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泼辣小厨娘-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远处看,这村庄就像画中一般,白墙黑瓦,偶尔还有炊烟随风摇曳,一副原始、生态、自然糅合的美。
王晨舒服的吸了口空气,激动的跳下石头。
“马老板,这就是你给我找的地方?哈哈,这次你输定了。在这么美的地方,别说三个月,我能住一辈子!这空气太好了,城里面可没这么清新的空气啊!哎呀,太美了!”
马天瑶只是弯起嘴角笑,并不答话。
“走吧。”
三人沿着羊肠小道朝村里走,偶尔还能看见村民在附近的山上放羊或者劳作。
石老爷子看到这种情景也大为感慨。
“唉,我还记得上次来孙家沟,大概都二十年了。没想到这里一点都没变啊……”
二十年前,石老爷子已经成了当地的破烂大王,他每天起床后就四处收破烂,提着个编织袋就到处跑。
足迹踏遍了黑水县每一寸土地,当然,即使这样,偏僻的孙家沟他也就只来过一次,不为别的,全因为这地方太远太偏太穷了。
“走吧,不知道孙二狗还活着不……”
石老爷子带着两人沿着小路朝村里走,路边虽然也有开垦出来的地,但大多都荒了,石小小问他。
“爷爷,这里有地,为什么没人种啊?”
第六百二十章 孙二狗的情况
石老爷子默然,好半天才叹了口气。
“唉,知道为什么这地方穷吗?我早就教育你和小小,人穷不可怕,怕的是懒。孙家沟被人家叫懒人沟。早三四十年前就懒习惯了,现在看来一点都没变啊。”
石老爷子告诉马天瑶。
早五六十年前,这里的村民都是猎户,四面环山,平常就靠打猎和采摘野果、菌类为生。偶尔也会挖一些山药贩卖赚钱。
那时候日子过的还算过的去。
可惜好景不长,政府封山护林开始后,又加上很多动物都被列为了保护动物,孙家沟的猎户们就都被安置到一块,进行集体耕种。
每家每户都分到了足够的土地,上面又派人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指导。
不过猎户们当然没那么简单就改变过来。
一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年深日久已经形成了习惯,二是农耕和打猎收益差明显太大。你种一亩小麦,除了播种、施肥、灌溉、撒药、除草之外,还得收割、晾晒、加工,足足小半年才能吃到嘴里。
而打猎就不同了,提着猎枪带着猎犬,进去放几枪,就算打不到黄羊狐狸,那也能打到兔子山鼠之类。
一个是小半年功夫,一个是一袋烟功夫,一个是吃面条,一个是吃野味,不光是野味,皮毛还能卖钱。
好的狐狸皮子一张就能顶好几亩小麦啊。所以……
傻子都会选择打猎,而不会去累死累活的种小麦玉米。
还有第三点,那就是两种方式的差异性太大!
你让一个天天牵着黄狗满山跑的猎户,要安安静静的扛着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除草?谁能受得了?
所以不出两年,这土地就全荒废了,根本没人种地,该打猎的继续打猎……
可山就这么大,动物就这么多,扛不住孙家沟一代代人这么打啊。尤其是三四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孙家沟附近的山林都烧成灰了。
等那时候,猎户是真没东西可打了。
不过让他们抡起锄头种地,也同样没几个人愿意。
所以,大概从二三十年前开始,孙家沟好多人就开始朝外面奔了。
有出去打工的,也有投奔远方亲戚的,还有一些卖了家里的细软外出做生意闯荡的。石老爷子就是那时候被孙二狗带到了孙家沟。
这些人要走,很多东西不好带,又不忍心浪费,就都低价卖给了石老爷子这个破烂王,以求多少能换点钱。
“当时啊,我就住在孙二狗家,光收他们村里的东西,就收了三个多月,那时候每天都有人搬走。”
“那孙二狗没搬吗?”
