的自然是元嘉长公主对顾清宁的态度。之前有不少人都听说元嘉长公主对顾清宁很好,但她们这样的贵妇,对旁家的孩子再好能好到哪里去,不都是面上功夫罢了,谁能想得到,元嘉长公主不仅亲自给顾清宁做正宾,还将意义如此重大的钗冠送给她,这待遇,说是亲女儿也不为过吧。
  不少人心中都打起了小九九,还有不少原本家中要跟顾清宁谈婚论嫁的,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就在宾客们各有心思的时候,顾清姝扶着顾清宁缓缓地走了出来,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眼前这个姑娘就像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被添上了浓墨重彩,她穿着黑底红襟的深衣,肤色晶莹如玉,两颊透着一点淡淡的粉色,黛眉朱唇,缓缓行来,气势逼人。
  她这样沉静的神情,仿佛穿越了时间的界限,与另一张面孔重合在了一起。
  不止元嘉长公主神色微怔,就连乐平长公主也有些失态地站了起来,甚至打翻了桌上的杯盏也没有在乎。
  不过很快,元嘉长公主便平复下来,有司也回过神,慌忙宣布下一项礼仪,顾清宁走到元嘉面前,元嘉看着她,说道:“今日为尔及笄之礼,我既有幸作为正宾,便替你起个字吧。就叫昭宁。”
  顾清宁心有所感,缓缓拜谢。
  至此,有司才宣布礼成,不过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这一场及笄礼,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被京城之人津津乐道。


第157章 
  在顾清宁的及笄礼举行之时; 就在威国公府一街之隔的地方,顾泽慕站在院子里; 看着威国公府的方向; 不知道在想什么。
  洪松源恰好从门外进来; 见他这模样,不由得啧啧叹道:“你这模样,看着可真酸。”
  顾泽慕回过神; 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虽然顾泽慕没有跟洪松源说顾清宁的真实身份,但洪松源也大概猜到了,他既有点同情顾泽慕; 但更多的却是心灾乐祸; 不过见此刻的顾泽慕如此失魂落魄; 他摸着良心把嘲笑给咽回去,劝道:“那俗话怎么说来着,烈女怕缠郎,这次去邺城是个好机会,你也不要再装模作样地矜持; 该主动就要主动,该认错就认错; 我跟你说,这个事情我就很有经验……”
  顾泽慕:“……”
  眼见着洪松源要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过去的故事; 顾泽慕连忙打断他的话:“行了; 不说这个了; 去邺城那边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洪松源砸了咂嘴唇; 显然有些意犹未尽,不过还是很敬业道:“人都已经安排到位了,年前就已经进了邺城,不过我原本以为太后娘娘只是个后宫女子,但她调教人还真是有一手,那几个少年武艺虽然稀松平常,却各有长处,还有那位裴姑娘,除了吃的多一点,那手功夫可真是没得说。”
  之前,顾清宁就将自己要带到邺城的人手交给了顾泽慕,和洪松源等人一同提前进入邺城。
  顾泽慕听完他的话,点点头。
  洪松源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不然这次还是让我跟着你一起去吧,洪城毕竟年纪太轻,我也怕他到时候反而误了你的事情。”
  顾泽慕摇摇头:“你必须要留在京城。”
  洪松源疑惑地看着他。
  “我需要你留在京城帮我看着康烨。”
  “康烨?”洪松源也反应过来,“你不说我都忘了,之前威国公府与柳家的那个消息就是康烨放出来的,看来柳太傅这一次只怕是悬了。”
  “康烨惯于操纵人心,行事手段更是天马行空,令人防不胜防,这一次是柳栩自己露了破绽,康烨若不趁着这个机会将人给拉下来,倒不像是他了。”
  洪松源听完,叹息道:“说到康烨,他真是可惜了,原本应该是留名青史的一代名臣,却因为维护家族犯下这样的过错,也不知他午夜梦回时,会不会后悔。”
  顾泽慕不置可否。
  洪松源叹息完,同他保证道:“你放心吧,我会好好替你看着的,保管不会出什么事情。”
  顾泽慕点点头,又嘱咐了他几句,才道:“那就这样吧,接下来一段日子你就不要来找我了,往后除非有大事发生,也不要联系我,免得被人发现端倪。”
  “还真是叫你说中了,最近我的确发现有人在查你们。”
  顾泽慕抬眼看向他。
  洪松源打趣道:“看来这位皇帝陛下总算意识到那些莫名其妙的雷有问题了,不过他恐怕想破了头也想不到真相究竟是什么吧!”他见顾泽慕想说什么,连忙又道,“我可什么都没做啊,我的人发现了这件事之后,我就让他们离开了,丝毫没有惊动他们。”
  顾泽慕也并不吃惊,从他发现宫中暗卫跟踪元嘉之时,他就猜到了萧湛会来查他们。所以才会将人提前送到邺城,免得引起萧湛的怀疑。
  不过他听着洪松源语气中那一点小得意,不得不加重了语气:“这一次是因为我们早有准备,他们在明,我们在暗,方才让你们从容退走,可暗卫的能耐远不止如此,再加上对方后面站着的是皇帝,有着一整个国家的资源,真要被他们发现了一丝破绽,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洪松源这才收敛了神情,摆了摆手:“我知道的,等你离开后,我就带着人蛰伏起来,绝不会让人抓到一点把柄。”
  顾泽慕知道,洪松源这个人心里有几分傲气,从前就一直跃跃欲试想要跟暗卫比一比,如今是有他在这里压着,才按捺下来,故而他又多敲打了对方一遍,得了洪松源无奈的保证,这才作罢。
  就在两人即将分别之际,洪松源却踌躇道:“我还有一个问题。”
  “说。”
  “你真的觉得当年奉展的事情有内情?”
