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泼辣小厨娘-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作冷粥的水、米、蜂蜜等等,都是选用最顶级的,所以每份冷粥的价格也自然非常昂贵。现在我会亲自制作一份冷粥,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跟着学一下。”
说完,马天瑶挽起袖子就准备上手,徐导惊的目瞪口呆,连忙让先暂停拍摄,凑过去小声问。
“马总?冷粥您也会做啊?”
马天瑶和张敏相视一笑。
“呵呵,刚跟张大厨学了一下,应该差不多吧……”
这个时候,马天瑶不可能告诉所有人,这冷粥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然就等于拆人家天御天的台了。
正准备动手,没想到徐导又朝张敏问道。
“张老师,我们拍摄制作过程可以吧?不会影响到你们吧?”
徐导的意思是问,你们这冷粥的秘方需不需要保密,万一节目播出后,有人根据这个制作方法制作出冷粥,那就等于砸了人家天御天的饭碗了,试想一下,如果都学会冷粥了,到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卖冷粥,天御天可就等于自掘坟墓了。
没想到张敏大方的笑着摇头,自信满满的开口说道。
“没关系,这冷粥看着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就算手把手教,一般人也得学几个月。”
接下来,马天瑶一边做,一边对着镜头给观众讲解。
“粥,也称糜,是一种由稻米、小米或玉米豆类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据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文物资料表明,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7000年间,近东地区的人就已学会了“煮粥”!但纵观历史,几乎所有的粥都是热粥。
正因为如此,冷粥才如此独特。
制作冷粥的食材也很简单,只需要水、蜂蜜、大米三种,但制作难度却比任何已知的菜都复杂。
具体的做法和熬制白粥也略有不同,水和蜜蜂以6:1的比例添加,大米和水蜜整体的比例又为1:8!白粥熬制火候为小火,熬制时间比之前延长30分钟,熬制结束后将其自然冷却到常温,然后将其放置冰箱冷藏10分钟,冷藏温度为6度!取出即食……”
马天瑶说完,拿起了天御天制作冷粥专用的水介绍道。
“好的冷粥,对食材自然也非常挑剔,天御天制作冷粥选用的是秦岭山脉太白山泉,这种泉水的硬度介于30—200mgL之间。里面含有的矿物质对人体适中,PH值呈弱碱性。水中溶解氧不低于7mgL。带负电位,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简单来说,这属于高于适用水的健康水,所以光是水的成本也很高。”
听到这段话,徐导又懵逼了,心说这些数据台本上可没写啊,同时也暗自敬佩,厨神到底是厨神,光是这水就能讲出这么多听不懂的知识点。
接下来,马天瑶又介绍了一下天御天采用的蜂蜜和大米,这两种也都不是常物。
“制作冷粥的过程和制作普通白粥的过程差不多,但冷粥对水、米、蜂蜜的比例更严格,如果比例不对,蜂蜜就无法起到粘合作用,做出来的就等于失败了。
除此之外,火候、时间因素也都非常重要,最后一步就是放入冰箱的温度,千万记得,凉到常温后再进入冷藏6度!最少要半个小时!”
马天瑶制作了一小锅,等放入冰箱冷藏后,又对着镜头说道。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冷粥制作完成后,和杨贵妃吃的荔枝一样,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所以天御天制作的冷粥健康不健康,也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
如果你来天御天吃冷粥,发现不是洁白透明的,那就说明这冷粥最少已经放置了两天以上。”
第八百三十七章 火了
冷藏冷粥大概得半个小时,这期间镜头关闭,所有人在原地休息,徐导对马天瑶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马总,不愧是厨神啊,原本我还打算把菜品介绍环节交给冷粥的制作厨师,没想到你竟然会做,而且会说,说的还这么详细!果然够专业!!!”
徐导对马天瑶竖了个大拇指,其他人却有些不置可否,他们大都认为,马天瑶只是为了多几个镜头,故意卖弄。
毕竟冷粥这么神秘,没人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她做的到底专业不专业也没人知道,所以等会做出来的冷粥好吃不好吃也就不好说了。
不过节目效果嘛,到时候就算做失败了,大不了再拿几份人家张大厨做好的顶替一下罢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徐导询问过马天瑶以后,对几个镜头喊了个开始,拍摄继续。
“现在我们将冷粥取出来,我做的不多,就分给节目组各位尝尝。我做的时候大概算了算,差不多二十一份,刚刚好!”
