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书燕一脸郁闷的坐在一旁,秦楚忙完,于江全夫妻却是笑着出了铺子,去对面瞧瞧去,小石头一个人也不知忙不忙得过来,请的掌柜和伙计也不知听不听话。
屋里只有夫妻两人了,秦楚便在于书燕身边坐下来,靠近她小声说道:“我听爹说你前不久出了趟远门?”
于书燕倒也不瞒着,“我叫上了刘乙,他没有跟你说?”
“并没有,我也没有问,只是你一个人出门多不安生——”
“有二哥,还有刘乙。”
秦楚说不过她,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吻了吻她的额发,“生意上的事不要着急,也不需要你做得多大,爹娘能管着生活,留在城里便好,再说我还要考科举的,等我科举得中,你跟着我一起入京,这边的生意自然也做不长久,到时到了京城,你再开始。”
于书燕一听这话,便在内心翻了一个白眼,她可没有打算跟着秦楚去京城,她还要全心全意的留在庾县呢,所以她才将生意越做越大。
秦楚见怀中的媳妇儿没有半点反应,他甚至明显的感觉到了抗拒,心头便很难受,想来燕儿还不曾原谅他了。
这一日秦楚是在布庄里呆了一日,晚上不能留在家中了,他得走了,许三娘私下里做了几张肉饼子,用的是细面,味道很不错,非得叫于书燕将肉饼给秦楚带上。
走时俞氏已经为儿子准备了吃食,真想责备儿子怎么又在于家呆了一日,若不是她被三房的事给气到了,也不至于忘记了四儿的归期。
这会儿见于书燕又上前将肉饼送到秦楚手中时,俞氏脸色便很不好看了,刚才四儿他二嫂做的吃食还嫌带多了,这会儿于家准备的吃食,他倒是一口气应下便带上了,果然四儿自从成婚后向着于氏,连带着的也向着于家去了。
俞氏见小夫妻两人有些依依不舍,她轻咳了一声,面色庄重的看着四儿子。
秦楚只好直起了身,便告别了父母和亲人,连夜朝福城去了。
一人一马已经走得没有身影了,俞氏还在看着,心里很是不舍,话说儿子回来都还没有好好跟他说说话,人又要走了,不过算着日子,也快到乡试了,想来过不了几月便能回来了。
于书燕正要进院里去,俞氏却是将她叫住。
“四儿媳妇跟我进来一下。”
于书燕看着俞氏一脸的严肃,她想着多半先前将生哥儿给了三嫂的事要算总帐了,果然婆母等秦楚一走便开始责备她。
于书燕跟着俞氏回了正屋,毛氏和吕氏却是看向于书燕,毛氏忽然一笑,说道:“还是二弟妹勤快,咱们秦家院里都干净多了。”
吕氏却是没有理她,转身去了厨房。
毛氏见院里无人了,她便出了门,雇了辆牛车去了城南娘家。
娘家人一直没有人出来做事,而嫂子钱小花却是一个勤快的,果然她当初没有看错,跟秦家二嫂一样,很是纯朴,将毛家的小院打理的干干净净,里里外外收拾的齐整。
毛氏一进门,钱小花便笑脸迎了上来,毛氏很开心,一起进入正堂,毛氏看着爹娘和大哥,在城里住了几日,便这么玩了几日?
