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楚听到这儿,反而挑眉看媳妇,媳妇儿这意思是打算管着他的银子了,于是他二话不说从怀里拿出一把银票,瞧着有好几百两,“这银子交给我家媳妇儿保管。”
于书燕却是不接的,“你这银子怎么赚来的?”
“抄书、卖卷子,还有我会看风水。”
于书燕听后一脸的惊疑,一定是她的耳朵不好使听错了,秦楚怎么可能会看风水,再说抄书卖卷子,哪能卖出这么多的银钱来,前一世怎么不见他拿银子出来,平素给她的也不过是些小钱,不过放在前一世她也觉得是大钱了。
秦楚见媳妇儿这模样,反而笑了,“燕儿,你别不信,我看风水可是有讲究的,有三不看。”
“哦,哪三不看?”
“一不看穷人,二不看恶人,三不看妇人。”
秦楚说完,于书燕的绣拳就打来了,秦楚接住,却是一把将她抱起,说道:“跟你开玩笑的,我所谓的看风水,无非是给人指点迷津,也算是学以至用,我如今愿意与这些人结交,平素说的话也多了,我之所学自然也能赚到钱了,而且我在县学里还是教谕,还有一份俸禄的。”
于书燕坐在他的大腿上,见他将手中的银票全部放在桌上,她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多问了一句,“胡耀有没有给你银子?”
秦楚摇头,“他受我指点过迷津,比如他们胡家以后该如何继续下去,比如他们的生意以后往哪个方向做更好,像这种的我不成问题的,燕儿要不要也让我指点一下迷津?”
于书燕给他一个白眼,她是重生的还需要他来指点,未来往哪个方面做生意,自然她要往京城去,她对京城是极为熟悉的,在京城里做什么生意最好做呢,她全部都记得。


第450章 秦楚生钱有道
“我就不用了,你这指点迷津能赚不少,夫君得再接再励,我最是喜欢银子。”
于书燕可不像上一世的不管秦楚的银袋,她拿起桌上的银票放入自己的银袋里,忽然又说道:“夫君,若是我将你的银子买了胭脂水粉和首饰,用完了怎么办?”
秦楚不以为意,“你不必买胭脂水粉了,这样挺好的,倒是可以拿来买首饰,你喜欢什么就尽管去买吧,为夫能赚到银子。”
于书燕心中莫名有些甜,自然这一世她绝不会为秦楚省钱的,她想花就花,她明个儿就拿秦楚的银子去买首饰。
于书燕一脸贼笑的看着他,“你就不怕婆母知道你藏私房钱。”
“我每月将俸禄如数交给了母亲,其他的是我本事赚下的,上面几位大哥若是想赚下私房钱我也不会多说半句的。”
“再说人总归有点儿私心的,我母亲并不是不开明的,她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再说你以为我三哥没有私房钱?”
“三哥脑子好使,他私下里还做了另一份差事,你可知是什么差事?”
于书燕被秦楚说得好奇起来,她看着他一脸疑惑的问道:“什么差事?”
“给县衙里收废旧之物,三哥自己结交衙里的差吏,跟我没有半点关系,想必一个月也能落下个上十两银子吧。”
“这么多?那你说说看,二哥如何?”