张敏给她递碗,马天瑶负责盛冷粥。
每碗两勺,不多不少,刚刚四十二勺,二十一碗!
这一下所有人都服了!
能把粥的量控制的一勺不多一勺不少,这可是高难度啊!
徐导从天御天的冰箱里拿出来一份张敏做的,放在一块比对了一下,结果发现,两碗冷粥从外表上几乎一模一样。
然后他用勺子尝了尝,这次更惊讶了。
“马总!这味道……简直就是一个人做的嘛!!!”
旁边的张敏表面笑嘻嘻,心里MMP,心说老子……不,现在应该是老娘,心说老娘的冷粥是跟着人家马天瑶学的,能不一样吗?
心里这样想着,表面上还得装作非常惊讶的样子夸赞对方。
“呀,马总不愧是世界闻名的厨神啊,我就大概说了一下冷粥的做法,想不到做出来的比我做的都好呢!”
第一期节目,录制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后面拍摄的,就是马天瑶做出来冷粥的特写,还有一些人品尝冷粥的表情和夸赞,最后则是又把天御天的冷粥和文化介绍了一下。
回去之后,徐春风这才反应过来,挠着头问副导演。
“今天……好像没NG吧?”
NG,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出现失误、笑场或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镜头。
副导演听了也是一愣,仔细回忆了一下点点头。
“是啊,好像没NG……这马总也太牛了吧?所有镜头竟然都是一遍过的!”
……
不得不说,有了市里和电视台做后台,这速度简直堪比火箭,拍摄的素材提交上去,剪辑组连夜就给剪辑好了。
等到第二天晚上八点,每周一期,刚好赶上周日,直接就播出了。
仙养市、秦西省电视台首播,各大网络平台同步播放,至于《跟着食神逛仙养》的宣传,也是独树一帜,来的晚,但来的特别霸道!!!
电视台的就不必说了,各大网络平台,直接全部都是弹窗推送和首页置顶推荐,除非你是瞎子看不见,或者你看见了故意不点进去。
而各大网络平台对推荐语,写的也十分撩人!!!
疼迅视频写的是:全世界最美厨娘综艺首秀,邀你来看!
艾奇乙视频平台写的是:华夏唯一厨神特别拍摄美食综艺节目,首播硬核挑战冷粥!
糖果视频平台:厨神马天瑶分享冷粥制作全过程!手把手教你学习制作冷粥!!!
……
有了这些平台的推荐和播放,第一期《跟着食神逛仙养》开播既飘红,仅仅四个小时,全网累计点击量超过一亿!
评论区更是一片赞叹!
“以前无数个美食达人都分享过冷粥,结果全是骗人的,现在厨神也来做冷粥了!应该靠谱!”
“刚看完了,我已经在家里做了三锅,希望能成功!小声说,我好想还没吃过正宗的冷粥,到底怎么样才算成功?”
“我曹,厨神到底是厨神,说的这么详细,就不怕天御天的厨神下岗吗?”
“开玩笑,实话告诉你,人家就是手把手教你,你也学不会,不然这冷粥早就臭大街了!”
“最后冷粥的特写简直太美了,就像一碗水晶,半夜看美食节目实在太不明智了,我感觉看完十二期得胖二十斤!”
“大半夜放毒啊,看的我饿了,连夜又跑到楼下喝了碗粥……”
“想不到普通的粥都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伟大!”
“决定了,明天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一站!仙养市黑水县天御天大酒店,冷粥,我来了!”
“我也打算去,不过这个节目一放出来,估计去了排不上队吧……”
“没关系,排不上队就去马老板的招牌菜,道道精品,样样招牌!”
……
节目一放出去,直接爆红,这让徐导再一次有些想不明白。
早上,趁着等马天瑶的功夫,他和副导演又聊上了。
“也不知道谁在后面出了力,这些大的视频平台竟然都给放到首页推荐了,唉……想不红都难啊!”
“主要也是题材选的好,冷粥刚好是网红,而且又加上了马天瑶最美厨神这个热点,炒起来容易啊!”
“我觉着咱们这档节目也好,现在大部分都是娱乐性的综艺,像美食类的几乎没有,虽然是小众综艺,但还是有自己市场的。”
……
两人正聊着,马天瑶笑盈盈的提着一个塑料袋从厨房出来了。
“没吃早饭吧?给!”
“谢谢!”
