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不管他们,咱们先去吃饭,吃完饭还要去铺里头呢。”
石梅劝着于书燕。
于是于家一家人都在堂前吃饭,周寅看了看于书燕,想说点儿什么又不似乎忍住了。
吃过饭后,周寅说他跟于书燕去客栈看看,于家父母倒也没有阻止,于书燕一脸奇怪的看着周寅,等于家人都上了马车去了旺兴街了,周寅却是牵出两匹马,将于书燕的爱马交给她,“走,二哥带你出去散散心。”
“二哥,咱们去哪儿?”
“咱们去永安寺,你不是也想去那边开间首饰铺子,择日不如撞日,倒也让秦楚着个急去。”
于书燕很意外周寅没有责备她,她已经知道错了,以后也不想去那种地方,只是就这样去了永安寺,会不会太仓促。
周寅却道:“做生意就别犹豫,你先前这个想法不错,到时不仅卖首饰,还能卖香和烧纸,左右那永安寺旁边只有农家平素卖点,就没有看到别人在那儿开铺子,那儿虽说偏远,可是香火旺盛,咱们就在那儿建几处房子,开大铺子,什么都卖,岂不是更好。”
话是这么说,于书燕先前只是随口说说,也没有具体的想,如今周寅这么一说,于书燕也很动心了,想着再过不了多久,黎劲又要去鹏城入货,她倒是可以先将这铺子弄起来。
先前还想弄城里,要是这念珠若想卖得价格高,必定得高僧开过光的,如此才好卖,也不必她再去寻这些贵夫人们,毕竟一人一串后便也不吃香了。
于是两人翻身上了马,与周寅一同出了庾城,直接往福城的官道上去,到了中途再分道去往永安寺。
说去永安寺,于书燕又想去年见过的杨氏,也不知她们主仆可还在那青山客院?于书燕有些期待,如果她还在,她这个冬季必给她送来银炭。
两人跑了一日的马,于书燕是什么都没有带的,除了带了一把银票外。
到了一处地方休息,周寅拿出吃食,是烧饼,烧饼里头有肉,于书燕吃得很香。
“二哥,你早就做了决定呢?我先前也只是这么一想,如今真去了永安寺开铺子,咱们怕得跟那主持说说。”
于书燕也开始计划起这事儿来,周寅却是看着她,脸上很是愉悦,说道:“你别担心,这事儿必能办好,不过是钱的问题,咱们这铺子怎么建,到时燕子画上图纸,跟主持说好,将这事儿交给他便是,他到时再让寺里的僧人建办,或者请山下的庄户帮忙,咱们出银子便是。”
于书燕觉得周寅想得很周到,她看他,正好落日的余晖撒在他的身上,他神色很安宁,笑容很温暖,这样毫无架子又如此俊郎之人,乃是当今的七皇子,想想她就开心。
“二哥,你以后可有打算?”
于书燕一双剪水秋眸盯着周寅,周寅扬起唇角,呆在他们身边挺好的,还有一个这样善解人意,又还时不时惹点儿祸事的妹妹。
虽不是真正的亲人却胜过真正的亲人,若是他真的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想来童年也必定开心,也不至于他会有那么多腌脏的记忆。
“我以后就呆在于家,哪儿也不去,要看到妹妹以后一直幸福的走下去。”
周寅伸手摸了摸于书燕的额头发,于书燕一头黑线,这动作与秦楚的竟然一模一样,她可不喜欢,把她头发摸乱了,同时还借着他们身高的差距,让她可不舒服了。
于书燕往后侧了侧头,撇了撇嘴,“二哥,再过几年你也年纪大了,你就不娶亲了?到时怎么办?”
她其实是想问他毕竟是皇子啊,总不该她父母帮他找一门亲事,到时皇上知道了那还不得打死他们一家,皇子的婚事岂能这么草率。
于书燕看着周寅,周寅听到这话脸就黑了,“为什么一定要成婚,我就在家呆着不成婚。”
于书燕忍不住想笑,一个大好青年,当真要光棍一辈子,她真的好好奇,也不知周寅在宫里的时候有没有通房什么的,可是瞧着他这模样,莫不是连通房都不曾有过?