“大哥二哥老实一些,不过二哥在外头走动,眼下也变聪明了,那些差兵很信任我二哥,所以有不少机会,除了那一两明正言顺的私房钱,其他有不少的,想必一个月存下个几两银子不在话下了。”
“真正没有私房钱的是我大哥,我大哥醉心于书阁,与我父亲一样,一心行善,我大哥为了能帮寒门子弟抄些书本,竟然练了一手好字,现在只要对方给了纸张和墨,他便努力给对方将一些孤本誉抄下来,没成想这样反而读了不少的书了,若是再这么继续下去,想必我大哥将来的学识也不差了。”
“只是这样一来,大哥不但没有私房银子,指不定还要倒贴呢,我大哥那性子,见不得别人那么辛苦的,反而贴上笔墨纸,给别人免费抄书呢。”
于书燕颇有些惊讶。
夫妻两人还在屋里说着话儿,外头吕氏叫两人吃饭了,于是两人出了屋,到了前边堂屋里吃饭,于书燕特意的朝二嫂打量一眼,发现二嫂的手不粗糙了,甚至还挺好看的,人也精神,不下地干活了,肤色也变白,再加上穿得也不错,人瞧着变了好大的模样,以前她还没有注意到呢。
果然二哥有了私房钱,二嫂也悄悄地懂得为自己买些东西,至于三嫂,本来就做生意有银子,跟往日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她的肚子却是越来越大了,吃饭也开胃口。
二嫂还特意的做了酸萝卜,三嫂吃得很香,桌上总有几个三嫂喜欢吃的,想必二嫂也费了心的。
俞氏许是被这段时间的事儿给折腾的,心情不太好,所以吃得也少些,秦楚看在眼里,吃过饭后,秦楚便出了一趟门,上街为母亲买了糕点回来,亲自送到母亲的房中去。
俞氏看到四儿这么孝顺,心情大好,这个儿子倒是与她不生分了,这糕点的味道不错,俞氏一口气吃了好几块,接着便说起春耕的事,去年一年没回去几趟,今年田地养肥了,这几年能买到肥土后,想必家里的粮产也会丰收,所以更加重视春耕了。
秦有富要回村里去,俞氏舍不得丈夫一个人回村,她也打算一同回去,她好跟着照顾丈夫,左右家里的几个儿媳妇各司其职,也都顺当了。
二媳妇又会管家,里里外外打理的很好,她也放心,到时回村里一个月,将这一个月的家用给到二儿媳妇便成了。
秦楚却有些不舍,不过是多找个长工的事儿,偏生父母要亲自回村里看管,于是出声相劝,俞氏摆手,“不是工钱的问题,咱们家过好了,你也能赚钱了,不缺这一点儿工钱,只是你父亲,在城里住得并不习惯,他还心系着那些土地的,回去看看他能安心,不过也就一个月的时光,很快过去的。”
于是秦楚也不再相劝。
秦家两位长辈要回村里了,家里交给吕氏管着,大嫂帮衬,俞氏却是叫老三媳妇和老四媳妇好好的,别闹出什么事儿,想来放不下心的就是她们两个了。
史氏抚着肚子,只管叫婆母放心,她现在只想吃和睡,哪儿也不想去,至于于书燕,她是不反驳的,反正该做生意还得做,该见外男还得见。
俞氏发现她也没办法管制住老四媳妇,不过是顺势开句口罢了。
老大秦安赶着马车送父母回去,一家人送到柳树街,于书燕转身便回娘家去了。
家里的男人各有事做,留下三个儿媳妇在院里。
毛氏打扫院子,洗衣服,吕氏却只管做饭,她最近学了几个新菜式,学着做了几坛子的腌菜和泡菜,多是为三弟妹准备的。
史氏这人吧是个性子爽落的,她见二嫂对她这么好,便让银叶去街头买上好的胭脂水粉回来送给二嫂,大嫂就站在那儿看着,史氏也没有理她。
吕氏还不曾用过这些,史氏便教她,教的时候,毛氏也在身边,她默默地看着没有出声。