“他搬个屁,他和我一样,都是逃荒过来的,老家的人都死绝了,往哪搬呢?而且当时他看我收破烂眼馋,也就跟着倒腾起来了,我带着他也赚了点钱,他还娶了个媳妇,就更不想走了,一个人占了十几间房子,完全成了土财主。”
“那这么说……孙家沟现在就没什么人了?”
马天瑶皱了皱眉头,暗自腹诽,要真没什么人,她的计划可就不好实施了。
不过随后,石老爷子就打消了她的顾虑。
“不,不但有人,反而人更多了。”
“啊?”
“呵呵,是不是很吃惊啊?”
“是啊爷爷,为什么都搬走了,反而人还更多了?”
“呵呵,那是因为啊,这些人搬走之后,村里的房子就空出来了,要知道,那个年月很多人可是连饭都吃不起的,更别提房子了。
所以这些人走了之后,很多附近拾荒的、逃难的,就都住到这来了。”
“啊?”
马天瑶惊讶的啊了一声,就听石老爷子笑着接着说道。
“呵呵,那时候还真热闹,每天都有拾荒的在村外面排着队等这些人走呢,有些等不及了,也会拿一些东西和主人家换房子。
再后来啊,这些人因为政策的关系,就把户口全部落到这里了,成了孙家沟的主人。”
“可是……这些外来的不是猎户,应该都会种地啊,为什么还这么穷啊?”
马天瑶有些不懂,虽然大山里面比较闭塞,不容易和外界沟通交流,但依靠种地,虽然穷是穷点,但也不至于会凄惨成什么样啊。
石老爷子笑着又感慨的叹了口气。
“唉,这些人啊,说起来还不如原先那些猎户呢。他们很多都是逃荒、拾荒的,本来就懒散习惯了,现在有了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根本就不想动弹。除非饿的不行,否则根本没人出屋。
政府每年最头疼的就是孙家沟,年年发救济粮救济款,结果他们反而活的更理直气壮了,直接躺家里就等着吃补助。
最厉害的时候,孙家沟全部都是低保户,那场面简直奇葩。
后来政府也改变了扶贫的方式方法,给他们送来了牛、羊、猪,想让他们依靠山地搞养殖,结果你猜这群人怎么着?”
“怎么着?”
“他们把能卖的都卖的,不能卖的都自己吃了。然后等着国家再送……”
“这也太……”
“是啊,扶贫不扶懒啊,所以到最后,这地方也就没人管了。”
“那他们平常怎么都怎么生活啊?”
“呵呵,这个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石老爷子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告诉马天瑶答案,两人聊着聊着,已经进了孙家沟。
这时候,王晨才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他捏着鼻子骂了一句。
“我靠,什么味这么臭!”
马天瑶也捏起了鼻子,石老爷子踢了踢脚下。
“呵呵,这种地方还能是什么味?牛粪、羊屎蛋子、鸡屎……什么没有啊。走,这家就是孙二狗住的地方了,看样子有人在家呢。”
孙二狗当年跟着石老爷子着实发了一笔大财,靠着捡村里人的破烂,俨然变成了孙家沟的首富,家里也是全村唯一的一家砖石结构的房屋。
也正因为这个,他在后来才骗了个媳妇进门。
至于其他人家,几乎都是土木结构,有些人家甚至破烂的连门都没了,不过也不怕,因为小偷来这里都得含着泪走,没人会比他们更穷了。
村道两边都是荒草,有些甚至都比人高了,也没人出来收拾,一些住户家门口,还有小孩光着脚玩耍,身上穿的衣服沾满了泥巴裹着汗水形成的黑色。
第六百二十一章 千万别吃饺子
手和脸脏的让人作呕,各个鼻子挂着鼻涕,见人来了就用黑手这么一抹,傻乎乎的咧着嘴笑。
“孙二狗!孙二狗在吗?”