这话题也不好再继续下去,她可不想暴露了对方的身份后,连这眼前的关系都维护不了,眼下最要紧的是保护好周寅,等以后秦楚做了官,自然周寅就能顺势出来了,她也已经想好了法子,让周寅能顺理成章的回去。
休息得也差不多了,于是两人又翻身上马,晚上也不打算寻庄户家里休息了,便打算这么赶一日的路程。
至于今个儿跟着母亲和大嫂去了胡府的秦楚,他一进入胡家,胡耀听到消息便赶了回来,胡家其他几兄弟在招待他,但是秦楚这人不说话时还挺有威严的,那些人看着他但有些尴尬。
胡耀一回来,秦楚脸色才好看些,于是两位同窗便来到一处花园,在凉亭上说着话儿。


第409章 胡老夫人的试探
今个儿府中本是女眷的宴席,来了不少权贵夫人和贵女,秦楚硬是跟了来,引起那边不少贵夫人议论,她们心里有些想法的,如今的俞氏可是香饽饽,以前不太与她交好的权贵夫人们如今对她都是很是礼貌,总围着她说话。
俞氏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她陪在胡老夫人身边,胡老夫人拉着她的手,不过几次宴席,两人似乎成了很好的手帕交似的。
俞氏心里打鼓,看到每次宴席上都有陈家贵女坐于她的身边,她感觉到不对劲,陈家女一直很敬着她,人家可是知州大人的千金,为何要敬着她呢?
胡老夫人见宴席还有些时间才开始,于是拉着俞氏便回了她的院里,身后跟着毛氏和陈君文,这两人似乎很好的样子,俞氏朝大儿媳妇看去一眼,心想着大儿媳妇又是什么时候与陈家贵女如此交好的?
婆媳两人到了胡老夫人的院里,坐于堂前,那胡老夫人却是屏退了下人,看到毛氏和陈君文还在,却是笑着叫两人去花园游玩,那儿来了几株珍花异草,倒可以欣赏一下。
于是两人结伴去了花园。
胡老夫人看向俞氏,两人中间只隔着一张高几,高几上有茶和点心,胡老夫人便笑着说道:“今个儿我正与秦夫人商量一件事儿,秦夫人当真是位好母亲,能教出这样的好儿子,想来等将来秦夫人的儿子高中状元后,便是皇上也必会夸赞的,将来指不定儿子还能为母亲谋个诰命在身呢。”
俞氏听到这话高兴到了心坎上,没有哪一位母亲不是这么盼着儿子成才的,她的确费了不少心思,将整个秦家管得扭成一股绳,一起发力,才会有今日的秦家,在这一点上俞氏很骄傲。
但是俞氏面上不显,毕竟这些话都是后话,自家儿子即使是中了状元,她能得诰命,那也是多年以后,也得她儿子有这个能力再说的,显然胡老夫人有些抬举她了。
俞氏只好谦虚的说了几句,胡老夫人倒也不纠结在这话题上,却是言归正传,说起她这个外孙女的婚事来。
“我这外孙女虽说是知州之女,却是没有半点架子,而且我那女婿一家要求也不高,只要儿女高兴便好,偏生我这外孙女却是看中了一人,一直呆在庾县不愿意回去,那福城里的权贵夫人们不知道猜疑了她多少遍。”
“咱们庾县并不大,也不是什么很繁华的地方,我外孙女儿要住在胡家也不是不可,胡家家大业大,只要我外孙女儿高兴就好,可是她向来有性子,喜欢了便不改了,是一个很重情重义的姑娘。”
胡老夫人说了这么多,眼神一直盯着俞氏看,又屏退了下人,俞氏哪会不知道什么意思了,却是没有作声,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也看不出她心中所想,胡老夫人只觉得这个秦秀才的母亲当真也不简单,难怪能教导出这么一个好儿子来。
胡老夫人心想到事情都已经说开了,便也不再拐弯抹角的,直接开口说道:“我那外孙女初来庾县之时,我家孙儿胡耀正好组织了一个会诗宴,在那桃花林中,便被我家外孙女给撞见了,自打那以后便掂记上了,非君不嫁,也是急煞了我们这些长辈的。”
俞氏只是陪着笑了笑,却没有发表一言,胡老夫人的眼神在她脸上转了一圈,心里略有不高兴,却也是面上不显,接着说道:“偏生看中的正好是秦夫人的儿子秦秀才,不,以后都得叫举人老爷。”