抹了胭脂着了妆出来的吕氏当真是漂亮,连毛氏都看呆了。
史氏嫁入秦家后先前在村里,婆母自是不喜欢她在史家的那一套,那会儿她得忍着,初嫁入秦家,生怕不被秦家人喜欢,所以不曾用过胭脂。
后来她又生下了孩子,如今又怀上了,所以她都不曾用了,但是手艺尚在,看着二嫂漂亮了不少,也很有成就感。
史氏教吕氏怎么保养,吕氏很开心,心想着自己这模样晚上见见丈夫,丈夫必定高兴,自从她将手养好了,自己身上也买了澡豆洗过后,丈夫对她也是越来越喜爱,何况丈夫成日在外头行走,见过不少的人,这些人当中自是有漂亮的女人了,她若是还像以前在村里时一样,想必丈夫也不会这么欢喜的。


第451章 长辈不在家的好日子
傍晚秦平回来,灯下看到媳妇儿这么漂亮,心思动摇,几日不碰媳妇就心痒难耐,的确比以前热情的多,吕氏心头大喜,想着以后自己也要用胭脂,她要学会描眉。
而于书燕自是不知道这边秦家院里几个嫂子的事情,左右婆母不在家,也无人管束她了,她便回娘家来,秦楚也就顺势的回于家院,甚至连晚饭都是在于家院里吃的。
于书燕最近在忙着岭南南珠和香料的事,永安寺的铺子开张了,还是周寅帮她去看守着的,这会儿周寅都不在庾县,待那边生意做稳了,到时叫个管事过去顶替。
而黎劲带上祝永往岭南去了,这一次得多拿些货,在永安寺售卖,相当于整个巴东郡的生意都做到了,需要量是很大的,还有那出名的香料也是。
于书燕白日里去隔壁的首饰铺里买了一套价值三百两银子的金饰,她很喜爱,因为她第一次花秦楚这么多的银子,前一世都不敢的,这一世她可不这样省着了。
果然花丈夫的钱与花自己的钱是不一样的心情,她带上这套首饰,又抹了胭脂描了眉回去的。
回去的时候在于家院门口遇上了二嫂吕氏,吕氏看到她一张精致的脸上比平素更加艳丽几分,吕氏呆了呆,才发觉这才是真正抹胭脂水粉的样子,四弟妹果然是长得好,就这模样像个天仙下凡似的。
于书燕只觉得二嫂不对劲,她看向二嫂手中的竹篮子,才发现她这是上街买菜去了。
于书燕只是喊了一声,两人也没有多做交流,那吕氏便回了秦家院。
夜里于书燕靠在秦楚的怀中,想起白日里见到的二嫂,二嫂变漂亮了好多,而且居然还抹上了胭脂,二嫂会不会太张扬了,几房都有私房钱,就大嫂家里没有,大嫂会不会生出什么想法来。
秦楚看着怀里一言不发的媳妇儿,便吻了吻她的额发,说起了县学里的趣事,于书燕将之当故事听,听着听着就睡着,秦楚一脸的无奈,这是多不关心他呢,一但听他说起县学里的事就犯困。
没有婆母在的日子,几个儿媳妇都很舒服自在,没有人管束,史氏更是肆无忌惮的吃好喝好,银叶总出门跑腿,吕氏也能跟着享口福。
毛氏坐在一旁看着二嫂做的猪蹄子全部落入史氏的口中,她便忍不住开口,“他们都还没有回来呢,三弟妹可别吃饱了,呆会又吃不下饭。”
史氏不喜欢毛氏多嘴,那话锋跟婆母一个模样,何况两人先前还有仇有怨,史氏便说道:“我第一胎在娘家时便是这么吃的,想吃便吃了,哪还管得上正不正餐。”
但是毛氏看到史氏明显长胖了的脸,还有她怎么瞧着三弟妹这一胎比上一胎还要吃胖了些,于是又劝道:“我曾听大夫说过,怀孕也不能吃太多,不然胎儿长得大不好生产。”
史氏一听便生了气,“大嫂,你这是咒我么?我生过一个孩子,自是比你一个没有生过的有经验,我自是有数的,大嫂还是快快去扫地,我瞧着后院又有了落叶。”
毛氏听后脸色白了白,便起身去后院扫落叶去了。