徐导下意识的接住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份蛋炒饭,他朝嘴里扒拉了一口,立刻激动的嗯了一声。
“嗯,好吃好吃,不愧是道道精品的招牌菜啊,以前一直想着来品尝一下呢,就是太忙了……”
“导演,您不是忙,是穷吧,这碗蛋炒饭在招牌菜100块……您舍得啊?”
辅导员笑着调侃了一句,惹的车里众人哈哈大笑。
“今天去哪拍?”
“本来打算去其他县城的,不过我看昨天放出去的第一期效果不错,所以临时又改了改,决定还是去黑水县。”
“嗯,也行,趁热打铁,把黑水县先给炒起来!”
马天瑶点点头,车子启动,朝着黑水县又开始出发了!!!
第八百三十八章 阿芳小吃店
到了黑水县城后,汽车七拐八拐,最后停在了一家破烂的小饭店门口,马天瑶看了看招牌,上面写的是‘阿芳小吃店’。
摄制组一行二十多人一起进去,把小店挤的水泄不通,店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孩,不太漂亮,但很干净。
迎上来本来是想招呼客人,可看这些人扛着摄像机到处拍,也不像来吃饭的,顿时拘谨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马天瑶朝店里看了看,墙上贴着菜单,很简单,只有包子、稀饭之类。
“老板,给我们这些人每人来一碗豆腐脑,再来一个馇酥!谢谢!”
“哦……哦哦哦!好好好!”
女老板听到点餐了,立马朝后面喊,后面厨房里应了一声。
趁着等餐的时候,马天瑶笑呵呵的朝女孩表明了来意,听说是来拍摄本地特色小吃的,女孩似乎有些触动,想说什么,却又没说。
“阿芳是你的名字吗?”
“不是,是我妈的名字。”
“你妈的名字?”
这让马天瑶有些意外,对方点点头,甜甜的笑了笑。
“我妈很早就去世了,我们这个店虽然破、虽然小,但已经开了五十多年了,算起来还是我爷爷开的呢,后来我爸爸接手了,为了纪念我妈妈,就改成了阿芳小吃店。”
“哦……”
这时候,从后面走出来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头’,这人就是女孩的父亲。不过马天瑶知道,这个所谓的‘老头’年纪最多也就五十岁出头,农村人风吹日晒老的快,他们村的很多长辈也都这样。
等豆腐脑和馇酥上齐后,这老头正准备去后厨,马天瑶连忙拦住对方,笑着攀谈起来。
“大叔,你这馇酥是大油做的,还是马油做的啊?”
原本还和蔼的老头,听到这话,眼神立马变了,仔细的看了看马天瑶,咋舌开口。
“啧啧啧,你竟然还知道用马油做馇酥?这年头像你这么大的年轻人,能认出馇酥的都没几个了,更别说知道馇酥必须用马油做了……”
说完后,老头又叹了口气。
“唉,黑水县四宝啊,这才多少年,别说外地人了,连本地人都没几个知道了。”
“黑水县四宝?您说的是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吧?”
“咦?这个你也知道啊?”
“呵呵,我就是咱们黑水县的,不过不在县城,我家在草甸子镇马家凹村!”
“哦!怪不得……”
……
得知对方也是黑水县的,这老头就不再拘束了,坐在桌上悠闲的点了根烟,和马天瑶又聊开了。
“女娃子,不是我吹,咱们黑水县四宝里面这馇酥,全县城能做出最正宗的,也就我一个了。知道为啥不?”
“一是因为配方,二是因为马油!”
“呀?这你都知道啊?说的不错,这馇酥的配方可是几百年传下来的,会的人不多了,而马油这年头也不好买了,我家住在陵前村,以前是守陵人的后代,村里自古就有养马的习惯,所以才有马油。”
“陵前村我听过,不过关于这陵前村的来历不太懂,大叔,这和馇酥的配方有关系吗?”
马天瑶和老头聊的‘陵’,是唐皇帝的夫妻合葬陵,位置就在黑水县北边七八公里,挨着合葬陵的,就是陵前村。
这个合葬陵并没有开发,虽然也是旅游景点,但很少有外地游客,平常本地人没事干了,则会去逛一逛,不过大多也都因为地势高,而当做爬山玩。
老头所说的陵前村,整个村子是呈圆形,把整个合葬陵环形包围在内,村里人大多数都养马,偶尔也有人用马去合葬陵驼一些游客换点零钱补贴家用。
听到马天瑶问这个,老头立马就激动起来了,龇牙一笑,轻轻拍了拍桌子。
“女娃子,要说起我们村啊,这来历可太大了,我们村的老祖宗啊,原来都是跟着唐皇打仗的将军,后来唐皇和武皇死了之后就葬在这,这些将士就分散在陵墓周围守卫皇陵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村落,也就是现在的陵前村!