石老爷子敲了敲木门上的门环,探头朝里面喊了一句,孙二狗家的房子是北方农村最常见的那种。
门内侧是门道(过道),门道里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中间只有一条半米长的地方可容人进出,整个门道内都散发着刺鼻的臭味,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门道两侧各是一间砖石结构的房屋,中间是院子,院子和院墙都是夯土结构,墙脚下种着韭菜、蒜苗和……野草……
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
院子右侧是一个简易的厨房,上面盖着石棉瓦,也不知道多少年了,上面本来应该是灰白色的石棉瓦已经变成了灰黑色。
等一行人从门道走出去到了院子,这时候从厨房钻出来一个年轻女人,蓬头垢面的系着围裙,围裙上斑斑点点的油污,她手上还沾着好多面粉。
先朝三人木然的笑了笑,然后又疑惑的问了一句。
“呵呵,你们寻谁?”
她说的是土话,而且还是山里的土话,就连马天瑶都听的费劲,倒是石老爷子因为年轻时经常走街串巷,懂得这些复杂的土话,顿时笑着也用本地的土话回话。
“额寻孙二狗,人到么到?”
这女人听完回话,也没言语,却是返回了厨房,不大会功夫,从厨房里出来一个年轻男人,穿的破衣烂衫的,后面还跟着两个男孩,大概七八岁大,还穿着开档的裤子,冒着鼻涕泡。
“你是谁嘛?寻额爸干啥?”
“额是你爸的伙呀(朋友),寻他有些事,你爸人呢?”
“额爸?额爸早就死咧。你有啥事嘛?”
石老爷子听完后朝马天瑶和王晨耸耸肩,小声说。
“孙二狗死了。”
说完后又朝马天瑶示意,意思让她和对方沟通。
马天瑶对本地的土话能听懂,但不会说,只能模仿个大概开口道。
“是这……我一个伙呀想在你村子住一段时间,不白住,给钱。一天住宿费50块,吃饭另算,你看你能给咱帮个忙不?”
马天瑶说完,看了看王晨,意思他就是要住的人。
孙二狗的儿子看了看三人,抓了抓头上跟草一样茂盛的头发,似乎也拿不定主意,扭头朝他老婆咕噜咕噜的说了一通,然后才又探出头来。
“那咋不能成嘛,还么吃饭呢吧?赶紧进来,今个额屋刚好包饺子呢!”
说着他朝众人挥了挥手,马天瑶朝王晨努了努嘴,小声嘀咕。
“他们同意了,以后你就住他们家,每天五十块,咱们的赌约是三个月,等三个月后我来接你,不过这期间你不能和外界联系,赶紧给你朋友家人打个电话说一声,别让人以为你失踪了。”
“放心吧,不用三个月,到时候你就准备关门歇业吧。”
王晨得意的撇撇嘴,然后拿出手机,给他的一些朋友和家人都打了电话,在电话里,他只说自己要去国外旅游三个月,让有事情三个月后再说。
然后就关机,并且把手机和包以及车钥匙都交给了马天瑶。
三人进了厨房,这种厨房还保持着五六十年代的风格,土灶,风箱,灶台旁边堆着一人高的燃料。
说燃料似乎有些高级,其实也就是一些枯树枝和玉米芯玉米杆之类的杂物。
灶台对面靠窗户的,是一个用铁架子支起来的木头案板,之前的女人就站在案板前面正包着饺子。
看到女人包饺子的馅料,马天瑶都不认识,她还特意过去看了看,并且利用2B系统查看了一番,结果连2B系统都懵逼了。
这时候石老爷子在她耳边小声叮嘱。
“呆会千万别吃,这饺子馅是酸汤草,虽然也能吃,但吃多了人容易拉肚子。我们年轻时候逃荒没什么吃了才会在山里找这些东西充饥。现在看来,这孙家沟比我想的还穷。”
马天瑶哦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头顶,又苦笑着朝石老爷子努了努嘴。
石老爷子抬头也看了看,顿时也是露出一脸苦笑。
头顶,只有一根电线歪歪扭扭的顺墙爬了上去,但电线的尽头并没有灯泡,也就是说,这厨房根本连灯都没有。
倒是王晨并不知道内情,看了看饺子,还流着口水激动的搓着手朝马天瑶直笑。
“嘿嘿,想不到马老板失算了啊,这可是纯正的农村风味,听说柴火做的饭特别香,对了,这水也是山泉水吧?”