俞氏听到这儿惊了一跳,看向胡老夫人,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好看,俞氏说道:“我家四儿已经成亲,这不太好吧。”
那胡老夫人听到这话,心头越发不高兴,能被陈家看中,那也是他的福气,不过是一个还没有考中的秀才,就算考中了举子又如何?还谈不上能不能考中状元呢,她女婿看中了秦家老四,也是押在他身上,指望着他未来有出息呢。
再说她外孙女儿长得如此好看又贵气,他们一介寒门出身,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胡老夫人脸上带着淡淡笑意,却是说道:“这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主要还是看秦老夫人的意思,我们也查过了,那位是猎户出身,将来大不了二女共待一夫,降她为平妻便是。”
俞氏一脸惊讶的看着胡老夫人。
而这边花园里,陈君文将下人屏退,便拉着毛氏的手来到凉亭,瞧着模样感情很好似的。
两人在凉亭入座,陈君文便关切的问毛氏,问毛家的情况,可都安置好了。
这前后陈氏给了毛氏一些银子,自是将家里安置的妥妥当当。
毛家如今住着好院子,还准备在院里办个私塾,这儿隔着县学近,办私塾必能赚钱,又有胡家帮着她父亲造势,她父亲名声大振,转眼收了几位学生。
而她大哥在胡家的铺里当掌柜,一个月的工钱也极为可观,一家人住在城里,生活过得挺不错了,她嫂子也争气,已经怀上了。
毛氏很是感激陈君文出手相助,陈君文却是笑了笑,待她坐好了,陈君文才开口相问:“你四弟在家中一般喜欢吃什么?平素你四弟的衣裳都是谁做的,他可喜欢看别的书籍,喜不喜欢孤本……”
转眼不少问题,毛氏哪有那么了解这个四弟,何况四弟对她恭敬却有一定的距离,看似温和却又很严肃,她都有些怕这个四弟。
但是得了陈君文不少好处,总归也要说一点的,于是毛氏避重就轻,说起他在家与四弟妹的情况,还将婆母当初要了四弟妹的和离书也给说出来了,陈君文一听,心下一喜,原来这对夫妻根本就不和睦,她就觉得,如此有能耐的男儿岂能糟蹋在一个猎户家的女儿什么,就这出身,岂能理解饱读诗书的秦秀才。
只有她才是最配他的,她从小便读书识字,还能自己做诗,虽然不是顶顶好,却也能与秦秀才举案齐眉,理解他,帮助他才对。
陈君文想到这儿,就更想要将两人拆散了,她这不是在做坏事,她这是在拯救秦秀才,她才是他那个正确的人,也只有她才能配得上他。


第410章 永安寺开铺
毛氏见陈君文很满意,想来自己今个儿说的话对方很高兴了,说到了对方的心坎上了,毛氏也松了口气,心想着四弟妹的出身也的确低了些,不配嫁给她四弟。
一顿宴席吃完,便要走了,俞氏怀着心事坐回秦家的马车内,秦楚从外院出来,他却并没有坐马,反而掀开车帘进来了。
马车内只有婆媳两人,秦楚朝两人身上看了一眼,婆媳两人都有些心虚的样子。
秦楚也没有说话,但是他脸色有些不好,一看就知道有心事,俞氏这会儿心情很乱,没有心思搭理自家儿子,毛氏却是偷偷看了几眼,她就知道四弟这人看着温和,实则不好相处。
四弟倒是挺有威严的,她竟然有些怕他,想起先前他跟她说的话,毛氏便不敢再打量他了,心想着她也没有在中间做什么,最后同不同意还不得婆母说了算,那也是与她无关的。
马车到了秦家院门口,秦楚看着俞氏忽然开口,“娘,书燕是我欢喜的女子,也是我亲自挑选的媳妇,除非她死,否则我绝不会让她离开我,我今生自是也绝不会负她。”
秦楚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很是严肃认真,俞氏和毛氏看到他这么认真的模样,反而吓了一跳,四弟可是听到了什么?