正因为这样,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村还有养马的习俗,这以前可都是战马啊!”
拍摄组的人完美没想到,吃着饭竟然还能听到一段远古传说,而且隐约和馇酥还有联系,这是个意外的收获的,徐导立马拿出本子快速记录,并且叮嘱拍摄的人一定要拍好。
这时候马天瑶又问。
“那馇酥呢?也和这些人有关系吗?”
老头笑着点点头。
“我们村里老一辈相传,馇酥啊,原本是唐皇时期宫中御品,唐皇葬在这里之后,因为喜爱吃馇酥,馇酥就变成了特殊的贡品,专门用来祭祀唐陵!
而我们陵前村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祭祀,所以这馇酥配方自然就有了。女娃子,我看你们是拍咱黑水县的特色小吃吧?”
“是啊。”
“呵呵,那既然说到唐陵了,就不得不提一句咱们的唐陵锅盔了。同属黑水县四宝,也是因为修建唐陵时才发明创造出来的,这一点,倒和我们陵前村也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哦?”
关于这个,马天瑶倒还真的不是特别清楚,立马竖起耳朵开始倾听,其他人则更连吃饭都忘了。
“当年给唐皇和武皇修筑陵墓时,我们的老祖宗是负责督工的,这合葬陵几乎就像一座山,所以当时动员了众多的工匠、民夫、士兵。
人一多,这吃饭就供应不上了,有的士兵为了能吃饱肚子,就用面粉制成饼坯,放在头盔里在火上烤熟而食,这种饼不但味道香酥,而且还便于贮存,后来就被当地民间运用。因为饼是以头盔代锅而制,所以就叫唐陵锅盔。
这唐陵锅盔可和普通的锅盔不一样,具体的嘛,你是本地人,应该知道吧。对了,你要有兴趣的话,出了门几十米,那就有一家专门卖唐陵锅盔的。”
“哦,好的,谢谢您,不过……我看您这店里的生意好像并不太好啊……”
提起生意,老头又叹了口气。
“唉,一言难尽啊,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吃汉堡包、巧克力,谁还吃馇酥呢,加上馇酥制作太难,马油用大油替代后味道也不好,慢慢的卖的就越来越少了。不过也没关系,我女儿今年就毕业了,这店啊,开不开都无所谓了,只是有些舍不得,另外也不想馇酥这传承断在我手里……”
这时候女孩在旁边小声接口。
“我今年暑假回来,就是想把馇酥学会,把这个制作方法传承下去,也算圆了我爸的一个心愿。”
马天瑶点点头,脑子里已经开始活动开了,她觉得,今天这拍摄,绝对不能只拍一个馇酥回去。
第八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馇酥
徐导一边吃一边听,不停的朝摄像组看,摄像的小哥连连点头,表示都已经录制进去了。
“大叔,我也是个厨师,我们是在拍摄一档宣传咱们本地特色美食的节目,能不能让我在你店里做一份馇酥?当然了,我们拍摄都是给钱的……”
“嗨,啥钱不钱的,要能把咱们黑水县四宝宣传一下,我给你钱都行,走吧,我后厨的东西随便用!刚好,我还能给你指导指导!”
听到老头要指导马天瑶做馇酥,徐导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马天瑶笑着点点头,不过并没去厨房,而是对着镜头先介绍起了徐导这些人吃的豆腐脑。
“这就是黑水县四宝之一的豆腐脑!相信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惑,全国各地都有卖的东西,为什么在黑水县却成了四宝之一?
呵呵,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黑水县卖的豆腐脑和全国各地做的都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两道菜。
豆腐脑,是一道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常与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据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爱咸食,而南方则偏爱甜味,但只有黑水县的豆腐脑,是辣的!