马天瑶绷着脸直点头,心说到时候你要知道这是什么水了,绝对会更刺激。
“坐坐坐,随便坐。饺子一哈就能碟咧,对了,你都谁到我屋住咧?”
“就这。”
石老爷子指了指王晨,孙二狗的儿子看了看他,哦了一声,然后就要掏烟,王晨连忙识趣的从自己口袋摸出了一包软中华塞到对方手里。
“抽我的,呵呵,以后我住你们家,你可得多照顾照顾啊。对了,我姓王,赵钱孙李姹紫嫣红的王,单名一个晨字,看年纪你比我小一点,以后你就叫我老王吧!”
“老王八?这个名字可不好听啊,我还是叫你王总吧,你肯定是个大老板,叫王总绝对莫错。对咧,我叫孙大富,嗯……孙是……哦……孙是齐天大圣弼马温的孙,你叫我大福奏行咧,我媳妇叫秦惠霞,你奏叫霞霞。这是我两个娃,大的叫狗蛋,小的叫猫蛋,学名还莫安(取)呢……”
听到这,马天瑶又吐槽了,她已经严重感觉孙家沟和这个社会脱节了,而且至少脱节二三十年。
她父母辈的人,才有官名、小名的说法。
当时的北方农村,大部分人家都讲究赖名好养活,所以都会给孩子取一个小名,大多都叫什么猫蛋、狗蛋、猪娃、狗娃之类的。
当时因为计划生育的关系,又加上户口无用论,所以很多人家里都有好几个孩子,但大部分都不上户口。
只有等孩子成年了,有些甚至都要结婚需要户口的时候,才会给孩子上户口,那时候,孩子也识文断字了,大部分则会跟潮流,给自己取一个官名,本地话也叫学名,或者大名,也就是以后人生中正式使用的名字。
第六百二十二章 地窖里的山泉水
所以那时候的农村人名字很奇特,小孩子基本上就没个像样的名字,但大人的名字却都很正统。
王晨哦了一声,听的半懂,但看到两个孩子,还是礼貌性的从钱包里拿出了两张百元大钞,给两个孩子一人塞了一张。
惹的旁边包饺子的秦慧霞连连咧嘴,包起饺子来也利索许多了。
给孩子塞了钱,王晨在厨房里闲着没事,马天瑶正准备拉着石老爷子走人呢,就见他这里看看那边瞅瞅,然后就揭开了后锅的锅盖。
农村的土灶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锅,有些叫大小锅,有些也叫前后锅。
灶膛里塞了柴火,一般两个锅都会热的,如果需要用,两个锅就同时用,如果只需要用一个,就给后锅加点水,一是防止烧坏,二是热水也可以用来喝。
王晨揭开的,就是后锅的锅盖,锅里似乎煮着东西,像是土豆和玉米熬的糊糊,他拿起饭勺眯着盛了一口就给嘴里送。
石老爷子和孙大富全都傻了,就见王晨吃了一口,又吃了一口,然后砸吧了嘴巴自言自语……
“啧,你这锅里熬的什么玩意啊?太难吃了,简直就像猪食。”
孙大富咽了口唾沫,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英雄……不是像,这就是猪食啊……”
“啊?我靠……呸呸呸……我靠靠靠……”
王晨立刻又抠喉咙又干呕的,马天瑶差点都笑尿了。
等王晨出完了洋相,马天瑶见饺子快熟了,连忙朝孙大富和王晨告辞。几番推辞了他家的热情之后,马天瑶出了门一分钟都没敢耽搁……
把石老爷子送到马家凹,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了。
她实在推不掉石老爷子的热情,只能在马家凹先住一夜。
第二天,刚好是清明节,她早早起来给父母上了坟,然后回到家后又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了一遍。
等把一切都收拾妥当后,这才开着王晨的吉普车返回了大学城招牌菜。
而留在孙家沟的王晨,幻想中的田园村庄生活很快就被拉回到了现实!