然而秦楚却是下了马车,他不是入秦家院,却是当着母亲的面去了对面的于家院,俞氏站在马车旁边气得心肝儿痛,这便是她生的儿子,才成亲一年多,满心满眼的只有于氏一家了,她这是给于家生了个儿子。
俞氏想到这儿便更气,气得是站立不稳,毛氏眼明手快的扶着她,婆媳两人入了院门。
秦楚到了于家院里,心中郁闷,他知道昨个儿燕儿为什么去酒肆买醉,原来陈家让孙氏去问询他媳妇儿的话,难怪她会不开心,她这是误会了,看来他得向她好好解释一下。
然而到了院中,于江全夫妻看到他,反而有些惭愧,于江全说道:“他二哥将她带去永安寺去了,先前提过要去永安寺开间铺子卖首饰的,没想到这么急。”
秦楚一听,心头不好受,他立即拉出自己的马,翻身便上马走了。
于江全看着女婿的背影,一脸无奈道:“这么好的女婿,咱家燕儿就不能省些心,生意上的事她就别多操心了,也得管一管自家丈夫,我都替女婿难过,回头三娘说说女儿,不能只顾上了生意。”
许三娘何尝不知,可是她管不了女儿,也是舍不得下重手,从小到大就痛着这个儿女儿,都不曾说过重话,更不要说打过了。
“好在她是跟着她二哥出的门,不是那些不三不四的地方。”
于江全只好自我安慰。
秦楚坐在马背上,脑子里全是自家媳妇的身影,他心情很复杂,她这会儿还敢去永安寺做生意,她的心到底有多大,还是真不在乎他,打算就此放手了不成?想他上一世伤透了她的心,早已经是根刺,这一世又来这么一出,想必她更恨他了,他好不容易才挽回她的一点儿心。
秦楚心情很不好,座下的马被他跑到极至的速度,一到夜里,马走不动了,秦楚不得不停下来。
于书燕和周寅到了永安寺,这一次两人是来做生意的,他们找到了住持,住持五十上下,一看就是大师,对方听到他们要在永安寺的山脚建铺子,卖香纸和开光的首饰,那住持便是一脸奇怪看着两人。
“还没有谁将这生意做到寺里头来的。”
住持许是第一次有人做这种生意。
然而于书燕却在内心补充,那是因为你没有去过京城的福禄寺,那儿香火旺盛,周围也全是香铺和首饰铺子,还有不少周围的庄户挑着担子在那儿卖零嘴儿,那儿寺里每年举办的法会,那生意做的比那京城里的生意还要好。
于书燕自是不会说出来,只是笑笑掩饰过去。
既然有人愿意出这个银子,那住持倒也没有制止,这片山头都是寺里的产业,她要置铺子,自然得给寺里银子了。
永安寺的住持能一口气答应下来,也是因为最近永安寺有了一点儿财政危机,寺里僧人不少,可是因为种的地太少,又因为除了办法会,收香客捐的钱,便没有了别的收入,什么都得买庄户手中的,久而久之入不敷出,如今寺里几位管事都在想着怎么赚些银两维持,没想便有人送上门来了。
那青山院不是次次都有人在里头住的,也只有在香火旺盛的季节才有。
有周寅在,于书燕扮成男装,与对方倒也谈妥当了,便由住持将她要求的做出来,原本将铺子安置在山脚下的,却硬是被周寅谈到了寺旁边的几块地,那儿原本种了的疏菜,以后每年都给寺里一笔钱做为租子。
如果建在这周围,自然生意就更好了,这些香客也就更方便一些。
不过要将这几块地连在一起,于书燕便想着修一条路能直接去往青山院的,也方便那些住在青山院里的香客能下来逛铺子。
于书燕和周寅当日住在了寺里的青山院里,夜里点了油灯,于书燕在灯下做画,她画出图纸,她记起的是福禄寺的结构,她怕周寅引起怀疑,所以经过改良。
图纸出来,周寅看了一眼,还顺手为她在上面添了几笔,说道:“为何不建两层的呢,这儿又不是寺里的正门,并不影响的。”
于书燕听后点头,她也觉得不错,先前怎么没有想到呢,有了两层,便多了几间铺子展示。
第二日于书燕打算与住持谈好价钱便能回去了,以后再派个管事过来守着。
这一夜睡得很踏实,只是半夜的时候,于书燕感觉屋里有声音,她下意识的睁开眼睛,就见屋里亮了油灯,秦楚一身风尘仆仆的,这会儿正在脱衣准备上床。
于书燕吓了一跳,连忙坐起身来。
“你怎么来了?”