豆腐脑的做法很简单,这里简单提一句。
制作须先将黄豆浸泡,依品种或个人喜好约4至8小时不等,俟黄豆吸饱水份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放入凝固剂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
豆腐脑、豆花、豆腐是不一样的,豆腐脑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成分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但豆腐脑是最先出来的,比较嫩软,用筷子难以夹起,需用汤勺盛用;等到豆腐脑再凝固一点,就是豆花,与豆腐脑相比口感凝滑,可以用筷子夹起来吃;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压实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马天瑶笑对镜头侃侃而谈,不仅把豆腐脑的制作工艺说了个透彻,更把里面的一些窍门叙说清楚,听的旁边的小老头目瞪口呆,这才对马天瑶稍微重视起来,不过让他吃惊的还在后面呢。
“而黑水县的豆腐脑,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两个绝活!第一绝就是豆腐脑点卤的技巧,讲究微火熬浆,急火点卤,这样的成品色白洁净,鲜嫩柔软,翻而不散,摺而不断,搅而不碎。
第二绝在卖豆腐脑上,主要是指盛豆腐脑的容器称为一绝,因为这种特制大瓦缸有一米多高,保温性极佳。即使豆腐脑在大冬天里早上5点钟开始售卖到中午12点,它的温度也始终能保持在50度以上。
另外最特别的一点是,黑水县的豆腐脑调味方式格外独特!!!
其实就是简单的在碗内调入蒜汁、精盐、酱油、醋、辣椒油等,但几种调味品比例稍微发生变化,这豆腐脑的味道就变了。所以即使在黑水县卖豆腐脑的成百上千家,味道比较好的,也就那么几家而已!!!”
啪!
说到这,小老头狠狠的拍了下手,摄像想去阻拦,徐导却连忙打了个手势。
小老头似乎忘记人家在拍节目了,接着马天瑶的话茬叫道。
“女娃子,你说的一点也不错啊!十来年前,咱们黑水县鼎鼎大名的赵八爷,那就是做豆腐脑的行家里手啊,别人家的卖一块五,他家的卖五块,就这,每天你想吃一碗还得排队嘞!很多人甚至从仙养市开车过来,就为吃一碗赵八爷的豆腐脑!
唉,可惜啊,前些年赵八爷得了脑溢血死了,他儿子十成功夫就学了三成,虽然还挂着赵八的牌子,可味道却差的远了……”
马天瑶笑着点头。
“呵呵,看来以后吃东西可不能光认招牌,小店不一定就比大店的味道差。”
“这话没错,现在这世道,越有名气的店味道越差,很多游客就是被名气给骗了,其实想吃正宗的,还得往那些小巷子里钻。就比如这馇酥,仙养市一些大酒店也有,可他们做的那就是个屁!!!”
爱到极致,才能恨到极致,这一点马天瑶感同身受!
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火了之后,然后遍地开花,卖的乱七八糟,有些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可外地游客不知道啊,他们来这吃了特色小吃,就觉得太难吃了,其实他们只是没吃到正宗的而已。
这些不负责任的商家,其实是在毁当地的招牌!!!
也正因为这样,小老头才会格外的义愤填膺,在他心里,宁愿让馇酥断了传承,也不愿让人借着馇酥的名去无休止的败坏!!!
马天瑶把豆腐脑大概介绍完,起身跟着小老头走到了后厨。
阿芳小吃店虽然破旧,但后厨的卫生却非常干净。
她在水龙头下洗了洗手,然后正式开始介绍起馇酥。
“黑水县四宝之一,馇酥!是将面、大油、葱花、调料柔和拧叠成夹层小饼,入鏊烘烤,搽油煎翻,渍黄柔酥。油而不腻,香气四溢。”
说到这,小老头正准备开口纠正她的错误,却见马天瑶笑呵呵的摇摇头开口道。
“其实这个做法是错误的,真正的馇酥,是用马油和面,包以冰糖,青红丝、绵白糖,又加以花生仁或核桃仁作馅,入锅油煎,饼即发起成泡,颜色金黄,香酥可口。因马油难得,故今多以大油代之。但大油和马油做出来的馇酥,味道差之千里!!!”
马天瑶说完,旁边站着的小老头眼睛立马瞪成了牛蛋!!!
他张大了嘴巴,似乎想说,你怎么知道馇酥的配方?他甚至狐疑的看了看自己的女儿,似乎是在问,是不是女儿和马天瑶认识,偷偷告诉她的?
接着,让他更瞠目结舌的情况出现了,就见马天瑶熟练的找到马油开始和面,然后开始制作马油馇酥!
他越看越惊疑,马天瑶的制作速度、配料选择、调味比例,都恰到好处,而且速度奇快,他认为,如果没有十年八年的制作经验,是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一点的。
可再看对方的年龄,顶多也就二十岁出头,难不成对方八九岁就开始学习制作馇酥?这怎么可能?黑水县制作馇酥的自己怎么可能不认识??