饺子熟了之后,他兴奋的还和孙大富交流了几句,听到这是用野菜做的,还激动了一丢丢。
不过咬到嘴里之后,这眉头可就皱起来了。
涩涩的,还有一股怪怪的土腥味,他只吃了一口就没兴趣了。
见他不吃了,孙大富高兴还来不及呢,反正管你吃不吃,饭钱已经收过了。确认他不再吃饭之后,孙大富就把碗里的饺子给自己和老婆分了。
不过坐着看人家吃饭,他好像觉着也有些不太舒服,于是恼声问孙大富。
“大富啊,水在哪呢?我渴了。”
“哦,在瓮里……”
孙大富指了指墙脚的一个褐色的瓦翁。
“哦……”
他大摇大摆的走到墙脚的瓦翁旁边,揭开木头盖子,果然看到了半瓮水,干净、清澈,他连忙拿起马勺盛了一点。
尝了一口,立刻啊了一声。
“爽啊!哈哈哈,这山泉水就是甜!!!”
然后一大口把半马勺水喝干了!
等孙大富一家人吃完饭,王晨叼着烟便出了厨房,想着去村里转悠转悠,结果刚走到院子,就看到院子墙脚有一个四方形的木头板,他好奇的凑过去敲了敲,感觉里面是空的,然后用手抬了抬,发现还有些沉。
这时候就听身后的孙大富给他介绍。
“哦,这是额的窖。”
孙大富没听明白,不过等他把木头盖板抬起来之后,就有些明白了,不但明白了,还明白的快吐了。
木头盖板下面,是一个人工挖出来的蓄水池,当然了,村里人把这玩意叫水窖,是用来存水的。
水窖因为有水,不知道多深,里面的水虽然没有难闻的臭味,但上面飘着一层枯枝败叶,任谁都不会把这玩意当成用来存放饮用水的。
刚开始他还想着可能这是用来喂猪的,结果孙大富的话让他当时就凉了。
“额这地方挖不出来井,吃水比较困难,所以家家都有水窖,不过你包(别)担心,这水吃不死人,这可都是额从旁边的山上担回来真正的山泉水,营养丰富的很。”
孙大富的意思是,这水是他从山上的山泉里用扁担担回来的,看起来脏,但其实是可以饮用的,而且比普通的水营养还高。
王晨听着就犯恶心,赶紧把木头盖板盖上,如果不怕马天瑶嘲笑,他甚至想马上离开这个鬼地方。
“伙呀(朋友啊),你这几个月就住这边,额给你收拾收拾屋子,你先去外面转转。赶天黑回来,咱这屋好认,东头第一家,砖头盖的房就是额家。”
孙大富呲着黄牙朝王晨笑笑,言语之中还有一丝对自家优越条件的得意之色,摆明了告诉王晨,全村就他家是砖房。
他家其实也就三间房,除了厨房不算,也就前面两个房间能住人,一间比较大的,是他和老婆孩子住的,还有一间是放杂物的。
院子后面倒是还有一个猪圈,不过已经被猪占了,孙大富还害怕王晨吓着自家的猪呢。
王晨是半点都不愿意呆在这了,用鼻子哼哼两声,加快脚步朝外面走了。
走到村里,他狠狠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不过这空气虽然新鲜,但并不怎么好吸。
空气中能闻到明显的草味、泥土味、牛粪味、鸡屎味等一系列糅合起来的味道。
太阳已经西斜,他走到外面四处看了看,只觉着景色还略微过的去,孙家沟四面环山,人站在沟谷中心,天都好像变小了。
对于一直在城市生活的王晨来说,这种体验还真有些奇妙。
这个村子不大,顶多也就七八十户人,分别分成横竖三排,房子都是集中挨在一起的。除了孙大富家里是砖石结构之外,其余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土木结构,院墙是泥土夯成的,上面的顶是木梁架起来的,再用瓦铺正反铺上两层。