毛氏说道:“爹,娘,我给大哥找了个差事,便是胡家的铺里做掌柜,工钱一个月五两,比我家那个的工钱高多了。”
毛家几人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笑来,这差事不错,每个月的工钱也不错,做掌柜的也体面。
毛俊生听后倒也没有什么意外,不过瞧着模样显然是满意了。
钱小花一听到这差事,暗自惊喜,想来丈夫有了这差事,也不会再呆在家中什么事儿也不错了。
前几日放了榜下来,毛俊生没有上榜,毛雯玉心头不好受,若是大哥能中秀才,想来她在秦家的地位就更稳了,偏生中不了。
至于钱家得到这个消息后不是没有怨言的,可是女儿已经嫁入了毛家,有怨言也没有办法了,只是钱小花却是满意的,丈夫虽说没有中秀才,后年还是可以再来。
毛家父母闲在家中也不是个事儿,毛氏便叫父亲再在城里开间私塾。


第386章 于书燕接三嫂
这一下毛学清倒是动心了,这儿离着县学不远,到时他们家借着秦秀才的名声,开间私塾也是能糊口的。
也不必寻别处了,他们院子两进的,这前院里空旷,倒是可以在此处置办私塾,给孩子开蒙,想来这县学周围便会有人。
在毛氏的建议下,毛家父母动了心思,这一下毛氏将家里的生活都安排好了,她很是开心。
且不说毛家其乐融融,便说于书燕跟着婆母一起回了后院正屋,俞氏往主座上一坐,面色便严肃起来。
“我四儿这几日回来,最是向着你,你去哪儿他便上哪儿,想来你必会比我这个做婆母的都清楚吧,你三哥向来孝顺,也最是听我的话,如今三儿去了镇上不回来了,可是四儿出的主意?”
于书燕听到这话,还有些惊讶,想不到婆母猜到了这么多,果然如秦楚所说的,婆母并不是她想象中的生气,倒是让于书燕两世都没有看懂呢。
于书燕点头,“是秦楚出的主意,三嫂性子直,从小养了性子,可以磨一磨,但人总归不坏,又有了生哥儿,她自是记挂着婆家的,不仅为了她自己也为了生哥儿。”
“你们倒是挺会说,好人都被你们夫妻做了,留着我这个老太婆在这儿扮坏人了。”
俞氏脸色很不好看,于书燕不说话,她打算重新认识这个婆母,为何上一世她跟二嫂一样,辛苦的在这个家中,最后只能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
俞氏轻轻一叹,神色又忽然变好些了,她接着开口,“既然我已经做了坏人,那就劳烦四儿媳妇走一趟,四儿出的鬼主意,你自也是逃不脱,你现在就去镇上找老三媳妇,劝她赶紧将我三儿带回来,县学里的差事岂能一直放任不管,咱们秦家得讲诚信。”
于书燕一听,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她忽然发现,所有儿媳妇出的什么事儿,婆母都是毫不留情的,但若是连儿子也向着儿媳妇了,那婆母就会心软,必能两全。
难怪秦楚会出这样的点子,原本他早就知道,这令于书燕又回想起上一世与秦楚相处的点点滴滴,似乎上一世的他也曾提点过她,又几次三番的护着她,除了没有义不容辞的将她叫去县学,倒也是费了心思了。
于书燕心头莫名有些愁胀,她上一世是不是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付出中,付出的越多,越认为秦家欠她的更多。
这一世她半点不付出,她却看清楚了,也看明白了,可是她的心为何这么痛呢?为何一想到要和离,她反而有对自己上一世的审视和自责呢?
俞氏单独将她叫进来便是派她去往镇上的,点子是秦楚出的,这个好全部让给了四房,于书燕没有理由不答应,同时她看出了俞氏的无奈。
她这一日没有去铺里头,却是叫石泉赶着马车去镇上了。
许久不曾回镇上了,南亭镇不算热闹,但是今个儿却是热闹的,正逢赶集的日子。
石泉赶着马车穿过热闹的市场来到了史府门口。
相较于城里的院子,镇上的自然要差一点,便是史府门口也很简单,没有什么朱漆大门,不过门庭宽些,比别的院子更加精致些,尤其门口有个门房,想来是史家的老仆人。
对方得知是秦家四媳妇过来,立即想到了什么,连忙将人迎了进去。
事实上秦乐二话不说追着自家媳妇回了镇上,史家父母是很高兴的,但同时也很担忧,当初拐着女儿女婿住娘家生了孩子,当时的亲家母可是生了好一顿气的。
这一会儿女婿又留了下来,再没有心思要给女儿女婿一间铺子的想法,却是只盼着秦家什么时候来人将两人接回去。
这不秦家四媳妇来了,还来得这么快,花氏听了下人的禀报,说秦家四媳妇就坐在花厅里等着,她便乐开了花。
正好女儿史秋英抱着生哥儿也在,这会儿听到四弟妹上门,她还颇有些意外,婆母向来信任大嫂,又说大嫂端庄得体,平素也爱带着她,没想这差事不曾交给大嫂,却是交给了四弟妹,莫不是四弟妹要取代了大嫂的地位不成?