史氏接着吃好吃的,反正手上有银子,二嫂又会做吃的,她便叫银叶去买,买了回来便吃,婆母不在,谁还能管她了。
这些日子,秦家的伙食似乎也有些不同,史氏开心,便使了银子,让二嫂多买了些吃的,至于牛肉羊肉,若是买不到,史氏便从娘家弄来,一弄来就能吃好几日。
秦家院里的伙食如何,于书燕和秦楚是不知道的,于书燕最近忙着做生意呢,与关二公子的生意也正常起来了,关九终于又负责与她做生意了,关九来的这一次,他上了岸,于书燕给他订了好的客栈,又让石泉陪着他,随叫随到。
关九这一次能休息两日,与于书燕吃饭的时候,他便说起这巴东郡的生意,原来关二公子派他去了京城管了几个月的生意,他收到了消息,秦楚中了举,关二公子便将他调来巴东郡了。
于书燕就知道会是这么一回事儿了,秦楚中了举,关公子想来也想结交的,毕竟关家还没有成为皇商呢,算着时间也快了。
于书燕便跟他说做私下生意的事,既然都是老熟人,以后便可以带私货过来,于书燕正好要扩大生意,她也打算多开布庄和粮庄。
关九一口答应,不过他却不做私货,原来关公子愿意给他一部分分成,以后超过一定数额,他便能拿到,他现在巴不得于书燕能多买些了。
于书燕便列了一张清单,前不久汪良跟她讲过,巴东郡各地客栈已经开了,也开张了数月,各地管事帐本交来,盈利都不错,是时候开布庄和粮庄了,以前她不太想开粮庄,一直都是那个几个商户买走了,如今既然要扩大,那就一并开了。
庾县便不必了,庾县有几个商户,又有专门的粮商在,她没必要与这些熟人抢生意,至于布庄,盈利是不错,只是不如于书燕想的赚钱。
于书燕将清单交给关九,交代他下一次的数量,她便在这两个月内开始在各地租买铺子,早些将各地铺面开起来。
关九高兴的收起清单,便向石泉说想明个儿去山里头猎野猪,石泉如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打猎的手艺都是于江全教的,又是天天的练,除了没有于书燕大哥的天生神力,基本已经不成问题。
石泉一口答应,第二日便陪了关九一日,关九得关二公子信任那就太好了,想来这一世她还阴差阳错的救了关九呢。
送走关九,汪良便带着管事的出门开铺子,于书燕不能出门,汪良便打算去一趟永安寺,将周寅一同叫上,周寅是于书燕的二哥,又极为有能耐,汪良也希望与周寅一起出外行商。
于书燕不出门,呆在铺子里,又画出了几个花样来,石梅在刺绣,许三娘走过来,忽然开口,“等小石头成婚,我给小石头亲自做新嫁衣。”
石梅一听,竟然脸都红了,于书燕本想反驳,毕竟她还有舅母,她舅母又会刺绣,这绣功还是她舅母教的。


第452章 史氏晕倒
没成想石梅的脸红透了,莫不是有情况了,于是于书燕看向母亲问道:“娘,小石头可是有人选了?”
许三娘却是笑了,直点头,“我都帮着试探过了,小石头看中了咱们的汪管事。”
于书燕一听,一脸的惊讶,“汪管事比小石头大了十岁,这样会不会太大了,而且汪管事先前成过婚。”
于书燕话才落,石梅便开了口,“汪管事也是苦命人,先前他只顾着读书,他妻子与他和离了,如今他独自一个人,身边连个关心的人都没有,年纪大不大的有什么,主要看人品行。”
于书燕呆了呆,说起来石梅比她当初嫁人时还大了一岁,前一世她在这个年纪也不看重这些的,只要那人对自己好,还有自己看上了便认了命。
于书燕已经是过来人了,她担心是的汪良这人成过婚,还有他的前妻与他会不会旧情复燃呢?