秦楚挑眉,“我怎么不能来了,你竟然不跟我说上一句便来了永安寺。”


第411章 将媳妇接回去
秦楚的人语气中明显的有责备,于书燕一脸无奈的看着他,“我出门做生意,何况还跟着二哥,你有什么担心的。”
秦楚听到这话,心头不好受,他沉默下来,却是脱了外衣,二话不说掀被进来,然后往媳妇儿身边挪了挪,说道:“左右你想怎么样也不会考虑我的感受。”
秦楚便躺在了于书燕的身边,于书燕也有些心虚,她说话声音故意这么大,就是怕他问起那日酒肆的事,她知道这事儿秦楚最是介意的,想到那画面,她就不想再提起。
于书燕背着他躺下,原本睡得好好的,这一下却是睡不着了,然而没多会秦楚却是睡沉了,于书燕回过身来,看到他被子都没有盖好,这儿可是山里头,又是深秋,最容易着凉。
于书燕忍不住上前帮他将被子盖好,又拂开他脸上的头发,看到他睡得安稳的脸,想必他是匆匆追来的吧,她才来永安寺小半日,他便半夜赶到了。
于书燕借着那油灯,伏在床边静静地看着他,不知不觉看呆了,秦楚这模样的确长得俊,难怪能吸引到陈家贵女,可惜,这人这么俊也不属于她。
第二日,于书燕在梳妆台前梳发,秦楚也醒来了,他坐起身来,扶额,有些头痛,显然没睡够,但他也没有再继续睡了,却是下床来到于书燕的身边,“又是扮成男装?”
于书燕点头,“不然怎么谈生意。”
“我替你去谈,你在屋里好好休息。”
于书燕要拒绝,秦楚却又道:“我跟你二哥还不及你了。”
于书燕只好作罢,该休息应该是他才对,怎么还让她来休息了。
服侍秦楚穿上衣裳,又为他梳了发,洗漱后的秦楚又是一脸精神的样子,他穿着一件长衫便出了门,于书燕没有扮成男装,穿着女装却是去了青山院东南角,那儿有一处院子是杨氏住着的。
然而当于书燕到了院子外,却见先前杨氏所住院子门前一把大锁,杨氏主仆两人不住这儿了,她们先前便说过的,要回去了。
自始至终,两世了,她都不知道杨氏到底是什么人,与她的缘分也只是这几次银炭交易的匆匆一聚。
于书燕想起上一次离开时,杨氏主仆在山上朝她挥手的时候,她倒有些想念两人。
于书燕在山间转悠了一圈,回到院中,就见秦楚正焦急的寻着她,秦楚一看到她,二话不说上前将她拥入怀中。
“你去哪儿了,说好在院里等我的。”
于书燕有些心虚。
秦楚倒也没有追着问,只说她画下的图纸交给了住持,对方也知道他的身份,得知他是盛大儒的弟子,自是不敢有半分怠慢的,尽管放心交给永安寺便是。
这一日他们在青山院里休息了一日,第二日三人便要回去了,周寅还想着他们要动工了,怕有什么不妥当,在家里还没有派管事来的时候,他先留在院中,于书燕劝他先回也是劝不住,于是只好先回去找管事去。
回去的路上只有于书燕和秦楚,两人一人一骑,才上了官道,秦楚忽然从马背上跳了过来,直接坐在于书燕的身后,从她手中夺下缰绳,却是将自己马的缰绳交给了于书燕。
“咱们不必急着回去,天黑了就寻一处农家院里住上一夜,明个儿再到庾县。”
于书燕点了点头,左右回去也没有什么急事。
于书燕同意了,秦楚便更加慢了下来,他抱着她,吻了吻她的额发,一边催着马,一边说道:“我去胡家宴席吃宴,你应该知道的。”
于书燕点头,不知他要说什么。
秦楚停了停接着说道:“我秦楚发誓,这一世,你是我妻子,除非我死,绝不会休了你。”
于书燕在他怀中仰起头看他,却并没有接话,反而笑了笑。
“怎么了?”