“你这个四弟妹,我有些看不懂,她一个猎户家的女儿嫁给秦家四儿,原本门不当户不对,可是她一入婆家,既不做家务,也不孝顺你婆母,除了长得美,迷得了秦家四儿外,似乎一无是处。”
“可是她还不得了,竟然背着你婆母先是唆使了秦家四儿将她带去县学,转头便做起了生意,更不得了的是背着秦家出外行商,比你父亲还要强悍,不惧着那些匪徒,竟做成了生意。”
花氏说完,拿着手帕的手拍在胸口,便是自己说着也心惊胆颤,她接着说道:“我看你这四弟妹生得美貌,却有一颗男子的心,你婆母竟然拿她没办法,我现在终于想明白了,你四弟妹能如此作还不会被休,不正是因为你四弟向着她。”
“你瞧瞧,如今你夫君向着你时,连着跟来了镇上,你婆母不就派你四弟妹来接人了,所以说天下婆母都一样,最害怕的不过是儿子向着媳妇,一但儿子向着媳妇,一切婆母的架子都端不起来,最伤人心的是谁,自是身上掉来的那一块肉啊。”
“所以说,女儿啊,这一次你可得长点记性了,学你四弟妹的,平素不要发火,要沉得住,一但发火却是大火,当然重要一点便是你得抓住你丈夫的心,我瞧着秦乐这人不错,自从你生下了生哥儿之后,他是完全向着你们母子的,以后你再多生几个,想来你婆母也会拿你没有办法了。”
史秋英被母亲一说,再细细一想,发现的确是这么一回事,当初四弟妹去做饭砍柴,哪一样都没干成,婆母不是气得受不了, 可是一但四弟一说,四弟妹就会没事。
母女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外头的仆人都催了,花氏才准备去花厅,而此时等在花厅里的于书燕却早已经喝了两盏茶了,这待客之道,倒有些不将秦家放在眼中。


第387章 利与弊
于是于书燕起身要回去了,那门口一直留意她的管家连忙上前相拦,又是好言解释,说主母马上就来。
然而于书燕却是摆手,“想来今个儿来的不是时候,我明个儿再来吧。”
她便出了花厅,随那管家怎么拦都拦不住,那管家着急了,这可是来接姑爷和姑娘回去的,主母故意晾她一会儿,没成想这位这么没有定性。
这边有下人赶紧去传话了,花氏还想与女儿说上两句,一听到秦家四媳妇要回去了,吓得她立即起了身,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叫你们好生伺候着的吗?怎么会走了呢?”
那下人以为主母认为他们伺候的不好,连忙解释,可是花氏哪有时间等他们解释,这边史秋英也是着急了,自从她从四弟妹手中抢过生哥儿便一气之下将生哥儿抱回娘家后,她就一直心虚的很。
虽说秦乐跟着她一同回来了,可是婆母在她脑中的印象极为深刻,她这几夜都没能好好睡着。
花氏连忙去追了,史秋英抱着生哥儿也不落后。
而于书燕说是要走,实则走得很慢,她知道她这一趟来三嫂家中是秦家的一个态度,她既然代表着秦家而来,自然也不能舍了秦家的脸面。
于书燕不过出了前堂,到了出门的小道上,花氏便已经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头发都要乱了。
花氏连忙整理一下,心里也暗自后悔,为何要故意怠慢人家,毕竟是亲家母示软,虽说她知道了这个消息很高兴,便也怠慢的太久了。
“原来是我女儿的四弟妹,这些下人也真是的,竟是不知道贵客登门,快,还不将客人迎进去。”
花氏一脸的笑容。
于书燕便顺势跟着花氏又回到花厅。
这会儿史秋英抱着生哥儿也过来了,秦乐倒是没有看到,显然是故意没有告诉三哥她来了的,不然三哥听了后一定会担心。
三人坐下,便有下人送来小点心,花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些下人欠管教,都是我这个做主母的太好说话了。”
于书燕听后点了点头,“伯母说的对,这些下人将我忘在了花厅,的确该罚,毕竟我来这一趟可是关系着三嫂以后在秦家的前程。”
花氏一听,倒有些疑惑不解了。
于书燕却看向史秋英,“三嫂,咱们同为秦家媳妇儿,我今个儿是受婆母之托来镇上接三嫂和三哥回去的。”
“想来三嫂也没有仔细想过吧,三哥能跟来镇上这是一个态度,但是三嫂毕竟还是想带着生哥儿回秦家去的,并没有想着要和离的,所以三哥心疼三嫂,那么三嫂是不是也该心疼一下三哥呢?”