不过瞧着汪良不仅是个秀才,还挺会做生意,自从与妻子和离后,他也没有再娶,更不曾纳妾,说来汪良也在城里置了院子,家里只有父母,却是年迈,庄户出身,帮不到他什么,但是他每年分的红利,也算是小富了,按理纳个妾室什么的不成问题。
“汪良这人吧说起来品行方面没问题,而且还是秀才出身呢,石梅若是嫁给他倒也知根知底,只是我担心石梅吃亏啊,他比石梅大了十岁。”
石梅红着脸没说话,瞧着意思却是很愿意的。
许三娘却是笑道:“我瞧着咱们留石梅留不了几日,不如今个儿就选个好料子,准备给她做新嫁衣喽。”
“婶子,又在笑话我了。”
许三娘将石梅当自己的女儿看待,她不是说说了事,而是真的准备给她备下嫁衣,铺里的料子都不错,选一匹大红的料子,便能将新嫁衣做上,只是汪良还不曾上门提亲,石梅倒是愿意嫁的。
“早知道我不派汪良出去开铺子,要不我叫魏池将人顶替了回来。”
“别。”
石梅连忙拒绝,红着脸说道:“汪管事说他想去开铺子,他还有鸿图大业,将来还要将生意做大呢,如今在巴东郡开铺做生意不过是小试牛刀,连自己的地盘都不会做生意了,去外地就更难做了,他想亲力亲为。”
于书燕听后反而很是感慨,汪良觉得她有知遇之恩,一直想着要帮她将生意做起来,耐何她终归是女子,又是新妇,出外行商多有不便。
“所以就不要将他叫回来了,我不过才十六岁,也得到了入夏才十六岁呢,再过两年不成问题。”
“汪家怕是要着急的。”
于书燕打趣她,石梅的脸更红了,于书燕却是暗自想着等二哥回来了,问问二哥的意思,他常与汪良一同做生意,这男人几年没有媳妇,又不纳妾,有了银子没有出去喝花酒,毕竟品行好,会做生意,不代表他不出去喝花酒,如今县城里的贵子,哪个不出去玩乐的。
于书燕从铺里回来,正与母亲和石梅讨论着晚上吃什么,才到于家院门口,银叶忽然从对面冲出来,一脸慌张,看到于书燕,连忙恳求道:“四夫人,你快回秦家院一趟,三夫人今日一直不舒服,这会儿晕过去了。”
于书燕一听,脸色白了白,她想起来了,三嫂的这个孩子留不住,上一世三嫂怀的这个孩子时,当时与三哥闹了脾气,又是春耕最忙之际,三嫂太过劳累,便没有保住。
只是这一世已经到了城里,吃得好住的好,家里也和睦,按理不会有事,也怪她,她忘记了这事儿,没有呆在秦家院里。
许三娘听后也担心,想着家里没有长辈,于是拉着女儿就往秦家院去。
许三娘最有经验,她跟着银叶来到三房的屋里,这会儿史氏正躺在内室的床榻上,呼吸均匀,可是人却是不醒。
许三娘上前掐了史氏的人中,史氏深吸口气,忽然睁开眼睛,银叶一看到史氏醒来,她连忙上前,刚才当真把她吓坏了。
于书燕在床边坐下,听着许三娘问史氏的情况。
史氏吃得好,睡得好,平素吃的什么也一一说了,许三娘却是皱眉,她叫银叶请个大夫来,然后便出了三房的门去厨房里去了。
许三娘到了厨房里,看到秦家二嫂在做饭,闻着香味就知道是个会做菜的,许三娘面色严肃的说道:“秦二媳妇是个勤快的,只是你三弟妹有孕在身,一是不以吃得无节制,其次这坛子菜少吃吧。”
吕氏呆呆地看着许三娘,接着眼神看向别处,然后应下,许三娘觉得古怪,便又看了吕氏一眼,见她话少又朴实,倒也没有多想。
大夫来了,给史氏把脉,把完脉后,脸色沉重,“三夫人这身体很结实,本是好事,只是胎儿有些大,得注意一下,万不能吃太多,还有平素别猎奇,吃些普通的食物就好,毕竟有些食物是相克的。”
史氏一听,总感觉这大夫话中有话似的,她连忙问道:“不知哪些食物不能吃?”
“大寒的食物不要吃,盐味重的也少吃吧,还有跟平素正常吃就好,尤其胎儿已经大了,后期更要少吃些。”
史氏忙叫银叶记下,于书燕却自始至终坐在桌前没有说话,她很担心,她担心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真的无法改变,那她的死期是不是也无法改变?