秦楚疑惑。
眼下两人成婚才不及两年,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也知道原因,就像当年上街买墨就看中她一样,如今正沉迷着她的美貌,而他也不过是个秀才之身,等以后他中了状元,做上了丞相,那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什么样的美人儿得不到,到那时他便不会这么想了。
“燕儿不信?”
秦楚有些恼怒,他已经如此低声下气,她要怎么样才会相信呢?
然而于书燕开了口,“我相信,自是相信的,这一刻我信你,你也着实是想跟我在一起的。”
至于以后,人都是会改变的,她前一世就是因为太相信他了,才会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如今她不再犯傻气,他如今说的话她不是不相信,也知道是他眼下的想法,但这不代表着他将来。
谁又能说得清将来要发生的事,所以于书燕是信的,但是信归信,承诺归承诺,她的打算也不是假的,她不会跟他走到最后,终归要和离,她不会为了他离开家乡,去千里迢迢之外的京城。
秦楚听到媳妇这话心情大好,他裹紧怀中的人,心想着只要媳妇相信就好,只要她心结解开就好,那么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想来媳妇也不会再生气了。
秦楚感觉这一趟没有白来,这一下放心了。
两人是住在庄户家中一夜,第二日才开始接着赶路的,倒是一人一马,秦楚也没有再纠缠着她。
于书燕却莫名还有些失落,先前觉得秦楚人霸道,可是他这么谦谦有礼了后,她又有些不习惯。
到了庾县,于书燕不理他,直接回了娘家,只是才入家门,她被爹娘给赶出来了。
原来这几日夫妻两人都不在,俞氏来于家找过秦楚,人没有找到,俞氏差一点气出病来,这会儿于家父母哪还敢留下两人。
两人来到秦家院,进入秦家院后,于书燕就感觉到秦家院的气氛不对劲,怎么回事?
吕氏从厨房里出来,正要回屋休息,看到两人,连忙上前问两人可曾吃过晚饭,秦楚摇头,吕氏便麻利的入了厨房给两人做饭去了。


第412章 俞氏训子
毛氏和俞氏不曾见到,许是在后院,眼前廊下只有银叶带着生哥儿,生哥儿能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走上几步,银叶照顾的好,很是小心。
秦楚猜到了什么,他什么也没有说,却是让于书燕跟生哥儿玩一会儿,他先后院见母亲。
于书燕来到银叶身边,生哥儿便朝她扑来,于书燕忍不住想笑,这孩子现在就有了粘人的性子,难怪以后只缠着她要糖吃,成为她的小尾巴。
于书燕抱起生哥儿,从袋里拿出一颗糖,剥开糖纸,喂他舔了几口。
生哥儿尝到了味道,那一个高兴劲儿,然而于书燕怕他一口吞下出事,所以亲自喂给他吃,一点一点的舔,旁边的银叶也笑了。
这怕是生哥儿第一次吃糖,于书燕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着生哥儿长大了找她要糖吃呢,如今她有钱了,这世上所有好吃的糖,她都能想方设法弄了来。
于书燕逗着生哥儿,银叶在一旁高兴,吕氏做好饭菜,出来叫四房吃,就看到了廊下的这一幕,吕氏站在厨房门口,眼眶忽然一热,要是她的孩子生下来了,那也必定像生哥儿一样是秦家的宝贝,瞧着一向不爱亲近人的四弟妹如今竟也逗弄着生哥儿,她便越发的羡慕。
于书燕一抬头,见吕氏隔得远远地站着,她便朝二嫂招了招手。
吕氏来到三人面前,于书燕将生哥儿交到吕氏手中,“二嫂,生哥儿又大些了,知道什么最好吃,这不就开始馋了呢。”
于书燕手中的糖吃完了,生哥儿还在翻看她的手,可是没有了,生哥儿便特别委屈起来,还要再吃。
吕氏见生哥儿要哭,下意识的抱着生哥坐在肩上,给他骑马。
转眼生哥儿笑了,吕氏也心情大好。
银叶却是眼明手快的将吕氏准备的饭菜端堂房里来。
然而秦楚还没有从后院出来,于书燕肚子有些饿了,她便从前院往后院去,想去叫秦楚过来吃饭,没想来到正屋前,就听到里头俞氏的声音,“……你还知道这儿是秦家呢?你是不是想要姓于呢?”