有些条件稍微好的,大门口还盖着羊圈或者牛棚。
这个时间,村里人都吃过饭了,很多人都会聚集在一块,或躺或坐围成一堆,抽着旱烟或者自制的烟卷,聊一些荤段子,或者自个年轻时候能拿出来调侃卖弄的事情。
第六百二十三章 故事(今天5更,明天继续)
王晨这性格本来就喜欢聊天,在村里晃荡了一圈之后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就主动凑到一堆人最多的圈子里面听了起来。
这时候正好一个豁牙老头正在给众人吹牛,就听他说。
“那一年我和瘸子李、黑牛,三个人一块逃荒,路过一片坟地,三个人两三天滴米未进,肚子里火烧火燎的,再不吃点东西就得饿死了。可当时天也黑了,四周又没什么村子。我们三个就在坟地里转悠,当时刚好也是清明节前后,就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贡品可以吃。
结果运气还真不错,在一座新坟旁边,还真找到了几个馒头和两个苹果。我们三个人拿起来就开始造啊。
可吃着吃着,突然就听身后传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那声音就跟鬼一样,悠悠的问我们‘你们把我的东西都吃了,那我吃啥啊?’……”
听到这是个鬼故事,王晨顿时来了兴趣,连忙就朝豁牙老头跟前凑了凑,其他人也纷纷安静下来了。
就听这豁牙老头接着说。
“当时啊……天已经黑了,冷不丁在坟地听到这句话,我们三个全都吓傻了。站在原地嘴里还咬着馒头呢,就是不敢回头。三个人足足站了五分钟,接着我就感觉肩膀上被人拍了一下。身后这鬼东西又开口了‘你们怎么不说话啊?都背着身干啥啊?转过来啊’……”
村里一个年纪大点的老头面色严肃的开腔道。
“呦,这可千万不能回头啊,这是小鬼勾魂咧,只要你一回头,这魂就被勾走了。”
豁牙老头点点头。
“是啊,这个我们都知道啊,所以当时我被这小鬼在肩膀上拍了一把,立刻就蹦起来了,然后被吓的也不敢回头,疯了一样大叫着撒开丫子就跑。旁边瘸子李和黑牛两个人见我跑了,也跟着大叫着就跑。
结果最后你们猜怎么着?”
众人听到关键的地方,连忙问他怎么着了,却见着豁牙老头嘿嘿笑着不说话,竟然还卖起了关子。
王晨听的心热,连忙从兜里掏出中华烟来,给他发了一根。
“哟,中华啊?这大老板瞧着面生啊?”
豁牙老头接过烟,笑呵呵的和王晨打了个招呼,王晨只说自己是孙大富家的亲戚,其他人都哦了一声。
“老哥,你刚才说遇到鬼了,最后咋样了?”
半句话馋死人,王晨就想听结局是怎么样的,连忙又催问了几句,豁牙老头没点烟,反而闻了闻,夹在了自己耳朵后面,又点着旱烟锅子吸了一口,嘿嘿笑着,这才接着说道。
“当时啊,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也不知道朝哪跑,心想着反正不能转身回头,也就不管不顾了,等我累的实在跑不动了,才喘着粗气坐在地上歇息。
可刚歇了五分钟,就听寂静的黑暗中一个人喊救命!你们是没听到啊,这声音简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叫的那个凄惨啊……”
“不会是瘸子李和黑牛被鬼给抓住了吧?”