第八百四十章 唐陵锅盔
在小老头的目瞪口呆中,很快,马天瑶的馇酥制作完成了,她从锅里夹出自己制作的五枚馇酥,递给老头一个。
“大叔,您尝尝,这味道和你做的相比怎么样?”
老头用筷子夹住金黄酥脆的馇酥,轻轻咬了一口,这一口,吃的老头简直有些怀疑人生……
……
临走的时候,马天瑶还是坚持付了拍摄的钱,笑着告诉老头。
“大叔,你就放心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馇酥的传承不会断,总有一天,全国、全世界的人,都会知道阿芳小吃店,都会知道馇酥!!!”
从阿芳小吃店出来,马天瑶带着徐导一群人走到了几十米外的一家店停下。
这家店名叫‘阿伟锅盔’!
徐导一群人正准备进,却被马天瑶拦下了。
“徐导,这可和其他店不一样,你瞧,里面根本没桌子凳子……”
“这是啥意思?难不成还不做生意啊?”
“不是不做生意……怎么说呢……”
马天瑶摸了摸后脑勺,组织了一下语言,再次解释道。
“这种店虽然也属于餐饮行业,但并不接待客人,你可以把他们理解成工厂,或者作坊。他们是专门给其他店生产、批发唐陵锅盔的,所以外人是不让进的,我先和老板沟通一下,看人家是不是愿意让咱们拍摄!”
徐导点了点头,马天瑶抬脚走到阿伟锅盔的门口,从外面,能看到大厅里有竖着两排炉灶,三四名工人正在制作锅盔。
一个穿着厨师服的中年女人看到马天瑶后露出了疑惑的目光,缓缓的走了过来,皱着眉问了一句。
“有事?”
马天瑶指了指外面的摄像机,连忙说明了来意,果不其然,对方只是大概听了听,就皱着眉头不耐烦的开始摆手拒绝。
眼见对方就要转身走了,马天瑶赶紧掏出了一沓钞票,大概能有七八百块钱。
“大姐,我们拍摄是有偿的,您看看,钱如果不够还能再加!!!”
有钱能使磨推鬼……
这女人看到钱,表情立马有了变化,起码皱着的眉头不再皱了,但仍然没有答应马天瑶,只是在打量。
过了一会,她踌躇着朝里面喊了一声,然后走出来一个端着茶杯的中年人,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些什么。
这中年人点点头,咧着嘴走到了马天瑶跟前,问了一些东西,然后终于点头同意。
“拍摄可以,但不能影响我们工人师傅,我们正在赶工呢……”
让马天瑶意外的是,最后这人同意拍摄了,但并没有收她的钱。
拍摄组进去后,马天瑶站在中间,一边拍一边介绍。
“唐陵锅盔其外观呈圆形,馍边压成带辐射状的一高一低的波纹,火色均匀,看上去宛如一个大菊花图案。其显著特点是心薄边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色形美观。
用手掰开,层层分明;用刀切开,状如板油。闻着香,吃起酥,回味无穷,耐饥,耐贮,携带方便。
除了这些特点之外,制作唐陵锅盔的东西也和制作普通锅盔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大家看,现在后面制作唐陵锅盔的,叫鏊!这种鏊和普通的鏊还有不同。
这种鏊叫菊花鏊,是专门为制作唐陵锅盔定制的,表面不是平整的,而是有菊花状的突起图案,这样设计呢,大概的作用,一是为了美观好看,二是为了熟的快,三也是起到一个独特的LOG标记。
唐陵锅盔在制作时也有自己的独特要求,每个必须重八两,不能大,不能小,不能薄,不能厚!至于为什么,等会再讲!!!”
……
唐陵锅盔虽然也是黑水县四宝之一,但因为制作简单,味道好,耐储存等优势,所以到现在为止,会做的人并不少。
而这家名叫‘阿伟锅盔’的批发点,制作的工艺并不出众,加上人家也不是特别情愿,所以马天瑶只是大概讲解了一下,就带着队伍出来了。
出来后,她直接带人又去了另一家!四季春酒楼!!!
“马总,咱们这是……要吃中午饭吗?”
徐导有些疑惑,心说才吃过饭啊,这咋又跑饭店来了,马天瑶笑着没说话,却是起身给几个人买了张票,然后拿了碗和锅盔过来。
“唐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