毕竟她跟三嫂不同的是,她时候都想着和离,若是有这个机会大闹一场,必会闹上一场。
“三哥毕竟是秦家儿子,他夹在中间极难做人,三嫂不为三哥着想,也得为生哥儿着想,秦家儿媳妇有四个,如今三嫂有生哥儿,也是秦家唯一的长孙,可是过不了几年,二嫂或者大嫂生下了孩子,生哥儿便不再是唯一。”
“三嫂出了口气也该想着怎么圆了这事儿了,三嫂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于书燕看着史氏,史氏听到这话心思早已经动摇,她的确想得不周全,她这几日也过得并不舒坦,生哥儿若是在秦家,自然以后借着四弟的名声,对生哥儿的前程也是极好的。
史秋英这会儿看向于书燕,“多谢四弟妹提醒,还是四弟妹想得周全。”
于书燕只好笑了笑。
花氏听后也觉得她讲得有道理,便催着女儿女婿一同回去了,没成想于书燕走时却让史家寻来荆条,花氏和史荣夫妻二人一脸的奇怪,“为何要荆条?”
但是秦乐却是听明白了,想起了四弟的话,再想到自己这一次的忤逆,他便叫下人去准备荆条了,史家父母却是一脸惊疑的看着女婿。
没多会荆条送来了,秦乐将衣裳一脱,便将荆条给背上去了。
眼下天气正值夏季,秦乐不穿上衣倒也没事儿,只是他这毫不犹豫的架势却是惊到了史家所有人。
史秋英抱着生哥儿连忙上前制止秦乐,“为什么要这样?你不痛吗?”
秦乐却是朝自家媳妇笑了笑,“我自是痛的,可是这样我母亲能消气,我家媳妇儿回去也能好过些,我就知足了。”
史秋英听到丈夫这话,眼泪便流了下来,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看得史家父母心痛万分。
花氏抹了一把眼泪,似下定了决心,“秦家明事理,女婿也向着女儿,我以后也不得再插手女儿的家事,说起来天下女人谁不生子,女儿啊,你该清醒,当年咱们史家没钱的时候,娘也是这么带大你们兄妹两人的,如今你不过只是一个生哥儿,生哥儿一天一天大了,你得适应你身为人母的责任。”
“以后,若不是大事,史家都不再插手你们这个小家庭,既已嫁为人妇,你就该做好为人妇为人母的准备,再苦再累,你也得挺着,女婿向着你,我们便放心了。”
花氏说完,不敢看女婿带血的背,转过头去,自从女儿怀孕生子,也正是因为她的插手,才导致女儿一直不能长大,一直不能独自面对,她也是有责任的。
史秋英通过一次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先前银叶被强行送走,她心中存恨,才会越闹越僵的。
她起身扶着丈夫,看向秦乐,“夫君,咱们一起回去,一起好好解释,我会向婆母认错的,婆母也一定会原谅你的。”
秦乐看到媳妇儿终于放下心结,心中感动,笑看着媳妇,便是背上的荆条也不痛了。
于书燕却看向一旁站着依依不舍的银叶,说道:“银叶,你且随我们一同回去。”
银叶一听,一脸的惊愕,便是史家父母也是看向于书燕,不明白她的意思。
于书燕却看向史秋英说道:“三嫂有没有想过,以前的银叶只是你一个人的银叶,如今的银叶却是秦家的银叶,回去后咱们告诉婆母,以后每房生下孩子,银叶都会帮手带,这样一来,二嫂一定会支持你的,而我向来是不管这事儿的。”


第388章 于书燕劝婆母
“同是秦家出银子,自是秦家的仆人,而不是三嫂一个人的仆人,这一下定义就不同了。”
花氏一听,恍然大悟,对啊,她先前怎么没有想到,秦家家贫,请了长工,却也是不进院子的,他们家有钱,却是商户,女儿从小有下人服侍惯了,可是既然已经同意嫁到贫寒的秦家,就得守秦家的规矩。