  顾泽慕顿了顿:“我不知道,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去查清楚,就算人死不能复生,但至少要还我们彼此一个公道。”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奉展真是被人陷害的,这件事便不知要牵扯出多少人,甚至整个朝廷都会因此而天翻地覆,说不定让天下都为之震荡,值得吗?”
  顾泽慕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说道:“我的老师曾教会我一个道理,这世上并非什么都能拿来权衡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值得,但总有人要站出来告诉世人,何为对错!从前我是那个权衡利弊的人,可如今,我想做那个叩问对错的人。”
  洪松源愣住了,许久之后,才呐呐道:“这可不像是从前的你能说出的话。”
  顾泽慕露出了一抹笑容:“或许吧,从前我总是将自己的位置放的太高了,将群臣百姓都当成棋子,可是重活一回,我反倒看清了很多东西,众生挣扎求存,连老天都不一定能决定他们的命运,何况是同为人的我们呢?”
  洪松源这一次沉默地更久,最后朗声笑起来:“虽说从前的你也让我愿意跟随你、辅佐你,但听到你如今的这番话之后,我反倒越发真心地敬佩你,也让我觉得,当初答应帮你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
  宫中,上书房。
  暗卫跪在下首,将查到的所有有关顾泽慕和顾清宁的资料都汇报给萧湛,但除了两人自小聪慧以外,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萧湛拧着眉头,虽然直觉告诉自己,这两个孩子绝不可能这么简单,但他很清楚暗卫的能耐,至少这两个孩子的身份是没有问题的。
  萧湛有些失望:“还有别的吗?”
  暗卫道:“属下查到,那位顾家小姐会跟着威国公一同去邺城。”
  “哦?”萧湛追问道,“她去邺城做什么?”
  “属下不知道,不过最近这一段时日,她和她的姐姐每日都按军营的方式操练,倒像是在为上战场做准备。”
  若不是萧湛清楚地知道威国公的为人,简直都要怀疑他是将打仗当成儿戏了,只是他仍旧想不明白,顾清宁究竟有什么本事,才能让威国公同意她跟着去邺城。
  暗卫见状,便道:“陛下,要不属下派一队人马跟着他们,看看他们去邺城究竟做什么?”
  萧湛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查归查,这毕竟是功臣之后,又是个小姑娘,你们还是要有些分寸。”
  暗卫连忙道:“属下遵旨。”
  “还有什么事吗?”
  暗卫犹豫了片刻,不知是否应该说出来,但见萧湛又催促了一遍,才道:“那位顾小姐的及笄礼,元嘉长公主作为正宾出席,且不仅她去了,乐平长公主也一并去了。”
  萧湛知道元嘉很重视顾清宁,给她做正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也没放在心上:“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属下查到,元嘉长公主将她及笄礼上使用的那顶钗冠给了顾小姐。”
  萧湛顿时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暗卫又将刚刚那句话重复了一遍。
  萧湛半晌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暗卫所说的那顶钗冠是什么,那是从他的母族一直传下来的,当年由母后又传给了元嘉,这顶钗冠的意义有多么重大,简直不言而喻,而元嘉竟然会将这顶钗冠给顾清宁,这简直让他无法想象,这已经不是看重二字可以解释的了。
  他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对暗卫道:“你将那及笄礼上所发生的事情都说一遍。”
  暗卫也不敢含糊,将元嘉长公主进了威国公府开始,一直到及笄礼结束,都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唯恐落下一个细节。
  萧湛听完,伸手摩挲着下巴,许久,才问道:“你说,元嘉给那丫头取字为昭宁?”
  暗卫应道:“是。”
  “昭……”萧湛的脸上露出一抹疑惑,这个字的意思很不错,以此作为表字倒也很正常,可萧湛却总觉得元嘉将那顶钗冠给了顾清宁,又取了这个表字给她,似乎隐隐有着深意,这让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暗卫也不敢动弹,老老实实地跪在下首。
  过了许久,萧湛才回过神,只是仍旧没有想明白,便也不再多想,对暗卫道:“我再多给你派一队人马,将他们每日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务必要查清楚他们究竟有什么异常!”
  “是,属下遵旨。”
  等到暗卫离开之后,萧湛的脸上才重新露出疑惑的神情,他想起自己曾经见到顾清宁和顾泽慕,总是觉得他们有些眼熟,可是,他究竟是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孩子呢?


第158章 
  在顾清宁的及笄礼结束之后; 威国公也领兵准备出发了。
  顾清宁与顾清姝都换了男装跟在祖父身边,在城外拜别了君王之后; 便往邺城行去。只是出了城; 却见路边还有一辆马车在那里等着; 竟是太子萧恒和四皇子萧恂,而他们正是为了来送顾泽慕和顾清宁的。
  威国公知道太子与顾泽慕关系好,很爽快便答应了; 又留了两匹马给他们,让他们见了人再赶上来。
  于是顾泽慕和顾清宁便离开了队伍,来到马车前面。
  萧恒与萧恂都穿着便装; 身后也只跟了几个护卫; 见顾泽慕过来; 萧恒往前走了两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