于书燕想到这儿,心就提起来了,许多的情绪都上了心头,她竟然生出害怕的心理。
许三娘叫她过去时,她却是摇头,“娘,我要留在秦家院里,晚上叫秦楚也过来,三嫂有孕在身,我也想照顾照顾。”
许三娘也没有多说,叫她别担心,孕妇有些忌讳,注意就好了。
于书燕点头,就在这一个多月内,她要亲眼看看,会不会改变了历史。
于书燕决定留在秦家是因为史氏今个儿突然晕倒的缘故,秦楚得知后便也想到了什么,他也回了秦家,这一夜秦楚一夜未曾睡着。


第453章 孩子没了
史氏养两日又没事儿了,她在院里来回走动,生怕胎儿有什么,也不出门了,而吕氏这边自然按着平素的来吃,只是史氏很容易饿,时不时的吃一点儿,为了不将胎儿养得过大,她便大多喝粥和喝汤水。
于书燕每日早晨出去,晚上归来,回来后必会逗着生哥儿玩一会儿,再顺势在不轻意间问问银叶关于史氏的情况。
每次银叶都会说出来,银叶对她是很信任的,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于书燕早上起来,她在花园里练功,时常能看到大嫂在花园里忙碌,以前就她采花,便不曾管过花,如今她不采花了,还打理着花园里那一块花地,倒也打理的不错。
家里院里院外扫得干干净净,于书燕也发现了大嫂的改变,跟以前当真不同了,便是平时与她说话,也很和善,没有了以前的大嫂作派。
家里如今由着二嫂管着,于书燕对二嫂的感觉就是相当的能干,将家里吃的用的管得仔细,没有半点可说的。
这日她从铺里回来,便看到三嫂跟银叶在院里走来走去的也很烦闷,而且史氏又发现自己胖了不少。
于书燕瞧见,便说道:“三嫂,要不我教你几个动作,每日练练,相必也比走路解闷儿。”
于书燕的动作很简单,便是四肢都能用上,也不会伤到小腹。
银叶跟着一起学的,以后陪史氏一起练,为了监督史氏,不准她偷懒,于书燕决定每日寅时起床时,史氏也起床,每天必须规律起来,她发现比自己怀上孩子还要上心。
只要大嫂能生下健康的孩子,她便会很高兴了,便能与前一世不一样。
史氏听后却有些不愿意,她这几日越发贪睡,睡到吃饭点儿吃了又接着睡到晌午,下午出来走走,晚上接着睡。
银叶却觉得于书燕这个建议不错,以后她也早早起来,乘着生哥儿没有醒,跟着一起练练。
第二日寅秦楚起床练功,就发现园里多了两人,便是三嫂主仆两人。
于书燕教史氏练了动作,银叶很轻松的做到了,史氏却因从来不练,有些做不到,可是看到四弟也在,于是跟着学了,一套动作下来,史氏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走路都要快了些。
于是便打算每日都起来练。
就这么过了十来日,于书燕这日陪着史氏练过功后各自回房换衣裳。
于书燕刚与秦楚换好衣裳出来,银叶便一脸惊慌的跑进东厢房,“四夫人,不好了,三夫人见红了。”
于书燕原本拿着眉笔的手停顿了下来,转眼眉笔落了地,秦楚先她一步跑出去,秦乐冲出去找大夫了,秦楚却是站在三房门口没有进去,脸色却很吓人。
于书燕从屋里出来,她看到三房门口脸色苍白的秦楚,她有些疑惑,倒也没有多想,却是冲进三嫂的屋中。
这会儿大嫂二嫂都在,史氏却是抚着肚子,痛得直流眼泪,被褥上露了红,于书燕捂住自己的嘴,月份不够,怕只有四五个月的样子,这个时候该如何是好。
大夫终于来了,史氏已经痛得额头冒汗,全身都湿了。
大夫过来把脉,脸色立变,便立即催着秦乐去请稳婆,孩子没了。
史氏一听到这话就晕了过去,毛氏和吕氏却是吓得站在那儿手足无措,只有于书燕匆忙上前掐了三嫂的人中,又叫银叶给史氏换身干爽的衣裳,接着吩咐吕氏去厨房里烧热水,叫大嫂准备干净的巾子。
两人听到于书燕的指使,连忙出了门,站在三房门外的秦楚呆呆地看着两人忙碌,心头似乎也有个声音,二嫂先前怀上孩子算是无中生有,是个意外,但没有保住,三嫂与前世一模一样,没有半点改变,所以历史终归不能改?