是他们先前没有想清楚,还将银叶放在女儿身边,岂不是告诉其他几房媳妇自家女儿高她们一等呢。
花氏感激的看着于书燕,“还是秦四媳妇想得周到,我们都没曾想清。”
于是花氏将银叶的身契拿出来交到于书燕的手中,说道:“你且将这身契交给你婆母,以后银叶她用不用,都由她做主,我们史家是不管了。”
银叶却是向于书燕磕头,“多谢四夫人提点。”
于书燕将她扶起来,说道:“你将来不会辛苦的,如今虽说是秦家的仆人,做的事情多些,个个都能支使你,但是你能留在你主子身边伺候,等以后我夫君高中,还会有不少下人进门,而你却是不同的,想来将来你还能做个管家娘子,所以你要好好的学,要学会识字,要学着怎么带好孩子,会有熬出来的一日。”
银叶一听,心中更加肯定了,与其在史家呆着没了主子,没了主心骨,倒不如跟着去秦家,将秦家当家,好好的照顾主子,只要能留在主子身边,这一点苦儿又算得了什么。
于书燕的话却也让史秋英如醍醐灌顶,瞬间醒悟了过来。
几人上了马车,史家人相送,直到出了镇子往城里去了才止步。
马车很快到了秦宅,于书燕推开门,史秋英便扶着丈夫抱着生哥儿便朝后院正屋去了。
于书燕却带着银叶站在前院,且等三哥解决了这家事再说。
而此时动静不小,毕竟三哥一路走来背上全是血,地上都有滴下的血迹。
毛氏坐在廊下的,这会儿站起身来目瞪口呆看着,吕氏从厨房里出来,也是吓得不轻。
待一家三口去了后院,毛氏缓过神来,却是看向于书燕,想不到婆母会派四弟妹去镇上接三房,这才多久的事儿,就急急忙忙将人接回来了。
然而毛氏很快看到了于书燕身边站着的银叶,脸色便不好看了,竟然又将银叶叫了回来。
而吕氏看了银叶一眼,倒也没有什么感觉,想来家中会闹了不少事儿,她还是安心的去做饭吧,到了点总归要吃饭的,今个儿丈夫回来,这一趟去了渊城,时日长了些。
一想到丈夫,吕氏脸上便有了笑容,自从婆母同意他们收下私银一两后,事实上她跟丈夫的私银子有不少了,她最近买了好药膏,手都变滑溜了,脸色也白了,晚上洗干净后,倒也没有了油烟味儿。
而后院主屋,俞氏刚正烦着三房的事儿,坐在屋里与丈夫说着心事,就见三儿背着荆条进来,进门便是一身的血,看得俞氏暗自心惊不已,哪还能责备,夫妻两人连忙上前将三儿背上的荆条拿了下来。
俞氏快步来到门口,朝外头喊道:“老大媳妇,去,请个大夫过来。”
毛氏刚坐下,听到婆母这焦急的话,只好起身出门请大夫去了。
俞氏接着入屋,看到堂前跪下的儿子和媳妇,此时生哥儿许是饿了,哭了起来。
俞氏一听,心痛坏了,可是这事儿没这么简单,是谁让她三儿背上荆条的,此人该打。
俞氏又跑出屋,“老四媳妇,去,将生哥儿抱走。”
于书燕听到传令,便入屋从三嫂手中接过生哥儿,生哥儿一直哭,于书燕却将生哥儿交给银叶,熟悉的人一入怀,生哥儿竟是停了哭声,还朝银叶仔细看去,银叶逗弄了一下,生哥儿便笑了。
于书燕却是挤了羊奶先给孩子吃着吧。
而正屋内,俞氏终于能坐下了,看着儿子儿媳妇跪在那儿,老三媳妇倒是没有了前几日的嚣张,这会儿倒是乖乖认错了。
然而俞氏却还是不高兴的,不要以为做了这么多的事,跪一跪,认认错,便当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老三媳妇抱走了他们秦家的孙子,可不是小事,要是以后几房媳妇都学老三媳妇的样,岂不是秦家要乱套了。
只是当俞氏看到三儿那背上的伤,她就气得拍桌子,“是谁教你背荆条请罪的?莫不是老四那个该死的?”