于书燕脚步一顿,没有敲门。
屋里的秦楚没有出声,于书燕猜到秦楚必定跪在俞氏面前了。
俞氏还在责备,于书燕正要转身走,就听到毛氏从正房屋里出来看到了她,喊了一声,“四弟妹也在这儿呢?”
就这一句话,正屋里正训话的母子两人的声音都停住。
于书燕一脸无奈的看向大嫂,正要走了,正屋的门打开,秦楚从里头出来,倒是没有看到俞氏。
秦楚上前拉着于书燕的手,朝大嫂看了一眼,却是拉着媳妇回到了前院吃饭。
似乎这一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她知道秦楚跟着去了永安寺,婆母知道后必有想法,果然是这样,只是婆母最后还是原谅了儿子,倒也没有再看到她训斥秦楚了。
于书燕回来了自然得派人去往永安寺管着那建铺子的事,好将周寅替换回来,于是叫来了汪良,汪良便打算亲自去一趟,到时汪良还能借着监督建造之便,将福城和渊城等地的客栈也巡视一遍。
眼下永安寺的铺子还没开办好,黎劲也刚回来不久,年前怕是不出门了,以后从鹏城来回三个月的样子,开年便出去一趟,若是这一条线做成了,以后便可以做长久的生意了。
随着于书燕的生意越来越好,秦家院里还有一人的生意也是好的不得了,那便是史氏的生意了,她已经私下里赚下了不少银子,杨家父子怎么都没有想过,这样的生意也能赚下这么多的银子来。
如今整个庾县处处能见到修整好的茅屋,倒是方便了不少过路的人,便是齐知县听了后,也说是有人做的善事,倒是省了他不少麻烦,有人愿意不留善名,这也挺好的。
史氏也不必天天都出门了,她更害怕这生意被秦家任何人发现,如今她要查看帐本,也只找杨家父子,便在那酒楼里谈事儿。
多是银叶与她一起带着生哥儿出来玩的时候,家里无人知道的。
今个儿那杨家父子了将帐本带来了,转眼入冬,收入差了,虽然也有庄户买些肥土去养田的,大多是因为今个儿开春买过了肥土才重新过来买的人。
杨然说道:“史东家,今年我听不少庄户都说收成不错,又改了新税,如今按地缴税,百姓的生活也过好了,转眼间,村里头的庄户都有余钱了,今年怕是能过一个好年的。”
史氏听后点头,心情很不错,交代杨然父子以后好好做,年底她必会分些利给他们好好过日子,史氏又再三交代,这生意千万别让她家里的人发现,所以平素也不能来柳树街来找她,在外头杨然便是东家。
杨然父子如今得到每月的工钱比他们以前在大山里头好太多,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做事,一起领工钱,每月结余的,家中的孙辈便也送去私塾里读书,终归是从那大山里出来了。
史氏与杨家父子吃了饭才从酒楼回来的,回来的路上,银叶雇了个马车,生怕在街头被人看到,到了城东柳树街头便下了车,打发马车走了,主仆两人正要回去,就遇上了秦家的马车,婆母和大嫂出门又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