稳婆来了,史氏在里头痛苦,孩子的确没了,于书燕从里头出来的时候,她看到门口面色苍白的秦楚,她这会儿也吓着了,便拉着她抱上生哥儿往东厢房去了。
生哥儿还笑得很天真,遂不知他的母亲失了一胎,有多伤心。
于书燕与秦楚也没有说话,两人便默默地坐在那儿,各自想着心事。
大夫和稳婆都来到了堂前,秦乐坐在那儿,与大夫细细说了,家里几个女人都不在场,秦乐额外多给了大夫和稳婆一两银子,将两人打发走了,秦乐失声痛苦,落下的又是一个男儿。
秦安是大哥,他决定回一趟村里,将这事儿告诉父母,也想将父母一同接回来,家里没有长辈就像失了主心骨似的。
秦安赶着马车去了。
秦乐却是在堂屋里,眼泪没有干,人看着没有了精神气。
秦平和秦楚两人坐在他的身边,秦楚拍了拍三哥的肩,却是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于书燕几人却是在房中陪着史氏。
史氏睁着眼睛,眼泪一个劲的流,可是她却没有哭出声,她甚至表情很平静,可是也因为如此,史氏看着更让人心疼。
俞氏收到消息很快从村里赶了回来,俞氏面色铁青,她来到三房门口,收起了脸色,瞧着温和一些了,一入内屋,就看到几个儿媳妇都在。
“都围在这儿做什么,全部给我回各自的房中去。”
三个儿媳妇一看到婆母来了,连忙退出去。
俞氏来到史氏身边坐下,从怀里拿出手帕上前为史氏抹去眼泪,安慰道:“世间事情多有无常,孩子没了没关系,总归以后还会有的,你身体要紧,多想想生哥儿,生哥儿这么小,还不会说话,需要你的照顾。”
史氏的眼神动了,她看向俞氏,接着“哇”的一声哭了,许久才说出一句话,“娘,我不甘心,孩子太苦了。”
俞氏心底也不好受,又是一个男孙,可是他们秦家的男孙啊。
俞氏抱住儿媳妇,任她伏在自己怀中哭,好半晌史氏也哭累了,俞氏安慰着她睡过去了,俞氏便起身,叫银叶照顾着史氏,得知生哥儿是四媳妇抱过去了,她也就放心了。
俞氏面色冷淡的从屋里出来,便是来了堂前,堂前秦家人都齐聚一起。


第454章 恨死四弟妹
俞氏从三个儿媳妇脸上扫过,语气平淡不再半丝温和的问道:“你们三个都做了什么事?三媳妇身体一向结实,你们三个人照顾一个孕妇都照顾不好?早知道会是这样,我就不该去村里。”
俞氏脸色极为难看。
三人身边的丈夫正要出声护着各自的媳妇,秦乐便开了口,“娘,大夫说了,英子一不该乱吃,二不该练什么功,三不能动怒。”
“三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秦楚听后有些不高兴了,练功的时候他也在场,那哪叫练功,那不过是动动四肢,怕三嫂吃了就睡对胎儿不好,他们夫妻是出于一片好心。
这会儿吕氏也开口了,“娘,我是照顾三弟妹吃食,但是不少吃的都是三弟妹自己费银子买来的,岂能怪我,我不过是做的好吃了些,我也是为了三弟妹好。”
大嫂毛氏没有开口,脸上却有难过有委屈,秦安是知道的,自家媳妇自上一次的事后,便是勤勤恳恳,怎么可能与三弟妹吵架了,平素也没有看到两人红过脸。
秦安上前讲公道话,没想俞氏不等他说完便制止了,“大媳妇、二媳妇、四媳妇,全都给我上正屋里跪着去,今天别想吃饭。”
俞氏向来说话算话,一但动了怒,儿子们也不敢发火。
秦楚心疼媳妇,正要开口,于书燕却是拉了拉他的衣袖,这个时候婆母正在气头上,说了也没用,可别把婆母又给气晕了。
三个儿媳妇去了正屋里跪着了。
秦楚却是在堂房前坐立不安,心系着媳妇,见父母出了堂房,秦楚朝大哥二哥使了个眼色,三兄弟便出了堂房,跟着秦楚一起去到正屋,与各自媳妇一同跪在了一起。
这一下秦乐有些不安,他刚才的确气着了,他心头苦,就将大夫所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他这会儿看到兄弟都跪去了,他又有些难过。
俞氏得知三个儿子也跟着跪去了,便不淡定了,她什么时候罚过儿子去跪了,男儿膝下有黄金,岂能说跪就跪的,俞氏很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