秦乐暗自心惊,母亲竟然猜出来了,但他不能将四弟拉下水,于是摇头,决定打算不认。
俞氏也不纠结这个事儿,竟是没有再责备一句,待那大夫过来,给秦乐上了药,夫妻两人才回房去。
到这会儿于书燕来到正屋里,俞氏没有看到她抱着生哥儿,疑惑的问道:“生哥儿呢?”
“在银叶手中呢。”
“你怎么可以同意银叶一同跟来?”
俞氏脸上明显有怒气,将对四儿的气一同要撒到这个四儿媳妇身上,教自己哥哥负荆请罪,这书读了都用在这儿,这是孙子兵法里的哪一计,倒是长出息了,这个四儿媳妇也不省心的,如今看到于书燕,便是满肚子火气。
于书燕却是不紧不慢的将银叶的身契拿了出来,“娘,我也制止不了,旁的不说,银叶要么以后成为我们秦家的仆人,将来大嫂二嫂生下孩子,都得帮着带,要么,娘将她发卖了吧,反正史夫人说了,以后银叶的生死与史家没有半点关系了。”
于书燕的话落入俞氏耳中,俞氏倒是奇怪起来,她看着手中的契纸,半晌气得将契纸拍在桌上,“好啊,好啊,一个一个的给我出难题,是觉得我心软,不敢发卖她不成,我这就叫牙人过来,卖了银子就将银子送去史家,以后史家若还要插手三房的事,那就将也女儿领回去吧,这样的儿媳妇,我们秦家要不起。”
然而于书燕却站在一旁不反驳,似乎只要是俞氏做下的决定,她都支持。
俞氏这会儿看向秦有富,她有些不好下台了。


第389章 史氏的惩罚
秦有富便上前打圆场,“孩子他娘,老四媳妇说的也对,以前银叶是史家的下人,放在咱们秦家,秦家便有了一个外人,而且只服侍老三媳妇,大媳妇和二媳妇不高兴也难免。”
“但是现在不同了,银叶的身契在咱们秦家,便是咱们秦家的下人,自然不只是三媳妇叫得动她,其他几房媳妇也一样能叫她做事,老四媳妇说的也对,一个下人不够用,就定下来专给家里的儿媳妇带孩子,这样银叶带过生哥儿,再带别的孩子就熟能生巧,想来儿媳妇们也没得说的。”
俞氏没说话,秦有富却是朝于书燕看去一眼,“老四媳妇先出去照看一下生哥儿,此事就算是答应了,我且劝劝你婆母。”
于书燕立即出了主屋,到了廊下,正好三房请的大夫上好了药要离去,是大嫂送出门的。
秦乐在屋里养了一日伤,背就结痂了,荆条是史家的下人弄来的,自然也做了一点手脚,并没有表面看着那么惨,只是带着血迹看着蛮惨罢了。
秦乐便主动去了县学的库房里做事了,也不能总是缺个人手,秦家向来讲诚信。
俞氏待四儿子去了县学的差事,她立即将所有的儿媳妇叫来正堂。
几房媳妇都坐下了,俞氏却叫出史秋英。
“老三媳妇跪下,你且说说这一次错在了哪儿,若是说不出所以然,就不要留在我秦家了。”
果然秋后算帐了,婆母向来喜欢这样。
当初秦楚一入县学,俞氏便开始对付于书燕,所以于书燕早就想到了,只要三哥一出门,三嫂怕是得吃些苦。
史秋英原本以为那日丈夫背了荆条回来,婆母也没有责备,此事便过去了,哪知却是等在这儿的。
史秋英只好认了错,为此俞氏罚史氏接过吕氏的事,为期一个月,必须亲自动手,不得银叶插手,毕竟如今的银叶是他们秦家的家仆,身契也抓在俞氏手中,银叶要想有活路,自是要听俞氏的话。
当着几位儿媳妇的面,史秋英不得不答应下来,吕氏却有些心思微妙,婆母对她果然不错,她默默地做着这些事儿,婆母都是知道的,想到这儿,吕二丫便更加卖力了,以后一定要好好的管着家。