王晨咽了口唾沫忙问,豁牙老头嘿嘿笑了笑,又说道。
“当时我都吓疯了,也不敢过去,可又不能见死不救,于是我就摸黑找到了附近的村子里,让村里人点了火把去找人。你们猜……”
“猜个屁,你倒是赶紧说啊,大晚上讲鬼故事怪吓人的。”
王晨怒了,觉得胳膊肘全竖起鸡皮疙瘩了,连忙骂了一句,豁牙老头也不生气,笑了笑说。
“等我和村里人找过去啊,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鬼,是瘸子李跑的时候摔到塄坎(土崖)下面去了,结果把腿给摔断了,疼的他哭爹喊娘的正叫救命哩。”
村里一个年轻的后生长长的哦了一声。
“哦……我李叔的腿原来就是这么瘸的啊?咦,不对啊,我听李叔说……他这腿是当年跟着部队上前线打仗被炮弹炸瘸的啊……”
“嘿,听他吹牛皮……”
“豁牙叔,那最后黑牛叔呢?还有这个鬼抓到了吗?”
又有一个人问,豁牙老头呲着牙笑道。
“这黑牛啊,倒是比我能跑,等第二天我才知道,这家伙一直跑出去十多里地,最后听说鬼怕鸡,就藏到了人家一户人家的鸡圈里,结果半夜被出来解手的主人家发现,还以为他是偷鸡贼呢,差点把屎给打出来。”
众人齐齐哄笑。
“这鬼啊,其实也不是鬼,后来我们在坟地才抓住他,原来对方也是个逃荒过来的……”
听到这里,众人齐齐松了口气,王晨也干笑了两声。
豁牙老头叹了口气,收起了笑,缓缓又开口说道。
“唉,虽然不是鬼,可比鬼还惨呦。那个年月你们没经历过,人都活成鬼了……”
笑过之后,眼看天也已经黑了,陆续就有人起来拍拍屁股回家了,王晨也沿着村道进了孙大富的家里。
结果一进门就发现,这屋里面比外面还黑,门道中间还放着许多杂物,他磕磕碰碰的走过门道,才看到了左边的房间里亮着昏黄的灯光。
从破了洞的门帘看进去,不禁蹙起了眉头。
“我说……大富兄弟,家里这是停电了吗?”
孙大富正在房间里抽着烟,见他站在门外,忙起身出来,干笑了两声解释。
“嗨,怎么可能停电?咱这一辈子都不会停电。”
“那你咋……咋还点着煤油灯啊?”
“呵呵,我是说啊,咱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停电,因为根本就没有电啊!”
“啊?你你你……你们这不会还没通电吧?这怎么可能啊?”
王晨眼珠子都瞪出来了,根本不相信现在这个社会还有没通电的家庭?孙大富呲着大黄牙吐出口眼圈扯着嘴笑着说。
“呵呵,电肯定通了,可用电要交钱啊,油灯多便宜啊。”
“我……好吧,电费我出,你赶紧把灯打开。”
王晨正要掏钱,孙大富又咧嘴干笑了一声。
“呵呵,王总,不瞒你说,出电费也没用。外面国家给拉的电线都被这帮球日的给扒干净了,全卖了钱了,连电线杆都给人偷走了。”
“我……”
王晨都吐血了……
他郁闷的再也不想说话了,朝孙大富指了指右侧的房间,问。
“我房子弄好了吧?”
“弄好了,门没锁。”
第六百二十四章 抢来的邀请函(感谢昨天打赏的小伙伴,加更一章)
孙大富笑呵呵的指了指右边的房间,上前两步替王晨挑开了灰白色的门帘。
王晨欣喜的进了屋,还以为最起码也得是个旅行社招待所之类的标准呢,结果点燃了房间的煤油灯之后,看了看布置,差点就给孙大富跪下了。
不大的房间里,就一个土炕,炕上面铺着破了洞的竹席,连褥子都没有,只有一条土黄色的被子,叠好了放在墙脚。
靠门口右侧有个窗户,上面没几片好玻璃,风一吹就嘎达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