从这一日起,史秋英早早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饭,不会便是吕氏教,吃了饭后洗碗收拾好厨房,俞氏喜欢干净,便是厨房也得窗明几净,而院里院外也要清扫,接着便是后花园,花要浇肥,同时还要洗了全家人的衣裳。
其实事情说起来,比村里头的少多了,平素吕氏做的这些事儿,看着吕氏一脸的轻松,时不时还能看到她坐在廊下休息,可是于史氏来说,却是极为痛苦。
一日三餐饭便将她忙晕了,还有那么多的衣服要洗,洗得她手上的皮都搓破了,吕氏便给了她药膏,她看到这药膏,气不打一处来,便二话不说甩了出去。
她做了几日,整个人都憔悴了,头发总是乱乱的,人也瘦了些,又被厨房里的烟熏的,整个人不要说身上味道怎么样了, 反正那模样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夜里秦乐回来,史秋英便伏在丈夫怀里哭了,最后还哭着睡了过去,许是累坏了,起得最早的一个,睡得最晚的一个。
家里人谁都不曾想过,吕氏平素是如此的辛苦的。
于书燕看到史秋英便想起了前一世的自己,她也是这样一步一步逼着自己学会起来的,最后跟二嫂一样,做许多许多的事,然而秦家每个人都能欺负她。
这日正是初八,听说东市来了一个杂耍的戏班子,毛氏便大清早的邀俞氏一同去东市瞧瞧。
如今家中有了银叶后,俞氏的确放心多了,孩子也不吵闹了,三媳妇也听话了,她心情一好,便决定与大媳妇一同坐秦家马车出门。
史秋英一团乱的从厨房里出来,就看见了婆媳一身华衣出门去了,心里那个气愤,正好这会儿银叶抱着生哥儿过来,她连忙来到主子身边。
“姑娘,我帮你一起做吧,生哥儿已经睡着了,孩子睡得沉,恐怕一时半会不会醒。”
史秋英看着银叶怀里抱着的生哥儿,暗自想着,十年媳妇熬成婆,等她成婆婆了,她也要威风一把,要像婆母一样的威风。
银叶看着自家主子那开怀的笑,她反而吓了一跳,姑娘这模样,脸上还有炭灰,头发也乱了,怎么却笑得如此开心,莫不是累疯了?
“姑娘,你且休息一下,我来。”
银叶要将生哥儿放入史氏怀中,史氏也缓过神来,说道:“不能让生哥儿白日睡多了,这些事儿也难不倒我,不就一个月,我能行的。”
于是史秋英转身又回了厨房,银叶抱着生哥儿呆在厨房门口,姑娘当真没疯?
毛氏跟着俞氏出了秦家院,马车便往东市去,这儿并不远,便是先前毛氏走路出来买菜都不成问题。
马车出动,很快便到了,果然在街头看到了杂耍的戏班子,婆媳两人看着满脸欢喜,毛氏便指向一边的茶楼,说道:“娘,去茶楼上坐着喝杯茶去,咱们慢慢看,听说这戏班子才来,得好一会儿呢。”
如今秦家有钱了,这一点吃茶的小钱还是付得起的,于是俞氏下了马车,婆媳两人上了茶楼的二楼,那儿正好有一桌空位,而且还靠着窗台。
两人点了一壶好茶,又要了一点儿点心,就靠着窗子看起了戏。
俞氏看了半晌,随口问道:“瞧着这戏班子的功底也不错,不知是东市的哪位商户请的人?倒是慷慨。”
然而此时的毛氏正在东张西望,心神不宁,这会儿听到婆母问起,一时间答不上来,过了一许方说道:“娘,不知是谁赚了大银子,回报街坊的呢。”
俞氏也没有了细问,便看戏去了。
而毛氏看到了两个身影上了二楼,她心下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